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经济学阶梯教室

在2008年,受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我国经济呈现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虽然我国政府已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拯救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危机造成的损害已不可避免。从股市的接连走低,到实体经济的逐步下滑,出口企业也是此次危机的受害者。再加上国外市场需求减弱,进口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出口企业的损失也逐渐加大。为了应对当前出口增速放缓所面临的挑战,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宣布从11月起上调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以减轻各企业的经营压力。这是继2008年8月后再调出口退税率。随后,在2008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起,我国进一步上调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然而由于出口根本上取决于国外市场的需求,在当前外需疲弱,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国家的政策扶持利好刺激作用仍然有限。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

我国于1985年实行出口退税制度,这项财政激励机制对鼓励和扩大出口创汇,提升产品竞争力(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大大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994-1997年为出口退税率逐步调低阶段;1998-2003年为出口退税率逐渐调高阶段,特别是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调动企业积极性,增加出口额,我国于1998年进行了一次大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原来的出口产品零税率调整为3%、6%、9%三档; 2004年受人民币升值压力影响,降低出口退税率;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缓解出口减少的压力,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

2008年,财政部在连续几个月财政收入增幅快速下降的情况下,三次上调商品出口退税率:继2008年8月起我国将部分劳动密集型商品和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11月1日将再次提高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至14%。此外,部分玩具的出口退税率也将提高到14%,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将提高到9%到13%不等。在今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起,我国又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次调整总共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

出口退税率调整特点及影响

(一)出口退税率调整的特点

从2008年最后一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的商品属性来看,这些商品的出口退税有以下特点:

在出口的商品规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次上调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类产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上。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总值达13171.6亿美元。在出口商品中,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613.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856.7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9.28%;在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0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25%,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为604.1亿美元,占4.59%。

需求价格弹性较弱。纺织服装类等生活必需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弱,受经济下行的影响较小,提高这些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助于减轻经济下滑造成的就业压力,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将持乐观看好态度。

(二)正面影响

1.降低企业成本。众多统计数据表明,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幅度与出口成本下降幅度大致相等。也就是说,出口退税率每上调1%,出口成本就减少1%,利润也随之增加1%。所以理论上来说,出口退税率上调将直接增加企业的利润,出口退税每增加一个点,税前利润也将大致增加一个点。因此几个点的提高,使很多企业避免了倒闭的风险,为行业整合赢取了时间,有助于缓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2.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退税率,使出口商品能以更低廉的价格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与其它商品竞争,大大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中国制造”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同类产品竞争时具备了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而会增加出口产品的国外需求,在进口增量一定时,净出口增加,通过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带动GDP的增长。

3.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如纺织品、服装类),可以增强这些出口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企业克服眼前困难,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如机电产品),有利于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企业产业升级步伐。目前,我国出口商品还以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的商品为主。此次上调把主线放在了主导型商品出口上,通过大幅上调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国家引导企业减少“两高一低”产品、低附加值产品、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及出口,以防止国内自然资源的流失,减少工业污染的排放,减轻我国环境压力;有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促使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由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提高出口的整体效益,进而促进我国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4.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积极的影响。对股市是一个实质性利好。这种政策调整将有助于公司内生性的增长,进而稳定人们对当前经济前景的预期。出口退税率上调,受益最大的则是一些中小型的纺织服装企业,这些企业特征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

(三)负面影响

1.导致企业盲目投资。出口退税率上调带来的收益将使企业片面追求数量扩张,重复生产,造成企业盲目投资。对出口企业积极性的调动,可能会带来国内资源的流失和产能过剩,使企业迷失自己的投资方向。同时盲目投资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各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导致社会经济效益的下降。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能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不良势头。

2.加剧贸易摩擦。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使得出口商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再加上我国超额的外汇储备,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其价格优势可能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屡屡遭遇反倾销诉讼和调查。其中,国内企业一直相互展开恶性价格竞争这一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此次出口退税率上调,则给了这些企业政策上的刺激。退税率的上调,相当于降低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因出口产品价格过于低廉而引起的反倾销指控必将相应增多。同时,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不仅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应诉的时间和精力,并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3.增加中央与地方财政负担。目前,政府欠企业的出口退税款已经相当多,并且欠退税随着出口扩大而迅速攀升,给中央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出口企业的资源短缺问题,不少银行推出开办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但由于退税欠款不能实际到位,很多企业无力归还所欠贷款,造成了银行的呆账坏账,其欠款间接造成了银行的负担。因此此次出口退税率上调必将影响我国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

4.给骗税行为带来较大空间。我国行政部门在出口退税管理上还存在漏洞,金税工程尚待完善,给骗取出口退税带来较大的空间。这次税率的提高就给骗税者带来可乘之机。为了谋取更大的退税机会、更多的退税金额,他们必将无孔不入。

此外,此次出口退税政策形成的利润空间会驱使有的企业大肆开采和出口自然资源,影响国内资源供需平衡,加剧环境污染。

企业应对政策调整的改革建议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要有行业的共性和自己的个性。通过寻求质上的新,真正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企业应加大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充分挖掘企业人才的潜力,鼓励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加强研发力量的投入,在产品中融入创新元素,提高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加快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企业只有加快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才能加大利润空间。加大力度培养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提高纺织服装、玩具类产品、农副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提升其科技含量。同时还应随时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方向,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出台新的劳工福利政策,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是必然趋势。企业可选择适当的贸易方式,延伸贸易链条,通过对外投资,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在广阔的范围和领域内与其他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开拓企业对外市场,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规避贸易壁垒,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也为主导产业的升级赢取时间。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出口企业应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尽可能从各方面、各个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此外还要注意不能只凭依靠出口退税来实现盈利的目的,要意识到关键还是要从企业内部自身抓起,加大改革力度、勤练内功,进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注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出口效益。

强化行业内的团结和合作。企业应加大内部行业的团结,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共同保护行业利益,尽可能降低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所带来的损失。各行业间可以通过有关部门和各种组织加强内部联系,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和价格水平;企业自身要严格自律,确保公平竞争。此外,行业间的各企业可以根据各自优势,互相合作,发挥彼此的优势,延长产品价值链,共同改变低价竞销、以量取胜的经营方式,增强国际议价能力,提高商务谈判水平,利用商务谈判技巧提高销售利润。

积极拓展国内市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显著减少,出口明显下滑,国内消费能力和预期下降。目前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各企业应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内销外销比列,增加内销份额,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减小对退税收入的过度依赖。

再次上调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力度有限,短期内可能取得较大成效,但是长期看来,象征意义更大。在当前严峻的外贸形势下,企业要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化险为夷,应积极采取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创新策略和成本策略,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加大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夏兴园,洪正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11号,财税[2008]138号,财税[2008]144号

在2008年,受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我国经济呈现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虽然我国政府已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拯救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危机造成的损害已不可避免。从股市的接连走低,到实体经济的逐步下滑,出口企业也是此次危机的受害者。再加上国外市场需求减弱,进口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出口企业的损失也逐渐加大。为了应对当前出口增速放缓所面临的挑战,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宣布从11月起上调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以减轻各企业的经营压力。这是继2008年8月后再调出口退税率。随后,在2008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起,我国进一步上调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然而由于出口根本上取决于国外市场的需求,在当前外需疲弱,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国家的政策扶持利好刺激作用仍然有限。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

我国于1985年实行出口退税制度,这项财政激励机制对鼓励和扩大出口创汇,提升产品竞争力(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大大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994-1997年为出口退税率逐步调低阶段;1998-2003年为出口退税率逐渐调高阶段,特别是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调动企业积极性,增加出口额,我国于1998年进行了一次大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原来的出口产品零税率调整为3%、6%、9%三档; 2004年受人民币升值压力影响,降低出口退税率;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缓解出口减少的压力,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

2008年,财政部在连续几个月财政收入增幅快速下降的情况下,三次上调商品出口退税率:继2008年8月起我国将部分劳动密集型商品和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11月1日将再次提高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至14%。此外,部分玩具的出口退税率也将提高到14%,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将提高到9%到13%不等。在今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起,我国又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次调整总共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

出口退税率调整特点及影响

(一)出口退税率调整的特点

从2008年最后一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的商品属性来看,这些商品的出口退税有以下特点:

在出口的商品规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次上调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类产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上。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总值达13171.6亿美元。在出口商品中,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613.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856.7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9.28%;在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0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25%,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为604.1亿美元,占4.59%。

需求价格弹性较弱。纺织服装类等生活必需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弱,受经济下行的影响较小,提高这些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助于减轻经济下滑造成的就业压力,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将持乐观看好态度。

(二)正面影响

1.降低企业成本。众多统计数据表明,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幅度与出口成本下降幅度大致相等。也就是说,出口退税率每上调1%,出口成本就减少1%,利润也随之增加1%。所以理论上来说,出口退税率上调将直接增加企业的利润,出口退税每增加一个点,税前利润也将大致增加一个点。因此几个点的提高,使很多企业避免了倒闭的风险,为行业整合赢取了时间,有助于缓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2.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退税率,使出口商品能以更低廉的价格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与其它商品竞争,大大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中国制造”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同类产品竞争时具备了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而会增加出口产品的国外需求,在进口增量一定时,净出口增加,通过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带动GDP的增长。

3.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如纺织品、服装类),可以增强这些出口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企业克服眼前困难,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如机电产品),有利于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企业产业升级步伐。目前,我国出口商品还以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的商品为主。此次上调把主线放在了主导型商品出口上,通过大幅上调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国家引导企业减少“两高一低”产品、低附加值产品、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及出口,以防止国内自然资源的流失,减少工业污染的排放,减轻我国环境压力;有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促使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由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提高出口的整体效益,进而促进我国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4.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积极的影响。对股市是一个实质性利好。这种政策调整将有助于公司内生性的增长,进而稳定人们对当前经济前景的预期。出口退税率上调,受益最大的则是一些中小型的纺织服装企业,这些企业特征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

(三)负面影响

1.导致企业盲目投资。出口退税率上调带来的收益将使企业片面追求数量扩张,重复生产,造成企业盲目投资。对出口企业积极性的调动,可能会带来国内资源的流失和产能过剩,使企业迷失自己的投资方向。同时盲目投资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各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导致社会经济效益的下降。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能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不良势头。

2.加剧贸易摩擦。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使得出口商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再加上我国超额的外汇储备,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其价格优势可能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屡屡遭遇反倾销诉讼和调查。其中,国内企业一直相互展开恶性价格竞争这一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此次出口退税率上调,则给了这些企业政策上的刺激。退税率的上调,相当于降低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因出口产品价格过于低廉而引起的反倾销指控必将相应增多。同时,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不仅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应诉的时间和精力,并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3.增加中央与地方财政负担。目前,政府欠企业的出口退税款已经相当多,并且欠退税随着出口扩大而迅速攀升,给中央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出口企业的资源短缺问题,不少银行推出开办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但由于退税欠款不能实际到位,很多企业无力归还所欠贷款,造成了银行的呆账坏账,其欠款间接造成了银行的负担。因此此次出口退税率上调必将影响我国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

4.给骗税行为带来较大空间。我国行政部门在出口退税管理上还存在漏洞,金税工程尚待完善,给骗取出口退税带来较大的空间。这次税率的提高就给骗税者带来可乘之机。为了谋取更大的退税机会、更多的退税金额,他们必将无孔不入。

此外,此次出口退税政策形成的利润空间会驱使有的企业大肆开采和出口自然资源,影响国内资源供需平衡,加剧环境污染。

企业应对政策调整的改革建议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要有行业的共性和自己的个性。通过寻求质上的新,真正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企业应加大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充分挖掘企业人才的潜力,鼓励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加强研发力量的投入,在产品中融入创新元素,提高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加快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企业只有加快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才能加大利润空间。加大力度培养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提高纺织服装、玩具类产品、农副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提升其科技含量。同时还应随时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方向,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出台新的劳工福利政策,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是必然趋势。企业可选择适当的贸易方式,延伸贸易链条,通过对外投资,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在广阔的范围和领域内与其他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开拓企业对外市场,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规避贸易壁垒,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也为主导产业的升级赢取时间。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出口企业应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尽可能从各方面、各个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此外还要注意不能只凭依靠出口退税来实现盈利的目的,要意识到关键还是要从企业内部自身抓起,加大改革力度、勤练内功,进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注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出口效益。

强化行业内的团结和合作。企业应加大内部行业的团结,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共同保护行业利益,尽可能降低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所带来的损失。各行业间可以通过有关部门和各种组织加强内部联系,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和价格水平;企业自身要严格自律,确保公平竞争。此外,行业间的各企业可以根据各自优势,互相合作,发挥彼此的优势,延长产品价值链,共同改变低价竞销、以量取胜的经营方式,增强国际议价能力,提高商务谈判水平,利用商务谈判技巧提高销售利润。

积极拓展国内市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显著减少,出口明显下滑,国内消费能力和预期下降。目前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各企业应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内销外销比列,增加内销份额,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减小对退税收入的过度依赖。

再次上调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力度有限,短期内可能取得较大成效,但是长期看来,象征意义更大。在当前严峻的外贸形势下,企业要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化险为夷,应积极采取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创新策略和成本策略,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加大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夏兴园,洪正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11号,财税[2008]138号,财税[2008]144号


相关文章

  • 出口退税率持续调高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 .财耩.型:塑鲤鱼竺堡趟垫盟堡盈 口黎静文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同时会加重地方尤其是东部沿 海城市的财政压力,不利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集中财力渡 过危机.出口退税地方负担的加重,势必会反过来影响地方政府 支 ...查看


  • 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 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探寻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李海鹰1 [摘要]:改革开放近30年,广东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许多问题,一是长期以牺牲自身资源.能源.环境以及低劳动力成本为代价:二是外向型经济中出口产品大多处于制造产业"微笑曲线&q ...查看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查看


  • 2009级商学院学年论文参考题目
  • 商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参考题目 一. 金融方面: 宣文俊老师论文题目 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2. 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 4. 论人民币汇率的制定机制 5.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 6.论银行体 ...查看


  •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税收的调节作用
  •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税收的调节作用 安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 [摘 要]汇率问题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金融问题,我国自从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 民币持续升值 ...查看


  • 物流业风险与机遇分析
  • 目 录 一.风险................................................................................................................ ...查看


  •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摘 要]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 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2005年至2008年我国实施稳健 财政政策,2009年至今我国实行的是积极 ...查看


  •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对策 谢文孝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放开,国内金融机构对海外金融市场的投资参与程度不高,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十分有限.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美欧经济放缓甚至 ...查看


  • 对经济危机下结构性减税问题的看法
  • 提要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规模与危害史无前例,给全世界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严峻的经济衰退形势,国家财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专家学者一致呼吁以"宽财政"保障经济增长,新一轮的财税改革迫待出炉,结构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