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1

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复兴高级中学 胡 平 编辑:卢立臻

[教学目标]

1.知道俄罗斯统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建立、彼得一世改革开始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俄国对外的领土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背景、性质及作用。并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做出客观评价。

2.开展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原因的讨论学习,初步学习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个方面分析问题的方法;结合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初步学习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增强俄国的国力,说明改革是强国之路。让学生认识改革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性质、作用及评价。

难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

说明:

1.本课内容包括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对外扩张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等三项。亚历山大二世正处于工业革命成果向世界拓展,俄国作为一个封建大国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时期,紧扣本单元主题。因此,本设计把该改革作为本课重点,把另外两项作为俄国国情介绍以及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背景,相对弱化处理。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度既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它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得以确立。俄国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1861年的改革是极不彻底的,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但是,保留了落后的农奴制度,俄国的近代化举步为艰。俄国领土的扩张,使之成为大国。世界工业化浪潮下,俄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但其程度和规模与世界先进的英、法、美相比则远远落后。俄国的农奴制统治遇到空前的危机。

克里木战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性,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迫在眉睫。1861年改革的背景涉及俄国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等矛盾,故为难点。

[教学设计]

1.首先展示俄国地图,指出这是个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

2. 提出本课的中心问题:为什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要在这样的一个领土大国的俄国废除农奴制度?

3.近代俄国的兴起。用讲述的方法介绍清楚:

(1)1480年莫斯科公国的建立,结束金帐汗国对俄罗斯200多年的统治

(2)在摆脱蒙古统治半个多世纪后,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5 47年伊凡四世亲政,自称俄国沙皇;

(3)分析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形成原因。

4. 讲述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大背景之一。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一(见资料附录),师生共同归纳出:俄国落后在技术和教育,最现实的问题是只有向西方借用军事技术才能摆脱由于经济和技术落后对俄国的生存安全带来的危险。

(2

)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分析和讨论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5.俄国的对外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大背景之一。

对照教材提供的俄国领土对外扩张地图,读图讲述俄国的对外扩张过程和结果。即扩张的情况:(向东、向西、向南);扩张的结果:地跨欧亚两洲的俄罗斯帝国形成。18世纪以后,扩张还在继续进行,最终形成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领土俄罗斯帝国。

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教师概要介绍“十二月党人”起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什么“十二月党人”领导人民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斗争被镇压,而现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却要自己废除俄国农奴制度?

(2)再次提出中心问题:为什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要废除俄国农奴制度?教师出示部分材料(见PPT ),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结合前面介绍的俄国国情,归纳为主要几个方面的原因。

(3)结合资料二和图片,依次学习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作用和性质。分析指出改革的进步性:这次改革是在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自由,从而满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劳动力;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农奴获得土地时,必须赎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措施

使俄国加快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这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展示“农奴对解放的失望”图片,分析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5)学生练习。(见本课[训练设计])

7.再一次讲述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略。

(1)签订《爱珲条约》,强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2)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3)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板书设计]

[资料附录]

资料一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生死问题,因为俄罗斯被西面强大的瑞典人、立陶宛人和波兰人与南面的土耳其人和鞑靼人包围着。值得注意的是,当沙皇伊凡四世向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提议建立军事联盟甚至联姻时,波兰国王急忙给伊丽莎白女王去信,恳求她拒绝这一提议。‚到目前为止‛他写道,‚我们之所以能战胜俄罗斯,仅仅是因为它对教育是外行,也不懂技术。‛

——引自《全球通史》第376页

资料二

[训练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请你运用历史事实,结合列宁的话,对1861年改革作一评价。

[参考答案]

改革内容中,农奴赎买土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实质上是对农奴的大规模的掠夺。 1861年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自由,满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劳动力方面的需要;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农奴获得土地时,必须赎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措施使俄国加快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课件]

见附件。

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复兴高级中学 胡 平 编辑:卢立臻

[教学目标]

1.知道俄罗斯统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建立、彼得一世改革开始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俄国对外的领土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背景、性质及作用。并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做出客观评价。

2.开展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原因的讨论学习,初步学习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个方面分析问题的方法;结合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初步学习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增强俄国的国力,说明改革是强国之路。让学生认识改革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性质、作用及评价。

难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

说明:

1.本课内容包括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对外扩张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等三项。亚历山大二世正处于工业革命成果向世界拓展,俄国作为一个封建大国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时期,紧扣本单元主题。因此,本设计把该改革作为本课重点,把另外两项作为俄国国情介绍以及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背景,相对弱化处理。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度既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它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得以确立。俄国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1861年的改革是极不彻底的,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但是,保留了落后的农奴制度,俄国的近代化举步为艰。俄国领土的扩张,使之成为大国。世界工业化浪潮下,俄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但其程度和规模与世界先进的英、法、美相比则远远落后。俄国的农奴制统治遇到空前的危机。

克里木战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性,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迫在眉睫。1861年改革的背景涉及俄国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等矛盾,故为难点。

[教学设计]

1.首先展示俄国地图,指出这是个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

2. 提出本课的中心问题:为什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要在这样的一个领土大国的俄国废除农奴制度?

3.近代俄国的兴起。用讲述的方法介绍清楚:

(1)1480年莫斯科公国的建立,结束金帐汗国对俄罗斯200多年的统治

(2)在摆脱蒙古统治半个多世纪后,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5 47年伊凡四世亲政,自称俄国沙皇;

(3)分析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形成原因。

4. 讲述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大背景之一。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一(见资料附录),师生共同归纳出:俄国落后在技术和教育,最现实的问题是只有向西方借用军事技术才能摆脱由于经济和技术落后对俄国的生存安全带来的危险。

(2

)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分析和讨论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5.俄国的对外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大背景之一。

对照教材提供的俄国领土对外扩张地图,读图讲述俄国的对外扩张过程和结果。即扩张的情况:(向东、向西、向南);扩张的结果:地跨欧亚两洲的俄罗斯帝国形成。18世纪以后,扩张还在继续进行,最终形成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领土俄罗斯帝国。

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教师概要介绍“十二月党人”起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什么“十二月党人”领导人民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斗争被镇压,而现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却要自己废除俄国农奴制度?

(2)再次提出中心问题:为什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要废除俄国农奴制度?教师出示部分材料(见PPT ),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结合前面介绍的俄国国情,归纳为主要几个方面的原因。

(3)结合资料二和图片,依次学习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作用和性质。分析指出改革的进步性:这次改革是在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自由,从而满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劳动力;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农奴获得土地时,必须赎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措施

使俄国加快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这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展示“农奴对解放的失望”图片,分析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5)学生练习。(见本课[训练设计])

7.再一次讲述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略。

(1)签订《爱珲条约》,强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2)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3)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板书设计]

[资料附录]

资料一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生死问题,因为俄罗斯被西面强大的瑞典人、立陶宛人和波兰人与南面的土耳其人和鞑靼人包围着。值得注意的是,当沙皇伊凡四世向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提议建立军事联盟甚至联姻时,波兰国王急忙给伊丽莎白女王去信,恳求她拒绝这一提议。‚到目前为止‛他写道,‚我们之所以能战胜俄罗斯,仅仅是因为它对教育是外行,也不懂技术。‛

——引自《全球通史》第376页

资料二

[训练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请你运用历史事实,结合列宁的话,对1861年改革作一评价。

[参考答案]

改革内容中,农奴赎买土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实质上是对农奴的大规模的掠夺。 1861年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自由,满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劳动力方面的需要;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农奴获得土地时,必须赎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措施使俄国加快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课件]

见附件。


相关文章

  • 农奴制改革练习
  • 高二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于( ) A 15世纪中期末16世纪初 B 17世纪中期 C 18世纪以后 D 伴随着土地所有制发展确立 2.18世纪以后,为强化农奴制,沙皇采取的措施有( ) ①采取 ...查看


  • 刘丹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备课组:高二历史 主备课人:刘丹 时间:2015年5月19日 [复习目标]: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 ...查看


  • 高二历史第五分册答案
  •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答案 第一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基础练习 1.林则徐 虎门销烟 2.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3.B 4.A 5.B 6.D 二.拓展练习 7.(1)"我"指香港."母亲&q ...查看


  • 绍兴一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卷
  • 绍兴一中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卷 命题:陈昌勇 金华元 校对:陈昌勇 金华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其中1-30每题1分,31-45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属于 ...查看


  • 历史必修三月考试卷(含答案)
  • 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理科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qu ...查看


  • 高二上期历史月考试题
  • 高二上期历史月考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查看


  •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
  •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⑴含义:封邦建国 ⑵对象:①同姓亲族 (为主) ②异姓功臣 ③先代王族之后 ⑶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 ...查看


  •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附答案
  • 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座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 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形 ...查看


  •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附答案 1
  • 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A ). 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确切地说,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