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国宪法,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即在第一轮投票中如无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要进行第二轮投票,由选民在首轮选举中得票率第一和第二的两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担任总统。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4月22日举行,时任总统、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与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首轮投票中胜出。2012年5月6日,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获得51.8%至51.9%的有效选票,战胜时任总统萨科齐,当选为法国新总统。
1 选情进展
2011年10月16日:奥朗德参选;
2012年02月15日:萨科齐宣布参选;
2012年03月19日:图卢兹枪击案发生,确认10名候选人;
图卢兹枪击案影响选情:3月19日法国图卢兹一所犹太人学校前发生一起枪击案,造成4人丧生,警方在与其进行长达30小时对峙后于22日晚6时40分左右将其击毙。经此一役,原本在民调中支持率低于奥德朗的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支持率开始上升。
2012年04月22日:首轮投票;
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22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4时)在法国本土全面展开。这次选举登记选民约为4450万人,在本土、海外领地和境外共设8.5万个投票站。由于时差关系,法国部分海外省和海外领地已提前投票。法国本土投票站最晚于当晚20时(北京时间23日凌晨2时)关闭。
得票率:
人民运动联盟萨科齐:27.8%
社会党奥朗德:28.61%
极右翼国民阵线马琳勒庞:8.05%
左翼阵线梅朗雄:11.12%
中间派贝鲁:9.11%
2012年05月06日:第二轮投票。
2 结局预测
1、假设萨科齐从中右翼候选人弗朗索瓦·贝鲁、极右翼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等人所获的一轮选票中争取到足够多的选票,那么他就能在第二轮投票中击败奥朗德,蝉联总统。
2、假设奥朗德从极左翼候选人梅朗松等人那里获得足够多的选票,那他就能击败萨科齐,荣登总统宝座。两者必居其一。
对萨科齐和奥朗德来说,关键的问题在于,要千方百计地争取第二轮投票中的“让票”,进一步壮大自己的选民队伍。
3 影响因素
影响大选因素 经济议题:外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内受欧洲债务危机的牵连,现在的法国经济已经非常脆弱。首先,失业率高企,失业人数创下12年来的最高纪录。其次,银行业岌岌可危。第三,贸易逆差创下纪录高位。
移民问题:法国政府一贯主张对移民实施共和同化政策,该做法反而增加了绝大多数移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而右翼势力抬头,鼓吹种族主义,以及萨科齐上台后强化反移民政策,都加大了法国的社会裂痕。
社会阶层:当前法国社会可以粗略分为三大群体和五个小类:第一个群体是适应变革的积极进取者。 第二个群体数量最大,是保守的孤立主义者。第三个群体则把自己看成全球化危机和萨科齐改革的受害者。
外交议题:萨科齐任总统期间,在众国之林中力求拔尖,贯彻法国对大国地位的一贯追逐,但国内仍对其有关努力未见成效有所非议。
大选对外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法国正处于经济衰退期,萨科奇大幅削减公共支出的做法不能得到支持
法国经济目前处于衰退期,经济增长率不及1%,大幅低于邻国德国,失业率接近10%,主权评级也于去年被调低,因此两位候选人的经济议题备受市场瞩目。从一般规律来讲,法国正处于经济衰退期,萨科奇所处的右派阵营一向以鲜明的经济措施著称,比较容易得到选民的认可,而奥朗德所处的社会党在经济管理缺乏比较明确的、有效的主张,在经济主张上并不占优。法国经济现在已经处于必须改革的阶段,但萨科奇推行的大幅削减公共支出的做法,并得不到法国民众的支持。而奥朗德的初选领先主要得益于当前法国民众“人心思变”的心理状态。
萨科奇和奥朗德经济主张并无区别,更多是为了取悦选民
目前两派的经济主张并无明显区别,只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如两派均表示当选后会在税收方面加大执行力度,萨科奇力推金融税,而奥朗德则表示会对年收入过百万的人群征收高达75%的富人税。在经济衰退时期,加大征税力度只会削减经济的活力,但法国经济目前的状况并未给施政者预留多少空间。双方现在的经济政策更多是为了取悦选民。 奥朗德若当选,将会对欧洲造成一定冲击;萨科奇连任难改变德国主导局面
如果5月6号的第二轮大选奥朗德当选,将对欧洲目前的稳定状态造成一定冲击。奥朗德曾公开表示,将提出对由法德共同提出“财政契约”进行重新谈判。“财政契约”全名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主要通过自动惩罚机制等条款,加强欧盟各成员国的财政纪律。债务危机目前之所以保持平稳态势,《财政契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使萨科奇继续当政,未来也很难维持目前欧洲经济政策由德国主导的局面。作为欧元区排名一二的经济体,法德之间一旦出现分歧,对于欧元区的稳定将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他认为,未来无论是法国还是欧元区的经济都将面临着困境。
对欧洲的影响:
奥朗德反对欧盟财政一体化,若当选将对整个欧洲产生影响
照目前的民意测验结果看,传统左翼、社会党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很有可能在第二轮战胜卫冕的总统、传统右翼候选人萨科齐,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新一任总统。由于法国身处自2009年10月爆发的欧债危机之中尚未脱身,特别是由于奥朗德在解决危机政策上的一系列言论,此次法国大选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其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特殊关注。默克尔与萨科齐近几个月来互动频繁、在有关解决危机的政策上,步调基本一致。但去年在12月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在默克尔、萨科齐的强力推动下达成了旨在强化财政纪律、避免债务危机重演的欧盟成员国政府间条约后,奥朗德却多次表示,如若当选,他将要求重新对财政协议展开谈判,称“因为这不是解决危机的唯一途径”。这不啻对致力于推动欧元区向着财政联盟方向迈进的欧盟各国领导人的努力,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法国总统大选的影响已经超越法国,某种意义上也有可能深刻地影响着欧元区乃至欧洲的未来。
从未当过政的奥朗德一旦当政,有关欧洲前途的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默克尔们所担心的还有一个原因:奥朗德从未担当过政府要职,除了在法国社会党党内“当过家”以外,从未参与过执政。奥朗德在有关欧洲建设、治理危机的言论上,清晰有力的可行性方案少,而冲击力强、吸引媒体和公众眼球的“空话”多。换言之,他们认为,一旦此人当政,有关欧洲前途的政策的“不可确定性”比较大。这才是欧洲各国领导人不愿意冒的风险。在奥朗德的选举语言建立的“空中楼阁”中,最引人注目的,即他建议将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的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上调至75%。当然,比起另一个出身传统左翼、现在却挑起“极左”大旗的让-吕克·梅朗雄提出的“将最低工资提高到1700欧元,年收入35万欧元以上的部分全部纳税,对贫困者所供水电等生活必需品一律实施福利收费”等政纲,奥朗德的
“空中楼阁”离地面好像也不那么遥远。
无论谁当选,布鲁塞尔、柏林、甚至伦敦方面都会面临麻烦
萨科齐已表示,法国将削减对欧盟预算的出资份额,这意味着有关英国返款的争论将再次上演。更重要的是,萨科齐呼吁建立一个“保护”其公民的欧洲。他的言外之意显然是:欧洲的危机应对措施应包括加高针对移民和外国竞争的壁垒。法国目前支持采取措施禁止外国企业获得公共合同,除非这些企业所在国家提供互惠的市场准入。萨科齐还表示,如果不在一年内修改《申根协定》,法国将单方面退出该协定。就保护欧洲市场这个更大的目标而言,如果法国决心推动其实现,那会更具威胁性。一旦法国人决定采取一项欧洲政策,他们很少会退缩不前。因此无论谁在5月份赢得大选,布鲁塞尔、柏林、甚至伦敦方面都会面临麻烦。欧盟委员会将不会喜欢这种保护主义冲动。德国将强烈抵制修改财政协议或者任何干预欧洲央行职权的企图。而所有有分量的候选人的计划,都不会让英国人高兴。 4 大选特点
特点一:直接选举,候选人需获得至少500名民选代表担保提名
与美国实行间接选举制不同,法国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制。在候选人提名方面,法国规定候选人需获得至少500名民选代表的担保提名,由于这500人必须是国民议会议员、参议院、社会经济委员会委员、地方议会议员或者市长,其中必须包括30个省和海外领地的代表,并且10%以上的代表不得来自同一省或者海外领地,显然要成为总统候选人也并不容易。在俄罗斯,作为正式候选人需要征集到200万选民的签名支持,而进入杜马的政党不需要再去征集选民签名支持,就可直接正式列入总统候选人名单。
特点二:政党趋同化严重,赢得大选个人魅力很重要
在法国,总统候选人的个人魅力在竞选中非常重要。像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政党趋同化严重,总统候选人在大政方针上难以有很大的差别,老百姓也明白总统候选人的承诺未必靠谱,投票更要看候选人的风度、形象、口才、家庭甚至宗教信仰。布吕尼为萨科齐生了个女婴,就被认为能够提升老萨的“慈父”形象,为他增加5%的支持率。
特点三:民主的“选举异化”成为一种独立的且特殊的政治技巧
民主的“选举异化”是选举本身已经完全脱离了民主理论的几乎所有阐述,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且极为特殊的政治技巧。萨科齐5年前能够当选总统,很大程度上与其高超的主导选举的政治手腕是分不开的。从一个细节就可知民主选举的“异化”并非源于今日。1995年法国总统大选前夕,右翼候选人希拉克悄悄地聘任其前任左翼总统密特朗的公关顾问雅克-毕朗作为自己的竞选参谋。本来,左右翼之争,应该是一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执政模式之争。然而毕朗却成功地将商业营销学运用到政治领域,在法国创立了“政治营销学”,就像推销一件商品那样推销一位总统候选人,而不论这位候选人是左翼还是右翼。他掌握的秘诀就是“如何通过大众传媒影响选民思想、进而左右其选票”的选举技巧。在他的辅佐下,左
翼的密特朗在1988年战胜了右翼的希拉克;同样在他的辅佐下,右翼的希拉克于1995年战胜了左翼的若斯潘。
5 社会现状
萨科奇执政对比 对
比
方
面
减少非法移民数量,实行有选择性的移民政策:
2007年10月23日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晚先后通
过控制外国移民新法案。该法案内容包括备受争议的移
移民 民家庭团聚程序,其中要求经过DNA检测来确定亲子
关系,新法案还规定,对65岁以下的移民进行法语水平
评估,并评估他们“对共和国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据
此来决定是否接受他们移民法国。
移民,非法移民约40万。
政府1780亿美元债务 工资
内
政 法国新法案保障居民住房权 无房居民可告官维权: 法国议会在2007年3月通过了“可抗辩居住权”
法案,承诺增加住房建设投入,以基本实现在法国人人
有房住。所谓的“可抗辩居住权”,也就是国家保障合
法居民的住房权,居民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住房
福利 权。在欧洲,此前只有苏格兰的法律规定住房权为可抗
辩的。该法的适用对象是“以合法方式常住法国的﹑不
能以自己能力获得住房或保持住房的任何人”。这五类
住房困难户包括:无房户、将被逐出现住房且无法重新
安顿者、仅拥有临时住房者、居住在恶劣或危险环境中
先后在10月通过了退休制度
的人、与未成年子女同住且住房面积不达标的人。
改革法案。
将于美国建立“真厚、真诚、坚定”的伙伴关:
2003年春天,法国总统希拉克反对美国挥军伊拉克
外
交 法美 降到冰点,美法领导人在2007年到明年1月的更迭,是
重启两国新关系的契机。“虽然与美国总统布什的见面
为我自己带来了重重困难,一些非民主制国家的领导人10月30日下午在白宫同到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晤。萨科齐此次访问美国既显示的决定,立即成全世界反战的象征,也使美法盟友关系强调伙伴关系地区问题达共识金融监管分歧: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41年上调到41.5年。法国参议院和国民议会顶住罢工压力,至67岁,缴纳退休金年限从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岁延长至62岁,可领取全额养内容是:法定退休年龄从60交退休制度改革草案。其核心 2012年7月,法国政府提低福利高不堪重负: 家,截止2010年法国有720万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移民国并接受法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来移民融入法国社会的模式 政策的核心就是要求外美“大熔炉”: 法国实行强制同化政策,不同涉及 2007年竞选承诺/当时状况 现状
萨科齐上台之初,曾承诺将失业率降低至5%,位于巴黎的智库Terra Nova调查显示,法国目前的平均失业率已经冲破10%,年轻人的失业率则达26%。法国现行福利制度保护老年人,但对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却无保障,欧债危机爆发后,年轻失业人口暴增,对于法国这是个很严重且艰困的问题。今年1月,标准普尔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由3A降为2A+,政府被迫推出财政紧缩政策,激发民众不满,引发十万人大游行。
法国的巨额税负和社会分摊金,虽然在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及高福利社会保障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但其负面效果也很明显。首先,巨额税负对法国企业竞争力不利,拖累经济发展。其次社会分摊金制度间接造成就业难和失业率居高不下。法国劳工保护法律十分严密,雇人容易解雇难,更使企业不愿多雇。第三,高福利政策投入导致政府赤字高筑。
社会矛盾:宗教矛盾尖锐;移民问题成困扰社会难题;极端思潮泛滥
法国近年多次参与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武装行动,加剧了国内不同族裔、不同宗教间的摩擦。国民议会通过禁止穆斯林妇女穿戴笼罩全身长袍上街的法律,及本次大选中,极右翼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提出“法国牛羊肉都是按伊斯兰教义屠宰的”话题,都引发激烈争议。执政党对该话题则采取有意无意的纵容态度。
法国政府一贯主张对移民实施共和同化政策,通过新的立法来控制移民,强调外来文化与法兰西文化的融合,该做法反而增加了绝大多数移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而右翼势力抬头,鼓吹种族主义,以及萨科齐上台后强化反移民政策,都加大了法国的社会裂痕。从2005年的骚乱至2012年的图卢兹枪击案,无一不彰显着这一社会难题。
法国有着欧洲最大的穆斯林群体和犹太群体,逐渐成为基地组织关注的对象。从长远看,极端思潮泛滥将是一个长期社会问题,不管将来由谁执政,这方面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6 十大看点
1.法国社会有多分化
除了各候选人的少数忠实粉丝外,当前法国社会可以粗略分为三大群体和五个小类:第一个群体是适应变革的积极进取者,大部分为精英阶层,也有底层的觉醒者,他们对“新世界”和“老法国”的认识是清醒和恰当的,他们是萨科齐改革相对坚定的支持者,但如果改
革不够快,精英层就会“用脚投票”。第二个群体数量最大,是保守的孤立主义者,他们对变化的世界既缺乏了解也没有足够兴趣,他们是改革的有条件的支持者。这个群体可细分两类,一类以后代利益为先,面对危机有所取舍,他们因反对社会党而支持萨科齐;另一类以自己利益为先,因反萨而支持奥朗德。第三个群体则把自己看成全球化危机和萨科齐改革的受害者,他们按移民政策和“革命性”,分化为排斥移民的国民阵线支持者和要求“人民革命”的左翼阵线拥趸。而各群体中反两大政治寡头的温和理性派,就是“民主运动”的支持者。生态人道优先的,则支持绿党。
2.法式民主制度将如何完善
虽然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才成立,总统全民直选始于1965年,所以相对美英等国,法式民主制度更为“新鲜”,自然也充分借鉴其他传统模式并取长补短。再加上法国人对“革命”和“不满”的钟爱,法国民主制度的变迁相对剧烈,比如,两轮选举和多党制,候选人话语权平等,选举经费上限等措施都是民主观察的好看点。
3.法国能恢复过去的国际地位吗
法国对世界格局影响力的衰弱是必然趋势,即使它在“阿拉伯之春”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无法挽回颓势。在欧盟内部,德国也凭借巨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使得法-德轴心偏向德国。除了在非洲这一法国传统外交领地外,大部分候选人更倾向于借助欧洲和北约在全球投射力量,只是具体策略有差别。
4.法国福利模式还能走多远
从每周35小时工作制到几乎完美的社会保障,法国可算福利国家典范,这是中国读者向往的。但是,法国因此有“国家奶妈”的昵称,被右派精英视为法国衰败的元凶。鉴于法国人非常自豪于“法国模式”,所以各候选人都不敢触动这个词,只是从内涵中寻求变化。只有梅朗松等更左的候选人,还坚持巩固原汁原味的法国模式,第一轮选举结果,实际上会是选民对传统法国模式的“判决”。
5.法国会退出欧元区吗
从政治角度考虑,欧元一旦崩溃,哪怕只是希腊退出欧元区,都将导致法德现政府败选,所以在明年德国大选结束之前,欧元不会终结。但欧元因缺乏欧洲统一的财政部而先天不足,从经济角度看,崩溃几乎是必然的,存在下去唯一理由是政治家的信念。在主要候选人里,只有国民阵线的玛琳·勒庞要求退出欧元区,理由是“要在欧元崩溃前退出”,其他人都坚持拯救欧元,只是方案不同。萨科齐侧重财务紧缩和外来经援,奥朗德强调欧洲央行的作用,不过他们都赞同成立欧洲统一的财政部。
6.法国经济短期还能复苏吗
对法国衰败原因的认识,执政党归罪于劳动成本过高,其他人则认为是全球化不公平竞争导致的。关于采取何种经济刺激政策,执政党要求废除每周35小时工作制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左派则倾向于通过“均富”共度难关,“民主运动”提倡购买法国货,极右派要求更
严格的贸易保护。
7.法国将实施怎样的移民政策
每逢大选,移民问题会成为一个焦点话题,萨科齐建议缩减到每年10万人,并坚持选择性移民,以上两者拒绝任何非法移民“转正”。奥朗德在总数缩减的原则下,提出口号式的“智慧移民”,按个案分别处理非法移民,其他左派候选人则倾向于在一定条件下将移民全部合法化。总的来看,移民法国(尤其是工作移民)将越来越困难,因为考虑到家庭团聚这样的人权因素,移民数量无法大幅度削减,因此法国将只好在工作签证上做文章。
8.法国会彻底取消核电吗
因为日本核电灾难,该议题成了本次大选热点。核电占法国能源供应的75%,同时也是法国领先于世界的高技术工业,所以各候选人观点迥异。绿党坚决要求法国在2031年前取消核电,奥朗德建议到2025年,核电比重从75%下降到50%,萨科齐则坚持保护法国领先的核工业。
9.法兰西第六共和国会被创建吗
传统保守主义面具掩藏下的法国,一直涌动着“革命”激情,从大革命到1968年5月风暴,法国左派始终力图战斗在人类社会公正平等的最前线。本次大选中,绿党和左翼阵线公开提出要建立新的法兰西第六共和国,来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推动法国民主“进化”,而在社会党内部,对第六共和国的理论构建也从未停止过。即使是右派的前总统德斯坦也说:“如果大革命依然在法国政坛有重要影响,那就说明革命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所以,即使短期内第六共和国未必建立,相信它最终也会出现。
10.中法关系将如何变化
从国家利益出发,外交政策一般都具有延续性,不会随政党变迁而突变。但中法两国政治制度不同,执政当局价值观有差异,如果没有相互妥协和沟通的意愿和技巧,发生重大冲突是很难避免的。如果与中国有5年合作经验的总统萨科齐连任,中法关系基本能稳定发展。但如果由坚持人权且对中国不甚了解的社会党执政,两国执政党之间还需要新的磨合期。 7 对华态度
现任总统萨科齐的“和华”策略:
萨科齐所属的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自1995年上台后,已连续执政17年。这17年里,中国发生了远超世界想象的变化,萨科齐本人也经历了2008年的外交风波,所以在对华政策的历史经验积累上,已经很成熟。
虽然在法中贸易、人民币汇率和人权三大议题上中法分歧巨大,但萨科齐阵营的立场并不是强硬对抗式的。他们很清楚,法国没有足够实力迫使中国让步,相反,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还能帮他们解决法国出口偏弱的态势。目前中国高速增长的奢侈品和酒类市场,已经促
进了法国本土就业。在萨科齐看来,中国是朋友而不是敌手,法国人应学习中国人勤奋工作的精神,通过扩大对华出口来削减贸易逆差,同时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 最大热门奥朗德的“惧华”心态:
社会党主席奥朗德是本次大选中最大的热门。尽管他本人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场合都屡次宣称法国需要良好的中法关系,但他在三大议题上持有强硬立场——这不仅因为出于选举考虑,他必然与萨科齐“和华”策略唱反调,也是延续法国左派以价值观而不是实际利益为主的传统,毕竟,他当选要依靠左派选民支持。
奥朗德反对中国经援欧洲,他认为这会影响法国的主权;其次,他把中国当作法国贸易逆差的祸根,声称不接受不可兑换的人民币,这已成为他总结法国经济问题的一个重点论调。此外他也考虑到法国影响力有限,把解决中法经济上的分歧提升到欧洲层面,提议欧洲应对不遵守社保原则和环境保护的产品征额外税,这一建议如果落实,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中国产品。
其他候选人对于“中国”的左右之争:
被称为“中国人民的知音”的梅朗松,作为左翼连线(包括法国共产党)公推的候选人,“人民”和“国际主义”立场极其鲜明,在中法关系问题上,他最能体谅“中国人民的心声”。梅朗松认为,中国不是法国经济的威胁,他也不赞同用中国人民的钱来帮助希腊人,理由是“我们何时见过:要求更穷的人来帮助另一个更富的穷人呢?”
与反对妖魔化中国的梅朗松相比,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玛琳·勒庞 ,常在外交政策方面语出惊人。她甚至曾建议成立“巴黎-柏林-莫斯科”欧洲大陆轴心,来抵制美国、伊斯兰和中国的扩张主义。她认为,法国要重新找回维持权力均势的天职,而这一均势的重点是在中美之间。
8 终极对决
右翼萨科齐与左翼奥朗德观点对决:
9 奥朗德胜出
选举胜利 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于2012年5月6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4时)在法国本土全面展开。法国多家民调机构于2012年5月6日晚20时公布的出口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获得51.8%至51.9%的有效选票,战胜现任总统萨科齐。
法国宪法委员会将在29012年5月8日至10日正式宣布奥朗德当选。其后败选的萨科齐将最晚到2012年5月15日与奥朗德进行权力交接。交接中最为重要的,是在爱丽舍宫“朱庇特”地下核战略武器指挥中心进行的核电钮密码交接。法国总统同时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而且是惟一一个有权力发动核战争的法国人。
胜利演讲 奥朗德在获胜后在法国总部城市图勒发表了演讲。
奥朗德说:“法国人在(2012年)5月6日这天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们决定改变,新的共和国总统也由此诞生了。”
数以万计的奥朗德的支持者在图勒、巴黎的巴士底广场以及其他城市庆祝胜利。奥朗德
向热情的民众承诺自己将会为法国以及民众服务。
奥朗德说:“今天我所获得的这份荣誉以及未来我将迎接的任务,(我很清楚的知道),我将为法国服务。我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准备好为法国带来改变。我的任务和使命是什么?是为共和国服务、为法国服务、为我们所有人服务。”
各方反应 萨科奇
萨科齐已经承认败选,他说,“奥朗德是法国新总统,各方要对他表示尊重。”另外,萨科齐还对大选失败表示负有责任。
各国元首
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均通过电话向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表示祝贺。默克尔邀请奥朗德访问柏林,奥巴马则邀请奥朗德访问白宫。
德国态度
报道称,奥朗德当选为法国新总统,引起德国左派欢呼。社民党领袖加布里尔当晚表示祝贺,说奥朗德上台也许会给欧洲经济带来强大推动。绿党祝贺说:"默科齐"(指默克尔与萨科齐组合)的终结是欧洲的一个美好日子。”
德国媒体则对奥朗德上台反应不一。德国《世界报》认为:5月6日这一天没有给默克尔带来欢呼的机会。从法国和希腊刮来的风都是反对她的“一揽子财政政策”的。奥朗德的胜利使默克尔失去了萨科齐这样一位“忠诚的财政一揽子政策卫士”。面对奥朗德,默克尔将不得不做出更多妥协。
《明镜周刊》指出,奥朗德的胜利首先是因为法国人“惩罚”了萨科齐。但奥朗德上台后肯定会让法国失望。因为法国的经济已处于病态,而奥朗德对欧元、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稳定基金的态度与萨科齐的并没有本质区别。再者,奥朗德也是一名务实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他其实就是法国的默克尔。也许,到时他与默克尔说不定还会“更合得来”。 10 选举制度
根据法国现行的第五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即在第一轮投票中如无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要进行第二轮投票,由选民在首轮选举中得票率第一和第二的两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担任总统。如进入第二轮的两名候选人中有人退出竞选,则由其他候选人按第一轮得票多少的顺序递补(但其得票率应达到5%)。第二轮投票在第一轮投票后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是年满23岁的法国公民,同时还需获得来自法国至少30%以上省份的500名民选代表的连署支持。宪法委员会负责审核候选人资格并正式公布候选人名单。候选人还必须向宪法委员会提交密封的本人财产状况报告,以备当选总统后开启公布。
宪法还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五年。总统的权力包括:任免总理并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会议;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等。
2012年1 1月份即将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预计将花费超过10亿美元,而2007年法国总统选举最后一轮的两位竞选人一共才花了5400万美元(法律规定每人使用资金的上限为4900万美元)。法国规定个人的捐款上限十分宽松,为5980美元,而美国规定个人最多只能捐2500美元。但在法国,公司、团体和特殊利益集团禁止向自己支持的政治家捐款。法国的选举制度在其他方面也都有类似的限制。
法国更重视政治中的平等而不是竞选人为表达对彼此的不满而斥巨资进行大规模宣传的自由。美国竞选中常见的人身攻击广告在法国是违法的。法国不仅不允许购买广播时段做政治广告,还禁止在一切合法的竞选广告中污蔑对手。
11 历任总统
1958年12月-1969年4月:夏尔·戴高乐
1969年6月-1974年:乔治·蓬皮杜
1974年5月-1981年5月: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1981年5月-1995年5月: 弗朗索瓦·密特朗
1995年5月-2007年:雅克·希拉克
2007年5月-2012年:尼古拉·萨科奇
2012年5月- : 弗朗索瓦·奥朗德
12 候选人
萨科奇 右翼代表,出生移民家庭,主张对移民加以控制
所属政党:人民运动联盟
竞选主张:降低失业率;倾听选民呼声。
从政经历:现年57岁的萨科齐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匈牙利移民家庭,20岁时就踏入政坛,28岁便当选塞纳-那伊市市长,34岁时成为国会议员。从1993年开始,萨科齐先后在法国各届政府中出任预算部长、内务部长和财政部长。2007年,作为人民运动联盟领导人的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萨科齐是法国政坛的右翼代表,强调法国的“国民性”以及加强对移民控制。
萨科齐个性突出,有过三次婚姻。他是法国史上第一位任内离婚的总统,是法国史上第一位任内结婚的总统,也是法国史上首位任内荣升父亲的总统。不过在2010年,萨科齐已经成为祖父。 奥朗德 左翼代表,年轻时代跻身法国政治中心,反对欧盟财政一体化条约
所属政党:社会党
竞选主张:反对欧盟新近达成的财政一体化条约。
从政经历:奥朗德出身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毕业于被称为“总统摇篮”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并在法国几乎所有的知名学府学习过,25岁便担任密特朗的经济问题顾问,27岁进入总统府经济班子,34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1997年至2008年,奥朗德一直任社会党第一书记。同萨科齐不同,奥朗德反对欧盟新近达成的财政一体化条约。他称,若当选,将要求重新谈判“欧盟财政契约”。
奥朗德至今未婚,曾与法国著名女政治人物、社会党2007年总统选举候选人罗亚尔有着30多年的同居关系,并育有4名子女。2007年6月,罗亚尔在总统大选中败给萨科齐后不久,两人分手。奥朗德目前的女朋友是一名记者。 玛丽娜·勒庞 出生政治世家,极端民族主义者,反对全球化
所属政党:国民阵线
竞选主张:限制移民,以确保“法国的身份”。她反对堕胎和同性婚姻,甚至反对全球化。
从政经历:玛丽娜的从政经历是典型的“女承父业”,她的父亲:让·玛丽·勒庞正是国民阵线的创建者。在父亲的影响下,玛丽娜18岁便加入了国民阵线。14年后成为该组织政治局的一员。2011年,在充当父亲的左右手十余年后。玛丽娜正式从82岁的父亲手里接过国民阵线当家人的大旗。
同老勒庞一样,玛丽娜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浓厚,奉行“法国人优先”的理念。她主张限制移民,以确保“法国的身份”。她反对堕胎和同性婚姻,甚至反对全球化。在欧洲一体化方面,玛丽娜主张退出欧元区,设立贸易保护措施,还称若当选将对欧盟各项条约重新展开谈判。 艾娃·若利 来自绿党的女性候选人艾娃-若利(Eva Joly)现年67岁,她原本是挪威人,60年代移居法国后才加入法国国籍。1993年艾娃从检察官助理晋升为预审法官。上世纪90年代,艾娃-若利专门调查国内的政治和商业腐败案,名气渐长,并被冠以“反腐女神”的称号。除了提倡走出核能、强化有机农业等一贯主张,还提出要对欧盟深度改革。
让·吕克·梅朗雄
左翼阵线的梅朗雄曾是社会党党员,和党内主流意见分歧后创立左翼联盟党。他在大选中号召“公民起义”“拿起权力”,结盟法国共产党,发动新“攻占巴士底狱”行动。还要求召开比例制民主选举代表大会,为“第六共和国”制定宪法,大幅提高最低工资,设置法定最高收入,兴建保障房,能源产业国有化。 尼古拉·杜蓬·艾尼昂 52岁的尼古拉-杜蓬-艾尼昂是右派国民议会议员,自称信仰戴高乐主义和独立主义。1995年在巴拉迪尔政府环境部踏入了从政第一步,同年,他被选为Yerres市市长。1997年转到埃松省。1999年创立了保护共和联盟(RPR),后被并入人民运动联盟。他参加了2007年的总统竞选,但他缺乏足够的赞助而失败。
娜塔莉·阿尔托 娜塔莉-阿尔托是是法国工人斗争党主席。她在塞纳-圣德尼省教授经济与信息传播课程。尽管她声称继承其前任拉吉耶的路线,自称是唯一的共产党候选人,但是,在经济危机不断冲击就业的形势下,她的反对裁员、增加工资的主张没有引起多少共鸣。 菲利普·普图 新反资本主义党候选人菲利普-普图(Philippe Poutou)是汽车制造厂的机器修理工,曾参加立法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和大区议会选举,也曾两次成功阻止企业裁员计划。但是他的选民支持率只有0.5%,波桑斯诺频频站台助选也于事无补。
雅克·舍米纳德 70岁的舍米纳德在10位候选者中最年长,退休公务员,团结和进步党候选人。这是他第三次竞选总统,但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欧洲议会选举,他的得票率从未超过1%。虽然他得到了500个民选代表的推荐,并且成功进入到了第一轮选举,但他的支持率几乎为零,当选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他组建的“团结与进步”党源于美国一个极右翼团体,但他始终拒绝将其定位为极右翼政党,反而以左翼的戴高乐派自居。
弗朗索瓦·贝鲁
贝鲁是学文学出身,23岁时便获得了在法国执教高中和大学的教师资格。贝鲁曾当选欧洲议会议员。从1993年到1997年,他先后在两届法国内阁担任教育部长。1998年,贝鲁成为“法国民主联盟”的主席。
根据法国宪法,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即在第一轮投票中如无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要进行第二轮投票,由选民在首轮选举中得票率第一和第二的两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担任总统。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4月22日举行,时任总统、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与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首轮投票中胜出。2012年5月6日,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获得51.8%至51.9%的有效选票,战胜时任总统萨科齐,当选为法国新总统。
1 选情进展
2011年10月16日:奥朗德参选;
2012年02月15日:萨科齐宣布参选;
2012年03月19日:图卢兹枪击案发生,确认10名候选人;
图卢兹枪击案影响选情:3月19日法国图卢兹一所犹太人学校前发生一起枪击案,造成4人丧生,警方在与其进行长达30小时对峙后于22日晚6时40分左右将其击毙。经此一役,原本在民调中支持率低于奥德朗的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支持率开始上升。
2012年04月22日:首轮投票;
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22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4时)在法国本土全面展开。这次选举登记选民约为4450万人,在本土、海外领地和境外共设8.5万个投票站。由于时差关系,法国部分海外省和海外领地已提前投票。法国本土投票站最晚于当晚20时(北京时间23日凌晨2时)关闭。
得票率:
人民运动联盟萨科齐:27.8%
社会党奥朗德:28.61%
极右翼国民阵线马琳勒庞:8.05%
左翼阵线梅朗雄:11.12%
中间派贝鲁:9.11%
2012年05月06日:第二轮投票。
2 结局预测
1、假设萨科齐从中右翼候选人弗朗索瓦·贝鲁、极右翼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等人所获的一轮选票中争取到足够多的选票,那么他就能在第二轮投票中击败奥朗德,蝉联总统。
2、假设奥朗德从极左翼候选人梅朗松等人那里获得足够多的选票,那他就能击败萨科齐,荣登总统宝座。两者必居其一。
对萨科齐和奥朗德来说,关键的问题在于,要千方百计地争取第二轮投票中的“让票”,进一步壮大自己的选民队伍。
3 影响因素
影响大选因素 经济议题:外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内受欧洲债务危机的牵连,现在的法国经济已经非常脆弱。首先,失业率高企,失业人数创下12年来的最高纪录。其次,银行业岌岌可危。第三,贸易逆差创下纪录高位。
移民问题:法国政府一贯主张对移民实施共和同化政策,该做法反而增加了绝大多数移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而右翼势力抬头,鼓吹种族主义,以及萨科齐上台后强化反移民政策,都加大了法国的社会裂痕。
社会阶层:当前法国社会可以粗略分为三大群体和五个小类:第一个群体是适应变革的积极进取者。 第二个群体数量最大,是保守的孤立主义者。第三个群体则把自己看成全球化危机和萨科齐改革的受害者。
外交议题:萨科齐任总统期间,在众国之林中力求拔尖,贯彻法国对大国地位的一贯追逐,但国内仍对其有关努力未见成效有所非议。
大选对外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法国正处于经济衰退期,萨科奇大幅削减公共支出的做法不能得到支持
法国经济目前处于衰退期,经济增长率不及1%,大幅低于邻国德国,失业率接近10%,主权评级也于去年被调低,因此两位候选人的经济议题备受市场瞩目。从一般规律来讲,法国正处于经济衰退期,萨科奇所处的右派阵营一向以鲜明的经济措施著称,比较容易得到选民的认可,而奥朗德所处的社会党在经济管理缺乏比较明确的、有效的主张,在经济主张上并不占优。法国经济现在已经处于必须改革的阶段,但萨科奇推行的大幅削减公共支出的做法,并得不到法国民众的支持。而奥朗德的初选领先主要得益于当前法国民众“人心思变”的心理状态。
萨科奇和奥朗德经济主张并无区别,更多是为了取悦选民
目前两派的经济主张并无明显区别,只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如两派均表示当选后会在税收方面加大执行力度,萨科奇力推金融税,而奥朗德则表示会对年收入过百万的人群征收高达75%的富人税。在经济衰退时期,加大征税力度只会削减经济的活力,但法国经济目前的状况并未给施政者预留多少空间。双方现在的经济政策更多是为了取悦选民。 奥朗德若当选,将会对欧洲造成一定冲击;萨科奇连任难改变德国主导局面
如果5月6号的第二轮大选奥朗德当选,将对欧洲目前的稳定状态造成一定冲击。奥朗德曾公开表示,将提出对由法德共同提出“财政契约”进行重新谈判。“财政契约”全名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主要通过自动惩罚机制等条款,加强欧盟各成员国的财政纪律。债务危机目前之所以保持平稳态势,《财政契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使萨科奇继续当政,未来也很难维持目前欧洲经济政策由德国主导的局面。作为欧元区排名一二的经济体,法德之间一旦出现分歧,对于欧元区的稳定将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他认为,未来无论是法国还是欧元区的经济都将面临着困境。
对欧洲的影响:
奥朗德反对欧盟财政一体化,若当选将对整个欧洲产生影响
照目前的民意测验结果看,传统左翼、社会党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很有可能在第二轮战胜卫冕的总统、传统右翼候选人萨科齐,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新一任总统。由于法国身处自2009年10月爆发的欧债危机之中尚未脱身,特别是由于奥朗德在解决危机政策上的一系列言论,此次法国大选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其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特殊关注。默克尔与萨科齐近几个月来互动频繁、在有关解决危机的政策上,步调基本一致。但去年在12月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在默克尔、萨科齐的强力推动下达成了旨在强化财政纪律、避免债务危机重演的欧盟成员国政府间条约后,奥朗德却多次表示,如若当选,他将要求重新对财政协议展开谈判,称“因为这不是解决危机的唯一途径”。这不啻对致力于推动欧元区向着财政联盟方向迈进的欧盟各国领导人的努力,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法国总统大选的影响已经超越法国,某种意义上也有可能深刻地影响着欧元区乃至欧洲的未来。
从未当过政的奥朗德一旦当政,有关欧洲前途的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默克尔们所担心的还有一个原因:奥朗德从未担当过政府要职,除了在法国社会党党内“当过家”以外,从未参与过执政。奥朗德在有关欧洲建设、治理危机的言论上,清晰有力的可行性方案少,而冲击力强、吸引媒体和公众眼球的“空话”多。换言之,他们认为,一旦此人当政,有关欧洲前途的政策的“不可确定性”比较大。这才是欧洲各国领导人不愿意冒的风险。在奥朗德的选举语言建立的“空中楼阁”中,最引人注目的,即他建议将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的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上调至75%。当然,比起另一个出身传统左翼、现在却挑起“极左”大旗的让-吕克·梅朗雄提出的“将最低工资提高到1700欧元,年收入35万欧元以上的部分全部纳税,对贫困者所供水电等生活必需品一律实施福利收费”等政纲,奥朗德的
“空中楼阁”离地面好像也不那么遥远。
无论谁当选,布鲁塞尔、柏林、甚至伦敦方面都会面临麻烦
萨科齐已表示,法国将削减对欧盟预算的出资份额,这意味着有关英国返款的争论将再次上演。更重要的是,萨科齐呼吁建立一个“保护”其公民的欧洲。他的言外之意显然是:欧洲的危机应对措施应包括加高针对移民和外国竞争的壁垒。法国目前支持采取措施禁止外国企业获得公共合同,除非这些企业所在国家提供互惠的市场准入。萨科齐还表示,如果不在一年内修改《申根协定》,法国将单方面退出该协定。就保护欧洲市场这个更大的目标而言,如果法国决心推动其实现,那会更具威胁性。一旦法国人决定采取一项欧洲政策,他们很少会退缩不前。因此无论谁在5月份赢得大选,布鲁塞尔、柏林、甚至伦敦方面都会面临麻烦。欧盟委员会将不会喜欢这种保护主义冲动。德国将强烈抵制修改财政协议或者任何干预欧洲央行职权的企图。而所有有分量的候选人的计划,都不会让英国人高兴。 4 大选特点
特点一:直接选举,候选人需获得至少500名民选代表担保提名
与美国实行间接选举制不同,法国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制。在候选人提名方面,法国规定候选人需获得至少500名民选代表的担保提名,由于这500人必须是国民议会议员、参议院、社会经济委员会委员、地方议会议员或者市长,其中必须包括30个省和海外领地的代表,并且10%以上的代表不得来自同一省或者海外领地,显然要成为总统候选人也并不容易。在俄罗斯,作为正式候选人需要征集到200万选民的签名支持,而进入杜马的政党不需要再去征集选民签名支持,就可直接正式列入总统候选人名单。
特点二:政党趋同化严重,赢得大选个人魅力很重要
在法国,总统候选人的个人魅力在竞选中非常重要。像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政党趋同化严重,总统候选人在大政方针上难以有很大的差别,老百姓也明白总统候选人的承诺未必靠谱,投票更要看候选人的风度、形象、口才、家庭甚至宗教信仰。布吕尼为萨科齐生了个女婴,就被认为能够提升老萨的“慈父”形象,为他增加5%的支持率。
特点三:民主的“选举异化”成为一种独立的且特殊的政治技巧
民主的“选举异化”是选举本身已经完全脱离了民主理论的几乎所有阐述,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且极为特殊的政治技巧。萨科齐5年前能够当选总统,很大程度上与其高超的主导选举的政治手腕是分不开的。从一个细节就可知民主选举的“异化”并非源于今日。1995年法国总统大选前夕,右翼候选人希拉克悄悄地聘任其前任左翼总统密特朗的公关顾问雅克-毕朗作为自己的竞选参谋。本来,左右翼之争,应该是一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执政模式之争。然而毕朗却成功地将商业营销学运用到政治领域,在法国创立了“政治营销学”,就像推销一件商品那样推销一位总统候选人,而不论这位候选人是左翼还是右翼。他掌握的秘诀就是“如何通过大众传媒影响选民思想、进而左右其选票”的选举技巧。在他的辅佐下,左
翼的密特朗在1988年战胜了右翼的希拉克;同样在他的辅佐下,右翼的希拉克于1995年战胜了左翼的若斯潘。
5 社会现状
萨科奇执政对比 对
比
方
面
减少非法移民数量,实行有选择性的移民政策:
2007年10月23日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晚先后通
过控制外国移民新法案。该法案内容包括备受争议的移
移民 民家庭团聚程序,其中要求经过DNA检测来确定亲子
关系,新法案还规定,对65岁以下的移民进行法语水平
评估,并评估他们“对共和国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据
此来决定是否接受他们移民法国。
移民,非法移民约40万。
政府1780亿美元债务 工资
内
政 法国新法案保障居民住房权 无房居民可告官维权: 法国议会在2007年3月通过了“可抗辩居住权”
法案,承诺增加住房建设投入,以基本实现在法国人人
有房住。所谓的“可抗辩居住权”,也就是国家保障合
法居民的住房权,居民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住房
福利 权。在欧洲,此前只有苏格兰的法律规定住房权为可抗
辩的。该法的适用对象是“以合法方式常住法国的﹑不
能以自己能力获得住房或保持住房的任何人”。这五类
住房困难户包括:无房户、将被逐出现住房且无法重新
安顿者、仅拥有临时住房者、居住在恶劣或危险环境中
先后在10月通过了退休制度
的人、与未成年子女同住且住房面积不达标的人。
改革法案。
将于美国建立“真厚、真诚、坚定”的伙伴关:
2003年春天,法国总统希拉克反对美国挥军伊拉克
外
交 法美 降到冰点,美法领导人在2007年到明年1月的更迭,是
重启两国新关系的契机。“虽然与美国总统布什的见面
为我自己带来了重重困难,一些非民主制国家的领导人10月30日下午在白宫同到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晤。萨科齐此次访问美国既显示的决定,立即成全世界反战的象征,也使美法盟友关系强调伙伴关系地区问题达共识金融监管分歧: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41年上调到41.5年。法国参议院和国民议会顶住罢工压力,至67岁,缴纳退休金年限从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岁延长至62岁,可领取全额养内容是:法定退休年龄从60交退休制度改革草案。其核心 2012年7月,法国政府提低福利高不堪重负: 家,截止2010年法国有720万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移民国并接受法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来移民融入法国社会的模式 政策的核心就是要求外美“大熔炉”: 法国实行强制同化政策,不同涉及 2007年竞选承诺/当时状况 现状
萨科齐上台之初,曾承诺将失业率降低至5%,位于巴黎的智库Terra Nova调查显示,法国目前的平均失业率已经冲破10%,年轻人的失业率则达26%。法国现行福利制度保护老年人,但对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却无保障,欧债危机爆发后,年轻失业人口暴增,对于法国这是个很严重且艰困的问题。今年1月,标准普尔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由3A降为2A+,政府被迫推出财政紧缩政策,激发民众不满,引发十万人大游行。
法国的巨额税负和社会分摊金,虽然在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及高福利社会保障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但其负面效果也很明显。首先,巨额税负对法国企业竞争力不利,拖累经济发展。其次社会分摊金制度间接造成就业难和失业率居高不下。法国劳工保护法律十分严密,雇人容易解雇难,更使企业不愿多雇。第三,高福利政策投入导致政府赤字高筑。
社会矛盾:宗教矛盾尖锐;移民问题成困扰社会难题;极端思潮泛滥
法国近年多次参与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武装行动,加剧了国内不同族裔、不同宗教间的摩擦。国民议会通过禁止穆斯林妇女穿戴笼罩全身长袍上街的法律,及本次大选中,极右翼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提出“法国牛羊肉都是按伊斯兰教义屠宰的”话题,都引发激烈争议。执政党对该话题则采取有意无意的纵容态度。
法国政府一贯主张对移民实施共和同化政策,通过新的立法来控制移民,强调外来文化与法兰西文化的融合,该做法反而增加了绝大多数移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而右翼势力抬头,鼓吹种族主义,以及萨科齐上台后强化反移民政策,都加大了法国的社会裂痕。从2005年的骚乱至2012年的图卢兹枪击案,无一不彰显着这一社会难题。
法国有着欧洲最大的穆斯林群体和犹太群体,逐渐成为基地组织关注的对象。从长远看,极端思潮泛滥将是一个长期社会问题,不管将来由谁执政,这方面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6 十大看点
1.法国社会有多分化
除了各候选人的少数忠实粉丝外,当前法国社会可以粗略分为三大群体和五个小类:第一个群体是适应变革的积极进取者,大部分为精英阶层,也有底层的觉醒者,他们对“新世界”和“老法国”的认识是清醒和恰当的,他们是萨科齐改革相对坚定的支持者,但如果改
革不够快,精英层就会“用脚投票”。第二个群体数量最大,是保守的孤立主义者,他们对变化的世界既缺乏了解也没有足够兴趣,他们是改革的有条件的支持者。这个群体可细分两类,一类以后代利益为先,面对危机有所取舍,他们因反对社会党而支持萨科齐;另一类以自己利益为先,因反萨而支持奥朗德。第三个群体则把自己看成全球化危机和萨科齐改革的受害者,他们按移民政策和“革命性”,分化为排斥移民的国民阵线支持者和要求“人民革命”的左翼阵线拥趸。而各群体中反两大政治寡头的温和理性派,就是“民主运动”的支持者。生态人道优先的,则支持绿党。
2.法式民主制度将如何完善
虽然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才成立,总统全民直选始于1965年,所以相对美英等国,法式民主制度更为“新鲜”,自然也充分借鉴其他传统模式并取长补短。再加上法国人对“革命”和“不满”的钟爱,法国民主制度的变迁相对剧烈,比如,两轮选举和多党制,候选人话语权平等,选举经费上限等措施都是民主观察的好看点。
3.法国能恢复过去的国际地位吗
法国对世界格局影响力的衰弱是必然趋势,即使它在“阿拉伯之春”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无法挽回颓势。在欧盟内部,德国也凭借巨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使得法-德轴心偏向德国。除了在非洲这一法国传统外交领地外,大部分候选人更倾向于借助欧洲和北约在全球投射力量,只是具体策略有差别。
4.法国福利模式还能走多远
从每周35小时工作制到几乎完美的社会保障,法国可算福利国家典范,这是中国读者向往的。但是,法国因此有“国家奶妈”的昵称,被右派精英视为法国衰败的元凶。鉴于法国人非常自豪于“法国模式”,所以各候选人都不敢触动这个词,只是从内涵中寻求变化。只有梅朗松等更左的候选人,还坚持巩固原汁原味的法国模式,第一轮选举结果,实际上会是选民对传统法国模式的“判决”。
5.法国会退出欧元区吗
从政治角度考虑,欧元一旦崩溃,哪怕只是希腊退出欧元区,都将导致法德现政府败选,所以在明年德国大选结束之前,欧元不会终结。但欧元因缺乏欧洲统一的财政部而先天不足,从经济角度看,崩溃几乎是必然的,存在下去唯一理由是政治家的信念。在主要候选人里,只有国民阵线的玛琳·勒庞要求退出欧元区,理由是“要在欧元崩溃前退出”,其他人都坚持拯救欧元,只是方案不同。萨科齐侧重财务紧缩和外来经援,奥朗德强调欧洲央行的作用,不过他们都赞同成立欧洲统一的财政部。
6.法国经济短期还能复苏吗
对法国衰败原因的认识,执政党归罪于劳动成本过高,其他人则认为是全球化不公平竞争导致的。关于采取何种经济刺激政策,执政党要求废除每周35小时工作制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左派则倾向于通过“均富”共度难关,“民主运动”提倡购买法国货,极右派要求更
严格的贸易保护。
7.法国将实施怎样的移民政策
每逢大选,移民问题会成为一个焦点话题,萨科齐建议缩减到每年10万人,并坚持选择性移民,以上两者拒绝任何非法移民“转正”。奥朗德在总数缩减的原则下,提出口号式的“智慧移民”,按个案分别处理非法移民,其他左派候选人则倾向于在一定条件下将移民全部合法化。总的来看,移民法国(尤其是工作移民)将越来越困难,因为考虑到家庭团聚这样的人权因素,移民数量无法大幅度削减,因此法国将只好在工作签证上做文章。
8.法国会彻底取消核电吗
因为日本核电灾难,该议题成了本次大选热点。核电占法国能源供应的75%,同时也是法国领先于世界的高技术工业,所以各候选人观点迥异。绿党坚决要求法国在2031年前取消核电,奥朗德建议到2025年,核电比重从75%下降到50%,萨科齐则坚持保护法国领先的核工业。
9.法兰西第六共和国会被创建吗
传统保守主义面具掩藏下的法国,一直涌动着“革命”激情,从大革命到1968年5月风暴,法国左派始终力图战斗在人类社会公正平等的最前线。本次大选中,绿党和左翼阵线公开提出要建立新的法兰西第六共和国,来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推动法国民主“进化”,而在社会党内部,对第六共和国的理论构建也从未停止过。即使是右派的前总统德斯坦也说:“如果大革命依然在法国政坛有重要影响,那就说明革命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所以,即使短期内第六共和国未必建立,相信它最终也会出现。
10.中法关系将如何变化
从国家利益出发,外交政策一般都具有延续性,不会随政党变迁而突变。但中法两国政治制度不同,执政当局价值观有差异,如果没有相互妥协和沟通的意愿和技巧,发生重大冲突是很难避免的。如果与中国有5年合作经验的总统萨科齐连任,中法关系基本能稳定发展。但如果由坚持人权且对中国不甚了解的社会党执政,两国执政党之间还需要新的磨合期。 7 对华态度
现任总统萨科齐的“和华”策略:
萨科齐所属的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自1995年上台后,已连续执政17年。这17年里,中国发生了远超世界想象的变化,萨科齐本人也经历了2008年的外交风波,所以在对华政策的历史经验积累上,已经很成熟。
虽然在法中贸易、人民币汇率和人权三大议题上中法分歧巨大,但萨科齐阵营的立场并不是强硬对抗式的。他们很清楚,法国没有足够实力迫使中国让步,相反,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还能帮他们解决法国出口偏弱的态势。目前中国高速增长的奢侈品和酒类市场,已经促
进了法国本土就业。在萨科齐看来,中国是朋友而不是敌手,法国人应学习中国人勤奋工作的精神,通过扩大对华出口来削减贸易逆差,同时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 最大热门奥朗德的“惧华”心态:
社会党主席奥朗德是本次大选中最大的热门。尽管他本人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场合都屡次宣称法国需要良好的中法关系,但他在三大议题上持有强硬立场——这不仅因为出于选举考虑,他必然与萨科齐“和华”策略唱反调,也是延续法国左派以价值观而不是实际利益为主的传统,毕竟,他当选要依靠左派选民支持。
奥朗德反对中国经援欧洲,他认为这会影响法国的主权;其次,他把中国当作法国贸易逆差的祸根,声称不接受不可兑换的人民币,这已成为他总结法国经济问题的一个重点论调。此外他也考虑到法国影响力有限,把解决中法经济上的分歧提升到欧洲层面,提议欧洲应对不遵守社保原则和环境保护的产品征额外税,这一建议如果落实,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中国产品。
其他候选人对于“中国”的左右之争:
被称为“中国人民的知音”的梅朗松,作为左翼连线(包括法国共产党)公推的候选人,“人民”和“国际主义”立场极其鲜明,在中法关系问题上,他最能体谅“中国人民的心声”。梅朗松认为,中国不是法国经济的威胁,他也不赞同用中国人民的钱来帮助希腊人,理由是“我们何时见过:要求更穷的人来帮助另一个更富的穷人呢?”
与反对妖魔化中国的梅朗松相比,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玛琳·勒庞 ,常在外交政策方面语出惊人。她甚至曾建议成立“巴黎-柏林-莫斯科”欧洲大陆轴心,来抵制美国、伊斯兰和中国的扩张主义。她认为,法国要重新找回维持权力均势的天职,而这一均势的重点是在中美之间。
8 终极对决
右翼萨科齐与左翼奥朗德观点对决:
9 奥朗德胜出
选举胜利 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于2012年5月6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4时)在法国本土全面展开。法国多家民调机构于2012年5月6日晚20时公布的出口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获得51.8%至51.9%的有效选票,战胜现任总统萨科齐。
法国宪法委员会将在29012年5月8日至10日正式宣布奥朗德当选。其后败选的萨科齐将最晚到2012年5月15日与奥朗德进行权力交接。交接中最为重要的,是在爱丽舍宫“朱庇特”地下核战略武器指挥中心进行的核电钮密码交接。法国总统同时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而且是惟一一个有权力发动核战争的法国人。
胜利演讲 奥朗德在获胜后在法国总部城市图勒发表了演讲。
奥朗德说:“法国人在(2012年)5月6日这天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们决定改变,新的共和国总统也由此诞生了。”
数以万计的奥朗德的支持者在图勒、巴黎的巴士底广场以及其他城市庆祝胜利。奥朗德
向热情的民众承诺自己将会为法国以及民众服务。
奥朗德说:“今天我所获得的这份荣誉以及未来我将迎接的任务,(我很清楚的知道),我将为法国服务。我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准备好为法国带来改变。我的任务和使命是什么?是为共和国服务、为法国服务、为我们所有人服务。”
各方反应 萨科奇
萨科齐已经承认败选,他说,“奥朗德是法国新总统,各方要对他表示尊重。”另外,萨科齐还对大选失败表示负有责任。
各国元首
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均通过电话向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表示祝贺。默克尔邀请奥朗德访问柏林,奥巴马则邀请奥朗德访问白宫。
德国态度
报道称,奥朗德当选为法国新总统,引起德国左派欢呼。社民党领袖加布里尔当晚表示祝贺,说奥朗德上台也许会给欧洲经济带来强大推动。绿党祝贺说:"默科齐"(指默克尔与萨科齐组合)的终结是欧洲的一个美好日子。”
德国媒体则对奥朗德上台反应不一。德国《世界报》认为:5月6日这一天没有给默克尔带来欢呼的机会。从法国和希腊刮来的风都是反对她的“一揽子财政政策”的。奥朗德的胜利使默克尔失去了萨科齐这样一位“忠诚的财政一揽子政策卫士”。面对奥朗德,默克尔将不得不做出更多妥协。
《明镜周刊》指出,奥朗德的胜利首先是因为法国人“惩罚”了萨科齐。但奥朗德上台后肯定会让法国失望。因为法国的经济已处于病态,而奥朗德对欧元、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稳定基金的态度与萨科齐的并没有本质区别。再者,奥朗德也是一名务实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他其实就是法国的默克尔。也许,到时他与默克尔说不定还会“更合得来”。 10 选举制度
根据法国现行的第五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即在第一轮投票中如无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要进行第二轮投票,由选民在首轮选举中得票率第一和第二的两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担任总统。如进入第二轮的两名候选人中有人退出竞选,则由其他候选人按第一轮得票多少的顺序递补(但其得票率应达到5%)。第二轮投票在第一轮投票后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是年满23岁的法国公民,同时还需获得来自法国至少30%以上省份的500名民选代表的连署支持。宪法委员会负责审核候选人资格并正式公布候选人名单。候选人还必须向宪法委员会提交密封的本人财产状况报告,以备当选总统后开启公布。
宪法还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五年。总统的权力包括:任免总理并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会议;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等。
2012年1 1月份即将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预计将花费超过10亿美元,而2007年法国总统选举最后一轮的两位竞选人一共才花了5400万美元(法律规定每人使用资金的上限为4900万美元)。法国规定个人的捐款上限十分宽松,为5980美元,而美国规定个人最多只能捐2500美元。但在法国,公司、团体和特殊利益集团禁止向自己支持的政治家捐款。法国的选举制度在其他方面也都有类似的限制。
法国更重视政治中的平等而不是竞选人为表达对彼此的不满而斥巨资进行大规模宣传的自由。美国竞选中常见的人身攻击广告在法国是违法的。法国不仅不允许购买广播时段做政治广告,还禁止在一切合法的竞选广告中污蔑对手。
11 历任总统
1958年12月-1969年4月:夏尔·戴高乐
1969年6月-1974年:乔治·蓬皮杜
1974年5月-1981年5月: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1981年5月-1995年5月: 弗朗索瓦·密特朗
1995年5月-2007年:雅克·希拉克
2007年5月-2012年:尼古拉·萨科奇
2012年5月- : 弗朗索瓦·奥朗德
12 候选人
萨科奇 右翼代表,出生移民家庭,主张对移民加以控制
所属政党:人民运动联盟
竞选主张:降低失业率;倾听选民呼声。
从政经历:现年57岁的萨科齐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匈牙利移民家庭,20岁时就踏入政坛,28岁便当选塞纳-那伊市市长,34岁时成为国会议员。从1993年开始,萨科齐先后在法国各届政府中出任预算部长、内务部长和财政部长。2007年,作为人民运动联盟领导人的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萨科齐是法国政坛的右翼代表,强调法国的“国民性”以及加强对移民控制。
萨科齐个性突出,有过三次婚姻。他是法国史上第一位任内离婚的总统,是法国史上第一位任内结婚的总统,也是法国史上首位任内荣升父亲的总统。不过在2010年,萨科齐已经成为祖父。 奥朗德 左翼代表,年轻时代跻身法国政治中心,反对欧盟财政一体化条约
所属政党:社会党
竞选主张:反对欧盟新近达成的财政一体化条约。
从政经历:奥朗德出身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毕业于被称为“总统摇篮”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并在法国几乎所有的知名学府学习过,25岁便担任密特朗的经济问题顾问,27岁进入总统府经济班子,34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1997年至2008年,奥朗德一直任社会党第一书记。同萨科齐不同,奥朗德反对欧盟新近达成的财政一体化条约。他称,若当选,将要求重新谈判“欧盟财政契约”。
奥朗德至今未婚,曾与法国著名女政治人物、社会党2007年总统选举候选人罗亚尔有着30多年的同居关系,并育有4名子女。2007年6月,罗亚尔在总统大选中败给萨科齐后不久,两人分手。奥朗德目前的女朋友是一名记者。 玛丽娜·勒庞 出生政治世家,极端民族主义者,反对全球化
所属政党:国民阵线
竞选主张:限制移民,以确保“法国的身份”。她反对堕胎和同性婚姻,甚至反对全球化。
从政经历:玛丽娜的从政经历是典型的“女承父业”,她的父亲:让·玛丽·勒庞正是国民阵线的创建者。在父亲的影响下,玛丽娜18岁便加入了国民阵线。14年后成为该组织政治局的一员。2011年,在充当父亲的左右手十余年后。玛丽娜正式从82岁的父亲手里接过国民阵线当家人的大旗。
同老勒庞一样,玛丽娜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浓厚,奉行“法国人优先”的理念。她主张限制移民,以确保“法国的身份”。她反对堕胎和同性婚姻,甚至反对全球化。在欧洲一体化方面,玛丽娜主张退出欧元区,设立贸易保护措施,还称若当选将对欧盟各项条约重新展开谈判。 艾娃·若利 来自绿党的女性候选人艾娃-若利(Eva Joly)现年67岁,她原本是挪威人,60年代移居法国后才加入法国国籍。1993年艾娃从检察官助理晋升为预审法官。上世纪90年代,艾娃-若利专门调查国内的政治和商业腐败案,名气渐长,并被冠以“反腐女神”的称号。除了提倡走出核能、强化有机农业等一贯主张,还提出要对欧盟深度改革。
让·吕克·梅朗雄
左翼阵线的梅朗雄曾是社会党党员,和党内主流意见分歧后创立左翼联盟党。他在大选中号召“公民起义”“拿起权力”,结盟法国共产党,发动新“攻占巴士底狱”行动。还要求召开比例制民主选举代表大会,为“第六共和国”制定宪法,大幅提高最低工资,设置法定最高收入,兴建保障房,能源产业国有化。 尼古拉·杜蓬·艾尼昂 52岁的尼古拉-杜蓬-艾尼昂是右派国民议会议员,自称信仰戴高乐主义和独立主义。1995年在巴拉迪尔政府环境部踏入了从政第一步,同年,他被选为Yerres市市长。1997年转到埃松省。1999年创立了保护共和联盟(RPR),后被并入人民运动联盟。他参加了2007年的总统竞选,但他缺乏足够的赞助而失败。
娜塔莉·阿尔托 娜塔莉-阿尔托是是法国工人斗争党主席。她在塞纳-圣德尼省教授经济与信息传播课程。尽管她声称继承其前任拉吉耶的路线,自称是唯一的共产党候选人,但是,在经济危机不断冲击就业的形势下,她的反对裁员、增加工资的主张没有引起多少共鸣。 菲利普·普图 新反资本主义党候选人菲利普-普图(Philippe Poutou)是汽车制造厂的机器修理工,曾参加立法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和大区议会选举,也曾两次成功阻止企业裁员计划。但是他的选民支持率只有0.5%,波桑斯诺频频站台助选也于事无补。
雅克·舍米纳德 70岁的舍米纳德在10位候选者中最年长,退休公务员,团结和进步党候选人。这是他第三次竞选总统,但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欧洲议会选举,他的得票率从未超过1%。虽然他得到了500个民选代表的推荐,并且成功进入到了第一轮选举,但他的支持率几乎为零,当选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他组建的“团结与进步”党源于美国一个极右翼团体,但他始终拒绝将其定位为极右翼政党,反而以左翼的戴高乐派自居。
弗朗索瓦·贝鲁
贝鲁是学文学出身,23岁时便获得了在法国执教高中和大学的教师资格。贝鲁曾当选欧洲议会议员。从1993年到1997年,他先后在两届法国内阁担任教育部长。1998年,贝鲁成为“法国民主联盟”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