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导学案

1. 误差:

a. 系统误差:由实验仪器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b. 操作误差: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2. 实验结果误差:由c B =n B /V 可知,浓度与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有关;实际浓度大于预定浓度,误差为偏大;实际浓度小于预定浓度,误差为偏小;实际浓度等于预定浓度,无影响。

误差分析线索: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误差分析 容量瓶洗净后残留蒸馏水___________ 一、计算

①表达式的正确应用

举例:如配制230ml 溶液,应选择250ml 的容量瓶,以250ml 进行相关计算 二、称量 1. 固体的称量

①砝码沾油污或锈蚀:___________ ②砝码残缺:___________

③左码右物(1)游码不动;___________ (2)游码移动:__________ 2. 液体的量取

局部放大法分析仰视和俯视产生的误差

液面超过刻度线

刻度线→

仰视刻度线

刻度线→

液面低于刻度线 俯视刻度线

①仰视读数___________ ②俯视读数___________ 三、溶解

①溶质未完全溶解___________ ②搅拌过程中溶液溅出___________ ③溶解后溶液未冷却到室温___________ 四、转移

③洗涤量筒___________ ④量筒内有少量水___________

①未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过程中液体溅到容量瓶外___________ 五、洗涤

①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____ 六、定容

①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_ ②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 七、摇匀

①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几滴水___________ 八、装瓶贴标签

后溶液仍为Ag 2SO 4饱和溶液,c (Ag +)不变。(以上内容不要求考生在卷面上回答。)

课后作业:

1. 由于操作上的不规范,下列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1)天平的砝码占有其他物质或有锈蚀 (2)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 (3)直接称热的物质 (4)砝码有残缺

(5)在敞口的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他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是动作过慢 (6)所用溶质含有其他杂质

(7)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大 (9)称量含结晶水的溶质时,溶质已风化

(10)定溶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小

(11)溶解、转移、洗涤时有液体流出至容器外,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12)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13)定容时加水过量越过刻度线,又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

(14)溶解固体溶质或稀释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的液体体积。)

(15)容量瓶用蒸馏水洗静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16)定容结束时,溶液液面的最高点与刻度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7)称量固体溶质时出现“左码右物”(已移动游码) (18)固体溶质已潮解

(19)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 (20)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21)转移溶液时不洗涤烧杯、玻璃棒,或洗涤液未转移到容量瓶中

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导学案

1. 误差:

a. 系统误差:由实验仪器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b. 操作误差: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2. 实验结果误差:由c B =n B /V 可知,浓度与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有关;实际浓度大于预定浓度,误差为偏大;实际浓度小于预定浓度,误差为偏小;实际浓度等于预定浓度,无影响。

误差分析线索: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误差分析 容量瓶洗净后残留蒸馏水___________ 一、计算

①表达式的正确应用

举例:如配制230ml 溶液,应选择250ml 的容量瓶,以250ml 进行相关计算 二、称量 1. 固体的称量

①砝码沾油污或锈蚀:___________ ②砝码残缺:___________

③左码右物(1)游码不动;___________ (2)游码移动:__________ 2. 液体的量取

局部放大法分析仰视和俯视产生的误差

液面超过刻度线

刻度线→

仰视刻度线

刻度线→

液面低于刻度线 俯视刻度线

①仰视读数___________ ②俯视读数___________ 三、溶解

①溶质未完全溶解___________ ②搅拌过程中溶液溅出___________ ③溶解后溶液未冷却到室温___________ 四、转移

③洗涤量筒___________ ④量筒内有少量水___________

①未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过程中液体溅到容量瓶外___________ 五、洗涤

①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____ 六、定容

①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_ ②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 七、摇匀

①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几滴水___________ 八、装瓶贴标签

后溶液仍为Ag 2SO 4饱和溶液,c (Ag +)不变。(以上内容不要求考生在卷面上回答。)

课后作业:

1. 由于操作上的不规范,下列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1)天平的砝码占有其他物质或有锈蚀 (2)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 (3)直接称热的物质 (4)砝码有残缺

(5)在敞口的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他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是动作过慢 (6)所用溶质含有其他杂质

(7)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大 (9)称量含结晶水的溶质时,溶质已风化

(10)定溶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小

(11)溶解、转移、洗涤时有液体流出至容器外,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12)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13)定容时加水过量越过刻度线,又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

(14)溶解固体溶质或稀释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的液体体积。)

(15)容量瓶用蒸馏水洗静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16)定容结束时,溶液液面的最高点与刻度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7)称量固体溶质时出现“左码右物”(已移动游码) (18)固体溶质已潮解

(19)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 (20)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21)转移溶液时不洗涤烧杯、玻璃棒,或洗涤液未转移到容量瓶中


相关文章

  •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及误差如何避免
  • 滴定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及误差如何避免 摘要:本文通过对滴定分析各个过程的回顾,分析了误差的主要来源,以及避免误差的策略.另外借一些具体的事例来阐述误差避免的具体方法及操作规范. 关键词:滴定分析,误差来源,误差避免, 引言 滴定分析包括酸碱滴 ...查看


  • 2016基础化学题库
  •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 ...查看


  • 分析化学试题 1
  •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试题 判断题: 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定吻合的.(错) 滴定剂是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错)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错) 仪器和试剂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对) 酸碱 ...查看


  • 酸碱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选择
  • 酸碱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选择 摘要: 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溶液中(或者将被测溶液滴加到标准溶液中),直到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测量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根据标准溶液的 ...查看


  •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_说课稿
  • 高三化学备课组主题式公开课说课稿 课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说课:王伟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一节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技能,是中学化学中有关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 ...查看


  • 分析化学总结
  • 第一章 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信息.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并称"四大基础化学". 1.2 分析化学的特点 (1)分析化学 ...查看


  • 残留分析方法可靠性的确认
  • 残留分析方法可靠性的确认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直接决定残留分析结果的真实程度.所以应尽可能采用国际或国家认可的标准方法,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残留分析实验室使用非标准方法也可以保证方法的可靠性(credibility ).无论何种方法,对其可靠性的 ...查看


  • 高级化学分析工理论复习题(带答案)
  • 高级化学分析工理论复习题 一. 填空题(在题中空格处填入正确答案) 1. 工业分析方法基本可分为两大类:(1) 化学 分析法:(2) 仪器 分析法. 2.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物质的量"的单位为 摩[尔] , 符号为 ...查看


  •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 至刻度线2cm 以上,迅速用食指堵住移液管管口. (3)调节液面 将移液管垂直提离液面,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于刻度线相切 (4)放出溶液 放液以后使尖嘴口在容器内壁靠约30秒,注意最后一滴的处理,吹或不吹. 为了使液体自由落下,不停留在管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