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期中考试复习题2010.10
一、单选题
1. DNA分子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它可以分成许多片段,每一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DNA片段叫做 ( A ) A、基因 B、 组织 C、器官 D、 系统
2.含羞草在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了 ( B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含羞草是动物 D. 含羞草的叶片怕碰
3.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螃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B )
A. 按生物的用途 B. 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C. 按生物的生长状况 D. 按生物的形态结构 4.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C )
A. 动物、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 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 C. 动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也能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某校生物小组详细研究蚕的发育过程,最好的研究的方法是 ( A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模拟法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调查过程中应尽量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不喜欢的不记或少记 B. 调查时看到自己满意的东西就应该采集回来
C. 为了采到合适的标本,到偏僻的地方冒一下险也是可以的 D. 调查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7.生物圈的范围是 ( A )
A. 海平面以下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B. 海平面以下20千米 C. 海平面以上20千米 D. 全部在岩石圈
8.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 C )
A.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D. 生物能适应环境 9.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 ( D )
A. 鸟类 B. 昆虫
C. 鸟类和昆虫 D. 鸟类、昆虫、细菌等微生物
10.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 11.稻田中,水稻和杂草的关系属于 ( C )
A. 捕食关系 B. 互助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分工关系 12.在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 ( B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土壤 1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A. 荒漠中的骆驼刺,其根极为发达 B. 蚯蚓能疏松土壤 C. 植物能防风固沙 D. 植物能净化空气 15.在生物圈中,人属于 ( B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因素 1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B )
A. 淄川太河水库 B. 桓台奶牛场的一群奶牛 C. 高青蔬菜基地 D. 博山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17.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
A. 蛇吃青蛙 B. 猫头鹰吃鼠 C. 兔吃草 D. 虎吃羊 18.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是 ( D )
A. 高大乔木 B. 低矮灌木 C. 细菌真菌 D. 大型动物 19.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2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C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陆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2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C )
A.大小是原来的1/2倍,细胞数增多 B.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数增多 C.大小是原来的1/2倍,细胞数减少 D.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数减少
22. 下列物质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的是( C )
A. 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23.我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使用的玻片标本属于( B )
A. 临时涂片 B. 临时装片 C. 临时切片 D. 临时玻片 B7.动物细胞和植物24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膜
25.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D )
A.DNA 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DNA上 C.染色体上排列着基因 D.DNA在基因上 26. 克隆羊多莉长得像 ( A )
A、供细胞核的母羊 B、 供无核卵细胞 C、代孕的母羊 D、ABC三个羊的一部分
初一生物期中考试复习题2010.10
答案
一、答案
初一生物期中考试复习题2010.10
一、单选题
1. DNA分子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它可以分成许多片段,每一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DNA片段叫做 ( A ) A、基因 B、 组织 C、器官 D、 系统
2.含羞草在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了 ( B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含羞草是动物 D. 含羞草的叶片怕碰
3.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螃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B )
A. 按生物的用途 B. 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C. 按生物的生长状况 D. 按生物的形态结构 4.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C )
A. 动物、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 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 C. 动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也能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某校生物小组详细研究蚕的发育过程,最好的研究的方法是 ( A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模拟法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调查过程中应尽量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不喜欢的不记或少记 B. 调查时看到自己满意的东西就应该采集回来
C. 为了采到合适的标本,到偏僻的地方冒一下险也是可以的 D. 调查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7.生物圈的范围是 ( A )
A. 海平面以下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B. 海平面以下20千米 C. 海平面以上20千米 D. 全部在岩石圈
8.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 C )
A.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D. 生物能适应环境 9.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 ( D )
A. 鸟类 B. 昆虫
C. 鸟类和昆虫 D. 鸟类、昆虫、细菌等微生物
10.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 11.稻田中,水稻和杂草的关系属于 ( C )
A. 捕食关系 B. 互助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分工关系 12.在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 ( B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土壤 1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A. 荒漠中的骆驼刺,其根极为发达 B. 蚯蚓能疏松土壤 C. 植物能防风固沙 D. 植物能净化空气 15.在生物圈中,人属于 ( B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因素 1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B )
A. 淄川太河水库 B. 桓台奶牛场的一群奶牛 C. 高青蔬菜基地 D. 博山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17.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
A. 蛇吃青蛙 B. 猫头鹰吃鼠 C. 兔吃草 D. 虎吃羊 18.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是 ( D )
A. 高大乔木 B. 低矮灌木 C. 细菌真菌 D. 大型动物 19.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2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C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陆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2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C )
A.大小是原来的1/2倍,细胞数增多 B.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数增多 C.大小是原来的1/2倍,细胞数减少 D.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数减少
22. 下列物质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的是( C )
A. 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23.我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使用的玻片标本属于( B )
A. 临时涂片 B. 临时装片 C. 临时切片 D. 临时玻片 B7.动物细胞和植物24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膜
25.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D )
A.DNA 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DNA上 C.染色体上排列着基因 D.DNA在基因上 26. 克隆羊多莉长得像 ( A )
A、供细胞核的母羊 B、 供无核卵细胞 C、代孕的母羊 D、ABC三个羊的一部分
初一生物期中考试复习题2010.10
答案
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