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份语文试卷
如何做好一份语文试卷卢曰信
一、总要求
1、
通览全卷。一般而言,在发试卷到动笔之间,至少有5分钟的时间看试卷。这个时间,大可不必做具体的题目,而是以快速浏览为宜。对整个试卷的结构内容做个大致了解。
2、 先易后难。这是人人皆知的做题原则。问题是:高考题目,大多不大可能“一目了然”
,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是“难题”呢?一般来说,看了两遍,还摸不着头脑的题目,可以界定为“难题”。对这类题目,可以暂且“跳过”,不要在它们身上花费太多时间。我们常说“舍得”,高考时,同样要敢于放弃(大多是暂时放弃),以“舍”换“得”。 3、
卷面清晰。对于卷面,基本要求是;字迹清楚。考生不是书法家,字不可能都写得如何漂亮,但是不潦草,字与字之间有距离,笔画与笔画之间分得清,是每个考生要力争做到的。卷面整洁。做试卷,要形成不随便涂改的良好习惯。也就是不要轻易动笔,一旦动笔,就是成熟答案。文字表述题,尤其是作文题,印象分不可小视。
4、
读懂题目。考试,最忌讳的是题目要求不甚了了,就急于动笔,结果言不及义,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的虽然答题后能够发现,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挽回的。因此,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读懂题目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严格步骤,步步为营,准确作答。高考解题,不求快而求准才是制胜之道。
5、
重点检查。不少考生都有复查的习惯,这是好事。但是复查,决不是平均使力,而要明确方向,重点突出。因此,在答题时,考生应该有些特殊标记。如有疑问的题目用个“?”,读不懂的题目用个“”之类,这样,回过来复查,就有了明确的对象,复查起来不仅方向明确,也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
二、选择题
1、
看清题目。语基题的表述方式常有变化。如“相同的一项”“不同的一项”“不全相同的一项”“全不相同的一项”“有一处不同的一项”“不同于其他选项的一项”“错误的一项”“正确的一项”等等,不一而足,一定要看清楚,再思考动笔。
2、
排除干扰。做选择题,首选“排除法”。在使用排除法时,一定要“准”。像语音字形等,排除时要绝对准确,没把握的不可轻易下结论。遇到两难选项,需要静下心来,多看两遍。一般而言,高考命题不大会选那些生僻怪异的字词,而以常用字词为主。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没能选准,并不是考生真的弄不清这些字词,而是由于轻易下结论导致疏忽所致。因此,不少时候,考试结束,再看答案,会瞪眼惊呼,恍然大悟。
3、
重视规则。高考选择题干扰项的设置,大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像语病题,不少同学望而生畏,出错率高。为什么?我想很多时候,就是没能“依法”办事,往往在不甚明白的情况下,就凭感觉下结论。在语文考点复习中,我们都明白,病句就六大类型,高考病句题,其语病必然是它们其中的某一种,只要考生能“抓主干,理枝叶”,长句化“短”,复句化“单”,仿句比照,反复“梳理”,问题即使隐藏再深,也会暴露出来。所以,做这类题目,考点规
则当起作用。绝不能怀侥幸心理,凭感觉答题。
4、
紧扣文本。高考社科类、古文的选择题,紧扣文本就显得极为重要。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简述过社科文如何一矢中的、排除干扰的技巧,属于技术问题,而要运用好那些技术,有一个重要原则必须遵守,那就是紧扣文本。可以这样说,社科文选择题,只需做好八个字即可;紧扣文本,比较印证。
5、
比较印证。比较法的使用,在阅读题的解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较法可分为:题文与文本比较。题枝之间比较。题枝与题干比较。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做阅读题,一定要认识到是读文做题,因此所有答案,都应该与文本联系,决不可凭感觉、凭印象、凭平时认知答题。也就是说,答案必须来自文本,不得与之相左。
6、
读准文意。在社科类和古文的阅读选择题中,有时候,命题者有意把相关信息分散、拼拢、剪接,把信息弄得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因此,做这类题需要考生在阅读时瞻前顾后,准确把握文意,决不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三、语言运用题。
语言运用题被称之为高考语文试题的“试验田”,这些年来,花样不断翻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还是对对考生思维能力和语言功底的考核。因此,做这类题,基本要求是;一是明确题目要求,对句式上、内容上、修辞上、字数上等方面的指向和限制一定要清楚明白。二是要突出语言功力。就是要尽量把话说好,尽量利用书面语言。力争优美生动而准确。这类题目,一般来说,不会得零分,但是要想得高分,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而平时考试,不少考生对这类题重视不够,很可惜,就在这里拉开了与别人的距离。
四、阅读简答题。
阅读简答题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能力主要有这部分题目体现,也是容易拉开距离的“坡度题”。做好阅读简答题一般要注意:
1、
整体感知。考试时,是先读文还是先读题,长期以来都存在较大的争议。我坚持认为做阅读题,要把整体感知放在第一位。静下心来,通读全文,做些标记,做些思考,对解答题目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很难想像,一篇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却能够把题目做好!熟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读文方面,大家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因为它确实是做好解答题的前提和基础。
2、
关注信息。既然是阅读,就需要关注所有信息,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对解答题目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像标题、注释、甚至题目中的个别文字说法,往往会隐含答案的信息,因此,做阅读题,要求考生全面关注文本信息,切忌只看一点,不及其余。 3、
瞻前顾后。做解答题,往往需要考生关注全文,很多时候,提出的问题在文章的前面,而隐含的答案则可能在文章的后面,因此,做简答题,一定要瞻前顾后,综合文意,全面理解再解答。
4、
用好原文。一般而言,简答题的答案有三种方式:一是摘抄法,就是直接利用原文的词语作答。二是整理法,答案文字尽量利用原文词语,但是不是简单的摘抄,而需要考生自己去选择、合并、整理,再连缀成文。三是意合法。就是针对题目要求,根据文本大意,用自
如何做好一份语文试卷
如何做好一份语文试卷卢曰信
一、总要求
1、
通览全卷。一般而言,在发试卷到动笔之间,至少有5分钟的时间看试卷。这个时间,大可不必做具体的题目,而是以快速浏览为宜。对整个试卷的结构内容做个大致了解。
2、 先易后难。这是人人皆知的做题原则。问题是:高考题目,大多不大可能“一目了然”
,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是“难题”呢?一般来说,看了两遍,还摸不着头脑的题目,可以界定为“难题”。对这类题目,可以暂且“跳过”,不要在它们身上花费太多时间。我们常说“舍得”,高考时,同样要敢于放弃(大多是暂时放弃),以“舍”换“得”。 3、
卷面清晰。对于卷面,基本要求是;字迹清楚。考生不是书法家,字不可能都写得如何漂亮,但是不潦草,字与字之间有距离,笔画与笔画之间分得清,是每个考生要力争做到的。卷面整洁。做试卷,要形成不随便涂改的良好习惯。也就是不要轻易动笔,一旦动笔,就是成熟答案。文字表述题,尤其是作文题,印象分不可小视。
4、
读懂题目。考试,最忌讳的是题目要求不甚了了,就急于动笔,结果言不及义,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的虽然答题后能够发现,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挽回的。因此,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读懂题目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严格步骤,步步为营,准确作答。高考解题,不求快而求准才是制胜之道。
5、
重点检查。不少考生都有复查的习惯,这是好事。但是复查,决不是平均使力,而要明确方向,重点突出。因此,在答题时,考生应该有些特殊标记。如有疑问的题目用个“?”,读不懂的题目用个“”之类,这样,回过来复查,就有了明确的对象,复查起来不仅方向明确,也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
二、选择题
1、
看清题目。语基题的表述方式常有变化。如“相同的一项”“不同的一项”“不全相同的一项”“全不相同的一项”“有一处不同的一项”“不同于其他选项的一项”“错误的一项”“正确的一项”等等,不一而足,一定要看清楚,再思考动笔。
2、
排除干扰。做选择题,首选“排除法”。在使用排除法时,一定要“准”。像语音字形等,排除时要绝对准确,没把握的不可轻易下结论。遇到两难选项,需要静下心来,多看两遍。一般而言,高考命题不大会选那些生僻怪异的字词,而以常用字词为主。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没能选准,并不是考生真的弄不清这些字词,而是由于轻易下结论导致疏忽所致。因此,不少时候,考试结束,再看答案,会瞪眼惊呼,恍然大悟。
3、
重视规则。高考选择题干扰项的设置,大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像语病题,不少同学望而生畏,出错率高。为什么?我想很多时候,就是没能“依法”办事,往往在不甚明白的情况下,就凭感觉下结论。在语文考点复习中,我们都明白,病句就六大类型,高考病句题,其语病必然是它们其中的某一种,只要考生能“抓主干,理枝叶”,长句化“短”,复句化“单”,仿句比照,反复“梳理”,问题即使隐藏再深,也会暴露出来。所以,做这类题目,考点规
则当起作用。绝不能怀侥幸心理,凭感觉答题。
4、
紧扣文本。高考社科类、古文的选择题,紧扣文本就显得极为重要。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简述过社科文如何一矢中的、排除干扰的技巧,属于技术问题,而要运用好那些技术,有一个重要原则必须遵守,那就是紧扣文本。可以这样说,社科文选择题,只需做好八个字即可;紧扣文本,比较印证。
5、
比较印证。比较法的使用,在阅读题的解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较法可分为:题文与文本比较。题枝之间比较。题枝与题干比较。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做阅读题,一定要认识到是读文做题,因此所有答案,都应该与文本联系,决不可凭感觉、凭印象、凭平时认知答题。也就是说,答案必须来自文本,不得与之相左。
6、
读准文意。在社科类和古文的阅读选择题中,有时候,命题者有意把相关信息分散、拼拢、剪接,把信息弄得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因此,做这类题需要考生在阅读时瞻前顾后,准确把握文意,决不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三、语言运用题。
语言运用题被称之为高考语文试题的“试验田”,这些年来,花样不断翻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还是对对考生思维能力和语言功底的考核。因此,做这类题,基本要求是;一是明确题目要求,对句式上、内容上、修辞上、字数上等方面的指向和限制一定要清楚明白。二是要突出语言功力。就是要尽量把话说好,尽量利用书面语言。力争优美生动而准确。这类题目,一般来说,不会得零分,但是要想得高分,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而平时考试,不少考生对这类题重视不够,很可惜,就在这里拉开了与别人的距离。
四、阅读简答题。
阅读简答题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能力主要有这部分题目体现,也是容易拉开距离的“坡度题”。做好阅读简答题一般要注意:
1、
整体感知。考试时,是先读文还是先读题,长期以来都存在较大的争议。我坚持认为做阅读题,要把整体感知放在第一位。静下心来,通读全文,做些标记,做些思考,对解答题目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很难想像,一篇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却能够把题目做好!熟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读文方面,大家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因为它确实是做好解答题的前提和基础。
2、
关注信息。既然是阅读,就需要关注所有信息,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对解答题目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像标题、注释、甚至题目中的个别文字说法,往往会隐含答案的信息,因此,做阅读题,要求考生全面关注文本信息,切忌只看一点,不及其余。 3、
瞻前顾后。做解答题,往往需要考生关注全文,很多时候,提出的问题在文章的前面,而隐含的答案则可能在文章的后面,因此,做简答题,一定要瞻前顾后,综合文意,全面理解再解答。
4、
用好原文。一般而言,简答题的答案有三种方式:一是摘抄法,就是直接利用原文的词语作答。二是整理法,答案文字尽量利用原文词语,但是不是简单的摘抄,而需要考生自己去选择、合并、整理,再连缀成文。三是意合法。就是针对题目要求,根据文本大意,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