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化石与化石保护

摘要:化石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为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灭绝事件研究,提供罕见的实体及实地。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

关键词:实物证据 化石产地 保护 化石标本 地质时期

一、主要分布

我国是古生物化石比较发育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发现的河南南阳、湖北、内蒙古二连恐龙蛋及骨骼化石,辽西的鸟化石,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山东山旺动、植物等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受到国际上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青睐。我国有许多重要化石产地,其中有不少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遗产,以下简要介绍我国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产地,以及化石研究中的新成果。化石,俗名“龙骨”,是距今约700万年至100万年这一时期的哺乳动物。那时,榆社曾经河湖纵横,气候炎热,草木丰茂。在这河湖之中和岸畔林区,曾栖息过大量的鱼,陆龟,各种象类,剑齿虎、三趾马、大唇犀、额鼻角犀、长颈鹿、付鹿、巨驼、牛鼠和各种猪、羚羊等。它们死后,被水冲入河湖之中,很快被泥沙埋了起来。它们的肌肉腐烂,而坚硬部分和骨骼、牙齿等被岩石中的矿物质填充替代,从而形成了化石。化石是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和生物进化的珍贵资料和最可靠的依据,有极大科研价值。榆社化石不仅数量大,种类多,层位连续,延续时间长,而且化石中有一大部分,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研究中长期寻而不得的空白层位(距今大约500万年至200万年)。这一层位,直到现在我国和全世界仍发现很少,因而在国内外古哺乳动物研究方面占有特殊地位,成为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格外注目的一个地点。

1、山旺古生物化石

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被列为世界遗产之最,发掘于城东20公里的山旺村。其间,保存着1800万年前各种动植物化石。这些化石,种类繁多,精美完好,印痕清晰,栩栩如生,被誉为“化石宝库”、“万卷书”,是一座古生物化石天然博物馆。

现已发现的有10多个门类,400余种。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和哺乳动物各类。山旺化石如圆基香椿、胡桃、昆虫、玄武蛙、螳螂、蝾螈、龟、鸟、野猪、三角原古鹿、纤细近五角犀等化石标本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广为收藏。

2、澄江动物化石群

在云南澄江县帽天山,发现了轰动了世界的橙江动物群化石。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自1984年发现“纳罗虫”以后的10年间,近10个国家的50多位科学家在这一带采集化石约5万块,它们分别属于海绵、腔肠、蠕形、节肢、腕足等动物门或超门,有的动物因未曾见过而无法分属。科学家在橙江化石中已发现40多个门类的80多种动物。橙江化石群中的云南虫被证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半索动物,从而解决了生物进化论上一个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即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别的演化关系。这一发现在进化生命科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橙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被国际学术界列为“20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

3、恐龙化石

恐龙是爬行动物中的一个庞大家族,生活在距今2.25亿-0.65亿年前的大陆上,曾经统治地球达1.6亿年之久。专家认为,地球生活过的恐龙有900-1200个属。人类发现恐龙化石已有18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恐龙一直是古生物学界和全人类最有兴趣的话题之一。我国发现的恐龙化石产地很多,并很有特色,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嘉阴一带,四川自贡及四川盆地其他地区,山东诸城,内蒙古二连浩特盐池和查干诺尔,广东南雄,山西天镇,河南西峡、内乡,新疆准噶尔盆地,以及广西抚绥,浙江永康,贵州等地。

4、鸟类化石

我国鸟类化石的发现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鸟化石种类很多,仅周口店鸟类群就有鸟化石122种。近年来,辽宁西部北票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一举打破了德国在早期鸟类化石方面的垄断地位。初步认为鸟类是由小型恐龙演化而来,其科学价值无法估量。中华龙鸟是鸟类真正始其发现,有力地支持了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

化而来的学说,并将原始鸟类演化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中华龙鸟期-始祖鸟期-孔子鸟期-真鸟期。四个阶段的代表在辽宁西部都有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世界轰动。

5、古象化石 在我国有多处发现,除具有科研价值外,还有重要的观赏价值。主要化石产地有:内蒙古扎赉诺尔松花江猛玛象,它是我国最大的古象化石,化石全长9米,身高4.7米。甘肃合水县板桥“黄河剑齿象”,它是世界上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鸵鸟、三趾马、羚羊。

二、保护

保护现状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同时对古生物化石采取了不少保护措施,特别是赋予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古生物化石实施保护和监督管理。1999年4月9日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通知》,使得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古生物化石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古生物化石保护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流失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有的甚至遭到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例如,辽宁西部朝阳、锦州等地区中生代地层中鸟鱼化石的发现,引起国内外科学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继而引发了大量鸟类及其它各种化石的乱采滥挖,大量化石被毁坏,化石产地也被滥挖得千疮百孔。

(2)由于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追求利益有的单位和个人走私、倒卖古生物化石特别是重要化石日趋严重。仅河南西峡县恐龙蛋化石由于盗挖屡禁不止,走私猖獗,尽管海关已查堵多起走私案件,销往国外的恐龙蛋达数千枚,辽宁珍贵稀有的鸟类化石已流失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100多块,令人震惊,社会反响强烈。

(3)古生物化石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4)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专项保护经费,使古生物化石的保护管理难以有效地落实。

(5)一方面,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法规不完善,另一方面,对已有的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6)随着古生物化石的个人收藏逐渐兴起,广大公众的古生物化石知识和其科学价值了解不够,因此,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意识急待提高。

(7)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对外交流不够,与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有一定差距。 保护内容

国家对珍贵、稀有和其他具有重要科学、社会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实行重点保护。国土资源部起草的《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规定》(审定稿),国家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分为两级。下列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物化石,实行重点保护。根据护古生物化石:

1.已经过正式研究发表的古生物种属的模式标本

2.化石保护区内所赋存的各类化石;

3.特殊意义的化石层位中赋存的化石标本

4.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古人类化石)

5.在生物进化及分类中具特殊意义的化石;

6.国内稀有或者缺少的古生物化石

7.在化石保存现场的大型或集中产出的骨骼化石堆积、硅化木森林、脊椎动物足迹、蛋化石及其它遗迹化石;

8.在各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机构收藏、保存,尚未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认定的化石标本。

下列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1.已经专家研究发表的,保存状况一般,且数量较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2.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3.保存精美,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一定科学价值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

4.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步判定具重要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保护措施

1、加强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领导。首先,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明确古生物化石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其次,要理顺各级、各层次古生物化石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第三,各级政府要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结合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特点深入探讨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时出台,使各项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3.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古生物化石保护资金,国家和地方要将古生物化石保护纳入国家与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建立示范保护,积极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建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

4.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尽量多的人理解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意义。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体公众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识,正确地引导化石的个人收藏行为。

5.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其科学价值,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保护管理工作中。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特别是学习国外古生物化石保护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切实、有效的保护好古生物化石这一珍贵的地质自然遗产。

6.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国委员会的联系,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遗产保护的有关工作。尽快使我国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

三、与文物的区别

1) 古生物化石,指人类史前由于地质作用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们是经过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是国家宝贵的自然遗产。它不是历史文化遗物,不属于“考古”的范畴。

2)文物研究的时间跨度是指“人类历史以来”,而化石研究是“史前”的地质时期,这一公众概念现已深入人心。如人为有意造成概念混乱,必将给立法和司法带来极大不便。

3)由于古生物化石与文物自然属性以及保存状态的差异,文物的挖掘保护方式及研究与古生物化石的挖掘保护方式差别甚大,不宜纳入同一法规进行保护。

4)在科学研究范畴上,文物研究属社会科学类,而古生物化石研究属自然科学类,前者属考古学, 后者属古生物学在国际上早已获得公认。

5) 从学科归属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古生物学属自然学科类,文物考古属社会学科中的历史学大类。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发的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培养目录中,古生物学一直是一级学科地质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名称为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文物考古分属历史学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二者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因此,古生物化石与文物不宜纳入统一管理。

6)如果发现了化石,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可以私自贩卖!

四、总结

化石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国家对珍贵、稀有和其他具有重要科学、社会价值的化石,实行重点保护。

五、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通知》(1999-4-9)

2. 国土资源部起草的《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规定》(审定稿)(2000-10-4)

化石与化石保护

摘要:化石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为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灭绝事件研究,提供罕见的实体及实地。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

关键词:实物证据 化石产地 保护 化石标本 地质时期

一、主要分布

我国是古生物化石比较发育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发现的河南南阳、湖北、内蒙古二连恐龙蛋及骨骼化石,辽西的鸟化石,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山东山旺动、植物等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受到国际上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青睐。我国有许多重要化石产地,其中有不少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遗产,以下简要介绍我国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产地,以及化石研究中的新成果。化石,俗名“龙骨”,是距今约700万年至100万年这一时期的哺乳动物。那时,榆社曾经河湖纵横,气候炎热,草木丰茂。在这河湖之中和岸畔林区,曾栖息过大量的鱼,陆龟,各种象类,剑齿虎、三趾马、大唇犀、额鼻角犀、长颈鹿、付鹿、巨驼、牛鼠和各种猪、羚羊等。它们死后,被水冲入河湖之中,很快被泥沙埋了起来。它们的肌肉腐烂,而坚硬部分和骨骼、牙齿等被岩石中的矿物质填充替代,从而形成了化石。化石是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和生物进化的珍贵资料和最可靠的依据,有极大科研价值。榆社化石不仅数量大,种类多,层位连续,延续时间长,而且化石中有一大部分,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研究中长期寻而不得的空白层位(距今大约500万年至200万年)。这一层位,直到现在我国和全世界仍发现很少,因而在国内外古哺乳动物研究方面占有特殊地位,成为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格外注目的一个地点。

1、山旺古生物化石

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被列为世界遗产之最,发掘于城东20公里的山旺村。其间,保存着1800万年前各种动植物化石。这些化石,种类繁多,精美完好,印痕清晰,栩栩如生,被誉为“化石宝库”、“万卷书”,是一座古生物化石天然博物馆。

现已发现的有10多个门类,400余种。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和哺乳动物各类。山旺化石如圆基香椿、胡桃、昆虫、玄武蛙、螳螂、蝾螈、龟、鸟、野猪、三角原古鹿、纤细近五角犀等化石标本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广为收藏。

2、澄江动物化石群

在云南澄江县帽天山,发现了轰动了世界的橙江动物群化石。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自1984年发现“纳罗虫”以后的10年间,近10个国家的50多位科学家在这一带采集化石约5万块,它们分别属于海绵、腔肠、蠕形、节肢、腕足等动物门或超门,有的动物因未曾见过而无法分属。科学家在橙江化石中已发现40多个门类的80多种动物。橙江化石群中的云南虫被证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半索动物,从而解决了生物进化论上一个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即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别的演化关系。这一发现在进化生命科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橙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被国际学术界列为“20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

3、恐龙化石

恐龙是爬行动物中的一个庞大家族,生活在距今2.25亿-0.65亿年前的大陆上,曾经统治地球达1.6亿年之久。专家认为,地球生活过的恐龙有900-1200个属。人类发现恐龙化石已有18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恐龙一直是古生物学界和全人类最有兴趣的话题之一。我国发现的恐龙化石产地很多,并很有特色,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嘉阴一带,四川自贡及四川盆地其他地区,山东诸城,内蒙古二连浩特盐池和查干诺尔,广东南雄,山西天镇,河南西峡、内乡,新疆准噶尔盆地,以及广西抚绥,浙江永康,贵州等地。

4、鸟类化石

我国鸟类化石的发现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鸟化石种类很多,仅周口店鸟类群就有鸟化石122种。近年来,辽宁西部北票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一举打破了德国在早期鸟类化石方面的垄断地位。初步认为鸟类是由小型恐龙演化而来,其科学价值无法估量。中华龙鸟是鸟类真正始其发现,有力地支持了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

化而来的学说,并将原始鸟类演化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中华龙鸟期-始祖鸟期-孔子鸟期-真鸟期。四个阶段的代表在辽宁西部都有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世界轰动。

5、古象化石 在我国有多处发现,除具有科研价值外,还有重要的观赏价值。主要化石产地有:内蒙古扎赉诺尔松花江猛玛象,它是我国最大的古象化石,化石全长9米,身高4.7米。甘肃合水县板桥“黄河剑齿象”,它是世界上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鸵鸟、三趾马、羚羊。

二、保护

保护现状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同时对古生物化石采取了不少保护措施,特别是赋予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古生物化石实施保护和监督管理。1999年4月9日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通知》,使得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古生物化石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古生物化石保护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流失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有的甚至遭到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例如,辽宁西部朝阳、锦州等地区中生代地层中鸟鱼化石的发现,引起国内外科学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继而引发了大量鸟类及其它各种化石的乱采滥挖,大量化石被毁坏,化石产地也被滥挖得千疮百孔。

(2)由于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追求利益有的单位和个人走私、倒卖古生物化石特别是重要化石日趋严重。仅河南西峡县恐龙蛋化石由于盗挖屡禁不止,走私猖獗,尽管海关已查堵多起走私案件,销往国外的恐龙蛋达数千枚,辽宁珍贵稀有的鸟类化石已流失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100多块,令人震惊,社会反响强烈。

(3)古生物化石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4)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专项保护经费,使古生物化石的保护管理难以有效地落实。

(5)一方面,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法规不完善,另一方面,对已有的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6)随着古生物化石的个人收藏逐渐兴起,广大公众的古生物化石知识和其科学价值了解不够,因此,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意识急待提高。

(7)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对外交流不够,与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有一定差距。 保护内容

国家对珍贵、稀有和其他具有重要科学、社会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实行重点保护。国土资源部起草的《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规定》(审定稿),国家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分为两级。下列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物化石,实行重点保护。根据护古生物化石:

1.已经过正式研究发表的古生物种属的模式标本

2.化石保护区内所赋存的各类化石;

3.特殊意义的化石层位中赋存的化石标本

4.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古人类化石)

5.在生物进化及分类中具特殊意义的化石;

6.国内稀有或者缺少的古生物化石

7.在化石保存现场的大型或集中产出的骨骼化石堆积、硅化木森林、脊椎动物足迹、蛋化石及其它遗迹化石;

8.在各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机构收藏、保存,尚未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认定的化石标本。

下列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1.已经专家研究发表的,保存状况一般,且数量较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2.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3.保存精美,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一定科学价值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

4.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步判定具重要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保护措施

1、加强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领导。首先,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明确古生物化石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其次,要理顺各级、各层次古生物化石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第三,各级政府要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结合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特点深入探讨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时出台,使各项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3.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古生物化石保护资金,国家和地方要将古生物化石保护纳入国家与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建立示范保护,积极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建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

4.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尽量多的人理解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意义。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体公众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识,正确地引导化石的个人收藏行为。

5.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其科学价值,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保护管理工作中。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特别是学习国外古生物化石保护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切实、有效的保护好古生物化石这一珍贵的地质自然遗产。

6.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国委员会的联系,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遗产保护的有关工作。尽快使我国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

三、与文物的区别

1) 古生物化石,指人类史前由于地质作用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们是经过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是国家宝贵的自然遗产。它不是历史文化遗物,不属于“考古”的范畴。

2)文物研究的时间跨度是指“人类历史以来”,而化石研究是“史前”的地质时期,这一公众概念现已深入人心。如人为有意造成概念混乱,必将给立法和司法带来极大不便。

3)由于古生物化石与文物自然属性以及保存状态的差异,文物的挖掘保护方式及研究与古生物化石的挖掘保护方式差别甚大,不宜纳入同一法规进行保护。

4)在科学研究范畴上,文物研究属社会科学类,而古生物化石研究属自然科学类,前者属考古学, 后者属古生物学在国际上早已获得公认。

5) 从学科归属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古生物学属自然学科类,文物考古属社会学科中的历史学大类。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发的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培养目录中,古生物学一直是一级学科地质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名称为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文物考古分属历史学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二者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因此,古生物化石与文物不宜纳入统一管理。

6)如果发现了化石,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可以私自贩卖!

四、总结

化石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国家对珍贵、稀有和其他具有重要科学、社会价值的化石,实行重点保护。

五、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通知》(1999-4-9)

2. 国土资源部起草的《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规定》(审定稿)(2000-10-4)


相关文章

  •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 第十八章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是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了解地球起源及演化前先了解太阳系的起源. §1.太阳系及地球起源 一.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于位于中心的太阳(恒星)及其周围的行星.卫星.小行星.慧星及流星体组成的. 地球仅是九大行星 ...查看


  • 生命起源论文
  • 生命起源论文 一直以来人们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而且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猜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那么地球已经诞生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宗教创造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神所创造.比如上帝.阿尔修斯.在<圣经>上说:&q ...查看


  • 达尔文生命之树资料
  • 聆听达尔文:奇妙的"生命之树"猜想 "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是一个假象,还是生命史上最壮观的创新事件?人从哪里来?世间一切生命物质拥有同一个祖先吗?生命演化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诸如此类的疑惑总缠绕在古生物学 ...查看


  • 脊椎动物的演化证据
  • 脊椎动物的演化证据 摘要 早寒武世海口鱼和海口虫的发现涉及到脊椎动物起源这一重大论题, 近年来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群中的后口类" 皇冠西大动物", 半索动物" 云南虫" 和" ...查看


  •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1章 第4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形成初期的形态特点. 2.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 3.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他假说. 过程与方法: 1.通 ...查看


  • 03130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 03130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走向信息时 ...查看


  • 对生物演化的认识
  • 对生物演化的认识 信息科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06 王学志 摘要: 从地球生命的出现到人类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约35亿年的地史时期.生物演化史既是系统发育的历史,又是不断适应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过程.系统发育包括从无到有 ...查看


  •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Practices of Ecology) 课程编码:1313020216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 学 分:1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 ...查看


  • [人类的起源]学术讲座(二)
  • 黑龙江省的恐龙化石更耐人寻味了.我们都知道恐龙头小屁股大,黑龙江省的恐龙化石群啊,它一圈一圈的,这一圈恐龙头朝里屁股朝外,上面的一层是屁股朝里头朝外,再上面一层又是头朝里屁股朝外,往上又是屁股朝里头朝外,为了什么?为了节省空间,为了挖一个坑 ...查看


  •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陈列大纲
  •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 论„„„„„„„„„„„„„„„„„„„„1 一.概述„„„„„„„„„„„„„„„„„„„„„„„„„„„„„1 二.建馆目标„„„„„„„„„„„„„„„„„„„„„„„„„„„1 三.新馆建设指导思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