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热线的BBS上偶尔看到一篇关于中外生产技术差距的文章。作者以一位在制造业生产第一线的技工的视角,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中国制造业的软肋:“……第一次加工制造出精度达到预计的0.0001毫米要求的样品时,我兴奋了一阵子,但紧接着又有了失落感,因为那台加工中心的数控机床是德国造的,数控计算机部分是德国造的,加工软件还是德国造的,就连一把车刀,一个钻头,都是日本造的!除了厂房,没有一样工具是中国制造!就连厂房也是借鉴了外国的经验……”
在看惯了国人频频发泄反日情绪的诸论后,能读到这样的文章,而且是出自一位普通的工人之手(作者自称是一位月收入1500元的技工),不禁感到莫大的欣慰。真正活跃在第一线的劳动者的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他们深深知道:“一个国家的支柱、脊梁是制造业”。
欣慰之余,又不能不对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感到一种无奈。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赶上先进国家的步伐,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甚至不惜“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大量的外资以加快我们生产水平的提高。然而,结果并不理想。于是就有了诸如外商如何奸诈狡猾、只把过时的生产技术高价卖到中国之类的言论,甚至有些人偏激地抛出“不要外资论”。当然,有各种言论的出现是一种好的现象,至少说明国人已经开始重视技术、并有了对引进技术评头论足的勇气。不过,在定论之前,是否也应该从根本上去审视一下技术到底是什么。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那位实际感受颇深的技工,还是抛出各种言论的专家学者都只是把目光停留在了生产设备之上。那么,生产设备是否就能够代表技术呢?在现代经营学中,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生产设备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容易判断比较,但它毕竟只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狭义的技术”而已。真正的现代企业的技术包括:“由设计、规划、研发等构成的信息;由生产设备等构成的生产体系;加工、组装机械操作的技能以及代表技术最高层面的熟练操作”这四大要素。这些要素由下至上呈金字塔形分布、其间各个要素环环相扣,互相联动所形成的体系才是现代企业所必需的技术体系。
放眼世界,“制造业为各个经济大国的立国之本”这一点毋庸置疑。且看我们的近邻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在其近代化的成长历程中制造业始终被赋予振兴国邦的使命。现任的安倍晋三首相更是早早地在其竞选理念中明确地阐述了“以制造业立国的基本方针”。
日本其实也有过和我们一样的尴尬经历。特别是二战以后,日本的企业界也大兴盲目崇信欧美技术之风,花大价钱从欧美各国引进了大量的生产设备。然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家企业引进了一套荷兰制造的机器设备。荷兰人向以身高著名,他们设计的操控台明显不适合亚洲人操作。这时,作为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为机器配置一个台阶,让员工站在高处操作;而另一种则是将操作台的底部切割至员工顺手的高度。诚然,无论哪一种选择,其结果都可以操作这台机器。但就其本质上来讲,敢不敢对生产设备动刀,其实就是敢不敢对技术进行挑战的问题,也就是到底是“技术服务于人类”还是“人类盲从于技术”的问题。众多的日本企业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如果不对技术进行改造、促成其不断的改良、发展,那么他们所能得到的技术将永远落后于人。而正是这种敢于向生产设备动刀的积极的态度,才使得日本的制造业最终能与德国比肩,成为了世界屈指可数的“母机器”(制造机器设备的机器)制造王国。
反观我们的企业,更多地是选择了前者,将引进来的生产设备视为神圣不可冒犯的技术。记得在二三年前,大连的一家民营模具厂引进了一套德国制造的3D焊接设备,并为了操作这台机器招募了三名理工科的博士。一时间,对中国企业的崛起充满畏惧的日本业界人士纷纷来到该厂参观学习。参观后他们的心放宽了许多。因为,他们从生产第一线上看到了中国企业对技术(生产设备)的盲信。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企业自己不可能创造出世界上最好的设备。
由此看来,中日之技术差距是从对技术的根本认识上就早已产生了的。
如果我们的企业还不能尽快地认识到技术的真谛、还不能真正做到让技术服务于人类,那么,我们的技工面对外国生产设备时无奈的叹息声还会随处可闻。
近日,在上海热线的BBS上偶尔看到一篇关于中外生产技术差距的文章。作者以一位在制造业生产第一线的技工的视角,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中国制造业的软肋:“……第一次加工制造出精度达到预计的0.0001毫米要求的样品时,我兴奋了一阵子,但紧接着又有了失落感,因为那台加工中心的数控机床是德国造的,数控计算机部分是德国造的,加工软件还是德国造的,就连一把车刀,一个钻头,都是日本造的!除了厂房,没有一样工具是中国制造!就连厂房也是借鉴了外国的经验……”
在看惯了国人频频发泄反日情绪的诸论后,能读到这样的文章,而且是出自一位普通的工人之手(作者自称是一位月收入1500元的技工),不禁感到莫大的欣慰。真正活跃在第一线的劳动者的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他们深深知道:“一个国家的支柱、脊梁是制造业”。
欣慰之余,又不能不对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感到一种无奈。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赶上先进国家的步伐,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甚至不惜“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大量的外资以加快我们生产水平的提高。然而,结果并不理想。于是就有了诸如外商如何奸诈狡猾、只把过时的生产技术高价卖到中国之类的言论,甚至有些人偏激地抛出“不要外资论”。当然,有各种言论的出现是一种好的现象,至少说明国人已经开始重视技术、并有了对引进技术评头论足的勇气。不过,在定论之前,是否也应该从根本上去审视一下技术到底是什么。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那位实际感受颇深的技工,还是抛出各种言论的专家学者都只是把目光停留在了生产设备之上。那么,生产设备是否就能够代表技术呢?在现代经营学中,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生产设备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容易判断比较,但它毕竟只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狭义的技术”而已。真正的现代企业的技术包括:“由设计、规划、研发等构成的信息;由生产设备等构成的生产体系;加工、组装机械操作的技能以及代表技术最高层面的熟练操作”这四大要素。这些要素由下至上呈金字塔形分布、其间各个要素环环相扣,互相联动所形成的体系才是现代企业所必需的技术体系。
放眼世界,“制造业为各个经济大国的立国之本”这一点毋庸置疑。且看我们的近邻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在其近代化的成长历程中制造业始终被赋予振兴国邦的使命。现任的安倍晋三首相更是早早地在其竞选理念中明确地阐述了“以制造业立国的基本方针”。
日本其实也有过和我们一样的尴尬经历。特别是二战以后,日本的企业界也大兴盲目崇信欧美技术之风,花大价钱从欧美各国引进了大量的生产设备。然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家企业引进了一套荷兰制造的机器设备。荷兰人向以身高著名,他们设计的操控台明显不适合亚洲人操作。这时,作为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为机器配置一个台阶,让员工站在高处操作;而另一种则是将操作台的底部切割至员工顺手的高度。诚然,无论哪一种选择,其结果都可以操作这台机器。但就其本质上来讲,敢不敢对生产设备动刀,其实就是敢不敢对技术进行挑战的问题,也就是到底是“技术服务于人类”还是“人类盲从于技术”的问题。众多的日本企业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如果不对技术进行改造、促成其不断的改良、发展,那么他们所能得到的技术将永远落后于人。而正是这种敢于向生产设备动刀的积极的态度,才使得日本的制造业最终能与德国比肩,成为了世界屈指可数的“母机器”(制造机器设备的机器)制造王国。
反观我们的企业,更多地是选择了前者,将引进来的生产设备视为神圣不可冒犯的技术。记得在二三年前,大连的一家民营模具厂引进了一套德国制造的3D焊接设备,并为了操作这台机器招募了三名理工科的博士。一时间,对中国企业的崛起充满畏惧的日本业界人士纷纷来到该厂参观学习。参观后他们的心放宽了许多。因为,他们从生产第一线上看到了中国企业对技术(生产设备)的盲信。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企业自己不可能创造出世界上最好的设备。
由此看来,中日之技术差距是从对技术的根本认识上就早已产生了的。
如果我们的企业还不能尽快地认识到技术的真谛、还不能真正做到让技术服务于人类,那么,我们的技工面对外国生产设备时无奈的叹息声还会随处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