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由贸易区_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

第20卷第1期

2004年1月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衄n佃al

voI.20№.1

T衄deRe卵arch

Jan.2004

Ec蛐帆j嘴and

北簧备由贸易区

●●

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

周文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摘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和经济互补性的明显特点,这些特

点圊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能存在诸多“相通”之缱。因此,认真研宄和深入探讨北美自由贸易区

的运行机制以及北蔓自由贸易区建立近10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未来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促进其稳定运行、实现其建设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与运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中图分类号:F74I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_0594(2004)01—0016—06收稿日期:2003一09—22

.|p美自rfj贸易区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大潮流中,一1U美、加、墨_三罔区域内分工协作空前加强,因而要求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实现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增强北美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总体竞争实力的结果。同时也突出地体现着美国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t{】世界范围内各种区域性贸易安排加快发展的趋势,应对来自欧盟以及可能形成的东亚经济区的竞争Lj挑战,联合加拿大与墨西哥,巩固和加强美同在世界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主导地位的强烈要求。

国,有在“七国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和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创始成员国的发达T业国家加拿大,也有尽管已经跻身于新兴的T业化经济

(NewlyIndustrializedEconomies,NIEs)的行列,但从总

体上看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经济发展水平迥然相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处在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中。因此,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此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盟或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看起来有些“另类”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不仅如此,“南”、“北”两种类型的国家在处理区内事务以及国际经济事务方面,天然存在着利益取向上的“错位”,不易形成“共同声音”。“南”、“北”共存性的特点决定了美、加、墨之间既有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和基础,又客观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如何“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就成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实现稳定运行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一国主导性特点

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南”、“北”共存性特点相适应,美、加、墨之间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对比的特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鲜明,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南”、“北”共存性特点

地区性贸易安排或日区域经济集团.一般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有关国家组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实际运行中的“调整成本”。如欧盟,尽管各成员之间在经济发展程度上也客观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上都可以归于“北方”国家的范畴。北美自由贸易区则不然,其中既有当今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大国美

作者简介:周文贵(1954一),湖南常德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

16

万方数据 

国际贸易

定条件决定了北美白南贸易区还明显地体现出一国主导性的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一个超强经济大

国——美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美国既是建立北

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得以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主导作用,居丁支配地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个成员国巾,当数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国力最强,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及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等诸领域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加拿大虽属发达国家,是“七国集团”和0EcD成员,但它的总体经济实力远不能同美国同日而语。墨西哥则是一个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美围和加拿大、墨西哥之间,尤其是美、墨之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当然,这种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也正是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既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成是“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那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和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美国的利益与意愿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问题在于对此种一国主导性“度”的把握,即既要体现主导国的利益,又不能完全置其他成员国的利益于不顾,要保证其他

成员国能实现足够大的利益,以至于“甘于…‘被领

导、被支配”。

(三)经济互补性特点

无论各成员的经济实力存在多大差异,也无论由此带来多少利益上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与矛盾,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利互惠性,始终都是地区性贸易安排得以建立的现实基础,北美自由贸易『X亦不例外。美、加、墨的经济互补关系在三国的经济运行中随处可见。如:墨西哥和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美国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三国在能源领域有很强的互补关系;墨西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美国则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二者的结合.必将从总体上提高北美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墨西哥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与技术含量,加快振兴经济的步伐,需要大量引进资金、进口技术,此为美国和加拿大提供了巨大的m口市场;美、墨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两国的农业牛产本来就各具特色,加之墨西哥每年要进口大量肉制品、奶制品和粮食,美国又是农产品生产大

万 

方数据国,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极大的合作空间;加拿大与墨西哥之间的传统贸易关系虽然较为薄弱,fⅡjb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两国的经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加拿大的能源技术和畜产品,在墨西哥很有市场。墨西哥的农矿产品和价格低廉的制成品,在加拿大也受到普遍欢迎……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运行机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法律基础,对成员国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效力。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与目标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明确表示美、加、墨三国将根据自由贸易的基本精神,秉承国民待遇、最惠同待遇和透明度的原则,建立自由贸易区。其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对知识产权提供适当的保护,建立执行办公室和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以及促进三边的、地区的和多边的合作:其目标是:经过15年的过渡期,到2008年建成一个取消所有商品和贸易障碍的自由贸易区,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内的完全自由流动。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

1.降低与取消关税;2.汽车产品;3.纺织品和服

装;4原产地规则;5.能源和基本石化产品;6.农业;7.

放宽对外资的限制;8.开放金融保险市场;9.公平招标;10月&务贸易;11.知识产权保护。

除上述主要内容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就三国的海关管理、卫生和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紧急措施、技术标准、公共部门的采购、竞争垄断和国有企业、商务人员的临时入境、反倾销和补偿配额的争端解决、例外及保留条款等专门做了详细规定。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织机构与职能

1.自由贸易委员会。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机构,由三国贸易部长和内阁级官员组成,通过年度定期会议,负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执行和实施。

2.丁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自由贸易委员会下设25个三边工作委员会、工作小组和其他辅助机构,以协调一致的运行方式负责日常工作和处理重要专题。

3.秘书处。三国均有常设的秘书处负责支持自由贸易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解决三国问的分歧和贸易争端,以保证委员会共同和有效地管理自由贸易区。

4.劳工合作委员会。依据《北美劳工合作协定》建立,旨在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标准,促进贯彻保护

17

国际贸易

劳】:准则,维护劳T的权益。

5.环境合作委员会。依据《北美环境合作m定》建立,旨存促进环境保护,增进=罔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合作,防止贸易与环境的冲突,监督有关环保法律的实施。

6.北美发展银行、边境环境合作委员会。负责提供筹措建设资金,用于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边境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边境居民的健康与福利。

7.咨询机构。包括咨询委员会、各种咨询中心、陆路运输信息中心等。

8.仲裁法庭和保护仲裁法庭程序特别委员会。仲裁法庭南三国推举5名权威的独立人士组成,负责协商、解决三国间的贸易冲突与争端。保护仲裁法庭程序特别委员会负责保证仲裁法庭按预定的方式和程序运转。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成效与存在主要问题

卜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成效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就遇着了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4年12月,当时墨西哥政府宣布将墨西哥新比索贬值15%,引发了墨西哥的货币和证券市场剧烈动荡,墨西哥新比索一度贬值70%以上。1995年墨西哥的股票市场几近崩溃,股票价格指数降幅最大时曾一路下滑1000点之多,外资大量抽逃,又恰逢200多亿美元的短期债务集中在年内到期,大批的墨西哥国内商业银行因无力清偿外债以及无法按期收回到期债务,濒临破产倒闭,墨西哥的金融体系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为了避免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向外蔓延,危及到美国自身的长远战略利益,美国联合加拿大,发起耗资巨

大的“援墨国际贷款行动”。当时美国的克林钒总统先

是利用总统职权动用了总统货币保险基金2001乙美元,紧接着又说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墨西哥发放300多亿美元的贷款。加拿大也承诺提供l嘶二美元紧急援助贷款。“援墨国际贷款行动”不仅帮助墨西哥弥补了巨额外贸赤字,还极大地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帮助墨两哥稳定了金融市场,阻止了墨西哥经济继续下滑的势头。美、加两国在挽救墨西哥金融危机方面做出的努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来,挽救了新生的北美自

18

万 

方数据由贸易医,当然也显示小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八周年》总结报告,1993—2001年,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从297州乙美元增加到6220亿美元,三国之问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可以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北美地区成为世界上一个极具经济竞争力和经济最为繁荣的区域。《报告》披露,1993~2001年,加拿大向美、墨两同的出口额增长了95.7%,达到2290亿美元,而向区外国家的出口额仅增长了5%。2001年,墨西哥向美、加两国的出口额为1390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r225%,同期墨向区外国家出口额的增幅为93%。2001年美国向加、墨两国的}:}j口额为2650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了86.6%,也明显高于美国向区外国家出口44%的增幅。

1994—2000年,流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外国直接投资

占同期全世界外围投资总额的28%。其中,美国每年吸收1102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加拿大的年均吸收外资额达到214亿美元,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前7年的总额多了2倍。

北美地区蓬勃发展的出口贸易与外资的大量流人,增强了北美地区的经济活力,带动了三国的经济增长,也创造出更多的高薪就业职位。在加拿大,出口相关行业的小时工资比非出口行业高出35%。在墨西哥,出口行业的T资水平比非出口行业高出近40%。在美国,1993—2000年期间,向区内出口行业的就业增加了90多万个就业职位,这些职位的工资高出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13%到18%不等。此外,美、加、墨三国还在加强行业联系、关注劳丁的健康与安全、禁止使用童工、消除性别岐视和增强劳动力流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是美、加、墨三国共同关注且涉及到各国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多年以来,为了增强本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国政府都对本国的农业及农产品出口实施补贴政策。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自1995年6月起,美国国会开始着手修改《1990年农业法》,决定在从1996年开始的7年,逐步减少政府的农业补贴。墨西哥加快了农业政策调整进程,1995年春,削减了对玉米和小麦的补贴。加拿大则取消了对其国内西部农业区实施了近一个世纪的粮食运输补贴。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三国间的跨境环境保护有极大帮助。环境合作委员会展开三边合作计划鼓

国际贸易

励区内的信息、技术乖¨经验交流,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贸易项日,禁止使用危险化学药剂,为社会提供环境管理系统的信息与指导,制定保护野生动物和白然生态系统的战略等。1994年以来,北美发展银行与边境环境合作委员会在美、墨边境兴建环保基础设施41项,耗资约lo亿美元,使约900万边境居民从中受益。

北美向南贸易区的建立使墨西哥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其…,美国从自身的全球经济战略出发,为了应对来自欧盟和东亚地区的竞争,积极支持墨西哥参弓备种重要国际组织的活动,以增大北美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j994年5月,墨西哥便在美国的支持下,以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了向来被称为“24国集团”的OEcD,成为了0EcD的第25个同时也是它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员围;其二,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经济竞争中取得有利的战略位置,正好可以借重墨西哥,扩展在环太平洋舷地的经济影响势力范围。1993年11月,在APEc西雅图会议上,墨西哥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园,也是加入APEc的第一个拉美

国家;其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愈来愈多的拉

美同家认识到墨西哥所取得的特殊地位,积极发展同墨西哥的经贸关系。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哥斯达黎加(1995年)、尼加拉瓜(1998年)、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2000年)等拉美国家先后同墨西哥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国际地位的提升给墨西哥带来了重大的经济利益。仅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指标分析,1994年以来,墨西哥年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都在100多亿美元,2002年更刨下了136亿美元的

纪录,2003年预计也将达到12眈美元。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批评意见

如上所述,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了近10年,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极大进展,尤其在促进成员国发展对外贸易、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功。然而时至今日,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批评之声依然始终未曾停歇,三国的一般民众、专家学者、政界耍人等各社会层面都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提出了某些异议或指责。三国官方和民间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上。

美国,主要是抱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美国的企业处在同拉美廉价劳动力成本的小公平竞争之

万 

方数据中,导致美固的失业增加,加剧了美国就业压力。美国政府曾允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医每年会给美国创造2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但在jE美自由贸易区实际运行以后,美国的失业人数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北美门r|{1贸易区的建立刺激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到墨西哥投资,当然会令墨西哥的就业增加。但墨西哥工人的工资白1994年以来却下降了近三成。

i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是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另一个争议焦点。美、加、墨三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悬殊,但要实行同等程度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这就意味着墨西哥是在同美、加进行着一种不公平竞争。相对落后、缺乏竞争力的墨西哥经济立即向世界上最发达国家敞开大门、实行自由贸易并在条件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开展竞争,势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水平降低和贫困增加,墨西哥的贫困率就从1984—1994年的平均34%上升到了1999年的60%。墨西哥的部分中小企业和小农场因经不起美、加商品的竞争而濒于破产。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对农产品贸易规定了较长的过渡期,但是《协定》

生效后的21个月中,墨西哥农牧业产品的出口仅增长

6%,而进口却剧增了21%。墨西哥脆弱的金融市场,当然也无法承受与美、加同等的金融自由开放程度。

实践表明,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在客观上的确给墨西哥带来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利益,但却解决不了墨西哥自身的深层社会经济问题,不足以在墨西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灭贫困的目标。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建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美、加、墨三国出于各自利益的全面考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据此设计了一整套在维持其健康运行,实现北美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运行机制,在近10年的实际运行中,既体现出明显的成效,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考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方面特点,可以这样认为,“南”、“北”共存性特点和一国主导性特点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鲜明“个性”,而经济互补性特点则是所有区域经济集团的“共性”。

自不待言,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定也要具备经济互补性的“共性”,但从“个性”方面考察,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极可能同北

19

国际贸易

美自由贸易区存在很多“相通”之处,而与另一个运行较为成功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相比则可能有

较大距离。

说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同北美自

由贸易医可能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倒并不在于未来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就一定会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着“天壤之别”的若干国家组成,也并不意味着在未来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也一定要由某一个“超强国家”来起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为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顺利建成并健康运行的目的,再考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过程,首先需对此类自由贸易区的运行规律作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有竞争性较强的经济结构,国内供需弹性较大,生产效率较高,实行自由贸易区政策,降低关税可以引起生产与消费的显著增加。所以自由贸易政策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也相应较大。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参加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寄希望于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劳动要素丰裕、劳动成本低下的优势。但由于其同区外的某些国家在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不大,因而对发达成员国的吸引力必然会相对减退。

对于某一“南”、“北”共存性区域经济集团内的发达成员爵说来,由于它们与经济互补性强的发展中成员国的分工是一种典型的垂直型分工,因而随着生产成本低廉的发展中成员国自发达成员国吸收的投资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发达成员国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导致其国内失业增加。反观发展中成员国,由于国内市场开放时间表的确定往往会超越其自身可能承受的限度,因此,一旦市场开放的进度脱离了本国的实际,则极有可能对国内的某些竞争能力较弱的行业形成直接的冲击,影响到发展中成员国正常的经济增长。

从以上基本的理论分析出发,结合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近10年的实践,对于未来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大致上可以得出的以下几点启示。

(一)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充分必要条件。在不同类型国家的利益与意志存在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成员国之间的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更是推动“南”、“北”共存性自由贸易区前进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

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虽

万 

方数据然全都是“南方”国家,看起来似乎无所谓“南”、“北”共存,但实事求是地看,它的一部分成员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总体经济实力可能已经达到r相当的高度,而另一部分成员国的发达程度还相对较低,甚至还包括少数当今世界上的最不发达国家。因

此,拟议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需要着力强调

的是“共存、共荣”。在此种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与市场配置,通过各成员国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发展方面的有机分T与密切合作,将成员国之间经济上的互补性发挥到极至,使各成员国都能够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中获得最大的比较利益。

(二)各成员国都按照统一的制度性安排对国内经济结构进行能动的调整,尽可能地使之符合各成员国的“趋同”标准,因而能够实行普遍的无岐视的国民待遇原则.是自由贸易区能够得以存在并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

“南”、“北”共存性自由贸易区的各成员国之问存在的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决定了发展中的成员国势必承担较大的“调整成本”,甚至要冒国内经济与市场结构受到外部冲击的现实“风险”。因此要求发达的成员国向发展中成员国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帮助它们降低“调整成本”,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发展中成员国的具体实际,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和“照顾”,给它们安排适当的“过渡期”。这样,就能够保证“互利互惠”的原则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在实现“双赢”或“共赢”的基础上,使自由贸易区不断得以巩固与发展。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未来也将遇到同样问题,完全可以参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某些成功的做法,设置相应的安排,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予以妥善解决。毫无疑问,虽然中国近20多年来实现了经济持续调整发展,总体经济实力已经大为提升,但客观的说,在中国的国内经济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调整的矛盾和必须下大气力加以克服的问题。然而,作为一个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本着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原则立场,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同各成员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实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共同利益。

(三)若干国家通过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或国际协定,对区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做出某些制度安排。组建自由贸易区。既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经

国际贸易

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体现着这个区域经济集团同别的区域经济集团以及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因此从总体上说,某一特定自由贸易区内的各成员国间的根本利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这绝不是说各成员之间就完全不再有贸易投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恰恰相反,这类矛盾与冲突不仅存在,有时还会非常激烈,如处理不当甚至会葬送整个自南贸易区。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具体运行来看,自1994年以来,美、加之间的“啤酒战”、“木材战”、“小麦战”,美、墨之间在农渔业产品和制成品的关税减让问题上的分岐与纠纷,三国间各种形式的“贸易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尽管如此,美、加、墨j国都能够将它们之间的纷争置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专门设置的贸易冲突仲裁协调机制的框架之内,保证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相对稳定的运行。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包括更多的成员国,此类矛

参考文献:

[1]韩宏才.克林顿政府与经薪区域集团化[J].国际论坛.2001,(3)[2]黎国混21世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J]世界经济研究,

1998,伍)

发”,在相当程度上将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能

否顺利建成的制约因素。既然各成员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矛盾与摩擦,就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要

正视现实,在组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

一方面强调“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互敬互让”的原则,用严格的制度性安排规范和约束有关各方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设立专门的权威贸易冲突仲裁协调机构,通过特定的机制,协调成员国各自的立场,解决整个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稳定性问题。

[3][英]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对全球化及其对商业的影响的垒

新激进的分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4]王晓德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批评的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8)

盾与冲突势将更为复杂。更何况,中国同某些东盟国

家之间在南沙群岛以及附近海域的主权归属这样的原则问题上还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虽然从历史考证来看,中国的主权似不容置疑的,但在最终解决主权归属问题以前,能否在这个问题上寻求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实现“搁置争议,共同开

[5]孙瑶从NAnA看南北型区域集团的贸易效应和制约因素[J]海

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僧刊)

[6]周理.从NArrA内美墨之间的不平衡看美洲经济一体化[J]世界

经济与政治论坛.200l,(1J

[7]周圣葵21世纪与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8

Discu鹞i帅0f

the

R咖jⅡgM盹hnjsmoftheNortlIAmeri∞nFr∞T阳deAreaaⅡdItsI衄piration

ZHOUWen—guI

(GuarIgdongF0reignSmdiesUIlivcr曲ty.Gu帅gzhou5】0420,Chi蚰)

Abstmct.

nance

The

mnnin譬mech柚ismof廿leNAFrZhas工emarkablefeamressuch

mutualcOⅡlplemenL

whichhas

as

Sou山一Nortllco-_existence.

0ne—countrvdoIIli—Area

and

econ0血cally

s锄eⅡlingiⅡc锄咖册10

Ama

as

thewiu—10一bcChina—ASEAN

Free胁de

ne

ence

paper

to

holds岫t

close咖dyof曲mIlingmech姗sm,success帅d

problemsof血eNAFrZwillbeofgreatvaluefor

as

refe卜

Chinain“sestablishme毗ofC11ina_ASEAN

F佗e亿de

well

i讧run工ling

ati工l也nded

tar窑et

Key

wOrds.NAFTA;fe咖fes柚dmnlling;CK咖—ASEANFreeTradeArea;reference蛆di“spimd彻

(责任编辑黄寿生1

2l

万方数据 

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周文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420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2004,20(1)20次

参考文献(7条)

1.韩宏才 克林顿政府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期刊论文]-国际论坛 2001(03)2.黎国混 21世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 1998(05)

3.鲁格曼 全球化的终结—对全球化及其对商业的影响的全新激进的分析 20014.王晓德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批评的评析[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08)5.孙瑶 从NAFTA看南北型区域集团的贸易效应和制约因素 1999(Z1)

6.周理 从NAFTA内美墨之间的不平衡看美洲经济一体化[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1(01)7.周圣葵 21世纪与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 1998

引证文献(21条)

1.乔小明.吴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亚元[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8(7)2.张天桂 欧盟、北美FTA和中国-东盟FTA运行机制比较[期刊论文]-亚太经济 2008(2)3.刘重力.盛玮 中日韩FTA战略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东北亚论坛 2008(1)

4.吴疆.陈吉庆 关于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考——从欧洲、北美区域合作的特点看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期刊论文]-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1)

5.欧定余.毛军民 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看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7(11)6.祝宏辉.于鸿君 "环新疆经济圈"的构建:基于地缘结构的考察[期刊论文]-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7(2)7.郜火星 关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经济经纬 2006(3)8.陈立兴 国际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博弈分析[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 2006(3)9.邱毅敏 从NAFTA看区域经济组织中的南北合作[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06(6)

10.涂志玲 从NAFTA十年成效看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4)11.蔡同昌 2004年国内学术界对拉丁美洲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拉丁美洲研究 2005(2)

12.王磊荣.蓝小林 不可忽视的非经济竞争矛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区域性矛盾探讨[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 2005(7)

13.沈四宝.王秉乾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法学杂志 2005(6)

14.高鹤 推进图们江区域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启示[期刊论文]-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15.沈四宝.王秉乾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法学杂志 2005(6)16.李国洋 浅析全球三大最主要自由贸易区[期刊论文]-北方经贸 2005(11)17.曾建宏 对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8.许纯 区域经济法制规制研究——中国的相关法律对策探讨[学位论文]硕士 200519.王志华 NAFTA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0.宋滟滟.王治平 三大区域集团的贸易效应比较及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期刊论文]-东南亚纵横 2004(12)21.舒镜镜.孙根年.王淑娜 美国视角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旅游流危机评估[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jjmts200401004.aspx

第20卷第1期

2004年1月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衄n佃al

voI.20№.1

T衄deRe卵arch

Jan.2004

Ec蛐帆j嘴and

北簧备由贸易区

●●

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

周文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摘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和经济互补性的明显特点,这些特

点圊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能存在诸多“相通”之缱。因此,认真研宄和深入探讨北美自由贸易区

的运行机制以及北蔓自由贸易区建立近10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未来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促进其稳定运行、实现其建设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与运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中图分类号:F74I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_0594(2004)01—0016—06收稿日期:2003一09—22

.|p美自rfj贸易区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大潮流中,一1U美、加、墨_三罔区域内分工协作空前加强,因而要求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实现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增强北美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总体竞争实力的结果。同时也突出地体现着美国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t{】世界范围内各种区域性贸易安排加快发展的趋势,应对来自欧盟以及可能形成的东亚经济区的竞争Lj挑战,联合加拿大与墨西哥,巩固和加强美同在世界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主导地位的强烈要求。

国,有在“七国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和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创始成员国的发达T业国家加拿大,也有尽管已经跻身于新兴的T业化经济

(NewlyIndustrializedEconomies,NIEs)的行列,但从总

体上看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经济发展水平迥然相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处在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中。因此,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此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盟或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看起来有些“另类”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不仅如此,“南”、“北”两种类型的国家在处理区内事务以及国际经济事务方面,天然存在着利益取向上的“错位”,不易形成“共同声音”。“南”、“北”共存性的特点决定了美、加、墨之间既有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和基础,又客观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如何“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就成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实现稳定运行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一国主导性特点

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南”、“北”共存性特点相适应,美、加、墨之间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对比的特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鲜明,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南”、“北”共存性特点

地区性贸易安排或日区域经济集团.一般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有关国家组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实际运行中的“调整成本”。如欧盟,尽管各成员之间在经济发展程度上也客观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上都可以归于“北方”国家的范畴。北美自由贸易区则不然,其中既有当今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大国美

作者简介:周文贵(1954一),湖南常德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

16

万方数据 

国际贸易

定条件决定了北美白南贸易区还明显地体现出一国主导性的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一个超强经济大

国——美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美国既是建立北

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得以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主导作用,居丁支配地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个成员国巾,当数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国力最强,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及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等诸领域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加拿大虽属发达国家,是“七国集团”和0EcD成员,但它的总体经济实力远不能同美国同日而语。墨西哥则是一个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美围和加拿大、墨西哥之间,尤其是美、墨之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当然,这种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也正是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既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成是“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那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和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美国的利益与意愿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问题在于对此种一国主导性“度”的把握,即既要体现主导国的利益,又不能完全置其他成员国的利益于不顾,要保证其他

成员国能实现足够大的利益,以至于“甘于…‘被领

导、被支配”。

(三)经济互补性特点

无论各成员的经济实力存在多大差异,也无论由此带来多少利益上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与矛盾,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利互惠性,始终都是地区性贸易安排得以建立的现实基础,北美自由贸易『X亦不例外。美、加、墨的经济互补关系在三国的经济运行中随处可见。如:墨西哥和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美国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三国在能源领域有很强的互补关系;墨西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美国则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二者的结合.必将从总体上提高北美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墨西哥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与技术含量,加快振兴经济的步伐,需要大量引进资金、进口技术,此为美国和加拿大提供了巨大的m口市场;美、墨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两国的农业牛产本来就各具特色,加之墨西哥每年要进口大量肉制品、奶制品和粮食,美国又是农产品生产大

万 

方数据国,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极大的合作空间;加拿大与墨西哥之间的传统贸易关系虽然较为薄弱,fⅡjb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两国的经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加拿大的能源技术和畜产品,在墨西哥很有市场。墨西哥的农矿产品和价格低廉的制成品,在加拿大也受到普遍欢迎……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运行机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法律基础,对成员国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效力。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与目标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明确表示美、加、墨三国将根据自由贸易的基本精神,秉承国民待遇、最惠同待遇和透明度的原则,建立自由贸易区。其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对知识产权提供适当的保护,建立执行办公室和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以及促进三边的、地区的和多边的合作:其目标是:经过15年的过渡期,到2008年建成一个取消所有商品和贸易障碍的自由贸易区,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内的完全自由流动。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

1.降低与取消关税;2.汽车产品;3.纺织品和服

装;4原产地规则;5.能源和基本石化产品;6.农业;7.

放宽对外资的限制;8.开放金融保险市场;9.公平招标;10月&务贸易;11.知识产权保护。

除上述主要内容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就三国的海关管理、卫生和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紧急措施、技术标准、公共部门的采购、竞争垄断和国有企业、商务人员的临时入境、反倾销和补偿配额的争端解决、例外及保留条款等专门做了详细规定。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织机构与职能

1.自由贸易委员会。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机构,由三国贸易部长和内阁级官员组成,通过年度定期会议,负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执行和实施。

2.丁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自由贸易委员会下设25个三边工作委员会、工作小组和其他辅助机构,以协调一致的运行方式负责日常工作和处理重要专题。

3.秘书处。三国均有常设的秘书处负责支持自由贸易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解决三国问的分歧和贸易争端,以保证委员会共同和有效地管理自由贸易区。

4.劳工合作委员会。依据《北美劳工合作协定》建立,旨在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标准,促进贯彻保护

17

国际贸易

劳】:准则,维护劳T的权益。

5.环境合作委员会。依据《北美环境合作m定》建立,旨存促进环境保护,增进=罔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合作,防止贸易与环境的冲突,监督有关环保法律的实施。

6.北美发展银行、边境环境合作委员会。负责提供筹措建设资金,用于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边境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边境居民的健康与福利。

7.咨询机构。包括咨询委员会、各种咨询中心、陆路运输信息中心等。

8.仲裁法庭和保护仲裁法庭程序特别委员会。仲裁法庭南三国推举5名权威的独立人士组成,负责协商、解决三国间的贸易冲突与争端。保护仲裁法庭程序特别委员会负责保证仲裁法庭按预定的方式和程序运转。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成效与存在主要问题

卜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成效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就遇着了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4年12月,当时墨西哥政府宣布将墨西哥新比索贬值15%,引发了墨西哥的货币和证券市场剧烈动荡,墨西哥新比索一度贬值70%以上。1995年墨西哥的股票市场几近崩溃,股票价格指数降幅最大时曾一路下滑1000点之多,外资大量抽逃,又恰逢200多亿美元的短期债务集中在年内到期,大批的墨西哥国内商业银行因无力清偿外债以及无法按期收回到期债务,濒临破产倒闭,墨西哥的金融体系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为了避免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向外蔓延,危及到美国自身的长远战略利益,美国联合加拿大,发起耗资巨

大的“援墨国际贷款行动”。当时美国的克林钒总统先

是利用总统职权动用了总统货币保险基金2001乙美元,紧接着又说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墨西哥发放300多亿美元的贷款。加拿大也承诺提供l嘶二美元紧急援助贷款。“援墨国际贷款行动”不仅帮助墨西哥弥补了巨额外贸赤字,还极大地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帮助墨两哥稳定了金融市场,阻止了墨西哥经济继续下滑的势头。美、加两国在挽救墨西哥金融危机方面做出的努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来,挽救了新生的北美自

18

万 

方数据由贸易医,当然也显示小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八周年》总结报告,1993—2001年,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从297州乙美元增加到6220亿美元,三国之问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可以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北美地区成为世界上一个极具经济竞争力和经济最为繁荣的区域。《报告》披露,1993~2001年,加拿大向美、墨两同的出口额增长了95.7%,达到2290亿美元,而向区外国家的出口额仅增长了5%。2001年,墨西哥向美、加两国的出口额为1390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r225%,同期墨向区外国家出口额的增幅为93%。2001年美国向加、墨两国的}:}j口额为2650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了86.6%,也明显高于美国向区外国家出口44%的增幅。

1994—2000年,流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外国直接投资

占同期全世界外围投资总额的28%。其中,美国每年吸收1102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加拿大的年均吸收外资额达到214亿美元,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前7年的总额多了2倍。

北美地区蓬勃发展的出口贸易与外资的大量流人,增强了北美地区的经济活力,带动了三国的经济增长,也创造出更多的高薪就业职位。在加拿大,出口相关行业的小时工资比非出口行业高出35%。在墨西哥,出口行业的T资水平比非出口行业高出近40%。在美国,1993—2000年期间,向区内出口行业的就业增加了90多万个就业职位,这些职位的工资高出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13%到18%不等。此外,美、加、墨三国还在加强行业联系、关注劳丁的健康与安全、禁止使用童工、消除性别岐视和增强劳动力流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是美、加、墨三国共同关注且涉及到各国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多年以来,为了增强本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国政府都对本国的农业及农产品出口实施补贴政策。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自1995年6月起,美国国会开始着手修改《1990年农业法》,决定在从1996年开始的7年,逐步减少政府的农业补贴。墨西哥加快了农业政策调整进程,1995年春,削减了对玉米和小麦的补贴。加拿大则取消了对其国内西部农业区实施了近一个世纪的粮食运输补贴。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三国间的跨境环境保护有极大帮助。环境合作委员会展开三边合作计划鼓

国际贸易

励区内的信息、技术乖¨经验交流,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贸易项日,禁止使用危险化学药剂,为社会提供环境管理系统的信息与指导,制定保护野生动物和白然生态系统的战略等。1994年以来,北美发展银行与边境环境合作委员会在美、墨边境兴建环保基础设施41项,耗资约lo亿美元,使约900万边境居民从中受益。

北美向南贸易区的建立使墨西哥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其…,美国从自身的全球经济战略出发,为了应对来自欧盟和东亚地区的竞争,积极支持墨西哥参弓备种重要国际组织的活动,以增大北美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j994年5月,墨西哥便在美国的支持下,以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了向来被称为“24国集团”的OEcD,成为了0EcD的第25个同时也是它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员围;其二,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经济竞争中取得有利的战略位置,正好可以借重墨西哥,扩展在环太平洋舷地的经济影响势力范围。1993年11月,在APEc西雅图会议上,墨西哥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园,也是加入APEc的第一个拉美

国家;其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愈来愈多的拉

美同家认识到墨西哥所取得的特殊地位,积极发展同墨西哥的经贸关系。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哥斯达黎加(1995年)、尼加拉瓜(1998年)、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2000年)等拉美国家先后同墨西哥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国际地位的提升给墨西哥带来了重大的经济利益。仅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指标分析,1994年以来,墨西哥年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都在100多亿美元,2002年更刨下了136亿美元的

纪录,2003年预计也将达到12眈美元。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批评意见

如上所述,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了近10年,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极大进展,尤其在促进成员国发展对外贸易、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功。然而时至今日,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批评之声依然始终未曾停歇,三国的一般民众、专家学者、政界耍人等各社会层面都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提出了某些异议或指责。三国官方和民间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上。

美国,主要是抱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美国的企业处在同拉美廉价劳动力成本的小公平竞争之

万 

方数据中,导致美固的失业增加,加剧了美国就业压力。美国政府曾允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医每年会给美国创造2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但在jE美自由贸易区实际运行以后,美国的失业人数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北美门r|{1贸易区的建立刺激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到墨西哥投资,当然会令墨西哥的就业增加。但墨西哥工人的工资白1994年以来却下降了近三成。

i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是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另一个争议焦点。美、加、墨三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悬殊,但要实行同等程度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这就意味着墨西哥是在同美、加进行着一种不公平竞争。相对落后、缺乏竞争力的墨西哥经济立即向世界上最发达国家敞开大门、实行自由贸易并在条件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开展竞争,势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水平降低和贫困增加,墨西哥的贫困率就从1984—1994年的平均34%上升到了1999年的60%。墨西哥的部分中小企业和小农场因经不起美、加商品的竞争而濒于破产。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对农产品贸易规定了较长的过渡期,但是《协定》

生效后的21个月中,墨西哥农牧业产品的出口仅增长

6%,而进口却剧增了21%。墨西哥脆弱的金融市场,当然也无法承受与美、加同等的金融自由开放程度。

实践表明,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在客观上的确给墨西哥带来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利益,但却解决不了墨西哥自身的深层社会经济问题,不足以在墨西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灭贫困的目标。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建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美、加、墨三国出于各自利益的全面考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据此设计了一整套在维持其健康运行,实现北美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运行机制,在近10年的实际运行中,既体现出明显的成效,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考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方面特点,可以这样认为,“南”、“北”共存性特点和一国主导性特点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鲜明“个性”,而经济互补性特点则是所有区域经济集团的“共性”。

自不待言,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定也要具备经济互补性的“共性”,但从“个性”方面考察,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极可能同北

19

国际贸易

美自由贸易区存在很多“相通”之处,而与另一个运行较为成功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相比则可能有

较大距离。

说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同北美自

由贸易医可能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倒并不在于未来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就一定会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着“天壤之别”的若干国家组成,也并不意味着在未来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也一定要由某一个“超强国家”来起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为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顺利建成并健康运行的目的,再考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过程,首先需对此类自由贸易区的运行规律作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有竞争性较强的经济结构,国内供需弹性较大,生产效率较高,实行自由贸易区政策,降低关税可以引起生产与消费的显著增加。所以自由贸易政策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也相应较大。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参加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寄希望于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劳动要素丰裕、劳动成本低下的优势。但由于其同区外的某些国家在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不大,因而对发达成员国的吸引力必然会相对减退。

对于某一“南”、“北”共存性区域经济集团内的发达成员爵说来,由于它们与经济互补性强的发展中成员国的分工是一种典型的垂直型分工,因而随着生产成本低廉的发展中成员国自发达成员国吸收的投资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发达成员国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导致其国内失业增加。反观发展中成员国,由于国内市场开放时间表的确定往往会超越其自身可能承受的限度,因此,一旦市场开放的进度脱离了本国的实际,则极有可能对国内的某些竞争能力较弱的行业形成直接的冲击,影响到发展中成员国正常的经济增长。

从以上基本的理论分析出发,结合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近10年的实践,对于未来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大致上可以得出的以下几点启示。

(一)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充分必要条件。在不同类型国家的利益与意志存在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成员国之间的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更是推动“南”、“北”共存性自由贸易区前进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

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虽

万 

方数据然全都是“南方”国家,看起来似乎无所谓“南”、“北”共存,但实事求是地看,它的一部分成员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总体经济实力可能已经达到r相当的高度,而另一部分成员国的发达程度还相对较低,甚至还包括少数当今世界上的最不发达国家。因

此,拟议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需要着力强调

的是“共存、共荣”。在此种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与市场配置,通过各成员国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发展方面的有机分T与密切合作,将成员国之间经济上的互补性发挥到极至,使各成员国都能够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中获得最大的比较利益。

(二)各成员国都按照统一的制度性安排对国内经济结构进行能动的调整,尽可能地使之符合各成员国的“趋同”标准,因而能够实行普遍的无岐视的国民待遇原则.是自由贸易区能够得以存在并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

“南”、“北”共存性自由贸易区的各成员国之问存在的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决定了发展中的成员国势必承担较大的“调整成本”,甚至要冒国内经济与市场结构受到外部冲击的现实“风险”。因此要求发达的成员国向发展中成员国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帮助它们降低“调整成本”,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发展中成员国的具体实际,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和“照顾”,给它们安排适当的“过渡期”。这样,就能够保证“互利互惠”的原则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在实现“双赢”或“共赢”的基础上,使自由贸易区不断得以巩固与发展。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未来也将遇到同样问题,完全可以参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某些成功的做法,设置相应的安排,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予以妥善解决。毫无疑问,虽然中国近20多年来实现了经济持续调整发展,总体经济实力已经大为提升,但客观的说,在中国的国内经济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调整的矛盾和必须下大气力加以克服的问题。然而,作为一个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本着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原则立场,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同各成员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实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共同利益。

(三)若干国家通过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或国际协定,对区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做出某些制度安排。组建自由贸易区。既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经

国际贸易

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体现着这个区域经济集团同别的区域经济集团以及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因此从总体上说,某一特定自由贸易区内的各成员国间的根本利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这绝不是说各成员之间就完全不再有贸易投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恰恰相反,这类矛盾与冲突不仅存在,有时还会非常激烈,如处理不当甚至会葬送整个自南贸易区。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具体运行来看,自1994年以来,美、加之间的“啤酒战”、“木材战”、“小麦战”,美、墨之间在农渔业产品和制成品的关税减让问题上的分岐与纠纷,三国间各种形式的“贸易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尽管如此,美、加、墨j国都能够将它们之间的纷争置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专门设置的贸易冲突仲裁协调机制的框架之内,保证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相对稳定的运行。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拟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包括更多的成员国,此类矛

参考文献:

[1]韩宏才.克林顿政府与经薪区域集团化[J].国际论坛.2001,(3)[2]黎国混21世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J]世界经济研究,

1998,伍)

发”,在相当程度上将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能

否顺利建成的制约因素。既然各成员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矛盾与摩擦,就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要

正视现实,在组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

一方面强调“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互敬互让”的原则,用严格的制度性安排规范和约束有关各方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设立专门的权威贸易冲突仲裁协调机构,通过特定的机制,协调成员国各自的立场,解决整个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稳定性问题。

[3][英]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对全球化及其对商业的影响的垒

新激进的分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4]王晓德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批评的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8)

盾与冲突势将更为复杂。更何况,中国同某些东盟国

家之间在南沙群岛以及附近海域的主权归属这样的原则问题上还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虽然从历史考证来看,中国的主权似不容置疑的,但在最终解决主权归属问题以前,能否在这个问题上寻求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实现“搁置争议,共同开

[5]孙瑶从NAnA看南北型区域集团的贸易效应和制约因素[J]海

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僧刊)

[6]周理.从NArrA内美墨之间的不平衡看美洲经济一体化[J]世界

经济与政治论坛.200l,(1J

[7]周圣葵21世纪与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8

Discu鹞i帅0f

the

R咖jⅡgM盹hnjsmoftheNortlIAmeri∞nFr∞T阳deAreaaⅡdItsI衄piration

ZHOUWen—guI

(GuarIgdongF0reignSmdiesUIlivcr曲ty.Gu帅gzhou5】0420,Chi蚰)

Abstmct.

nance

The

mnnin譬mech柚ismof廿leNAFrZhas工emarkablefeamressuch

mutualcOⅡlplemenL

whichhas

as

Sou山一Nortllco-_existence.

0ne—countrvdoIIli—Area

and

econ0血cally

s锄eⅡlingiⅡc锄咖册10

Ama

as

thewiu—10一bcChina—ASEAN

Free胁de

ne

ence

paper

to

holds岫t

close咖dyof曲mIlingmech姗sm,success帅d

problemsof血eNAFrZwillbeofgreatvaluefor

as

refe卜

Chinain“sestablishme毗ofC11ina_ASEAN

F佗e亿de

well

i讧run工ling

ati工l也nded

tar窑et

Key

wOrds.NAFTA;fe咖fes柚dmnlling;CK咖—ASEANFreeTradeArea;reference蛆di“spimd彻

(责任编辑黄寿生1

2l

万方数据 

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周文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420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2004,20(1)20次

参考文献(7条)

1.韩宏才 克林顿政府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期刊论文]-国际论坛 2001(03)2.黎国混 21世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 1998(05)

3.鲁格曼 全球化的终结—对全球化及其对商业的影响的全新激进的分析 20014.王晓德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批评的评析[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08)5.孙瑶 从NAFTA看南北型区域集团的贸易效应和制约因素 1999(Z1)

6.周理 从NAFTA内美墨之间的不平衡看美洲经济一体化[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1(01)7.周圣葵 21世纪与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 1998

引证文献(21条)

1.乔小明.吴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亚元[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8(7)2.张天桂 欧盟、北美FTA和中国-东盟FTA运行机制比较[期刊论文]-亚太经济 2008(2)3.刘重力.盛玮 中日韩FTA战略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东北亚论坛 2008(1)

4.吴疆.陈吉庆 关于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考——从欧洲、北美区域合作的特点看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期刊论文]-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1)

5.欧定余.毛军民 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看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7(11)6.祝宏辉.于鸿君 "环新疆经济圈"的构建:基于地缘结构的考察[期刊论文]-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7(2)7.郜火星 关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经济经纬 2006(3)8.陈立兴 国际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博弈分析[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 2006(3)9.邱毅敏 从NAFTA看区域经济组织中的南北合作[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06(6)

10.涂志玲 从NAFTA十年成效看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4)11.蔡同昌 2004年国内学术界对拉丁美洲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拉丁美洲研究 2005(2)

12.王磊荣.蓝小林 不可忽视的非经济竞争矛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区域性矛盾探讨[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 2005(7)

13.沈四宝.王秉乾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法学杂志 2005(6)

14.高鹤 推进图们江区域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启示[期刊论文]-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15.沈四宝.王秉乾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法学杂志 2005(6)16.李国洋 浅析全球三大最主要自由贸易区[期刊论文]-北方经贸 2005(11)17.曾建宏 对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8.许纯 区域经济法制规制研究——中国的相关法律对策探讨[学位论文]硕士 200519.王志华 NAFTA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0.宋滟滟.王治平 三大区域集团的贸易效应比较及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期刊论文]-东南亚纵横 2004(12)21.舒镜镜.孙根年.王淑娜 美国视角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旅游流危机评估[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jjmts200401004.aspx


相关文章

  •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提 要 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同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标内容和改革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借鉴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的思 ...查看


  • 国家干预主义论文经济自由主义论文
  • 国家干预主义论文经济自由主义论文: 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演进及启示 摘 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家干预与自由经济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两大经济思想及其经济政策,是贯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中此消彼长 ...查看


  •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金融监管
  • 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金融呈球化趋势下硇巾国金融监管 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董芙蓉 杜启明 郑小玫 李瑞兰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金融竞争不断加强,金融风险不断显现,这对金 ...查看


  • 洛克有限政府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建设的启示
  • <成人高教学刊>2009年第6期 人文社科 洛克有限政府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建设的启示 秦绪娜 内容提要:作为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古典自由主义奠基人,洛克的经典政治思想是其有限政府理论.此理论以自然状态.天赋人权为历史假 ...查看


  • 发达国家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发达国家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应辉辉 (瑞安市科学技术局,浙江瑞安 325200) [摘 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把科学技术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发达国家的科技中介服务业早已形成了完备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制定 ...查看


  •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香港金融银行监管体制的演变 系 部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2014年5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 ...查看


  • _国富论_核心思想对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启示
  • 科学与管理 杨成乐 吴 玲 (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要:<国富论>构建了以"经济人"范畴为中心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强调私人利益.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弱化 ...查看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查看


  •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 作者:韦丽红王汉君 东南亚纵横 2004年04期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欧盟的发展经验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对刚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