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主要知识点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主要知识点

北方与南方的气候差异:

北方: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方:一月均温低于0℃

南方:一月均温高于0℃

北方:降水量少,在400~8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7、8月 南方: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都较丰富

③北方与南方的河流差异

北方河流流量小,讯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

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冬季不结冰

④北方与南方的植被类型差异:

北方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⑤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① 北方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② 北方与南方地区人文活动的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主要知识点

(1)干旱的西北地区

①位置: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

②地形: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为内蒙古高原,西部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作用显著。

④地面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自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西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⑤河流: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本区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干旱为主。

干旱的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特别是西部地形以盆地为主,山脉的阻挡使得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加剧了干旱的程度。于是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

(2)高寒的青藏地区:

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气温较低。所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高”和“寒”为主。

②比较同纬度地区,可发现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 比同纬度地区地势高造成的。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③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且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如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水源是高原、高山的冰雪融水,被称为“中华水塔”,是巨大的“固体水库”。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均发源于此。

(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①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著名畜种是三河牛、三河马。

新疆牧区:山地牧场,著名畜种是新疆细毛羊。

西藏牧区:

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

在西北的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被称为“塞上江南”;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是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形成的是绿洲农业。

青藏地区:

河谷农业: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和小麦。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动物,被称为“高原之舟”

2、重点扫描

(1)、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2)、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第六章 认识省级地区

第一节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1、主要知识点

(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①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东

南距渤海直线距离仅150千米。

②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③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夏长、春秋短。

(2)北京的城市职能:

①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②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③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落户北京,,各种会议在此频繁召开,北京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A:北京是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

B、北京有众多的体育场馆,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经常在此举行。

C、北京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

D、北京集中了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

(3)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

北京旧城城址的不断变迁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北京的城市建设:

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了许多新区,还建设了一批卫星城。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将城区各个部分以及城区和郊区连在一起。

2、重点扫描:

(1)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周围山脉中的隘口常常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是联系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重要通道。

(2)北京古城的历史演变和布局变化。

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之一,早在远古时,“北京人”就在此生活,辽、金、元、明、清又先后在这里建都。从古城的演变

来看,城市建筑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城市的布局离不开水源,水源是北京古城发展的外部条件。即使是现在,解决好水源问题,仍是北京市发展的一个关键。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主要知识点:

(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2)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全境陆地面积为1908平方千米,人口666、5万人。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陆地面积约25、4万平方千米,人口43、8万人。

(3)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5)港澳地区优越的地位置,为地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6)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2、重点扫描:

1、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

2、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是本节教学的另一重点。

历史上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澳门被葡萄牙侵占达400多年,香港被英国侵占达150多年。根据1984年中英政府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根据1987年中葡政府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分别设立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3;香港旅游业很发达,有“美食者的天堂”、“购物者的天堂”之称。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主要知识点

(1)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

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位置: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岛的物产和资源:

台湾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3)出口导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一—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

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台湾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最大。

(4)台湾工业的分布:

①主要工业中心:台北、基隆;台中、嘉义;高雄、台南。

②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原因是西部人口集中,素质较高;有著名的海港,交通便利;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且开发历史悠久。

③台湾的“硅谷”——新竹科学园区

2、重点扫描

台湾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

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主要知识点

(1)位置、民族特点: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

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

聚居区。

(2)“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雄伟的天山山脉横亘在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3)新疆的气候特点、成因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③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大部分地区成为植被稀少的荒漠,人迹罕至。

④新疆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都集中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中,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①从气候条件分析新疆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降水量少、蒸发旺盛,水资

源溃乏

②分析地形、地貌、水源等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影响:盆地边缘有绿洲,水源丰富。

不利影响:荒漠广布。

③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人们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梁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④新疆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所以新疆的红色系列——西红柿、石榴、枸杞等特别有名。

B、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C、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

(5)潜能巨大的能源开发

①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近年的勘探结果表明,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

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② 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对西部:西气东输能够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使天然气产品

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可以带动其他

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东部: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

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主要知识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

①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① 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其中的深圳、珠海就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③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文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一直以来,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的历史悠久。另外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每个县都有十几万甚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根同宗,习俗相同,语言相通。

(2)外向型的经济: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

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

的外资、先进的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

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

业。

②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邻港澳了大量商科技制造企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④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

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⑤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3)城镇的发展:城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2、重点扫描

(1)、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也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及政策因素,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

(2)、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3、难点突破

(1)、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

游地区,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我国的“南大门”。从交通位置看,经过珠江三角洲的铁路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及广州——广西的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并且有广州——深圳的高速公路。从航空运输条件看,广州是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从海运看,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及入海口处,南临南海。无论海运、河运都是十分方便。另外,本地区紧邻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更是有利于与这些地区进行交流。从地形地势条件看,珠江三角洲实际上为珠江三角洲平原,为珠江及其支流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从气候条件看,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又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以,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以上都是区位因素。从人文因素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一直以来,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的历史较悠久。如广州就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另外,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历史上,该地区有一部分人外出寻求发展,足迹遍及港澳东南亚,甚至太平洋的彼岸。现在,这个地区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每个县都有十几万甚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根同宗,同俗相同,语言相通。这也是该地区能吸引大量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家政策因素看,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最早允许其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的技术及管理模式,减少对外资的限制,降低税收,并且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等。

(2)、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本节的另一难点。

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会导至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渐失去。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主要知识点:

(1)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西双版纳的位置: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境内,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西双版纳。它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②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景观: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这里热带雨林中植物密集,动物种类繁多,被誉为“热带动物王国”。

③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他们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旅游业已迅速崛起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2、重点扫描

(1)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内容。

(2)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过去,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较贫困落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从而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

3、难点突破

分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本节的一大难点。

从区位因素考虑,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等国接壤,又与

泰国、越南等有水路相连,可发展跨国旅游线路;从纬度位置分析,西双纳位于热带地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只有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所以该地区的热带景观,在我国是比较少见的,也是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优势;从气候条件分析,本地区不仅位于热带,夏季还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降水,所以气候较为湿热,这种湿热的气候造就了这一片原始的热带雨林,从而有了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而这一片原始的热带雨林也为动物们提供的有利的生存条件,所以这里生活着上千种动物;从人文因素考虑,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别具特色,这也是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之一。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主要知识点: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①黄土高原的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②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高原跨越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③黄土的厚度及景观: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现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④“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

(2)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地形: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

现直立的陡崖。

气候: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植被: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黄土的特性: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

溶于水。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采矿、修路等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

地面植被。

②造成的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脆弱的生态环境:

①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

重,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其环

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

②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的作用。

③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4)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2、重点扫描

(1)、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表景观:千沟万壑,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3)、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3、难点突破

仅水土流失严境在经受人类

(1)、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

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是由风吹来的。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地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土,遮天蔽日。粗大的石砾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被风带到近处沉落下来,形成了浩瀚的沙漠;而颗粒细小的粉沙土,则随风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秦岭等高山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及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

“风成说”的证据:

①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③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地方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矿物的成分相同。

④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3)、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主要知识点:

(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点典型的带状区域,

(2)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

地势地形:地势总的来看比较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气候:长江沿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

水丰富,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

(3)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4)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5)沿江地带的城市:

①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目前,长江沿江地带有很多城市。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②四大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6)沿江地带的工业:

①四大工业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②沿江四大工业走廊: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轻纺。

(7)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①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植,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③目前,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污染区是华中酸雨区。

2、重点扫描

(1)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对经济的影响。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东西部的差异。

③自然资源。

(2)沿江地带经济的辐射作用。

(3)沿江地带主要的城市群。

(4)沿江地带主要的工业基地。

3、难点突破

(1)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商贸的纽带。

(2)对周边地区及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最大的商业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并且拥有埔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上海许多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上海的交通发达,有便利的水运、陆运和航空运输条件,与全国许多地区都有经济联系。如其发展工业所需燃料有许多是来自华北,其发展钢铁工业所需铁矿则有一部分是来自海南省等。

(3)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1、主要知识点: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一个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个基本国情。

(2)“三北”防护林。

(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4)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5)我国已加入世界最大的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主要知识点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主要知识点

北方与南方的气候差异:

北方: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方:一月均温低于0℃

南方:一月均温高于0℃

北方:降水量少,在400~8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7、8月 南方: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都较丰富

③北方与南方的河流差异

北方河流流量小,讯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

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冬季不结冰

④北方与南方的植被类型差异:

北方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⑤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① 北方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② 北方与南方地区人文活动的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主要知识点

(1)干旱的西北地区

①位置: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

②地形: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为内蒙古高原,西部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作用显著。

④地面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自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西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⑤河流: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本区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干旱为主。

干旱的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特别是西部地形以盆地为主,山脉的阻挡使得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加剧了干旱的程度。于是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

(2)高寒的青藏地区:

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气温较低。所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高”和“寒”为主。

②比较同纬度地区,可发现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 比同纬度地区地势高造成的。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③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且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如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水源是高原、高山的冰雪融水,被称为“中华水塔”,是巨大的“固体水库”。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均发源于此。

(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①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著名畜种是三河牛、三河马。

新疆牧区:山地牧场,著名畜种是新疆细毛羊。

西藏牧区:

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

在西北的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被称为“塞上江南”;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是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形成的是绿洲农业。

青藏地区:

河谷农业: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和小麦。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动物,被称为“高原之舟”

2、重点扫描

(1)、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2)、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第六章 认识省级地区

第一节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1、主要知识点

(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①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东

南距渤海直线距离仅150千米。

②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③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夏长、春秋短。

(2)北京的城市职能:

①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②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③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落户北京,,各种会议在此频繁召开,北京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A:北京是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

B、北京有众多的体育场馆,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经常在此举行。

C、北京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

D、北京集中了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

(3)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

北京旧城城址的不断变迁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北京的城市建设:

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了许多新区,还建设了一批卫星城。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将城区各个部分以及城区和郊区连在一起。

2、重点扫描:

(1)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周围山脉中的隘口常常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是联系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重要通道。

(2)北京古城的历史演变和布局变化。

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之一,早在远古时,“北京人”就在此生活,辽、金、元、明、清又先后在这里建都。从古城的演变

来看,城市建筑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城市的布局离不开水源,水源是北京古城发展的外部条件。即使是现在,解决好水源问题,仍是北京市发展的一个关键。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主要知识点:

(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2)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全境陆地面积为1908平方千米,人口666、5万人。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陆地面积约25、4万平方千米,人口43、8万人。

(3)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5)港澳地区优越的地位置,为地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6)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2、重点扫描:

1、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

2、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是本节教学的另一重点。

历史上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澳门被葡萄牙侵占达400多年,香港被英国侵占达150多年。根据1984年中英政府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根据1987年中葡政府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分别设立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3;香港旅游业很发达,有“美食者的天堂”、“购物者的天堂”之称。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主要知识点

(1)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

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位置: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岛的物产和资源:

台湾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3)出口导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一—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

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台湾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最大。

(4)台湾工业的分布:

①主要工业中心:台北、基隆;台中、嘉义;高雄、台南。

②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原因是西部人口集中,素质较高;有著名的海港,交通便利;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且开发历史悠久。

③台湾的“硅谷”——新竹科学园区

2、重点扫描

台湾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

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主要知识点

(1)位置、民族特点: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

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

聚居区。

(2)“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雄伟的天山山脉横亘在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3)新疆的气候特点、成因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③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大部分地区成为植被稀少的荒漠,人迹罕至。

④新疆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都集中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中,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①从气候条件分析新疆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降水量少、蒸发旺盛,水资

源溃乏

②分析地形、地貌、水源等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影响:盆地边缘有绿洲,水源丰富。

不利影响:荒漠广布。

③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人们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梁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④新疆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所以新疆的红色系列——西红柿、石榴、枸杞等特别有名。

B、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C、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

(5)潜能巨大的能源开发

①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近年的勘探结果表明,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

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② 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对西部:西气东输能够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使天然气产品

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可以带动其他

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东部: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

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主要知识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

①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① 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其中的深圳、珠海就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③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文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一直以来,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的历史悠久。另外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每个县都有十几万甚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根同宗,习俗相同,语言相通。

(2)外向型的经济: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

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

的外资、先进的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

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

业。

②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邻港澳了大量商科技制造企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④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

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⑤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3)城镇的发展:城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2、重点扫描

(1)、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也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及政策因素,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

(2)、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3、难点突破

(1)、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

游地区,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我国的“南大门”。从交通位置看,经过珠江三角洲的铁路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及广州——广西的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并且有广州——深圳的高速公路。从航空运输条件看,广州是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从海运看,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及入海口处,南临南海。无论海运、河运都是十分方便。另外,本地区紧邻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更是有利于与这些地区进行交流。从地形地势条件看,珠江三角洲实际上为珠江三角洲平原,为珠江及其支流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从气候条件看,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又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以,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以上都是区位因素。从人文因素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一直以来,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的历史较悠久。如广州就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另外,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历史上,该地区有一部分人外出寻求发展,足迹遍及港澳东南亚,甚至太平洋的彼岸。现在,这个地区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每个县都有十几万甚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根同宗,同俗相同,语言相通。这也是该地区能吸引大量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家政策因素看,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最早允许其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的技术及管理模式,减少对外资的限制,降低税收,并且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等。

(2)、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本节的另一难点。

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会导至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渐失去。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主要知识点:

(1)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西双版纳的位置: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境内,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西双版纳。它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②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景观: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这里热带雨林中植物密集,动物种类繁多,被誉为“热带动物王国”。

③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他们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旅游业已迅速崛起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2、重点扫描

(1)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内容。

(2)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过去,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较贫困落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从而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

3、难点突破

分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本节的一大难点。

从区位因素考虑,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等国接壤,又与

泰国、越南等有水路相连,可发展跨国旅游线路;从纬度位置分析,西双纳位于热带地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只有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所以该地区的热带景观,在我国是比较少见的,也是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优势;从气候条件分析,本地区不仅位于热带,夏季还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降水,所以气候较为湿热,这种湿热的气候造就了这一片原始的热带雨林,从而有了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而这一片原始的热带雨林也为动物们提供的有利的生存条件,所以这里生活着上千种动物;从人文因素考虑,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别具特色,这也是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之一。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主要知识点: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①黄土高原的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②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高原跨越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③黄土的厚度及景观: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现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④“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

(2)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地形: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

现直立的陡崖。

气候: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植被: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黄土的特性: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

溶于水。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采矿、修路等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

地面植被。

②造成的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脆弱的生态环境:

①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

重,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其环

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

②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的作用。

③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4)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2、重点扫描

(1)、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表景观:千沟万壑,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3)、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3、难点突破

仅水土流失严境在经受人类

(1)、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

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是由风吹来的。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地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土,遮天蔽日。粗大的石砾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被风带到近处沉落下来,形成了浩瀚的沙漠;而颗粒细小的粉沙土,则随风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秦岭等高山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及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

“风成说”的证据:

①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③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地方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矿物的成分相同。

④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3)、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主要知识点:

(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点典型的带状区域,

(2)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

地势地形:地势总的来看比较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气候:长江沿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

水丰富,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

(3)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4)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5)沿江地带的城市:

①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目前,长江沿江地带有很多城市。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②四大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6)沿江地带的工业:

①四大工业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②沿江四大工业走廊: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轻纺。

(7)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①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植,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③目前,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污染区是华中酸雨区。

2、重点扫描

(1)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对经济的影响。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东西部的差异。

③自然资源。

(2)沿江地带经济的辐射作用。

(3)沿江地带主要的城市群。

(4)沿江地带主要的工业基地。

3、难点突破

(1)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商贸的纽带。

(2)对周边地区及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最大的商业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并且拥有埔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上海许多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上海的交通发达,有便利的水运、陆运和航空运输条件,与全国许多地区都有经济联系。如其发展工业所需燃料有许多是来自华北,其发展钢铁工业所需铁矿则有一部分是来自海南省等。

(3)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1、主要知识点: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一个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个基本国情。

(2)“三北”防护林。

(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4)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5)我国已加入世界最大的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相关文章

  •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3月31日(周一) 八下9.1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完成<自主测评>67-68页. 4月1日(周二) 八下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完成<自主测评>70-71页. 4月2日(周三 ...查看


  •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
  •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一) 七年级上册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1.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2.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 ...查看


  • 初二2班期中反思201555
  • 期中反思 张星驰 很快期中考试都快过去一个星期了.但现在也是悔不过当初那次考试没有复习. 数学这次下滑的是最厉害的,从及格直接下滑到了及格的一半.足足下了二十多分,这二十分可以让我上升好几名呢! 在下半学期中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在期末 ...查看


  • 中考宝典历史答案
  • 中考宝典历史答案 阅读作业: 1.人人必读: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世界史部分),开学后进行读书汇报交流. 2.推荐阅读:<失落的文明>(吉林出版社):<细说大国崛起>或<大国崛起> ...查看


  • 初中地理会考答题技巧
  • 初中地理会考答题技巧 一.考场答题要领 答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当你进入考场拿到试题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几个大题目,一般分为两大类型题,即选择题和 ...查看


  • 八上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中考目标要求: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课文内容提要: 一.鸦片战争 1.时间:2.侵略者: 3.根 ...查看


  • [转载]高三期中考试以后给宝贝的信
  • 期中考试以后给宝贝的信 宝贝,你好! 期中考完了,整体结果还算可以(地理等文综证明是容易赶上来的)!基本是完成了原来的计划.爸爸试着从旁观者的角度再次与你一起分析一下,总结经验,明确下半学期的目标,使你的复习更加有针对性与科学性.这些是爸爸 ...查看


  • 2013年中考初三历史复习计划
  • 2013年中考初三历史复习计划 夹河中学 周晓梅 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但课时少,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特制订如下复习 ...查看


  • 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备考方案
  • 九年级中考政治组备考方案 为了备战2017年中考,力争明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在全区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在教学和复习中就一定要狠抓双基教学,通过对基础知识细致.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点在总体上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把重.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