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孟子]二章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孟子》二章

(北京市·2011)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①人不屑也。

②③④⑤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⑦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⑧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答案: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广安市·2011)(四)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29-32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①②③【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

④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

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

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

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 ,

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

心论点。(4分)

32.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

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答案:29.患:祸患,灾难 是:这、这样 谓:对„„说 故:缘故、原因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4分

30.(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

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31.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

更可贵)

评分说明:每空1分

32.“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

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

持。(2分)

(柳州市·2011)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史,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被有

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

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

敏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删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带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拉史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见而不受.夸为官宣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幂受,夸为妻要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夸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主::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

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10.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11.把第1卷《鱼我所欲也》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2)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12.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2分)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 的取舍、

箪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答案: 9.D(得:同“德”,动词,感激恩德。)

10. B(于:比,介词)

11.(1)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

处呢?(5分,“万钟~则~加”各1分,大意2分)

(2)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来的思想。(2分,“此之谓”“本心”各1分)

12.鱼与熊掌,万钟(丰厚的俸禄)(2分,每空1分)

(牡丹江市·2011)(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2-15题。(共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①②【乙】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

③④⑤⑥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

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节

选)》)

【注】①固:使„„稳固。②浚(jùn):疏通,深挖。③下愚:愚蠢。④明哲:这里指聪明

的人。⑤当:主持,掌握。⑥神器:这里指国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

(2)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

14.【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甲】文还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

(2分)

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答案: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2-28题,共35分)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2-15题。(共8分)

12.曾:增加,通“增”。 闻:听说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正确1分。

13.(1)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评分标准:(1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2)想使(让)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评分标准:(1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14.议论、记叙(叙述)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15.示例: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有长远考虑,

不断的拼搏进取,充实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分标准:(2分)结合实际谈忧患或居安思危1分,语言流畅1分。

(曲靖市·20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B.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何时而乐耶 ..

C.舜发于畎亩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 ..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13.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

(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2分)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

。(1分)

1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3分)

答案:(二)(12分)

11.(2分)答案B。A项中“则”的意思分别是“如果”,“就是”;C项中“于”的意思分

别是“在、从”,“比”;D项中的“而”分别表顺接、转接。

12.(4分)(1)译文: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2)译文: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

理了。

13.(3分)(1)(2分)答题示例:(1)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后

完成了惊世之作《史记》。(2)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离退后独守

荒山20多年,离世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写

出人名、成就1分;写出磨难经历1分)

(2)死于安乐(1分)

14.(3分)答题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

能改正错误(1分)。我认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犯错后并不可怕,只要知

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2分)。(或围绕

“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作答亦可)

(三明市·2011)(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

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

③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

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

⑤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

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

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

(3)仆闻之 ( ) .(4)官大者,主恶之( )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④②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答案:(一)(15分)

12.(4分)(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每小题1

分)

13.(3分)D

14.(4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分,“恒”“过”各1分)

(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顺1分)

15.(4分)(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

苦的磨练。(2分,意对即可)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孟子》二章

(北京市·2011)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①人不屑也。

②③④⑤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⑦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⑧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答案: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广安市·2011)(四)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29-32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①②③【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

④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

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

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

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 ,

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

心论点。(4分)

32.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

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答案:29.患:祸患,灾难 是:这、这样 谓:对„„说 故:缘故、原因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4分

30.(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

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31.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

更可贵)

评分说明:每空1分

32.“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

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

持。(2分)

(柳州市·2011)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史,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被有

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

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

敏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删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带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拉史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见而不受.夸为官宣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幂受,夸为妻要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夸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主::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

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10.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11.把第1卷《鱼我所欲也》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2)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12.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2分)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 的取舍、

箪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答案: 9.D(得:同“德”,动词,感激恩德。)

10. B(于:比,介词)

11.(1)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

处呢?(5分,“万钟~则~加”各1分,大意2分)

(2)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来的思想。(2分,“此之谓”“本心”各1分)

12.鱼与熊掌,万钟(丰厚的俸禄)(2分,每空1分)

(牡丹江市·2011)(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2-15题。(共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①②【乙】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

③④⑤⑥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

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节

选)》)

【注】①固:使„„稳固。②浚(jùn):疏通,深挖。③下愚:愚蠢。④明哲:这里指聪明

的人。⑤当:主持,掌握。⑥神器:这里指国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

(2)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

14.【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甲】文还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

(2分)

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答案: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2-28题,共35分)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2-15题。(共8分)

12.曾:增加,通“增”。 闻:听说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正确1分。

13.(1)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评分标准:(1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2)想使(让)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评分标准:(1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14.议论、记叙(叙述)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15.示例: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有长远考虑,

不断的拼搏进取,充实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分标准:(2分)结合实际谈忧患或居安思危1分,语言流畅1分。

(曲靖市·20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B.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何时而乐耶 ..

C.舜发于畎亩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 ..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13.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

(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2分)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

。(1分)

1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3分)

答案:(二)(12分)

11.(2分)答案B。A项中“则”的意思分别是“如果”,“就是”;C项中“于”的意思分

别是“在、从”,“比”;D项中的“而”分别表顺接、转接。

12.(4分)(1)译文: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2)译文: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

理了。

13.(3分)(1)(2分)答题示例:(1)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后

完成了惊世之作《史记》。(2)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离退后独守

荒山20多年,离世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写

出人名、成就1分;写出磨难经历1分)

(2)死于安乐(1分)

14.(3分)答题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

能改正错误(1分)。我认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犯错后并不可怕,只要知

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2分)。(或围绕

“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作答亦可)

(三明市·2011)(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

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

③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

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

⑤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

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

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

(3)仆闻之 ( ) .(4)官大者,主恶之( )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④②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答案:(一)(15分)

12.(4分)(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每小题1

分)

13.(3分)D

14.(4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分,“恒”“过”各1分)

(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顺1分)

15.(4分)(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

苦的磨练。(2分,意对即可)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


相关文章

  •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汉字
  • 2011中考考前必做题:汉字专题 1. 河北省2010-2011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急切 迫不急待 旨意 苦心孤诣 B.蜡烛 一气呵成 嬉闹 别出心栽 C.阴晦 ...查看


  •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 2011年安徽省 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 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二.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 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 经??关雎>) ② ...查看


  •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 桐城市黄岗中学:舒林 安徽省中考语文一直保持其"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安徽省中考 ...查看


  • 1990-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语句衔接题(三)
  • 1990-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语句衔接题(三) (2008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 ...查看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 201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普通中等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8分) 提示: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查看


  • 浙江杭州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
  •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杭州)语文试卷 一(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伫立(zh ù) 腼腆(di ǎn ) 风驰电掣(ch â) ... B .诘责(ji ã) 磐石(p án ) 即 ...查看


  • 南通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 南通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àngr án 生机.触摸一缕阳光,你会感受生命的绚烂:采撷一束鲜花,你会嗅到生 ...查看


  • 鹦鹉噪虎阅读训练及答案
  • 2011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一.鹦鹉噪虎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 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 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