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引(明)李维桢

《渔父词》引.(明)李维桢

  

  郝公琰工诗而贫,操舴艋[1],游江湖间十年,与渔父狎,为《渔父词》示余。其于家则张融陆处无屋,舟居无水[2];其于鱼则王弘之钓亦不得,得亦不卖[3]。其于兴寄则张志和烟波钓徒[4],陆龟蒙江湖散人[5]。词之声音调格,相出入矣。

  余家三澨水畔[6],渔钓固其本业,为世饵所中,三仕三已。今老病免,青箬绿蓑[7],返而初服,将从江上丈人游,顾不如公琰习于水也。请为先导,而余击榜鼓枻和之[8]。

  

  

  注释:

  [1]舴艋(zé měng):小舟。[52]“其于家”二句:事见《南齐书.张融传》。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他在回答齐武帝问他住在何处时说:“臣陆处无屋,舟居非水。”(《南史》作“舟居无水”)原来他权且把小船拉在岸上住着。[3]“其于鱼”二句:事见《宋书.王弘之传》。王弘之,字方平,琅邪临沂人。他性好钓,“经过者不识之,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弘之曰:‘亦自不得,得亦不卖。’”[4]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曾官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事贬为南浦尉,遇赦还,不复出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新唐书》本传)。作品以《渔父歌》(一作《渔歌子》)最著名。[5]陆龟蒙:字鲁望,吴县人。隐居甫里,“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新唐书》本传)。[6]三澨(shì):古水名。《读史方舆纪要》谓出湖北京山县西七十里磨石山的澨水,或以为即三澨水。李维桢京山人,故云。[7]青箬(ruò)绿蓑:化用张志和《渔父歌》中“青箬笠,绿蓑衣”之句。箬:箬竹,叶大而宽,可编竹笠。[8]榜(bàng):船桨。鼓枻(yì):敲打着船舷。

  

  

  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京山(今属湖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进修撰,出为陕西右参议,迁提学副使。浮沉外僚几三十年。天启初,以布政使家居。年七十余,时朝议登用耆旧,召为南京太仆卿,旋改太常,未就。后召为南京礼部右侍郎,进尚书,告老归。维桢博闻强记,《明史》本传称其“文章弘肆有才气,海内请求者无虚日,……负重名垂四十年。然大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著有《大泌山房集》一百三十四卷,另有《史通评释》等。

  本文选自《大泌山房集》卷一三一。文章是为友人郝公琰的《渔父词》写的小序。“引”就是“序”。序中巧用张融、王弘之有关舟居和渔钓的典故来紧扣郝公琰的贫穷和钓鱼生涯;又用张志和、陆龟蒙两个典故来写郝的胸怀志趣,都很贴切。最后作者感叹自己

为“世饵所中,三仕三已”的经历,今欲追随郝公琰,倡和于江上。也反映了作者对仕宦生涯的厌倦,追求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渔父词》引.(明)李维桢

  

  郝公琰工诗而贫,操舴艋[1],游江湖间十年,与渔父狎,为《渔父词》示余。其于家则张融陆处无屋,舟居无水[2];其于鱼则王弘之钓亦不得,得亦不卖[3]。其于兴寄则张志和烟波钓徒[4],陆龟蒙江湖散人[5]。词之声音调格,相出入矣。

  余家三澨水畔[6],渔钓固其本业,为世饵所中,三仕三已。今老病免,青箬绿蓑[7],返而初服,将从江上丈人游,顾不如公琰习于水也。请为先导,而余击榜鼓枻和之[8]。

  

  

  注释:

  [1]舴艋(zé měng):小舟。[52]“其于家”二句:事见《南齐书.张融传》。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他在回答齐武帝问他住在何处时说:“臣陆处无屋,舟居非水。”(《南史》作“舟居无水”)原来他权且把小船拉在岸上住着。[3]“其于鱼”二句:事见《宋书.王弘之传》。王弘之,字方平,琅邪临沂人。他性好钓,“经过者不识之,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弘之曰:‘亦自不得,得亦不卖。’”[4]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曾官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事贬为南浦尉,遇赦还,不复出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新唐书》本传)。作品以《渔父歌》(一作《渔歌子》)最著名。[5]陆龟蒙:字鲁望,吴县人。隐居甫里,“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新唐书》本传)。[6]三澨(shì):古水名。《读史方舆纪要》谓出湖北京山县西七十里磨石山的澨水,或以为即三澨水。李维桢京山人,故云。[7]青箬(ruò)绿蓑:化用张志和《渔父歌》中“青箬笠,绿蓑衣”之句。箬:箬竹,叶大而宽,可编竹笠。[8]榜(bàng):船桨。鼓枻(yì):敲打着船舷。

  

  

  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京山(今属湖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进修撰,出为陕西右参议,迁提学副使。浮沉外僚几三十年。天启初,以布政使家居。年七十余,时朝议登用耆旧,召为南京太仆卿,旋改太常,未就。后召为南京礼部右侍郎,进尚书,告老归。维桢博闻强记,《明史》本传称其“文章弘肆有才气,海内请求者无虚日,……负重名垂四十年。然大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著有《大泌山房集》一百三十四卷,另有《史通评释》等。

  本文选自《大泌山房集》卷一三一。文章是为友人郝公琰的《渔父词》写的小序。“引”就是“序”。序中巧用张融、王弘之有关舟居和渔钓的典故来紧扣郝公琰的贫穷和钓鱼生涯;又用张志和、陆龟蒙两个典故来写郝的胸怀志趣,都很贴切。最后作者感叹自己

为“世饵所中,三仕三已”的经历,今欲追随郝公琰,倡和于江上。也反映了作者对仕宦生涯的厌倦,追求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相关文章

  • 浅谈"渔父"精神在吴镇绘画中的应用
  • [摘要]中国美术史上有文献记载渔父形象的绘画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际,在此之后,传世的画作中便留有渔父形象,至元代时,渔父形象在山水画中最为盛行.吴镇将渔父这一形象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和思想内涵,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通过对画面内容进行对比和 ...查看


  • 渔父教案及说课稿
  •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探讨渔父这一特定形象的文化内涵. 3.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 重点: 1. 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 ...查看


  • 我们不知道的:张志和与其渔父的故事
  • 渔父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唐朝诗人张志和的著名渔父词,关于这首词的来历起源于一段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大诗人以及他的渔父词. 张志和为中唐时著名道士,号玄真子.会稽山阴人,又 ...查看


  • 渔父教学设计
  • <渔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渔父>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的第一板块"生存选择"中,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是既对立又统 ...查看


  • 冲出来的第四条路
  • 作者:连中国 语文教学通讯 2012年01期 [课堂实录] 一.课前激发,确立课题 师:很高兴和屯溪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但不一定关注过他的听课状态.<西游记>第二回有记载说,孙悟空听讲的时候,是"抓耳 ...查看


  • 四下渔歌子课堂实录
  • <渔歌子>课堂描述 --干国祥老师田野研究<渔歌子>课堂描述 时间:2009年3月24日 地点:江苏海门棉种场小学六年级 现象学课堂描述者:马 玲 1 星期一的下午,干老师把整整一张A4纸的预习作业发给了棉种场小学六 ...查看


  • 渔父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渔 父 庄 子 孔子游乎缁维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 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鬓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 ...查看


  • (4)在淡然与坦然之间的渔父
  • 在淡然与坦然之间的渔父 宋庆君 带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轻吟,有一个飘然而去的背影,悠悠地传越了千年.在目送了三闾大夫远去之后他也从汨罗江上远去了,在目睹了太多的血雨腥风之后,孔子眼中 ...查看


  • 如果上天只许存活一个,请留下我妻子吧(超感人!)
  • 他们是最清贫而又不幸的夫妻,相濡以沫的两个人竟同时得了癌症:他们是天下最富足而又幸运的一对儿,生命的绝境生死相怜,用最朴素动人的方式给地老天荒的爱情一个颠扑不灭的理由. 虽卑微却伟大,虽苦难却善良,宁愿祭出生命也不放弃爱的承诺和人性的张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