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川教版

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专题复习 一、 早期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知识点归纳

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①新航路的开辟②对外贸易③殖民扩张④圈地运动】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长起来了。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力量: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领导机构---议会 领导人---克伦威尔 革命力量---新模范军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暴力革命 特点:曲折性、反复性、复杂性、不彻底性 重大事件:

⑦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权利法案》的颁布的时间、机构、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689年,英国议会 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 核心思想:法律限制王权

◆主要内容:①确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③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②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征税须经议会同意;

◆ 《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使英国确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对英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确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的进行准备了政治条件②对世界:推动了欧洲革命和世界历史的进程③对人类:促进了人类社会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以法权取代王权 启示: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知识点归纳

①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③英国的①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1. 背景:

高压政策 ②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③ 【内战:1642-1648】高潮: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2. 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 独裁:1653.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

⑤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詹姆士二世继续推行反动政策] ⑥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英王:威廉三世,女

皇:玛丽二世】

3. 革命任务: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4. 领导力量: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 领导机构--大陆会议 领导人—华盛顿 革命力量----大陆军

5. 重大事件:

①1773、波士顿倾茶事件(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②1775、列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1775.5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这是美国诞生的标志)

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这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⑤1781、康华利投降,独立战争胜利

⑤1783年英美《巴黎和约》,(这是美国独立的标志) ⑥1787年制定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6. 颁布《独立宣言》的机关、时间、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起草的《独立宣言》。 ◆ 主要内容:

① 阐述了民主、自由的政治原则;

② 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③谴责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宣告北美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自由的合众国。

◆ 《独立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它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鼓舞了革命的士气,加速了革命的胜利。

7.1787年宪法

1787年, 制宪会议 在费城召开,制定了美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是中央政府。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的制度。 国会 是国家的立法机关;总统由选举产生,行使国家的行政权 ;由最高法院行使 司法权 ,执行最高裁判权。 【意义:确立起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体】

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特点,历史意义,胜利的原因,方式 ◆ 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特点:双重性

◆ 意义:①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确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②美国的独立是世界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统治所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促进了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胜利的原因:①战争的正义性【美国进行的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的正义战争】②北美人民的支持③华盛顿的正确领导④大陆军的英勇善战⑤独立宣言的发表⑥荷兰、法国的支持⑦资本主义的发展

◆ 方式→暴力革命,民族解放 评价华盛顿

华盛顿是美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世界著名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家。他领导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赢得了独立;他建立和完善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在国家初创时期做出了突出贡献,1789年、1793年连续两次当选美国总统,在他的领导下,创立了“合众国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使美国步入了正轨,被誉为“美国国父”。 法国大革命 (1789年) 知识点归纳

1、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革命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3、领导力量: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领导机构--制宪会议 领导人---罗伯斯比尔、拿破仑。 4、重大事件:

①1789、5三级会议的召开(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②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③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④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政治口号(三色旗)

⑤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⑥1793年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法国革命达到高潮 ⑦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国家大权(高潮结束) ⑧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⑨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遭到失败,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 ⑩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⑪1815年,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帝国彻底失败。

5、颁布《人权宣言》时间、机构及其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③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概况:①自由平等②天赋人权③主权在人民④依法治国⑤实行分权⑥

保护私产。

(4)意义:《人权宣言》①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②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③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诞生

6、拿破仑法典: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拿破仑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意义: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对各国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制定具有深远的影响。 7、 拿破仑帝国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帝国 1799年11月,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雾月政变,执掌国家大权。拿破仑采取强硬的对内对外措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拿破仑帝国本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评价 ○1为了巩固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发动了对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战争。初期的战争是为了反对外来侵略,是正义的战争,它不但保卫和顽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败了反法同盟,而且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欧洲革命运动的开展。○2但

(1)时间:1789年 (2) 机构:制宪会议 (3)主要内容: 是,后期的战争则演变为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侵犯各国的①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主权,损害了各国人民的利益,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遭②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到各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从而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溃败和灭亡。 因

8、 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①1799年11月发动雾月政变,掌握了法国的执政大权。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③对内制定法典,实行独裁,顽固了革命成果,发展了资本主义③对外打败了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④他后期的侵略战争侵犯各国的主权,损害了各国人民的利益,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遭到各国人民的一致反对,最终覆灭。

9、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①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②它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推动了欧洲各国反封建斗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

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的共同的作用是 使本国推翻了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为国家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点拨 虽然它们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美国独立战争同时还是一场民族解放斗争,具有双重性质。在革命中,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同时,各国都注意通过立法来确保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二、两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归纳 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它是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革命。 工业革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直接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1)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开始国家:英国(3)开始行业:棉纺织业(4)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5)主要标志: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6)结果: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7)特点:①主要在英国进行②重要发明来源于实践,科学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③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由一国到多国。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生产【成为世界工厂】 新能源:煤炭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发明):

(英国) 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旅行者号”[火车];(美国)1807年富尔顿——汽船【克莱蒙号】→汽船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积极: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 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 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英美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强大的工业国②消极:大量用煤,带来了环境污染③1. 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2. 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 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4. 形成了三组矛盾: ①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级的矛盾→国际工人运动③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西方列强的矛盾→民族解放运动

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大机器生产的作用:

①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蒸汽机成为方便有效的动力机械,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泛的动力;②蒸汽机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机械制造、冶金、采矿、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③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轮船和火车,带来了交通运输的革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铁路的出现对人类的影响:

①火车的发明和铁路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人类交通运输的面貌,加快了人流和物流的速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它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养成守时的观念。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新兴行业:1. 棉纺织业2. 煤炭开采业3. 机器制造业4. 交通运输业5. 冶金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原因: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直接原因: 19世纪下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2、开始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3、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4、中心国家:美、德 5、结果: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6、新能源:1. 电力2. 石油7. 特点:①重大发明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②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③美、德成为相对中心④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发明):

(1)电力的广泛应用:①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 法拉第

阶级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电磁学理论②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

电车、电钻的出现;爱迪生发明电灯(2)内燃机的发明:1883年德国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1892年德国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3)电讯技术的兴起:1876年,定居美国的英国 贝尔 发明了电话; 意大利工程师 马可尼 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和电报的发明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

③、新交通工具的发明: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四轮汽车,汽车装配线。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②经济上: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③政治上:导致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引发“一战”。④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⑤消极:环境受到污染,战争更加残酷。 对爱迪生的评价: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科学家,他一生有1300多项发明,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 。他的发明创造,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称赞他是“ 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①两次工业革命说明,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

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③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走可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持续发展战略。

④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广泛地采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实现民族的崛起,不然,落后就会挨打。

⑤科技是把双刃剑⑥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9、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率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其后,又伙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多次侵略中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侵略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展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补充:

1、南北战争的文献:《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知识点:

◆ 文件颁布的背景:内战之初,南方蓄谋已久,林肯政府试图妥协,北方节节失利。

◆ 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交付10美元就可以在西部获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就成为土地的主人。 它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激发了美国人民的革命热情,有力地支援了南北战争。

◆ 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了黑

奴制度。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黑奴应看作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它的历史意义: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孤立了叛乱势力,扭转了战局。从长远来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相比,相同点是:都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同点是: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而洋务运动只学习科技,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相比,相同点是: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不同点是: ①从国际环境上看,明治维新时,世界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正在集中力量侵略中国,放松了对日本的侵略,给日本的改革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时,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已经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集中力量侵略中国,他们不允许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②从阻碍改革的封建势力来看,明治维新前,倒幕运动推翻了德

川幕府的统治,排除了改革的阻碍。戊戌变法时封建势力还很强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顽固派极力阻挠、破坏变法。

③从改革的领导力量来看,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但掌握了政权,得到了明治天皇的支持,而且具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非常弱小,又缺少军事才干,没有充分的发动人民群众参加,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所以失败在所难免。

点拨 1、19世纪中后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俄国和日本通过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不过,俄国日本的改革并不彻底,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综上所述,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两种方式:英、美、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日本则是通过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3、二战后的主要社会主义国家(14个):欧洲: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民主德国,亚洲:越南、朝鲜、中国,蒙古,拉丁美洲:古巴,苏联。【自力更生:南、阿、越、中国(中国共产党,1949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帮助:波、捷、罗、保、匈;分区受降:德国、朝鲜;二战前:蒙古(1946中华民国政府承认其独立)、苏联(1917十月革命,1922成立苏联)

4. 二战后60多年来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因:

(1)联合国的作用(2)二战的惨痛教训(3)世纪经济全球化(4)政治格局多极化(5)和平力量增长 5. 如何才能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发生:

(1)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发挥联合国的作用(4)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矛盾争端(5)坚决打击恐怖主义,警惕军国主义抬头。 6. 当今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①恐怖主义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宗教矛盾,地区、民族冲突 7.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

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②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③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专题复习 一、 早期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知识点归纳

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①新航路的开辟②对外贸易③殖民扩张④圈地运动】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长起来了。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力量: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领导机构---议会 领导人---克伦威尔 革命力量---新模范军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暴力革命 特点:曲折性、反复性、复杂性、不彻底性 重大事件:

⑦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权利法案》的颁布的时间、机构、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689年,英国议会 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 核心思想:法律限制王权

◆主要内容:①确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③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②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征税须经议会同意;

◆ 《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使英国确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对英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确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的进行准备了政治条件②对世界:推动了欧洲革命和世界历史的进程③对人类:促进了人类社会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以法权取代王权 启示: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知识点归纳

①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③英国的①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1. 背景:

高压政策 ②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③ 【内战:1642-1648】高潮: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2. 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 独裁:1653.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

⑤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詹姆士二世继续推行反动政策] ⑥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英王:威廉三世,女

皇:玛丽二世】

3. 革命任务: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4. 领导力量: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 领导机构--大陆会议 领导人—华盛顿 革命力量----大陆军

5. 重大事件:

①1773、波士顿倾茶事件(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②1775、列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1775.5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这是美国诞生的标志)

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这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⑤1781、康华利投降,独立战争胜利

⑤1783年英美《巴黎和约》,(这是美国独立的标志) ⑥1787年制定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6. 颁布《独立宣言》的机关、时间、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起草的《独立宣言》。 ◆ 主要内容:

① 阐述了民主、自由的政治原则;

② 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③谴责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宣告北美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自由的合众国。

◆ 《独立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它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鼓舞了革命的士气,加速了革命的胜利。

7.1787年宪法

1787年, 制宪会议 在费城召开,制定了美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是中央政府。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的制度。 国会 是国家的立法机关;总统由选举产生,行使国家的行政权 ;由最高法院行使 司法权 ,执行最高裁判权。 【意义:确立起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体】

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特点,历史意义,胜利的原因,方式 ◆ 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特点:双重性

◆ 意义:①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确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②美国的独立是世界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统治所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促进了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胜利的原因:①战争的正义性【美国进行的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的正义战争】②北美人民的支持③华盛顿的正确领导④大陆军的英勇善战⑤独立宣言的发表⑥荷兰、法国的支持⑦资本主义的发展

◆ 方式→暴力革命,民族解放 评价华盛顿

华盛顿是美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世界著名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家。他领导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赢得了独立;他建立和完善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在国家初创时期做出了突出贡献,1789年、1793年连续两次当选美国总统,在他的领导下,创立了“合众国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使美国步入了正轨,被誉为“美国国父”。 法国大革命 (1789年) 知识点归纳

1、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革命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3、领导力量: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领导机构--制宪会议 领导人---罗伯斯比尔、拿破仑。 4、重大事件:

①1789、5三级会议的召开(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②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③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④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政治口号(三色旗)

⑤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⑥1793年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法国革命达到高潮 ⑦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国家大权(高潮结束) ⑧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⑨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遭到失败,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 ⑩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⑪1815年,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帝国彻底失败。

5、颁布《人权宣言》时间、机构及其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③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概况:①自由平等②天赋人权③主权在人民④依法治国⑤实行分权⑥

保护私产。

(4)意义:《人权宣言》①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②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③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诞生

6、拿破仑法典: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拿破仑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意义: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对各国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制定具有深远的影响。 7、 拿破仑帝国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帝国 1799年11月,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雾月政变,执掌国家大权。拿破仑采取强硬的对内对外措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拿破仑帝国本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评价 ○1为了巩固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发动了对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战争。初期的战争是为了反对外来侵略,是正义的战争,它不但保卫和顽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败了反法同盟,而且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欧洲革命运动的开展。○2但

(1)时间:1789年 (2) 机构:制宪会议 (3)主要内容: 是,后期的战争则演变为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侵犯各国的①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主权,损害了各国人民的利益,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遭②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到各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从而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溃败和灭亡。 因

8、 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①1799年11月发动雾月政变,掌握了法国的执政大权。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③对内制定法典,实行独裁,顽固了革命成果,发展了资本主义③对外打败了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④他后期的侵略战争侵犯各国的主权,损害了各国人民的利益,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遭到各国人民的一致反对,最终覆灭。

9、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①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②它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推动了欧洲各国反封建斗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

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的共同的作用是 使本国推翻了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为国家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点拨 虽然它们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美国独立战争同时还是一场民族解放斗争,具有双重性质。在革命中,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同时,各国都注意通过立法来确保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二、两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归纳 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它是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革命。 工业革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直接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1)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开始国家:英国(3)开始行业:棉纺织业(4)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5)主要标志: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6)结果: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7)特点:①主要在英国进行②重要发明来源于实践,科学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③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由一国到多国。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生产【成为世界工厂】 新能源:煤炭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发明):

(英国) 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旅行者号”[火车];(美国)1807年富尔顿——汽船【克莱蒙号】→汽船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积极: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 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 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英美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强大的工业国②消极:大量用煤,带来了环境污染③1. 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2. 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 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4. 形成了三组矛盾: ①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级的矛盾→国际工人运动③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西方列强的矛盾→民族解放运动

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大机器生产的作用:

①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蒸汽机成为方便有效的动力机械,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泛的动力;②蒸汽机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机械制造、冶金、采矿、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③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轮船和火车,带来了交通运输的革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铁路的出现对人类的影响:

①火车的发明和铁路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人类交通运输的面貌,加快了人流和物流的速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它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养成守时的观念。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新兴行业:1. 棉纺织业2. 煤炭开采业3. 机器制造业4. 交通运输业5. 冶金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原因: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直接原因: 19世纪下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2、开始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3、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4、中心国家:美、德 5、结果: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6、新能源:1. 电力2. 石油7. 特点:①重大发明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②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③美、德成为相对中心④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发明):

(1)电力的广泛应用:①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 法拉第

阶级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电磁学理论②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

电车、电钻的出现;爱迪生发明电灯(2)内燃机的发明:1883年德国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1892年德国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3)电讯技术的兴起:1876年,定居美国的英国 贝尔 发明了电话; 意大利工程师 马可尼 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和电报的发明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

③、新交通工具的发明: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四轮汽车,汽车装配线。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②经济上: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③政治上:导致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引发“一战”。④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⑤消极:环境受到污染,战争更加残酷。 对爱迪生的评价: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科学家,他一生有1300多项发明,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 。他的发明创造,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称赞他是“ 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①两次工业革命说明,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

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③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走可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持续发展战略。

④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广泛地采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实现民族的崛起,不然,落后就会挨打。

⑤科技是把双刃剑⑥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9、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率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其后,又伙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多次侵略中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侵略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展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补充:

1、南北战争的文献:《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知识点:

◆ 文件颁布的背景:内战之初,南方蓄谋已久,林肯政府试图妥协,北方节节失利。

◆ 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交付10美元就可以在西部获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就成为土地的主人。 它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激发了美国人民的革命热情,有力地支援了南北战争。

◆ 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了黑

奴制度。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黑奴应看作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它的历史意义: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孤立了叛乱势力,扭转了战局。从长远来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相比,相同点是:都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同点是: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而洋务运动只学习科技,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相比,相同点是: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不同点是: ①从国际环境上看,明治维新时,世界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正在集中力量侵略中国,放松了对日本的侵略,给日本的改革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时,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已经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集中力量侵略中国,他们不允许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②从阻碍改革的封建势力来看,明治维新前,倒幕运动推翻了德

川幕府的统治,排除了改革的阻碍。戊戌变法时封建势力还很强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顽固派极力阻挠、破坏变法。

③从改革的领导力量来看,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但掌握了政权,得到了明治天皇的支持,而且具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非常弱小,又缺少军事才干,没有充分的发动人民群众参加,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所以失败在所难免。

点拨 1、19世纪中后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俄国和日本通过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不过,俄国日本的改革并不彻底,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综上所述,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两种方式:英、美、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日本则是通过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3、二战后的主要社会主义国家(14个):欧洲: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民主德国,亚洲:越南、朝鲜、中国,蒙古,拉丁美洲:古巴,苏联。【自力更生:南、阿、越、中国(中国共产党,1949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帮助:波、捷、罗、保、匈;分区受降:德国、朝鲜;二战前:蒙古(1946中华民国政府承认其独立)、苏联(1917十月革命,1922成立苏联)

4. 二战后60多年来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因:

(1)联合国的作用(2)二战的惨痛教训(3)世纪经济全球化(4)政治格局多极化(5)和平力量增长 5. 如何才能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发生:

(1)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发挥联合国的作用(4)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矛盾争端(5)坚决打击恐怖主义,警惕军国主义抬头。 6. 当今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①恐怖主义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宗教矛盾,地区、民族冲突 7.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

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②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③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关文章

  • 新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 新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 地点:云南省 ...查看


  •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
  •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 大汶口中晚期原始居民 黄帝尧舜禹(距今约170万年至约公元前2070年) 1.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 ...查看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 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总分100分,其中含书写分7分)姓名: 成绩: 一.请在下面田字格中认真书写这些词语.(8分) 萧萧 篱落 茱萸 丧气 二.照样子组词.(11分) 促(促进) 异( ) 倍( ) 遥( ) 遍( )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提纲][人教版]
  • 半塔中学七年级上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 (记忆简单知识点)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内容标准]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查看


  •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 第一课 文艺复兴 1.14-17世纪,欧洲兴起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查看


  •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配套练习题
  • 第一课 文艺复兴 1.14-17世纪,欧洲兴起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运动,被称为" ",最早兴起于 .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 3.实质: . 4.文艺复兴先驱的是 ...查看


  •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打★号的为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839---1901年) 第1课 鸦片战争 1禁烟.1839年和勇气. ★2.1840年,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 ...查看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词义复习提纲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词义复习提纲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词义复习提纲 1.坦荡如[砥]__________ 2.无[稽]之谈__________ 3.君子[固]穷___________ 4.潜[滋]暗长 _________ 5.[揠]苗助长_____ ...查看


  • 七年级英语上册复习提纲
  • 七年级英语上册复习提纲 一.词汇要求: ⑴七年级大部分词汇都是基础词汇,是我们后来学习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掌握好了,就奠定了以后学习坚实的基础.七年级上册词汇370个,要求会读.会写.会应用.⑵方法:如果语音不好(不知道怎么拼读)的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