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的诗人其实是酷吏

“锄禾日当午”的诗人其实是酷吏

从“悯农”到“酷暴”

安立志

“诗言志”是个古老的概念,《毛诗正义》这样解释:“诗者,人志意之所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更简单的说法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李绅其人知者不多,如果提到《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恐怕就众所周知了。《悯农》是李绅年轻时的作品, 1200多年后仍然是一代又一代学童的启蒙作品,影响是巨

大的。在当时的时空中,一个尚未步入仕途的青年人,借《悯农》以“言志”,毕竟难能可贵。

然而,人们大多知道《悯农》的李绅,而不知显贵的李绅。此人后来曾在中晚唐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赵国公,权倾一时,新旧《唐书》都为立传。应当说,李绅在正史中的形象也是正面的。正如我们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官史当作信史一样,“‘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鲁迅《且介亭杂文》);也不能不假思索地将野史一篙打翻,“野史和杂说”“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鲁迅《华盖集》)因此,我们不妨参看一下野史对李绅的评价。

宋代出了一部类书——《太平广记》,虽然也是奉旨编纂,但其中收录的却是汉宋之间的小说、野史、传记、传奇等杂著。该书卷二百六十九“酷暴”类下有“李绅”一节。因有童蒙时的“灌输”在先,读到这段文字颇有些惊异。据载,李绅在淮南节度使任内完全是一副酷吏形象。“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持法峻,犯者无宥。狡吏奸豪潜形叠迹。然出于独见,僚佑莫敢言”。在他治下,既是“一言堂”,也是“阎王殿”,不仅独断专行,

而且酷刑峻法。“狡吏奸豪”倒是“潜形叠迹”了,僚属百姓也噤若寒蝉。

李元将在唐代不甚有名。李绅未发迹时曾寄居江都,每到李元将家中作客称其为叔(“每馆于元将而叔呼焉”)。而在已是“高干”的李绅面前,李元将别说以叔自居了,就是自称兄弟或侄子,李绅都不高兴(“荣达后,元将称弟称侄皆不悦”)。李元将自称孙辈,才算勉强接受(“及为孙,方似相容”)。人说官升脾气长,李绅官升辈份也长;人说屁股决定脑袋,李绅是屁股决定人伦;人说人性、官性不两立,果然,李绅当了官,只剩官性而丧失人性。何以故?时空不同也。

李绅的年代不讲“人性执法”,在这种暴戾恣睢,六亲不认的官员治下,黎民百姓终日惶惶,不知何时大祸临头,于是纷纷渡江淮而逃难(“邑客黎人,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当他接到属下“户口逃亡不少”的报告后,竟然轻描淡写地说:“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颗粒饱满的总在下面,那些随风而去的秕糠,不用报告”(“汝

不见掬麦乎?秀者在下,粃粏随流者不必报来”)。此时的他,早已忘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夫,早已习惯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盛世”。何以故,时空不同也。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

(鲁迅《准风月谈》)《太平广记》关于李绅的这则记载,是否也在“讹传”、“恩怨”之列,不得而知,就文本说文本,我们不能说李绅的《悯农》诗,就是文非其人,言不由衷。中国古代诗人,无论是名标青史的李青莲、杜少陵,还是《全唐诗》不载、《全宋词》难寻,只会诌几句顺口溜的文人墨客,其诗作总会“言志”的,只不过这“志”有文野、高下、妍媸罢了。

诗人之“志”并非抽象而玄虚,它是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存在的,所谓“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毛诗正义》)穷困时之“言志”,落魄时之“言志”、“在野”时之“言志”,并不能成为判断其富贵时、显达时、在朝时“志向”之依据。“志”之不

同,不在其诗,而在其人。赋诗“言志”,只以时空为转移。青年李绅的《悯农》诗,其所“言”之“志”是朴素、纯真、善良、正直的,诗中不仅寄托了对“贫下中农”的深切同情,而且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尖锐批评。而高官李绅之行,则体现了权力的丑恶、跋扈、骄横与暴虐。因此,《悯农》诗的此时此地之“志”,显然不同于当朝宰相的彼时彼地之“志”。由此可见,“诗言志”既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可能“绳墨终生而不枉”。“诗言志”的时空观,正说明“诗言志”的局限性。

“锄禾日当午”的诗人其实是酷吏

从“悯农”到“酷暴”

安立志

“诗言志”是个古老的概念,《毛诗正义》这样解释:“诗者,人志意之所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更简单的说法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李绅其人知者不多,如果提到《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恐怕就众所周知了。《悯农》是李绅年轻时的作品, 1200多年后仍然是一代又一代学童的启蒙作品,影响是巨

大的。在当时的时空中,一个尚未步入仕途的青年人,借《悯农》以“言志”,毕竟难能可贵。

然而,人们大多知道《悯农》的李绅,而不知显贵的李绅。此人后来曾在中晚唐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赵国公,权倾一时,新旧《唐书》都为立传。应当说,李绅在正史中的形象也是正面的。正如我们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官史当作信史一样,“‘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鲁迅《且介亭杂文》);也不能不假思索地将野史一篙打翻,“野史和杂说”“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鲁迅《华盖集》)因此,我们不妨参看一下野史对李绅的评价。

宋代出了一部类书——《太平广记》,虽然也是奉旨编纂,但其中收录的却是汉宋之间的小说、野史、传记、传奇等杂著。该书卷二百六十九“酷暴”类下有“李绅”一节。因有童蒙时的“灌输”在先,读到这段文字颇有些惊异。据载,李绅在淮南节度使任内完全是一副酷吏形象。“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持法峻,犯者无宥。狡吏奸豪潜形叠迹。然出于独见,僚佑莫敢言”。在他治下,既是“一言堂”,也是“阎王殿”,不仅独断专行,

而且酷刑峻法。“狡吏奸豪”倒是“潜形叠迹”了,僚属百姓也噤若寒蝉。

李元将在唐代不甚有名。李绅未发迹时曾寄居江都,每到李元将家中作客称其为叔(“每馆于元将而叔呼焉”)。而在已是“高干”的李绅面前,李元将别说以叔自居了,就是自称兄弟或侄子,李绅都不高兴(“荣达后,元将称弟称侄皆不悦”)。李元将自称孙辈,才算勉强接受(“及为孙,方似相容”)。人说官升脾气长,李绅官升辈份也长;人说屁股决定脑袋,李绅是屁股决定人伦;人说人性、官性不两立,果然,李绅当了官,只剩官性而丧失人性。何以故?时空不同也。

李绅的年代不讲“人性执法”,在这种暴戾恣睢,六亲不认的官员治下,黎民百姓终日惶惶,不知何时大祸临头,于是纷纷渡江淮而逃难(“邑客黎人,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当他接到属下“户口逃亡不少”的报告后,竟然轻描淡写地说:“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颗粒饱满的总在下面,那些随风而去的秕糠,不用报告”(“汝

不见掬麦乎?秀者在下,粃粏随流者不必报来”)。此时的他,早已忘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夫,早已习惯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盛世”。何以故,时空不同也。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

(鲁迅《准风月谈》)《太平广记》关于李绅的这则记载,是否也在“讹传”、“恩怨”之列,不得而知,就文本说文本,我们不能说李绅的《悯农》诗,就是文非其人,言不由衷。中国古代诗人,无论是名标青史的李青莲、杜少陵,还是《全唐诗》不载、《全宋词》难寻,只会诌几句顺口溜的文人墨客,其诗作总会“言志”的,只不过这“志”有文野、高下、妍媸罢了。

诗人之“志”并非抽象而玄虚,它是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存在的,所谓“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毛诗正义》)穷困时之“言志”,落魄时之“言志”、“在野”时之“言志”,并不能成为判断其富贵时、显达时、在朝时“志向”之依据。“志”之不

同,不在其诗,而在其人。赋诗“言志”,只以时空为转移。青年李绅的《悯农》诗,其所“言”之“志”是朴素、纯真、善良、正直的,诗中不仅寄托了对“贫下中农”的深切同情,而且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尖锐批评。而高官李绅之行,则体现了权力的丑恶、跋扈、骄横与暴虐。因此,《悯农》诗的此时此地之“志”,显然不同于当朝宰相的彼时彼地之“志”。由此可见,“诗言志”既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可能“绳墨终生而不枉”。“诗言志”的时空观,正说明“诗言志”的局限性。


相关文章

  • 悯农诗人李绅荒诞奢华的人生路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由于<悯农二首>揭露社会不公平.同情农民疾苦,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q ...查看


  • 潘知常:海子:"太阳之子"
  • "沉痛至大之声"."撄人之作"."新生之作" 我已经一再强调,从<山海经>到<红楼梦>是中国美学历史上的真正值得我们今天继承的美学传统.而在 <红楼梦 ...查看


  • 乾隆武则天
  • 乾隆武则天--中华文明的 (历史在这里哭泣系列十八) 一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五百五十九个象样或不象样的帝王人物,绝大多数帝王的名字不为人所闻知.唐帝国实质性的开国皇帝李世民(李渊只是名义上的)是所有帝王中最最优秀的人物,他一手缔造了当时已 ...查看


  • 论武则天在用人方面的策略和贡献
  • 浅析则天在用人方面的策略和贡献 吴玲莉 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是我国古代历史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就其在用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任人唯贤.不拘门第.资历:二是广揽英才,不避仇怨:三是信赖人才,爱惜人才:四是思贤若渴, ...查看


  •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资料:古诗里的劳动
  • 五月一日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这个日子,翻阅泛着油墨清香的书籍,在古代诗词中寻找劳动者的影子,实在是件美好的事情.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 ...查看


  • 诗词大会试题
  • 一.判断.(在正确的题目后面括号里打"v ",错误打"x ")20 1.<静夜思>.<秋浦歌>.<赠汪伦>.<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 ...查看


  •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 五月一日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这个日子,翻阅泛着油墨清香的书籍,在古代诗词中寻找劳动者的影子,实在是件美好的事情.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 ...查看


  • 元旦的诗:新年作
  • <新年作>是唐代诗人刘长卿贬南巴尉时创作的一首诗.首联写情,新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无限离愁,跃然纸上.<新年作>这首诗写得非 ...查看


  •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古诗里的劳动
  • 唐代诗人李绅可谓把劳动者的勤苦写到了极至,他的那首<悯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不仅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