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探究了“爱”这个千古之谜,揭开了不同时期爱情的神秘面纱。青春年少的爱情缠绵悱恻,终是虚幻一场;婚姻是现实,但爱就在相偎相依;爱情是灵与欲的统一,偏执的情,割裂的爱就像一场没有治愈的霍乱。 关键词:爱情;幻觉;现实;偏执;相依 “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我想讲述一种人们可以将之珍藏心头并保持终生的爱情”(洪子锐,1988)。加西亚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其自认为最好的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认真探究了“爱”这个千古之谜。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教科书”,小说让我们看到爱情的多种可能性,涉言不多,却将“爱情”的诸般特色轻易呈现在我们眼前(李星蕾,1996)。作者对爱情的思考主要通过人物形象反映出来,将本书视作 “爱情专著”或“教科书”的人想必是将书中各种男女关系皆冠以爱情的名义。我们或许不能笼统地认为爱情是说不清的,但至今也未能有人给爱情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爱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表现形态,通过对人物不同时期的心态和行为的描述,马尔克斯给我们呈现了人生不同时期的爱、爱的不同时期;爱似蜜糖,让人心神荡漾;爱似蜜糖,也让人咀嚼忧伤。 一、 青春年少的爱情:爱如霍乱,爱是幻觉 (一)爱如霍乱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情节并不复杂:男主人公阿里萨在二十岁的时候爱上了容貌美丽的女主角费尔明娜,二人鸿雁传书,暗定终身。但费尔明娜的父亲却希望女儿可以加入豪门,隧横加阻拦。后来费尔明娜嫁给了既有学识又有地位的医生乌尔比诺。伤心之余,阿里萨决定终身守候费尔明娜,并在等候了53年之后,终于重新赢得了她的芳心。小说有一章专门描述男女主人公相恋并分手的经历,生动地再现了青春少年的爱情痴态,也点明了青春之爱,如同幻觉,虽然朦胧梦幻,缠绵悱恻,终不现实,难成正果。 小说中的阿里萨“身材瘦削、性格内向、衣衫简陋”,但充满了诗人的气质,在他与费尔明娜偶然的对视中,他把她当作了他的“花冠女神”。她们并没有机会交谈,他只能坐在花园中一张不易被人发觉得长椅上,假装读一本诗集,偷偷地看心爱的姑娘走过。他写出了满纸诗情的情书,在夜晚浪漫地演奏小提琴,用饱含爱慕的双眼追随者他的女神。在鼓足勇气把情书递给费尔明娜等待回信的日子里,他开始变得“寡言少语、茶饭不思、辗转反侧、夜夜难眠”;“他腹泻、吐绿水,晕头转向,还常常昏厥”;母亲以为他患上了当时令人谈之变色的霍乱…正如作者所言,似乎相思病和霍乱有着相同的症状。阿里萨因为得不到费尔明娜的回应而惶惶不可终日,忐忑不安。当他得到了费尔明娜的一封再简单不过的回信,却神魂颠倒,幸福无比,恨不能“在信的每一行里把自己燃烧殆尽”。他甚至在面临女孩父亲杀死他的威胁时,能够勇敢地说“您朝我开枪吧,没有比为爱而死更光荣的了!”阿里萨爱得狂热,因爱而生卑微,难怪费尔明娜看到的总是他“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和因爱情的恐惧而变得僵硬的双唇”。爱情真是一种疾病,阿里萨陷入了这场由文字营造的爱情疾病中,从来没有被治愈过。 这种爱的疾病足以感染一个同样正直青春的少女。费尔明娜在阿里萨的守候和情书攻势之下,由“同情”、“消遣”、“好奇”发展到“渴望”见到他。她开始在课上偷写回信,在弥撒时偷偷收起信件,在私底下差侍女送回信。他们的感情似在一封封情意绵绵的书信中俱增。书信达两年之久时,费尔明娜答应嫁给他。即使遭到父亲的死亡威胁时,她也不忘记写一封告别信,并割发辫寄给他来明确自己的决心。 (二)爱是幻觉 似乎这样热烈的爱加上二人的坚持就一定会水到渠成地缔结婚姻,但是小说中作者早已埋下了伏笔,青春年少的爱竟然是一场虚幻。阿里萨在那些渴望见到心爱姑娘的日子里,就已经“将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情感全部都归属于她”,在多年以后试图回忆她的模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看清过她原本的模样,看到的只是她“隐约的轮廓”,“无法将她从那些支离破碎的黄昏中分离出来”。阿里萨只在几面之缘中觉得女孩明艳可人,但不了解其性格、爱好,我们可以推测他那六七十页的情书里多半是对爱情的幻想。 而对于费尔明娜,在起初被追求的过程中,她觉得“他原本不是她会选择的那种人”,但他过时的眼镜、神甫似的长袍以及举手投足的神秘感激起了她的强烈的好奇心,面对热情如火,充满深情的情书,她的书信只是讲讲日常琐事,她焦急地等待着对方的回信原,为了是好奇他会写些什么;书信两年之久,她在多次收到对方定情的山茶花时,一直将其视作“调情”,而不是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与其说费尔明娜醉心于阿里萨,倒不如说她沉浸于爱阿里萨时的一种感觉。在她从父亲安排的远行中归来时,她和阿里萨近在咫尺,四目相对的时候,她回到了现实,阿里萨是她憧憬的爱情的一个影子,并不是有血有肉的白马王子。于是她果断地挥挥手说“忘了吧”,并坦诚书信相告“我发现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幻觉”。 青春年少的爱情,只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对象会是心中最纯净的一个影子,这爱与相貌、金钱、地位等外在条件无关。这个阶段的爱情迷离忧郁,可以为了纯净的影子博上自己的性命。青春时期的爱也充满了逆反时期的特点,越是受到阻碍,爱情之火会烧得越旺。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不爱一个人同样也不需要理由,但实质上,如果年少的二人追求的、爱上的都是爱情, 而非情偶, 这种爱的变态、爱的偶像化会使得真实的、独特的、本应成为情偶的人成了“ 爱情” 之梦的破坏者(江晖,1989)。 二、 以婚姻为导向的爱情:爱是现实,爱是相依 不少读者看到痴情的阿里萨被无情地拒绝时,很为费尔明娜那突然的转变费解,抑或认为费尔明娜终归是世俗的女人,选择仪表堂堂、既有知识又有地位的乌尔比诺医生作丈夫是商人之女的必然选择:在玫瑰与面包之间,她选择了面包。但马尔克斯对费尔米娜与乌尔比诺婚姻生活的描述,给我们揭示了以婚姻为导向的爱情:爱基于现实;爱是相依,平静而持久,需要耐心来维系。 (一)爱是现实 与十五六岁时不同,费尔明娜选择乌尔比诺医生时她已经二十一岁了,是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这时的她已经掌管了家务,俨然一家之主,做事有条不紊,将家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条,以至于乌尔比诺医生第一次来出诊,便被这样一个家迷住了。乌尔比诺医生与费尔明娜的第一次见面,就不同于阿里萨的境遇,他不仅有机会看清楚她的外貌,而且还在出诊时接触了她的裸体。在她父亲的支持之下,医生更是有机会出入她的庭院,有更多机会一睹她的芳颜,与她面对面说话,了解她的性格。这些接触使医生以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存在于费尔明娜的脑海之中,而以前的阿里萨却像影子一样尾随着她,她每次回眸看到的都是苍白的脸,紧闭的双唇,“那忧郁的气质曾使费尔明娜害怕”;而每次见到乌尔比诺,他总是带着迷人的笑容。同是情书,乌尔比诺书信的“简单和认真打动了她”;在温婉措辞的背后,开始流露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渴望,这是在阿里萨那些含蓄委婉的信中从未显露过的”。在费尔明娜发话不允许出现在身旁的时候,阿里萨就只能在家承受痛苦,不敢违拗花冠女王的命令;而乌尔比诺医生却制造机会,在雨中将“女王”迎上自己的马车,英雄救美,更在下车时大胆握住她的手,央求一个明确的答复。正如阿里萨母亲曾经提醒儿子的话,“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强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会带给她们安全感,她们渴望那种安全感,以面对生活的挑战”。此时的费尔明娜不再是曾经那个懵懂少女,满足于虚幻狂热的爱情,乌尔比诺如现实中的一缕阳光,慢慢将她笼罩,于是她的心慢慢向乌尔比诺医生靠近。 小说中也通过阿里萨与乌尔比诺的对比,揭示了外在现实条件对爱情的影响。阿里萨骨瘦如柴、可怜兮兮、家境贫寒,是个私生子,职位是普通的电报员;乌尔比诺仪表堂堂、文质彬彬、知识渊博、家境殷实、舞跳得好,钢琴弹得棒。二人在相貌、家境、地位以及个人魅力方面相差悬殊。虽然小说中并未明确费尔明娜嫌贫爱富,但她的父亲却以实际的言行,表达了女儿的婚姻和社会地位、金钱之间的相关关系:女儿必须嫁入豪门做夫人。虽然青少年时期费尔明娜曾经面对“风度翩翩、身手矫健、迷人的眼睫毛甚至会令石头动心”的克莱奥法莫斯科特家族的继承人,也丝毫没有犹豫过对阿里萨的忠诚,但一旦爱情的幻影破灭,而且她面对的是一位勇敢、果断、优秀的上层社会追求者时,财富和地位不是她做出决定的催化剂,但绝对也不会是绊脚石。作者可能通过两位男主人公的强烈对比向我们揭示事实的些许残酷:以婚姻为导向的爱情往往根植于社会现实的土壤,更为理智。 (二)爱是相依 马尔克斯花大笔墨详细记叙了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的婚姻生活。他们在漫长的五十多年婚姻里有过甜蜜新婚,婆媳之争、丈夫出轨以及万千家庭琐事,应该说人世间普通夫妻从他们身上都能找到自己婚姻生活的影子。这种世俗的婚姻中有无爱情?作者显然并没有否定。这种平缓而流长的爱情基于两情相悦,也坚实于始终相依。 虽然二人起初都不确定彼此之间是否有爱,但 “没有什么障碍能阻止他们建立一份完美的爱情。”。他们在旅行中留下共同的回忆,在各种社会活动出双入对,志趣相投,他们共同经历每个黄昏和早晨,虽然“日常的琐碎烦恼难以躲避”,但“谁离开谁都无法生存片刻,甚至每一刻都不能不想着对方”。虽然费尔明娜也曾经历婆婆和小姑的刻薄,丈夫不敢违拗母亲,而一度被她认为是懦夫;虽然夫妻之间对于饭菜和生活习惯进行过各种斗争和争论,但在共同生活了三十年的时候,费尔明娜认为“那是她一生最快乐也最舒心的三十年,如果让她再次选择,她还是会从世间所有的男人中选中她的丈夫”。他们彼此深深了解,夫唱妇随,“他们变得好像一个人被分成了两半”。这种默契如果不是因为爱,怎能达成? 爱情与婚姻是叠合、交错的,爱情在婚姻中不是以浪漫与激情的形式出现,而是存在于伴侣之间相互合作,共渡难关;尊重彼此的习惯,相互妥协。正如小说中作者借费尔明娜之口总结道“夫妻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反感。”。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以一方的生命终止作为结束的时候,他们仍然相互惦记,无法割舍。乌尔比诺医生对于死亡,始终担心的是费尔明娜失去他后的孤独生活,而费尔明娜在丈夫去世之后,希望上帝能让她在睡梦中死去。这种相濡以沫的深情、相依相扶的愿望就是婚姻中历久弥新的爱情。乌尔比诺到死才明白他爱的始终是他的妻子,而费尔明娜始终不明白这是不是爱情,正应了一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三、偏执的情,割裂的爱 在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享受幸福婚姻的半个世纪中,阿里萨一直未婚,他决定为费尔明娜守着童贞,等着她重回他身边。他暗下决心要赢得财富和地位来配得上她。如果他对爱情的失利做过反思的话,他把爱情的障碍全部归咎于他卑微的社会地位和贫寒的家境,重新赢得费尔明娜的芳心成了他人生的唯一目标。他马上付诸于实践,去找叔叔求得一份河运公司的工作。爱情的痛苦莫过于求之不得的苦,他苦苦地与时间赛跑,尽最大努力去提升财富和地位。他希望乌尔比诺死去,这样他才有机会获得幸福;有几次面对其他女人真挚的爱,他几乎重新开始了新生活,但却毅然决定离开。执着和偏执只有一字之差,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说年少时阿里萨经历的是初恋时不受掌控的心动,在所爱的人成家之后享受幸福婚姻的时候,他的不肯放手只能是出于求之而不得的痛苦。在坚持的过程中,他爱上了执着和忠诚于一个人的感觉,费尔明娜成为他爱的执念得以寄居的影像。 爱的执念回馈给他的只能是不断深蚀内心的空虚。为了躲避失恋的痛苦,他曾经想过要用一段爱情来取代另一段爱情,这显然是开始新生活的正常选择,但阿里萨却从未真正开始另一段爱情,他一直“试图在另外一些支离破碎的心灵中寻找抹平旧日伤痕的慰籍”。他放纵自己,沉溺于肉欲之中,他觉得 “他对费尔明娜的虚无缥缈的爱可以用世俗的激情来替代”。他与623个女性发生关系,试图用肉体的快感来盖过心灵的痛楚。他一直深深沉浸在自我怜悯的状态,从其它女性那得到爱情的抚慰;他谨慎地向女人们献着殷勤,怕再次遭到拒绝的羞辱。可悲的是,五十多年来,他一直享有的是割裂的爱,他一直将自己视作费尔明娜的丈夫,“肉体上不忠,但心灵上却死心塌地”。他有好几次被丘比特之箭射中,却只肯付出自己的肉体,严守性爱分离的原则,从未享受过灵欲合一。在深深伤害了那些深爱自己的女人之后,他只能用愧疚和彷徨对自己的心灵倍加折磨。 小说中反映出了当爱情处于灵与肉割裂状态的时候,人只能处于无尽的痛苦之中。爱情的理想状态是灵欲合一,爱情的本质就蕴含在以精神为旨向的找寻两性灵与肉的动态平衡过程中(胡莎,2010)。 四、结语 小说最后一章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结局,也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态度。阿里萨延续了年轻时追求费尔明娜的方式,继续给她写情书,而这次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的信满是对生活、爱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 这种洞察力和睿智点燃了费尔明娜的爱火,阿里萨的爱终于得到回应,爱情以心灵和肉体的完美结合而实现。当阿里萨命令插着霍乱旗帜的“新忠诚号”在热带河流上一生一世地航行下去时,两位老人再没有青春年少时爱的战栗与恐慌,但却依然如染上霍乱般有着爱的沉醉,不管周围的世俗偏见,将爱进行到底。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作者对爱情的赞美,爱是发自内心对对方最真挚而纯洁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终生伴侣的最强烈而持久的感情。爱情不是盲目的情绪宣泄、爱也不是偏执地干涉对方的生活,爱需要彼此的心灵产生共鸣,爱是生死相依。爱不以外在物质条件为决定因素,因为生活可能让面包暂时战胜玫瑰,但玫瑰往往比面包更加持久和珍贵。 参考文献: [1][哥]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杨玲(译),南海出版社, 2012。 [2]洪子锐.加·加·马尔克斯谈《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创作过程[J].世界文化 1988第4期。 [3]李星蕾.爱情.人生.历史——试评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3期。 [4]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J].读书杂志.1989年第11期。 [5] 胡莎. 论爱情、婚姻的伦理内涵与伦理本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本文获北京物资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1XJQN015);北京市人文面上项目资助(编号SM[1**********]4);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项目编号CIT& TCD201304110)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
摘 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探究了“爱”这个千古之谜,揭开了不同时期爱情的神秘面纱。青春年少的爱情缠绵悱恻,终是虚幻一场;婚姻是现实,但爱就在相偎相依;爱情是灵与欲的统一,偏执的情,割裂的爱就像一场没有治愈的霍乱。 关键词:爱情;幻觉;现实;偏执;相依 “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我想讲述一种人们可以将之珍藏心头并保持终生的爱情”(洪子锐,1988)。加西亚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其自认为最好的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认真探究了“爱”这个千古之谜。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教科书”,小说让我们看到爱情的多种可能性,涉言不多,却将“爱情”的诸般特色轻易呈现在我们眼前(李星蕾,1996)。作者对爱情的思考主要通过人物形象反映出来,将本书视作 “爱情专著”或“教科书”的人想必是将书中各种男女关系皆冠以爱情的名义。我们或许不能笼统地认为爱情是说不清的,但至今也未能有人给爱情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爱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表现形态,通过对人物不同时期的心态和行为的描述,马尔克斯给我们呈现了人生不同时期的爱、爱的不同时期;爱似蜜糖,让人心神荡漾;爱似蜜糖,也让人咀嚼忧伤。 一、 青春年少的爱情:爱如霍乱,爱是幻觉 (一)爱如霍乱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情节并不复杂:男主人公阿里萨在二十岁的时候爱上了容貌美丽的女主角费尔明娜,二人鸿雁传书,暗定终身。但费尔明娜的父亲却希望女儿可以加入豪门,隧横加阻拦。后来费尔明娜嫁给了既有学识又有地位的医生乌尔比诺。伤心之余,阿里萨决定终身守候费尔明娜,并在等候了53年之后,终于重新赢得了她的芳心。小说有一章专门描述男女主人公相恋并分手的经历,生动地再现了青春少年的爱情痴态,也点明了青春之爱,如同幻觉,虽然朦胧梦幻,缠绵悱恻,终不现实,难成正果。 小说中的阿里萨“身材瘦削、性格内向、衣衫简陋”,但充满了诗人的气质,在他与费尔明娜偶然的对视中,他把她当作了他的“花冠女神”。她们并没有机会交谈,他只能坐在花园中一张不易被人发觉得长椅上,假装读一本诗集,偷偷地看心爱的姑娘走过。他写出了满纸诗情的情书,在夜晚浪漫地演奏小提琴,用饱含爱慕的双眼追随者他的女神。在鼓足勇气把情书递给费尔明娜等待回信的日子里,他开始变得“寡言少语、茶饭不思、辗转反侧、夜夜难眠”;“他腹泻、吐绿水,晕头转向,还常常昏厥”;母亲以为他患上了当时令人谈之变色的霍乱…正如作者所言,似乎相思病和霍乱有着相同的症状。阿里萨因为得不到费尔明娜的回应而惶惶不可终日,忐忑不安。当他得到了费尔明娜的一封再简单不过的回信,却神魂颠倒,幸福无比,恨不能“在信的每一行里把自己燃烧殆尽”。他甚至在面临女孩父亲杀死他的威胁时,能够勇敢地说“您朝我开枪吧,没有比为爱而死更光荣的了!”阿里萨爱得狂热,因爱而生卑微,难怪费尔明娜看到的总是他“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和因爱情的恐惧而变得僵硬的双唇”。爱情真是一种疾病,阿里萨陷入了这场由文字营造的爱情疾病中,从来没有被治愈过。 这种爱的疾病足以感染一个同样正直青春的少女。费尔明娜在阿里萨的守候和情书攻势之下,由“同情”、“消遣”、“好奇”发展到“渴望”见到他。她开始在课上偷写回信,在弥撒时偷偷收起信件,在私底下差侍女送回信。他们的感情似在一封封情意绵绵的书信中俱增。书信达两年之久时,费尔明娜答应嫁给他。即使遭到父亲的死亡威胁时,她也不忘记写一封告别信,并割发辫寄给他来明确自己的决心。 (二)爱是幻觉 似乎这样热烈的爱加上二人的坚持就一定会水到渠成地缔结婚姻,但是小说中作者早已埋下了伏笔,青春年少的爱竟然是一场虚幻。阿里萨在那些渴望见到心爱姑娘的日子里,就已经“将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情感全部都归属于她”,在多年以后试图回忆她的模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看清过她原本的模样,看到的只是她“隐约的轮廓”,“无法将她从那些支离破碎的黄昏中分离出来”。阿里萨只在几面之缘中觉得女孩明艳可人,但不了解其性格、爱好,我们可以推测他那六七十页的情书里多半是对爱情的幻想。 而对于费尔明娜,在起初被追求的过程中,她觉得“他原本不是她会选择的那种人”,但他过时的眼镜、神甫似的长袍以及举手投足的神秘感激起了她的强烈的好奇心,面对热情如火,充满深情的情书,她的书信只是讲讲日常琐事,她焦急地等待着对方的回信原,为了是好奇他会写些什么;书信两年之久,她在多次收到对方定情的山茶花时,一直将其视作“调情”,而不是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与其说费尔明娜醉心于阿里萨,倒不如说她沉浸于爱阿里萨时的一种感觉。在她从父亲安排的远行中归来时,她和阿里萨近在咫尺,四目相对的时候,她回到了现实,阿里萨是她憧憬的爱情的一个影子,并不是有血有肉的白马王子。于是她果断地挥挥手说“忘了吧”,并坦诚书信相告“我发现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幻觉”。 青春年少的爱情,只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对象会是心中最纯净的一个影子,这爱与相貌、金钱、地位等外在条件无关。这个阶段的爱情迷离忧郁,可以为了纯净的影子博上自己的性命。青春时期的爱也充满了逆反时期的特点,越是受到阻碍,爱情之火会烧得越旺。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不爱一个人同样也不需要理由,但实质上,如果年少的二人追求的、爱上的都是爱情, 而非情偶, 这种爱的变态、爱的偶像化会使得真实的、独特的、本应成为情偶的人成了“ 爱情” 之梦的破坏者(江晖,1989)。 二、 以婚姻为导向的爱情:爱是现实,爱是相依 不少读者看到痴情的阿里萨被无情地拒绝时,很为费尔明娜那突然的转变费解,抑或认为费尔明娜终归是世俗的女人,选择仪表堂堂、既有知识又有地位的乌尔比诺医生作丈夫是商人之女的必然选择:在玫瑰与面包之间,她选择了面包。但马尔克斯对费尔米娜与乌尔比诺婚姻生活的描述,给我们揭示了以婚姻为导向的爱情:爱基于现实;爱是相依,平静而持久,需要耐心来维系。 (一)爱是现实 与十五六岁时不同,费尔明娜选择乌尔比诺医生时她已经二十一岁了,是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这时的她已经掌管了家务,俨然一家之主,做事有条不紊,将家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条,以至于乌尔比诺医生第一次来出诊,便被这样一个家迷住了。乌尔比诺医生与费尔明娜的第一次见面,就不同于阿里萨的境遇,他不仅有机会看清楚她的外貌,而且还在出诊时接触了她的裸体。在她父亲的支持之下,医生更是有机会出入她的庭院,有更多机会一睹她的芳颜,与她面对面说话,了解她的性格。这些接触使医生以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存在于费尔明娜的脑海之中,而以前的阿里萨却像影子一样尾随着她,她每次回眸看到的都是苍白的脸,紧闭的双唇,“那忧郁的气质曾使费尔明娜害怕”;而每次见到乌尔比诺,他总是带着迷人的笑容。同是情书,乌尔比诺书信的“简单和认真打动了她”;在温婉措辞的背后,开始流露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渴望,这是在阿里萨那些含蓄委婉的信中从未显露过的”。在费尔明娜发话不允许出现在身旁的时候,阿里萨就只能在家承受痛苦,不敢违拗花冠女王的命令;而乌尔比诺医生却制造机会,在雨中将“女王”迎上自己的马车,英雄救美,更在下车时大胆握住她的手,央求一个明确的答复。正如阿里萨母亲曾经提醒儿子的话,“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强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会带给她们安全感,她们渴望那种安全感,以面对生活的挑战”。此时的费尔明娜不再是曾经那个懵懂少女,满足于虚幻狂热的爱情,乌尔比诺如现实中的一缕阳光,慢慢将她笼罩,于是她的心慢慢向乌尔比诺医生靠近。 小说中也通过阿里萨与乌尔比诺的对比,揭示了外在现实条件对爱情的影响。阿里萨骨瘦如柴、可怜兮兮、家境贫寒,是个私生子,职位是普通的电报员;乌尔比诺仪表堂堂、文质彬彬、知识渊博、家境殷实、舞跳得好,钢琴弹得棒。二人在相貌、家境、地位以及个人魅力方面相差悬殊。虽然小说中并未明确费尔明娜嫌贫爱富,但她的父亲却以实际的言行,表达了女儿的婚姻和社会地位、金钱之间的相关关系:女儿必须嫁入豪门做夫人。虽然青少年时期费尔明娜曾经面对“风度翩翩、身手矫健、迷人的眼睫毛甚至会令石头动心”的克莱奥法莫斯科特家族的继承人,也丝毫没有犹豫过对阿里萨的忠诚,但一旦爱情的幻影破灭,而且她面对的是一位勇敢、果断、优秀的上层社会追求者时,财富和地位不是她做出决定的催化剂,但绝对也不会是绊脚石。作者可能通过两位男主人公的强烈对比向我们揭示事实的些许残酷:以婚姻为导向的爱情往往根植于社会现实的土壤,更为理智。 (二)爱是相依 马尔克斯花大笔墨详细记叙了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的婚姻生活。他们在漫长的五十多年婚姻里有过甜蜜新婚,婆媳之争、丈夫出轨以及万千家庭琐事,应该说人世间普通夫妻从他们身上都能找到自己婚姻生活的影子。这种世俗的婚姻中有无爱情?作者显然并没有否定。这种平缓而流长的爱情基于两情相悦,也坚实于始终相依。 虽然二人起初都不确定彼此之间是否有爱,但 “没有什么障碍能阻止他们建立一份完美的爱情。”。他们在旅行中留下共同的回忆,在各种社会活动出双入对,志趣相投,他们共同经历每个黄昏和早晨,虽然“日常的琐碎烦恼难以躲避”,但“谁离开谁都无法生存片刻,甚至每一刻都不能不想着对方”。虽然费尔明娜也曾经历婆婆和小姑的刻薄,丈夫不敢违拗母亲,而一度被她认为是懦夫;虽然夫妻之间对于饭菜和生活习惯进行过各种斗争和争论,但在共同生活了三十年的时候,费尔明娜认为“那是她一生最快乐也最舒心的三十年,如果让她再次选择,她还是会从世间所有的男人中选中她的丈夫”。他们彼此深深了解,夫唱妇随,“他们变得好像一个人被分成了两半”。这种默契如果不是因为爱,怎能达成? 爱情与婚姻是叠合、交错的,爱情在婚姻中不是以浪漫与激情的形式出现,而是存在于伴侣之间相互合作,共渡难关;尊重彼此的习惯,相互妥协。正如小说中作者借费尔明娜之口总结道“夫妻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反感。”。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以一方的生命终止作为结束的时候,他们仍然相互惦记,无法割舍。乌尔比诺医生对于死亡,始终担心的是费尔明娜失去他后的孤独生活,而费尔明娜在丈夫去世之后,希望上帝能让她在睡梦中死去。这种相濡以沫的深情、相依相扶的愿望就是婚姻中历久弥新的爱情。乌尔比诺到死才明白他爱的始终是他的妻子,而费尔明娜始终不明白这是不是爱情,正应了一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三、偏执的情,割裂的爱 在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享受幸福婚姻的半个世纪中,阿里萨一直未婚,他决定为费尔明娜守着童贞,等着她重回他身边。他暗下决心要赢得财富和地位来配得上她。如果他对爱情的失利做过反思的话,他把爱情的障碍全部归咎于他卑微的社会地位和贫寒的家境,重新赢得费尔明娜的芳心成了他人生的唯一目标。他马上付诸于实践,去找叔叔求得一份河运公司的工作。爱情的痛苦莫过于求之不得的苦,他苦苦地与时间赛跑,尽最大努力去提升财富和地位。他希望乌尔比诺死去,这样他才有机会获得幸福;有几次面对其他女人真挚的爱,他几乎重新开始了新生活,但却毅然决定离开。执着和偏执只有一字之差,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说年少时阿里萨经历的是初恋时不受掌控的心动,在所爱的人成家之后享受幸福婚姻的时候,他的不肯放手只能是出于求之而不得的痛苦。在坚持的过程中,他爱上了执着和忠诚于一个人的感觉,费尔明娜成为他爱的执念得以寄居的影像。 爱的执念回馈给他的只能是不断深蚀内心的空虚。为了躲避失恋的痛苦,他曾经想过要用一段爱情来取代另一段爱情,这显然是开始新生活的正常选择,但阿里萨却从未真正开始另一段爱情,他一直“试图在另外一些支离破碎的心灵中寻找抹平旧日伤痕的慰籍”。他放纵自己,沉溺于肉欲之中,他觉得 “他对费尔明娜的虚无缥缈的爱可以用世俗的激情来替代”。他与623个女性发生关系,试图用肉体的快感来盖过心灵的痛楚。他一直深深沉浸在自我怜悯的状态,从其它女性那得到爱情的抚慰;他谨慎地向女人们献着殷勤,怕再次遭到拒绝的羞辱。可悲的是,五十多年来,他一直享有的是割裂的爱,他一直将自己视作费尔明娜的丈夫,“肉体上不忠,但心灵上却死心塌地”。他有好几次被丘比特之箭射中,却只肯付出自己的肉体,严守性爱分离的原则,从未享受过灵欲合一。在深深伤害了那些深爱自己的女人之后,他只能用愧疚和彷徨对自己的心灵倍加折磨。 小说中反映出了当爱情处于灵与肉割裂状态的时候,人只能处于无尽的痛苦之中。爱情的理想状态是灵欲合一,爱情的本质就蕴含在以精神为旨向的找寻两性灵与肉的动态平衡过程中(胡莎,2010)。 四、结语 小说最后一章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结局,也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态度。阿里萨延续了年轻时追求费尔明娜的方式,继续给她写情书,而这次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的信满是对生活、爱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 这种洞察力和睿智点燃了费尔明娜的爱火,阿里萨的爱终于得到回应,爱情以心灵和肉体的完美结合而实现。当阿里萨命令插着霍乱旗帜的“新忠诚号”在热带河流上一生一世地航行下去时,两位老人再没有青春年少时爱的战栗与恐慌,但却依然如染上霍乱般有着爱的沉醉,不管周围的世俗偏见,将爱进行到底。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作者对爱情的赞美,爱是发自内心对对方最真挚而纯洁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终生伴侣的最强烈而持久的感情。爱情不是盲目的情绪宣泄、爱也不是偏执地干涉对方的生活,爱需要彼此的心灵产生共鸣,爱是生死相依。爱不以外在物质条件为决定因素,因为生活可能让面包暂时战胜玫瑰,但玫瑰往往比面包更加持久和珍贵。 参考文献: [1][哥]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杨玲(译),南海出版社, 2012。 [2]洪子锐.加·加·马尔克斯谈《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创作过程[J].世界文化 1988第4期。 [3]李星蕾.爱情.人生.历史——试评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3期。 [4]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J].读书杂志.1989年第11期。 [5] 胡莎. 论爱情、婚姻的伦理内涵与伦理本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本文获北京物资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1XJQN015);北京市人文面上项目资助(编号SM[1**********]4);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项目编号CIT& TCD201304110)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