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 第一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比较组词。 帕( )镇( )瓷( )脊( )硕( ) 怕( )慎( )姿( )背( )颈(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丝绸 ( )的黄山 ( )的西湖 ( )的黄河 ( )的茅台酒 ( )的龙井茶 ( )的布达拉宫 ( )的桂林山水( )的胸怀 三、理解课文填空。 课文从( )、( )、( )、( )、( )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仿书中2—6小节写一段话。 五、用一句话的形式列出你对伟大祖国历史及成就的了解。
9月2日 第一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比较组词。 帕( )镇( )瓷( )脊( )硕( ) 怕( )慎( )姿( )背( )颈(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丝绸 ( )的黄山 ( )的西湖 ( )的黄河 ( )的茅台酒 ( )的龙井茶 ( )的布达拉宫 ( )的桂林山水( )的胸怀 三、理解课文填空。 课文从( )、( )、( )、( )、( )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仿书中2—6小节写一段话。 五、用一句话的形式列出你对伟大祖国历史及成就的了解。
9月7日 第二次 2、郑
成 功 一、比较组词。 奴( )驻( )慨( )蔽( )兽( ) 怒( )住( )溉( )敝( )曾( ) 犁( )镰( )洽( )载zǎi( ) 梨( )廉( )恰( ) zài( ) 二、根据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进行归类,并选用其中的两个造句。 慷慨激昂 横行霸道 喜出望外惊恐万状 载歌载舞 负隅顽抗 1、 2、 造句: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 )和( )的伟大功业,文章最后一个小节在全文中起着( )的作用。 四、仿例子写民族英雄及他们的事迹。 例:郑成功收复台湾。 ( )
( ) ( ) 9月7日 第二次 2、郑
成 功
一、比较组词。 奴( )驻( )慨( )蔽( )兽( ) 怒( )住( )溉( )敝( )曾( ) 犁( )镰( )洽( )载zǎi( ) 梨( )廉( )恰( ) zài( ) 二、根据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进行归类,并选用其中的两个造句。 慷慨激昂 横行霸道 喜出望外惊恐万状 载歌载舞 负隅顽抗 1、 2、 造句: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 )和( )的伟大功业,文章最后一个小节在全文中起着( )的作用。 四、仿例子写民族英雄及他们的事迹。 例:郑成功收复台湾。 ( )
( ) ( )
9月9日 第三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ǒngchàng qiāngdiào yōulǜ làzhú ( ) ( ) ( ) ( ) bālí límíng kǎchē bāng ( ) ( ) ( ) 兴国安( ) 二、填字并理解所填字的意思。 悲愤欲( ) 与世长( ) ( )激昂 喜出( )外 惊( )万状 ( )歌( )舞 负( )顽抗 ( )国之恨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是因为( )。
“弥留之际”是指( ),肖邦请他的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因为( )。
9月9日 第三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ǒngchàng qiāngdiào yōulǜ làzhú ( ) ( ) ( ) ( ) bālí límíng kǎchē bāng ( ) ( ) ( ) 兴国安( ) 二、填字并理解所填字的意思。 悲愤欲( ) 与世长( ) ( )激昂 喜出( )外 惊( )万状 ( )歌( )舞 负( )顽抗 ( )国之恨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是因为( )。
“弥留之际”是指( ),肖邦请他的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因为( )。
9月14日 第四次 4、古
诗 两 首 一、默写这两首诗。
二、解释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妻子:( );漫:( ) 句意: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 );但:( )。 句意: 三、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填空。
这两首诗一喜一悲,杜甫喜的是( ),表现这种情感的词语有( 、 、 、 、 )等。陆游悲的是( )。两诗共同的主题是( )。
9月14日 第四次 4、古
诗 两 首
一、默写这两首诗。 二、解释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妻子:( );漫:( ) 句意: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 );但:( )。 句意: 三、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填空。
这两首诗一喜一悲,杜甫喜的是( ),表现这种情感的词语有( 、 、 、 、 )等。陆游悲的是( )。两诗共同的主题是( )。
9月20日 第五次 练
习 1 一、标好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他的运气( )真不错,顺着东西( )方向的地道( ),只走了几步路,就看到地上有一件东西( ),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的兄弟( )弄丢的他们兄弟( )们的照片。
爷爷拉着小孙子( )的手,对正在读老子( )的《道德经》的儿子说:“昨晚,你带的酒不怎么地道( ),我说的对头( )么?让老子( )坐下,我要读《孙子( )兵法》。你照应( )一会儿自己的儿子。”孙子有点儿不明白,爷爷和爸爸怎么有点儿像对头( )呢?儿子没说什么,一只手一运气( ),就把自己的儿子扛上肩了。 二、了解民族。
1、列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就上面所列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作简要介绍。
9月20日 第五次 练
习 1
一、标好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他的运气( )真不错,顺着东西( )方向的地道( ),只走了几步路,就看到地上有一件东西( ),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的兄弟( )弄丢的他们兄弟( )们的照片。
爷爷拉着小孙子( )的手,对正在读老子( )的《道德经》的儿子说:“昨晚,你带的酒不怎么地道( ),我说的对头( )么?让老子( )坐下,我要读《孙子( )兵法》。你照应( )一会儿自己的儿子。”孙子有点儿不明白,爷爷和爸爸怎么有点儿像对头( )呢?儿子没说什么,一只手一运气( ),就把自己的儿子扛上肩了。 二、了解民族。
1、列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就上面所列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作简要介绍。
9月22日 第六次
5、负荆请罪 一、比较组词。 庸( )廉( )韩( )惧( )唇( )赵( )唐( )镰( )朝( )俱( )辱( )起( ) 二、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针( )相对 若有所( ) 深明( )( )( )枪舌剑 负( )请罪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蔺相如之所以一再忍让是为了( ),可见他是一个( )的人,廉颇最终能主动认错,也是为了( ),从文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 )的人。我还知道与这个故事关联
的两个小故事是《 》和《 》。本文体裁是( )。 四、根据要求写成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 来源于寓言故事: 来源于神话故事:
9月22日 第六次
5、负荆请罪
一、比较组词。 庸( )廉( )韩( )惧( )唇( )赵( )唐( )镰( )朝( )俱( )辱( )起( ) 二、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针( )相对 若有所( ) 深明( )( )( )枪舌剑 负( )请罪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蔺相如之所以一再忍让是为了( ),可见他是一个( )的人,廉颇最终能主动认错,也是为了( ),从文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 )的人。我还知道与这个故事关联
的两个小故事是 《 》和《 》。本文体裁是( )。 四、根据要求写成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 来源于寓言故事: 来源于神话故事:
9月23日 第七次
6、最后的姿势 一、比较组词。 谭( )漱( )墟( )撼( )诠( )全( )潭( )嗽( )虚( )憾( )拴( )栓( )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1、最后的姿势: 2、环境语句: 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三、结合文中语句来赞美这位英雄。
9月23日 第七次
6、最后的姿势
一、比较组词。 谭( )漱( )墟( )撼( )诠( )全( )潭( )嗽( )虚( )憾( )拴( )栓( )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1、最后的姿势: 2、环境语句: 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三、结合文中语句来赞美这位英雄。
9月27日 第八次
7、船 长 一、听写词语。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1、情势危急句: 2、环境语句: 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当时情势的危急更能突出船长( )。 三、写写你对文中下列词句的理解。 “伟大的灵魂”指( );“……他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指挥着( ),控制着( ),领导着( )。
文章突出表现了船长( )、( )的伟大品质。 9月27日 第八次
7、船 长
一、听写词语。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1、情势危急句: 2、环境语句: 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当时情势的危急更能突出船长( )。 三、写写你对文中下列词句的理解。 “伟大的灵魂”指( );“……他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指挥着( ),控制着( ),领导着( )。
文章突出表现了船长( )、 ( )的伟大品质。
9月28日 第九次
8、爱 之 链 一、看拼音写词
dian bo che tai ai xiao tian jing di yi ( ) ( ) ( ) ( ) wa zi you wu can guan huang wu ren yan ( ) ( ) ( ) ( ) 二、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首 的赞歌,描写了发生在严寒冬夜的一个充
满爱的故事:
。文章赞扬了人间的 ,告诉我们 。 2、课文用“爱之链”作题目是因为 3、文末女店主的话既是对 ,又是 。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她未说完的话:
9月28日 第九次
8、爱 之 链
一、看拼音写词
dian bo che tai ai xiao tian jing di yi ( ) ( ) ( ) ( ) wa zi you wu can guan huang wu ren yan ( ) ( ) ( ) ( ) 二、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首 的赞歌,描写了发生在严寒冬夜的一个充
满爱的故事:
。文章赞扬了人间的 ,告诉我们
。
2、课文用“爱之链”作题目是因为
3、文末女店主的话既是对 ,又是 。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她未说完的话:
10月9日 第十次
练 习 2 一、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融化 溶化 熔化 盐( )在水中,会使水的浮力增大。 长江、黄河的水都来自高山上的冰雪( )。 只要有足够高的温度,钢铁也能( )成水。 2、临近 邻近 ( )小学毕业了,我们应该有一个学习的计划,座位( )的同学可以多商量商量。 3、品味 品位 这道菜犹如凤凰点头,厨师做得真有( ),大家不妨( )一下,再评一评它的口感。 4、直接 直捷 直截 网络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 ),小明运用视频( )和市长对话,想请市长谈谈沿海开发的构想,市长也进行了( )的回答。 5、截止 截至 这次征文的( )日期是12月底,( )11月25日,已收到征文350多篇。 二、诵读与感悟。 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了( ),由此我想到这样一句名言: 从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10月9日 第十次
练 习 2
一、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融化 溶化 熔化 盐( )在水中,会使水的浮力增大。 长江、黄河的水都来自高山上的冰雪( )。 只要有足够高的温度,钢铁也能( )成水。 2、临近 邻近 ( )小学毕业了,我们应该有一个学习的计划,座位( )的同学可以多商量商量。 3、品味 品位 这道菜犹如凤凰点头,厨师做得真有( ),大家不妨( )一下,再评一评它的口感。 4、直接 直捷 直截 网络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 ),小明运用视频( )和市长对话,想请市长谈谈沿海开发的构想,市长也进行了( )的回答。 5、截止 截至 这次征文的( )日期是12月底,( )11月25日,已收到征文350多篇。 二、诵读与感悟。 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了( ),由此我想到这样一句名言: 从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10月12日 第十一次
9、小草和大树 一、看拼音写词语。 kānchēng nìjìng piēxià qiánbèi xiázhǎi ( ) ( ) ( ) ( ) ( ) quánhéng yìlì qiānbǐ gāngtiě ( )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理解所填字的意思。 嗷嗷待( ) 要强好( ) 节衣( )食 脱( )而出 ( )( )无几 ( )( )不安 ( )( )不倦 大名( )( ) 三、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句中将( )比作( ),因为两者有着共同的特点: 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从这里的比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10月12日 第十一次
9、小草和大树
一、看拼音写词语。 kānchēng nìjìng piēxià qiánbèi xiázhǎi ( ) ( ) ( ) ( ) ( ) quánhéng yìlì qiānbǐ gāngtiě ( )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理解所填字的意思。 嗷嗷待( ) 要强好( ) 节衣( )食 脱( )而出 ( )( )无几 ( )( )不安 ( )( )不倦 大名( )( ) 三、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句中将( )比作( ),因为两者有着共同的特点: 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从这里的比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10月13日 第十二次
10、轮椅上的霍金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ànxiě yâmǎ dǐnglǐmóbài míngpái dǎrǎo ( ) ( ) ( ) ( ) ( ) jùjiàng jǐngyǎng bēimǐn yóuzhōng tángtū ( ) ( ) ( ) ( ) (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霍金是当代重要的( ),被称为“ ”,主要的著作有《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不仅知道霍金是一个( ),而且是一个( )。我想到的词语有( )。 2、古今中外像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 三、摘录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写下感动的原因。 四、联系课文内容自编名言两条。
10月13日 第十二次
10、轮椅上的霍金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ànxiě yâmǎ dǐnglǐmóbài míngpái dǎrǎo ( ) ( ) ( ) ( ) ( ) jùjiàng jǐngyǎng bēimǐn yóuzhōng tángtū ( ) ( ) ( ) ( ) (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霍金是当代重要的( ),被称为“ ”,主要的著作有《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不仅知道霍金是一个( ),而且是一个( )。我想到的词语有( )。 2、古今中外像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 三、摘录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写下感动的原因。 四、联系课文内容自编名言两条。
10月17日 第十三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odài yìsōuchuán jùzi 粘 zhān ( ) ( ) ( ) ( ) nián ( ) ( ) lánkuāng chǒubèn ànjiāo ( ) ( ) (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 》,说它是必读的书是因为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 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他在岛上( 克服了这些困难: 。可见他是一个( )而又具有( )的人。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对下面话的理解。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0月17日 第十三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odài yìsōuchuán jùzi 粘 zhān ( ) ( ) ( ) ( ) nián ( ) ( ) lánkuāng chǒubèn ànjiāo ( ) ( ) (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 》,说它是必读的书是因为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 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他在岛上( 克服了这些困难: 。可见他是一个( )而又具有( )的人。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对下面话的理解。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
10月21日 第十四次
练 习 3 一、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在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真的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有跳舞、唱歌,还有朗诵,还有写生,还有做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 二、诵读与感悟。 1、故事中向我们展示了小草 和 的美德。故事中运用了( )的手法。 2、读着这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这样的诗句: 三、回读这一单元的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的呢?
10月21日 第十四次
练 习 3
一、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在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真的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有跳舞、唱歌,还有朗诵,还有写生,还有做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 二、诵读与感悟。 1、故事中向我们展示了小草 和 的美德。故事中运用了( )的手法。 2、读着这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这样的诗句: 三、回读这一单元的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的呢?
10月25日 第十五次
12、姥姥的剪纸 一、比较组词。 屯( )稼( )驮( )啃( )刁( ) 吨( )嫁( )驼( )肯( )叼( ) 择:zhái( )zé( ) 难nàn( )nán( )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句子。 1、姥姥的勤劳: 2、姥姥剪纸技艺高: 三、理解课文填空。 1、课文中写到的剪纸除了“喜鹊登枝”之外,还有( )、 ( )、( )等,牛与兔的剪纸让我体会到了( )。 2、“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文中指姥姥( ),这句话告诉我们(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10月25日 第十五次
12、姥姥的剪纸
一、比较组词。 屯( )稼( )驮( )啃( )刁( ) 吨( )嫁( )驼( )肯( )叼( ) 择:zhái( )zé( ) 难nàn( )nán( )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句子。 1、姥姥的勤劳: 2、姥姥剪纸技艺高: 三、理解课文填空。 1、课文中写到的剪纸除了“喜鹊登枝”之外,还有( )、 ( )、( )等,牛与兔的剪纸让我体会到了( )。 2、“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文中指姥姥( ),这句话告诉我们(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10月26日 第十六次
13、牛郎织女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sǎo niúpéng shuāilǎo chènjī ( )( )( ) ( ) zhēngzhá xiōngyǒng cǎijǐn bàotiāorúléi ( )( )( )( ) 二、用简洁的词语归纳人物的特点并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牛郎( ) 织女( ) 王母( ) 这是一篇( ),表现了劳动人民( ), 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专治统治者的( )。文中的牛郎和织女体表了( ),王母代表了( )。 三、知识积累。
民间故事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流传并进行不断加工的文学,我知道四大民间故事是《 》《 》《 》《 》。我还知道《 》《 》等故事,我最喜欢《 》中的( )人物,因为(
10月26日 第十六次
13、牛郎织女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sǎo niúpéng shuāilǎo chènjī ( )( )( ) ( ) zhēngzhá xiōngyǒng cǎijǐn bàotiāorúléi ( )( )( )( ) 二、用简洁的词语归纳人物的特点并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牛郎( ) 织女( ) 王母( ) 这是一篇( ),表现了劳动人民( ), 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专治统治者的( )。文中的牛郎和织女体表了( ),王母代表了( )。 三、知识积累。
民间故事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流传并进行不断加工的文学,我知道四大民间故事是《 》《 》《 》《 》。我还知道《 》《 》等故事,我最喜欢《 》中的( )人物,因为(
10月28日 第十七次
10月28日 第十七次
14、安塞腰鼓 14、安塞腰鼓
一、比较组词。 一、比较组词。
梁( )骤( )搏( )栗( )陌( ) 梁( )骤( )搏( )栗( )陌( ) 粱( )聚( )博( )粟( )佰( ) 二、课文用了很多的排比,请你摘录两个。 三、填空。
课文主要描述了( )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让我们感受到这一艺术的( )、( )、( )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后生的( )、( )、( )。
文章按( )、( )、( )的顺序来写,重点写了( )的亢奋。文章最后的“鸡啼”的作用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
粱( )聚( )博( )粟( )佰( ) 二、课文用了很多的排比,请你摘录两个。 三、填空。
课文主要描述了( )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让我们感受到这一艺术的( )、( )、( )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后生的( )、( )、( )。
文章按( )、( )、( )的顺序来写,重点写了( )的亢奋。文章最后的“鸡啼”的作用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
11月3日 第十八次
练习4 一、默写书中的俗语。 ( )归来不看( ),( )归来不看( )。 上有( ),下有( )。 华山( )。 桂林山水( ),( )甲桂林。 东北有三宝: ( )、( )、( )。 雁门关外有人家,( ),( )。 二、请再写出两条俗语。 三、默写与戏曲有关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四个写一段话。
11月3日 第十八次
练习4
一、默写书中的俗语。 ( )归来不看( ),( )归来不看( )。 上有( ),下有( )。 华山( )。 桂林山水( ),( )甲桂林。 东北有三宝: ( )、( )、( )。 雁门关外有人家,( ),( )。 二、请再写出两条俗语。 三、默写与戏曲有关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四个写一段话。
11月15日 第十九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一、比较组词。 铸( )虐( )摧( )诵( )卓( ) 涛( )虑( )催( )桶( )桌(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面对这株柳树,作者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 )。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3、文中作者写灞河之柳的作用是( )。 三、相关联象。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这样的一些人:( ),我还想到了这样的一句名言:
11月15日 第十九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一、比较组词。 铸( )虐( )摧( )诵( )卓( ) 涛( )虑( )催( )桶( )桌(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面对这株柳树,作者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 )。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3、文中作者写灞河之柳的作用是( )。 三、相关联象。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这样的一些人:( ),我还想到了这样的一句名言:
11月16日 第二十次
16、草原 一、比较组词。 渲( )迂( )襟( )蹄( )跤( ) 宣( )迁( )禁( )啼( )饺( ) 二、理解相关语句。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突出了草原的( )。 2、……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描述了这样的景象: 三、这篇课文按( )的顺序依次写了( )( )( )( )( )等内容,表现了草原人的( )和( )的主题。
11月16日 第二十次
16、草原
一、比较组词。 渲( )迂( )襟( )蹄( )跤( ) 宣( )迁( )禁( )啼( )饺( ) 二、理解相关语句。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突出了草原的( )。 2、……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描述了这样的景象: 三、这篇课文按( )的顺序依次写了( )( )( )( )( )等内容,表现了草原人的( )和( )的主题。
11月18日 第二十一次
17、麋鹿 一、比较组词。 姜( )哺( )沼( )殖( )沛( ) 美( )捕( )绍( )植( )肺( )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放养 饲养 陆续 相继 对一些珍稀动物我们不能一味地进行( ),而应当以( )的方式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生存。 那些被( )盗往欧洲的麋鹿,由于水土不服( )死去,让人心痛。 三、请根据提示填空。 1、麋鹿的外形特点: 。 同时,我们还知道它的尾巴长是为了( ),蹄子宽大是为了( )。 2、麋鹿具有传奇的经历:3000多年前( ),汉朝以后( ),1865年( ),1900年( ),1967年英国乌邦寺动物园的麋鹿增加了( )头,1986年8月( )。
11月18日 第二十一次
17、麋鹿
一、比较组词。 姜( )哺( )沼( )殖( )沛( ) 美( )捕( )绍( )植( )肺( )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放养 饲养 陆续 相继 对一些珍稀动物我们不能一味地进行( ),而应当以( )的方式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生存。 那些被( )盗往欧洲的麋鹿,由于水土不服( )死去,让人心痛。 三、请根据提示填空。 1、麋鹿的外形特点: 。 同时,我们还知道它的尾巴长是为了( ),蹄子宽大是为了( )。 2、麋鹿具有传奇的经历:3000多年前( ),汉朝以后( ),1865年( ),1900年( ),1967年英国乌邦寺动物园的麋鹿增加了( )头,1986年8月( )。
11月28日 第二十二次
练习5 一、读读下面含有“风”的词语,并选择填空。 寒风 劲风 金风 凉风 疾风 和风 热风 朔风 狂风 微风 暴风 ( )吹,林涛吼,峡谷震荡。 ( )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天高云淡,( )送爽。 一阵( )刮来,飞沙走石。 ( )习习,让人舒服。 摘录两句含有“风”的诗句: 二、根据理解填空。 1、《秋》湖波上 /( ),如( )/上面( )。 这首诗只有( )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这首诗中把( )比作
“舟”,把( )当作人来写。 我能仿写一首: 2、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 》,因为 。
11月28日 第二十二次
练习5
一、读读下面含有“风”的词语,并选择填空。 寒风 劲风 金风 凉风 疾风 和风 热风 朔风 狂风 微风 暴风 ( )吹,林涛吼,峡谷震荡。 ( )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天高云淡,( )送爽。 一阵( )刮来,飞沙走石。 ( )习习,让人舒服。 摘录两句含有“风”的诗句: 二、根据理解填空。 1、《秋》湖波上 /( ),如( )/上面( )。 这首诗只有( )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这首诗中把( )比作
“舟”,把( )当作人来写。 我能仿写一首: 2、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 》,因为
11月30日 第二十三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一、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1、无论如何, 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 ),一般包括( 、 、 、 、 )五个部分。从本文中,我们主要感受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 )的关怀和( )的勉励,也抒发了他( )的美好情感。文中给我们启发的语句有: 2、文章给了我们这些有益的启示:
11月30日 第二十三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一、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1、无论如何, 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 ),一般包括( 、 、 、 、 )五个部分。从本文中,我们主要感受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 )的关怀和( )的勉励,也抒发了他( )的美好情感。文中给我们启发的语句有: 2、文章给了我们这些有益的启示:
12月1日 第二十四次
19、钱学森 一、给生字找朋友。 额( )( )裕( )( )贡( )( ) 赴( )( )恳( )( )劈( )( )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前额 ( )的步伐 ( )的祖国 ( )的条件 ( )的愿望 ( )的贡献( )心迹 ( )情怀 ( )远方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一自然段可以放到第( )自然段后,放到文章开头是采用了( )的写法,好处是( )。 2、读了文中钱学森的话,我可以从中体会到他( )的感情。 3、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 )和( )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 ”)。 四、写两句爱国的名言。
12月1日 第二十四次
19、钱学森
一、给生字找朋友。 额( )( )裕( )( )贡( )( ) 赴( )( )恳( )( )劈( )( )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前额 ( )的步伐 ( )的祖国 ( )的条件 ( )的愿望 ( )的贡献( )心迹 ( )情怀 ( )远方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一自然段可以放到第( )自然段后,放到文章开头是采用了( )的写法,好处是( )。 2、读了文中钱学森的话,我可以从中体会到他( )的感情。 3、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 )和( )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 ”)。 四、写两句爱国的名言。
12月6日 第二十五次
20、詹天佑 一、听写词语。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1、课文的中心句是( ),围绕这一中心句,文章从( )、( )、( )、( )四个方面来写。其中最能体现詹天佑杰出才干的是( )和( )。 2、因为居庸关( )所以采用了( )法,因为八达岭( ),所以采用了( )法。为了解决火车爬坡的问题,詹天佑设计了( )。
3、文中多处写到了环境的恶劣,这样写的目的是( )。 三、造句。
否则„„ 阻挠„„
12月6日 第二十五次
20、詹天佑
一、听写词语。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1、课文的中心句是( ),围绕这一中心句,文章从( )、( )、( )、( )四个方面来写。其中最能体现詹天佑杰出才干的是( )和( )。 2、因为居庸关( )所以采用了( )法,因为八达岭( ),所以采用了( )法。为了解决火车爬坡的问题,詹天佑设计了( )。
3、文中多处写到了环境的恶劣,这样写的目的是( )。 三、造句。
否则„„ 阻挠„„
12月7日 第二十六次
21、鞋匠的儿子 一、比较组词。 唇( )豫( )裂( )羞( ) 辱( )预( )例( )差(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1、文中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以如图表示( )-( )-( )-( )-( )。他们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他们为林肯( )的品质所感动,并受到了教育。 2、课后2理解:这里的三个“永远”,第一个体现了林肯( ),第二个让人感到他( ),第三个表达了他对父亲的( )。 三、谈感受——你从林肯的演讲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摘录林肯的两句名言:
12月7日 第二十六次
21、鞋匠的儿子
一、比较组词。 唇( )豫( )裂( )羞( ) 辱( )预( )例( )差(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1、文中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以如图表示( )-( )-( )-( )-( )。他们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他们为林肯( )的品质所感动,并受到了教育。 2、课后2理解:这里的三个“永远”,第一个体现了林肯( ),第二个让人感到他( ),第三个表达了他对父亲的( )。 三、谈感受——你从林肯的演讲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摘录林肯的两句名言:
12月 日 第二十七次
练习6 一、有趣的倒顺词。 1、请列出一些意思不变的倒顺词:( )-( )( )-( ) ( )-( )( )-( )( )-( )( )-( ) 2、请列出一些意思改变的倒顺词:( )-( )( )-( ) ( )-( )( )-( )( )-( )( )-( ) 二、默写《大风歌》并填空。 这首诗中第( )句是对以前战斗的回忆,第三句表达了刘邦( )。 三、根据要求写名言。
惜时: 勤学: 读书: 志向: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 )条 ,因为( )
12月 日 第二十七次
练习6
一、有趣的倒顺词。 1、请列出一些意思不变的倒顺词:( )-( )( )-( ) ( )-( )( )-( )( )-( )( )-( ) 2、请列出一些意思改变的倒顺词:( )-( )( )-( ) ( )-( )( )-( )( )-( )( )-( ) 二、默写《大风歌》并填空。 这首诗中第( )句是对以前战斗的回忆,第三句表达了刘邦( )。 三、根据要求写名言。
惜时: 勤学: 读书: 志向: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 )条 ,因为( )
12月15日 第二十八次
22、古诗两首 一、比较组词。 鉴( )徘( )徊( )遗( )渠( ) 签( )扉( )回( )遣( )染( ) 二、解释加横线的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 )朝( )的作品,诗中表明实践重要性的诗句是“( )”,另两行是“( )”,这两行让我们明白了学习要( )的精神。 《观书有感》一诗以( )为喻,让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体现这一意思的诗句是“( )”。
12月15日 第二十八次
22、古诗两首
一、比较组词。 鉴( )徘( )徊( )遗( )渠( ) 签( )扉( )回( )遣( )染( ) 二、解释加横线的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 )朝( )的作品,诗中表明实践重要性的诗句是“( )”,另两行是“( )”,这两行让我们明白了学习要( )的精神。 《观书有感》一诗以( )为喻,让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体现这一意思的诗句是“( )”。
12月19日 第二十九次
23、学与问 一、比较组词。 懈( )沈( )括( )辅( )翔( ) 解( )沉( )刮( )捕( )栩( ) 二、根据要求写成语。 表示颜色的:五彩缤纷( ) 表示变化快的:( ) ABAC:无影无踪( )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 )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从小养成( )的习惯。第一个事例是( ),让我们明白要( ),第二个事例是( ),重在告诉我们( )。 沈括在读书时产生的问题是( )最后通过观察思考,他找到的答案是( )。 写两条与问有关的名言:
12月19日 第二十九次
23、学与问
一、比较组词。 懈( )沈( )括( )辅( )翔( ) 解( )沉( )刮( )捕( )栩( ) 二、根据要求写成语。 表示颜色的:五彩缤纷( ) 表示变化快的:( ) ABAC:无影无踪( )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 )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从小养成( )的习惯。第一个事例是( ),让我们明白要( ),第二个事例是( ),重在告诉我们( )。 沈括在读书时产生的问题是( )最后通过观察思考,他找到的答案是( )。 写两条与问有关的名言:
12月21日 第三十次
24、大自然的文字 一、扩词训练。 熊( )( )耸( )( )兆( )( )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读懂了大自然中的一些文字,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 三、请写三句与观察有关的名言。 1、 2、 3、
12月21日 第三十次
24、大自然的文字
一、扩词训练。 熊( )( )耸( )( )兆( )( )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读懂了大自然中的一些文字,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 三、请写三句与观察有关的名言。 1、 2、 3、
12月21日 第三十一次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我们喜欢读报是因为报纸上有( )的新闻、( )的故事,有( )的消息、( )的知识。当前世界的变化可谓是( ),新人新事新科技( )。一个喜欢读报的人往往会把其他事情忘到( ),达到( )的程度。只要我们勤读报,会读报,我们就会和大千世界( ),报纸也会成为我们的( )。 二、读书感想。
我读过的报纸有《 》《 》《 》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报纸是《 》, 因为(
)。我读这一报纸有着这样的习惯:( )。 从读书看报中,我积累了下面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12月21日 第三十一次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我们喜欢读报是因为报纸上有( )的新闻、( )的故事,有( )的消息、( )的知识。当前世界的变化可谓是( ),新人新事新科技( )。一个喜欢读报的人往往会把其他事情忘到( ),达到( )的程度。只要我们勤读报,会读报,我们就会和大千世界( ),报纸也会成为我们的( )。 二、读书感想。
我读过的报纸有《 》《 》《 》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报纸是《 》, 因为(
)。我读这一报纸有着这样的习惯:( )。 从读书看报中,我积累了下面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12月27日 第三十二次
12月27日 第三十二次
练习7 练习7
一、读背默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并简要写出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一、读背默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并简要写出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1、 ( ) 2、 ( ) 3、 ( ) 4、 ( ) 二、根据要求写古今贤文中的句子。 强调运用知识的重要性: 突出学习中要读出问题: 好书要反复读: 强调自身理解的重要性: 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意思相近的: 学习多观察多请教: 读书的重要性:
1、 ( ) 2、 ( ) 3、 ( ) 4、 ( ) 二、根据要求写古今贤文中的句子。 强调运用知识的重要性: 突出学习中要读出问题: 好书要反复读: 强调自身理解的重要性: 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意思相近的: 学习多观察多请教: 读书的重要性:
9月2日 第一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比较组词。 帕( )镇( )瓷( )脊( )硕( ) 怕( )慎( )姿( )背( )颈(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丝绸 ( )的黄山 ( )的西湖 ( )的黄河 ( )的茅台酒 ( )的龙井茶 ( )的布达拉宫 ( )的桂林山水( )的胸怀 三、理解课文填空。 课文从( )、( )、( )、( )、( )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仿书中2—6小节写一段话。 五、用一句话的形式列出你对伟大祖国历史及成就的了解。
9月2日 第一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比较组词。 帕( )镇( )瓷( )脊( )硕( ) 怕( )慎( )姿( )背( )颈(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丝绸 ( )的黄山 ( )的西湖 ( )的黄河 ( )的茅台酒 ( )的龙井茶 ( )的布达拉宫 ( )的桂林山水( )的胸怀 三、理解课文填空。 课文从( )、( )、( )、( )、( )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仿书中2—6小节写一段话。 五、用一句话的形式列出你对伟大祖国历史及成就的了解。
9月7日 第二次 2、郑
成 功 一、比较组词。 奴( )驻( )慨( )蔽( )兽( ) 怒( )住( )溉( )敝( )曾( ) 犁( )镰( )洽( )载zǎi( ) 梨( )廉( )恰( ) zài( ) 二、根据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进行归类,并选用其中的两个造句。 慷慨激昂 横行霸道 喜出望外惊恐万状 载歌载舞 负隅顽抗 1、 2、 造句: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 )和( )的伟大功业,文章最后一个小节在全文中起着( )的作用。 四、仿例子写民族英雄及他们的事迹。 例:郑成功收复台湾。 ( )
( ) ( ) 9月7日 第二次 2、郑
成 功
一、比较组词。 奴( )驻( )慨( )蔽( )兽( ) 怒( )住( )溉( )敝( )曾( ) 犁( )镰( )洽( )载zǎi( ) 梨( )廉( )恰( ) zài( ) 二、根据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进行归类,并选用其中的两个造句。 慷慨激昂 横行霸道 喜出望外惊恐万状 载歌载舞 负隅顽抗 1、 2、 造句: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 )和( )的伟大功业,文章最后一个小节在全文中起着( )的作用。 四、仿例子写民族英雄及他们的事迹。 例:郑成功收复台湾。 ( )
( ) ( )
9月9日 第三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ǒngchàng qiāngdiào yōulǜ làzhú ( ) ( ) ( ) ( ) bālí límíng kǎchē bāng ( ) ( ) ( ) 兴国安( ) 二、填字并理解所填字的意思。 悲愤欲( ) 与世长( ) ( )激昂 喜出( )外 惊( )万状 ( )歌( )舞 负( )顽抗 ( )国之恨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是因为( )。
“弥留之际”是指( ),肖邦请他的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因为( )。
9月9日 第三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ǒngchàng qiāngdiào yōulǜ làzhú ( ) ( ) ( ) ( ) bālí límíng kǎchē bāng ( ) ( ) ( ) 兴国安( ) 二、填字并理解所填字的意思。 悲愤欲( ) 与世长( ) ( )激昂 喜出( )外 惊( )万状 ( )歌( )舞 负( )顽抗 ( )国之恨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是因为( )。
“弥留之际”是指( ),肖邦请他的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因为( )。
9月14日 第四次 4、古
诗 两 首 一、默写这两首诗。
二、解释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妻子:( );漫:( ) 句意: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 );但:( )。 句意: 三、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填空。
这两首诗一喜一悲,杜甫喜的是( ),表现这种情感的词语有( 、 、 、 、 )等。陆游悲的是( )。两诗共同的主题是( )。
9月14日 第四次 4、古
诗 两 首
一、默写这两首诗。 二、解释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妻子:( );漫:( ) 句意: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 );但:( )。 句意: 三、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填空。
这两首诗一喜一悲,杜甫喜的是( ),表现这种情感的词语有( 、 、 、 、 )等。陆游悲的是( )。两诗共同的主题是( )。
9月20日 第五次 练
习 1 一、标好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他的运气( )真不错,顺着东西( )方向的地道( ),只走了几步路,就看到地上有一件东西( ),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的兄弟( )弄丢的他们兄弟( )们的照片。
爷爷拉着小孙子( )的手,对正在读老子( )的《道德经》的儿子说:“昨晚,你带的酒不怎么地道( ),我说的对头( )么?让老子( )坐下,我要读《孙子( )兵法》。你照应( )一会儿自己的儿子。”孙子有点儿不明白,爷爷和爸爸怎么有点儿像对头( )呢?儿子没说什么,一只手一运气( ),就把自己的儿子扛上肩了。 二、了解民族。
1、列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就上面所列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作简要介绍。
9月20日 第五次 练
习 1
一、标好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他的运气( )真不错,顺着东西( )方向的地道( ),只走了几步路,就看到地上有一件东西( ),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的兄弟( )弄丢的他们兄弟( )们的照片。
爷爷拉着小孙子( )的手,对正在读老子( )的《道德经》的儿子说:“昨晚,你带的酒不怎么地道( ),我说的对头( )么?让老子( )坐下,我要读《孙子( )兵法》。你照应( )一会儿自己的儿子。”孙子有点儿不明白,爷爷和爸爸怎么有点儿像对头( )呢?儿子没说什么,一只手一运气( ),就把自己的儿子扛上肩了。 二、了解民族。
1、列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就上面所列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作简要介绍。
9月22日 第六次
5、负荆请罪 一、比较组词。 庸( )廉( )韩( )惧( )唇( )赵( )唐( )镰( )朝( )俱( )辱( )起( ) 二、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针( )相对 若有所( ) 深明( )( )( )枪舌剑 负( )请罪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蔺相如之所以一再忍让是为了( ),可见他是一个( )的人,廉颇最终能主动认错,也是为了( ),从文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 )的人。我还知道与这个故事关联
的两个小故事是《 》和《 》。本文体裁是( )。 四、根据要求写成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 来源于寓言故事: 来源于神话故事:
9月22日 第六次
5、负荆请罪
一、比较组词。 庸( )廉( )韩( )惧( )唇( )赵( )唐( )镰( )朝( )俱( )辱( )起( ) 二、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针( )相对 若有所( ) 深明( )( )( )枪舌剑 负( )请罪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蔺相如之所以一再忍让是为了( ),可见他是一个( )的人,廉颇最终能主动认错,也是为了( ),从文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 )的人。我还知道与这个故事关联
的两个小故事是 《 》和《 》。本文体裁是( )。 四、根据要求写成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 来源于寓言故事: 来源于神话故事:
9月23日 第七次
6、最后的姿势 一、比较组词。 谭( )漱( )墟( )撼( )诠( )全( )潭( )嗽( )虚( )憾( )拴( )栓( )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1、最后的姿势: 2、环境语句: 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三、结合文中语句来赞美这位英雄。
9月23日 第七次
6、最后的姿势
一、比较组词。 谭( )漱( )墟( )撼( )诠( )全( )潭( )嗽( )虚( )憾( )拴( )栓( )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1、最后的姿势: 2、环境语句: 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三、结合文中语句来赞美这位英雄。
9月27日 第八次
7、船 长 一、听写词语。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1、情势危急句: 2、环境语句: 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当时情势的危急更能突出船长( )。 三、写写你对文中下列词句的理解。 “伟大的灵魂”指( );“……他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指挥着( ),控制着( ),领导着( )。
文章突出表现了船长( )、( )的伟大品质。 9月27日 第八次
7、船 长
一、听写词语。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 1、情势危急句: 2、环境语句: 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当时情势的危急更能突出船长( )。 三、写写你对文中下列词句的理解。 “伟大的灵魂”指( );“……他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指挥着( ),控制着( ),领导着( )。
文章突出表现了船长( )、 ( )的伟大品质。
9月28日 第九次
8、爱 之 链 一、看拼音写词
dian bo che tai ai xiao tian jing di yi ( ) ( ) ( ) ( ) wa zi you wu can guan huang wu ren yan ( ) ( ) ( ) ( ) 二、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首 的赞歌,描写了发生在严寒冬夜的一个充
满爱的故事:
。文章赞扬了人间的 ,告诉我们 。 2、课文用“爱之链”作题目是因为 3、文末女店主的话既是对 ,又是 。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她未说完的话:
9月28日 第九次
8、爱 之 链
一、看拼音写词
dian bo che tai ai xiao tian jing di yi ( ) ( ) ( ) ( ) wa zi you wu can guan huang wu ren yan ( ) ( ) ( ) ( ) 二、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首 的赞歌,描写了发生在严寒冬夜的一个充
满爱的故事:
。文章赞扬了人间的 ,告诉我们
。
2、课文用“爱之链”作题目是因为
3、文末女店主的话既是对 ,又是 。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她未说完的话:
10月9日 第十次
练 习 2 一、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融化 溶化 熔化 盐( )在水中,会使水的浮力增大。 长江、黄河的水都来自高山上的冰雪( )。 只要有足够高的温度,钢铁也能( )成水。 2、临近 邻近 ( )小学毕业了,我们应该有一个学习的计划,座位( )的同学可以多商量商量。 3、品味 品位 这道菜犹如凤凰点头,厨师做得真有( ),大家不妨( )一下,再评一评它的口感。 4、直接 直捷 直截 网络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 ),小明运用视频( )和市长对话,想请市长谈谈沿海开发的构想,市长也进行了( )的回答。 5、截止 截至 这次征文的( )日期是12月底,( )11月25日,已收到征文350多篇。 二、诵读与感悟。 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了( ),由此我想到这样一句名言: 从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10月9日 第十次
练 习 2
一、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融化 溶化 熔化 盐( )在水中,会使水的浮力增大。 长江、黄河的水都来自高山上的冰雪( )。 只要有足够高的温度,钢铁也能( )成水。 2、临近 邻近 ( )小学毕业了,我们应该有一个学习的计划,座位( )的同学可以多商量商量。 3、品味 品位 这道菜犹如凤凰点头,厨师做得真有( ),大家不妨( )一下,再评一评它的口感。 4、直接 直捷 直截 网络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 ),小明运用视频( )和市长对话,想请市长谈谈沿海开发的构想,市长也进行了( )的回答。 5、截止 截至 这次征文的( )日期是12月底,( )11月25日,已收到征文350多篇。 二、诵读与感悟。 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了( ),由此我想到这样一句名言: 从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10月12日 第十一次
9、小草和大树 一、看拼音写词语。 kānchēng nìjìng piēxià qiánbèi xiázhǎi ( ) ( ) ( ) ( ) ( ) quánhéng yìlì qiānbǐ gāngtiě ( )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理解所填字的意思。 嗷嗷待( ) 要强好( ) 节衣( )食 脱( )而出 ( )( )无几 ( )( )不安 ( )( )不倦 大名( )( ) 三、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句中将( )比作( ),因为两者有着共同的特点: 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从这里的比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10月12日 第十一次
9、小草和大树
一、看拼音写词语。 kānchēng nìjìng piēxià qiánbèi xiázhǎi ( ) ( ) ( ) ( ) ( ) quánhéng yìlì qiānbǐ gāngtiě ( )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理解所填字的意思。 嗷嗷待( ) 要强好( ) 节衣( )食 脱( )而出 ( )( )无几 ( )( )不安 ( )( )不倦 大名( )( ) 三、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句中将( )比作( ),因为两者有着共同的特点: 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从这里的比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10月13日 第十二次
10、轮椅上的霍金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ànxiě yâmǎ dǐnglǐmóbài míngpái dǎrǎo ( ) ( ) ( ) ( ) ( ) jùjiàng jǐngyǎng bēimǐn yóuzhōng tángtū ( ) ( ) ( ) ( ) (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霍金是当代重要的( ),被称为“ ”,主要的著作有《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不仅知道霍金是一个( ),而且是一个( )。我想到的词语有( )。 2、古今中外像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 三、摘录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写下感动的原因。 四、联系课文内容自编名言两条。
10月13日 第十二次
10、轮椅上的霍金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ànxiě yâmǎ dǐnglǐmóbài míngpái dǎrǎo ( ) ( ) ( ) ( ) ( ) jùjiàng jǐngyǎng bēimǐn yóuzhōng tángtū ( ) ( ) ( ) ( ) (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霍金是当代重要的( ),被称为“ ”,主要的著作有《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不仅知道霍金是一个( ),而且是一个( )。我想到的词语有( )。 2、古今中外像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 三、摘录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写下感动的原因。 四、联系课文内容自编名言两条。
10月17日 第十三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odài yìsōuchuán jùzi 粘 zhān ( ) ( ) ( ) ( ) nián ( ) ( ) lánkuāng chǒubèn ànjiāo ( ) ( ) (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 》,说它是必读的书是因为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 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他在岛上( 克服了这些困难: 。可见他是一个( )而又具有( )的人。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对下面话的理解。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0月17日 第十三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odài yìsōuchuán jùzi 粘 zhān ( ) ( ) ( ) ( ) nián ( ) ( ) lánkuāng chǒubèn ànjiāo ( ) ( ) (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 》,说它是必读的书是因为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 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他在岛上( 克服了这些困难: 。可见他是一个( )而又具有( )的人。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对下面话的理解。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
10月21日 第十四次
练 习 3 一、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在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真的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有跳舞、唱歌,还有朗诵,还有写生,还有做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 二、诵读与感悟。 1、故事中向我们展示了小草 和 的美德。故事中运用了( )的手法。 2、读着这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这样的诗句: 三、回读这一单元的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的呢?
10月21日 第十四次
练 习 3
一、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在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真的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有跳舞、唱歌,还有朗诵,还有写生,还有做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 二、诵读与感悟。 1、故事中向我们展示了小草 和 的美德。故事中运用了( )的手法。 2、读着这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这样的诗句: 三、回读这一单元的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的呢?
10月25日 第十五次
12、姥姥的剪纸 一、比较组词。 屯( )稼( )驮( )啃( )刁( ) 吨( )嫁( )驼( )肯( )叼( ) 择:zhái( )zé( ) 难nàn( )nán( )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句子。 1、姥姥的勤劳: 2、姥姥剪纸技艺高: 三、理解课文填空。 1、课文中写到的剪纸除了“喜鹊登枝”之外,还有( )、 ( )、( )等,牛与兔的剪纸让我体会到了( )。 2、“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文中指姥姥( ),这句话告诉我们(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10月25日 第十五次
12、姥姥的剪纸
一、比较组词。 屯( )稼( )驮( )啃( )刁( ) 吨( )嫁( )驼( )肯( )叼( ) 择:zhái( )zé( ) 难nàn( )nán( ) 二、按要求从文中摘录句子。 1、姥姥的勤劳: 2、姥姥剪纸技艺高: 三、理解课文填空。 1、课文中写到的剪纸除了“喜鹊登枝”之外,还有( )、 ( )、( )等,牛与兔的剪纸让我体会到了( )。 2、“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文中指姥姥( ),这句话告诉我们(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10月26日 第十六次
13、牛郎织女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sǎo niúpéng shuāilǎo chènjī ( )( )( ) ( ) zhēngzhá xiōngyǒng cǎijǐn bàotiāorúléi ( )( )( )( ) 二、用简洁的词语归纳人物的特点并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牛郎( ) 织女( ) 王母( ) 这是一篇( ),表现了劳动人民( ), 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专治统治者的( )。文中的牛郎和织女体表了( ),王母代表了( )。 三、知识积累。
民间故事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流传并进行不断加工的文学,我知道四大民间故事是《 》《 》《 》《 》。我还知道《 》《 》等故事,我最喜欢《 》中的( )人物,因为(
10月26日 第十六次
13、牛郎织女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sǎo niúpéng shuāilǎo chènjī ( )( )( ) ( ) zhēngzhá xiōngyǒng cǎijǐn bàotiāorúléi ( )( )( )( ) 二、用简洁的词语归纳人物的特点并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牛郎( ) 织女( ) 王母( ) 这是一篇( ),表现了劳动人民( ), 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专治统治者的( )。文中的牛郎和织女体表了( ),王母代表了( )。 三、知识积累。
民间故事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流传并进行不断加工的文学,我知道四大民间故事是《 》《 》《 》《 》。我还知道《 》《 》等故事,我最喜欢《 》中的( )人物,因为(
10月28日 第十七次
10月28日 第十七次
14、安塞腰鼓 14、安塞腰鼓
一、比较组词。 一、比较组词。
梁( )骤( )搏( )栗( )陌( ) 梁( )骤( )搏( )栗( )陌( ) 粱( )聚( )博( )粟( )佰( ) 二、课文用了很多的排比,请你摘录两个。 三、填空。
课文主要描述了( )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让我们感受到这一艺术的( )、( )、( )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后生的( )、( )、( )。
文章按( )、( )、( )的顺序来写,重点写了( )的亢奋。文章最后的“鸡啼”的作用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
粱( )聚( )博( )粟( )佰( ) 二、课文用了很多的排比,请你摘录两个。 三、填空。
课文主要描述了( )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让我们感受到这一艺术的( )、( )、( )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后生的( )、( )、( )。
文章按( )、( )、( )的顺序来写,重点写了( )的亢奋。文章最后的“鸡啼”的作用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
11月3日 第十八次
练习4 一、默写书中的俗语。 ( )归来不看( ),( )归来不看( )。 上有( ),下有( )。 华山( )。 桂林山水( ),( )甲桂林。 东北有三宝: ( )、( )、( )。 雁门关外有人家,( ),( )。 二、请再写出两条俗语。 三、默写与戏曲有关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四个写一段话。
11月3日 第十八次
练习4
一、默写书中的俗语。 ( )归来不看( ),( )归来不看( )。 上有( ),下有( )。 华山( )。 桂林山水( ),( )甲桂林。 东北有三宝: ( )、( )、( )。 雁门关外有人家,( ),( )。 二、请再写出两条俗语。 三、默写与戏曲有关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四个写一段话。
11月15日 第十九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一、比较组词。 铸( )虐( )摧( )诵( )卓( ) 涛( )虑( )催( )桶( )桌(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面对这株柳树,作者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 )。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3、文中作者写灞河之柳的作用是( )。 三、相关联象。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这样的一些人:( ),我还想到了这样的一句名言:
11月15日 第十九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一、比较组词。 铸( )虐( )摧( )诵( )卓( ) 涛( )虑( )催( )桶( )桌(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面对这株柳树,作者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 )。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3、文中作者写灞河之柳的作用是( )。 三、相关联象。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这样的一些人:( ),我还想到了这样的一句名言:
11月16日 第二十次
16、草原 一、比较组词。 渲( )迂( )襟( )蹄( )跤( ) 宣( )迁( )禁( )啼( )饺( ) 二、理解相关语句。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突出了草原的( )。 2、……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描述了这样的景象: 三、这篇课文按( )的顺序依次写了( )( )( )( )( )等内容,表现了草原人的( )和( )的主题。
11月16日 第二十次
16、草原
一、比较组词。 渲( )迂( )襟( )蹄( )跤( ) 宣( )迁( )禁( )啼( )饺( ) 二、理解相关语句。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突出了草原的( )。 2、……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描述了这样的景象: 三、这篇课文按( )的顺序依次写了( )( )( )( )( )等内容,表现了草原人的( )和( )的主题。
11月18日 第二十一次
17、麋鹿 一、比较组词。 姜( )哺( )沼( )殖( )沛( ) 美( )捕( )绍( )植( )肺( )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放养 饲养 陆续 相继 对一些珍稀动物我们不能一味地进行( ),而应当以( )的方式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生存。 那些被( )盗往欧洲的麋鹿,由于水土不服( )死去,让人心痛。 三、请根据提示填空。 1、麋鹿的外形特点: 。 同时,我们还知道它的尾巴长是为了( ),蹄子宽大是为了( )。 2、麋鹿具有传奇的经历:3000多年前( ),汉朝以后( ),1865年( ),1900年( ),1967年英国乌邦寺动物园的麋鹿增加了( )头,1986年8月( )。
11月18日 第二十一次
17、麋鹿
一、比较组词。 姜( )哺( )沼( )殖( )沛( ) 美( )捕( )绍( )植( )肺( )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放养 饲养 陆续 相继 对一些珍稀动物我们不能一味地进行( ),而应当以( )的方式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生存。 那些被( )盗往欧洲的麋鹿,由于水土不服( )死去,让人心痛。 三、请根据提示填空。 1、麋鹿的外形特点: 。 同时,我们还知道它的尾巴长是为了( ),蹄子宽大是为了( )。 2、麋鹿具有传奇的经历:3000多年前( ),汉朝以后( ),1865年( ),1900年( ),1967年英国乌邦寺动物园的麋鹿增加了( )头,1986年8月( )。
11月28日 第二十二次
练习5 一、读读下面含有“风”的词语,并选择填空。 寒风 劲风 金风 凉风 疾风 和风 热风 朔风 狂风 微风 暴风 ( )吹,林涛吼,峡谷震荡。 ( )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天高云淡,( )送爽。 一阵( )刮来,飞沙走石。 ( )习习,让人舒服。 摘录两句含有“风”的诗句: 二、根据理解填空。 1、《秋》湖波上 /( ),如( )/上面( )。 这首诗只有( )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这首诗中把( )比作
“舟”,把( )当作人来写。 我能仿写一首: 2、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 》,因为 。
11月28日 第二十二次
练习5
一、读读下面含有“风”的词语,并选择填空。 寒风 劲风 金风 凉风 疾风 和风 热风 朔风 狂风 微风 暴风 ( )吹,林涛吼,峡谷震荡。 ( )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天高云淡,( )送爽。 一阵( )刮来,飞沙走石。 ( )习习,让人舒服。 摘录两句含有“风”的诗句: 二、根据理解填空。 1、《秋》湖波上 /( ),如( )/上面( )。 这首诗只有( )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这首诗中把( )比作
“舟”,把( )当作人来写。 我能仿写一首: 2、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 》,因为
11月30日 第二十三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一、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1、无论如何, 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 ),一般包括( 、 、 、 、 )五个部分。从本文中,我们主要感受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 )的关怀和( )的勉励,也抒发了他( )的美好情感。文中给我们启发的语句有: 2、文章给了我们这些有益的启示:
11月30日 第二十三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一、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1、无论如何, 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 ),一般包括( 、 、 、 、 )五个部分。从本文中,我们主要感受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 )的关怀和( )的勉励,也抒发了他( )的美好情感。文中给我们启发的语句有: 2、文章给了我们这些有益的启示:
12月1日 第二十四次
19、钱学森 一、给生字找朋友。 额( )( )裕( )( )贡( )( ) 赴( )( )恳( )( )劈( )( )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前额 ( )的步伐 ( )的祖国 ( )的条件 ( )的愿望 ( )的贡献( )心迹 ( )情怀 ( )远方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一自然段可以放到第( )自然段后,放到文章开头是采用了( )的写法,好处是( )。 2、读了文中钱学森的话,我可以从中体会到他( )的感情。 3、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 )和( )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 ”)。 四、写两句爱国的名言。
12月1日 第二十四次
19、钱学森
一、给生字找朋友。 额( )( )裕( )( )贡( )( ) 赴( )( )恳( )( )劈( )( )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前额 ( )的步伐 ( )的祖国 ( )的条件 ( )的愿望 ( )的贡献( )心迹 ( )情怀 ( )远方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一自然段可以放到第( )自然段后,放到文章开头是采用了( )的写法,好处是( )。 2、读了文中钱学森的话,我可以从中体会到他( )的感情。 3、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 )和( )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 ”)。 四、写两句爱国的名言。
12月6日 第二十五次
20、詹天佑 一、听写词语。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1、课文的中心句是( ),围绕这一中心句,文章从( )、( )、( )、( )四个方面来写。其中最能体现詹天佑杰出才干的是( )和( )。 2、因为居庸关( )所以采用了( )法,因为八达岭( ),所以采用了( )法。为了解决火车爬坡的问题,詹天佑设计了( )。
3、文中多处写到了环境的恶劣,这样写的目的是( )。 三、造句。
否则„„ 阻挠„„
12月6日 第二十五次
20、詹天佑
一、听写词语。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1、课文的中心句是( ),围绕这一中心句,文章从( )、( )、( )、( )四个方面来写。其中最能体现詹天佑杰出才干的是( )和( )。 2、因为居庸关( )所以采用了( )法,因为八达岭( ),所以采用了( )法。为了解决火车爬坡的问题,詹天佑设计了( )。
3、文中多处写到了环境的恶劣,这样写的目的是( )。 三、造句。
否则„„ 阻挠„„
12月7日 第二十六次
21、鞋匠的儿子 一、比较组词。 唇( )豫( )裂( )羞( ) 辱( )预( )例( )差(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1、文中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以如图表示( )-( )-( )-( )-( )。他们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他们为林肯( )的品质所感动,并受到了教育。 2、课后2理解:这里的三个“永远”,第一个体现了林肯( ),第二个让人感到他( ),第三个表达了他对父亲的( )。 三、谈感受——你从林肯的演讲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摘录林肯的两句名言:
12月7日 第二十六次
21、鞋匠的儿子
一、比较组词。 唇( )豫( )裂( )羞( ) 辱( )预( )例( )差( ) 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1、文中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以如图表示( )-( )-( )-( )-( )。他们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他们为林肯( )的品质所感动,并受到了教育。 2、课后2理解:这里的三个“永远”,第一个体现了林肯( ),第二个让人感到他( ),第三个表达了他对父亲的( )。 三、谈感受——你从林肯的演讲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摘录林肯的两句名言:
12月 日 第二十七次
练习6 一、有趣的倒顺词。 1、请列出一些意思不变的倒顺词:( )-( )( )-( ) ( )-( )( )-( )( )-( )( )-( ) 2、请列出一些意思改变的倒顺词:( )-( )( )-( ) ( )-( )( )-( )( )-( )( )-( ) 二、默写《大风歌》并填空。 这首诗中第( )句是对以前战斗的回忆,第三句表达了刘邦( )。 三、根据要求写名言。
惜时: 勤学: 读书: 志向: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 )条 ,因为( )
12月 日 第二十七次
练习6
一、有趣的倒顺词。 1、请列出一些意思不变的倒顺词:( )-( )( )-( ) ( )-( )( )-( )( )-( )( )-( ) 2、请列出一些意思改变的倒顺词:( )-( )( )-( ) ( )-( )( )-( )( )-( )( )-( ) 二、默写《大风歌》并填空。 这首诗中第( )句是对以前战斗的回忆,第三句表达了刘邦( )。 三、根据要求写名言。
惜时: 勤学: 读书: 志向: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 )条 ,因为( )
12月15日 第二十八次
22、古诗两首 一、比较组词。 鉴( )徘( )徊( )遗( )渠( ) 签( )扉( )回( )遣( )染( ) 二、解释加横线的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 )朝( )的作品,诗中表明实践重要性的诗句是“( )”,另两行是“( )”,这两行让我们明白了学习要( )的精神。 《观书有感》一诗以( )为喻,让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体现这一意思的诗句是“( )”。
12月15日 第二十八次
22、古诗两首
一、比较组词。 鉴( )徘( )徊( )遗( )渠( ) 签( )扉( )回( )遣( )染( ) 二、解释加横线的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 )朝( )的作品,诗中表明实践重要性的诗句是“( )”,另两行是“( )”,这两行让我们明白了学习要( )的精神。 《观书有感》一诗以( )为喻,让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体现这一意思的诗句是“( )”。
12月19日 第二十九次
23、学与问 一、比较组词。 懈( )沈( )括( )辅( )翔( ) 解( )沉( )刮( )捕( )栩( ) 二、根据要求写成语。 表示颜色的:五彩缤纷( ) 表示变化快的:( ) ABAC:无影无踪( )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 )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从小养成( )的习惯。第一个事例是( ),让我们明白要( ),第二个事例是( ),重在告诉我们( )。 沈括在读书时产生的问题是( )最后通过观察思考,他找到的答案是( )。 写两条与问有关的名言:
12月19日 第二十九次
23、学与问
一、比较组词。 懈( )沈( )括( )辅( )翔( ) 解( )沉( )刮( )捕( )栩( ) 二、根据要求写成语。 表示颜色的:五彩缤纷( ) 表示变化快的:( ) ABAC:无影无踪( )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 )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从小养成( )的习惯。第一个事例是( ),让我们明白要( ),第二个事例是( ),重在告诉我们( )。 沈括在读书时产生的问题是( )最后通过观察思考,他找到的答案是( )。 写两条与问有关的名言:
12月21日 第三十次
24、大自然的文字 一、扩词训练。 熊( )( )耸( )( )兆( )( )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读懂了大自然中的一些文字,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 三、请写三句与观察有关的名言。 1、 2、 3、
12月21日 第三十次
24、大自然的文字
一、扩词训练。 熊( )( )耸( )( )兆( )( )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读懂了大自然中的一些文字,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从( )我知道了( )„„ 三、请写三句与观察有关的名言。 1、 2、 3、
12月21日 第三十一次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我们喜欢读报是因为报纸上有( )的新闻、( )的故事,有( )的消息、( )的知识。当前世界的变化可谓是( ),新人新事新科技( )。一个喜欢读报的人往往会把其他事情忘到( ),达到( )的程度。只要我们勤读报,会读报,我们就会和大千世界( ),报纸也会成为我们的( )。 二、读书感想。
我读过的报纸有《 》《 》《 》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报纸是《 》, 因为(
)。我读这一报纸有着这样的习惯:( )。 从读书看报中,我积累了下面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12月21日 第三十一次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我们喜欢读报是因为报纸上有( )的新闻、( )的故事,有( )的消息、( )的知识。当前世界的变化可谓是( ),新人新事新科技( )。一个喜欢读报的人往往会把其他事情忘到( ),达到( )的程度。只要我们勤读报,会读报,我们就会和大千世界( ),报纸也会成为我们的( )。 二、读书感想。
我读过的报纸有《 》《 》《 》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报纸是《 》, 因为(
)。我读这一报纸有着这样的习惯:( )。 从读书看报中,我积累了下面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12月27日 第三十二次
12月27日 第三十二次
练习7 练习7
一、读背默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并简要写出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一、读背默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并简要写出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1、 ( ) 2、 ( ) 3、 ( ) 4、 ( ) 二、根据要求写古今贤文中的句子。 强调运用知识的重要性: 突出学习中要读出问题: 好书要反复读: 强调自身理解的重要性: 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意思相近的: 学习多观察多请教: 读书的重要性:
1、 ( ) 2、 ( ) 3、 ( ) 4、 ( ) 二、根据要求写古今贤文中的句子。 强调运用知识的重要性: 突出学习中要读出问题: 好书要反复读: 强调自身理解的重要性: 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意思相近的: 学习多观察多请教: 读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