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钠及其化合物
1.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2. 金属钠与Cl 2、S 等反应 3. 金属钠投入水中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4. 金属钠与盐酸 5. 金属钠投入氯化铁、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6.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的变化过程
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
8. 氧化钠、过氧化钠与CO 2
氧化钠、过氧化钠与盐酸
10. 纯碱与盐酸
11. 纯碱与澄清石灰水
12. 纯碱与CaCl 2、BaCl 2
13. 小苏打与盐酸
14.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
15. 纯碱与小苏打的相互转化
二.铝及其化合物
1. 金属铝的两性(酸用盐酸,碱用氢氧化钠)
2. 金属铝与盐的反应
3. 氧化铝的两性(酸用盐酸,碱用氢氧化钠)
4. 氢氧化铝的两性(酸用盐酸,碱用氢氧化钠)
5. 向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的现象及相应反应
6. 氢氧化铝的制备
三.铁及其化合物 1. 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2. 铁与氧气的反应
3. 铁与氯气的反应,描述现象
4. 铁与盐酸的反应
5. 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6.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7.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放置所发生变化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铁的制备
9.FeCl 2溶液中通入Cl 2
10.FeCl 3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铜粉 用酸除去铁锈的反应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硅及其化合物 硅与氧气反应
2. 硅与氟气反应
硅与氢氟酸反应
4. 实验室盛装碱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的原理
5. 雕刻玻璃的原理
6.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反应
7. 工业制粗硅
实验室制硅酸凝胶
硅酸钠在空气中放置变质
二.氯及其化合物 1. 实验室制取氯气
2. 氯气与金属钠、铁、铜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3. 氯气与氢气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4. 氯气与水反应(写出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成分)
5. 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6. 氯水加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
7. 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只写离子方程式)
8. 描述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
9. 工业制漂白液 10. 工业制漂白粉
11. 漂白粉在空气长期放置
12.漂白粉工业漂白原理
三.硫及其化合物 1. S与O 2反应:
2. S与H 2反应:
3.SO 2的实验室制法
4.SO 2与氧气的反应
5.SO 2通入水中
6. SO2的尾气吸收(与NaOH 的反应)
7. 过量的SO 2通入澄清Ca(OH)2中(两个方程式)
8. SO2与CaO 的反应
9. SO2通入氯水中的实验现象及发生的反应
10.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现象,简略描述原因
11. SO2的检验
12. SO2与H 2S 混合
13. SO3与水的反应
14. SO3与CaO 的反应
15. SO3与Ca(OH)2的反应
16. H2S 与O 2的反应(O 2 不足,O 2充足)
17. 浓硫酸做干燥剂的原因
18. 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并产生刺鼻气味的原因
19.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铜、碳反应化学方程式)
20. 为什么常温下能用铁(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21. 浓硫酸滴加到紫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说明原因。
四.氮及其化合物
1. 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包括3个反应)
2. 工业合成氨
3. 浓硝酸常呈黄色的原因(写出方程式)
4.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5.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6. 碳与浓硝酸的反应
7. 浓硝酸滴加到紫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说明原因
8.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9. 氨气与水的反应
10. 氨水滴加到红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
12. 氨水不稳定的原因(写出氨水中的微粒)
13. 氨的催化氧化
14. 氨气与HCl, H2SO 4, HNO3反应的现象及原理
15. 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6.NH 4NO 3与NaOH 的反应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钠及其化合物
1.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2. 金属钠与Cl 2、S 等反应 3. 金属钠投入水中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4. 金属钠与盐酸 5. 金属钠投入氯化铁、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6.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的变化过程
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
8. 氧化钠、过氧化钠与CO 2
氧化钠、过氧化钠与盐酸
10. 纯碱与盐酸
11. 纯碱与澄清石灰水
12. 纯碱与CaCl 2、BaCl 2
13. 小苏打与盐酸
14.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
15. 纯碱与小苏打的相互转化
二.铝及其化合物
1. 金属铝的两性(酸用盐酸,碱用氢氧化钠)
2. 金属铝与盐的反应
3. 氧化铝的两性(酸用盐酸,碱用氢氧化钠)
4. 氢氧化铝的两性(酸用盐酸,碱用氢氧化钠)
5. 向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的现象及相应反应
6. 氢氧化铝的制备
三.铁及其化合物 1. 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2. 铁与氧气的反应
3. 铁与氯气的反应,描述现象
4. 铁与盐酸的反应
5. 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6.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7.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放置所发生变化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铁的制备
9.FeCl 2溶液中通入Cl 2
10.FeCl 3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铜粉 用酸除去铁锈的反应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硅及其化合物 硅与氧气反应
2. 硅与氟气反应
硅与氢氟酸反应
4. 实验室盛装碱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的原理
5. 雕刻玻璃的原理
6.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反应
7. 工业制粗硅
实验室制硅酸凝胶
硅酸钠在空气中放置变质
二.氯及其化合物 1. 实验室制取氯气
2. 氯气与金属钠、铁、铜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3. 氯气与氢气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4. 氯气与水反应(写出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成分)
5. 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6. 氯水加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
7. 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只写离子方程式)
8. 描述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
9. 工业制漂白液 10. 工业制漂白粉
11. 漂白粉在空气长期放置
12.漂白粉工业漂白原理
三.硫及其化合物 1. S与O 2反应:
2. S与H 2反应:
3.SO 2的实验室制法
4.SO 2与氧气的反应
5.SO 2通入水中
6. SO2的尾气吸收(与NaOH 的反应)
7. 过量的SO 2通入澄清Ca(OH)2中(两个方程式)
8. SO2与CaO 的反应
9. SO2通入氯水中的实验现象及发生的反应
10.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现象,简略描述原因
11. SO2的检验
12. SO2与H 2S 混合
13. SO3与水的反应
14. SO3与CaO 的反应
15. SO3与Ca(OH)2的反应
16. H2S 与O 2的反应(O 2 不足,O 2充足)
17. 浓硫酸做干燥剂的原因
18. 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并产生刺鼻气味的原因
19.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铜、碳反应化学方程式)
20. 为什么常温下能用铁(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21. 浓硫酸滴加到紫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说明原因。
四.氮及其化合物
1. 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包括3个反应)
2. 工业合成氨
3. 浓硝酸常呈黄色的原因(写出方程式)
4.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5.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6. 碳与浓硝酸的反应
7. 浓硝酸滴加到紫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说明原因
8.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9. 氨气与水的反应
10. 氨水滴加到红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
12. 氨水不稳定的原因(写出氨水中的微粒)
13. 氨的催化氧化
14. 氨气与HCl, H2SO 4, HNO3反应的现象及原理
15. 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6.NH 4NO 3与NaOH 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