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 祖国土
2、辨音 湖泊 泊位 复辟 开辟 水涨船高 头昏脑涨 ......露珠 露脸 供求 供奉 澄澈 把水澄清 ......3、释义 企盼: 云蒸霞蔚: 茫若无涯: 叹为观止: 耐人寻味: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第一课 祖国山川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颂”这种文体。
学习本文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深入品味作品隽永的散文语言。
展开想象和联想,进入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真挚感情,理解爱国这一主题思想在一个民族
文化内涵中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地位。
课前预习
1. 文体知识•颂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二、整体感知文本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试加以归纳。
2、前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认真研读3—32段,分析文章从哪几个角度表现了祖国的山川秀美。
②第二层 具体写爱国③第三层
4、谈谈最后两小节的寓意。
2. 走进作者
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逮捕。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1944年后,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他的一生,经历了封建王朝没落、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八年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一些大事,他的一生,跟着时局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随之起起伏伏,这就使他对祖国的理解比别人更加深刻
一、基础知识积累
1、|注音 烧灼( ) 莽苍( ) 蹒跚( ) 涟漪( ) 生机盎然( ) .......颓然( ) 汲水( ) 荒冢( ) 龙湫( ) 飞流急湍( ) .....混浊( ) 鹰隼( ) 斑斓( ) 捉摸不定( ) 铿锵有力( ) .......
三、深入探究文本
研读重点语段,品味语言之美
1、品读文章的第4、5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下面是从原文中摘录的一句话——“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个树梢,发出金色的笑。”
①这段文字最典型的修辞手法是 。
②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以“夏日的风”为写作对象写一段话。(注意修辞手法、诗化的语言、定语及动词的准确形象的运用)
3、“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他好像醉汉似地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他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有何用意?
4、本文用诗意、充满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场景。认真研读第32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画面。
。
四、能力拓展提升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澈(châ) 烧灼(zhuó) 铿锵(kēng) 颓壁残垣(yuán) ....B .汲水(jí) 盎然(àng) 青葱(cōng) 层峦叠嶂(zhàng) ....C .涟漪(qí) 双颊(jiá) 莽苍(mǎng) 飞流急湍(tuān) ....D .丘壑(hâ) 蹒跚(pán) 萦回(yíng) 广阔无垠(yín)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感到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B .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涮过它。
C .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栾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
D .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澈和混浊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无崖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 )的黄土高原,有草树( )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 )的黄河,有( )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 )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A .茂密 莽苍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广阔无垠 B .莽苍 茂密 浩浩荡荡 一泻千里 广阔无垠 C .莽苍 茂密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广阔无垠 D .茂密 莽苍 一泻千里 广阔无垠 浩浩荡荡 4、名作阅读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黄皮肤,黄头发是那样美丽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顽强勇敢又长江一泻千里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坚硬的核粒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思考: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你怎么理解“坚硬的核粒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课堂小结
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来说,祖国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然能焕发出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将魂萦梦绕、日牵夜挂的精神召唤;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更是一支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赞歌。
第一专题 祖国土
2、辨音 湖泊 泊位 复辟 开辟 水涨船高 头昏脑涨 ......露珠 露脸 供求 供奉 澄澈 把水澄清 ......3、释义 企盼: 云蒸霞蔚: 茫若无涯: 叹为观止: 耐人寻味: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第一课 祖国山川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颂”这种文体。
学习本文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深入品味作品隽永的散文语言。
展开想象和联想,进入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真挚感情,理解爱国这一主题思想在一个民族
文化内涵中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地位。
课前预习
1. 文体知识•颂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二、整体感知文本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试加以归纳。
2、前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认真研读3—32段,分析文章从哪几个角度表现了祖国的山川秀美。
②第二层 具体写爱国③第三层
4、谈谈最后两小节的寓意。
2. 走进作者
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逮捕。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1944年后,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他的一生,经历了封建王朝没落、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八年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一些大事,他的一生,跟着时局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随之起起伏伏,这就使他对祖国的理解比别人更加深刻
一、基础知识积累
1、|注音 烧灼( ) 莽苍( ) 蹒跚( ) 涟漪( ) 生机盎然( ) .......颓然( ) 汲水( ) 荒冢( ) 龙湫( ) 飞流急湍( ) .....混浊( ) 鹰隼( ) 斑斓( ) 捉摸不定( ) 铿锵有力( ) .......
三、深入探究文本
研读重点语段,品味语言之美
1、品读文章的第4、5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下面是从原文中摘录的一句话——“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个树梢,发出金色的笑。”
①这段文字最典型的修辞手法是 。
②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以“夏日的风”为写作对象写一段话。(注意修辞手法、诗化的语言、定语及动词的准确形象的运用)
3、“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他好像醉汉似地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他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有何用意?
4、本文用诗意、充满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场景。认真研读第32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画面。
。
四、能力拓展提升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澈(châ) 烧灼(zhuó) 铿锵(kēng) 颓壁残垣(yuán) ....B .汲水(jí) 盎然(àng) 青葱(cōng) 层峦叠嶂(zhàng) ....C .涟漪(qí) 双颊(jiá) 莽苍(mǎng) 飞流急湍(tuān) ....D .丘壑(hâ) 蹒跚(pán) 萦回(yíng) 广阔无垠(yín)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感到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B .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涮过它。
C .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栾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
D .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澈和混浊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无崖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 )的黄土高原,有草树( )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 )的黄河,有( )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 )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A .茂密 莽苍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广阔无垠 B .莽苍 茂密 浩浩荡荡 一泻千里 广阔无垠 C .莽苍 茂密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广阔无垠 D .茂密 莽苍 一泻千里 广阔无垠 浩浩荡荡 4、名作阅读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黄皮肤,黄头发是那样美丽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顽强勇敢又长江一泻千里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坚硬的核粒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思考: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你怎么理解“坚硬的核粒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课堂小结
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来说,祖国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然能焕发出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将魂萦梦绕、日牵夜挂的精神召唤;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更是一支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