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目录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1 第1课 鸦片战争 „„„„„„„„„„„„„„„„„„„„2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7 第3课 收复新疆 „„„„„„„„„„„„„„„„„„„„12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6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24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27 第6课 洋务运动 „„„„„„„„„„„„„„„„„„„„28 第7课 戊戌变法 „„„„„„„„„„„„„„„„„„„„32 第8课 辛亥革命 „„„„„„„„„„„„„„„„„„„„36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40 活动课二 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44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47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8 第11课 北伐战争„„„„„„„„„„„„„„„„„„„„52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6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61 活动课三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67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71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72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76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81 活动课四 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

——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87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91 第17课 内战烽火„„„„„„„„„„„„„„„„„„„„92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96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103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04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108 活动课五 历史小报——近代社会生活„„„„„„„„„„„114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17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118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12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讯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期中测试题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九年级历史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年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历史九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活动课二 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目录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1 第1课 鸦片战争 „„„„„„„„„„„„„„„„„„„„2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7 第3课 收复新疆 „„„„„„„„„„„„„„„„„„„„12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6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24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27 第6课 洋务运动 „„„„„„„„„„„„„„„„„„„„28 第7课 戊戌变法 „„„„„„„„„„„„„„„„„„„„32 第8课 辛亥革命 „„„„„„„„„„„„„„„„„„„„36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40 活动课二 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44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47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8 第11课 北伐战争„„„„„„„„„„„„„„„„„„„„52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6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61 活动课三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67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71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72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76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81 活动课四 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

——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87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91 第17课 内战烽火„„„„„„„„„„„„„„„„„„„„92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96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103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04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108 活动课五 历史小报——近代社会生活„„„„„„„„„„„114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17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118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12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讯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期中测试题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九年级历史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年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历史九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活动课二 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相关文章

  • 初中历史教学对教科书的再开发探析
  • 摘 要: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资源,在专家和学者编制"一次开发"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从而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文章以教科书&qu ...查看


  • 高一新生学法指导
  • 转变观念 主动适应 探寻方法 --新课程高中历史学习入门 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学习对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一新生,该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形成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正确认识?如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掌握历史 ...查看


  •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 ...查看


  • 中国历史课本中的历史
  • 2015年03月12日 06:57 AM中国历史课本中的历史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作者微博] [编者的话]本文为作者中国历史教材研究系列之二. 为了解中共六十多年来历史课本的演变,我从孔夫子网上陆续购买了一些 ...查看


  • 高中生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 中学历史 高中生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 二是:历史本身是最有趣的.最有吸引力的,为什么学生却普遍厌学历史.学不好历史? 如果把它总结成一个问题的话,那就是:高中生应该怎样学习历史?以下是我的一些 ...查看


  • 谈高中历史教学
  • [摘 要]高中历史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科,历史这门课程学生是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的.高中的历史就是把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内容再详细的展开,历史是不变的.所以高中的历史教学是比较开放的,那么老师该如何开展课堂学习把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变得轻松些呢?以下 ...查看


  •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目录
  • 初中信息技术课本(上Windows XP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目录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2课 认识计算机世界(一) 第3课 认识计算机世界(二) 第4课 认识WindowsXP系统 第5课 指法练习 第6课 初识Word2003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目录打印版-A4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6课 夏商西 ...查看


  •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
  •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 诗 词 欣 赏 郭沫若诗 现代诗 乡愁诗 外国诗 古诗词_1 古诗词_2 课文名 1 郭沫若诗 2 3 4 5 6 乡愁诗 7 8 外国诗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