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

论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之间的关系

郭其昌

2001年8月于天津蓟县《第八届全国葡萄、葡萄酒学术研讨会》

各位代表:

我试图用很短的时间把我用50多年时间研究的这个题目向大家说清楚。

我讲3个方面:葡萄酿酒和葡萄栽培技术协作的2次全国会议、酿酒葡萄品种和葡萄酒的关系、葡萄质量和葡萄酒的关系。

一、 葡萄酿酒和葡萄栽培技术协作的2次全国会议

关于这2次会议,《新中国葡萄酒业五十年》这本书的第16~68页有着详细的记载,大家抽时间可以看一看,相信能够从中取得一些教益。

74年的会议在烟台举行,会议根据当年上半年由轻工、外贸、栽培等单位组织的调查,总结了从解放至当时的葡萄和葡萄酒行业的情况,提出了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和良种区域化的理论以及执行办法,制定了发展规划。具体包括:确定发展葡萄不与粮棉争地、厂社挂钩、利用野生资源、加速发展栽培与酿酒之间的协作和研究、根据产地区域划分协作区、各地区的建议发展品种、区域性酿酒试验、出台葡萄酒暂行管理办法(葡萄酒标准的基础)。为了使行业了解国外情况,还公布了5期内容丰富的国外葡萄酒现状和法规。

80年的会议在通化举行,会议内容非常集中。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讨论葡萄酒质量管理办法等4个试行草案、随着葡萄酒改型(出现干酒)的发展品尝新产品并提出结论、确定研究推广葡萄酿酒新工艺和新设备以及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的研究方向。

为什么从70年代初我们就把酿酒和栽培结合在一起共议大事?因为通过前20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二者之间休戚与共的相互关系。其实,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酒本来就是栓在一根绳子上面的两只蚂蚱,要各行其是,只有两败俱伤,谁也没法进步。酿酒葡萄多次的种种拔拔,其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结合出的问题。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是栽培和酿酒双方要尊重的市场。种植酿酒葡萄是为了提供给葡萄酒厂酿造葡萄酒。葡萄酒厂的市场是面向消费者,而酿酒葡萄的市场是葡萄酒厂,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通过多年的工作,使我们知道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再不要热衷于随流。因此,随着行业的发展,两三年开一次这样的会议,有益于行业的健康和正常发展。

希望酿酒工业协会和农学会紧密结合,把这次会议作为74年和80年会议的继续,继往开来,开创出酿酒葡萄和葡萄酿酒紧密结合的一片大好局面。

二、 酿酒葡萄品种和葡萄酒的关系

在《新中国葡萄酒业五十年》的封面,我作了一个题记—葡萄酒质量好坏,先天在于葡萄,后天在于工艺。这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句话。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我做的所有项目都是从原料开始的。

先天在于葡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葡萄品种的选择,二是经选择后种植葡萄的质量,这个我们放在后面再谈。

关于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我想用一句老农的话来解释,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是这句俗话的朴素道理,告诉我们要慎重地选择能够被葡萄酒厂接受或者受欢迎的品种加以种植。

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在《新中国葡萄酒业五十年》里面有大篇幅的记载(详见第77~78页[良好开端]、第91~114页[品种选育]、第125~126页[白兰地]、第133~134页[沙城]、第144页[昌黎] ),既有史实又有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品种试验希望地方政府直接插手,因为个体农民恐怕没有经济和人才的实力来进行这样上水平的研究。

长时间的品种试验使我总结出下面3个表格,这些建议试验或种植的国际名种,已经从近3年的数届国际评酒会上获奖的葡萄酒得到验证,在这里列出供大家参考。但是每个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应该通过科学试验找出适合自己地区的品种,酿造出特色产品。

(注意:1. 带两个★号的品种是在国际葡萄酒评比会上连续得奖的产品、带一个★号是偶尔得奖的产品。2. 鉴于对葡萄品种称呼较繁杂较乱的状况,我们把这些品种名称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有了以下这些统一的称谓,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表1. 优秀酿酒葡萄品种(白)名称表

编号 正名 原文名称

1 霞多利★★ CHARDONNY

2 白诗南★ CHENIN BLANC

3 琼瑶浆★★ TRAMINER (GEWüRZTRAMINER)

4 灰雷司令★ GREY RIESLING

5 白雷司令★★ WHITE RIESLING

6 米勒★ MüLLER-THURGAU

7 白麝香★ MUSCAT BLANC

8 白品乐★ PINOT BLANC

9 长相思★★ SAUVIGNON BLANC

10 赛美蓉★ SéMILLON

11 西万尼★ SILVANER

表2. 优秀酿酒葡萄品种(红)名称表

编号 正名 原文名称

1 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

2 品丽珠★ CABERNET FRANC

3 蛇龙珠 CABERNET GERNISCHT

4 神索★ CINSAUT

5 佳美★ GAMAY

6 歌海娜★ GRENACHE

7 美乐★★ MERLOT

8 弥生★ MISSION

9 内比奥罗★ NEBBIOLO

10 味而多★ PETIT VERDOT

11 黑品乐★★ PINOT NOIR

12 宝石★ RUBY CABERNET

13 西拉★★ SYRAH

表3. 染色酿酒葡萄品种名称表

编号 正名 原文名称

1 紫北塞 ALICANTE BOUSCHET

2 烟73 YAN 73(中国品种,拼音)

3 烟74 YAN 74(中国品种,拼音)

三、 葡萄质量和葡萄酒的关系

葡萄质量和葡萄酒的关系,酿酒行业很多人把葡萄园作为葡萄酒厂的第一车间,这个比喻充分说明了原料质量对成品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大家手中掌握着葡萄酒质量的先天。

葡萄酒厂关注葡萄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是糖含量和干浸出物。糖含量:酿造11度的葡萄酒需要187克/升糖含量的葡萄;12度要204克/升。就是说,理想的酿酒葡萄的糖含量应该在19到20度左右甚至再高些。我们现在到多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国产的葡萄酒通常没有很高的干浸出物,基本在15克/升左右,而国外好一些的葡萄酒有达到40的。这个问题我们在70年代就有认识了。

为什么酒厂要出台“以糖计价”的收购政策,酒厂愿意多付钱给糖含量高的原料,固然有添加砂糖带来成本加大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糖是葡萄有效成分的一个易于测定、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成熟过程中随着糖含量的增高,其它有效成分也得到充分积累,这样就可以得到好的、高质量的葡萄!

具体分析糖和干浸出物低的原因,有产地天气土壤等无法控制的原因,但主要还是高产、叶片过多、施肥比例失调、提前采收、采收前灌水等人为因素。

酿酒葡萄是为酿造葡萄酒而种植的,应该在尊重葡萄酒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其产量。可以说,合理控制产量是未来酿酒葡萄栽培的一个重要要求。

既然果农和酒厂是这样一层关系,大家就应该以经济为杠杆,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渠道。目前,我国的葡萄酒质量和国际著名国家的葡萄酒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种植与酿酒分家、各算各的帐,由此造成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好协调;而那些国家的机制是为葡萄酿酒而种植酿酒葡萄。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利害所在还是如何合理分配经济利益的问题和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鉴于葡萄酿酒的需要,对于原料来说,除了上一节正确选择品种以外,在这一节里,着重要提出酿酒葡萄的产量问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正在推行2000年由国家轻工业局颁布的《葡萄酒生产管理办法》并正在研究制定《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制》。这两个文件的实质是按照OIV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国际葡萄酿酒法规》限定的范围,酿造合格和高质量的葡萄酒,不断提高葡萄酒的质量,给消费者正确消费葡萄酒的观念和实惠。这里面提供给大家的一个关键指标是酿酒葡萄的产量问题。

在我的发言里,提出了一些观点,其关键之处在于: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方,都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自己的角色所在。只有明白这个问题,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使自己的心理平衡,进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酿酒葡萄和葡萄酿酒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而不单纯是相互对立的买卖关系。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双方互利;反之共同走向衰退。相信大家都是明智之仕,一定会做出聪明的选择的。

论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之间的关系

郭其昌

2001年8月于天津蓟县《第八届全国葡萄、葡萄酒学术研讨会》

各位代表:

我试图用很短的时间把我用50多年时间研究的这个题目向大家说清楚。

我讲3个方面:葡萄酿酒和葡萄栽培技术协作的2次全国会议、酿酒葡萄品种和葡萄酒的关系、葡萄质量和葡萄酒的关系。

一、 葡萄酿酒和葡萄栽培技术协作的2次全国会议

关于这2次会议,《新中国葡萄酒业五十年》这本书的第16~68页有着详细的记载,大家抽时间可以看一看,相信能够从中取得一些教益。

74年的会议在烟台举行,会议根据当年上半年由轻工、外贸、栽培等单位组织的调查,总结了从解放至当时的葡萄和葡萄酒行业的情况,提出了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和良种区域化的理论以及执行办法,制定了发展规划。具体包括:确定发展葡萄不与粮棉争地、厂社挂钩、利用野生资源、加速发展栽培与酿酒之间的协作和研究、根据产地区域划分协作区、各地区的建议发展品种、区域性酿酒试验、出台葡萄酒暂行管理办法(葡萄酒标准的基础)。为了使行业了解国外情况,还公布了5期内容丰富的国外葡萄酒现状和法规。

80年的会议在通化举行,会议内容非常集中。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讨论葡萄酒质量管理办法等4个试行草案、随着葡萄酒改型(出现干酒)的发展品尝新产品并提出结论、确定研究推广葡萄酿酒新工艺和新设备以及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的研究方向。

为什么从70年代初我们就把酿酒和栽培结合在一起共议大事?因为通过前20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二者之间休戚与共的相互关系。其实,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酒本来就是栓在一根绳子上面的两只蚂蚱,要各行其是,只有两败俱伤,谁也没法进步。酿酒葡萄多次的种种拔拔,其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结合出的问题。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是栽培和酿酒双方要尊重的市场。种植酿酒葡萄是为了提供给葡萄酒厂酿造葡萄酒。葡萄酒厂的市场是面向消费者,而酿酒葡萄的市场是葡萄酒厂,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通过多年的工作,使我们知道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再不要热衷于随流。因此,随着行业的发展,两三年开一次这样的会议,有益于行业的健康和正常发展。

希望酿酒工业协会和农学会紧密结合,把这次会议作为74年和80年会议的继续,继往开来,开创出酿酒葡萄和葡萄酿酒紧密结合的一片大好局面。

二、 酿酒葡萄品种和葡萄酒的关系

在《新中国葡萄酒业五十年》的封面,我作了一个题记—葡萄酒质量好坏,先天在于葡萄,后天在于工艺。这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句话。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我做的所有项目都是从原料开始的。

先天在于葡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葡萄品种的选择,二是经选择后种植葡萄的质量,这个我们放在后面再谈。

关于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我想用一句老农的话来解释,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是这句俗话的朴素道理,告诉我们要慎重地选择能够被葡萄酒厂接受或者受欢迎的品种加以种植。

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在《新中国葡萄酒业五十年》里面有大篇幅的记载(详见第77~78页[良好开端]、第91~114页[品种选育]、第125~126页[白兰地]、第133~134页[沙城]、第144页[昌黎] ),既有史实又有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品种试验希望地方政府直接插手,因为个体农民恐怕没有经济和人才的实力来进行这样上水平的研究。

长时间的品种试验使我总结出下面3个表格,这些建议试验或种植的国际名种,已经从近3年的数届国际评酒会上获奖的葡萄酒得到验证,在这里列出供大家参考。但是每个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应该通过科学试验找出适合自己地区的品种,酿造出特色产品。

(注意:1. 带两个★号的品种是在国际葡萄酒评比会上连续得奖的产品、带一个★号是偶尔得奖的产品。2. 鉴于对葡萄品种称呼较繁杂较乱的状况,我们把这些品种名称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有了以下这些统一的称谓,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表1. 优秀酿酒葡萄品种(白)名称表

编号 正名 原文名称

1 霞多利★★ CHARDONNY

2 白诗南★ CHENIN BLANC

3 琼瑶浆★★ TRAMINER (GEWüRZTRAMINER)

4 灰雷司令★ GREY RIESLING

5 白雷司令★★ WHITE RIESLING

6 米勒★ MüLLER-THURGAU

7 白麝香★ MUSCAT BLANC

8 白品乐★ PINOT BLANC

9 长相思★★ SAUVIGNON BLANC

10 赛美蓉★ SéMILLON

11 西万尼★ SILVANER

表2. 优秀酿酒葡萄品种(红)名称表

编号 正名 原文名称

1 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

2 品丽珠★ CABERNET FRANC

3 蛇龙珠 CABERNET GERNISCHT

4 神索★ CINSAUT

5 佳美★ GAMAY

6 歌海娜★ GRENACHE

7 美乐★★ MERLOT

8 弥生★ MISSION

9 内比奥罗★ NEBBIOLO

10 味而多★ PETIT VERDOT

11 黑品乐★★ PINOT NOIR

12 宝石★ RUBY CABERNET

13 西拉★★ SYRAH

表3. 染色酿酒葡萄品种名称表

编号 正名 原文名称

1 紫北塞 ALICANTE BOUSCHET

2 烟73 YAN 73(中国品种,拼音)

3 烟74 YAN 74(中国品种,拼音)

三、 葡萄质量和葡萄酒的关系

葡萄质量和葡萄酒的关系,酿酒行业很多人把葡萄园作为葡萄酒厂的第一车间,这个比喻充分说明了原料质量对成品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大家手中掌握着葡萄酒质量的先天。

葡萄酒厂关注葡萄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是糖含量和干浸出物。糖含量:酿造11度的葡萄酒需要187克/升糖含量的葡萄;12度要204克/升。就是说,理想的酿酒葡萄的糖含量应该在19到20度左右甚至再高些。我们现在到多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国产的葡萄酒通常没有很高的干浸出物,基本在15克/升左右,而国外好一些的葡萄酒有达到40的。这个问题我们在70年代就有认识了。

为什么酒厂要出台“以糖计价”的收购政策,酒厂愿意多付钱给糖含量高的原料,固然有添加砂糖带来成本加大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糖是葡萄有效成分的一个易于测定、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成熟过程中随着糖含量的增高,其它有效成分也得到充分积累,这样就可以得到好的、高质量的葡萄!

具体分析糖和干浸出物低的原因,有产地天气土壤等无法控制的原因,但主要还是高产、叶片过多、施肥比例失调、提前采收、采收前灌水等人为因素。

酿酒葡萄是为酿造葡萄酒而种植的,应该在尊重葡萄酒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其产量。可以说,合理控制产量是未来酿酒葡萄栽培的一个重要要求。

既然果农和酒厂是这样一层关系,大家就应该以经济为杠杆,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渠道。目前,我国的葡萄酒质量和国际著名国家的葡萄酒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种植与酿酒分家、各算各的帐,由此造成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好协调;而那些国家的机制是为葡萄酿酒而种植酿酒葡萄。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利害所在还是如何合理分配经济利益的问题和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鉴于葡萄酿酒的需要,对于原料来说,除了上一节正确选择品种以外,在这一节里,着重要提出酿酒葡萄的产量问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正在推行2000年由国家轻工业局颁布的《葡萄酒生产管理办法》并正在研究制定《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制》。这两个文件的实质是按照OIV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国际葡萄酿酒法规》限定的范围,酿造合格和高质量的葡萄酒,不断提高葡萄酒的质量,给消费者正确消费葡萄酒的观念和实惠。这里面提供给大家的一个关键指标是酿酒葡萄的产量问题。

在我的发言里,提出了一些观点,其关键之处在于: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方,都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自己的角色所在。只有明白这个问题,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使自己的心理平衡,进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酿酒葡萄和葡萄酿酒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而不单纯是相互对立的买卖关系。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双方互利;反之共同走向衰退。相信大家都是明智之仕,一定会做出聪明的选择的。


相关文章

  • 葡萄酒的评价与分析
  • 葡萄酒的评价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葡萄酒质量与酿酒葡萄.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 对于问题1,首先将所给的两组评酒员对红.白葡萄酒的评价结果进行了预处理,然后分别对每一组的所有评酒员对红 ...查看


  • 葡萄酒质量的评价分析
  • 葡萄酒质量的评价分析 摘要 该文针对葡萄酒质量的评价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的关系,利用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对葡萄酒的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分析. 问题一,酒样品都是一样的,只是品酒人员不同, ...查看


  • 数学建模葡萄酒问题二的分析
  • 一.问题重述 确定葡萄酒质量时一般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每个评酒员在对葡萄酒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会 ...查看


  • 葡萄酒_数学建模.
  • 西 安 邮 电 大 学 (理学院) 数学建模报告 葡萄酒的评价 班 学号(8位) 一.问题重述 确定葡萄酒质量时一般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每个评酒 员在对葡萄酒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 ...查看


  • 根据葡萄酒理化指标对葡萄酒质量的统计分析
  • [摘要]本文将根据葡萄酒成分的理化指标,主要通过统计中的逻辑回归与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实现对葡萄酒质量的分类评估,关注影响葡萄酒质量分类的关键指标. [关键字]葡萄酒,理化指标,质量分类,逻辑回归分析,决策树 一.问题提出 葡萄酒是一种成分复 ...查看


  • 2012-2015数学建模国赛题目
  • (请先阅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A 题 葡萄酒的评价 确定葡萄酒质量时一般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每个评酒员在对葡萄酒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 ...查看


  • 感官评价在葡萄酒研究中的应用
  • 第34卷第4期 酿酒 . V01.34.ND.4 :!!:竺:竺 垦!g塑堡幽竖 竺::竺 文章编号:1002-8110(2007)04-0057-03 感官评价在葡萄酒研究中的应用 王文静 (西南大学食品学院,重庆400716) 摘要:目 ...查看


  • 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发酵桑果酒试验初报
  • 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发酵桑果酒试验初报 黄盖群1 刘 刚1 谢凡秋2 危 玲1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南充 637000:2. 南充市华风酒厂 南充 637002) 摘 要 采用鲜桑果原汁.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生产桑果酒, ...查看


  • 中国葡萄酒品牌生存发展情况分析_葡萄酒生产,葡萄酒加工_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 资讯 3 产品 0供应 1求购 2招标 11资讯 3企业 4展会 5技术 6样本 7品牌 8人才 10 精彩推荐: 最新动态:本网付款账号调整通知 [会员请注意]产品排序客户常见问题解答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资讯中心&g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