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甘婷婷饰
《水浒》是一部描写造反男人和宣传男权至上的书。这是没有疑义的。然而,这个世界仅有男人不成其为世界。虽然水浒竭力宣传男权,拔高男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贬低甚至有着大量的污蔑女性的描述,但是,一部小说缺少了女性的参与,其精彩程度会大打折扣。虽然施老先生一肚子不乐意,但是为了情节的需要,故事的发展,他还是在小说中安排了几位女性形象,甚至为了点缀,在七十二地煞中还加入了三位女性。如此这般,我们看到了一部严重男女阴阳失调的小说。
我们先来看看身列地煞星的三位女性形象如何。就从绰号而言,顾大嫂曰“母大虫”,孙二娘曰“母夜叉”,这是两个怎样的绰号?今天,我们骂可恶的,待人不友善,出言不逊的女人的时候还会说她是“母老虎”,也就是“母大虫”的意思。言语中的轻蔑侮辱的成分有多重,骂出此言时,各人的心中自有评判。顾大嫂得到这样一个绰号,施老先生又哪里是在夸奖她的勇猛?再说孙二娘,所谓“夜叉”就是魔鬼的别称,“母夜叉”就是雌性的魔鬼,这分明是贬低孙二娘的人格,又哪里有半点尊重推崇的意味?再说“一丈青”扈三娘,虽然绰号上并没有诋毁她的意思,但是就小说中看扈三娘行为,也着实不是什么好鸟。开先介绍扈三娘是许了人家,定了亲事的。按照中国的传统礼教,扈三娘应该成为一个贞节烈妇,和她的夫婿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可是施老先生非要给她安排一个不一样的违背传统的结局。在与梁山泊作战中兵败被俘之后,本来一身本事,颇有些刚烈的扈三娘为了求生活命,忽然间就变得没有了血气,忘却了家仇。她乖乖听从宋江的安排和自己的手下败将,且好色成性,相貌丑陋的“矮脚虎”王英成亲。据说早年的古本《水浒》中,扈三娘与王矮虎的洞房花烛夜还有一段精彩的性爱描写。施老先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描写肆意将扈三娘的人格扭曲,让读者对她爱不起来。至于顾大嫂和孙二娘的事迹大约也没有摆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头发长见识短的传统的污蔑女性的方式。总之,《水浒》中三位领导级别的女性,作者并没有赋予她们与男人共享造反成果和平分成就的特权。说他们是梁山泊的妇女领导,毋宁说她们是男人世界实在没法子回避的附庸。鉴于此,施老先生才千般委屈,万分不情愿地把他们列于领导层的位置,即使这样也不忘在她们个人履历或名号上进行一番羞辱。
有名有姓有领导职务的女性尚且得不到较好的待遇,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女性配角、小人物在施老先生的笔下的命运就更加凄惨了。宋江的“二奶”阎婆惜不守妇道,不顾廉耻,贪慕虚荣,几乎一无是处。临了还是因为其贪得无厌引火烧身,宋江杀人都杀得那么理直气壮,阎婆惜死都死得那么罪有应得。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江湖老大的眼里一文不名,在施老先生笔下死有余辜。女儿是这样,她的母亲一样是贪婪的性格,为了钱财不惜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权贵做小,还纵容女儿与别的有钱人通奸。不仅如此,施老先生笔下的女性都是道德沦丧,不知廉耻的怪物。潘金莲的放纵得到了千古的骂名,以至于潘姓女子再也羞于取名金莲。恶毒、贪婪、一肚子坏水的王婆形象的成功刻画读来生动鲜活,书中其他的所谓主要人物莫能比拟。还有那忘恩负义的刘恭人,惑主媚上的李师师,风流成性的潘巧云书中所有的女性形象无一不是导致男人犯错的渊源。
男权时代的男性有着很多时代造就的缺点和自身的硬伤不可治愈。然而,施老先生为什么将一切的罪恶强加于女性?是什么样的情结导致了施老先生如此仇恨女性,非要在自己所著的书中肆意诋毁?除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施老先生的个人遭际是否成就了他的心理变态?这是需要我们考证的,我这里不敢妄下结语。但是我要说,女性身上具有的母性光辉和令人景仰的慈爱光芒是人类心灵得以安宁的绝好的抚慰剂,没有什么能够磨灭这个世界上女性作出的成就和否定女性的存在价值。在阅读《水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得有鉴别,有批判地阅读,而不能敞开接收书中背离真实的错误引导。
潘金莲——甘婷婷饰
《水浒》是一部描写造反男人和宣传男权至上的书。这是没有疑义的。然而,这个世界仅有男人不成其为世界。虽然水浒竭力宣传男权,拔高男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贬低甚至有着大量的污蔑女性的描述,但是,一部小说缺少了女性的参与,其精彩程度会大打折扣。虽然施老先生一肚子不乐意,但是为了情节的需要,故事的发展,他还是在小说中安排了几位女性形象,甚至为了点缀,在七十二地煞中还加入了三位女性。如此这般,我们看到了一部严重男女阴阳失调的小说。
我们先来看看身列地煞星的三位女性形象如何。就从绰号而言,顾大嫂曰“母大虫”,孙二娘曰“母夜叉”,这是两个怎样的绰号?今天,我们骂可恶的,待人不友善,出言不逊的女人的时候还会说她是“母老虎”,也就是“母大虫”的意思。言语中的轻蔑侮辱的成分有多重,骂出此言时,各人的心中自有评判。顾大嫂得到这样一个绰号,施老先生又哪里是在夸奖她的勇猛?再说孙二娘,所谓“夜叉”就是魔鬼的别称,“母夜叉”就是雌性的魔鬼,这分明是贬低孙二娘的人格,又哪里有半点尊重推崇的意味?再说“一丈青”扈三娘,虽然绰号上并没有诋毁她的意思,但是就小说中看扈三娘行为,也着实不是什么好鸟。开先介绍扈三娘是许了人家,定了亲事的。按照中国的传统礼教,扈三娘应该成为一个贞节烈妇,和她的夫婿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可是施老先生非要给她安排一个不一样的违背传统的结局。在与梁山泊作战中兵败被俘之后,本来一身本事,颇有些刚烈的扈三娘为了求生活命,忽然间就变得没有了血气,忘却了家仇。她乖乖听从宋江的安排和自己的手下败将,且好色成性,相貌丑陋的“矮脚虎”王英成亲。据说早年的古本《水浒》中,扈三娘与王矮虎的洞房花烛夜还有一段精彩的性爱描写。施老先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描写肆意将扈三娘的人格扭曲,让读者对她爱不起来。至于顾大嫂和孙二娘的事迹大约也没有摆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头发长见识短的传统的污蔑女性的方式。总之,《水浒》中三位领导级别的女性,作者并没有赋予她们与男人共享造反成果和平分成就的特权。说他们是梁山泊的妇女领导,毋宁说她们是男人世界实在没法子回避的附庸。鉴于此,施老先生才千般委屈,万分不情愿地把他们列于领导层的位置,即使这样也不忘在她们个人履历或名号上进行一番羞辱。
有名有姓有领导职务的女性尚且得不到较好的待遇,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女性配角、小人物在施老先生的笔下的命运就更加凄惨了。宋江的“二奶”阎婆惜不守妇道,不顾廉耻,贪慕虚荣,几乎一无是处。临了还是因为其贪得无厌引火烧身,宋江杀人都杀得那么理直气壮,阎婆惜死都死得那么罪有应得。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江湖老大的眼里一文不名,在施老先生笔下死有余辜。女儿是这样,她的母亲一样是贪婪的性格,为了钱财不惜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权贵做小,还纵容女儿与别的有钱人通奸。不仅如此,施老先生笔下的女性都是道德沦丧,不知廉耻的怪物。潘金莲的放纵得到了千古的骂名,以至于潘姓女子再也羞于取名金莲。恶毒、贪婪、一肚子坏水的王婆形象的成功刻画读来生动鲜活,书中其他的所谓主要人物莫能比拟。还有那忘恩负义的刘恭人,惑主媚上的李师师,风流成性的潘巧云书中所有的女性形象无一不是导致男人犯错的渊源。
男权时代的男性有着很多时代造就的缺点和自身的硬伤不可治愈。然而,施老先生为什么将一切的罪恶强加于女性?是什么样的情结导致了施老先生如此仇恨女性,非要在自己所著的书中肆意诋毁?除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施老先生的个人遭际是否成就了他的心理变态?这是需要我们考证的,我这里不敢妄下结语。但是我要说,女性身上具有的母性光辉和令人景仰的慈爱光芒是人类心灵得以安宁的绝好的抚慰剂,没有什么能够磨灭这个世界上女性作出的成就和否定女性的存在价值。在阅读《水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得有鉴别,有批判地阅读,而不能敞开接收书中背离真实的错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