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作为家长,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最根本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即要提高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教育和保护的力度,对孩子的道德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矫治。而常见的、多发的、容易诱发孩子犯罪的不良行为概括起来有10种,它们是:吸烟、酗酒;与品行不正的人交朋友;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或故意损害公共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读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合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艺场所(包括色情吧)。对以上10种不良行为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切不可视为小事。不久前我对北京城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进行了考察,发现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提案中,我提出:希望国务院进一步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经营的电子游艺厅、歌舞厅和网吧等场所的执法力度;呼吁对宣传色情的各种媒体、文化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并尽快立法。
二、面对人际交往,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孩子人际交往智商是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发展的。因此,除了为孩子设计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外,我们更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自然而随机地进行教育。
让孩子在与人共同生活、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到乐趣,养成对人、对事的积极态度,学习交往策略,发展交往能力。
1给孩子创造设置充满爱,稳定,能及时满足他身心发展需求、开放交流的家庭环境;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人际交往提供模仿和认同的良好榜样;
3深刻了解孩子的兴趣、关注点、学习方式、原有经验等,给予适合孩子发展需求的、具有个性化、建设性、实效性的教育关怀;
4足够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亲子交往;
5给孩子充足的与其他成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孩子建立对周围人们的亲近感、信任感,对周围环境和事件的可控制感;
6给孩子充足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支持、帮助孩子在与同伴主动的交往(包括冲突)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建立平等、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7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各种事件中,自然而随机地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作为家长,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最根本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即要提高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教育和保护的力度,对孩子的道德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矫治。而常见的、多发的、容易诱发孩子犯罪的不良行为概括起来有10种,它们是:吸烟、酗酒;与品行不正的人交朋友;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或故意损害公共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读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合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艺场所(包括色情吧)。对以上10种不良行为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切不可视为小事。不久前我对北京城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进行了考察,发现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提案中,我提出:希望国务院进一步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经营的电子游艺厅、歌舞厅和网吧等场所的执法力度;呼吁对宣传色情的各种媒体、文化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并尽快立法。
二、面对人际交往,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孩子人际交往智商是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发展的。因此,除了为孩子设计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外,我们更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自然而随机地进行教育。
让孩子在与人共同生活、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到乐趣,养成对人、对事的积极态度,学习交往策略,发展交往能力。
1给孩子创造设置充满爱,稳定,能及时满足他身心发展需求、开放交流的家庭环境;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人际交往提供模仿和认同的良好榜样;
3深刻了解孩子的兴趣、关注点、学习方式、原有经验等,给予适合孩子发展需求的、具有个性化、建设性、实效性的教育关怀;
4足够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亲子交往;
5给孩子充足的与其他成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孩子建立对周围人们的亲近感、信任感,对周围环境和事件的可控制感;
6给孩子充足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支持、帮助孩子在与同伴主动的交往(包括冲突)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建立平等、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7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各种事件中,自然而随机地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