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又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朱军老师也用文字和歌声,表达了他对父母的怀念之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3:06 朱军 —《想念父母》 来自央视综艺
朱军:今日清明,祭奠与缅怀的日子。我们怀念离去的亲人,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我们缅怀牺牲的英烈,我们的日子里赓续着他们的梦想。告慰逝者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现在,拥抱生活,不辜负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努力前行,伴着宝贵春光。
春游,古称踏青,
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体活动,
古时一般在上巳节,清明节。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
那你知道古人们是怎么春游的吗?
跟着小编玩一次穿越吧!
1
踏青
一家人扶老携幼,在刚刚萌发春意的田野踏青。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2
秋千
青年男女和活泼的孩子们荡起了秋千。秋千是在树的粗大横枝上拴结实的皮绳和木板,人站在上面抓着皮绳来回飘荡,还要拴上彩带,十分惬意。
3
蹴鞠
相传是黄帝用来训练武士的一种游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体育运动。听说,这是现代足球的鼻祖哦~
4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5
植树
植树起源于插柳,清明一到,气温升高,万物萌发,此时种树,容易成活。特别是柳树,更是极易成活。
6
射柳
这也是一项时尚高雅的活动。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缕红绸,即是被射的目标。大多是青年男子,骑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射断那枝柳条,待柳条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是考验骑射真功夫的一项运动。
7
放风筝
据说风筝起源于祭扫坟墓竖竿拴纸的风俗,后来不仅演化为美丽的风筝,而且形成了清明放飞风筝的民俗。
8
郊游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封建礼教严苛,男女授受不亲,而唯有郊游期间暂时废除了那些礼数禁锢,男女可以自由交往。这些单身男女们哪能放过这一年一次的求偶良机,所以踏青春游往往就会成就一段段佳偶良缘。
9
馄饨会友
《浮生六记》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古时春游赏花,大都是文人雅士的癖好。而文人雅士很重面子,提着锅碗瓢盆去踏青赏花,不仅麻烦还有失格调。于是苏州的文人们就想出了一个点子,请了一个卖馄饨的跟随他们一同春游。带着酒菜、炊具去赏花,既解决了生活难题,又别有一番野炊之趣味,实在很像“文青”们想出的妙招。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传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
不过,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丰富多彩。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清明诗词”留世,大多数描述了古人欢欢喜喜度清明节的景象。
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
不用清明兼上巳。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十分热闹。王维还感慨说,年轻人应该每天出去游玩,何必要等到清明节呢?
留饧和冷粥,
出火煮绿茶。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清明节写下“留饧和冷粥,出火煮绿茶”。清明节生火品茶,佐以麦芽糖、冷粥,想必别有一番风味。
满街杨柳绿烟丝,
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洞,
女郎撩乱送秋千。
唐代诗人韦庄的诗作,反映了在陕西地区,女子过清明节流行荡秋千的习俗。
乍疏雨,洗清明。
风暖繁弦脆管,
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
宋代词人柳永笔下的《抛球乐》显示出清明节更加热闹,既有音乐助兴,又有踏青出游。
一朵又一朵,
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
总在此花枝。
清明节插柳枝、赏杜鹃,也受到诗人歌咏。唐代诗人曹松写道“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意思是杜鹃花怒放枝头,给禁火的清明节带来了“火焰”。
寒食清明小殿旁,
彩楼双夹斗鸡场。
内人对御分明看,
先赌红罗被十床。
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的诗,描绘了清明节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十床被子当作赌注,可见玩兴极浓。千载之下,让今人感受到清明节的独特魅力。
文章来源:微信号“中国新闻周刊”
清明既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又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朱军老师也用文字和歌声,表达了他对父母的怀念之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3:06 朱军 —《想念父母》 来自央视综艺
朱军:今日清明,祭奠与缅怀的日子。我们怀念离去的亲人,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我们缅怀牺牲的英烈,我们的日子里赓续着他们的梦想。告慰逝者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现在,拥抱生活,不辜负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努力前行,伴着宝贵春光。
春游,古称踏青,
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体活动,
古时一般在上巳节,清明节。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
那你知道古人们是怎么春游的吗?
跟着小编玩一次穿越吧!
1
踏青
一家人扶老携幼,在刚刚萌发春意的田野踏青。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2
秋千
青年男女和活泼的孩子们荡起了秋千。秋千是在树的粗大横枝上拴结实的皮绳和木板,人站在上面抓着皮绳来回飘荡,还要拴上彩带,十分惬意。
3
蹴鞠
相传是黄帝用来训练武士的一种游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体育运动。听说,这是现代足球的鼻祖哦~
4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5
植树
植树起源于插柳,清明一到,气温升高,万物萌发,此时种树,容易成活。特别是柳树,更是极易成活。
6
射柳
这也是一项时尚高雅的活动。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缕红绸,即是被射的目标。大多是青年男子,骑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射断那枝柳条,待柳条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是考验骑射真功夫的一项运动。
7
放风筝
据说风筝起源于祭扫坟墓竖竿拴纸的风俗,后来不仅演化为美丽的风筝,而且形成了清明放飞风筝的民俗。
8
郊游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封建礼教严苛,男女授受不亲,而唯有郊游期间暂时废除了那些礼数禁锢,男女可以自由交往。这些单身男女们哪能放过这一年一次的求偶良机,所以踏青春游往往就会成就一段段佳偶良缘。
9
馄饨会友
《浮生六记》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古时春游赏花,大都是文人雅士的癖好。而文人雅士很重面子,提着锅碗瓢盆去踏青赏花,不仅麻烦还有失格调。于是苏州的文人们就想出了一个点子,请了一个卖馄饨的跟随他们一同春游。带着酒菜、炊具去赏花,既解决了生活难题,又别有一番野炊之趣味,实在很像“文青”们想出的妙招。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传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
不过,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丰富多彩。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清明诗词”留世,大多数描述了古人欢欢喜喜度清明节的景象。
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
不用清明兼上巳。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十分热闹。王维还感慨说,年轻人应该每天出去游玩,何必要等到清明节呢?
留饧和冷粥,
出火煮绿茶。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清明节写下“留饧和冷粥,出火煮绿茶”。清明节生火品茶,佐以麦芽糖、冷粥,想必别有一番风味。
满街杨柳绿烟丝,
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洞,
女郎撩乱送秋千。
唐代诗人韦庄的诗作,反映了在陕西地区,女子过清明节流行荡秋千的习俗。
乍疏雨,洗清明。
风暖繁弦脆管,
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
宋代词人柳永笔下的《抛球乐》显示出清明节更加热闹,既有音乐助兴,又有踏青出游。
一朵又一朵,
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
总在此花枝。
清明节插柳枝、赏杜鹃,也受到诗人歌咏。唐代诗人曹松写道“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意思是杜鹃花怒放枝头,给禁火的清明节带来了“火焰”。
寒食清明小殿旁,
彩楼双夹斗鸡场。
内人对御分明看,
先赌红罗被十床。
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的诗,描绘了清明节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十床被子当作赌注,可见玩兴极浓。千载之下,让今人感受到清明节的独特魅力。
文章来源:微信号“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