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我参加了河北省2012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特级教师、教授、研究员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
在培训期间,我始终怀着热情,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班级研讨活动,和各位学员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真心探讨。
一、 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在听了范存丽和周卫红两位老师的专题讲座后,让我知道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学习中,我了解了学生是喜欢怎样学数学的,即师生互动;教师多讲些有趣的数学问题;经常做些数学小游戏,或安排抢答题;多动手;运用动画课件学习数学;不能拖沓,要有效率;讲课最好要画一些图,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带学生到外面去上数学课,开阔视野,心情舒畅的学习知识;给学生自己的思考时间。
名师们带给学生的数学就像小马眼里的那条河,既不想老牛感觉的那样浅,也不像小松鼠感觉的那样深,而是不深不浅刚好没过膝盖。这种数学不是板着面孔出现的,是真正符合孩子认知的儿童数学。如果一个教师能如此深入地走进孩子的数学学习认知空间,把数学的序同孩子的趣相得益彰的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的学习就回变成对富有挑战价值问题的探究过程,那个孩子会不向往这样的学习生活?孩子也就没理由不喜欢数学课了。
但是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是创设情境是学生的学习别有情趣;二是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三是提供争辩的时空,使学生乐享数学学习过程;四是挖掘潜能学生在自我建构中感受进步。
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最高的追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的进行。
二、 小学数与形及符号化思想的教学策略
法国大数学家笛卡说过,没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探索。大师的话无不在告诉我们:数学思想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之所在,它是今后生活、工作的方向标。
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我们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符号化思想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离不开符号,数学处处要用到符号。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的极大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述外,它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符号化思想的渗透。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数学符号是抽象的结晶与基础,如果不了解其含义与功能,它如同“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
对于我们的课堂不是没有思想的火花,而是缺少错落有致的思想之花;对于我们的课堂不是没有思想的枝叶,而是缺少绚丽多枝的思想之树。引领学生生发一种对数学思想的钟爱、对思维的渴望和对完善自我的追求,这才是我们追求思想引领课堂的价值所在。让我们一起追寻数学思想引领下的数学课堂,追求一种数学教育理想至真、至善、至纯的数学新境界,让思想的灵魂永驻我们的课堂。
三、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在学习中,我学到了新的理论知识,当中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新课标下的教学,首先应该在知道思想上确定,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有新的理念和做法。
1.勇于用创新意识去处理教材
教材不再是圣经,而只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资源之一。当发现教材有编排不当的地方时,应该根据课标要求,大胆对其进行删、增=调、改,使之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真正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2.要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新课标的贯彻,不是以是否使用了电脑来判断,所以,远程教育资源的选择、各种课件的制作主题思想,都应是为教学过程服务。既要发挥电教手段在增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又要注意平衡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的切入点,协调课件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既不能只是单纯的课本内容屏幕化,又切记华而不实,与教材脱离,更不能只是为了使用而使用。
3.正确处理传统课堂形式与改革后课堂形式的关系
一个贯彻了新课标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有自由、激情、合作、探索,同时又有目标、有方向的课堂。只要达到了这样的目的,无论课堂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组织其过程,都可以说是成功的新课改课堂。
4.对学生的评价由终止性评价改为发展性评价
做到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论成绩高低,鼓励和引导每一个学生“为人生积累科学素养”而投入学习,而当学生真正以自主积极的态度投入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不成问题了。 虽然这次培训结束了,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学生涯。回顾培训历程的足迹,我发现自己的教育理论观念得到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教师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相信今后的我定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年7月份,我参加了河北省2012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特级教师、教授、研究员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
在培训期间,我始终怀着热情,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班级研讨活动,和各位学员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真心探讨。
一、 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在听了范存丽和周卫红两位老师的专题讲座后,让我知道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学习中,我了解了学生是喜欢怎样学数学的,即师生互动;教师多讲些有趣的数学问题;经常做些数学小游戏,或安排抢答题;多动手;运用动画课件学习数学;不能拖沓,要有效率;讲课最好要画一些图,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带学生到外面去上数学课,开阔视野,心情舒畅的学习知识;给学生自己的思考时间。
名师们带给学生的数学就像小马眼里的那条河,既不想老牛感觉的那样浅,也不像小松鼠感觉的那样深,而是不深不浅刚好没过膝盖。这种数学不是板着面孔出现的,是真正符合孩子认知的儿童数学。如果一个教师能如此深入地走进孩子的数学学习认知空间,把数学的序同孩子的趣相得益彰的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的学习就回变成对富有挑战价值问题的探究过程,那个孩子会不向往这样的学习生活?孩子也就没理由不喜欢数学课了。
但是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是创设情境是学生的学习别有情趣;二是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三是提供争辩的时空,使学生乐享数学学习过程;四是挖掘潜能学生在自我建构中感受进步。
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最高的追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的进行。
二、 小学数与形及符号化思想的教学策略
法国大数学家笛卡说过,没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探索。大师的话无不在告诉我们:数学思想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之所在,它是今后生活、工作的方向标。
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我们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符号化思想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离不开符号,数学处处要用到符号。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的极大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述外,它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符号化思想的渗透。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数学符号是抽象的结晶与基础,如果不了解其含义与功能,它如同“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
对于我们的课堂不是没有思想的火花,而是缺少错落有致的思想之花;对于我们的课堂不是没有思想的枝叶,而是缺少绚丽多枝的思想之树。引领学生生发一种对数学思想的钟爱、对思维的渴望和对完善自我的追求,这才是我们追求思想引领课堂的价值所在。让我们一起追寻数学思想引领下的数学课堂,追求一种数学教育理想至真、至善、至纯的数学新境界,让思想的灵魂永驻我们的课堂。
三、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在学习中,我学到了新的理论知识,当中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新课标下的教学,首先应该在知道思想上确定,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有新的理念和做法。
1.勇于用创新意识去处理教材
教材不再是圣经,而只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资源之一。当发现教材有编排不当的地方时,应该根据课标要求,大胆对其进行删、增=调、改,使之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真正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2.要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新课标的贯彻,不是以是否使用了电脑来判断,所以,远程教育资源的选择、各种课件的制作主题思想,都应是为教学过程服务。既要发挥电教手段在增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又要注意平衡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的切入点,协调课件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既不能只是单纯的课本内容屏幕化,又切记华而不实,与教材脱离,更不能只是为了使用而使用。
3.正确处理传统课堂形式与改革后课堂形式的关系
一个贯彻了新课标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有自由、激情、合作、探索,同时又有目标、有方向的课堂。只要达到了这样的目的,无论课堂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组织其过程,都可以说是成功的新课改课堂。
4.对学生的评价由终止性评价改为发展性评价
做到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论成绩高低,鼓励和引导每一个学生“为人生积累科学素养”而投入学习,而当学生真正以自主积极的态度投入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不成问题了。 虽然这次培训结束了,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学生涯。回顾培训历程的足迹,我发现自己的教育理论观念得到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教师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相信今后的我定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