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处世莫逞刚强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臆解】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很柔软,死了就变得僵硬。世间万物诸如花草树木无不如此,活着的时候显得柔弱,死了就变得干枯没有韧性。所以说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有生命力的一类。所以,用兵过于逞强,好战乐杀,必致天下共怨,最终自会失败;树木长得高大,则众目聚集,人皆欲伐之以为用,其生命必不长久。世间万物一旦强大到了极点,势必走下坡路,趋向于灭亡;而显现出柔弱状态的事物,则有发展潜力,有向上的趋势。

  【评说】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从生发到终结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任谁都无法摆脱。然而,世人多半看不透,有人梦想通过修炼而长生不老,有人想着世世代代都能荣华富贵,秦始皇就想子孙万代为帝王。因为看不透,所以有人就甘愿抛弃自然的世俗幸福,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人执着于名利而不知节制,到头来为名所累,为利所害。如果人们不过分地执着于生命的久长,不执着于外物,生活将会是何等的幸福啊。本章从自然中最简单的生命现象说起,阐明他一贯的主张:守柔处弱,不逞强。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说理的特点,由事而入理,善于比类,直观而不隐晦,所以解读老子的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生活与社会现象入手,从人性与自然规律出发,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生活是怎么回事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不可能真正理解老子的。苏辙在《商论》中说:“行其至柔之道,以揉天下之戾心,而去其刚毅勇果之政……故夫物之强者易以折,而柔忍者可以久存。柔者可以久存,而常困于不胜;强者易以折,而其未也,乃可以有所立。”他是一个真懂老子的人。关于“木强则共”一句中的“共”字,或作“折”,或作“兵”。《淮南子・原道训》便是这样表述的:“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弊。”尽管这三个字的意思不相同,但不影响老子所要表达的观点。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臆解】

  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不就像人们弯弓射箭一样么?弦拉得高了就压下来一点,低了就抬上去一点;太过用力,弦拉满了,就稍微放松一点,力量不够,没有拉到位,就再加点力把它拉开。上天的自然法则,总是削减有余而补益不足;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是损贫以奉富,夺弱以益强。谁能做到以富益贫,以强助弱?只有那些懂得天道法则的人可以做到。所以圣人顺道而施为,并不恃望得到什么回报,成就了功业却不居功,这大概就是不想显示自己的贤德,敬畏天地以损有余吧。

  【评说】

  老子总是善于把自然现象与人生世相进行比较,从而主张人类应效法自然。然而,自古至今,社会财富总是逐渐往少数人身上集中,这似乎是一个铁律,无论如何进行人为的干预,均贫富的社会现状总是维持不了多久,贫富悬殊则是一种社会常态。历史上,与老子同时代的范蠡可谓其思想的实践者,虽然他并不曾师承老子。助越王勾践复国,却不再为官,而飘然于江湖,可谓“功成而不处”;善于经营而富甲一方,却能散尽千金,“有余以奉天下”。他还遗书于挚友文仲:“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劝其退隐,可文仲舍不下自己打下的江山,最终被勾践赐剑自刎而亡。范蠡的平安与文仲的自刎,恰好从正反两面实证了老子的主张。前几年,美国五十位富豪决定各自捐出过半的财产于社会慈善事业,虽然他们不一定读过老子,但其行为亦可谓深得老子思想之精要。拿他们的行为来比照中国新贵族阶层的所作所为,我们可想而知,两国之间国民素质的差距。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中国要想赶超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臆解】

  天下万物,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然而水能摧毁一切坚固的堡垒,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胜过它。恐怕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水的吧。弱胜强,柔胜刚,这道理天下人没有谁不明白,但没有人能依此道而行事。所以古圣人有言:能够承受国家的耻辱,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社稷之主;能够承担国家的一切灾祸,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天下之王。这些话说的都是正理,听上去却像是反话。

  【评说】

  何谓“受国之垢”?《论语・尧曰》里的这句话或可以作为注解:“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庄子・天下》则解释说:“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刘向《说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衣,冠白冠,后�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在这里,孙叔敖把为令尹视为“受吏民之垢”,因为他深知位高责重,付出的辛苦将比常人更多。而那老父教导他的三句话,“意益下”是说要谦卑待人,“心益小”是说不可贪功妄为,“不敢取”是说要廉洁无私,这与老子处雌守柔持俭的主张一致。我们亦由此可知,老子的思想自有其渊源,并非无根之水。关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一句,世人多从术的层面进行解读,理解为“运用柔软的策略可胜过强硬的方式”,这就有失偏颇。其实,老子在这里还是从道的层面出发,通过自然现象来解析社会现象,进而给世人指明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坚守柔弱的处世之道,不逞刚强勇猛。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臆解】

  怨恨一旦形成,人们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去调解积怨,总还是会在怨恨双方的心中留下阴影。就算是以德报怨,这种调和矛盾的方法怎么可能做到完善如初?怎么算是妥善的办法?因此,圣人只是拿着书契,并不苛责百姓而激化社会矛盾,在百姓心中埋下怨恨的种子。所以有德之人只是拿着书契,并不强行讨取,而无德之人则只会向百姓征收赋税,不懂得适当施舍。天道于人没有什么亲疏,它总是护佑着德善之人。

  【评说】

  此前老子讲到了“民不畏威”与“民不畏死”,都是要求统治者实行怀柔政策,不要压榨百姓,不要以权势欺凌弱小者,而最根本的则是不要在百姓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一旦有了怨恨,就算以德报怨,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而怨恨的产生,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在于“食税之多”,所以老子要求统治者“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据《孟子・滕文公》载:“夏侯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郑玄注曰:“周人什一而税谓之彻。”如果说严格按十分之一的比例纳税,估计百姓不会怎么反抗,可能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不止这个数目,因为各级官吏都会从中捞油水,到最后百姓就有无法承受之重了。历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出发点很好,但下边各级官吏在执行过程中总是出现偏差,故意钻政策的空子以最大限度地获利。比如北宋时期,王安石于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却出现强制借贷现象,结果导致很多农民破产。任何时候,严肃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万不可疏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根源不都在于执法者的徇私枉法么?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臆解】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尽可能让国家的规模小一点,使民众的数量少一点,即使能创造生产出各种物品,诸如兵器、祭器、珍贵的玩器等,尽量不要使用,让民众看重生死,因而各安其居专心农务,不常迁徙他乡。人们都清心寡欲,虽然有车有船,也不乘坐它们去远方游乐;国家之间不发动战争,虽然有战具兵士,也不要轻易动用;使社会风气纯净,使民风变得淳朴,让人们回归到结绳纪事的太古时代。各人都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食物,以自己所能拥有的衣物为美,安心地居住在家乡,陶然自乐于古老而淳朴的风俗。站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可以望到邻国的一切,鸡狗的叫声也听得真真切切,但邻国之间的百姓到老死也不相来往。

  【评说】

  这是老子为我们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也是他指明的社会出路:国家必须拥有精良的武器,但不发动战争也不必交流,有技术创新但无需应用,民风淳朴自然没有任何矛盾。很显然,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当时社会环境与条件下,老子自然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从今天来看,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怎样的呢?我是这样设想的:世界完全大同,没有国家观念,视地球为一个村落,消除战争;社会财产无所谓公有与私有,按需生产节量分配,人民有序工作与休闲,多从事无公害的自然农业,少生产垃圾物品;繁荣文化生活,全面开展文体活动,但节制欲望,提倡简单物质生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严禁奢侈与浪费;政教与法律一体化,用教育引导人性健康发展,无论官吏与百姓,人格自由平等;给心灵以自由,让人们不忧伤,不苦闷,不恐惧,自在,快乐,在蓝天白云与清山绿水中怡然自得;以尊重自然为教育基本理念,科技创新也以顺应自然为前提,不狂妄地以为人定胜天,不破坏人类天然的生活环境;鼓励并倡导裸体生活,以自然为美,性可以自由选择,但不可强迫,加强卫生观念;提倡节育,要求自然生育与母乳喂养,不搞人工受孕与剖腹产;善待自然,保护天然生态,尊重自然中所有生命的生存权利,食用动物亦不可以残暴手段杀戮,绿化地球美化人类生活环境;以和平理念发展航天事业,友善面对有可能发现的外太空生命,加强交流防止侵略。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臆解】

  真实的言语无需文辞华丽,华丽的言辞多半不可取信;善良的人多以道修身不巧言,巧言者多半不厚道善良;明白大道的智者不一定博见多闻,博见多闻者不见得就是明道的智者。圣人不积财产,总是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他人,而自己就在奉献中变得更为睿智;把自己的财物施舍给他人,而自己就因为施舍而成为官长变得更加富有。天地的法则,是生育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事准则,是顺天地而成事,却不与人争名夺利。

  【评说】

  最初的德,是指缘道而生的自然物性,至于后世,德便专指人的内在修养,包括信、善、知三个方面,它的最高境界是效法“天之道,利而不害”,做到“为而不争”。如果世间所有人都奉行此道,拥有最高的德行,没有太多的欲望,各自安守简单的生活,互不干涉,那便可以实现天下大同了。老子的社会理想当然很难实现,但他的思想始终与所谓儒道佛等各种真假宗教的虚妄有着天渊之别。后世很多人,包括孔子,包括世间各宗教派别的那些创始人,都曲解了道德的最初意义,以为克己复礼、修心节欲才是道德的高境界,殊不知那种违逆人的自然本性的所谓道德(光子称之为伪道德),世间少有人能够遵从,特别是那些儒家伪道德的倡导者,那些拥有权势和话语权的人们,有几个不是要求百姓们严守儒家伪道德,而自己却淫乐无度呢?所以,光子以为,老子的思想才是人类真正的智慧。正因如此,光子想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老子,丰富并发展他的思想,从而砸碎人类精神上的枷锁,消除人类思想上的妄见。当然,我也清楚地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很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正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不需要畏惧“道阻且长”。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臆解】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很柔软,死了就变得僵硬。世间万物诸如花草树木无不如此,活着的时候显得柔弱,死了就变得干枯没有韧性。所以说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有生命力的一类。所以,用兵过于逞强,好战乐杀,必致天下共怨,最终自会失败;树木长得高大,则众目聚集,人皆欲伐之以为用,其生命必不长久。世间万物一旦强大到了极点,势必走下坡路,趋向于灭亡;而显现出柔弱状态的事物,则有发展潜力,有向上的趋势。

  【评说】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从生发到终结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任谁都无法摆脱。然而,世人多半看不透,有人梦想通过修炼而长生不老,有人想着世世代代都能荣华富贵,秦始皇就想子孙万代为帝王。因为看不透,所以有人就甘愿抛弃自然的世俗幸福,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人执着于名利而不知节制,到头来为名所累,为利所害。如果人们不过分地执着于生命的久长,不执着于外物,生活将会是何等的幸福啊。本章从自然中最简单的生命现象说起,阐明他一贯的主张:守柔处弱,不逞强。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说理的特点,由事而入理,善于比类,直观而不隐晦,所以解读老子的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生活与社会现象入手,从人性与自然规律出发,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生活是怎么回事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不可能真正理解老子的。苏辙在《商论》中说:“行其至柔之道,以揉天下之戾心,而去其刚毅勇果之政……故夫物之强者易以折,而柔忍者可以久存。柔者可以久存,而常困于不胜;强者易以折,而其未也,乃可以有所立。”他是一个真懂老子的人。关于“木强则共”一句中的“共”字,或作“折”,或作“兵”。《淮南子・原道训》便是这样表述的:“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弊。”尽管这三个字的意思不相同,但不影响老子所要表达的观点。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臆解】

  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不就像人们弯弓射箭一样么?弦拉得高了就压下来一点,低了就抬上去一点;太过用力,弦拉满了,就稍微放松一点,力量不够,没有拉到位,就再加点力把它拉开。上天的自然法则,总是削减有余而补益不足;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是损贫以奉富,夺弱以益强。谁能做到以富益贫,以强助弱?只有那些懂得天道法则的人可以做到。所以圣人顺道而施为,并不恃望得到什么回报,成就了功业却不居功,这大概就是不想显示自己的贤德,敬畏天地以损有余吧。

  【评说】

  老子总是善于把自然现象与人生世相进行比较,从而主张人类应效法自然。然而,自古至今,社会财富总是逐渐往少数人身上集中,这似乎是一个铁律,无论如何进行人为的干预,均贫富的社会现状总是维持不了多久,贫富悬殊则是一种社会常态。历史上,与老子同时代的范蠡可谓其思想的实践者,虽然他并不曾师承老子。助越王勾践复国,却不再为官,而飘然于江湖,可谓“功成而不处”;善于经营而富甲一方,却能散尽千金,“有余以奉天下”。他还遗书于挚友文仲:“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劝其退隐,可文仲舍不下自己打下的江山,最终被勾践赐剑自刎而亡。范蠡的平安与文仲的自刎,恰好从正反两面实证了老子的主张。前几年,美国五十位富豪决定各自捐出过半的财产于社会慈善事业,虽然他们不一定读过老子,但其行为亦可谓深得老子思想之精要。拿他们的行为来比照中国新贵族阶层的所作所为,我们可想而知,两国之间国民素质的差距。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中国要想赶超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臆解】

  天下万物,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然而水能摧毁一切坚固的堡垒,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胜过它。恐怕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水的吧。弱胜强,柔胜刚,这道理天下人没有谁不明白,但没有人能依此道而行事。所以古圣人有言:能够承受国家的耻辱,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社稷之主;能够承担国家的一切灾祸,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天下之王。这些话说的都是正理,听上去却像是反话。

  【评说】

  何谓“受国之垢”?《论语・尧曰》里的这句话或可以作为注解:“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庄子・天下》则解释说:“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刘向《说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衣,冠白冠,后�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在这里,孙叔敖把为令尹视为“受吏民之垢”,因为他深知位高责重,付出的辛苦将比常人更多。而那老父教导他的三句话,“意益下”是说要谦卑待人,“心益小”是说不可贪功妄为,“不敢取”是说要廉洁无私,这与老子处雌守柔持俭的主张一致。我们亦由此可知,老子的思想自有其渊源,并非无根之水。关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一句,世人多从术的层面进行解读,理解为“运用柔软的策略可胜过强硬的方式”,这就有失偏颇。其实,老子在这里还是从道的层面出发,通过自然现象来解析社会现象,进而给世人指明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坚守柔弱的处世之道,不逞刚强勇猛。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臆解】

  怨恨一旦形成,人们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去调解积怨,总还是会在怨恨双方的心中留下阴影。就算是以德报怨,这种调和矛盾的方法怎么可能做到完善如初?怎么算是妥善的办法?因此,圣人只是拿着书契,并不苛责百姓而激化社会矛盾,在百姓心中埋下怨恨的种子。所以有德之人只是拿着书契,并不强行讨取,而无德之人则只会向百姓征收赋税,不懂得适当施舍。天道于人没有什么亲疏,它总是护佑着德善之人。

  【评说】

  此前老子讲到了“民不畏威”与“民不畏死”,都是要求统治者实行怀柔政策,不要压榨百姓,不要以权势欺凌弱小者,而最根本的则是不要在百姓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一旦有了怨恨,就算以德报怨,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而怨恨的产生,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在于“食税之多”,所以老子要求统治者“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据《孟子・滕文公》载:“夏侯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郑玄注曰:“周人什一而税谓之彻。”如果说严格按十分之一的比例纳税,估计百姓不会怎么反抗,可能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不止这个数目,因为各级官吏都会从中捞油水,到最后百姓就有无法承受之重了。历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出发点很好,但下边各级官吏在执行过程中总是出现偏差,故意钻政策的空子以最大限度地获利。比如北宋时期,王安石于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却出现强制借贷现象,结果导致很多农民破产。任何时候,严肃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万不可疏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根源不都在于执法者的徇私枉法么?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臆解】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尽可能让国家的规模小一点,使民众的数量少一点,即使能创造生产出各种物品,诸如兵器、祭器、珍贵的玩器等,尽量不要使用,让民众看重生死,因而各安其居专心农务,不常迁徙他乡。人们都清心寡欲,虽然有车有船,也不乘坐它们去远方游乐;国家之间不发动战争,虽然有战具兵士,也不要轻易动用;使社会风气纯净,使民风变得淳朴,让人们回归到结绳纪事的太古时代。各人都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食物,以自己所能拥有的衣物为美,安心地居住在家乡,陶然自乐于古老而淳朴的风俗。站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可以望到邻国的一切,鸡狗的叫声也听得真真切切,但邻国之间的百姓到老死也不相来往。

  【评说】

  这是老子为我们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也是他指明的社会出路:国家必须拥有精良的武器,但不发动战争也不必交流,有技术创新但无需应用,民风淳朴自然没有任何矛盾。很显然,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当时社会环境与条件下,老子自然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从今天来看,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怎样的呢?我是这样设想的:世界完全大同,没有国家观念,视地球为一个村落,消除战争;社会财产无所谓公有与私有,按需生产节量分配,人民有序工作与休闲,多从事无公害的自然农业,少生产垃圾物品;繁荣文化生活,全面开展文体活动,但节制欲望,提倡简单物质生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严禁奢侈与浪费;政教与法律一体化,用教育引导人性健康发展,无论官吏与百姓,人格自由平等;给心灵以自由,让人们不忧伤,不苦闷,不恐惧,自在,快乐,在蓝天白云与清山绿水中怡然自得;以尊重自然为教育基本理念,科技创新也以顺应自然为前提,不狂妄地以为人定胜天,不破坏人类天然的生活环境;鼓励并倡导裸体生活,以自然为美,性可以自由选择,但不可强迫,加强卫生观念;提倡节育,要求自然生育与母乳喂养,不搞人工受孕与剖腹产;善待自然,保护天然生态,尊重自然中所有生命的生存权利,食用动物亦不可以残暴手段杀戮,绿化地球美化人类生活环境;以和平理念发展航天事业,友善面对有可能发现的外太空生命,加强交流防止侵略。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臆解】

  真实的言语无需文辞华丽,华丽的言辞多半不可取信;善良的人多以道修身不巧言,巧言者多半不厚道善良;明白大道的智者不一定博见多闻,博见多闻者不见得就是明道的智者。圣人不积财产,总是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他人,而自己就在奉献中变得更为睿智;把自己的财物施舍给他人,而自己就因为施舍而成为官长变得更加富有。天地的法则,是生育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事准则,是顺天地而成事,却不与人争名夺利。

  【评说】

  最初的德,是指缘道而生的自然物性,至于后世,德便专指人的内在修养,包括信、善、知三个方面,它的最高境界是效法“天之道,利而不害”,做到“为而不争”。如果世间所有人都奉行此道,拥有最高的德行,没有太多的欲望,各自安守简单的生活,互不干涉,那便可以实现天下大同了。老子的社会理想当然很难实现,但他的思想始终与所谓儒道佛等各种真假宗教的虚妄有着天渊之别。后世很多人,包括孔子,包括世间各宗教派别的那些创始人,都曲解了道德的最初意义,以为克己复礼、修心节欲才是道德的高境界,殊不知那种违逆人的自然本性的所谓道德(光子称之为伪道德),世间少有人能够遵从,特别是那些儒家伪道德的倡导者,那些拥有权势和话语权的人们,有几个不是要求百姓们严守儒家伪道德,而自己却淫乐无度呢?所以,光子以为,老子的思想才是人类真正的智慧。正因如此,光子想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老子,丰富并发展他的思想,从而砸碎人类精神上的枷锁,消除人类思想上的妄见。当然,我也清楚地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很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正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不需要畏惧“道阻且长”。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


相关文章

  • 有关柔弱胜刚强的文章
  • 谈谈你对柔弱胜刚强的感悟和体会 "柔弱胜刚强"堪称老子哲学的经典思想之一,蕴含着极为深遂的智慧和妙用.领悟得法,令人思想广袤深远:运用得当,让人获益终身. 谈到"柔弱",对于没有深入了解道祖老子哲学的 ...查看


  • 读书心得体会: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
  •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 ...查看


  • 浅析老子"无为"思想
  • 摘要:"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也是流传至今的中国哲学精华,本文从老子所写<道德经>入手,研析其中"无为"的内容和内涵,并分析这种"无为"的思想对世人形成的消极影响和积 ...查看


  • 道德经读书报告 心得
  • 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 ...查看


  • 南怀瑾国学施怡静
  •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乐清英华学校 九(8)班 施怡静 伫立于高山之巅,头顶便是那蔚蓝无垠的旻天,眺望远方,江山如此多娇!心中悸动,只想问问这苍茫大地,到底谁主沉浮?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中国 ...查看


  • 论_老子_的处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_周建强
  • 论<老子>的处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周 建 强 1,2 (1.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2. 河西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甘肃张掖734000) "道"摘要:<老子>的处世 ...查看


  • 国学智慧与管理人生的感悟
  • 国学智慧与管理人生的感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人治,道家的道治,兵家的智治,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成一个传统管理文化的整体.老子,作为道家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一家学派,老子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以及在管理 ...查看


  • 刚与柔主题
  • "刚与柔"作文讲评 一.什么是"刚"? 什么是"柔"? 先看"刚": (一) 生活中哪种精神是"刚"的精神? 刚--刚强.刚烈.刚健.力量. ...查看


  • 柔弱如何胜刚强
  • 弱如何胜刚强?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简单来说,就是柔弱胜刚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