《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教学重点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教学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教学过程
1、光源
师:我们生活中除灯光外还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板书学生所举实例(板书时有意按一定的分类书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预设的发光体的图片(如:烟花、极光等学生不易想到的)。
师:通过分析上述发光体的特点来定义光源: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板书)。
师:发挥你的智慧,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类吗?(学生根据板书光源实例分析并回答)
学生至少能说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教师补充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等。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请你思考:下列是光源的有哪些( )
月亮、流星、火把、反光镜、荧光棒、电池
(设计意图:从物理走向生活,增强学生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光的直线传播
师演示:用激光手电发出的光照在墙上。
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那么,从光源发出的光会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呢?(提示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过光的传播路径?)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可能联想到:漆黑的夜晚,汽车、摩托车或者手电筒发出的光是直的;屋里有飞尘的时候看到太阳的光是直的等。
师: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有:可乐瓶、烧杯、玻璃砖、檀香、激光手电、蜂蜜、茶水、火柴。
教师通过幻灯片出示探究问题
一:如何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二:如何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三:如何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师:展示实验成果
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光在三种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是沿直线传播。(板书)
师:演示实验:将檀香点燃伸入到可乐瓶中一会,拧紧盖子。让光从可乐瓶的烟雾中斜射入茶水中。
学生观察、回答: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偏折。或光不再沿直线传播了。 师:引导学生对比以上实验思考光的直线传播需要怎样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同种介质中。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理解了光必须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但是,光在同种物质中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师演示实验:将4瓶浓度不同的糖水,用自制的漏斗将它们按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缓慢地倒入水槽中。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让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斜射入不均匀糖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能回答出:光的路径发生弯曲。
师:演示——光在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路经。再请同学们对比刚才观察的两实验的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能回答出:一个是均匀的糖水,一个是不均匀的糖水;一个是沿直线传播的,一个是曲线传播的。
师:结合刚才的探究实验,请你思考:光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沿直线传播?出
示幻灯片: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板书)
师;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板画)
解释:这样的光线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更好的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虚假的一种模型。
(设计意图:对于有学生不易做成的实验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展开师生互动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
学生举例: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皮影戏、立竿见影等等。
师:(1)想想做做:小孔成像
演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2)影子的成因
演示:将一篮球置于投影仪前使影子呈现在幕布上。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影子的成因。
(3)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用三球仪演示日、月食的形成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分别说出日、月食的成因。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黑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亮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要有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及生活现象的意识,树立通过所看到的现象思考其隐藏的科学道理的意识。)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师小实验:如何将三个矿泉水瓶排成一条直线?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除此之外,在实际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还有哪些?
学生会想到种树,射击时瞄准、排队、极光准直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学生联想到种树,射击时瞄准、排队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
通过多媒体出示当堂练习题
①木工师傅常用一只眼睛查看板面是否平直,这是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的规律。
②解释下列成语: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5、光的传播速度
师:出示太阳光斜照森林的情景,这说明了什么?(承上启下)
生: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我们知道太阳离地球很远的,那么太阳光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上呢?请阅读课本及科学世界完成下列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问题:
(1)光在真空的速度是____________.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秒钟。光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时速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2)解释: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的雷声的原因?小明听到头顶正上方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抬头望去,却发现飞机在自己前方很远的地方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本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小组内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人人收获不同但都有成功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之更爱学习物理。)
四、板书设计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太阳、电灯、萤火虫、蜡烛、水母、手电筒、灯笼鱼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同种、均匀的介质
(2)表示方法:
(3)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皮影戏
(4)应用:激光准直、瞄准、排队、种树
(三)光的传播速度
(1)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是:c=3×108m/s.
(2)光年是距离单位。
五、作业设计
1、上网查阅有关光传播的图片,并运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
2、实验探究:小孔成像
(1)你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看到是什么样的像?
(2)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你能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吗?
(4)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
3、对日食有兴趣的同学可用百度搜索日食的视频,了解日食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对看到的光现象置疑,有利于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兴趣。探究实验的设置有层次大部分学生都能描述出像的特点,一部分同学通过改变物距或像距能完成第二问,第三问有的同学能画出,但第四问能做出的就少了,然后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的引导也都能解决。)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教学重点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教学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教学过程
1、光源
师:我们生活中除灯光外还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板书学生所举实例(板书时有意按一定的分类书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预设的发光体的图片(如:烟花、极光等学生不易想到的)。
师:通过分析上述发光体的特点来定义光源: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板书)。
师:发挥你的智慧,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类吗?(学生根据板书光源实例分析并回答)
学生至少能说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教师补充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等。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请你思考:下列是光源的有哪些( )
月亮、流星、火把、反光镜、荧光棒、电池
(设计意图:从物理走向生活,增强学生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光的直线传播
师演示:用激光手电发出的光照在墙上。
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那么,从光源发出的光会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呢?(提示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过光的传播路径?)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可能联想到:漆黑的夜晚,汽车、摩托车或者手电筒发出的光是直的;屋里有飞尘的时候看到太阳的光是直的等。
师: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有:可乐瓶、烧杯、玻璃砖、檀香、激光手电、蜂蜜、茶水、火柴。
教师通过幻灯片出示探究问题
一:如何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二:如何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三:如何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师:展示实验成果
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光在三种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是沿直线传播。(板书)
师:演示实验:将檀香点燃伸入到可乐瓶中一会,拧紧盖子。让光从可乐瓶的烟雾中斜射入茶水中。
学生观察、回答: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偏折。或光不再沿直线传播了。 师:引导学生对比以上实验思考光的直线传播需要怎样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同种介质中。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理解了光必须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但是,光在同种物质中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师演示实验:将4瓶浓度不同的糖水,用自制的漏斗将它们按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缓慢地倒入水槽中。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让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斜射入不均匀糖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能回答出:光的路径发生弯曲。
师:演示——光在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路经。再请同学们对比刚才观察的两实验的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能回答出:一个是均匀的糖水,一个是不均匀的糖水;一个是沿直线传播的,一个是曲线传播的。
师:结合刚才的探究实验,请你思考:光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沿直线传播?出
示幻灯片: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板书)
师;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板画)
解释:这样的光线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更好的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虚假的一种模型。
(设计意图:对于有学生不易做成的实验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展开师生互动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
学生举例: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皮影戏、立竿见影等等。
师:(1)想想做做:小孔成像
演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2)影子的成因
演示:将一篮球置于投影仪前使影子呈现在幕布上。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影子的成因。
(3)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用三球仪演示日、月食的形成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分别说出日、月食的成因。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黑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亮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要有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及生活现象的意识,树立通过所看到的现象思考其隐藏的科学道理的意识。)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师小实验:如何将三个矿泉水瓶排成一条直线?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除此之外,在实际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还有哪些?
学生会想到种树,射击时瞄准、排队、极光准直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学生联想到种树,射击时瞄准、排队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
通过多媒体出示当堂练习题
①木工师傅常用一只眼睛查看板面是否平直,这是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的规律。
②解释下列成语: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5、光的传播速度
师:出示太阳光斜照森林的情景,这说明了什么?(承上启下)
生: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我们知道太阳离地球很远的,那么太阳光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上呢?请阅读课本及科学世界完成下列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问题:
(1)光在真空的速度是____________.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秒钟。光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时速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2)解释: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的雷声的原因?小明听到头顶正上方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抬头望去,却发现飞机在自己前方很远的地方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本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小组内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人人收获不同但都有成功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之更爱学习物理。)
四、板书设计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太阳、电灯、萤火虫、蜡烛、水母、手电筒、灯笼鱼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同种、均匀的介质
(2)表示方法:
(3)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皮影戏
(4)应用:激光准直、瞄准、排队、种树
(三)光的传播速度
(1)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是:c=3×108m/s.
(2)光年是距离单位。
五、作业设计
1、上网查阅有关光传播的图片,并运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
2、实验探究:小孔成像
(1)你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看到是什么样的像?
(2)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你能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吗?
(4)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
3、对日食有兴趣的同学可用百度搜索日食的视频,了解日食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对看到的光现象置疑,有利于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兴趣。探究实验的设置有层次大部分学生都能描述出像的特点,一部分同学通过改变物距或像距能完成第二问,第三问有的同学能画出,但第四问能做出的就少了,然后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的引导也都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