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语中的情与法

作文评语中的“情与法”

泗水县星村镇大李小学 贺广富

【 摘要】文章从传统作文批改的弊端出发,构建以尊重、鼓励为中心的作文评语改革。

【关键词】小学教育 作文评语 表扬 评价 鼓励 多少年来,受传统作文教学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指导,不少教师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师命题,学生奉命而作,学生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写出一篇自己认为好的文章,递到老师手上,得到的却是一个简单的“阅”字,作文评语也是笼统、潦草的一两句,可以说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生硬、呆板,呈现一副冷冰冰的说教面孔,全是责备性的语言,毫无情感,令学生伤心失意,对作文产生厌倦、反感的情绪,难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为此,我们评语改革小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改革作文评语,注意把握好对学生的作文既不能给予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也不能脱离实际苛求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任何一个班级中总有上中下成绩的学生,特别是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他们,相信、尊重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心写好学生的作文评语,把握好作文评语的情与法”,给作文写评语时把握好“六要”:(1)语句要亲切;(2)内容要具体;(3)表扬要适度;(4)批评要含蓄;(5)评价要准确;(6)要以鼓励为主。为进一步写好评语,我们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融情于语——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实践证明,要写好学生的作文评语,教师要对学生有一股热情,愿意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以诚心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古人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未成评语先有情,”这是写好一篇作文评语的基础,让学生的作文评语融入教师浓浓的情,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有情,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有情,才能沟通师生间的心灵;有情,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对中下等学生,也要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如“这句话删掉,是否会更好些?”“这段话这样改……你看如何?”……教师用自己真情的话语带动学生对教师的认可,让学生产生感情波澜,渐渐产生成功的体验,以成功唤起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鼓励为主——扶起学生的自信之树

写作文评语,我们注意做到把原来呆板的第三人称“该生”改为第二人称“你”, 代替冷冰冰的指责,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娓娓叙谈去代替严厉的训斥;用诗化的语言、散文般的风格;向学生送去柔柔的春风,融融的阳光;用赞扬、鼓励、期盼等热情的语言代替学生见惯的分数标记;用商量的口气,在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即使是批评也是含蓄的批评、商谈式的批评,作文评语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托尔斯泰语)评

价作文照顾到了优中差三类学生,特别是那些写得教差的文章,我们也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虽然文章缺点很多,但我们在修改时并没有全盘否定,而是挖掘点滴“闪光点”,予以热诚地鼓励,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有不少缺点,但并非一无是处,只要不断的努力,认真修改也能写出好的文章。

中等生的作文容易被教师忽视,课堂上老师表扬的是作文优秀者,批评的是差生,中等生的作文由于基本上符合作文要求,没有多少错别字、病句,缺少特色,教师批改不需要多少笔墨,常常被冷落一旁,几乎听不到教师的鼓励,时间一长,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就会逐渐淡薄。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对中等生的指导也很重视,注重多理解他们,对他们转变认识,深深挖掘,就会发现他们的作文有闪光之处,在适当时机多表扬他们的作文好的方面,同时委婉的指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三、寓趣于改——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及时的评改、鼓励性的语言,这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一团烈火,融化了学生心灵的坚冰;更如一把万能钥匙,启开学生的心扉。评语中教师的肺腑之言,和蔼的语调,轻轻的爱抚,诚挚的鼓励,让每位学生深受感动,特别是差生,他们感到自己的文章写得那么差,老师仍耐心的指导,从没有挖苦、讽刺,而是平等意义上的亲切对话,于是,学生就不自觉地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

就会主动的参与写作文,练习参与作文的批改,寓趣于改,唤起学生改写的欲望,让学生明白自己有能力写好文章,还有能力参与作文的批改。因此,我们注重引导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会自己批改作文,教给他们自己批改作文,要求每位学生在批改时也试着用鼓励性的语言,结果,有的学生写出了令人满意的批语:“你能写出小狗的两个特点,从中可看出你对小狗的了解,这也是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结果。如果你能再把小狗的外形按顺序描绘出来,那就更好了。”(《我家的小狗》)这位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自己以鼓励为主的评语,调动了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好的效果。

总之,作文是师生互写、互改的过程。实践证明,用心写好学生的作文评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说写,主动参与修改,做到“情与法”的和谐统一,才能提高学生自能改写的水平,提高师生整体语文素养。

作文评语中的“情与法”

泗水县星村镇大李小学 贺广富

【 摘要】文章从传统作文批改的弊端出发,构建以尊重、鼓励为中心的作文评语改革。

【关键词】小学教育 作文评语 表扬 评价 鼓励 多少年来,受传统作文教学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指导,不少教师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师命题,学生奉命而作,学生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写出一篇自己认为好的文章,递到老师手上,得到的却是一个简单的“阅”字,作文评语也是笼统、潦草的一两句,可以说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生硬、呆板,呈现一副冷冰冰的说教面孔,全是责备性的语言,毫无情感,令学生伤心失意,对作文产生厌倦、反感的情绪,难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为此,我们评语改革小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改革作文评语,注意把握好对学生的作文既不能给予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也不能脱离实际苛求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任何一个班级中总有上中下成绩的学生,特别是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他们,相信、尊重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心写好学生的作文评语,把握好作文评语的情与法”,给作文写评语时把握好“六要”:(1)语句要亲切;(2)内容要具体;(3)表扬要适度;(4)批评要含蓄;(5)评价要准确;(6)要以鼓励为主。为进一步写好评语,我们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融情于语——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实践证明,要写好学生的作文评语,教师要对学生有一股热情,愿意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以诚心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古人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未成评语先有情,”这是写好一篇作文评语的基础,让学生的作文评语融入教师浓浓的情,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有情,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有情,才能沟通师生间的心灵;有情,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对中下等学生,也要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如“这句话删掉,是否会更好些?”“这段话这样改……你看如何?”……教师用自己真情的话语带动学生对教师的认可,让学生产生感情波澜,渐渐产生成功的体验,以成功唤起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鼓励为主——扶起学生的自信之树

写作文评语,我们注意做到把原来呆板的第三人称“该生”改为第二人称“你”, 代替冷冰冰的指责,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娓娓叙谈去代替严厉的训斥;用诗化的语言、散文般的风格;向学生送去柔柔的春风,融融的阳光;用赞扬、鼓励、期盼等热情的语言代替学生见惯的分数标记;用商量的口气,在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即使是批评也是含蓄的批评、商谈式的批评,作文评语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托尔斯泰语)评

价作文照顾到了优中差三类学生,特别是那些写得教差的文章,我们也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虽然文章缺点很多,但我们在修改时并没有全盘否定,而是挖掘点滴“闪光点”,予以热诚地鼓励,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有不少缺点,但并非一无是处,只要不断的努力,认真修改也能写出好的文章。

中等生的作文容易被教师忽视,课堂上老师表扬的是作文优秀者,批评的是差生,中等生的作文由于基本上符合作文要求,没有多少错别字、病句,缺少特色,教师批改不需要多少笔墨,常常被冷落一旁,几乎听不到教师的鼓励,时间一长,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就会逐渐淡薄。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对中等生的指导也很重视,注重多理解他们,对他们转变认识,深深挖掘,就会发现他们的作文有闪光之处,在适当时机多表扬他们的作文好的方面,同时委婉的指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三、寓趣于改——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及时的评改、鼓励性的语言,这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一团烈火,融化了学生心灵的坚冰;更如一把万能钥匙,启开学生的心扉。评语中教师的肺腑之言,和蔼的语调,轻轻的爱抚,诚挚的鼓励,让每位学生深受感动,特别是差生,他们感到自己的文章写得那么差,老师仍耐心的指导,从没有挖苦、讽刺,而是平等意义上的亲切对话,于是,学生就不自觉地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

就会主动的参与写作文,练习参与作文的批改,寓趣于改,唤起学生改写的欲望,让学生明白自己有能力写好文章,还有能力参与作文的批改。因此,我们注重引导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会自己批改作文,教给他们自己批改作文,要求每位学生在批改时也试着用鼓励性的语言,结果,有的学生写出了令人满意的批语:“你能写出小狗的两个特点,从中可看出你对小狗的了解,这也是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结果。如果你能再把小狗的外形按顺序描绘出来,那就更好了。”(《我家的小狗》)这位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自己以鼓励为主的评语,调动了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好的效果。

总之,作文是师生互写、互改的过程。实践证明,用心写好学生的作文评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说写,主动参与修改,做到“情与法”的和谐统一,才能提高学生自能改写的水平,提高师生整体语文素养。


相关文章

  • 探讨高中语文作文评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 探讨高中语文作文评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撰写语文作文评语是非常耗时和辛苦的事情,而且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疼的是作文评语收效甚小.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作文评语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学习作文评语知识和收集.借鉴优秀教师的优秀作文评语案例. ...查看


  • 作文评语:高中作文评语
  •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给学生下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它不仅很难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改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 ...查看


  • 高中作文评语研究
  • 高中作文评语研究 高中作文的教学工作,由于牵涉到学生作文的能力,牵涉到学生在高考中的作文分数和是否有机会上一所更好的大学,作文教学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求加以重视,丰富每一个环节的功能.对高中作文的评语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就在于让评语的功能得到 ...查看


  • 漫淡作文评语的改革
  •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整体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几乎成了广大师生感到非常棘手的难题,"作文难""文难作""难作文".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的排列组合 ...查看


  • 作文评语要渗透人文关怀
  •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呢?首先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评价过程中, ...查看


  • 让作文评语打动学生的心灵
  • (福建省建宁县第一中学 354500)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作文评语应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 ...查看


  • 小学生作文评语怎样写
  • 小学生作文评语怎样写 无论是居于文中寥寥数语的眉批,还是居于文末三言五语的总批,作文评语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环节,作为作文指导的一个步骤,对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容轻视的意义.就教师而言,学生是否达到自己在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实现了 ...查看


  • 关于语文作文教学中说明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 关于语文作文教学中说明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作者:吴双 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科学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于小学阶段的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说明性评价方 ...查看


  • 浅谈作文评语的设计
  • 浅谈作文评语的设计 评语在作文教学中占有相当主要的地位.评语设计得当,能帮助学生了解存在问题.发扬长处.特别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有其独特的作用.这里就我作文教学中以评语激兴趣.促写作谈几点浅见: 一.设计描述式评语,忌直指缺点 人们常说&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