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判CHINA TRIAL 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10年2月5日 · 第48期
VIEWPOINT观点
解析”法步
九
判审件“要
邹碧华,1967年1月生,江西奉新人,法学博士。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就职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曾赴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二庭庭长,现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先后在全国性的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多次获奖,出版学术专著6本。2006年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9年荣获“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称号。
文 邹碧华
庭审研究
探索、建立和完善保障执法统一的司法方法,研究法律适用的内在规律,对切实提高司法能力、提升司法效率、创新司法模式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突出的实用价值。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总结推行了“要件审判九步法”,表明司法管理开始更多地呼应司法工作客观规律本身的逻辑要求,表明司法机制开始更多地注重司法技术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表明司法方法开始更多地强调从诉讼流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出发进行考察与分析。
下文将通过原告刘某诉被告黄某、张某借贷合同纠纷一案审理过程的解析,探讨“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具体运用,以期进一步厘清审判思路、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审判效率。
被告黄某与被告张某原系夫妻关系,黄某曾向原告刘某出具借据,借据担保人处盖有张某印章。现期至,黄某、张某未还款,故刘某涉讼。
述其诉讼请求,以固定与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内容与构成,避免因诉请不明、不固定引起的无效、低效率的诉讼行为。
方法:通过提示性询问、主动追问等庭审行为,设法厘清诉请中的模糊之处,暴露诉请中的矛盾之处,促使当事人主动更正有明显瑕疵的诉讼请求。
流程:初询问→研析→再询问(释明)→研析→固定
240000元。
研析:刘某诉请存在模糊,责任性质不明,未明确是共同责任、按份责任还是连带责任。
再询问:法官遂阐明并追问刘某,由于你的诉请涉及两位被告,请详细陈述你要求两被告各自承担的借款归还份额、承担还款责任时有没有先后次序?刘某表示,两被告都要对全部借款承担偿还责任,黄某是借款人、张某是担保人。
研析:发现刘某诉请仍未明确责任性质。
固定:法官遂告知并询问刘某:根据你的主张,你是否要求被告黄某承担还款责任,要求被告张某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刘某认诺。
第二步:识别权利请求基础规范
目标:通过此步骤促使当事人充分陈述其诉讼请求所依据理由,以固定与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对应的实体法规范,避免因规范不明、不固定影响对管辖权、审理范围、争议焦点以及举证责任等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目标:通过此步骤促使当事人充分陈
适用:初询问:刘某将其诉讼请求陈述为:判令两被告归还原告借款人民币
82
方面的审处,影响案件审限。
方法:通过法规阐明、提示性询问等庭审行为,帮助当事人发现其诉请理由中的模糊与矛盾之处,法院应按原告陈述来审查、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进而明确自身诉讼请求依据的实体法规范。
流程:初询问→研析→再询问(阐明)→研析→识别【权利基础→实体法规范】
适用:初询问:法官询问刘某,要求两被告承担连带偿还责任的理由。刘某表示,黄某在2008年12月22日向我借钱,应当还款。张某是借据上的担保人,而且在借款上盖了章;借款时黄某与张某还是夫妻,因此张某应当还款。
研析:刘某诉请理由存在模糊,刘某并未明确第二被告承担连带偿还责任的法律基础。
再询问:法官遂阐明并询问刘某,基于担保关系产生的连带责任和基于夫妻关系产生的连带责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你在陈述张某承担还款责任的同时,表述了两个事由:一个是由于他是担保人,另一个是由于借款时张某与黄某是夫妻关系。你到底选择哪一个?
刘某表示,张某在借款上盖了章,他就是借款的担保人。借款时黄某与张某是夫妻,能够证明张某对借款是知道的。
研析:刘某仍未对其诉请所依据的法律基础予以明确。
识别权利基础:法官告知并询问刘某,根据你的陈述,你要求两被告还款的理由是不是这样两个:关于第一被告黄某,因为她是借款人,也就是借款关系;而第二被告张某,是因为他是保证人,也就是担保关系?刘某认诺。
识别实体法规范:法官询问刘某,根据你的起诉理由,请具体陈述你诉讼请求依据的法律规范。刘某表示,他们一个是借款人,一个是担保人,具体法条我搞不清楚。法官遂阐明并询问刘某,那么根据你的起诉理由,法院将依据合同法第
一百零七条和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来判断这个案件,你是否同意?刘某认诺。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目标:通过此步骤促使当事人充分陈述其答辩,以固定与明确当事人答辩的内容及构成,并审查其答辩中是否包括抗辩权,如有抗辩权,则审查明确该抗辩权所对应的实体法规范,继而围绕该法律规范进行审理。
方法:通过提示性询问、法规阐明等庭审行为,帮助当事人发现其答辩中的模糊与矛盾之处,促使当事人主动更正有明显瑕疵的答辩主张与理由,进而查明其答辩是否包含抗辩权,如包含抗辩权则应明确抗辩所依据的实体法规范(若无,则可跳过此节)。
流程:初询问→研析→再询问(阐明)→研析→识别【答辩主张和理由→实体法规范】
适用:初询问:被告黄某辩称,我确实收到过原告两笔金额分别为70000元与170000元的钱款,但我后来划了70000元到刘某工商银行的账户。我从没说过不还钱,但我现在没有收入。被告张某辩称,对借款事实不知情,钱没拿到家里用过,我不应承担还款责任。
研析:张某的答辩过于模糊,并未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直接展开答辩。
再询问:法官阐明并询问张某,刘某认为你是借款担保人,因此要求你承担连带责任,你同意吗?张某表示,订约时我根本不在场,借据盖有我的私章的事是我收到诉状时才知道的。法官追问黄某及张某,借据上张某的章的真实性,形成过程是怎样的?黄某表示,张某是我的前夫,借据上要张某作担保是刘某要求的,签借条时他不在场,他的章是我私自拿去盖的。张某表示,他同黄某是在2009年3月3日登记离婚的,借据盖的章是我的。但这章当时放在家中抽屉里,是黄某私自拿取。盖章的事,没有事先和我商
量,我并不知情。我们夫妻关系不好,私盖的事刘某心里是清楚的。
研析:两被告已针对原告诉请充分陈述了答辩,未发现模糊、矛盾等瑕疵。
识别答辩主张和理由:法官认为黄某实际提出了权利消灭抗辩,遂告知并询问黄某,根据你的陈述,你认为你已偿还了70000元借款,因此还款总额是否要扣掉这部分?黄某认诺。法官认为张某实际提出了担保合同无效抗辩,遂告知并询问张某,根据你的陈述,你是否认为刘某对黄某私盖你的章是知情的,刘某与黄某系恶意串通,因此担保关系无效?张某认诺。
识别实体法规范:法官询问黄某及张某,请具体陈述答辩依据的法律规范。黄某及张某表示,不清楚具体法条。法官遂告知并询问黄某及张某,根据被告答辩主张和理由,法院将依据合同法第六十条第
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二)项来判断这个案件,你同意吗?黄某及张某认诺。
第四步:分析基础规范构成要件
目标:此步骤要求法官分析权利请求基础规范及对立规范的构成要件,以便进一步展开审理,分配举证责任等。
方法:分析确定相关法律条文所包含的构成要件。
流程:确定权利基础→法条寻找→分析构成要件
适用:根据请求权基础规范理论,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通常主张的是权利依据的要件事由。被告提出的抗辩,通常主张的是权利妨碍性事由、权利消灭性事由。
本案原告刘某提出的诉讼请求,包含两类请求权:其一是违约责任请求权。据此寻找到该请求权的规范法条为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该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借款合同已生效(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负有偿还义务(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义务未履行。刘某违约责任请求权指向的责任主体是被告黄某,黄某在本案中没有提出权利妨碍性事由的抗辩,
83
庭审研究
中国审判CHINA TRIAL 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10年2月5日 · 第48期
仅以部分履行提出了权利消灭性事由的抗辩,据此寻找的规范法条为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其构成要件为部分履行。其二是担保责任请求权。据此寻找该请求权的规范法条为担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该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包括担保合同已生效(担保法第十三条)、负有保证义务(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一款)、义务未履行(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二款)。刘某担保责任请求权指向的责任主体是被告张某,张某在本案中没有提出权利消灭性事由的抗辩,仅以无效抗辩提出了权利妨碍性事由,据此寻找的规范法条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其构成要件为恶意串通。
第五步:诉讼主张的完备性
目标:通过此步骤来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诉辩主张与法律条文构成要件是庭否相符,避免审判实践中出现的因在审审研理初期不能及时固定诉讼主张,致使当究
事人在庭审结束后仍不断予以变化或补充,从而导致低效的庭审效率。
方法:通过追问、提示性询问、法律规范阐明等庭审行为,帮助当事人发现其诉讼请求与所主张的事实与理由间的模糊与矛盾之处,审查当事人是否遗漏要件、主张是否与要件相符,促使当事人主动更正错误诉讼主张、补齐不完备的诉讼主张。
流程:询问(释明)→研析→固定适用:法院经审核,发现本案双方的诉辩主张与法律条文的构成要件均已相符,未发现与诉辩主张有明显矛盾的事实和理由,亦未发现有遗漏之处。
第六步:争点整理
目标:此步骤帮助当事人归纳案件的争点,以便当事人的诉辩行为更具针对性,可避免当事人遗漏争点。
方法:通过诉讼主张比对、分析归纳及阐明等司法行为,帮助并促使当事人厘清双方的诉辩主张,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使当事人对对方的主张作出回应,避
84
VIEWPOINT观点
免发生争点遗漏,将不属于构成要件范畴的事实争议予以排除(排除原因为“与诉请争议缺乏关联性”)。
流程:确定构成要件→整理诉讼主张→梳理争点→确定争点【归纳→询问→固定】
适用:(见表一)
第七步:要件事实的证明
目标:此步骤旨在帮助当事人理清举证、质证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并按照法律条文的构成要件分配举证责任并告知当事人,使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明确知晓真伪不明情形下的风险所在,并告知证明方法和证明要求,促使当事人用尽证明方法及证明资源。
方法:通过法官心证的适当公开与阐明,使当事人对存在的诉讼风险有充分的认知,自发地围绕法官分配的证明负担充分举证,进一步提高证明资源的发现程度及证明过程的诉讼效率。
流程:就争点形成初步心证→阐明→分配举证责任【法条寻找→分配→固定】
适用:根据第六步确定的争点:其一,围绕违约责任请求权形成的争点。法官得出的初步心证为刘某相关陈述虽得到黄某自认,但为张某否定,事实主张尚不成立。据此,对应证据规则第五条第一款,应由刘某就上述争点承担举证责任。其二,围绕部分履行抗辩形成的争点。法官得出的初步心证为黄某相关陈述为刘某否认,相应抗辩事实主张尚不成立。据此,对应证据规则第五条第二款,应由黄某就上述争点承担举证责任。其三,围绕担保责任请求权形成的争点。法官得出的初步心证为刘某相关陈述为张某明确否认,相关事实主张尚未成立。据此,对应证据规则第五条第一款,应由刘某就上述争点承担举证责任。其四,围绕无效抗辩形成的争点。法官得出的初步心证为刘某否认明知私盖,张某相关抗辩事实主张尚不成立。据此,对应证据规则第二条第一款,应由张某就
上述争点承担举证责任。
第八步:要件事实的认定
目标:通过对各方当事人所提供证据的审查,对证据事实内容、证明力大小等作出判断,并据此确认相关案件事实。
方法:根据“证据规则”对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据采纳标准等,审查认定各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形成对高度盖然性案件事实的判断。法官需要特别注意对案件事实的“提炼”过程。一方面要依构成要件对证据包含的事实内容予以“过滤”,排除缺乏关联性的证据事实;另一方面要依构成要件对案件事实予以“实时比对”,及时展开对相关遗漏事实追问(这两个方面的互动过程构成所谓“诠释学意义上的循环”)。
流程:围绕争点审查证据→分析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据效力→推导心证结论
适用:根据第七步举证责任的分配:其一,围绕违约责任请求权形成的争点的举证。刘某提供了均系书证的借据及转账交易凭证,该两份证据系证明借款关系及其履行的直接证据,且证据间可相互印证,应予采纳。法官由此推导出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刘某已实际交付借款,且借款期间已届满的心证结论。其二,围绕部分履行抗辩形成的争点的举证。黄某提供了转账交易凭证,系证明还款的直接证据,应予采纳。法官由此推导出黄某已偿还7万借款的心证结论。其三,围绕担保责任请求权形成的争点的举证。刘某提供了借据及诉状,该证据系证明担保关系的直接证据,应予采纳。法官由此推导出保证条款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刘某在保证期间提出了给付请求。其四,围绕无效抗辩形成的争点的举证。张某对其抗辩未提供证据,法官由此推导出刘某非明知黄某私盖张某私章的心证结论。
第九步: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
目标:将查明的事实与相对应的法
律条文的各项构成要件进行归入比较,从而得出裁判结论。只有所有事实都与构成要件相符后才能作出支持性裁判。在此需注意,审判实践中,只要有一个要件事实被证明为不成立,即可作出对该要件事实负有举证责任一方当事人不利的裁决,而无需对所有要件事实一一归入。
方法:法官基于诉辩主张所对应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比对已查明的案件事实,通过逻辑三段论的归入过程以形成裁判结论。法官还要注意在得出裁量心证后,运用恰当的检测和评估方法,对该结论的公正性和妥当性予以验证。这些方法包括:反面推导(即假设与判决结果相反的结论是正确的,然后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来看,能否推翻这个相反的结论)、类案比对(比对类似案件生效判决)、常情验证(法律的逻辑来源于生活逻辑,判决结果不应严重背离生活逻辑或社会一般评价标准)、利益衡平(考察裁量结论的利益分配状况,各法律责任间是否宽严一致,避免出现畸轻畸重的局面)等。
流程:比对构成要件与案件事实→推导责任裁量心证→形成裁判结论
适用:(见表二)
权利基础
违
约责任请求权
部分履行抗辩
(表一)
基础违约责任请求权
部分履行抗辩
要件
2008年12月款24万
经归纳、询问、固定)
借款合同22日订约,并
已实际给付借已生效
负有还款义务为1个月义务未履行
无异议无异议
至今两被告均确有部分款未还项未归还
没有参与,
刘某要提供证据证明确实交付了借款等
刘某与黄某签订的借款协议内容是否真实;刘某是否向黄某交付了借款借款是否已到期黄某是否还款黄某归还借款的金额
部分履行
不清楚相关情2009年1月
况,黄某应提24日通过转同意黄某意见
账形式还款供证据
7万
借据约定和形成均无异议,盖章是自己私盖的
担保责任请求权
担保合同22日订约,借
据上载明张某
已生效是担保人,借
据落款处盖有张某私章
盖章不知情
借款协议中所涉担保内容是否真实
自己已交付借
负有保证义务款,现借款到自己已部分
期,黄某没有还款还款义务未履行
张某未承担还与张某无关款责任
只知道两被告当
时是夫妻,张某应张某的章是当知道借款的事,自己私盖不知黄某偷盖张某的章
没有保证义刘某是否在保证期
间提出主张
务
没有担保义务,所以也不需要履行
刘某知情
了借款
刘某是否明知黄某私盖张某私章
无效抗辩
恶意串通
庭审研究
(表二)
构成要件
案件事实
法律适用作为形式逻辑三段论的演绎过程,应当从法条至事实,进而得出结论。然而,当前司法实践表明,相当数量的案件裁量结论被首先“确定”了,然后法官在案情、证据和法律条文的丛林中“编织”法律推理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裁量结论不是法律适用的逻辑产物,反而成为了法律适用的预设方向。
面对“如何实现对法官法律适用行为实施有效管理”的司法课题,“要件审判九步法”给出了体系化的解决方案。这一机制从规范法官司法行为模式出发,遵循了法律规则本身的逻辑要求,强调从诉讼流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出发实施审判管理,进而实现了对法官法律适用全过程的行(责任编辑 黄晓云 [email protected])
裁判结论
刘某指向黄某
的违约责任请
具备权利依据求权成立
刘某已实际交的要件事实
负有还款义务
付了借款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是当
事人真实意思已生效
义务未履行刘某享有请求
黄某即时清偿
债务的权利辩事由
具备权利消
黄某应偿
还刘某借款17万
诉辩主张
部分履行
黄某偿还了灭性抗辩事黄某已清偿部数额为7万由(部分债务分应自债务总
已因清偿而消额中扣除的借款
灭)
保责任请求权无效抗辩
具备权利依据
借款期间届满张的要件事实
负有保证责任
某未偿还借款义务未履行辩事由
担保合同
当事人真实
已生效意思
刘某指向张某
的担保责任请求权成立
张某应就上述给付承担连带责任
恶意串通
刘某明知黄无权利妨碍某私盖了张性事由某私章
刘某享有请求张某连带清偿主债务的权利
85
中国审判CHINA TRIAL 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10年2月5日 · 第48期
VIEWPOINT观点
解析”法步
九
判审件“要
邹碧华,1967年1月生,江西奉新人,法学博士。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就职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曾赴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二庭庭长,现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先后在全国性的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多次获奖,出版学术专著6本。2006年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9年荣获“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称号。
文 邹碧华
庭审研究
探索、建立和完善保障执法统一的司法方法,研究法律适用的内在规律,对切实提高司法能力、提升司法效率、创新司法模式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突出的实用价值。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总结推行了“要件审判九步法”,表明司法管理开始更多地呼应司法工作客观规律本身的逻辑要求,表明司法机制开始更多地注重司法技术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表明司法方法开始更多地强调从诉讼流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出发进行考察与分析。
下文将通过原告刘某诉被告黄某、张某借贷合同纠纷一案审理过程的解析,探讨“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具体运用,以期进一步厘清审判思路、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审判效率。
被告黄某与被告张某原系夫妻关系,黄某曾向原告刘某出具借据,借据担保人处盖有张某印章。现期至,黄某、张某未还款,故刘某涉讼。
述其诉讼请求,以固定与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内容与构成,避免因诉请不明、不固定引起的无效、低效率的诉讼行为。
方法:通过提示性询问、主动追问等庭审行为,设法厘清诉请中的模糊之处,暴露诉请中的矛盾之处,促使当事人主动更正有明显瑕疵的诉讼请求。
流程:初询问→研析→再询问(释明)→研析→固定
240000元。
研析:刘某诉请存在模糊,责任性质不明,未明确是共同责任、按份责任还是连带责任。
再询问:法官遂阐明并追问刘某,由于你的诉请涉及两位被告,请详细陈述你要求两被告各自承担的借款归还份额、承担还款责任时有没有先后次序?刘某表示,两被告都要对全部借款承担偿还责任,黄某是借款人、张某是担保人。
研析:发现刘某诉请仍未明确责任性质。
固定:法官遂告知并询问刘某:根据你的主张,你是否要求被告黄某承担还款责任,要求被告张某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刘某认诺。
第二步:识别权利请求基础规范
目标:通过此步骤促使当事人充分陈述其诉讼请求所依据理由,以固定与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对应的实体法规范,避免因规范不明、不固定影响对管辖权、审理范围、争议焦点以及举证责任等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目标:通过此步骤促使当事人充分陈
适用:初询问:刘某将其诉讼请求陈述为:判令两被告归还原告借款人民币
82
方面的审处,影响案件审限。
方法:通过法规阐明、提示性询问等庭审行为,帮助当事人发现其诉请理由中的模糊与矛盾之处,法院应按原告陈述来审查、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进而明确自身诉讼请求依据的实体法规范。
流程:初询问→研析→再询问(阐明)→研析→识别【权利基础→实体法规范】
适用:初询问:法官询问刘某,要求两被告承担连带偿还责任的理由。刘某表示,黄某在2008年12月22日向我借钱,应当还款。张某是借据上的担保人,而且在借款上盖了章;借款时黄某与张某还是夫妻,因此张某应当还款。
研析:刘某诉请理由存在模糊,刘某并未明确第二被告承担连带偿还责任的法律基础。
再询问:法官遂阐明并询问刘某,基于担保关系产生的连带责任和基于夫妻关系产生的连带责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你在陈述张某承担还款责任的同时,表述了两个事由:一个是由于他是担保人,另一个是由于借款时张某与黄某是夫妻关系。你到底选择哪一个?
刘某表示,张某在借款上盖了章,他就是借款的担保人。借款时黄某与张某是夫妻,能够证明张某对借款是知道的。
研析:刘某仍未对其诉请所依据的法律基础予以明确。
识别权利基础:法官告知并询问刘某,根据你的陈述,你要求两被告还款的理由是不是这样两个:关于第一被告黄某,因为她是借款人,也就是借款关系;而第二被告张某,是因为他是保证人,也就是担保关系?刘某认诺。
识别实体法规范:法官询问刘某,根据你的起诉理由,请具体陈述你诉讼请求依据的法律规范。刘某表示,他们一个是借款人,一个是担保人,具体法条我搞不清楚。法官遂阐明并询问刘某,那么根据你的起诉理由,法院将依据合同法第
一百零七条和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来判断这个案件,你是否同意?刘某认诺。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目标:通过此步骤促使当事人充分陈述其答辩,以固定与明确当事人答辩的内容及构成,并审查其答辩中是否包括抗辩权,如有抗辩权,则审查明确该抗辩权所对应的实体法规范,继而围绕该法律规范进行审理。
方法:通过提示性询问、法规阐明等庭审行为,帮助当事人发现其答辩中的模糊与矛盾之处,促使当事人主动更正有明显瑕疵的答辩主张与理由,进而查明其答辩是否包含抗辩权,如包含抗辩权则应明确抗辩所依据的实体法规范(若无,则可跳过此节)。
流程:初询问→研析→再询问(阐明)→研析→识别【答辩主张和理由→实体法规范】
适用:初询问:被告黄某辩称,我确实收到过原告两笔金额分别为70000元与170000元的钱款,但我后来划了70000元到刘某工商银行的账户。我从没说过不还钱,但我现在没有收入。被告张某辩称,对借款事实不知情,钱没拿到家里用过,我不应承担还款责任。
研析:张某的答辩过于模糊,并未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直接展开答辩。
再询问:法官阐明并询问张某,刘某认为你是借款担保人,因此要求你承担连带责任,你同意吗?张某表示,订约时我根本不在场,借据盖有我的私章的事是我收到诉状时才知道的。法官追问黄某及张某,借据上张某的章的真实性,形成过程是怎样的?黄某表示,张某是我的前夫,借据上要张某作担保是刘某要求的,签借条时他不在场,他的章是我私自拿去盖的。张某表示,他同黄某是在2009年3月3日登记离婚的,借据盖的章是我的。但这章当时放在家中抽屉里,是黄某私自拿取。盖章的事,没有事先和我商
量,我并不知情。我们夫妻关系不好,私盖的事刘某心里是清楚的。
研析:两被告已针对原告诉请充分陈述了答辩,未发现模糊、矛盾等瑕疵。
识别答辩主张和理由:法官认为黄某实际提出了权利消灭抗辩,遂告知并询问黄某,根据你的陈述,你认为你已偿还了70000元借款,因此还款总额是否要扣掉这部分?黄某认诺。法官认为张某实际提出了担保合同无效抗辩,遂告知并询问张某,根据你的陈述,你是否认为刘某对黄某私盖你的章是知情的,刘某与黄某系恶意串通,因此担保关系无效?张某认诺。
识别实体法规范:法官询问黄某及张某,请具体陈述答辩依据的法律规范。黄某及张某表示,不清楚具体法条。法官遂告知并询问黄某及张某,根据被告答辩主张和理由,法院将依据合同法第六十条第
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二)项来判断这个案件,你同意吗?黄某及张某认诺。
第四步:分析基础规范构成要件
目标:此步骤要求法官分析权利请求基础规范及对立规范的构成要件,以便进一步展开审理,分配举证责任等。
方法:分析确定相关法律条文所包含的构成要件。
流程:确定权利基础→法条寻找→分析构成要件
适用:根据请求权基础规范理论,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通常主张的是权利依据的要件事由。被告提出的抗辩,通常主张的是权利妨碍性事由、权利消灭性事由。
本案原告刘某提出的诉讼请求,包含两类请求权:其一是违约责任请求权。据此寻找到该请求权的规范法条为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该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借款合同已生效(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负有偿还义务(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义务未履行。刘某违约责任请求权指向的责任主体是被告黄某,黄某在本案中没有提出权利妨碍性事由的抗辩,
83
庭审研究
中国审判CHINA TRIAL 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10年2月5日 · 第48期
仅以部分履行提出了权利消灭性事由的抗辩,据此寻找的规范法条为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其构成要件为部分履行。其二是担保责任请求权。据此寻找该请求权的规范法条为担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该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包括担保合同已生效(担保法第十三条)、负有保证义务(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一款)、义务未履行(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二款)。刘某担保责任请求权指向的责任主体是被告张某,张某在本案中没有提出权利消灭性事由的抗辩,仅以无效抗辩提出了权利妨碍性事由,据此寻找的规范法条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其构成要件为恶意串通。
第五步:诉讼主张的完备性
目标:通过此步骤来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诉辩主张与法律条文构成要件是庭否相符,避免审判实践中出现的因在审审研理初期不能及时固定诉讼主张,致使当究
事人在庭审结束后仍不断予以变化或补充,从而导致低效的庭审效率。
方法:通过追问、提示性询问、法律规范阐明等庭审行为,帮助当事人发现其诉讼请求与所主张的事实与理由间的模糊与矛盾之处,审查当事人是否遗漏要件、主张是否与要件相符,促使当事人主动更正错误诉讼主张、补齐不完备的诉讼主张。
流程:询问(释明)→研析→固定适用:法院经审核,发现本案双方的诉辩主张与法律条文的构成要件均已相符,未发现与诉辩主张有明显矛盾的事实和理由,亦未发现有遗漏之处。
第六步:争点整理
目标:此步骤帮助当事人归纳案件的争点,以便当事人的诉辩行为更具针对性,可避免当事人遗漏争点。
方法:通过诉讼主张比对、分析归纳及阐明等司法行为,帮助并促使当事人厘清双方的诉辩主张,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使当事人对对方的主张作出回应,避
84
VIEWPOINT观点
免发生争点遗漏,将不属于构成要件范畴的事实争议予以排除(排除原因为“与诉请争议缺乏关联性”)。
流程:确定构成要件→整理诉讼主张→梳理争点→确定争点【归纳→询问→固定】
适用:(见表一)
第七步:要件事实的证明
目标:此步骤旨在帮助当事人理清举证、质证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并按照法律条文的构成要件分配举证责任并告知当事人,使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明确知晓真伪不明情形下的风险所在,并告知证明方法和证明要求,促使当事人用尽证明方法及证明资源。
方法:通过法官心证的适当公开与阐明,使当事人对存在的诉讼风险有充分的认知,自发地围绕法官分配的证明负担充分举证,进一步提高证明资源的发现程度及证明过程的诉讼效率。
流程:就争点形成初步心证→阐明→分配举证责任【法条寻找→分配→固定】
适用:根据第六步确定的争点:其一,围绕违约责任请求权形成的争点。法官得出的初步心证为刘某相关陈述虽得到黄某自认,但为张某否定,事实主张尚不成立。据此,对应证据规则第五条第一款,应由刘某就上述争点承担举证责任。其二,围绕部分履行抗辩形成的争点。法官得出的初步心证为黄某相关陈述为刘某否认,相应抗辩事实主张尚不成立。据此,对应证据规则第五条第二款,应由黄某就上述争点承担举证责任。其三,围绕担保责任请求权形成的争点。法官得出的初步心证为刘某相关陈述为张某明确否认,相关事实主张尚未成立。据此,对应证据规则第五条第一款,应由刘某就上述争点承担举证责任。其四,围绕无效抗辩形成的争点。法官得出的初步心证为刘某否认明知私盖,张某相关抗辩事实主张尚不成立。据此,对应证据规则第二条第一款,应由张某就
上述争点承担举证责任。
第八步:要件事实的认定
目标:通过对各方当事人所提供证据的审查,对证据事实内容、证明力大小等作出判断,并据此确认相关案件事实。
方法:根据“证据规则”对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据采纳标准等,审查认定各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形成对高度盖然性案件事实的判断。法官需要特别注意对案件事实的“提炼”过程。一方面要依构成要件对证据包含的事实内容予以“过滤”,排除缺乏关联性的证据事实;另一方面要依构成要件对案件事实予以“实时比对”,及时展开对相关遗漏事实追问(这两个方面的互动过程构成所谓“诠释学意义上的循环”)。
流程:围绕争点审查证据→分析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据效力→推导心证结论
适用:根据第七步举证责任的分配:其一,围绕违约责任请求权形成的争点的举证。刘某提供了均系书证的借据及转账交易凭证,该两份证据系证明借款关系及其履行的直接证据,且证据间可相互印证,应予采纳。法官由此推导出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刘某已实际交付借款,且借款期间已届满的心证结论。其二,围绕部分履行抗辩形成的争点的举证。黄某提供了转账交易凭证,系证明还款的直接证据,应予采纳。法官由此推导出黄某已偿还7万借款的心证结论。其三,围绕担保责任请求权形成的争点的举证。刘某提供了借据及诉状,该证据系证明担保关系的直接证据,应予采纳。法官由此推导出保证条款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刘某在保证期间提出了给付请求。其四,围绕无效抗辩形成的争点的举证。张某对其抗辩未提供证据,法官由此推导出刘某非明知黄某私盖张某私章的心证结论。
第九步: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
目标:将查明的事实与相对应的法
律条文的各项构成要件进行归入比较,从而得出裁判结论。只有所有事实都与构成要件相符后才能作出支持性裁判。在此需注意,审判实践中,只要有一个要件事实被证明为不成立,即可作出对该要件事实负有举证责任一方当事人不利的裁决,而无需对所有要件事实一一归入。
方法:法官基于诉辩主张所对应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比对已查明的案件事实,通过逻辑三段论的归入过程以形成裁判结论。法官还要注意在得出裁量心证后,运用恰当的检测和评估方法,对该结论的公正性和妥当性予以验证。这些方法包括:反面推导(即假设与判决结果相反的结论是正确的,然后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来看,能否推翻这个相反的结论)、类案比对(比对类似案件生效判决)、常情验证(法律的逻辑来源于生活逻辑,判决结果不应严重背离生活逻辑或社会一般评价标准)、利益衡平(考察裁量结论的利益分配状况,各法律责任间是否宽严一致,避免出现畸轻畸重的局面)等。
流程:比对构成要件与案件事实→推导责任裁量心证→形成裁判结论
适用:(见表二)
权利基础
违
约责任请求权
部分履行抗辩
(表一)
基础违约责任请求权
部分履行抗辩
要件
2008年12月款24万
经归纳、询问、固定)
借款合同22日订约,并
已实际给付借已生效
负有还款义务为1个月义务未履行
无异议无异议
至今两被告均确有部分款未还项未归还
没有参与,
刘某要提供证据证明确实交付了借款等
刘某与黄某签订的借款协议内容是否真实;刘某是否向黄某交付了借款借款是否已到期黄某是否还款黄某归还借款的金额
部分履行
不清楚相关情2009年1月
况,黄某应提24日通过转同意黄某意见
账形式还款供证据
7万
借据约定和形成均无异议,盖章是自己私盖的
担保责任请求权
担保合同22日订约,借
据上载明张某
已生效是担保人,借
据落款处盖有张某私章
盖章不知情
借款协议中所涉担保内容是否真实
自己已交付借
负有保证义务款,现借款到自己已部分
期,黄某没有还款还款义务未履行
张某未承担还与张某无关款责任
只知道两被告当
时是夫妻,张某应张某的章是当知道借款的事,自己私盖不知黄某偷盖张某的章
没有保证义刘某是否在保证期
间提出主张
务
没有担保义务,所以也不需要履行
刘某知情
了借款
刘某是否明知黄某私盖张某私章
无效抗辩
恶意串通
庭审研究
(表二)
构成要件
案件事实
法律适用作为形式逻辑三段论的演绎过程,应当从法条至事实,进而得出结论。然而,当前司法实践表明,相当数量的案件裁量结论被首先“确定”了,然后法官在案情、证据和法律条文的丛林中“编织”法律推理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裁量结论不是法律适用的逻辑产物,反而成为了法律适用的预设方向。
面对“如何实现对法官法律适用行为实施有效管理”的司法课题,“要件审判九步法”给出了体系化的解决方案。这一机制从规范法官司法行为模式出发,遵循了法律规则本身的逻辑要求,强调从诉讼流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出发实施审判管理,进而实现了对法官法律适用全过程的行(责任编辑 黄晓云 [email protected])
裁判结论
刘某指向黄某
的违约责任请
具备权利依据求权成立
刘某已实际交的要件事实
负有还款义务
付了借款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是当
事人真实意思已生效
义务未履行刘某享有请求
黄某即时清偿
债务的权利辩事由
具备权利消
黄某应偿
还刘某借款17万
诉辩主张
部分履行
黄某偿还了灭性抗辩事黄某已清偿部数额为7万由(部分债务分应自债务总
已因清偿而消额中扣除的借款
灭)
保责任请求权无效抗辩
具备权利依据
借款期间届满张的要件事实
负有保证责任
某未偿还借款义务未履行辩事由
担保合同
当事人真实
已生效意思
刘某指向张某
的担保责任请求权成立
张某应就上述给付承担连带责任
恶意串通
刘某明知黄无权利妨碍某私盖了张性事由某私章
刘某享有请求张某连带清偿主债务的权利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