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诗经I中的植物文化H
布莉华#E刘
河北C#J承德民族师专教务处E
河北!J承德市广播电视局E传!承德承德$BK$$$$BK$$$D
摘要>在我国最早的诗集H诗经I中E涉及到了大量的植物E对这些植物的描写E反映了早期的风俗民情和先民
对植物的崇拜心理G同时H诗经I中以大量的植物作为比兴的载体E还体现了植物鲜明的感情色彩和审美倾向E人们常把植物作为吉祥F美好F幸福的象征E赞美植物充实旺盛的生命力E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E使人产生一系列美的联想E反映了我们祖先对美的追求和认识G
关键词>诗经I植物L祭祀L比兴L美学HL
中图分类号>!$KJ!!M文献标识码>N文章编号>#$$
诗经I是一部充分体现在周代就已形成的中国H
农业文化精神的诗集G它包孕了中华民族独特F深刻
的文化内容G从远古到殷周F春秋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E采摘与种植是当时劳动人民的重要生活内容G
作于春秋时期的H诗经I有着对大自然较为广泛和丰
富的展示E在它最早最本色的歌唱中E体现着先民对
大自然的基本感受E而植物这绿色生命的群体E则成
了H诗经I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G清人顾栋高
毛诗类释I对H诗经I中记载的植物加以注释的有>H
谷类!蔬菜%药物#草%花果#?种FP种FK种FK种F
种F木?从这些数字来看E诗经I中所涉及的植%种EH
物是很多的G植物为先民提供了食物F衣物F住所等E
它在先民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G吕氏春H
秋Q古乐I篇中保存了一首较早的原始歌谣>昔葛R
天氏之乐E三人操牛尾E投足以歌八阕E一曰H载民IF
二曰H玄鸟I三曰H遂草木I四曰H奋五谷I五曰H敬FFF
天常I六曰H建帝功I七曰H依地德I八曰H总禽兽FFF
之极I现歌辞已失传G高亨先生曾根据这八阕的小GS
这八阕可能是传标题来探索这首乐曲的具体内容>R
说中最古老的一套乐曲E有歌有舞TTH玄鸟I歌唱
U#V春天燕子来了E遂草木I歌唱草木畅茂TTG体HS而H神农本草I亦详言其性之所宜用E可知博物之之EU!V学E儒者所甚重矣G进一步认识到鸟兽草木在人S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G实际上植物除了为人类生存或生活服务外E人们还赋予了它许多来自人类自身思维活动的文化内从而使植物成为文化的载体G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涵E解读H诗经I中的植物E探讨H诗经I中的植物与当时人的意识活动F精神世界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G首先E诗经I中对植物的描写体现了先民朴素H的审美观点E表达了他们爱憎分明的审美意识G朱光潜说>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虽不过两R百多年E美学思想却与人类一样古老E自从人类开始断发文身E披树叶遮羞E筑巢掘洞E敬祖祭神E乃至进行乐歌舞蹈之类文艺活动之日起E人类就开始有了U%V审美观念和美学思想G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大致经S历了致用F比德F畅神三个阶段E随着生产力不断发而是将自然与人的精神生活F道德观念联系起来E从而产生了R比德S的审美理想G孔子曰>知者乐水E仁R知者动E仁者静L知者乐E仁者寿G这就是孔者乐山LS子所谓的人与自然R比德S的说法G孔子的思想体现
诗经I的比兴正是这种审美事实的一种表现GH诗H
经I中描写的大量植物作为比兴的载体E在诗人创作
时就注意到了比兴本身的形象和意境美以及植物自
身鲜明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意象G随着自然的人化和
人的社会化E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与人的生命活动发
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E在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和
生命意识得到历史的提升后E沉睡了千万年的花草展E人们不再拘泥于从实用即物质性来看待自然了E现了先民信奉天意E敬崇自然的心理G清代刘宝楠在论语正义I中说>鸟兽草木E所以贵多识者E人饮食HR之宜E医药之备E必当识别E匪可妄施G故知其名E然后能知其形E知其性GH尔雅I于鸟兽草木E皆专篇释收稿日期>!$$?@$A@$B作者简介>布莉华C女E满族E河北丰宁人E承德#AB?@DE民族师专教务处副处长F副教授F文学硕士G了先秦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美欣赏的一种普遍事实G
@!P@
卢炜!著晚清保守思想的成因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鸿认为治理国家贫弱必须
逻辑$道#不明$义#不审$则士习坏%士习坏$则吏
治不清$吏治不清则导致
正学不明$则人心痼蔽%人心痼蔽$则风俗败坏%风
则人才枯竭%人才枯竭$则世运日衰#有相似俗败坏$
’()*+(,-之处&他们这种强调吏治清明$强调社会风气$社影印本,0郭嵩焘0办理洋务横被构陷折’’,,*0郭嵩焘奏稿’*05*6长沙/岳麓书社$,2-40丁伟志$陈崧0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0北京/1*出版社$,2280魏源0武事余记=掌故考证’附录卷,’,4*0圣武记/(5*
中华书局$’*0北京/,2-)06
全汉0明末清初反对西洋文化的言论’关’,)*0包遵彭$5*
相湘$李定义0中国近代史论丛/第,辑第4册0’*06
台北/中正书局$,28-0
葛兆光0中国思想史/第(卷’复旦大学出版’,8*0上海/1*
社$(77,0
李鸿章0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上3’0上海/’,
海人民出版社$,2-80
朱寿朋0光绪朝东华录/一:中华书局$’,3*9’*0北京/;
,2-)0
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七:广西师范大学出’,-*9’*0桂林/;
版社$,22
筹办夷务始末9同治朝:卷五十四’文海出版’,2*/*0台北/;
社影印本0
筹办夷务始末9同治朝:卷五十三’文海出版’(7*/*0台北/;
社影印本0
马克思0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0马克思恩格5*
斯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0北京/,23(06
吕实强0儒家传统与维新9’((*,-42>,2,,:’0近代中国5*
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时报@文化出版*0台北/?6
事业有限公司$,2-(0
孙广德0晚清传统与西化的争论’台湾商务’(4*0台北/1*
印书馆$,2-(0
李细珠0倭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北京/1*
(7770强调仁义道德的思维$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无疑都是值得借鉴的&可见$像刘锡鸿.倭仁这样的守旧者$他们的思想也是具有启迪警示意义的&思想先进的人们在倡导向西方文明学习的同时$也决不可忽视这对于中华民保留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精华$族的复兴$对于加速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王亚南0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0北京/1*出版社$,2230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0太原/,22201*论语’山西古籍出版$’4*0太原/,22201*蒋廷黼0琦善与鸦片战争’吴相湘$李定一’)*0包遵彭$5*第,辑第4册0正中书0中国近代史论丛/’*0台北/6局$,2370筹办夷务始末9道光朝:卷五’文海出版社影’8*/*0台北/;印本,0刘锡鸿0刘光禄遗稿=读郭廉使论时事书偶笔’’
分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0台北/
筹办夷务始末9同治朝:卷四十七’文海出版’,7*/*0台北/;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2*之?伐柯@皆与此错薪$刈楚同兴&上接第4$#7页:9刘宝楠0论语正义’中华书局$’(*0北京/,22701*
朱光潜美学文集0第三卷’文艺出版社$’4*0上海/1*
,2-40))70
周振甫0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0北京/2-
礼记=昏义’古籍出版社$’8*0上海/,2-304(801*
左传全译0贵州人民出版社$’
王先谦0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3*0北京/,2-30(2
方玉润0诗经原始9上:中华书局$’-*’0北京/,2-
程俊英0诗经全译’古籍出版社$’2*0上海/,2-80,301*总之$诗经@中大量的植物描写$体现了先民早?期的风土民情$展示出了一幅上古时期的社会风俗图画$同时也自然地流露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反映了我们祖先对美的追求和认识&参考文献/高享0上古乐曲的探索’中华’,*0文史述林’*0北京/5*6书局$,2-70))0
>87>
《诗经》中的植物文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布莉华, 刘传, Bu Li-hua, Liu Chuan布莉华,Bu Li-hua(承德民族师专,教务处,河北,承德,067000), 刘传,Liu Chuan(承德市广播电视局,河北,承德,067000)承德民族师专学报JOURNAL OF CHENGDE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2005,25(1)2次
1.高享 上古乐曲的探索 1980
2.刘宝楠 论语正义 1990
3.朱光潜美学文集 1983
4.周振甫 文心雕龙今译 1986
5.礼记·昏义 1987
6.左传全译 1990
7.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 1987
8.方玉润 诗经原始 1986
9.程俊英 诗经全译 1985
1.期刊论文 冀秀美 《诗经》中植物比兴与水意象的密切关系及其几种表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
《诗经》中的植物兴象和植物意象较为常见,这些比兴不仅有一些超越伦理的艺术因素,而且与民俗风情及古人对某种植物的特殊理解有关,因此,正如历代大多数文论家所说,这些植物比兴与诗的内容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诗经》中不少植物比兴与水意象常常同时出现.从微观的角度看,植物比兴尤其是植物兴象与诗的内容关系正是通过它们与水意象不同程度地互相结合、互相影响而充分实现的,从而促进了诗中思想情感的表达,《诗经》中植物比兴与水意象的关系十分密切.
2.期刊论文 王年年.WANG Nian-nian 《诗经》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 -榆林学院学报2010,20(1)
植物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分为描述性植物意象、比喻性植物意象和象征性植物意象,这三类植物意象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结构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3.学位论文 邱美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及其影响 2008
《诗经》感物造端,比兴寄托,植物描写缤彩纷呈,弦而歌之,功用与诗情圆融合一,或天真质朴,或热烈缠绵,或飘渺摇曳,汇聚了先民的慧心与灵巧,融入了绵绵不尽的情思,植物承载着诗之“意
《诗经》植物在先民的灵手慧眼中,可用来驱除疾病,祭祀祈福,占卜吉凶,美化环境,又可用来比附才德,传情寄爱,象征福禄,忘忧解愁。植物与先民的生命与情感、礼仪与性情相交织,从其实用价值中升华出的深情诗意,虽隔了这久远,依然声色鲜活,并滋养了后代文学。本文从《诗经》植物意象的生成基素、《诗经》植物意象群、《诗经》植物意象的影响三大部分进行论述。从生存本能与植物崇拜,物竞天择与生态积累两方面论述《诗经》植物意象的生成基素。从德之物化、情之媒介、福之喻体三方面论述《诗经》植物意象群:以松柏、青竹、梧桐和其它嘉树恶草所代表的寓意来论述德之物化;以花椒、木瓜、梅子等果实和兰草、芍药、荷花等花草及桑林所代表的情感来论述情之媒介;以葛藤、葫芦、萱草、杨柳所代表的家庭福禄来论述福之喻体。最后论述《诗经》植物意象对后代文学、园林等方面的影响。
4.期刊论文 周路红 试析《本草纲目》引据《诗经》的草类植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1)
李时珍引用了中和植物、动物有关的内容,我们以草类植物为例对此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引据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做为说解药物名的例证,二是用来解释同物异名并指出出处来源,三是用来说明药物的生长形状等.
5.期刊论文 王芹芹.马静 《诗经》和《楚辞》植物描写的异同 -语文学刊2009,
和两部诗集中都涉及大量植物.二者的相同之处是对植物的描写都体现了先民的植物崇拜意识,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植物描写的南北地域文化不同.
6.期刊论文 杨超 《诗经·国风》
本文用当代认知语言学中有关隐喻的理论重新分析和解释
7.学位论文 胡青 《诗经》植物起兴研究 2007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出现了大量以植物起兴的诗句。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寄托。《诗经》中“植物起兴”内涵十分丰富,按其种类划分有三种情况:一是单独以一种植物起兴,二是以两种植物对举的形式起兴,三是植物为辅的起兴。
《诗经》中单独以一种植物起兴,展示出了丰富的植物形态,寄托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意念、思绪。人的心灵世界,通过植物清晰地折射出来。草木从萌芽到长成,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同人们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相似。《诗经》中一些诗篇就是采用这种相似性来引起全诗。绿草如茵,大树浓密,这显示着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诗经》中有的诗篇或是选取植物茂盛之时,用以赞美人的生命力;或是借植物来创造诗意意境。孤独的大树,则使孤独的人愈发觉得孤独。三首“杖杜”诗人都各有一份孤独心情。在《诗经》中,春天艳丽的花朵指美貌的人,秋天枯萎的植株,是不幸的象征。
《诗经》中以两种植物对举起兴的诗篇,多指代情侣关系,或是夫妻关系。藤木缠绕,如同夫妻之间的如胶似膝。而一旦藤失去树的依托,就如
同女子失去了男子的依靠。“山有×,隰有×”,则多引起恋人关系。
《诗经》中以植物为辅起兴的诗篇,以鸟与木、采摘植物、析薪,束薪三种为主。鸟停息在小树上,多是起兴人们困苦的境况。采摘植物和怀人有很大的联系。析薪、束薪则是婚姻的隐语。
《诗经》在描写植物时,采用的是文学笔法,因此它所构成的植物是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比现实生活中的植物更美,更有典型性。
8.期刊论文 张丹 浅析《诗经》中植物蕴寓的美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
本文从中的植物入手发掘他们新意蕴,有关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之美与生态美,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人际关系融洽美与爱情美.通过这些植物,使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古人融合生活、自然、情感之美的智慧.
9.会议论文 周路红 试析《本草纲目》引据《诗经》的草类植物 2008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了《诗经》中和植物、动物有关的内容,我们以草类植物为例对此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本草纲目》引据《诗经》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做为说解药物名的例证,二是用来解释同物异名并指出出处来源,三是用来说明药物的生长形状等。
10.期刊论文 王青.Wang Qing 《诗经》植物意象的文化解读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
《诗经》中有大量的植物意象,并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植物可以是女性的象征、寄情的赠物、婚恋生活的隐语,还可以代表婚恋的场所.本文对植物意象的内涵及其形成缘由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人特有的交感思维、强烈的生殖崇拜心理及现实生活体验共同生成了植物意象.
1.张鸣灿.林萍.潘耕耘.谢凌雁.雷俊玲.曾泽 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5)
2.王青 《诗经》植物意象的文化解读[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dmzszxb200501009.aspx
授权使用:河南农业大学(hnnydx),授权号:f0d43e68-8344-4192-bde0-9e2100c0c958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日
第!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诗经I中的植物文化H
布莉华#E刘
河北C#J承德民族师专教务处E
河北!J承德市广播电视局E传!承德承德$BK$$$$BK$$$D
摘要>在我国最早的诗集H诗经I中E涉及到了大量的植物E对这些植物的描写E反映了早期的风俗民情和先民
对植物的崇拜心理G同时H诗经I中以大量的植物作为比兴的载体E还体现了植物鲜明的感情色彩和审美倾向E人们常把植物作为吉祥F美好F幸福的象征E赞美植物充实旺盛的生命力E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E使人产生一系列美的联想E反映了我们祖先对美的追求和认识G
关键词>诗经I植物L祭祀L比兴L美学HL
中图分类号>!$KJ!!M文献标识码>N文章编号>#$$
诗经I是一部充分体现在周代就已形成的中国H
农业文化精神的诗集G它包孕了中华民族独特F深刻
的文化内容G从远古到殷周F春秋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E采摘与种植是当时劳动人民的重要生活内容G
作于春秋时期的H诗经I有着对大自然较为广泛和丰
富的展示E在它最早最本色的歌唱中E体现着先民对
大自然的基本感受E而植物这绿色生命的群体E则成
了H诗经I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G清人顾栋高
毛诗类释I对H诗经I中记载的植物加以注释的有>H
谷类!蔬菜%药物#草%花果#?种FP种FK种FK种F
种F木?从这些数字来看E诗经I中所涉及的植%种EH
物是很多的G植物为先民提供了食物F衣物F住所等E
它在先民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G吕氏春H
秋Q古乐I篇中保存了一首较早的原始歌谣>昔葛R
天氏之乐E三人操牛尾E投足以歌八阕E一曰H载民IF
二曰H玄鸟I三曰H遂草木I四曰H奋五谷I五曰H敬FFF
天常I六曰H建帝功I七曰H依地德I八曰H总禽兽FFF
之极I现歌辞已失传G高亨先生曾根据这八阕的小GS
这八阕可能是传标题来探索这首乐曲的具体内容>R
说中最古老的一套乐曲E有歌有舞TTH玄鸟I歌唱
U#V春天燕子来了E遂草木I歌唱草木畅茂TTG体HS而H神农本草I亦详言其性之所宜用E可知博物之之EU!V学E儒者所甚重矣G进一步认识到鸟兽草木在人S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G实际上植物除了为人类生存或生活服务外E人们还赋予了它许多来自人类自身思维活动的文化内从而使植物成为文化的载体G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涵E解读H诗经I中的植物E探讨H诗经I中的植物与当时人的意识活动F精神世界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G首先E诗经I中对植物的描写体现了先民朴素H的审美观点E表达了他们爱憎分明的审美意识G朱光潜说>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虽不过两R百多年E美学思想却与人类一样古老E自从人类开始断发文身E披树叶遮羞E筑巢掘洞E敬祖祭神E乃至进行乐歌舞蹈之类文艺活动之日起E人类就开始有了U%V审美观念和美学思想G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大致经S历了致用F比德F畅神三个阶段E随着生产力不断发而是将自然与人的精神生活F道德观念联系起来E从而产生了R比德S的审美理想G孔子曰>知者乐水E仁R知者动E仁者静L知者乐E仁者寿G这就是孔者乐山LS子所谓的人与自然R比德S的说法G孔子的思想体现
诗经I的比兴正是这种审美事实的一种表现GH诗H
经I中描写的大量植物作为比兴的载体E在诗人创作
时就注意到了比兴本身的形象和意境美以及植物自
身鲜明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意象G随着自然的人化和
人的社会化E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与人的生命活动发
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E在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和
生命意识得到历史的提升后E沉睡了千万年的花草展E人们不再拘泥于从实用即物质性来看待自然了E现了先民信奉天意E敬崇自然的心理G清代刘宝楠在论语正义I中说>鸟兽草木E所以贵多识者E人饮食HR之宜E医药之备E必当识别E匪可妄施G故知其名E然后能知其形E知其性GH尔雅I于鸟兽草木E皆专篇释收稿日期>!$$?@$A@$B作者简介>布莉华C女E满族E河北丰宁人E承德#AB?@DE民族师专教务处副处长F副教授F文学硕士G了先秦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美欣赏的一种普遍事实G
@!P@
卢炜!著晚清保守思想的成因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鸿认为治理国家贫弱必须
逻辑$道#不明$义#不审$则士习坏%士习坏$则吏
治不清$吏治不清则导致
正学不明$则人心痼蔽%人心痼蔽$则风俗败坏%风
则人才枯竭%人才枯竭$则世运日衰#有相似俗败坏$
’()*+(,-之处&他们这种强调吏治清明$强调社会风气$社影印本,0郭嵩焘0办理洋务横被构陷折’’,,*0郭嵩焘奏稿’*05*6长沙/岳麓书社$,2-40丁伟志$陈崧0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0北京/1*出版社$,2280魏源0武事余记=掌故考证’附录卷,’,4*0圣武记/(5*
中华书局$’*0北京/,2-)06
全汉0明末清初反对西洋文化的言论’关’,)*0包遵彭$5*
相湘$李定义0中国近代史论丛/第,辑第4册0’*06
台北/中正书局$,28-0
葛兆光0中国思想史/第(卷’复旦大学出版’,8*0上海/1*
社$(77,0
李鸿章0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上3’0上海/’,
海人民出版社$,2-80
朱寿朋0光绪朝东华录/一:中华书局$’,3*9’*0北京/;
,2-)0
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七:广西师范大学出’,-*9’*0桂林/;
版社$,22
筹办夷务始末9同治朝:卷五十四’文海出版’,2*/*0台北/;
社影印本0
筹办夷务始末9同治朝:卷五十三’文海出版’(7*/*0台北/;
社影印本0
马克思0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0马克思恩格5*
斯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0北京/,23(06
吕实强0儒家传统与维新9’((*,-42>,2,,:’0近代中国5*
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时报@文化出版*0台北/?6
事业有限公司$,2-(0
孙广德0晚清传统与西化的争论’台湾商务’(4*0台北/1*
印书馆$,2-(0
李细珠0倭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北京/1*
(7770强调仁义道德的思维$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无疑都是值得借鉴的&可见$像刘锡鸿.倭仁这样的守旧者$他们的思想也是具有启迪警示意义的&思想先进的人们在倡导向西方文明学习的同时$也决不可忽视这对于中华民保留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精华$族的复兴$对于加速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王亚南0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0北京/1*出版社$,2230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0太原/,22201*论语’山西古籍出版$’4*0太原/,22201*蒋廷黼0琦善与鸦片战争’吴相湘$李定一’)*0包遵彭$5*第,辑第4册0正中书0中国近代史论丛/’*0台北/6局$,2370筹办夷务始末9道光朝:卷五’文海出版社影’8*/*0台北/;印本,0刘锡鸿0刘光禄遗稿=读郭廉使论时事书偶笔’’
分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0台北/
筹办夷务始末9同治朝:卷四十七’文海出版’,7*/*0台北/;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2*之?伐柯@皆与此错薪$刈楚同兴&上接第4$#7页:9刘宝楠0论语正义’中华书局$’(*0北京/,22701*
朱光潜美学文集0第三卷’文艺出版社$’4*0上海/1*
,2-40))70
周振甫0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0北京/2-
礼记=昏义’古籍出版社$’8*0上海/,2-304(801*
左传全译0贵州人民出版社$’
王先谦0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3*0北京/,2-30(2
方玉润0诗经原始9上:中华书局$’-*’0北京/,2-
程俊英0诗经全译’古籍出版社$’2*0上海/,2-80,301*总之$诗经@中大量的植物描写$体现了先民早?期的风土民情$展示出了一幅上古时期的社会风俗图画$同时也自然地流露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反映了我们祖先对美的追求和认识&参考文献/高享0上古乐曲的探索’中华’,*0文史述林’*0北京/5*6书局$,2-70))0
>87>
《诗经》中的植物文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布莉华, 刘传, Bu Li-hua, Liu Chuan布莉华,Bu Li-hua(承德民族师专,教务处,河北,承德,067000), 刘传,Liu Chuan(承德市广播电视局,河北,承德,067000)承德民族师专学报JOURNAL OF CHENGDE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2005,25(1)2次
1.高享 上古乐曲的探索 1980
2.刘宝楠 论语正义 1990
3.朱光潜美学文集 1983
4.周振甫 文心雕龙今译 1986
5.礼记·昏义 1987
6.左传全译 1990
7.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 1987
8.方玉润 诗经原始 1986
9.程俊英 诗经全译 1985
1.期刊论文 冀秀美 《诗经》中植物比兴与水意象的密切关系及其几种表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
《诗经》中的植物兴象和植物意象较为常见,这些比兴不仅有一些超越伦理的艺术因素,而且与民俗风情及古人对某种植物的特殊理解有关,因此,正如历代大多数文论家所说,这些植物比兴与诗的内容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诗经》中不少植物比兴与水意象常常同时出现.从微观的角度看,植物比兴尤其是植物兴象与诗的内容关系正是通过它们与水意象不同程度地互相结合、互相影响而充分实现的,从而促进了诗中思想情感的表达,《诗经》中植物比兴与水意象的关系十分密切.
2.期刊论文 王年年.WANG Nian-nian 《诗经》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 -榆林学院学报2010,20(1)
植物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分为描述性植物意象、比喻性植物意象和象征性植物意象,这三类植物意象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结构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3.学位论文 邱美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及其影响 2008
《诗经》感物造端,比兴寄托,植物描写缤彩纷呈,弦而歌之,功用与诗情圆融合一,或天真质朴,或热烈缠绵,或飘渺摇曳,汇聚了先民的慧心与灵巧,融入了绵绵不尽的情思,植物承载着诗之“意
《诗经》植物在先民的灵手慧眼中,可用来驱除疾病,祭祀祈福,占卜吉凶,美化环境,又可用来比附才德,传情寄爱,象征福禄,忘忧解愁。植物与先民的生命与情感、礼仪与性情相交织,从其实用价值中升华出的深情诗意,虽隔了这久远,依然声色鲜活,并滋养了后代文学。本文从《诗经》植物意象的生成基素、《诗经》植物意象群、《诗经》植物意象的影响三大部分进行论述。从生存本能与植物崇拜,物竞天择与生态积累两方面论述《诗经》植物意象的生成基素。从德之物化、情之媒介、福之喻体三方面论述《诗经》植物意象群:以松柏、青竹、梧桐和其它嘉树恶草所代表的寓意来论述德之物化;以花椒、木瓜、梅子等果实和兰草、芍药、荷花等花草及桑林所代表的情感来论述情之媒介;以葛藤、葫芦、萱草、杨柳所代表的家庭福禄来论述福之喻体。最后论述《诗经》植物意象对后代文学、园林等方面的影响。
4.期刊论文 周路红 试析《本草纲目》引据《诗经》的草类植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1)
李时珍引用了中和植物、动物有关的内容,我们以草类植物为例对此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引据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做为说解药物名的例证,二是用来解释同物异名并指出出处来源,三是用来说明药物的生长形状等.
5.期刊论文 王芹芹.马静 《诗经》和《楚辞》植物描写的异同 -语文学刊2009,
和两部诗集中都涉及大量植物.二者的相同之处是对植物的描写都体现了先民的植物崇拜意识,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植物描写的南北地域文化不同.
6.期刊论文 杨超 《诗经·国风》
本文用当代认知语言学中有关隐喻的理论重新分析和解释
7.学位论文 胡青 《诗经》植物起兴研究 2007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出现了大量以植物起兴的诗句。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寄托。《诗经》中“植物起兴”内涵十分丰富,按其种类划分有三种情况:一是单独以一种植物起兴,二是以两种植物对举的形式起兴,三是植物为辅的起兴。
《诗经》中单独以一种植物起兴,展示出了丰富的植物形态,寄托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意念、思绪。人的心灵世界,通过植物清晰地折射出来。草木从萌芽到长成,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同人们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相似。《诗经》中一些诗篇就是采用这种相似性来引起全诗。绿草如茵,大树浓密,这显示着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诗经》中有的诗篇或是选取植物茂盛之时,用以赞美人的生命力;或是借植物来创造诗意意境。孤独的大树,则使孤独的人愈发觉得孤独。三首“杖杜”诗人都各有一份孤独心情。在《诗经》中,春天艳丽的花朵指美貌的人,秋天枯萎的植株,是不幸的象征。
《诗经》中以两种植物对举起兴的诗篇,多指代情侣关系,或是夫妻关系。藤木缠绕,如同夫妻之间的如胶似膝。而一旦藤失去树的依托,就如
同女子失去了男子的依靠。“山有×,隰有×”,则多引起恋人关系。
《诗经》中以植物为辅起兴的诗篇,以鸟与木、采摘植物、析薪,束薪三种为主。鸟停息在小树上,多是起兴人们困苦的境况。采摘植物和怀人有很大的联系。析薪、束薪则是婚姻的隐语。
《诗经》在描写植物时,采用的是文学笔法,因此它所构成的植物是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比现实生活中的植物更美,更有典型性。
8.期刊论文 张丹 浅析《诗经》中植物蕴寓的美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
本文从中的植物入手发掘他们新意蕴,有关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之美与生态美,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人际关系融洽美与爱情美.通过这些植物,使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古人融合生活、自然、情感之美的智慧.
9.会议论文 周路红 试析《本草纲目》引据《诗经》的草类植物 2008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了《诗经》中和植物、动物有关的内容,我们以草类植物为例对此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本草纲目》引据《诗经》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做为说解药物名的例证,二是用来解释同物异名并指出出处来源,三是用来说明药物的生长形状等。
10.期刊论文 王青.Wang Qing 《诗经》植物意象的文化解读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
《诗经》中有大量的植物意象,并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植物可以是女性的象征、寄情的赠物、婚恋生活的隐语,还可以代表婚恋的场所.本文对植物意象的内涵及其形成缘由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人特有的交感思维、强烈的生殖崇拜心理及现实生活体验共同生成了植物意象.
1.张鸣灿.林萍.潘耕耘.谢凌雁.雷俊玲.曾泽 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5)
2.王青 《诗经》植物意象的文化解读[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dmzszxb200501009.aspx
授权使用:河南农业大学(hnnydx),授权号:f0d43e68-8344-4192-bde0-9e2100c0c958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