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砌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设计要求和变更图纸,明确规范要求。
2:清扫楼层,找准弹出的墙体砌筑基准线和门、窗、预留洞口的准确位置。 3:准备钢卷尺、靠尺、皮数杆、线锤和墙体砌筑棉线。
4:根据墙体的具体位置,安排人员上砖,并注意以下事项:
a:楼层上砖前,必须对砖跺进行浇水润湿,原则上浇透为止。不必过量洒水。过量洒水和雨淋过湿砖块,应在稍干后使用。冬季施工不必浇水润湿。 b:拉砖时。搬砖应由上而下从头至尾顺序搬运,以至砖跺形成阶梯形,严禁推倒砖跺和单侧边搬运,造成砖跺倒塌伤害事故。
c:空心砖搬运,要轻拿轻放,搬运到位,要码放整齐,严禁野蛮施工;在楼上堆放时,不得在临边和预留洞边堆放,防止倾倒坠落伤害事故。
5:砌筑前,根据墙长进行模数试排,选择最优砌筑丁头缝和组砌模数。 二:砂浆拌制
1:根据项目部技术人员给出的配合比,各种材料承重后,在专用上料小车上做好标记,精确上料拌制墙体砌筑砂浆,严禁擅自改动配合比。
2:墙体砌筑砂浆要现拌现用,严禁使用拌制时间超过4小时的砂浆。 3:墙体砌筑砂浆严禁混用。
4:墙体砌筑砂浆的标号及使用部位:
a:外墙、厨房、卫生间墙体砂浆标号为M5水泥砂浆。 b:一般内墙砂浆标号为M5水泥白灰膏混合砂浆。
5:墙体落地灰浆要及时收集,加入现拌制的砂浆拌匀后使用,严禁集中使用或落地灰浆浪费现象。
三:墙体砌筑
1:墙体砌筑时,必须对基层用水冲洗润湿。
2:基础梁上墙体应根据水平线用细石砼找平,砌筑一皮后,用1:3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做25厚防潮层一道。
3:防潮层固化后,砌筑小红砖不低于4皮后接砌空心砖。
4:墙体砂浆灰缝必须控制8~12mm范围内,且必须横平竖直、均匀一致、饱满。严禁出现同缝、通缝、瞎缝等不合格现象。不同墙体交接处头缝可大至20mm,且成凹形。
5:墙体砌筑时,一块砖、一铲灰、一挤压,不得采用平铺法铺过长。 6:构造柱边砌法:先缩(60mm)后伸柱边(马牙槎),50cm高放置2Φ6拉墙筋,伸入墙内不低于墙长五分之一,且不低于70cm长;伸入柱内不低于15cm长。柱边优先小红砖组砌,柱边不得砌侧立砖,如使用空心砖,不许用砂浆封堵砖孔密实。清楚马牙槎和柱内余灰,留置符合要求的模板安装加固孔洞并要求马牙槎上下一致,满足构造柱截面。另:当柱边砖墙长度小于36cm时,用混凝土整体浇筑。
7:门、窗、洞口边墙体砌法:
洞口边小红砖砌筑长度小于240mm长,且沿洞口边不得采用侧砖砌筑,进户门边加砌入砼预制砖,每边三块(上、下20cm高,中间一块)。当洞口边
墙体长小于36cm时,则用砼砌筑。当窗下口无梁时,必须留置10~12cm高,浇筑砼压顶梁,且伸入砖墙内60cm长,内配3 6钢筋。确保洞口尺寸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8:转角墙砌法:要求转角必须用实芯小砖砌筑长度不小于24cm。
9:门、窗、预留洞混凝土现浇过梁和预制过梁。
过梁伸入洞口边砖墙内不小于25cm长(墙长不足除外)。当墙体预留洞宽大于30cm时,应做砼过梁,要求同上。预留过人洞位置、大小、过梁、拉结筋必须符合要求。
10:砌筑外窗边墙体时,必须上下吊线,防止窗洞口上下偏差较大。
11:所有风井、电井等有水房间,墙体下必须用C25砼浇筑不低于35cm高的防水上翻梁,宽同墙(门洞口不断开)。
14:填充墙的收口要求
a:所有外墙,当墙砌至梁时,必须预留3~8cm,不低于7天后,用细石砼加5%防水剂,分两次塞堵密实。塞堵前应洒水润湿。
b:所有内墙:当墙砌至梁(板)底时,预留一定高度,不低于7天后,用红砖斜成45°~75°夹角,加砂浆顶压砌实。也可按外墙方法操作。
15:墙体相交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则应留置踏步槎,且甩槎长度不低于墙高的1/2;如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则应甩阳槎,且间隔50cm高留置2Φ6拉墙筋,长度不低于墙长的五分之一。严禁留置阴槎。
16: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必须符合要求,断砖不得积中使用。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请。建筑垃圾堆放到指定位置。严禁乱扔乱放。
17:墙体砌筑脚手架应搭设稳固,严禁使用探头跳板,不得2人以上使用同一脚手架,跳板上堆砖不得高于两皮高度。断砖时不得向外和面向他人,防止飞溅和掉落伤人。跳板不得搭设在窗台、外架上。
18:墙体预留洞口的封堵
外墙预留洞内侧用半截砖铺实砂浆砌实,外侧必须用砼分两次以上封堵密实。内墙可用砖带砂浆直接封堵。
19:未尽事宜,按图纸设计和相关规范施工或现场指导作业。
墙体砌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设计要求和变更图纸,明确规范要求。
2:清扫楼层,找准弹出的墙体砌筑基准线和门、窗、预留洞口的准确位置。 3:准备钢卷尺、靠尺、皮数杆、线锤和墙体砌筑棉线。
4:根据墙体的具体位置,安排人员上砖,并注意以下事项:
a:楼层上砖前,必须对砖跺进行浇水润湿,原则上浇透为止。不必过量洒水。过量洒水和雨淋过湿砖块,应在稍干后使用。冬季施工不必浇水润湿。 b:拉砖时。搬砖应由上而下从头至尾顺序搬运,以至砖跺形成阶梯形,严禁推倒砖跺和单侧边搬运,造成砖跺倒塌伤害事故。
c:空心砖搬运,要轻拿轻放,搬运到位,要码放整齐,严禁野蛮施工;在楼上堆放时,不得在临边和预留洞边堆放,防止倾倒坠落伤害事故。
5:砌筑前,根据墙长进行模数试排,选择最优砌筑丁头缝和组砌模数。 二:砂浆拌制
1:根据项目部技术人员给出的配合比,各种材料承重后,在专用上料小车上做好标记,精确上料拌制墙体砌筑砂浆,严禁擅自改动配合比。
2:墙体砌筑砂浆要现拌现用,严禁使用拌制时间超过4小时的砂浆。 3:墙体砌筑砂浆严禁混用。
4:墙体砌筑砂浆的标号及使用部位:
a:外墙、厨房、卫生间墙体砂浆标号为M5水泥砂浆。 b:一般内墙砂浆标号为M5水泥白灰膏混合砂浆。
5:墙体落地灰浆要及时收集,加入现拌制的砂浆拌匀后使用,严禁集中使用或落地灰浆浪费现象。
三:墙体砌筑
1:墙体砌筑时,必须对基层用水冲洗润湿。
2:基础梁上墙体应根据水平线用细石砼找平,砌筑一皮后,用1:3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做25厚防潮层一道。
3:防潮层固化后,砌筑小红砖不低于4皮后接砌空心砖。
4:墙体砂浆灰缝必须控制8~12mm范围内,且必须横平竖直、均匀一致、饱满。严禁出现同缝、通缝、瞎缝等不合格现象。不同墙体交接处头缝可大至20mm,且成凹形。
5:墙体砌筑时,一块砖、一铲灰、一挤压,不得采用平铺法铺过长。 6:构造柱边砌法:先缩(60mm)后伸柱边(马牙槎),50cm高放置2Φ6拉墙筋,伸入墙内不低于墙长五分之一,且不低于70cm长;伸入柱内不低于15cm长。柱边优先小红砖组砌,柱边不得砌侧立砖,如使用空心砖,不许用砂浆封堵砖孔密实。清楚马牙槎和柱内余灰,留置符合要求的模板安装加固孔洞并要求马牙槎上下一致,满足构造柱截面。另:当柱边砖墙长度小于36cm时,用混凝土整体浇筑。
7:门、窗、洞口边墙体砌法:
洞口边小红砖砌筑长度小于240mm长,且沿洞口边不得采用侧砖砌筑,进户门边加砌入砼预制砖,每边三块(上、下20cm高,中间一块)。当洞口边
墙体长小于36cm时,则用砼砌筑。当窗下口无梁时,必须留置10~12cm高,浇筑砼压顶梁,且伸入砖墙内60cm长,内配3 6钢筋。确保洞口尺寸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8:转角墙砌法:要求转角必须用实芯小砖砌筑长度不小于24cm。
9:门、窗、预留洞混凝土现浇过梁和预制过梁。
过梁伸入洞口边砖墙内不小于25cm长(墙长不足除外)。当墙体预留洞宽大于30cm时,应做砼过梁,要求同上。预留过人洞位置、大小、过梁、拉结筋必须符合要求。
10:砌筑外窗边墙体时,必须上下吊线,防止窗洞口上下偏差较大。
11:所有风井、电井等有水房间,墙体下必须用C25砼浇筑不低于35cm高的防水上翻梁,宽同墙(门洞口不断开)。
14:填充墙的收口要求
a:所有外墙,当墙砌至梁时,必须预留3~8cm,不低于7天后,用细石砼加5%防水剂,分两次塞堵密实。塞堵前应洒水润湿。
b:所有内墙:当墙砌至梁(板)底时,预留一定高度,不低于7天后,用红砖斜成45°~75°夹角,加砂浆顶压砌实。也可按外墙方法操作。
15:墙体相交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则应留置踏步槎,且甩槎长度不低于墙高的1/2;如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则应甩阳槎,且间隔50cm高留置2Φ6拉墙筋,长度不低于墙长的五分之一。严禁留置阴槎。
16: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必须符合要求,断砖不得积中使用。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请。建筑垃圾堆放到指定位置。严禁乱扔乱放。
17:墙体砌筑脚手架应搭设稳固,严禁使用探头跳板,不得2人以上使用同一脚手架,跳板上堆砖不得高于两皮高度。断砖时不得向外和面向他人,防止飞溅和掉落伤人。跳板不得搭设在窗台、外架上。
18:墙体预留洞口的封堵
外墙预留洞内侧用半截砖铺实砂浆砌实,外侧必须用砼分两次以上封堵密实。内墙可用砖带砂浆直接封堵。
19:未尽事宜,按图纸设计和相关规范施工或现场指导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