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基地简介

会宁县万吉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养殖基地简介

一、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的背景优势

养殖业是甘肃省会宁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宁县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地农户收入的近一半靠养殖业来实现。发展好养殖业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振兴会宁经济,推动富农强县发挥很大作用。会宁县确定了以玉米秸秆加工转化,肉食生产为中心,大幅度提高秸秆利用率与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大力发展农村绿色畜牧业的战略目标。作为实现会宁县畜牧业发展“十二五”战略目标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开发饲草资源,推广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和玉米秸秆青贮养牛、养羊技术,发展一批秸秆养牛、养羊示范区。

1. 饲草资源优势:

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人工牧草与秸秆资源和反刍家畜资源两大优势紧密结合转化为畜产品优势。这就需要高效利用人工牧草,尤其是对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科学的加工调制后用作反刍家畜饲料。并引进适合当地养殖的优良反刍家畜品种。进行科学养殖,做好防疫工作。

会宁地区粗饲料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率高。据相关统计,我县耕地面积约509万亩,天然草场270万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100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300多万亩。年产紫花苜蓿150万吨,各类农作物秸秆250万吨,其中有玉米秸秆100万吨,同时还有大量的糠麸、

油渣、马铃薯渣等可供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人工牧草为重要的饲草资源,是发展草食畜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但目前的基本状况是秸秆利用率不足50%,秸秆等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推广普及率较低,缺乏秸秆高效利用适宜大面积推广的实用技术。在农村每年都有大部分秸秆用作燃料或直接还田或作他用。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秸秆资源丰富,另一方面牲畜饲草紧缺的矛盾。

解决好这一矛盾,把当地丰富的粗饲料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这是我们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巨大优势。本合作社现有600 m³青贮池一座,另有一座同等规格的青贮池正在建设中,可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可容纳玉米秸秆粗颗粒500吨。足够解决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粗饲料存储需求。

2. 发展养殖业的政策优势:

2008年起,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项目,共支持近3000个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实施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支持生猪、肉牛、肉羊、蛋鸡、肉鸡规模养殖场发展标准化生产。

2013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为主题,明确提出了要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支持发展肉牛肉羊、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扩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规模等政策措施。

2014年中央1号文件还指出:“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粮食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

展。”上述两项财政专项资金将继续支持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今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下发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该资金包括“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畜禽类产业(主要包括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建设和改造”。

在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方面,安排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2007年起,中央每年安排25亿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累计支持5万多个养殖场开展基础设施改造,带动了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

肉牛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15年国家将继续强化支农惠农措施,特别是在财政扶持方面将会对肉牛业有所涉及,势必会对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传统的饲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矛盾日益突出。庭院饲养、散放散养的传统养殖方式,一方面难以解决养殖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限制了养殖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无法隔离人与畜的生存空间,使畜禽的卫生安全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一些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使人们的健康易受到威胁。项目采用集中建圈、分户饲养的方式,达到人畜分离的目的,将大大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规模养殖的发展带动了“标准圈”建设,推动了“村容整洁”;畜牧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生活变得宽裕,并加速了“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化”进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成为了餐桌上的新宠。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是城乡人民喜吃的肉食品之一。同时,牛皮是重要的皮革材料,具有广阔的车内及国外销售市场。牛粪便是极好的有机肥料,经过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可以改良土壤,增加粮食、桔杆及饲草产量,养羊积肥对促进农业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是“两稳定、两加快和两突出”,即稳定发展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地方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肉用绵羊。但是,受经济条件和地区差异的限制,全国各地均存在着不同条件的良种肉牛缺乏,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优良种牛价格居高不下,甚至越炒越高。

因此,为了满足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促进畜牧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建成后,随着主导产业的发展和附加产业的兴起,特色养牛产值将大幅度增加,会培育新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经济增长点,带领农民全面致富奔小康,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肉牛的集约化养殖将会提高土地和水的利用效率。肉牛养殖项目包括将牛粪开发成有机肥和进行沼气生产的内容。这势必会为地方发展“种植-秸秆青储-养殖-沼气-有机肥-种植”或“农畜产品加工-加工剩余物制成有机肥(饲料)-种植(养殖)”的特色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三、合作社建设情况报告

会宁县万吉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综合性民营肉牛养殖繁殖企业,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八百户村九百户社,养殖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合作社于2012年在原来肉羊养殖的基础上开始筹备,经过半年的项目选择,市场信息分析,在县、镇、村三级领导的悉心帮助和大力扶持下,于2013年顺利办完了养殖场的各种手续,并在有关部门进行了养殖场备案。合作社现已投资80多万元,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3800㎡。其中办公设施建设200㎡,标准化圈舍建筑面积1600㎡,饲草库及加工车间建筑面积240㎡,2014年开掘深水井2眼。现有600 m³青贮池一座,另有一座同等规格的青贮池正在建设中,可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可容纳玉米秸秆粗颗粒500吨。足够解决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粗饲料存储需求。化粪池沼气池等设施正在规划建设中。

2014年引进培育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西蒙塔尔纯种青年肉牛36头,现已全部采用人工控精技术进行人工授精配种,预计于2015年底全部生产牛犊,肉牛数量可以增加至70头左右。合作社将利用

好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养殖业的良好政策机遇,迅速扩大养殖规模,争取5年内肉牛存栏量超过200头。该品种肉牛生长速度快,平均每头牛日增重可达1.0千克以上,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合作社地处会宁县郭城驿镇八百户村属黄河引灌区水源充足、草原丰富;同时占据“兰白都市经济圈”的优势,和西宁、银川、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传统牛羊消费中大城市交通便利;再次会宁县是农业资源大县,粗饲料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率高。发展养殖业优势地位突出。

合作社针对肉牛饲养管理简单,一个牛单位相当于五个羊单位,饲养效益好的优势,结合当地肉牛规模养殖户数量少,但是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饲料资源丰富,可发展肉牛养殖空间大,可带动发展周边大量养殖户饲养肉牛。合作社将以“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向规模专业户和散户推广良种牛及人工授精、暖棚养畜、疫病防治、青贮氨化、繁殖等技术,减少农户改良投资成本,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养殖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膳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牛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准备积极引导身边的农户,按照“增总量,提质量,控制存栏量,加大出栏量”的思路,尝试秸秆—牛—沼气—农田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循环产业,努力扩大产业链。同时在政府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下,充分利用我县秸秆资源丰富的优

势,充分发挥肉牛养殖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又能返田,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地肥力等特点,对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将起到良好的效果。

万吉和是一家符合市场规律和养殖规律的农民合作社。国内肉牛市场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才能逐步满足市场需求,该养殖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合作社发挥当地养殖业资源优势,利用环保循环养殖,走“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已辐射带动周边10个农户发展肉牛圈养,为促进农民增收探出了一条好路子。合作社肉牛养殖形成规模后,将会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会宁县万吉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养殖基地简介

一、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的背景优势

养殖业是甘肃省会宁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宁县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地农户收入的近一半靠养殖业来实现。发展好养殖业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振兴会宁经济,推动富农强县发挥很大作用。会宁县确定了以玉米秸秆加工转化,肉食生产为中心,大幅度提高秸秆利用率与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大力发展农村绿色畜牧业的战略目标。作为实现会宁县畜牧业发展“十二五”战略目标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开发饲草资源,推广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和玉米秸秆青贮养牛、养羊技术,发展一批秸秆养牛、养羊示范区。

1. 饲草资源优势:

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人工牧草与秸秆资源和反刍家畜资源两大优势紧密结合转化为畜产品优势。这就需要高效利用人工牧草,尤其是对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科学的加工调制后用作反刍家畜饲料。并引进适合当地养殖的优良反刍家畜品种。进行科学养殖,做好防疫工作。

会宁地区粗饲料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率高。据相关统计,我县耕地面积约509万亩,天然草场270万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100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300多万亩。年产紫花苜蓿150万吨,各类农作物秸秆250万吨,其中有玉米秸秆100万吨,同时还有大量的糠麸、

油渣、马铃薯渣等可供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人工牧草为重要的饲草资源,是发展草食畜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但目前的基本状况是秸秆利用率不足50%,秸秆等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推广普及率较低,缺乏秸秆高效利用适宜大面积推广的实用技术。在农村每年都有大部分秸秆用作燃料或直接还田或作他用。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秸秆资源丰富,另一方面牲畜饲草紧缺的矛盾。

解决好这一矛盾,把当地丰富的粗饲料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这是我们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巨大优势。本合作社现有600 m³青贮池一座,另有一座同等规格的青贮池正在建设中,可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可容纳玉米秸秆粗颗粒500吨。足够解决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粗饲料存储需求。

2. 发展养殖业的政策优势:

2008年起,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项目,共支持近3000个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实施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支持生猪、肉牛、肉羊、蛋鸡、肉鸡规模养殖场发展标准化生产。

2013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为主题,明确提出了要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支持发展肉牛肉羊、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扩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规模等政策措施。

2014年中央1号文件还指出:“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粮食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

展。”上述两项财政专项资金将继续支持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今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下发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该资金包括“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畜禽类产业(主要包括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建设和改造”。

在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方面,安排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2007年起,中央每年安排25亿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累计支持5万多个养殖场开展基础设施改造,带动了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

肉牛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15年国家将继续强化支农惠农措施,特别是在财政扶持方面将会对肉牛业有所涉及,势必会对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传统的饲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矛盾日益突出。庭院饲养、散放散养的传统养殖方式,一方面难以解决养殖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限制了养殖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无法隔离人与畜的生存空间,使畜禽的卫生安全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一些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使人们的健康易受到威胁。项目采用集中建圈、分户饲养的方式,达到人畜分离的目的,将大大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规模养殖的发展带动了“标准圈”建设,推动了“村容整洁”;畜牧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生活变得宽裕,并加速了“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化”进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成为了餐桌上的新宠。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是城乡人民喜吃的肉食品之一。同时,牛皮是重要的皮革材料,具有广阔的车内及国外销售市场。牛粪便是极好的有机肥料,经过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可以改良土壤,增加粮食、桔杆及饲草产量,养羊积肥对促进农业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是“两稳定、两加快和两突出”,即稳定发展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地方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肉用绵羊。但是,受经济条件和地区差异的限制,全国各地均存在着不同条件的良种肉牛缺乏,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优良种牛价格居高不下,甚至越炒越高。

因此,为了满足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促进畜牧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建成后,随着主导产业的发展和附加产业的兴起,特色养牛产值将大幅度增加,会培育新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经济增长点,带领农民全面致富奔小康,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肉牛的集约化养殖将会提高土地和水的利用效率。肉牛养殖项目包括将牛粪开发成有机肥和进行沼气生产的内容。这势必会为地方发展“种植-秸秆青储-养殖-沼气-有机肥-种植”或“农畜产品加工-加工剩余物制成有机肥(饲料)-种植(养殖)”的特色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三、合作社建设情况报告

会宁县万吉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综合性民营肉牛养殖繁殖企业,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八百户村九百户社,养殖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合作社于2012年在原来肉羊养殖的基础上开始筹备,经过半年的项目选择,市场信息分析,在县、镇、村三级领导的悉心帮助和大力扶持下,于2013年顺利办完了养殖场的各种手续,并在有关部门进行了养殖场备案。合作社现已投资80多万元,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3800㎡。其中办公设施建设200㎡,标准化圈舍建筑面积1600㎡,饲草库及加工车间建筑面积240㎡,2014年开掘深水井2眼。现有600 m³青贮池一座,另有一座同等规格的青贮池正在建设中,可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可容纳玉米秸秆粗颗粒500吨。足够解决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粗饲料存储需求。化粪池沼气池等设施正在规划建设中。

2014年引进培育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西蒙塔尔纯种青年肉牛36头,现已全部采用人工控精技术进行人工授精配种,预计于2015年底全部生产牛犊,肉牛数量可以增加至70头左右。合作社将利用

好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养殖业的良好政策机遇,迅速扩大养殖规模,争取5年内肉牛存栏量超过200头。该品种肉牛生长速度快,平均每头牛日增重可达1.0千克以上,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合作社地处会宁县郭城驿镇八百户村属黄河引灌区水源充足、草原丰富;同时占据“兰白都市经济圈”的优势,和西宁、银川、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传统牛羊消费中大城市交通便利;再次会宁县是农业资源大县,粗饲料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率高。发展养殖业优势地位突出。

合作社针对肉牛饲养管理简单,一个牛单位相当于五个羊单位,饲养效益好的优势,结合当地肉牛规模养殖户数量少,但是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饲料资源丰富,可发展肉牛养殖空间大,可带动发展周边大量养殖户饲养肉牛。合作社将以“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向规模专业户和散户推广良种牛及人工授精、暖棚养畜、疫病防治、青贮氨化、繁殖等技术,减少农户改良投资成本,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养殖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膳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牛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准备积极引导身边的农户,按照“增总量,提质量,控制存栏量,加大出栏量”的思路,尝试秸秆—牛—沼气—农田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循环产业,努力扩大产业链。同时在政府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下,充分利用我县秸秆资源丰富的优

势,充分发挥肉牛养殖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又能返田,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地肥力等特点,对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将起到良好的效果。

万吉和是一家符合市场规律和养殖规律的农民合作社。国内肉牛市场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才能逐步满足市场需求,该养殖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合作社发挥当地养殖业资源优势,利用环保循环养殖,走“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已辐射带动周边10个农户发展肉牛圈养,为促进农民增收探出了一条好路子。合作社肉牛养殖形成规模后,将会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相关文章

  •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简介
  •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简介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位于***,紧邻井睦高速.龙厦公路.319国道,距离新城区二十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群山纵横,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非常适于有机茶叶的栽培,为发展规模化.高品质的有机茶叶提供 ...查看


  • 腾达畜牧养殖场简介
  • 腾达畜牧养殖场简介 腾达畜牧养殖场位于陇西县双泉乡何家沟村范家坪社,距离县城35公里,定西市7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养殖场规划建设面积2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2000万元,现已完成一期投资150万元,建筑占地面积3400多平方米 ...查看


  • 渔业公司简介
  • 渔业公司简介 本公司由中国水产总公司.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 中国水产烟台海洋渔业公司共同发起.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总公司将其下属的中国水产总公司上海太平洋分公司的8条大型专业鱿鱼钓船及总公司下属的供销.物资.劳务. 进出口等业务 ...查看


  • 三合养羊基地简介 新
  • 三合村种草养羊项目情况简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独占食品的"卖力市场"优势,价格始终处于攀升高峰,养羊产业前景看好,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办农业,办大农业和建设农业大县等指示精神,双流镇在农村经济工 ...查看


  • 王桥乡南孙店西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产业示范基地简介(改)
  • 王桥乡南孙店西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产业示范基地简介 王桥乡南孙店西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产业示范基地位于县城南9.5公里,215省道东侧,南孙店西村村西. 该基地立足馆陶县106蛋鸡产业带王桥乡蛋鸡养殖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0亩,建设鸡舍10栋,每 ...查看


  • 心绿色生态农业(海南)有限公司简介
  • 心绿色生态农业(海南)有限公司 --澄迈东山羊养殖基地介绍 心绿色生态农业(海南)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金500万元.公司致力于将现代的科技理念.农业生产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打造海南省绿色瓜果.绿色蔬菜.绿色东山羊等天然健 ...查看


  • 生态养猪场简介
  • 生态养猪场简介 xx生态养猪场位于xx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内xx村,是建设10万头瘦肉型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项目的一期工程.公司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示范户,以基地带动农户,在农户中大力推广普及发酵床养猪法, ...查看


  • 礼县壮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 礼县壮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富民惠民政策,发展我县养殖业,由刘义琴发起,于2013年1月成立了礼县壮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3年3月23日在礼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目前有合作主成员5名,注册资金1000万元,合作社地址 ...查看


  • 恒博种养殖家庭农场简介与规划
  • 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恒博种养殖家庭农场 简介与规划 一.基本情况 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恒博种养殖家庭农场始建于2010年1月,法人代表陈焕林,男,现年52岁,汉族,高中学历,在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蔬菜生产和蔬菜制种管理多年.农场位于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