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父亲节时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这也给所有的父亲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来陪伴和教育孩子。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
文=迈克尔·史密斯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失去父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
母性教育是一种“叶根”的教育,目标是达到生命的滋润、丰满;父性教育就是一种“主干”的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传统家庭中,大多是妈妈担任教育孩子的工作。而在柔软的母爱之外,孩子缺少的果敢、坚强、乐观、豁达等品质,则等待着父爱来填补。然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爸爸初于“缺位”状态。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家庭的孩子正在遭遇“父爱缺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父亲节时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这也给所有的父亲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来陪伴和教育孩子。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父亲的爱和陪伴对男孩和女孩有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也需要有不同的养育方式。
只有父亲能为儿子做到的
●一个男孩也可以和自己的朋友玩“传球游戏”,但其中的意义和与自己的“爸爸”(Dad)一起玩时完全没法比。
●只有父亲才知道他的儿子什么时候需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男人身份,也只有父亲才懂得如何给予孩子这样的身份并言传身教。
●坚定有力地握手、温暖宽厚地拥抱、满意赞许地点头——这些只有由父亲来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当然,母亲也可以这样做,但男孩更有可能在这些行为来自父亲时才给予回应。
只有父亲能为女儿做到的
●当然,只有父亲才能在女儿的婚礼上带着女儿跳一曲“父女之舞”。
●只有父亲才能给予女儿最大的安全感,让她不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只有当父亲以自己为骄傲时,才能让一个女儿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和让母亲以自己为傲时的感受截然不同。
●只有父亲才能最好地向女儿展示她应该被一个男性以怎样的方式对待。
●会有其他的男人向女儿献上自己的爱,但是这种爱和来自父亲的爱是永远不可能一样的。
应该及早教给孩子的东西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作为父亲,你应该了解他们。身为成年人,你已经经历过了成功和失败。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让你站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可以指导孩子变成强大、自信的人。以我自己为例,虽然我有做事果断的优势,但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支持与帮助。如果从前我有一个更关心我更靠谱的父亲,那我在成长学习时就能得到很大的帮助,会让我更早懂得下面这些东西,而不是自己磕磕绊绊独自摸索很晚才真的明白。
●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有恐惧。
●勇敢面对恐惧,就能让它消于无形。
●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好(在某一方面比我好是可能的,但是从整体上比我更好,不可能)。
●犯错没有关系。(警告:明知故犯不在此列。)
●你不能等着别人推着你前进。
●你永远都可以有选择(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好的性格和正直的品行至关重要。
●开发想象的乐趣和美。(我爸爸的确用他的旅途故事帮我做到了这一点。)
●为了安全而做的决定不同于为了自由(成长)而做的决定。
养育男孩的要点
●教导他们;向他们展示真实生活中的男人是什么样子。
●一起做男人做的事情。
●教育他们尊重他人。
●了解他们的朋友。
●让他们在你的监护之下尝试新东西(例如给轮胎打气)。
●让他们有问题就找你。
●永远不要羞辱他们!
养育女孩的要点
●了解她们的朋友,尤其是男孩。
●注意你有关她们外貌和穿着的随口评论,她们总是会非常当真。
●为她们设立合理和明确的边界。她们需要空间,但不需要太多。
●她们希望被你拥抱,当然通常是在她们的朋友不在旁边的时候。不过,就算朋友在旁边,也要拥抱她们。
●带着尊重对待你的女儿,正如你希望别人对待她们的时候怀着尊重一样。
●当关系到她们的安全时,相信你的直觉,保护好她们。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是作者迈克尔·史密斯的沉淀之作,也是一位养育3个孩子20多年的父亲发自内心的呼唤:事业重要,孩子的教育更重要。父教缺乏可能会让孩子终身“缺钙”!这本书想让全天下的男性明白,他们对自己子女的将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鼓励他们带着这样的认知去扮演好父亲的角色。作者在书中深刻探讨了如何才是一个好爸爸,没有爸爸的家庭会有什么可能的结果和影响,爸爸又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以及爸爸可以分为那些等级,分别该怎么做。
作者认为,在我们这个社会,几乎所有存在的病态都可以追溯到那些家庭生活混乱动荡的人群身上去。这种动荡混乱往往始于一个缺席或者冷漠的父亲。如果有一本简单的、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写成的书,专门教育那些生活中缺乏正面角色榜样的男性解决“如何做父亲”的问题,结果会大大不一样。
作者把自己的经历与体会、思想与观点、对他人的看法、家人和朋友的人生故事都浓缩在了这本书里,不管你是阅历尚浅的年轻人还是已经不那么年轻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感悟,让你不仅懂得“为父之道”,更朝着那不可替代的“为爸之道”前进。
作 者 介 绍
【美】迈克尔·史密斯/著 凌春秀/译
美国作家。早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是一名退役军官,演讲家。
作者在自己的成长中缺失父亲的陪伴,生活颠沛流离。但作者通过规划人生,努力跳出混乱的环境,并立志要做个好爸爸,将三个孩子都培养得出类拔萃。
他说: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下定决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爸爸——能向自己的子女奉献出真正的爱、互动、监管以及训导的父亲,而不是一个仅仅贡献出DNA的父亲。我希望帮助天底下的父亲做好他们应该做的和他们想做的。”
媒 体 评 论
迈克尔·史密斯的这本书是送给新手父亲们的完美礼物。尤其是那些无福由充满亲切关怀、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给予殷切指导的父亲抚养成人的男性而言,这本书更具沉甸甸的价值,它能让人看到为人父者应该如何、能够如何。
——安迪·克尔克霍夫 《重要关系:养育青少年的实用指南》一书作者
“为爸之道”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有时候会让人在途中感觉无比孤独。但是,有了史密斯这本了不起的书做伴,你就如同拥有了一位精明睿智、充满帮助的同行者,让你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巴里·麦金托什
“圣达菲青年父亲”组织创始人及执行董事
每一位父亲都不仅应该懂得“为父之道”,更要朝着那不可替代的“为爸之道”前进。
名师家长会:一个致力于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解读,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平台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父亲节时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这也给所有的父亲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来陪伴和教育孩子。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
文=迈克尔·史密斯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失去父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
母性教育是一种“叶根”的教育,目标是达到生命的滋润、丰满;父性教育就是一种“主干”的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传统家庭中,大多是妈妈担任教育孩子的工作。而在柔软的母爱之外,孩子缺少的果敢、坚强、乐观、豁达等品质,则等待着父爱来填补。然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爸爸初于“缺位”状态。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家庭的孩子正在遭遇“父爱缺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父亲节时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这也给所有的父亲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来陪伴和教育孩子。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父亲的爱和陪伴对男孩和女孩有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也需要有不同的养育方式。
只有父亲能为儿子做到的
●一个男孩也可以和自己的朋友玩“传球游戏”,但其中的意义和与自己的“爸爸”(Dad)一起玩时完全没法比。
●只有父亲才知道他的儿子什么时候需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男人身份,也只有父亲才懂得如何给予孩子这样的身份并言传身教。
●坚定有力地握手、温暖宽厚地拥抱、满意赞许地点头——这些只有由父亲来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当然,母亲也可以这样做,但男孩更有可能在这些行为来自父亲时才给予回应。
只有父亲能为女儿做到的
●当然,只有父亲才能在女儿的婚礼上带着女儿跳一曲“父女之舞”。
●只有父亲才能给予女儿最大的安全感,让她不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只有当父亲以自己为骄傲时,才能让一个女儿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和让母亲以自己为傲时的感受截然不同。
●只有父亲才能最好地向女儿展示她应该被一个男性以怎样的方式对待。
●会有其他的男人向女儿献上自己的爱,但是这种爱和来自父亲的爱是永远不可能一样的。
应该及早教给孩子的东西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作为父亲,你应该了解他们。身为成年人,你已经经历过了成功和失败。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让你站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可以指导孩子变成强大、自信的人。以我自己为例,虽然我有做事果断的优势,但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支持与帮助。如果从前我有一个更关心我更靠谱的父亲,那我在成长学习时就能得到很大的帮助,会让我更早懂得下面这些东西,而不是自己磕磕绊绊独自摸索很晚才真的明白。
●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有恐惧。
●勇敢面对恐惧,就能让它消于无形。
●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好(在某一方面比我好是可能的,但是从整体上比我更好,不可能)。
●犯错没有关系。(警告:明知故犯不在此列。)
●你不能等着别人推着你前进。
●你永远都可以有选择(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好的性格和正直的品行至关重要。
●开发想象的乐趣和美。(我爸爸的确用他的旅途故事帮我做到了这一点。)
●为了安全而做的决定不同于为了自由(成长)而做的决定。
养育男孩的要点
●教导他们;向他们展示真实生活中的男人是什么样子。
●一起做男人做的事情。
●教育他们尊重他人。
●了解他们的朋友。
●让他们在你的监护之下尝试新东西(例如给轮胎打气)。
●让他们有问题就找你。
●永远不要羞辱他们!
养育女孩的要点
●了解她们的朋友,尤其是男孩。
●注意你有关她们外貌和穿着的随口评论,她们总是会非常当真。
●为她们设立合理和明确的边界。她们需要空间,但不需要太多。
●她们希望被你拥抱,当然通常是在她们的朋友不在旁边的时候。不过,就算朋友在旁边,也要拥抱她们。
●带着尊重对待你的女儿,正如你希望别人对待她们的时候怀着尊重一样。
●当关系到她们的安全时,相信你的直觉,保护好她们。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是作者迈克尔·史密斯的沉淀之作,也是一位养育3个孩子20多年的父亲发自内心的呼唤:事业重要,孩子的教育更重要。父教缺乏可能会让孩子终身“缺钙”!这本书想让全天下的男性明白,他们对自己子女的将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鼓励他们带着这样的认知去扮演好父亲的角色。作者在书中深刻探讨了如何才是一个好爸爸,没有爸爸的家庭会有什么可能的结果和影响,爸爸又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以及爸爸可以分为那些等级,分别该怎么做。
作者认为,在我们这个社会,几乎所有存在的病态都可以追溯到那些家庭生活混乱动荡的人群身上去。这种动荡混乱往往始于一个缺席或者冷漠的父亲。如果有一本简单的、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写成的书,专门教育那些生活中缺乏正面角色榜样的男性解决“如何做父亲”的问题,结果会大大不一样。
作者把自己的经历与体会、思想与观点、对他人的看法、家人和朋友的人生故事都浓缩在了这本书里,不管你是阅历尚浅的年轻人还是已经不那么年轻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感悟,让你不仅懂得“为父之道”,更朝着那不可替代的“为爸之道”前进。
作 者 介 绍
【美】迈克尔·史密斯/著 凌春秀/译
美国作家。早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是一名退役军官,演讲家。
作者在自己的成长中缺失父亲的陪伴,生活颠沛流离。但作者通过规划人生,努力跳出混乱的环境,并立志要做个好爸爸,将三个孩子都培养得出类拔萃。
他说: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下定决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爸爸——能向自己的子女奉献出真正的爱、互动、监管以及训导的父亲,而不是一个仅仅贡献出DNA的父亲。我希望帮助天底下的父亲做好他们应该做的和他们想做的。”
媒 体 评 论
迈克尔·史密斯的这本书是送给新手父亲们的完美礼物。尤其是那些无福由充满亲切关怀、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给予殷切指导的父亲抚养成人的男性而言,这本书更具沉甸甸的价值,它能让人看到为人父者应该如何、能够如何。
——安迪·克尔克霍夫 《重要关系:养育青少年的实用指南》一书作者
“为爸之道”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有时候会让人在途中感觉无比孤独。但是,有了史密斯这本了不起的书做伴,你就如同拥有了一位精明睿智、充满帮助的同行者,让你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巴里·麦金托什
“圣达菲青年父亲”组织创始人及执行董事
每一位父亲都不仅应该懂得“为父之道”,更要朝着那不可替代的“为爸之道”前进。
名师家长会:一个致力于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解读,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