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高波,200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现任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采油29队副队长。三年来,我坚持工作在基层采油一线,留下了无悔的青春足迹。
我出生在山东邹平的一个小村庄。年少的记忆中,常听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一种对石油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2003年,怀着做一名石油工人的理想,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石油工程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加深了我对石油重要性的认识,让我懂得了石油人的舞台在哪里,石油人的使命是什么,也坚定了我到油田一线建功立业的决心。
2007年,我放弃了在繁华都市工作的机会,怀着理想奔赴渤海之滨的胜利油田,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石油工人。
记得那年盛夏,我坐了两天两夜的车,从四川到了山东东营。接着又颠簸了几个小时,才到达了采油队。眼前看到的景象,让已经疲惫不堪的我,情绪一下子跌进了深谷。
尽管我来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茫茫无边的盐碱滩,寂静无声的芦苇荡,还是让我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荒凉的世界。看不到想象中那热火朝天的采油场面,看不到先进的办公设备。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我不知所措。
情绪低落的我,刚走进采油29队的驻地,就有一群采油工呼啦啦地围了上来,一边喊着“新人来了”,一边抢着帮我拿行李,安排房间。他们尘土满面、全身油垢,但露出的却是最真诚、最热情的微笑,说的是最朴实的话语。他们的热情和真诚,给了我家的温暖,让我暂时忘掉了荒凉和孤寂。
那一夜,我听着抽油机的运转声,心里怎么也不能平静。我又想起了儿时激励我的石油人的豪言壮语,想起了自己选择油田时发出的誓言。学石油的,油田就是最好的战场!我是属于这片土地的!我的理想,和那一夜采油队的灯光一样,在寂静的黑夜里重新点亮。
只有置身于茫茫荒野,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艰苦。我们三四个人共住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平房。夏天象“蒸笼”,冬天象“冰窖”。罐车三天才送一次水,一百多号人做饭、洗漱都指望着它。我总是一身汗、一脸油,身上的工作服从来没有干净过,有时忙得一天都顾不上吃一顿饭。 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到油田采油的实战,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从在采油队见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给自己来了次“归零”。从学习使用管钳,到熟练操作抽油机;从第一次量油取样,到维护油井正常生产„„我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手上磨出了老茧,脚下磨出了血泡,短短6个月就熟练掌握了采油工各项操作技能。我还结合生产实际,重新研读《采油技术手册》,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我把自己对油井现场管理的认识写成论文,在见习期结束的胜利油田论文答辩中获得二等奖。到油田10个月后,我被破格定岗为队里的工程技术员。针对所管理油田的区块特点,我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总结油田工作的实战经验,分析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措施,实现了一口油井产油水平由每天3.1吨提高到了每天10.7吨。这口油井当年累计增油1986吨,增加效益600余万元,创下了队里增产的记录!
2009年4月,毕业不到两年,我担任了近160人的采油队副队长,成为这个队组建15年来最年轻的队干部。有的人觉得我太嫩了,怀疑地说,“这么重的担子,他能挑得动吗?” 是啊,我所在的采油29队以敢打硬仗、敢抢硬活闻名,是油田为数不多的名牌基层队。挑起这个队副队长的担子的确不容易。我想,我年轻,有知识,有决心,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没有干不成的事。于是,我把满腔热忱投入到一点一滴的工作中。
2009年6月的一个周末,我正在休息,突然接到调度室电话:一条输油管线穿孔了!我赶紧换上工作服、带领职工直奔现场。到了现场一看,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穿孔处,像胳膊粗的油柱正喷涌而出。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产量!来不及多想,我抓起工具
一下子就跳进了油坑中„„
浓烈的油气味,熏得我睁不开眼睛,只能靠两只手在黑乎乎齐胸深的原油中摸索着,就像大海里捞针一样。摸索了十多分钟后,才摸清了穿孔的大小、类型。经过反复的打卡子堵漏,穿孔终于成功堵住了。而在原油中浸泡了一个多小时的我,此刻被熏得失去了知觉。等大家把我从油坑中拖出来时,我全身都是原油,只能看出牙齿和眼睛。意识模糊的我,却清晰地听到了大家焦急的呼唤:“小高队长!”“小高队长!”平时大家都喊我“小高”,这一声声“小高队长”,叫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三年来,我处处留心,摸索出了采油29队“一井一策”管理记录本、“123计量管理模式”、技术监督典型经验等先进做法,在采油厂大范围推广。结合采油队管理实际,我主持制订了队里规范职工操作行为的“三个标准化手册”。在我和队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队先后获得了胜利油田“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队”、“金牌基层队”、“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我个人也多次获得采油矿技术创新能手、挖潜增效能手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采油厂青年突击手。2009年获“胜利希望奖”和油田“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石油人战天斗地、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我,荒凉的土壤下孕育的巨大宝藏时刻打动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神圣责任时刻激励着我!在油田的日日夜夜让我懂得了,选择艰苦,需要勇气,忍耐艰苦,需要意志,只有不畏艰苦的人,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从生活安逸的天府成都,到偏僻艰苦的油田基层;从书生意气的大学生,到战斗在一线的石油工作者,我在油田度过了3年宝贵的青春时光。每当看到朝阳映衬下的一座座井架,每当看到广袤原野上繁忙的抽油机,每当看到喷薄而出的黑色原油,我的心里都会充满了幸福和自豪。我从内心深深感谢油田生活让我经受的考验和锻炼,感谢这片土地赐予我的厚重的生命体验。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高波,200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现任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采油29队副队长。三年来,我坚持工作在基层采油一线,留下了无悔的青春足迹。
我出生在山东邹平的一个小村庄。年少的记忆中,常听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一种对石油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2003年,怀着做一名石油工人的理想,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石油工程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加深了我对石油重要性的认识,让我懂得了石油人的舞台在哪里,石油人的使命是什么,也坚定了我到油田一线建功立业的决心。
2007年,我放弃了在繁华都市工作的机会,怀着理想奔赴渤海之滨的胜利油田,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石油工人。
记得那年盛夏,我坐了两天两夜的车,从四川到了山东东营。接着又颠簸了几个小时,才到达了采油队。眼前看到的景象,让已经疲惫不堪的我,情绪一下子跌进了深谷。
尽管我来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茫茫无边的盐碱滩,寂静无声的芦苇荡,还是让我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荒凉的世界。看不到想象中那热火朝天的采油场面,看不到先进的办公设备。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我不知所措。
情绪低落的我,刚走进采油29队的驻地,就有一群采油工呼啦啦地围了上来,一边喊着“新人来了”,一边抢着帮我拿行李,安排房间。他们尘土满面、全身油垢,但露出的却是最真诚、最热情的微笑,说的是最朴实的话语。他们的热情和真诚,给了我家的温暖,让我暂时忘掉了荒凉和孤寂。
那一夜,我听着抽油机的运转声,心里怎么也不能平静。我又想起了儿时激励我的石油人的豪言壮语,想起了自己选择油田时发出的誓言。学石油的,油田就是最好的战场!我是属于这片土地的!我的理想,和那一夜采油队的灯光一样,在寂静的黑夜里重新点亮。
只有置身于茫茫荒野,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艰苦。我们三四个人共住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平房。夏天象“蒸笼”,冬天象“冰窖”。罐车三天才送一次水,一百多号人做饭、洗漱都指望着它。我总是一身汗、一脸油,身上的工作服从来没有干净过,有时忙得一天都顾不上吃一顿饭。 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到油田采油的实战,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从在采油队见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给自己来了次“归零”。从学习使用管钳,到熟练操作抽油机;从第一次量油取样,到维护油井正常生产„„我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手上磨出了老茧,脚下磨出了血泡,短短6个月就熟练掌握了采油工各项操作技能。我还结合生产实际,重新研读《采油技术手册》,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我把自己对油井现场管理的认识写成论文,在见习期结束的胜利油田论文答辩中获得二等奖。到油田10个月后,我被破格定岗为队里的工程技术员。针对所管理油田的区块特点,我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总结油田工作的实战经验,分析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措施,实现了一口油井产油水平由每天3.1吨提高到了每天10.7吨。这口油井当年累计增油1986吨,增加效益600余万元,创下了队里增产的记录!
2009年4月,毕业不到两年,我担任了近160人的采油队副队长,成为这个队组建15年来最年轻的队干部。有的人觉得我太嫩了,怀疑地说,“这么重的担子,他能挑得动吗?” 是啊,我所在的采油29队以敢打硬仗、敢抢硬活闻名,是油田为数不多的名牌基层队。挑起这个队副队长的担子的确不容易。我想,我年轻,有知识,有决心,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没有干不成的事。于是,我把满腔热忱投入到一点一滴的工作中。
2009年6月的一个周末,我正在休息,突然接到调度室电话:一条输油管线穿孔了!我赶紧换上工作服、带领职工直奔现场。到了现场一看,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穿孔处,像胳膊粗的油柱正喷涌而出。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产量!来不及多想,我抓起工具
一下子就跳进了油坑中„„
浓烈的油气味,熏得我睁不开眼睛,只能靠两只手在黑乎乎齐胸深的原油中摸索着,就像大海里捞针一样。摸索了十多分钟后,才摸清了穿孔的大小、类型。经过反复的打卡子堵漏,穿孔终于成功堵住了。而在原油中浸泡了一个多小时的我,此刻被熏得失去了知觉。等大家把我从油坑中拖出来时,我全身都是原油,只能看出牙齿和眼睛。意识模糊的我,却清晰地听到了大家焦急的呼唤:“小高队长!”“小高队长!”平时大家都喊我“小高”,这一声声“小高队长”,叫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三年来,我处处留心,摸索出了采油29队“一井一策”管理记录本、“123计量管理模式”、技术监督典型经验等先进做法,在采油厂大范围推广。结合采油队管理实际,我主持制订了队里规范职工操作行为的“三个标准化手册”。在我和队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队先后获得了胜利油田“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队”、“金牌基层队”、“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我个人也多次获得采油矿技术创新能手、挖潜增效能手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采油厂青年突击手。2009年获“胜利希望奖”和油田“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石油人战天斗地、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我,荒凉的土壤下孕育的巨大宝藏时刻打动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神圣责任时刻激励着我!在油田的日日夜夜让我懂得了,选择艰苦,需要勇气,忍耐艰苦,需要意志,只有不畏艰苦的人,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从生活安逸的天府成都,到偏僻艰苦的油田基层;从书生意气的大学生,到战斗在一线的石油工作者,我在油田度过了3年宝贵的青春时光。每当看到朝阳映衬下的一座座井架,每当看到广袤原野上繁忙的抽油机,每当看到喷薄而出的黑色原油,我的心里都会充满了幸福和自豪。我从内心深深感谢油田生活让我经受的考验和锻炼,感谢这片土地赐予我的厚重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