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

  反思,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如教师之间的碰头会、活动小结、与家长的交流反馈等等。此反思与彼反思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将主宰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幼儿教师培训而言,经验是各种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而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得以加强。因此,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成为幼儿教师培训实践的核心问题。   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结合幼儿园工作的特点,利用工作的各环节,变为教师学习、培训基地。   1.在学习、读书笔记中增强反思意识。实施新课改,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教师应博览群书,了解教育形势发展的动态,阅读各地幼教刊物。对于经典的讲话、观点、活动等随时记下,反思自己的理念,对比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结合。长此,教师心中实践的方向也会逐一明朗。   2.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磨炼反思能力。幼儿教师每天都在进行备课和实施教育活动。结合幼儿一日的活动和幼儿表现,进行案例分析,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出难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   3.在外出观摩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学习中提高反思能力。不管是专题讲座、研讨会,还是园内的集体备课、观摩课,都是最好的学习和反思机会。专家、同事、报告、发言,都是她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化,因此要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我们幼儿教师还要抛开“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与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坦诚相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4.在教学评价中发展反思能力。上级部门、领导、家长、同事、对我们幼儿教师的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反馈。我们要以正确地态度积极对待,并将它作为准确了解自身优势,查找自身原因的好机会,分析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促进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发展。   二、幼儿教师灵活掌握反思的焦点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思,所获得的结果不同。   1.从成功之处出发。在大班的操作活动《水果串》中,老师准备各种大小不一的水果玩具,让幼儿串自己喜欢的水果串。在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很有创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有的按同一种水果的大小顺序串,有的按两种水果交替串,有的按三种水果交替串等,其中渗透了科学领域中的分类、排序。《纲要(试行)》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这里得到很好地体现。   2.寻找不足之处。在一次观摩课中,老师组织一节艺术课,用橡皮泥制作刺猬背果子。幼儿们在兴趣很浓地团、拍、捏,桌子的另一边有几个小朋友有些噪动,老师走过去一看,他们兴奋地喊:“老师,老师,看我的小兔子!”原来,王子建小朋友把本应该插在刺猬身上的许多刺仅仅插了两根,而且刚好插在眼睛上面,看上去也蛮象小兔子。唉,这个调皮蛋。今天是让他做刺猬,怎么做起兔子来了?而且今天园领导来观摩。虽然老师内心着急,但故作镇定地先表扬了他的创造力,然后作淡化式地离开了。这个片断,老师虽然肯定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态度还不够明确,而且没有进一步挖掘孩子的创造力。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应化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   3 发现幼儿的创新。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能及时地捕捉幼儿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观点、思维、角度、正确地引导幼儿,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呵护和发展。   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使用反思方法   1.反思日记。这种方法很随意,幼儿教师只要多留意幼儿的一日生活,都能够找到反思的素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对比进行讨论分析,坦率地交换意见和建议,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发现许多教师自己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   3.现场讨论。工作在幼教战线的教师聚在一起,大家提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所得的结论为全体教师共享。   4.行动研究。在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我们老师的个体反思,实际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为弄明白遇到的问题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与研究者进行调查、实验、研究,即为行为研究。   四、要让反思成为幼儿教师的习惯行为   要使教师们明白反思的途径和方法,尝到反思实践的甜头,为幼儿教师自身提高工作成效,促进自身成长提供有效帮助,积极挖掘教师中自我成长需要的潜能,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渴望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把反思行为变为自主的,习惯性的行为,在反思的层面上再学习,再提高,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成为研究型的现代幼儿教师。   “反思能力”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是教师们的新目标,一定会被众多的幼教工作者接受,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得力助手。

  反思,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如教师之间的碰头会、活动小结、与家长的交流反馈等等。此反思与彼反思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将主宰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幼儿教师培训而言,经验是各种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而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得以加强。因此,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成为幼儿教师培训实践的核心问题。   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结合幼儿园工作的特点,利用工作的各环节,变为教师学习、培训基地。   1.在学习、读书笔记中增强反思意识。实施新课改,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教师应博览群书,了解教育形势发展的动态,阅读各地幼教刊物。对于经典的讲话、观点、活动等随时记下,反思自己的理念,对比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结合。长此,教师心中实践的方向也会逐一明朗。   2.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磨炼反思能力。幼儿教师每天都在进行备课和实施教育活动。结合幼儿一日的活动和幼儿表现,进行案例分析,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出难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   3.在外出观摩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学习中提高反思能力。不管是专题讲座、研讨会,还是园内的集体备课、观摩课,都是最好的学习和反思机会。专家、同事、报告、发言,都是她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化,因此要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我们幼儿教师还要抛开“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与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坦诚相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4.在教学评价中发展反思能力。上级部门、领导、家长、同事、对我们幼儿教师的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反馈。我们要以正确地态度积极对待,并将它作为准确了解自身优势,查找自身原因的好机会,分析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促进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发展。   二、幼儿教师灵活掌握反思的焦点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思,所获得的结果不同。   1.从成功之处出发。在大班的操作活动《水果串》中,老师准备各种大小不一的水果玩具,让幼儿串自己喜欢的水果串。在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很有创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有的按同一种水果的大小顺序串,有的按两种水果交替串,有的按三种水果交替串等,其中渗透了科学领域中的分类、排序。《纲要(试行)》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这里得到很好地体现。   2.寻找不足之处。在一次观摩课中,老师组织一节艺术课,用橡皮泥制作刺猬背果子。幼儿们在兴趣很浓地团、拍、捏,桌子的另一边有几个小朋友有些噪动,老师走过去一看,他们兴奋地喊:“老师,老师,看我的小兔子!”原来,王子建小朋友把本应该插在刺猬身上的许多刺仅仅插了两根,而且刚好插在眼睛上面,看上去也蛮象小兔子。唉,这个调皮蛋。今天是让他做刺猬,怎么做起兔子来了?而且今天园领导来观摩。虽然老师内心着急,但故作镇定地先表扬了他的创造力,然后作淡化式地离开了。这个片断,老师虽然肯定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态度还不够明确,而且没有进一步挖掘孩子的创造力。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应化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   3 发现幼儿的创新。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能及时地捕捉幼儿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观点、思维、角度、正确地引导幼儿,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呵护和发展。   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使用反思方法   1.反思日记。这种方法很随意,幼儿教师只要多留意幼儿的一日生活,都能够找到反思的素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对比进行讨论分析,坦率地交换意见和建议,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发现许多教师自己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   3.现场讨论。工作在幼教战线的教师聚在一起,大家提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所得的结论为全体教师共享。   4.行动研究。在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我们老师的个体反思,实际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为弄明白遇到的问题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与研究者进行调查、实验、研究,即为行为研究。   四、要让反思成为幼儿教师的习惯行为   要使教师们明白反思的途径和方法,尝到反思实践的甜头,为幼儿教师自身提高工作成效,促进自身成长提供有效帮助,积极挖掘教师中自我成长需要的潜能,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渴望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把反思行为变为自主的,习惯性的行为,在反思的层面上再学习,再提高,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成为研究型的现代幼儿教师。   “反思能力”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是教师们的新目标,一定会被众多的幼教工作者接受,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得力助手。


相关文章

  • 塑造新时代女教师的形象
  • 塑造新时代女教师的形象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女性曾被压在社会最底层,受尽欺凌."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纲常礼教严重地束缚着女性的个性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发挥,严重地压抑着女性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 ...查看


  • 如何做一名新时代下的合格教师
  • 如何做一名新时代下的合格教师 [摘 要] 当前形势下,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学生.家长.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一名新时代下的合格教师?值得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深思. [关键词] 更新教育观念:平等.民主:教师语言艺术:综合 ...查看


  • 浅谈知识经济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影响
  •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为研究对象,对知识经济给高校传统体育改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针对性建议.以强化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更好地 ...查看


  • 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
  • 作者:吴康宁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年08期 当今时代是一个反思的时代.质疑的时代.批判的时代.这一点对于教育研究来讲同样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不可谓不多.涉及面不可谓不广,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对于教师的 ...查看


  • 做一个有学识的教师
  • 众多研究表明,好教师一定是一个有学识的人.例如,美国学者保罗·韦地博士曾经花了40年时间,通过分析9万名学生的信件,概括出了成为一个好教师应具备的十二种品质(友善.尊重学生.学识.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 ...查看


  • ----读[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 加强师德修养 做敬业.乐业.勤业的优秀教师 ----读<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 ,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教师道德.不同时期.不同社会 ...查看


  • 让初中语文教学激荡时代的脉搏
  •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带领少年在文字架构起的美丽天空下,自由的飞翔的一项很美的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教师都有自己的答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探索古代文学的精湛,还是领略外国文学的纯美,亦或是体味现代文学的灵动,都要让教学激荡着时代的脉搏 ...查看


  •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4-12-17 分类:心得体会 来源:书通网 10 心得一: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过去是"不进则退&quo ...查看


  • 个人发展规划书
  • 2012年个人发展规划书 作者:陈嵩沅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 ...查看


  • 信息化时代下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化时代下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作者:金丽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4年第08期 [摘要]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职业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信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