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中国经营网
文|羽戈
鲁迅的文章退出中小学语文教材,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前些年,“黜鲁迅而登金庸”曾喧腾一时。实则被废黜的不止鲁迅,取而代之的更不止金庸,只是这二人极具代表性,故被作为标杆,对立起来,成为公众最热爱的议题。
而今亦然。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初中语文教材,更换了9篇文章,鲁迅的《风筝》、流沙河的《理想》、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等皆在删除之列,而代之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等。媒体做新闻,却单单举出鲁迅,如“送走鲁迅,迎来史铁生”。看来,无论何时,无论多少次被教材废黜,鲁迅都是风暴眼。
为什么是鲁迅?
如蔡朝阳老师所言,我们这代人——更不必说上一代——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夸张一点儿说,简直可谓“鲁迅选集”。如今,鲁迅的落寞背影正从教科书中节节败退,不过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当中,他的文章依然有6篇之多,居现代作家之首,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地位还是不容低估。质言之,当我们谈论语文教材,鲁迅便是矗立于话题中央的那颗锈迹斑斑却傲骨嶙嶙的钉子,你可以钦敬,可以讥弹,终究无法漠视。
语文教材对鲁迅的淡化,让一些人如丧考妣,让另一些人怒火中烧。这不仅因为,鲁迅已经锲入了我们的记忆,更是因为,在我们怀旧的眼中,鲁迅支撑了教科书的风骨,抽去了鲁迅,狂澜既倒,大厦将倾。也许还有一个隐晦的原由:我们对教科书的不满,对教育体制的不满,急需一个发泄口,再也没有哪个作家的退出,能像俨然批判精神的代言人的鲁迅这样,激起批判的雷鸣。
如此,鲁迅就被放大了,借用蔡朝阳的说法,“被过度诠释”,其实自鲁迅死后,自他的棺木之上覆盖了“民族魂”的红色旗帜之后,他便无力抗拒被劫持的命运。对此,他横站的灵魂只能冷笑。
我们不妨退一步思量,鲁迅淡出语文教材,究竟改变了什么?问了三五个在中小学教语文的朋友,答案几乎如出一辙:对比今昔的课文,除了少一些生僻的字词与拗口的语句,一切如故。
这才是问题所在:当语文教学陷入模式化,课堂就像一个模具,无论你投入的石头如何棱角分明,吐出的鸡蛋都是一样圆滑。所以,鲁迅的文章也好,金庸、史铁生的文章也罢,经过教科书、老师、学生三道关卡的过滤与凌迟,从千般面目,化作同一尊呆板的泥塑。
想起当年“黜鲁迅而登金庸”,缪哲先生撰文评弹,其中引用女儿的话:“谁在乎这个!进语文课本的东西,香的也臭了;来了《哈里·波特》,我照样不想读。”学生的心思,最是耐人咀嚼。
所以,对于这场论争,我的第一个论点是,相比教材的改革,我更关心教学的改革,尤其是教师头脑的开化与拓展。倘若学校如死水,老师如机器,哪怕给他们全世界最自由的课本,也只能教出一帮奴才。
这么说,并非否认教材改革的意义。开放的教科书自然好过封闭的教科书,去伪存真的教科书自然好过满纸谎言的教科书。因此我们还是回归正题,来说鲁迅的进退。
必须明确一点,中小学生读鲁迅,不同于我们这帮成年人读鲁迅。对后者而言,可从鲁迅的书中读出寂寞、读出仇恨、读出生命的荒寒与虚无。然而,前者需要这些吗?教科书给予中小学生的财富,第一当是知识的普及,此后,便应着落于思维、自由与美。
鲁迅的文章有无美感呢?在我看来,近代文章,首推周氏兄弟,周大先生的文字,深具刀笔吏之风,凝练、深沉,不蔓不枝,增一字太肥,减一字则太瘦。可惜我这样的想法,不受中小学生欢迎,他们之间流传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对他们来讲,鲁迅的文章过于艰深晦涩,并不好读(就连鲁迅自己都认为他的《呐喊》极不适合给中小学生阅读)。
同理,要说锻造人的思维,尤其是培养逻辑,鲁迅绝非一流。他的杂文,从来不以逻辑见长;他惯用的批判手段,如影射、诛心、扣帽子等,都违逆了说理的法则。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之流,确乎该早早逐出教材。
由此,引出我的第二个论点:相比对鲁迅的淡化,我更关心胡适的作品能有多少进入教材。胡适的文字功夫,自然远不如鲁迅(就文字的通达而论,反而更适合中小学生)。不过论说理、逻辑,鲁迅则远不如胡适。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基于意识形态的抱残守缺,一直在贬斥胡适,以至他的文章,入选者寥寥,听说只有一篇《我的母亲》,这实在令人痛心。
因此,对于鲁迅渐渐退出教科书,我们不必惊诧,不必愤恨,不必伤感,更不必抱怨批判意识的衰落。教材的要义,并不在批判。以批判为特色的教材,绝非好教材。反过来讲,要学批判,我们何必去读教科书呢,甚至不用读鲁迅。惨淡的现实是批判者最好的老师,每一个批判者都是鲁迅。
选自中国经营网
文|羽戈
鲁迅的文章退出中小学语文教材,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前些年,“黜鲁迅而登金庸”曾喧腾一时。实则被废黜的不止鲁迅,取而代之的更不止金庸,只是这二人极具代表性,故被作为标杆,对立起来,成为公众最热爱的议题。
而今亦然。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初中语文教材,更换了9篇文章,鲁迅的《风筝》、流沙河的《理想》、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等皆在删除之列,而代之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等。媒体做新闻,却单单举出鲁迅,如“送走鲁迅,迎来史铁生”。看来,无论何时,无论多少次被教材废黜,鲁迅都是风暴眼。
为什么是鲁迅?
如蔡朝阳老师所言,我们这代人——更不必说上一代——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夸张一点儿说,简直可谓“鲁迅选集”。如今,鲁迅的落寞背影正从教科书中节节败退,不过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当中,他的文章依然有6篇之多,居现代作家之首,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地位还是不容低估。质言之,当我们谈论语文教材,鲁迅便是矗立于话题中央的那颗锈迹斑斑却傲骨嶙嶙的钉子,你可以钦敬,可以讥弹,终究无法漠视。
语文教材对鲁迅的淡化,让一些人如丧考妣,让另一些人怒火中烧。这不仅因为,鲁迅已经锲入了我们的记忆,更是因为,在我们怀旧的眼中,鲁迅支撑了教科书的风骨,抽去了鲁迅,狂澜既倒,大厦将倾。也许还有一个隐晦的原由:我们对教科书的不满,对教育体制的不满,急需一个发泄口,再也没有哪个作家的退出,能像俨然批判精神的代言人的鲁迅这样,激起批判的雷鸣。
如此,鲁迅就被放大了,借用蔡朝阳的说法,“被过度诠释”,其实自鲁迅死后,自他的棺木之上覆盖了“民族魂”的红色旗帜之后,他便无力抗拒被劫持的命运。对此,他横站的灵魂只能冷笑。
我们不妨退一步思量,鲁迅淡出语文教材,究竟改变了什么?问了三五个在中小学教语文的朋友,答案几乎如出一辙:对比今昔的课文,除了少一些生僻的字词与拗口的语句,一切如故。
这才是问题所在:当语文教学陷入模式化,课堂就像一个模具,无论你投入的石头如何棱角分明,吐出的鸡蛋都是一样圆滑。所以,鲁迅的文章也好,金庸、史铁生的文章也罢,经过教科书、老师、学生三道关卡的过滤与凌迟,从千般面目,化作同一尊呆板的泥塑。
想起当年“黜鲁迅而登金庸”,缪哲先生撰文评弹,其中引用女儿的话:“谁在乎这个!进语文课本的东西,香的也臭了;来了《哈里·波特》,我照样不想读。”学生的心思,最是耐人咀嚼。
所以,对于这场论争,我的第一个论点是,相比教材的改革,我更关心教学的改革,尤其是教师头脑的开化与拓展。倘若学校如死水,老师如机器,哪怕给他们全世界最自由的课本,也只能教出一帮奴才。
这么说,并非否认教材改革的意义。开放的教科书自然好过封闭的教科书,去伪存真的教科书自然好过满纸谎言的教科书。因此我们还是回归正题,来说鲁迅的进退。
必须明确一点,中小学生读鲁迅,不同于我们这帮成年人读鲁迅。对后者而言,可从鲁迅的书中读出寂寞、读出仇恨、读出生命的荒寒与虚无。然而,前者需要这些吗?教科书给予中小学生的财富,第一当是知识的普及,此后,便应着落于思维、自由与美。
鲁迅的文章有无美感呢?在我看来,近代文章,首推周氏兄弟,周大先生的文字,深具刀笔吏之风,凝练、深沉,不蔓不枝,增一字太肥,减一字则太瘦。可惜我这样的想法,不受中小学生欢迎,他们之间流传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对他们来讲,鲁迅的文章过于艰深晦涩,并不好读(就连鲁迅自己都认为他的《呐喊》极不适合给中小学生阅读)。
同理,要说锻造人的思维,尤其是培养逻辑,鲁迅绝非一流。他的杂文,从来不以逻辑见长;他惯用的批判手段,如影射、诛心、扣帽子等,都违逆了说理的法则。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之流,确乎该早早逐出教材。
由此,引出我的第二个论点:相比对鲁迅的淡化,我更关心胡适的作品能有多少进入教材。胡适的文字功夫,自然远不如鲁迅(就文字的通达而论,反而更适合中小学生)。不过论说理、逻辑,鲁迅则远不如胡适。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基于意识形态的抱残守缺,一直在贬斥胡适,以至他的文章,入选者寥寥,听说只有一篇《我的母亲》,这实在令人痛心。
因此,对于鲁迅渐渐退出教科书,我们不必惊诧,不必愤恨,不必伤感,更不必抱怨批判意识的衰落。教材的要义,并不在批判。以批判为特色的教材,绝非好教材。反过来讲,要学批判,我们何必去读教科书呢,甚至不用读鲁迅。惨淡的现实是批判者最好的老师,每一个批判者都是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