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忠华
教材:教科版六上能量单元第一课
教材分析: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探究使小磁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怎样才能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第一组:电池、导线1根、指南针、小灯泡等
第二组:在第一组基础上增加长约200厘米的绝缘导线、粗细不同的导线、1节电池等
教学过程:
一、发现通电导线可以让指南针发生偏转
1.这是个指南针,什么情况下会影响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
2.归纳:磁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3.出示电池和导线,介绍奥斯特实验。
4.学生按要求做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二、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1.提出关键问题“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的呢?”
2.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析引导:
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
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 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
②通电之后的导线产生了磁性,导致磁针发生了偏转。
3.小结:电流能产生磁性
三、探究使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的方法
1.刚才磁针偏转现象不够明显,你有办法让现象更明显吗?(学生可能回答:增加电池、改变导线长度、粗细等)(改变电流、改变导线)
学生如果提到短路,应提醒短路的注意点。
2.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大概10分钟后,教师展示部分小组实验成果)
3.教师随机提供锦囊作进一步的引导探究,不打断学生实验进程,继续探究增强磁性的办法和其他可能的发现。
A、这根导线每个地方都有磁性吗?磁性都一样强吗?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中间弱,两边强?
B、我们知道磁铁叠加起来有可能使磁性增强,如果这根长的导线也折叠起来,磁性会增强吗?
C、你们是怎么折叠这根导线的?(来回折叠;还是一个方向,比如一圈圈绕起来,成为线圈;或者揉捏成一团)哪种磁性强?
D、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提示:横着放在指南针的上下左右前后,竖着放在指南针的上下左右前后;线圈套住指南针平行放或竖着放等)
E、线圈的圈数多少、线圈的圈的大小会影响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吗?(机动处理) F、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也存在两极?(机动处理)
G、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4.组织汇报。
5.小结:通电导线绕成线圈,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磁性越强。短路、增加电池增强电流,也能增加小磁针偏转角度,磁性也越强。
四、拓展延伸
1.通电导线是否存在磁极的探讨。
给孩子创造更大的探究空间
杭州市时代小学 张忠华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中国人学物理的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对物理的了解是从现象出发,倒过来的,物理定理是从现象归纳出来的,是归纳法。演绎法是用来对付考试的,归纳法是做学习的方法。”正如杨振宁所说,我们以前教学生科学知识是适应于考试的,但这不是学科学的宗旨,我们教学生学科学的宗旨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科学教学不能再采用“提出定理(或结论)→学生实验→归纳”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教的话,只会把学生变成一个由老师遥控的“机器人”,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可以说,现在的科学课已经从很大程度上变为一定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提供了较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对学生的发展颇为有效。但我们也意识到,这样的探究空间是否真的够大了,还有没有发展和创造的余地了呢,如何给孩子创造更大的探究空间呢?从《电和磁》一课的试教后,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创造更大的探究空间。
一、探究时间的保证
科学探究需要时间。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得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得要留出出错误耽误的时间,得要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来开展讨论。因此充足的时间成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
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而且都有学好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小步走”,设计很多环
节,一环紧扣一环,讲究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小,便于教师控制。但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剥夺了学生在课堂里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科学课堂必须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探究,不要总是打断他们的思维,不要让20分钟的实验因为我们的不断叫停而变成10×2甚至是5×4。在《电和磁》这一课中,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使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变得更为明显。按照一般的处理,指导学生通电线圈也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性,让学生尝试,用不了几分钟时间,探究活动就结束了。但我在这里设计成在学生探究了几种增加磁性的方法后,着重探究通电线圈的引出、不同绕法、放置方法等等,教师只是适时地提供相助锦囊,一切活动都由学生按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直到全班同学都完成探究。这么大块的探究时间的保证,让孩子在有计划的实验步骤下自主探究,增加了对线圈增大磁性的感性认识和科学认识过程。探究怎样使小磁针偏转幅度更大这个实验,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是需要不同的时间的。课堂中可能会出现有的组已经完成很久而有的组还在做的情况;有时,由于时间的不充分也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从书中“偷”来的;有的试验需要的时间也很长。这个时候需要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
二、探究问题的深入
平常我们都说:“低估学生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但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不低估学生却非常的难,尤其是在组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更是如此。一般而言,一个探究活动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教师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收获,一旦达到了这个目标,教师就会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有效的,他很少会去进一步思考,这种设计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是不是能够最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正是这种看似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的生长,
同时也使得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判断一个探究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去判断,去推理,去验证。基于这个道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那些看似非常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并思考能否将探究更深入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或许就能够提升探究活动的质量,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又或许就是这一小步,将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多的有价值的教学元素。
让探究再深入一步,不仅意味着教师教学智慧的复苏,意味着课堂动态的生成,更意味着学生将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发展。
《电和磁》这一课,怎样使小磁针偏转现象变得更明显,无疑是本课的重点,教科书设计的活动内容是,研究把导线绕成线圈是否能增加磁性,以及不同的摆放位置是否也影响磁针的偏转幅度。但很多学生学完之后,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绕成线圈,为什么线圈能增强磁性?是否还有其他对导线的处理方式呢?给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学生就有多大的发展。在这里,我设计了几个有阶梯有容量的问题,提供学生去思考和探究,把学习内容转化成了学生探究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提供了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从“学生在研究了导线的长短、粗细等后,继续引发一系列可供探究的问题,“A、这根导线每个地方都有磁性吗?磁性都一样强吗?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中间弱,两边强?B、我们知道磁铁叠加起来有可能使磁性增强,如果这根长的导线也折叠起来,磁性会增强吗?C、你们是怎么折叠这根导线的?(来回折叠;还是一个方向,比如一圈圈绕起来,成为线圈;或者揉捏成一团)哪种磁性强?D、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提示:横着放在指南针的上下左右前后,竖着放在指南针的上下左右前后;线圈套住指南针平行放或竖着放等)E、线圈的圈数多少、线圈的圈的大小会影响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吗?(机动处理)F、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也存在两极?(机动处理)G、有没有其他的发现?”这些问题层层深入,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小组都能完成ABCD四个环节,也即达到了教材要求的目标,另外一个EFG问题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小组增设的,希望他们更加深入地去研究线圈对磁性的影响。
目前,很多给了大空间的探究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对孩子有帮助的探究。《新课程标准》推行探究、自主、合作的理念。对于科学课的自主探究学习,我认为应该有一定的度,而不能一味地放任,如果一味地放任,效果不一定好。在课堂上,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探究,也就是教师“放”的过多,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是很片面的,甚至是无效的。在《电和磁》这课中,我给予学生20多分钟的大块时间进行探究,并不是“放羊式”的自由探究,在这段时间内,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更加的繁忙。在试教过程中,学生在初步进行了怎样增强小磁针偏转角度的方法的探究活动后,会觉得自己的研
究活动就完结了,会觉得无事可干了。这个时候,我相机给了小组提示卡,让他们变得有事情可干,而且这个提示任务也能促进学生继续对磁性增强的探究,这里明显体现一个递进的探究活动。我不仅穿梭在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情况,还要将学生已获得的成果展示不断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别的小组的活动情况,也可以对有困难的小组作为提示和帮助,进行差异化教学。这种非全体集中式的交流,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好地投入在探究活动中,而不会将已有的发现因为突然的打断而终止,以致放弃研究。
这种深入探究的效果是在一节课时间内亲历几项活动(平均用力的探究)所不能达到的。国外科学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在科学课中一般的理解是:“一英寸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要尽量少一些、精一些。“一英里深”是指内容要展开,展开了才有可能“深”,才有可能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本课这样的安排设计也正想体现这一理念。
个人简介:
张忠华,男,中共预备党员。杭州市天长教育集团下属杭州市时代小学科学教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杭州市教改之星,上城区教坛新秀。曾获上城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浙江省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曾获上城区中小幼专题论文一等奖,浙江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指导学生在省市区各级科技比赛中获得奖项多个。
《电和磁》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忠华
教材:教科版六上能量单元第一课
教材分析: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探究使小磁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怎样才能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第一组:电池、导线1根、指南针、小灯泡等
第二组:在第一组基础上增加长约200厘米的绝缘导线、粗细不同的导线、1节电池等
教学过程:
一、发现通电导线可以让指南针发生偏转
1.这是个指南针,什么情况下会影响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
2.归纳:磁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3.出示电池和导线,介绍奥斯特实验。
4.学生按要求做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二、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1.提出关键问题“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的呢?”
2.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析引导:
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
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 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
②通电之后的导线产生了磁性,导致磁针发生了偏转。
3.小结:电流能产生磁性
三、探究使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的方法
1.刚才磁针偏转现象不够明显,你有办法让现象更明显吗?(学生可能回答:增加电池、改变导线长度、粗细等)(改变电流、改变导线)
学生如果提到短路,应提醒短路的注意点。
2.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大概10分钟后,教师展示部分小组实验成果)
3.教师随机提供锦囊作进一步的引导探究,不打断学生实验进程,继续探究增强磁性的办法和其他可能的发现。
A、这根导线每个地方都有磁性吗?磁性都一样强吗?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中间弱,两边强?
B、我们知道磁铁叠加起来有可能使磁性增强,如果这根长的导线也折叠起来,磁性会增强吗?
C、你们是怎么折叠这根导线的?(来回折叠;还是一个方向,比如一圈圈绕起来,成为线圈;或者揉捏成一团)哪种磁性强?
D、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提示:横着放在指南针的上下左右前后,竖着放在指南针的上下左右前后;线圈套住指南针平行放或竖着放等)
E、线圈的圈数多少、线圈的圈的大小会影响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吗?(机动处理) F、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也存在两极?(机动处理)
G、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4.组织汇报。
5.小结:通电导线绕成线圈,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磁性越强。短路、增加电池增强电流,也能增加小磁针偏转角度,磁性也越强。
四、拓展延伸
1.通电导线是否存在磁极的探讨。
给孩子创造更大的探究空间
杭州市时代小学 张忠华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中国人学物理的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对物理的了解是从现象出发,倒过来的,物理定理是从现象归纳出来的,是归纳法。演绎法是用来对付考试的,归纳法是做学习的方法。”正如杨振宁所说,我们以前教学生科学知识是适应于考试的,但这不是学科学的宗旨,我们教学生学科学的宗旨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科学教学不能再采用“提出定理(或结论)→学生实验→归纳”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教的话,只会把学生变成一个由老师遥控的“机器人”,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可以说,现在的科学课已经从很大程度上变为一定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提供了较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对学生的发展颇为有效。但我们也意识到,这样的探究空间是否真的够大了,还有没有发展和创造的余地了呢,如何给孩子创造更大的探究空间呢?从《电和磁》一课的试教后,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创造更大的探究空间。
一、探究时间的保证
科学探究需要时间。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得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得要留出出错误耽误的时间,得要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来开展讨论。因此充足的时间成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
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而且都有学好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小步走”,设计很多环
节,一环紧扣一环,讲究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小,便于教师控制。但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剥夺了学生在课堂里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科学课堂必须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探究,不要总是打断他们的思维,不要让20分钟的实验因为我们的不断叫停而变成10×2甚至是5×4。在《电和磁》这一课中,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使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变得更为明显。按照一般的处理,指导学生通电线圈也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性,让学生尝试,用不了几分钟时间,探究活动就结束了。但我在这里设计成在学生探究了几种增加磁性的方法后,着重探究通电线圈的引出、不同绕法、放置方法等等,教师只是适时地提供相助锦囊,一切活动都由学生按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直到全班同学都完成探究。这么大块的探究时间的保证,让孩子在有计划的实验步骤下自主探究,增加了对线圈增大磁性的感性认识和科学认识过程。探究怎样使小磁针偏转幅度更大这个实验,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是需要不同的时间的。课堂中可能会出现有的组已经完成很久而有的组还在做的情况;有时,由于时间的不充分也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从书中“偷”来的;有的试验需要的时间也很长。这个时候需要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
二、探究问题的深入
平常我们都说:“低估学生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但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不低估学生却非常的难,尤其是在组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更是如此。一般而言,一个探究活动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教师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收获,一旦达到了这个目标,教师就会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有效的,他很少会去进一步思考,这种设计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是不是能够最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正是这种看似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的生长,
同时也使得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判断一个探究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去判断,去推理,去验证。基于这个道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那些看似非常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并思考能否将探究更深入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或许就能够提升探究活动的质量,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又或许就是这一小步,将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多的有价值的教学元素。
让探究再深入一步,不仅意味着教师教学智慧的复苏,意味着课堂动态的生成,更意味着学生将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发展。
《电和磁》这一课,怎样使小磁针偏转现象变得更明显,无疑是本课的重点,教科书设计的活动内容是,研究把导线绕成线圈是否能增加磁性,以及不同的摆放位置是否也影响磁针的偏转幅度。但很多学生学完之后,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绕成线圈,为什么线圈能增强磁性?是否还有其他对导线的处理方式呢?给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学生就有多大的发展。在这里,我设计了几个有阶梯有容量的问题,提供学生去思考和探究,把学习内容转化成了学生探究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提供了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从“学生在研究了导线的长短、粗细等后,继续引发一系列可供探究的问题,“A、这根导线每个地方都有磁性吗?磁性都一样强吗?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中间弱,两边强?B、我们知道磁铁叠加起来有可能使磁性增强,如果这根长的导线也折叠起来,磁性会增强吗?C、你们是怎么折叠这根导线的?(来回折叠;还是一个方向,比如一圈圈绕起来,成为线圈;或者揉捏成一团)哪种磁性强?D、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提示:横着放在指南针的上下左右前后,竖着放在指南针的上下左右前后;线圈套住指南针平行放或竖着放等)E、线圈的圈数多少、线圈的圈的大小会影响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吗?(机动处理)F、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也存在两极?(机动处理)G、有没有其他的发现?”这些问题层层深入,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小组都能完成ABCD四个环节,也即达到了教材要求的目标,另外一个EFG问题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小组增设的,希望他们更加深入地去研究线圈对磁性的影响。
目前,很多给了大空间的探究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对孩子有帮助的探究。《新课程标准》推行探究、自主、合作的理念。对于科学课的自主探究学习,我认为应该有一定的度,而不能一味地放任,如果一味地放任,效果不一定好。在课堂上,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探究,也就是教师“放”的过多,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是很片面的,甚至是无效的。在《电和磁》这课中,我给予学生20多分钟的大块时间进行探究,并不是“放羊式”的自由探究,在这段时间内,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更加的繁忙。在试教过程中,学生在初步进行了怎样增强小磁针偏转角度的方法的探究活动后,会觉得自己的研
究活动就完结了,会觉得无事可干了。这个时候,我相机给了小组提示卡,让他们变得有事情可干,而且这个提示任务也能促进学生继续对磁性增强的探究,这里明显体现一个递进的探究活动。我不仅穿梭在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情况,还要将学生已获得的成果展示不断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别的小组的活动情况,也可以对有困难的小组作为提示和帮助,进行差异化教学。这种非全体集中式的交流,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好地投入在探究活动中,而不会将已有的发现因为突然的打断而终止,以致放弃研究。
这种深入探究的效果是在一节课时间内亲历几项活动(平均用力的探究)所不能达到的。国外科学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在科学课中一般的理解是:“一英寸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要尽量少一些、精一些。“一英里深”是指内容要展开,展开了才有可能“深”,才有可能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本课这样的安排设计也正想体现这一理念。
个人简介:
张忠华,男,中共预备党员。杭州市天长教育集团下属杭州市时代小学科学教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杭州市教改之星,上城区教坛新秀。曾获上城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浙江省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曾获上城区中小幼专题论文一等奖,浙江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指导学生在省市区各级科技比赛中获得奖项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