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两首小诗

二、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两首小诗(冬青)

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就是非常亲密的,要“比”“兴”,要象征,都要自然为他帮忙。而只有当诗人的心灵在现实生活中被捶楚打击,理想被击碎,纯真的感情不能为世俗所容,甚至于“世人皆欲杀”时,就会更加感到自然的亲切知音,迥异乎俗世了。这时,自然不再仅仅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写诗的佐料儿,而成了知情着意的骨肉亲人了。于是,他们就将一颗诗心放在自然中去洗净尘土,冷却欲火,最后与清净的自然合而为一。 这是歌德的诗《漫游者的夜歌》。

群峰

一片沉寂,

树梢

微风敛迹。

林中

栖鸟缄默。

稍待

你也安息。

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远处的群峰默默无语地立着;树梢,一丝儿风影也没有,树林中,栖鸟亦缄默无声。真是远处静,近处亦静,万物俱皆静寂。诗人,也就在宁静的大自然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诗人,也就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的脉息相通。自然中加入了新的成员并未失去它的和谐宁静,诗人投入了自然却在心中注满了甘美的和平安宁。自然与诗人,物异而情同,交浅而意深,都进入物我两忘的意境中了。

李太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与歌德这首小诗的意境极为相似: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此诗与歌德诗一样,写景由远而近。目送飞鸟高飞至尽,复见孤云闲闲独去,诗人却没有目送归鸿,俯仰自得的神定气闲,清远秀逸的心境,只是觉得鸟与云的无情──对诗人寄托的情意竟似毫不觉察。这两句似比似兴,却不可以比兴释之,而应视作诗人即目所见。这时,鸟尽云去,诗人正意兴索然,却发现敬亭山默默地站在自己面前。只有敬亭山,不似“众鸟”“孤云”之“飞”“去”,而在深情地看着诗人。茫茫天地之间,一山一人,相对而坐,不知山化而为人耶,抑或人化而为山耶,只知山与人已然同化,心意相通,相看不厌。这是何等的快慰,又是何等的悲哀!

而李白和歌德都将这悲哀与快慰默默地融化于自然之中,以至从表面(诗的字句)看似乎不见了,但其情怀从平淡的字句中渗出来,仍使人品味不已。而李白之诗题云“独”,歌德诗中的“稍待”,都透露出其中消息。

相似的境遇,造成了相似的心境。李白歌德都曾有一时期从政,且有相似的遭际。歌德这首诗写于1780年9月6日,其时歌德正为魏玛服务,被宫廷中庸俗猥琐的贵族人群所包围,为繁重的政务所累。政治上从一开始的满怀信心变为感到处处荆棘,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得奋斗一番,有些事即使经过努力,却终归一事无成。因此,在公务之余他便置身于大自然,这首小诗就是题在伊尔梅奥的基克尔汉山山顶小木屋的墙壁上。李白呢,由“仰天大笑出门去”到长安,到觉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经历了一个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对现实的政治和上层统治阶级的腐朽有清醒认识的过程。“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笑春风”!同歌德一样,知道了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愚蠢、昏庸、矛盾和不义,周围的人则大都不过是一些蠢人和流氓。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后,诗人在东南各地漫游,天宝十二

载到达今安徽境内,“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北郊,是李白居宣城时经常游息的地方。在这里,诗人写下了这首小诗。

虽然心境相似,但由于诗人的个性不同,因而表现的手法也微有不同。李白是在从大自然中寻求知音的朋友,所以“鸟”“云”因对诗人掉头不顾而使诗人忿愤,虽然由于诗的后两句流露出的快慰而使这种情绪被淡化了。不过,也因为有后两句,才使人咂摸出前两句中“飞尽”“去闲”中蕴含的诗人的情绪。而歌德,则将自然中的一切皆视作和谐一致的整体,将自己也化而为自然的一部分,心神俱静,心神俱净,一切鄙陋繁杂的政务负担,笑鸣春风的蹇驴们,尽皆于此刻泯灭无迹。李白的诗道出了物我两忘的情由,以及心中的烦愁逐渐消释于自然中的过程。先是将感情投射到“众鸟”上,众鸟高飞而尽,再寄情于“孤云”,云是孤云,人是独坐,而孤云竟也悠闲地远去了。诗人又一次体会了世态的炎凉。这时,才知敬亭山之可亲可信,而与之相看不厌。山,是诗人心心相印的契友,与诗人默默地交流着情感。无众鸟之乱耳扰心,无孤云之触目惊神,天地间又是多么宁静!与歌德的山、树、林鸟与人一起安息的意境何其相似。

李白的天性是率真自然的,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到他坦诚的心灵的细微变化,而他的心灵,又是多么敏感,他的感受,又是多么微妙啊!他不自觉地就将他的情感注入自然的景物,直至找到与自己情感相通的景物,就与之俱化,自己的孤独寂寞满腔情志就得到了理解,他就感到欣慰了。

歌德,却是在静观自然的时候,似乎被自然的宁静逐渐感染的。其实是体贴了自然之情后,借自然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的心情,又可从自然之情中品味得出来。

歌德诗中的宁静,与李白山人对视的宁静一样,并不是死寂。这是“大言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宁静。人与自然之间互相意会,而不以声相传的“语言”交流。这样,我们就随着诗人,进入这种脉脉不语的情境中,感受着莫可名状的宁静中的情感交流了。其实,倘将歌德这首小诗也“翻译”成五言绝句的话(这无疑是可以办到的),则更可体味到与李白诗的神似。而歌德曾崇尚过古典艺术“高贵的单纯,伟大的宁静”的理想,这首小诗与李白的诗又都庶几近之,故而对这两首小诗体现的境界以“伟大的宁静”目之,当不为大错吧。 (选自《名作欣赏》1987年第5期)

二、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两首小诗(冬青)

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就是非常亲密的,要“比”“兴”,要象征,都要自然为他帮忙。而只有当诗人的心灵在现实生活中被捶楚打击,理想被击碎,纯真的感情不能为世俗所容,甚至于“世人皆欲杀”时,就会更加感到自然的亲切知音,迥异乎俗世了。这时,自然不再仅仅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写诗的佐料儿,而成了知情着意的骨肉亲人了。于是,他们就将一颗诗心放在自然中去洗净尘土,冷却欲火,最后与清净的自然合而为一。 这是歌德的诗《漫游者的夜歌》。

群峰

一片沉寂,

树梢

微风敛迹。

林中

栖鸟缄默。

稍待

你也安息。

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远处的群峰默默无语地立着;树梢,一丝儿风影也没有,树林中,栖鸟亦缄默无声。真是远处静,近处亦静,万物俱皆静寂。诗人,也就在宁静的大自然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诗人,也就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的脉息相通。自然中加入了新的成员并未失去它的和谐宁静,诗人投入了自然却在心中注满了甘美的和平安宁。自然与诗人,物异而情同,交浅而意深,都进入物我两忘的意境中了。

李太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与歌德这首小诗的意境极为相似: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此诗与歌德诗一样,写景由远而近。目送飞鸟高飞至尽,复见孤云闲闲独去,诗人却没有目送归鸿,俯仰自得的神定气闲,清远秀逸的心境,只是觉得鸟与云的无情──对诗人寄托的情意竟似毫不觉察。这两句似比似兴,却不可以比兴释之,而应视作诗人即目所见。这时,鸟尽云去,诗人正意兴索然,却发现敬亭山默默地站在自己面前。只有敬亭山,不似“众鸟”“孤云”之“飞”“去”,而在深情地看着诗人。茫茫天地之间,一山一人,相对而坐,不知山化而为人耶,抑或人化而为山耶,只知山与人已然同化,心意相通,相看不厌。这是何等的快慰,又是何等的悲哀!

而李白和歌德都将这悲哀与快慰默默地融化于自然之中,以至从表面(诗的字句)看似乎不见了,但其情怀从平淡的字句中渗出来,仍使人品味不已。而李白之诗题云“独”,歌德诗中的“稍待”,都透露出其中消息。

相似的境遇,造成了相似的心境。李白歌德都曾有一时期从政,且有相似的遭际。歌德这首诗写于1780年9月6日,其时歌德正为魏玛服务,被宫廷中庸俗猥琐的贵族人群所包围,为繁重的政务所累。政治上从一开始的满怀信心变为感到处处荆棘,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得奋斗一番,有些事即使经过努力,却终归一事无成。因此,在公务之余他便置身于大自然,这首小诗就是题在伊尔梅奥的基克尔汉山山顶小木屋的墙壁上。李白呢,由“仰天大笑出门去”到长安,到觉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经历了一个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对现实的政治和上层统治阶级的腐朽有清醒认识的过程。“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笑春风”!同歌德一样,知道了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愚蠢、昏庸、矛盾和不义,周围的人则大都不过是一些蠢人和流氓。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后,诗人在东南各地漫游,天宝十二

载到达今安徽境内,“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北郊,是李白居宣城时经常游息的地方。在这里,诗人写下了这首小诗。

虽然心境相似,但由于诗人的个性不同,因而表现的手法也微有不同。李白是在从大自然中寻求知音的朋友,所以“鸟”“云”因对诗人掉头不顾而使诗人忿愤,虽然由于诗的后两句流露出的快慰而使这种情绪被淡化了。不过,也因为有后两句,才使人咂摸出前两句中“飞尽”“去闲”中蕴含的诗人的情绪。而歌德,则将自然中的一切皆视作和谐一致的整体,将自己也化而为自然的一部分,心神俱静,心神俱净,一切鄙陋繁杂的政务负担,笑鸣春风的蹇驴们,尽皆于此刻泯灭无迹。李白的诗道出了物我两忘的情由,以及心中的烦愁逐渐消释于自然中的过程。先是将感情投射到“众鸟”上,众鸟高飞而尽,再寄情于“孤云”,云是孤云,人是独坐,而孤云竟也悠闲地远去了。诗人又一次体会了世态的炎凉。这时,才知敬亭山之可亲可信,而与之相看不厌。山,是诗人心心相印的契友,与诗人默默地交流着情感。无众鸟之乱耳扰心,无孤云之触目惊神,天地间又是多么宁静!与歌德的山、树、林鸟与人一起安息的意境何其相似。

李白的天性是率真自然的,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到他坦诚的心灵的细微变化,而他的心灵,又是多么敏感,他的感受,又是多么微妙啊!他不自觉地就将他的情感注入自然的景物,直至找到与自己情感相通的景物,就与之俱化,自己的孤独寂寞满腔情志就得到了理解,他就感到欣慰了。

歌德,却是在静观自然的时候,似乎被自然的宁静逐渐感染的。其实是体贴了自然之情后,借自然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的心情,又可从自然之情中品味得出来。

歌德诗中的宁静,与李白山人对视的宁静一样,并不是死寂。这是“大言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宁静。人与自然之间互相意会,而不以声相传的“语言”交流。这样,我们就随着诗人,进入这种脉脉不语的情境中,感受着莫可名状的宁静中的情感交流了。其实,倘将歌德这首小诗也“翻译”成五言绝句的话(这无疑是可以办到的),则更可体味到与李白诗的神似。而歌德曾崇尚过古典艺术“高贵的单纯,伟大的宁静”的理想,这首小诗与李白的诗又都庶几近之,故而对这两首小诗体现的境界以“伟大的宁静”目之,当不为大错吧。 (选自《名作欣赏》1987年第5期)


相关文章

  • 1-6年级所有古诗
  • 六年六班 姓名( ) 古诗词集锦及部分日积月累人教课标一到六年级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茶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唐·李白 概述:月夜思乡之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查看


  • 一首充满青春情绪的精美小诗
  • 一首充满青春情绪的精美小诗 --五绝<相知>鉴赏 相 知 杜艳丽 情汇一江水,神交两片云. 长风传短梦,明月寄痴心.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期是人生中情思涌动和充满幻想的季节.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或者曾经拥有自己的青春,值得珍惜和怀念 ...查看


  • 山东语文高考题阅读
  • 2010年试题 二.(9分,每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 ...查看


  • 七下语文古诗
  • 古诗 孙晋之 2012/1/27 古诗的翻译.诗人和创作背景以及诗歌的赏析. 1.山中杂诗 南朝梁·吴均 山中杂诗 ( 南 朝 梁 ) 吴 均 山 际 见 来 烟 , 竹 中 窥 落 日 . 鸟 向 檐 上 飞 , 云 从 窗 里 出 . ...查看


  • 专题阅读:诗人的栖居
  • 诗人的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诗人们,这些人间诗意的创造者们,他们的生存状态又怎样呢? 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杜甫又说"憎命达",难道. ...查看


  • 名言名句欣赏
  • 名言名句欣赏 现代名言: 国家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 ...查看


  • 议论文常用名言警句
  • 议论文常用名言警句 ●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易卜生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 ●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芬奇 ●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查看


  • 北宋·曾功亮[宿甘露寺僧舍]赏析
  • 原文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作者简介 曾公亮 (998-1078),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任知制诰.史馆修撰.翰林学士.给事中.参 ...查看


  • 四至六年级读读背背及古诗
  • 自然景观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回文联)--福建厦门鼓浪屿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因雪白头 (拟人联)--浙江宁波天童寺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叠字联)--浙江杭州西湖 重重叠叠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