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路基坡面防护
第一节 概 述
路基坡面防护主要是针对受自然因素作用易产生不利于稳定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边坡坡面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达到保持边坡的长期稳定和安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的目的。
易于冲蚀的土质边坡和易于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施工后如果长期裸露,在自然风化营力和雨水冲刷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冲沟、溜坍、剥落、掉块和坍塌等坡面变形,影响边坡稳定。同时,剥落或冲蚀的碎屑物,对路基本体而言,往往堵塞侧沟,使排水不畅,造成路基翻浆冒泥;对社会环境而言,边坡水土流失,冲毁耕地、农作物及房屋等建筑物,造成环境污染及财产损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坡面防护措施,防止和消除上述不利影响。
坡面变形的轻重程度与边坡的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当地的气候环境、边坡方位、边坡坡率和高度等密切相关,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宜的防护类型。 本章内容系一般情况下的路基坡面防护,凡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坡面防护,详见本手册各有关章节。
第二节 设计原则
一、坡面防护设计的一般要求
1.凡易风化的或易受雨水冲刷的岩石和土质边坡及破碎的岩石边坡,均应及时加以防护。
2.软硬岩层相间的路堑边坡,应根据岩层情况采用全部防护或局部防护措施。
3.在多雨地区用砂类土、细粒土填料填筑的路堤,其路肩和边坡易受雨水冲刷流失,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坡面防护。
4.路基边坡防护,当其岩土性质及气候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采用植物防护,并设置骨架。
5.坡面防护结构一般不考虑边坡地层或人工填土的侧压力,其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但护墙可用于极限稳定边坡的情况。
6.护面要紧贴边坡;基础要牢固并与护面本体很好衔接;顶部及两侧边缘适当嵌入边坡内,并整修与坡面齐平,防止雨水自接缝渗入。
7.采用封闭式坡面防护(喷护、挂网喷护及浆砌片石护坡和护墙等)应在防护体上设泄水孔和伸缩缝。当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应采取措施将水引出。
8.对于高而陡的防护结构物,应在适当高度处设置耳墙及平台,并应设置便于检查维修用的安全设备。
二、常用坡面防护措施的选择原则
路基边坡坡面防护类型、结构形式,应根据边坡的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边坡坡率及地区气候条件等按表6-1的规定选择确定。
1
2
第三节 坡面防护设计
一、植物防护
植物防护是一种简便、经济和有效的坡面防护措施。植物能覆盖表土,防止雨水冲刷;
调节土壤湿度,防止裂缝产生;固结土壤,防止坡面风化剥落,同时还能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为防止采用植物防护的路堑边坡坡脚因列车震动和雨水冲蚀作用而先破坏,从而导致整个防护工程的破坏或出现边坡坍塌,一般宜在坡脚处设高1~2m浆砌片石护坡或护墙。
(一)撒种草籽(植草)或喷播植草
1.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25,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
2.草种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草种的适应性,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
3.播种草籽一般在春、秋两季,以雨季来临前10~15天较好。有条件采用人工降水时,可不在雨季播种。当雨季雨量较大,对边坡易形成冲刷时则宜在雨季前3个月播种。
4.播种草籽分单播和混播,撒种量取决于种子质量、混合组成、土壤状况和工程性质等。
5.路堤的路肩和路堑的堑顶边缘应埋入与坡面齐平的,宽0.2~0.3m的带状草皮,堑顶外设不小于1.0m宽的绿化带。
(二)铺草皮 (现在基本不采用)
1.采用铺草皮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强风化的软质岩块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1,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8m。
2.草皮的草种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草种的适应性,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切取的草皮规格宜大小一致,厚薄均匀,不松不散,便于搬运。草皮宜为人工草皮,如为天然草皮则应符合有关环保要求。草皮铺种施工应自下向上顺铺。挖方边坡应铺过边坡顶部不少于1.0m,草皮端部应嵌入地面。
3.铺草皮一般应在春季或初夏进行,气候干燥地区则应在雨季进行。草皮铺种后应立即浇灌,加强保护和管理。草皮应与坡面密贴,块与块之间留有一定间隔。草皮宜用竹(木)钉与坡面固定。
(三)种植灌木 (用于草灌结合)
1.采用种植灌木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5,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对经常浸水、盐渍土及经常干涸的边坡不宜采用。
2.树种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并能迅速生长的低矮灌木,常用的灌木树种有紫穗槐、夹竹桃、黄荆、野蔷薇、山楂等。
3.灌木的分布形式有梅花型、斜列型、斜线型和方格型四种,其防护效果以梅花型最佳,斜列型次之。在选用斜线型和方格型时,带间应种草防护。
4.一般栽灌木的坑深为0.25m,直径0.2m。应在当地植树季节栽种。 (四)客土植生
1.客土植生是对各种表层土质不宜于植物生长的边坡进行植物防护的一种方法,即采取在边坡坡面上铺设或置换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混合料)作为种植土(客土),然后植草的方法。其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1,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8m。
2.种植土(客土)应尽量破碎均匀,最大粒径应小于30mm。种植土(客土)应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平衡养分和矿物元素,且应具有保水、保温和便于养护等性能。客土作为类似表土的表层结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且对维持自然生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所需主要材料的要求如下: (1)以天然有机质土壤改良材料为主体,混入含有各种对植物生长有效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材料;
(2)采用木质纤维作为养生材料,增加混合料强度及孔隙率,使其稳定性增强; (3)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及天然植物加工而成粘结剂,使客土混合料相互紧密连接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并与坡面表面粘结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
(4)采用高效化学合成肥料及缓效肥料,提供植物生长不同时期所需营养。
3.种植土(客土)厚度应视边坡岩土质、高度、坡率及草种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小于5cm。铺设或置换的种植土(客土)应与边坡坡面密贴连接,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增加坡面
4
的粗糙度,保证种植土(客土)的稳定而不滑动。
4.草种的选择及播种要求参见撒种草籽(植草)或喷播植草防护设计。 (五)喷混植生
1.喷混植生是对各种表层土质不宜于植物生长的边坡进行植物防护的一种方法,即采用专用的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植生材料)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坡面植物防护。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0.75,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
2.种植基材(植生材料)应视边坡岩土性质、高度、坡率及不同的气候条件配置。可由绿化基材、混合草种、种植土、肥料、团粒剂、稳定剂、保水剂和水等组成;或由混合草种、种植土、肥料、粘结剂、pH缓解剂和水等组成。种植基材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具有适宜植物生成的三相分布结构、良好的透气性、团粒化度和酸碱度,即固、液、气三相体积比大致为1:(0.5~2):1,团粒化度≥60%, p H值在5.5~7.5之间,有机质含量≥40%;
(2)含有植物长期生长必须的平衡养分和矿物元素,其全氮含量≥0.2%,有效钾含量≥200mg/kg,有效磷含量≥200mg/kg,有机质含量≥400g/kg;
(3)能保持植物所需水分的供给和较好的保水能力:种植基材有效含水量≥60%,平均气温在22℃,自然风干条件下,种植基材从田间含水量下降至凋萎含水量的时间≥50d; (4)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强的抗暴雨侵蚀能力,要求在田间水量条件下,种植基材快剪试验所测得的c≥20KPa,φ≥30°;在喷射施工完成12小时后,在雨量为250mm/h,持续降雨时间60min条件下,种植基材累积流失量<1200g/m。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种植基材(植生材料)的喷射厚度,应根据所加固边坡的岩床状况、降水量及边坡坡率等综合确定,一般为8~10cm。
4.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作好天沟,清除边坡表面松动土石,平整坡面,然后喷射种植基材。 (2)边坡有地下水出露时,必须设泄水孔将其引出。
(3)材料混合应在搅拌装置内充分搅匀。喷射时,应控制喷射压力,注意不破坏岩床表面,均匀稳定地进行喷射施工。喷射作业完毕后,边坡太干燥时要进行洒水养护。
2
二、土工合成材料与植草复合防护
对当地雨量较多、边坡土质较差、坡面冲蚀较严重的土质(如膨胀土、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等)、全风化的硬岩和易风化的软岩块边坡(粗粒花岗岩、砂砾岩、粉砂岩、泥质岩类等)或边坡较高的一般土质边坡和全风化的岩质边坡,土工合成材料与植草或栽植灌木相结合的防护措施是一种较有效的复合防护形式,它可加强边坡的抗冲蚀能力,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土工合成材可采用土工网、土工网垫、立体植被网、无纺土工布、土工格栅等。
(一) 土工网(垫)植草护坡
1.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是通过土工网(垫)的固土作用,提高坡面表土抗冲蚀能力并利于草种生长的植物防护形式。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1,边坡高度一般大于8m,边坡土质较差或易被冲刷时可低至4m。
2.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土工网(垫)顺坡面铺设,搭接宽度:土工网不小于0.1m,土工网垫不小于0.02m,搭接部分每隔1m左右采用不短于0.15m竹钉垂直坡面固定土工网(垫)。
4.用于路堤边坡防护时,土工网(垫)伸入护肩不小于0.8m,坡脚处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4m,坡脚有脚墙时应埋入脚墙内侧宽0.6m范围内,深度不小于0.4m。用于路堑边
5
坡防护时,在堑顶外0.1m设三角形封闭槽,槽深0.4m,土工网(垫)埋入封闭槽底,封闭槽内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回填或夯填土,坡脚处埋入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0.4m(图6—1)。
5.土工网(垫)的基本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土工网(垫)水土保持能力系数不小于5;(2)土工网(垫)30min时回弹恢复率不底于80%。
6.植草可采用撒播或喷播的方式进行,草籽播种宜选择在雨季前3~4个月进行,确保草有一定的生长时间。
(二) 土工网(垫)与含草籽无纺布植草护坡
1.土工网(垫)与含草籽无纺布复合植草护坡是通过土工网(垫)的固土作用、无纺布在植被长成之前的防冲刷作用,避免坡面表土流失并利于草种生长的植物防护形式。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1,边坡高度一般大于8m。
2.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无纺布与坡面密贴,上覆土工网,土工网顺坡面铺设,搭接宽度不小于0.1m,搭接部分每隔1m左右采用不短于0.3m木桩或U形钉固定。横向搭接亦按此法。
4.用于路堤或路堑边坡防护时,在护肩或堑顶及路基坡脚处的处理与土工网(垫)植草护坡相同。
5.土工网(垫)的基本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土工网(垫)水土保持能力系数不小于5;(2)土工网(垫)30min时回弹恢复率不底于80%。 (三)边坡土工格栅加筋与坡面植草护坡 1.边坡土工格栅加筋与坡面植草复合防护利用分层铺设的土工格栅与填土间的摩阻力,增强路堤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坡面溜坍和冲沟的发生,是对边坡较高且填料性质较差的各种土质或易风化的软岩块路堤边坡的较好的植物防护形式。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1.5。其中边坡高度小于10m时,坡面可采用一般植草防护,当边坡高度大于或等于10m时,可用土工网、土工网垫与植草结合防护或在适当位置设边坡平台,平台宽不小于1.0m。
2.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6
3.根据填料性质和当地气候条件等确定铺设土工格栅的宽度和层距。土工格栅的最小铺设宽度不应小于2.5m,每层土工格栅的间距,不宜小于一层填土的最小厚度,亦不宜大于1.0m。见图6—2。
4.应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其容许抗拉强度应大于或等于25kN/m。
三、 空心砖内植草护坡
1.空心砖内植草护坡的效果与骨架内植草护坡相近,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1,边坡高度一般不大于12m。空心砖的材料类型可根据当地建筑材料来源等情况选择采用混凝土或固化剂黏土砖成型件。砂石料缺乏地区,一般采用固化剂成型件型式。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2. 结构及材料要求 (1)空心砖一般做成六棱形,其尺寸根据当地的雨量大小和边坡抗冲蚀能力及抗风化能力确定。其常见尺寸见表6—3。
(2)空心砖强度不得低于C10混凝土。一般可采用水泥、粗砂、细砂和水配制,也可采用其它材料,如土壤固化剂、土、石屑、工业废渣等配制。
(3)采用空心砖护坡时,边坡坡脚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加固。砖的空心部分用土回填,坡面撒播种草或喷播植草防护。见图6—3。
7
(4)对于边坡较高,或当地雨量多且集中、边坡冲刷较严重,或边坡土质较差时,可采取边坡加筋或在边坡上设带排水槽的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与空心砖内植草护坡相结合使用。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整修好坡面,清除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 (2)混凝土空心砖应自下而上铺设,砖空心内植草应与砖面齐平。
四、骨架护坡
(一)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护坡 对当地雨量较多、边坡土质较差、坡面冲蚀较严重的土质(如膨胀土、粉土、砂类土等)、全风化的硬岩和易风化的软岩块边坡(粗粒花岗岩、砂砾岩、粉砂岩、泥质岩类等)或边坡较高、坡面比较潮湿、岩性较破碎的一般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护坡可有效地加强边坡的抗冲蚀、防风化能力,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
根据边坡的岩土质状况、边坡高度及坡率、水文地质特征等条件,骨架内可采用植草、空心砖内植草或客土植生、喷混植生、干砌片石、喷浆或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宜于草皮生长和铺填5~10cm厚黏性土(客土)后草皮能很好生长的砂类土、碎石类土等土质贫瘠的边坡,骨架内宜采用植草或客土植生;当地雨量多且集中,冲刷严重,宜采用带排水槽的骨架内植草或空心砖内植草;边坡经常有少量地下水渗出或比较潮湿,含水量较大,易发生溜坍或比较严重的坡面冲刷,当地有较丰富的石料来源,骨架内可采用干砌片石;易风化的强风化~弱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不宜于植物生长且岩体切割破碎,地下水不发育,坡面较干燥,骨架内宜采用客土植生、喷混植生、干砌片石、喷浆或喷混凝土等防护。下面主要介绍浆砌片石骨架内植草护坡的设计,其它类型可按本章相关部分内容并参照本小节进行设计。
1.骨架内植草护坡的边坡坡率不陡于1:1,单级边坡高度不宜大于15m,否则宜设置边坡平台,宽不小于2m。
2.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8
3.结构及材料要求
(1)骨架应嵌入坡面一定深度,其表面应与草皮表面平顺。在雨量大且集中的地区,骨架可做成截水形式,以分流排除地表水。
(2)浆砌片石骨架一般采用拱型、人字型、方格型几种形式。骨架及其顶部和两侧0.5m及底部1.0m范围内镶边加固均应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
(3)人字型骨架和拱型骨架均由主骨架和支骨架组成。拱型骨架的主骨架与边坡水平线垂直,间距为4~6m,支骨架呈弧形,垂直线路方向的间距为4~6m,如图6—4。人字型骨架的主骨架与边坡水平线垂直,间距为6~8m,支骨架与主骨架成45°角,按人字形铺设,垂直线路方向的间距为3~5m,如图6—5。方格型骨架与边坡水平线成45°角,左右相互垂直铺设,方格间距3~5m,见图6—6。
方格型截水骨架如图6—7。
(4)为便利养护,应在适当位置设阶梯形踏步。 (5)工程数量可参见表6—4 ~ 表6—6。 4.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
(2)骨架砌筑前应按设计型式尺寸挂线放样,开沟挖槽,沟深视骨架嵌入深度而定。 (3)路堑边坡如有地下水露头,应将地下水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塞。
支撑渗沟+拱型截水骨架内喷播植草护坡正视图
60
9
人字型截水骨架内植草护坡正视图
1:100
10
1:100
面
1:100
(二) 卵石方格护坡
1.在有丰富卵石来源的地区,对土质路基的边坡冲刷防护或沙漠路基的风蚀防护,可采用卵石方格护坡,边坡坡率不陡于1:1.5。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卵石方格应相互垂直,并与水平线成45°,栽砌卵石应使其长轴与坡面垂直,入土深度不得小于卵石长度的一半。
(2)一般土质路基卵石方格防护四周应栽砌卵石加固,风蚀沙漠路堑堑顶,路堤坡脚应平铺1.5m宽卵石加固(图6—8)。
3.施工注意事项
(1)铺砌卵石前应将坡面松散土层清刷掉,并使坡面大致平整。
(2)铺砌卵石应自下而上进行,首先立铺方格骨架,再平铺方格内卵石。铺砌卵石时,卵石间应互相密贴紧实,缝隙应用小石子嵌紧。
11
(三)锚杆框架梁植草护坡
1.对高度较大的土质路堑边坡和堑坡中无不良结构面,但岩性破碎或软硬互层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护坡可有效地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框架内的喷混植生、客土植草等绿色防护,更可以加强边坡的抗冲蚀和抗风化的能力,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
2.锚杆框架梁护坡的设计如图6—9所示,图中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0°。边坡坡率不陡于岩土稳定边坡坡率,且不陡于1∶0.75。
3.锚杆采用非预应力的全长砂浆粘结型锚杆,其间距、长度应根据边坡地质情况确定。一般锚杆长可采用6m、8m两种,锚杆孔直径70mm,锚杆用2根HRB335级φ20或φ25钢筋点焊并联制作,杆身每隔1.5m设φ12mm钢筋的对中支架一个,锚杆外露弯折10cm,用厚0.05m的C20混凝土封闭。
4.非结构受力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采用构造配筋,锚杆亦非结构受力类型,为加强边坡及框架稳定性而设。框架梁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构成,其尺寸大小由地层情况及边坡高度确定。
5.锚杆孔内注浆为一次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施工。灌注M30水泥砂浆,使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6.框架梁埋深不小于0.1m,外露0.2m。框架内根据边坡地质情况采用喷混植生、客土植草等防护。
12
五、喷护
(一)喷浆及喷射混凝土
1.对易风化,但风化程度尚未达到强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喷浆及喷射混凝土护坡时,边坡坡率不陡于1:0.5。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喷浆护坡根据设备及施工条件可分为重力喷射和机械喷射。重力喷射的灰浆桶要高出喷浆点15m以上,桶底端接胶管和喷枪相接,借助位能喷射砂浆。喷射混凝土护坡采用机械喷射。
(2)喷浆厚度不少于5cm,喷混凝土厚度不少于8cm,沿边坡纵向间隔5~1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里面填塞沥青木条。视坡面的潮湿程度,沿上下左右间隔2~5m设泄水孔一个。
(3)喷浆或喷射混凝土防护的四周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其措施为: 顶部作深宽均为20cm的小型截水沟,沟底及沟帮用1:4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为10cm,亦可凿槽嵌入坡面内,嵌入深度不得小于10cm,且要和相衔接坡面平顺。两侧凿槽嵌入坡面内,嵌入深度不小于10cm(见图6—10)。
(4)坡脚岩石风化较严重时应作高1~2m,顶宽0.4m的浆砌片石护裙。
13
(5)材料及配合比
# 水泥: 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石灰: 采用新出窑烧透之块灰,不宜采用欠火及过火的石灰。
# 砂子: 重力喷浆采用纯净的细砂,粒径为0.1~0.25mm;机械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采用纯净的中砂,粒径为0.25~0.5mm,含土量不得超过5%,含水率以4%~6%为宜。
# 混凝土骨料: 采用纯净的砾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5mm,大于15mm的颗粒应控制在20%以下,片状及针状颗粒含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15%。
# 速凝剂: 速凝剂掺入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5%。 # 混合料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 (6)材料用量可参见表6—7。 3.施工注意事项
(1)喷浆前要清刷坡面危石及浮土。对边坡岩体较大裂隙要进行灌浆勾缝。
(2)喷浆及喷射混凝土的顺序是自上而下逐次喷射,并且先喷凹处和孔洞。重力喷浆一般分3~4次喷射,机械喷浆一般分2~3次喷射,混凝土一般一次喷射达设计厚度。两次喷射间隔时间以上次喷射灰体达到初凝为宜。喷射砂浆或混凝土时,应使喷枪垂直坡面,最大偏斜角不宜超过15°,喷枪嘴移动方式可为圆圈法或条形循回法,喷浆作业如当日未完应留有毛边茬,以使翌日继续作业时衔接。机械喷浆或喷混凝土时,喷枪与坡面的距离一般不应大于1.5m,以1m左右为佳。
(3)当喷射作业完毕后立即用茅草或草袋将灰体覆盖。当灰体达到初凝后,立即开始洒水养生,使灰体表面经常保持湿润,养生持续时间一般为7~10天。
14
(4)水泥石灰砂浆所用石灰必须在喷浆前7~14天用水熟化,淋滤成膏状。重力喷浆所用砂浆必须在浆桶中搅拌均匀,并且边搅边喷以防堵塞喷枪胶管。每当喷射作业暂停时必须将喷枪胶管冲洗干净。机械喷浆和喷射混凝土正式作业以前应进行试喷,以确定合适的水灰比。结冰季节及大雨天气严禁进行喷射作业。喷护前如发现坡面有地下水出露,应根据水量大小和分布情况,设置泄水孔或边坡渗沟,将地下水引出。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防护工程要经常检查、维修,杂草要及早拔除,开裂要及时灌浆勾缝,脆落要尽早补喷。发现灰体潮湿应查明地下水情况,在适当部位凿孔,将地下水引出。
(二)喷掺砂水泥土
1.对易受冲刷的土质路堑边坡,采用喷掺砂水泥土护坡时,边坡坡率不陡于1:0.75。 2.结构与材料要求 (1)边坡喷掺砂水泥土厚度6~10cm,沿边坡纵向间隔5~1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里面填塞沥青木条。视坡面的潮湿程度,沿上下左右间隔2~5m设泄水孔一个。 (2)喷掺砂水泥土防护的四周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 (3)材料及配合比
材料为水泥、砂、黏性土,参见“喷浆及喷射混凝土”材料要求。 混合料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必须清刷坡面松动土层,坑凹处回填夯实。
(2)喷掺砂水泥土的顺序是自上而下逐次喷射,一般一次喷射达到厚度。
(3)当喷射作业完毕后立即用茅草或草袋将灰体覆盖。当灰体达到初凝后,立即开始洒水养生,使灰体表面经常保持湿润,养生持续时间一般为7~10天。
(三)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1.对易于风化,但风化程度尚未达到强风化的岩石边坡,当其地下水不发育、坡面较干燥时,可采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护坡,其边坡坡率和高度可不受限制。
2.结构与材料要求 (1)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均匀拌入钢纤维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压强度。
(2)边坡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度不小于6cm,在钢纤维混凝土表面再喷一层1cm厚的水泥砂浆,防止钢纤维外露产生锈蚀。视边坡表层稳定情况,坡面加设短锚杆,一般每平方米设一根锚杆,锚杆采用φ16mmⅠ级钢筋,长1.0m,按正方形或梅花形布置。
(3)沿边坡纵向间隔5~1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用沥青木条填塞。视坡面的潮湿程度,沿上下左右间隔2~5m设一个泄水孔。 (4)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防护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可采用与喷浆及喷射混凝土护坡相同的措施处理(图6—11)。坡脚岩石风化较严重时应作高1~2m,顶宽0.4m的浆砌片石护裙加固。
15
(5)材料和配合比
# 水泥: 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 采用纯净的中粗砂,粒径为0.25~0.5mm,含土量不得超过5%。 # 粗骨料: 采用纯净的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mm。
# 钢纤维: 掺入量70~90kg/每立方混凝土,直径0.4~0.5mm,长20~25mm,长径比40~60。
# 速凝剂: 速凝剂掺入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5%。 # 混合料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6)材料用量参见表6—8。
3.施工注意事项
(1)首先要清刷坡面危石及浮土,对边坡岩体较大裂隙要进行灌浆勾缝。
(2)清扫坡面后,用高压水冲洗坡面。待坡面稍干后,开始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在明显凹凸不平处,先用喷射混凝土填平补齐。搅拌混合料时宜采用钢纤维插料机向混合料中添加钢纤维,喷射机的进料口应加设2cm的筛网,以防大石子和成团钢纤维进入,堵塞机具。 (3)当喷射作业完毕后立即用茅草或草袋将灰体覆盖。当灰体达到初凝后,立即开始洒
16
水养生,使灰体表面经常保持湿润。养生持续时间一般为7~10天。
(4)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正式作业以前应进行试喷,以确定合适的水灰比。结冰季节及大雨天气严禁进行喷射作业。喷混凝土前如发现坡面有地下水出露,应根据水量大小和分布情况,设置泄水孔或边坡渗沟,将地下水引出。
(5)喷射混凝土防护工程要经常检查、维修,杂草要及早拔除,开裂要及时灌浆勾缝,脱落要尽早补喷。发现灰体潮湿应查明地下水情况,在适当部位凿孔,将地下水引出。
六、挂网喷护
(一)挂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
1.对风化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或较高陡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挂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可加强边坡的稳定性。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0.5。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挂网可为预制铁丝网、机编铁丝网或土工格栅,采用锚杆将网固定在边坡上。根据边坡岩石性质和风化程度确定挂网类型和锚固深度。铁丝网间距一般为20~25cm,采用土工格栅时网孔孔径不得小于4cm。锚杆锚固深度为1~2m,一般每平方米设一根锚杆,采用预制铁丝网时可在每个预制铁丝网框架上布置一根。对岩层较破碎地段须加设随机锚杆,锚杆锚固深度不小于2m。如图6—12。
(2)喷浆厚度不小于5cm(当采用土工格栅时喷浆厚度不小于8cm),分2~3次喷射,喷混凝土厚度不小于8cm。沿边坡纵向间隔10~15m设伸缩缝一道(采用预制铁丝网时,沿框条延伸方向每隔10~12.5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里面填塞沥青木条。视坡面的潮湿程度,沿上下左右间隔2~5m设一个泄水孔。
(3)防护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采用预制铁丝网时,封闭措施同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采用机编铁丝网或土工格栅时,坡面上两侧边缘可采用锚固深度0.5m、锚杆间距0.5m的封闭锚杆封闭,堑坡顶可采用厚0.3m的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平台封闭。坡脚岩石风化较严重时,应作高1~2m,顶宽0.4m的浆砌片石护裙。
17
18
(4)材料及配合比
锚杆:采用φ16~φ20mm钢筋。
预制铁丝网:框条采用φ6mm钢筋,铁丝网采用直径不小于φ2mm的普通镀锌铁丝,绑扎铁丝采用φ0.5~1mm的普通铁丝,机编铁丝网采用直径不小于φ2.5mm的普通镀锌铁丝。
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拉伸土工格栅,当延伸率为5%时,抗拉强度不低于10KN/m。 水泥砂浆及混凝土所用材料和要求同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 当采用机编铁丝网或土工格栅时,长边应相互搭接并挂在同一根锚杆上,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
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 (5)材料用量参见表6—9。
19
每平方米材料预算用量表 表6—9
3.施工注意事项
(1)首先清刷边坡表面松动土石及全风化岩层,并使坡面大致平整,凹坑进行嵌补。采用预制铁丝网时堑顶挖截水沟,两侧凿槽,采用机编铁丝网或土工格栅的堑顶设浆砌片石封闭平台。
(2)锚杆孔孔深应比锚固深度深10~20cm,并用水泥砂浆固定锚杆,当固定锚杆的砂浆强度达70%时,将铁丝网或土工格栅按设计要求安装在边坡锚杆上。铁丝网或土工格栅距坡面一般为1~2cm。
(3)喷射砂浆或混凝土及其养生的要求同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 (4)喷浆及喷射混凝土厚度要均匀,不得使铁丝及锚杆头外露。灌注固定锚杆的砂浆时,要捣固密实,以保证锚杆牢固。当边坡有地下水出露时,必须设泄水孔将地下水引出。防护工程要经常检查维修,发现开裂应及时灌浆勾缝。当堑顶岩体裂隙切割严重时,顶部截水沟位置应适当外移,封闭平台应适当加宽。
(二)挂网喷混植生
1.喷混植生护坡的前提是边坡稳定。因此,对于软质岩和强风化硬质岩边坡,边坡较高陡或岩体切割较破碎时,需采用锚杆挂网加固以稳定岩床。挂网喷混植生护坡的边坡坡率不陡于1:0.5。锚杆和挂网的要求参见挂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种植基材及草种要求参见喷混植生护坡。挂网喷混植生护坡的断面形式见图6—13。
20
2.施工注意事项,参见喷混植生及挂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的相关内容。
七、砌石防护
(一)干砌片石护坡
1.在盛产石料的地区,对易受表水冲刷的土质路堤边坡和经常有少量地下水渗出的路堑边坡,采用干砌片石护坡可防止边坡溜坍变形并利于排除地下水,保证边坡的稳定。其边坡坡率一般应等于或缓于1:1.25。
2.结构和材料要求
(1)干砌片石护坡厚度不小于0.3m,并在其下设碎石或砂砾垫层厚不小于0.1m。基础选用较大石块砌筑,其埋深至侧沟底,基础与侧沟相连时,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图6—14)。
(2)砌筑石料的最低强度等级为MU30。 (3)工程数量可参见表6—10。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将溜坍、剥蚀、冲刷等处清除,坑凹处回填夯实。 (2)砌筑石块的施工顺序应自下而上进行,石块应栽砌,接缝要错开,石块应彼此镶紧,缝隙间用小石块填满塞紧。
(二)浆砌片石护坡 1.浆砌片石护坡的分类
在有石料来源的地区,对各种易风化的岩石边坡和土质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时,边坡坡率应等于或缓于1:1。浆砌片石护坡分为等截面护坡和肋式护坡两种。一般采用等截面护坡,肋式护坡是在进行大面积边坡防护时,为增加其自身稳定性而采用,其型式有: (1)表层肋式护坡:适用于岩层破碎,但不易凿槽的岩石边坡(图6—15)。
(2)里层肋式护坡:多用于大面积的土质边坡和各种易于风化的软质岩层堑坡(图6—16)。
(3)柱状肋式护坡:用于表层曾发生溜坍,经刷方修整坡面的土质堑坡,其肋柱宽度一般不小于1.0m,嵌入深度不小于0.4m(图6—17)。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护坡厚度视边坡高度和陡度而异,一般为0.3~0.4m。边坡过高时应分级设平台,每级高度不宜超过15m,平台宽度视上级护坡基础的稳固性而定,一般不小于2.0m。 (2)在大面积防护时,应在坡面适当位置设台阶形踏步,以利养护维修。
(3)护坡应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石料选用不易风化的岩石,其最低强度等级为MU30。
(4) 路堑浆砌片石护坡基础应埋置在路肩线以下不小于1.0m,并不高于侧沟砌体底面;当地基为冻胀土时,应埋置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必须清刷坡面松动土层,必要时进行夯实以防由于坡面沉落而引起护坡破坏,在路堤边坡上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时,应待路堤沉降基本停止后再施工; (2)浆砌前应将石料表面泥土冲洗干净;
(3)要经常进行养护维修,当发现有破坏情况应立即修补,以防病害扩大。
(三)浆砌片石护墙
1.浆砌片石护墙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对各种土质边坡及易风化剥落的岩石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墙时,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0.5。浆砌片石护墙分为实体护墙、空窗护墙、肋式护墙和拱式护墙,其适用范围分别为:
实体护墙:适用于土质或破碎岩石边坡。
空窗护墙:当边坡坡率等于或缓于1:0.75时,可采用空窗护墙。如地下水不发育,坡面比较干燥,空窗内采用喷护;如地下水发育,空窗内采用干砌片石。
肋式护墙:适用于边坡岩层完整,且坡度较陡的情况。
拱式护墙:适用于边坡下部较完整,仅需保护上部边坡的情况。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等截面护墙厚度为50cm,当墙面坡率为1:0.5时,单级护墙高度不宜超过6m,当墙面坡率缓于1:0.5时,单级护墙的高度不宜超过10m。变截面护墙顶宽为40cm,底宽视墙高而定,单级护墙的高度不宜超过12m。
(2)等截面护墙的墙背坡率n与墙面坡率m相同,墙底倾斜度x=0.2。变截面护墙的
n=m-
120
,墙底倾斜度采用x=0.2及x=m两种。当为土层(包括碎石土,黄土等)地基
时采用x=0.2的护墙,当为岩石地基时可以采用x=0.2或x=m,拱式护墙基底倾斜度采用x=m。实体护墙断面设计如图6—18所示。
空窗式护墙、肋式护墙、拱式护墙见图6—19 ~ 6—22。
(3)护墙应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石料选用不易风化的岩石,其最低强度等
级为MU30。
(4)上下级护墙之间应设平台,平台宽度决定于上级护墙能修筑在坚实牢靠的地基上,勿使其压力传递至下级护墙为原则,但为了方便养护维修,一般不宜小于2.0m,平台面设4%的排水坡,台缘(即下级护墙顶宽范围内)采用平坡,以增进工务养护维修的安全,平台厚度均采用40cm。
(5)为增加护墙的稳定性,凡高于8m的护墙,于墙背中部设置耳墙一道,墙背坡率n≤0.55时,耳墙底宽采用50cm,墙背坡率n>0.55时,耳墙底宽采用100cm。
(6)护墙墙顶设置厚30cm的墙帽,并使其嵌入边坡20cm,以防雨水灌入墙背。
(7)在土质地基上护墙的基础应埋置在路肩线以下不小于1.0m,并不应高于侧沟砌体底面,当地基为冻胀土时,应埋置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
(8)封闭式护墙应留10×10cm(或直径10cm的圆孔)的泄水孔,排水坡4%,若墙后排水不良或有冻胀现象时,可在其后0.5×0.5m范围内设窝状反滤层。一般情况下泄水孔是上下左右间隔2~3m交错设置,当地下水发育时,再酌情增加。反滤层可采用砂砾石或土工合成材料填筑。 (9)沿线路方向护墙每隔10~2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护墙高度大于或等于6m,应设置检查梯和栓绳环,多级护墙还需在上下检查梯之间的平台上设安全栏杆。
3.施工注意事项
(1)护墙墙背必须与路堑坡面密贴。边坡有局部超挖或凹陷时,应先行挖台阶然后用与墙体相同的砌体砌筑,不可回填土石或采用干砌片石。严禁使用易风化岩石做砌体材料。 (2)地下水露头处应增设引水设施。
(3)边坡开挖后,如有松动岩石,应先清除然后施工。
第六章 路基坡面防护
第一节 概 述
路基坡面防护主要是针对受自然因素作用易产生不利于稳定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边坡坡面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达到保持边坡的长期稳定和安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的目的。
易于冲蚀的土质边坡和易于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施工后如果长期裸露,在自然风化营力和雨水冲刷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冲沟、溜坍、剥落、掉块和坍塌等坡面变形,影响边坡稳定。同时,剥落或冲蚀的碎屑物,对路基本体而言,往往堵塞侧沟,使排水不畅,造成路基翻浆冒泥;对社会环境而言,边坡水土流失,冲毁耕地、农作物及房屋等建筑物,造成环境污染及财产损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坡面防护措施,防止和消除上述不利影响。
坡面变形的轻重程度与边坡的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当地的气候环境、边坡方位、边坡坡率和高度等密切相关,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宜的防护类型。 本章内容系一般情况下的路基坡面防护,凡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坡面防护,详见本手册各有关章节。
第二节 设计原则
一、坡面防护设计的一般要求
1.凡易风化的或易受雨水冲刷的岩石和土质边坡及破碎的岩石边坡,均应及时加以防护。
2.软硬岩层相间的路堑边坡,应根据岩层情况采用全部防护或局部防护措施。
3.在多雨地区用砂类土、细粒土填料填筑的路堤,其路肩和边坡易受雨水冲刷流失,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坡面防护。
4.路基边坡防护,当其岩土性质及气候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采用植物防护,并设置骨架。
5.坡面防护结构一般不考虑边坡地层或人工填土的侧压力,其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但护墙可用于极限稳定边坡的情况。
6.护面要紧贴边坡;基础要牢固并与护面本体很好衔接;顶部及两侧边缘适当嵌入边坡内,并整修与坡面齐平,防止雨水自接缝渗入。
7.采用封闭式坡面防护(喷护、挂网喷护及浆砌片石护坡和护墙等)应在防护体上设泄水孔和伸缩缝。当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应采取措施将水引出。
8.对于高而陡的防护结构物,应在适当高度处设置耳墙及平台,并应设置便于检查维修用的安全设备。
二、常用坡面防护措施的选择原则
路基边坡坡面防护类型、结构形式,应根据边坡的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边坡坡率及地区气候条件等按表6-1的规定选择确定。
1
2
第三节 坡面防护设计
一、植物防护
植物防护是一种简便、经济和有效的坡面防护措施。植物能覆盖表土,防止雨水冲刷;
调节土壤湿度,防止裂缝产生;固结土壤,防止坡面风化剥落,同时还能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为防止采用植物防护的路堑边坡坡脚因列车震动和雨水冲蚀作用而先破坏,从而导致整个防护工程的破坏或出现边坡坍塌,一般宜在坡脚处设高1~2m浆砌片石护坡或护墙。
(一)撒种草籽(植草)或喷播植草
1.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25,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
2.草种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草种的适应性,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
3.播种草籽一般在春、秋两季,以雨季来临前10~15天较好。有条件采用人工降水时,可不在雨季播种。当雨季雨量较大,对边坡易形成冲刷时则宜在雨季前3个月播种。
4.播种草籽分单播和混播,撒种量取决于种子质量、混合组成、土壤状况和工程性质等。
5.路堤的路肩和路堑的堑顶边缘应埋入与坡面齐平的,宽0.2~0.3m的带状草皮,堑顶外设不小于1.0m宽的绿化带。
(二)铺草皮 (现在基本不采用)
1.采用铺草皮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强风化的软质岩块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1,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8m。
2.草皮的草种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草种的适应性,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切取的草皮规格宜大小一致,厚薄均匀,不松不散,便于搬运。草皮宜为人工草皮,如为天然草皮则应符合有关环保要求。草皮铺种施工应自下向上顺铺。挖方边坡应铺过边坡顶部不少于1.0m,草皮端部应嵌入地面。
3.铺草皮一般应在春季或初夏进行,气候干燥地区则应在雨季进行。草皮铺种后应立即浇灌,加强保护和管理。草皮应与坡面密贴,块与块之间留有一定间隔。草皮宜用竹(木)钉与坡面固定。
(三)种植灌木 (用于草灌结合)
1.采用种植灌木进行一般土质边坡及全风化岩石边坡防护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5,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对经常浸水、盐渍土及经常干涸的边坡不宜采用。
2.树种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并能迅速生长的低矮灌木,常用的灌木树种有紫穗槐、夹竹桃、黄荆、野蔷薇、山楂等。
3.灌木的分布形式有梅花型、斜列型、斜线型和方格型四种,其防护效果以梅花型最佳,斜列型次之。在选用斜线型和方格型时,带间应种草防护。
4.一般栽灌木的坑深为0.25m,直径0.2m。应在当地植树季节栽种。 (四)客土植生
1.客土植生是对各种表层土质不宜于植物生长的边坡进行植物防护的一种方法,即采取在边坡坡面上铺设或置换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混合料)作为种植土(客土),然后植草的方法。其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1,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8m。
2.种植土(客土)应尽量破碎均匀,最大粒径应小于30mm。种植土(客土)应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平衡养分和矿物元素,且应具有保水、保温和便于养护等性能。客土作为类似表土的表层结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且对维持自然生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所需主要材料的要求如下: (1)以天然有机质土壤改良材料为主体,混入含有各种对植物生长有效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材料;
(2)采用木质纤维作为养生材料,增加混合料强度及孔隙率,使其稳定性增强; (3)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及天然植物加工而成粘结剂,使客土混合料相互紧密连接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并与坡面表面粘结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
(4)采用高效化学合成肥料及缓效肥料,提供植物生长不同时期所需营养。
3.种植土(客土)厚度应视边坡岩土质、高度、坡率及草种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小于5cm。铺设或置换的种植土(客土)应与边坡坡面密贴连接,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增加坡面
4
的粗糙度,保证种植土(客土)的稳定而不滑动。
4.草种的选择及播种要求参见撒种草籽(植草)或喷播植草防护设计。 (五)喷混植生
1.喷混植生是对各种表层土质不宜于植物生长的边坡进行植物防护的一种方法,即采用专用的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植生材料)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坡面植物防护。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0.75,且边坡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
2.种植基材(植生材料)应视边坡岩土性质、高度、坡率及不同的气候条件配置。可由绿化基材、混合草种、种植土、肥料、团粒剂、稳定剂、保水剂和水等组成;或由混合草种、种植土、肥料、粘结剂、pH缓解剂和水等组成。种植基材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具有适宜植物生成的三相分布结构、良好的透气性、团粒化度和酸碱度,即固、液、气三相体积比大致为1:(0.5~2):1,团粒化度≥60%, p H值在5.5~7.5之间,有机质含量≥40%;
(2)含有植物长期生长必须的平衡养分和矿物元素,其全氮含量≥0.2%,有效钾含量≥200mg/kg,有效磷含量≥200mg/kg,有机质含量≥400g/kg;
(3)能保持植物所需水分的供给和较好的保水能力:种植基材有效含水量≥60%,平均气温在22℃,自然风干条件下,种植基材从田间含水量下降至凋萎含水量的时间≥50d; (4)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强的抗暴雨侵蚀能力,要求在田间水量条件下,种植基材快剪试验所测得的c≥20KPa,φ≥30°;在喷射施工完成12小时后,在雨量为250mm/h,持续降雨时间60min条件下,种植基材累积流失量<1200g/m。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种植基材(植生材料)的喷射厚度,应根据所加固边坡的岩床状况、降水量及边坡坡率等综合确定,一般为8~10cm。
4.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作好天沟,清除边坡表面松动土石,平整坡面,然后喷射种植基材。 (2)边坡有地下水出露时,必须设泄水孔将其引出。
(3)材料混合应在搅拌装置内充分搅匀。喷射时,应控制喷射压力,注意不破坏岩床表面,均匀稳定地进行喷射施工。喷射作业完毕后,边坡太干燥时要进行洒水养护。
2
二、土工合成材料与植草复合防护
对当地雨量较多、边坡土质较差、坡面冲蚀较严重的土质(如膨胀土、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等)、全风化的硬岩和易风化的软岩块边坡(粗粒花岗岩、砂砾岩、粉砂岩、泥质岩类等)或边坡较高的一般土质边坡和全风化的岩质边坡,土工合成材料与植草或栽植灌木相结合的防护措施是一种较有效的复合防护形式,它可加强边坡的抗冲蚀能力,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土工合成材可采用土工网、土工网垫、立体植被网、无纺土工布、土工格栅等。
(一) 土工网(垫)植草护坡
1.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是通过土工网(垫)的固土作用,提高坡面表土抗冲蚀能力并利于草种生长的植物防护形式。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1,边坡高度一般大于8m,边坡土质较差或易被冲刷时可低至4m。
2.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土工网(垫)顺坡面铺设,搭接宽度:土工网不小于0.1m,土工网垫不小于0.02m,搭接部分每隔1m左右采用不短于0.15m竹钉垂直坡面固定土工网(垫)。
4.用于路堤边坡防护时,土工网(垫)伸入护肩不小于0.8m,坡脚处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4m,坡脚有脚墙时应埋入脚墙内侧宽0.6m范围内,深度不小于0.4m。用于路堑边
5
坡防护时,在堑顶外0.1m设三角形封闭槽,槽深0.4m,土工网(垫)埋入封闭槽底,封闭槽内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回填或夯填土,坡脚处埋入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0.4m(图6—1)。
5.土工网(垫)的基本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土工网(垫)水土保持能力系数不小于5;(2)土工网(垫)30min时回弹恢复率不底于80%。
6.植草可采用撒播或喷播的方式进行,草籽播种宜选择在雨季前3~4个月进行,确保草有一定的生长时间。
(二) 土工网(垫)与含草籽无纺布植草护坡
1.土工网(垫)与含草籽无纺布复合植草护坡是通过土工网(垫)的固土作用、无纺布在植被长成之前的防冲刷作用,避免坡面表土流失并利于草种生长的植物防护形式。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1,边坡高度一般大于8m。
2.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3.无纺布与坡面密贴,上覆土工网,土工网顺坡面铺设,搭接宽度不小于0.1m,搭接部分每隔1m左右采用不短于0.3m木桩或U形钉固定。横向搭接亦按此法。
4.用于路堤或路堑边坡防护时,在护肩或堑顶及路基坡脚处的处理与土工网(垫)植草护坡相同。
5.土工网(垫)的基本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土工网(垫)水土保持能力系数不小于5;(2)土工网(垫)30min时回弹恢复率不底于80%。 (三)边坡土工格栅加筋与坡面植草护坡 1.边坡土工格栅加筋与坡面植草复合防护利用分层铺设的土工格栅与填土间的摩阻力,增强路堤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坡面溜坍和冲沟的发生,是对边坡较高且填料性质较差的各种土质或易风化的软岩块路堤边坡的较好的植物防护形式。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1.5。其中边坡高度小于10m时,坡面可采用一般植草防护,当边坡高度大于或等于10m时,可用土工网、土工网垫与植草结合防护或在适当位置设边坡平台,平台宽不小于1.0m。
2.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6
3.根据填料性质和当地气候条件等确定铺设土工格栅的宽度和层距。土工格栅的最小铺设宽度不应小于2.5m,每层土工格栅的间距,不宜小于一层填土的最小厚度,亦不宜大于1.0m。见图6—2。
4.应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其容许抗拉强度应大于或等于25kN/m。
三、 空心砖内植草护坡
1.空心砖内植草护坡的效果与骨架内植草护坡相近,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1,边坡高度一般不大于12m。空心砖的材料类型可根据当地建筑材料来源等情况选择采用混凝土或固化剂黏土砖成型件。砂石料缺乏地区,一般采用固化剂成型件型式。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2. 结构及材料要求 (1)空心砖一般做成六棱形,其尺寸根据当地的雨量大小和边坡抗冲蚀能力及抗风化能力确定。其常见尺寸见表6—3。
(2)空心砖强度不得低于C10混凝土。一般可采用水泥、粗砂、细砂和水配制,也可采用其它材料,如土壤固化剂、土、石屑、工业废渣等配制。
(3)采用空心砖护坡时,边坡坡脚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加固。砖的空心部分用土回填,坡面撒播种草或喷播植草防护。见图6—3。
7
(4)对于边坡较高,或当地雨量多且集中、边坡冲刷较严重,或边坡土质较差时,可采取边坡加筋或在边坡上设带排水槽的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与空心砖内植草护坡相结合使用。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整修好坡面,清除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 (2)混凝土空心砖应自下而上铺设,砖空心内植草应与砖面齐平。
四、骨架护坡
(一)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护坡 对当地雨量较多、边坡土质较差、坡面冲蚀较严重的土质(如膨胀土、粉土、砂类土等)、全风化的硬岩和易风化的软岩块边坡(粗粒花岗岩、砂砾岩、粉砂岩、泥质岩类等)或边坡较高、坡面比较潮湿、岩性较破碎的一般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护坡可有效地加强边坡的抗冲蚀、防风化能力,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
根据边坡的岩土质状况、边坡高度及坡率、水文地质特征等条件,骨架内可采用植草、空心砖内植草或客土植生、喷混植生、干砌片石、喷浆或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宜于草皮生长和铺填5~10cm厚黏性土(客土)后草皮能很好生长的砂类土、碎石类土等土质贫瘠的边坡,骨架内宜采用植草或客土植生;当地雨量多且集中,冲刷严重,宜采用带排水槽的骨架内植草或空心砖内植草;边坡经常有少量地下水渗出或比较潮湿,含水量较大,易发生溜坍或比较严重的坡面冲刷,当地有较丰富的石料来源,骨架内可采用干砌片石;易风化的强风化~弱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不宜于植物生长且岩体切割破碎,地下水不发育,坡面较干燥,骨架内宜采用客土植生、喷混植生、干砌片石、喷浆或喷混凝土等防护。下面主要介绍浆砌片石骨架内植草护坡的设计,其它类型可按本章相关部分内容并参照本小节进行设计。
1.骨架内植草护坡的边坡坡率不陡于1:1,单级边坡高度不宜大于15m,否则宜设置边坡平台,宽不小于2m。
2.草种应按表6-2因地制宜地选用。
8
3.结构及材料要求
(1)骨架应嵌入坡面一定深度,其表面应与草皮表面平顺。在雨量大且集中的地区,骨架可做成截水形式,以分流排除地表水。
(2)浆砌片石骨架一般采用拱型、人字型、方格型几种形式。骨架及其顶部和两侧0.5m及底部1.0m范围内镶边加固均应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
(3)人字型骨架和拱型骨架均由主骨架和支骨架组成。拱型骨架的主骨架与边坡水平线垂直,间距为4~6m,支骨架呈弧形,垂直线路方向的间距为4~6m,如图6—4。人字型骨架的主骨架与边坡水平线垂直,间距为6~8m,支骨架与主骨架成45°角,按人字形铺设,垂直线路方向的间距为3~5m,如图6—5。方格型骨架与边坡水平线成45°角,左右相互垂直铺设,方格间距3~5m,见图6—6。
方格型截水骨架如图6—7。
(4)为便利养护,应在适当位置设阶梯形踏步。 (5)工程数量可参见表6—4 ~ 表6—6。 4.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
(2)骨架砌筑前应按设计型式尺寸挂线放样,开沟挖槽,沟深视骨架嵌入深度而定。 (3)路堑边坡如有地下水露头,应将地下水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塞。
支撑渗沟+拱型截水骨架内喷播植草护坡正视图
60
9
人字型截水骨架内植草护坡正视图
1:100
10
1:100
面
1:100
(二) 卵石方格护坡
1.在有丰富卵石来源的地区,对土质路基的边坡冲刷防护或沙漠路基的风蚀防护,可采用卵石方格护坡,边坡坡率不陡于1:1.5。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卵石方格应相互垂直,并与水平线成45°,栽砌卵石应使其长轴与坡面垂直,入土深度不得小于卵石长度的一半。
(2)一般土质路基卵石方格防护四周应栽砌卵石加固,风蚀沙漠路堑堑顶,路堤坡脚应平铺1.5m宽卵石加固(图6—8)。
3.施工注意事项
(1)铺砌卵石前应将坡面松散土层清刷掉,并使坡面大致平整。
(2)铺砌卵石应自下而上进行,首先立铺方格骨架,再平铺方格内卵石。铺砌卵石时,卵石间应互相密贴紧实,缝隙应用小石子嵌紧。
11
(三)锚杆框架梁植草护坡
1.对高度较大的土质路堑边坡和堑坡中无不良结构面,但岩性破碎或软硬互层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护坡可有效地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框架内的喷混植生、客土植草等绿色防护,更可以加强边坡的抗冲蚀和抗风化的能力,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
2.锚杆框架梁护坡的设计如图6—9所示,图中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0°。边坡坡率不陡于岩土稳定边坡坡率,且不陡于1∶0.75。
3.锚杆采用非预应力的全长砂浆粘结型锚杆,其间距、长度应根据边坡地质情况确定。一般锚杆长可采用6m、8m两种,锚杆孔直径70mm,锚杆用2根HRB335级φ20或φ25钢筋点焊并联制作,杆身每隔1.5m设φ12mm钢筋的对中支架一个,锚杆外露弯折10cm,用厚0.05m的C20混凝土封闭。
4.非结构受力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采用构造配筋,锚杆亦非结构受力类型,为加强边坡及框架稳定性而设。框架梁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构成,其尺寸大小由地层情况及边坡高度确定。
5.锚杆孔内注浆为一次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施工。灌注M30水泥砂浆,使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6.框架梁埋深不小于0.1m,外露0.2m。框架内根据边坡地质情况采用喷混植生、客土植草等防护。
12
五、喷护
(一)喷浆及喷射混凝土
1.对易风化,但风化程度尚未达到强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喷浆及喷射混凝土护坡时,边坡坡率不陡于1:0.5。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喷浆护坡根据设备及施工条件可分为重力喷射和机械喷射。重力喷射的灰浆桶要高出喷浆点15m以上,桶底端接胶管和喷枪相接,借助位能喷射砂浆。喷射混凝土护坡采用机械喷射。
(2)喷浆厚度不少于5cm,喷混凝土厚度不少于8cm,沿边坡纵向间隔5~1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里面填塞沥青木条。视坡面的潮湿程度,沿上下左右间隔2~5m设泄水孔一个。
(3)喷浆或喷射混凝土防护的四周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其措施为: 顶部作深宽均为20cm的小型截水沟,沟底及沟帮用1:4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为10cm,亦可凿槽嵌入坡面内,嵌入深度不得小于10cm,且要和相衔接坡面平顺。两侧凿槽嵌入坡面内,嵌入深度不小于10cm(见图6—10)。
(4)坡脚岩石风化较严重时应作高1~2m,顶宽0.4m的浆砌片石护裙。
13
(5)材料及配合比
# 水泥: 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石灰: 采用新出窑烧透之块灰,不宜采用欠火及过火的石灰。
# 砂子: 重力喷浆采用纯净的细砂,粒径为0.1~0.25mm;机械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采用纯净的中砂,粒径为0.25~0.5mm,含土量不得超过5%,含水率以4%~6%为宜。
# 混凝土骨料: 采用纯净的砾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5mm,大于15mm的颗粒应控制在20%以下,片状及针状颗粒含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15%。
# 速凝剂: 速凝剂掺入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5%。 # 混合料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 (6)材料用量可参见表6—7。 3.施工注意事项
(1)喷浆前要清刷坡面危石及浮土。对边坡岩体较大裂隙要进行灌浆勾缝。
(2)喷浆及喷射混凝土的顺序是自上而下逐次喷射,并且先喷凹处和孔洞。重力喷浆一般分3~4次喷射,机械喷浆一般分2~3次喷射,混凝土一般一次喷射达设计厚度。两次喷射间隔时间以上次喷射灰体达到初凝为宜。喷射砂浆或混凝土时,应使喷枪垂直坡面,最大偏斜角不宜超过15°,喷枪嘴移动方式可为圆圈法或条形循回法,喷浆作业如当日未完应留有毛边茬,以使翌日继续作业时衔接。机械喷浆或喷混凝土时,喷枪与坡面的距离一般不应大于1.5m,以1m左右为佳。
(3)当喷射作业完毕后立即用茅草或草袋将灰体覆盖。当灰体达到初凝后,立即开始洒水养生,使灰体表面经常保持湿润,养生持续时间一般为7~10天。
14
(4)水泥石灰砂浆所用石灰必须在喷浆前7~14天用水熟化,淋滤成膏状。重力喷浆所用砂浆必须在浆桶中搅拌均匀,并且边搅边喷以防堵塞喷枪胶管。每当喷射作业暂停时必须将喷枪胶管冲洗干净。机械喷浆和喷射混凝土正式作业以前应进行试喷,以确定合适的水灰比。结冰季节及大雨天气严禁进行喷射作业。喷护前如发现坡面有地下水出露,应根据水量大小和分布情况,设置泄水孔或边坡渗沟,将地下水引出。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防护工程要经常检查、维修,杂草要及早拔除,开裂要及时灌浆勾缝,脆落要尽早补喷。发现灰体潮湿应查明地下水情况,在适当部位凿孔,将地下水引出。
(二)喷掺砂水泥土
1.对易受冲刷的土质路堑边坡,采用喷掺砂水泥土护坡时,边坡坡率不陡于1:0.75。 2.结构与材料要求 (1)边坡喷掺砂水泥土厚度6~10cm,沿边坡纵向间隔5~1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里面填塞沥青木条。视坡面的潮湿程度,沿上下左右间隔2~5m设泄水孔一个。 (2)喷掺砂水泥土防护的四周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 (3)材料及配合比
材料为水泥、砂、黏性土,参见“喷浆及喷射混凝土”材料要求。 混合料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必须清刷坡面松动土层,坑凹处回填夯实。
(2)喷掺砂水泥土的顺序是自上而下逐次喷射,一般一次喷射达到厚度。
(3)当喷射作业完毕后立即用茅草或草袋将灰体覆盖。当灰体达到初凝后,立即开始洒水养生,使灰体表面经常保持湿润,养生持续时间一般为7~10天。
(三)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1.对易于风化,但风化程度尚未达到强风化的岩石边坡,当其地下水不发育、坡面较干燥时,可采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护坡,其边坡坡率和高度可不受限制。
2.结构与材料要求 (1)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均匀拌入钢纤维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压强度。
(2)边坡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度不小于6cm,在钢纤维混凝土表面再喷一层1cm厚的水泥砂浆,防止钢纤维外露产生锈蚀。视边坡表层稳定情况,坡面加设短锚杆,一般每平方米设一根锚杆,锚杆采用φ16mmⅠ级钢筋,长1.0m,按正方形或梅花形布置。
(3)沿边坡纵向间隔5~1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用沥青木条填塞。视坡面的潮湿程度,沿上下左右间隔2~5m设一个泄水孔。 (4)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防护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可采用与喷浆及喷射混凝土护坡相同的措施处理(图6—11)。坡脚岩石风化较严重时应作高1~2m,顶宽0.4m的浆砌片石护裙加固。
15
(5)材料和配合比
# 水泥: 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 采用纯净的中粗砂,粒径为0.25~0.5mm,含土量不得超过5%。 # 粗骨料: 采用纯净的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mm。
# 钢纤维: 掺入量70~90kg/每立方混凝土,直径0.4~0.5mm,长20~25mm,长径比40~60。
# 速凝剂: 速凝剂掺入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5%。 # 混合料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6)材料用量参见表6—8。
3.施工注意事项
(1)首先要清刷坡面危石及浮土,对边坡岩体较大裂隙要进行灌浆勾缝。
(2)清扫坡面后,用高压水冲洗坡面。待坡面稍干后,开始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在明显凹凸不平处,先用喷射混凝土填平补齐。搅拌混合料时宜采用钢纤维插料机向混合料中添加钢纤维,喷射机的进料口应加设2cm的筛网,以防大石子和成团钢纤维进入,堵塞机具。 (3)当喷射作业完毕后立即用茅草或草袋将灰体覆盖。当灰体达到初凝后,立即开始洒
16
水养生,使灰体表面经常保持湿润。养生持续时间一般为7~10天。
(4)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正式作业以前应进行试喷,以确定合适的水灰比。结冰季节及大雨天气严禁进行喷射作业。喷混凝土前如发现坡面有地下水出露,应根据水量大小和分布情况,设置泄水孔或边坡渗沟,将地下水引出。
(5)喷射混凝土防护工程要经常检查、维修,杂草要及早拔除,开裂要及时灌浆勾缝,脱落要尽早补喷。发现灰体潮湿应查明地下水情况,在适当部位凿孔,将地下水引出。
六、挂网喷护
(一)挂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
1.对风化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或较高陡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挂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可加强边坡的稳定性。其边坡坡率不陡于1:0.5。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挂网可为预制铁丝网、机编铁丝网或土工格栅,采用锚杆将网固定在边坡上。根据边坡岩石性质和风化程度确定挂网类型和锚固深度。铁丝网间距一般为20~25cm,采用土工格栅时网孔孔径不得小于4cm。锚杆锚固深度为1~2m,一般每平方米设一根锚杆,采用预制铁丝网时可在每个预制铁丝网框架上布置一根。对岩层较破碎地段须加设随机锚杆,锚杆锚固深度不小于2m。如图6—12。
(2)喷浆厚度不小于5cm(当采用土工格栅时喷浆厚度不小于8cm),分2~3次喷射,喷混凝土厚度不小于8cm。沿边坡纵向间隔10~15m设伸缩缝一道(采用预制铁丝网时,沿框条延伸方向每隔10~12.5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里面填塞沥青木条。视坡面的潮湿程度,沿上下左右间隔2~5m设一个泄水孔。
(3)防护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采用预制铁丝网时,封闭措施同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采用机编铁丝网或土工格栅时,坡面上两侧边缘可采用锚固深度0.5m、锚杆间距0.5m的封闭锚杆封闭,堑坡顶可采用厚0.3m的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平台封闭。坡脚岩石风化较严重时,应作高1~2m,顶宽0.4m的浆砌片石护裙。
17
18
(4)材料及配合比
锚杆:采用φ16~φ20mm钢筋。
预制铁丝网:框条采用φ6mm钢筋,铁丝网采用直径不小于φ2mm的普通镀锌铁丝,绑扎铁丝采用φ0.5~1mm的普通铁丝,机编铁丝网采用直径不小于φ2.5mm的普通镀锌铁丝。
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拉伸土工格栅,当延伸率为5%时,抗拉强度不低于10KN/m。 水泥砂浆及混凝土所用材料和要求同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 当采用机编铁丝网或土工格栅时,长边应相互搭接并挂在同一根锚杆上,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
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 (5)材料用量参见表6—9。
19
每平方米材料预算用量表 表6—9
3.施工注意事项
(1)首先清刷边坡表面松动土石及全风化岩层,并使坡面大致平整,凹坑进行嵌补。采用预制铁丝网时堑顶挖截水沟,两侧凿槽,采用机编铁丝网或土工格栅的堑顶设浆砌片石封闭平台。
(2)锚杆孔孔深应比锚固深度深10~20cm,并用水泥砂浆固定锚杆,当固定锚杆的砂浆强度达70%时,将铁丝网或土工格栅按设计要求安装在边坡锚杆上。铁丝网或土工格栅距坡面一般为1~2cm。
(3)喷射砂浆或混凝土及其养生的要求同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 (4)喷浆及喷射混凝土厚度要均匀,不得使铁丝及锚杆头外露。灌注固定锚杆的砂浆时,要捣固密实,以保证锚杆牢固。当边坡有地下水出露时,必须设泄水孔将地下水引出。防护工程要经常检查维修,发现开裂应及时灌浆勾缝。当堑顶岩体裂隙切割严重时,顶部截水沟位置应适当外移,封闭平台应适当加宽。
(二)挂网喷混植生
1.喷混植生护坡的前提是边坡稳定。因此,对于软质岩和强风化硬质岩边坡,边坡较高陡或岩体切割较破碎时,需采用锚杆挂网加固以稳定岩床。挂网喷混植生护坡的边坡坡率不陡于1:0.5。锚杆和挂网的要求参见挂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种植基材及草种要求参见喷混植生护坡。挂网喷混植生护坡的断面形式见图6—13。
20
2.施工注意事项,参见喷混植生及挂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的相关内容。
七、砌石防护
(一)干砌片石护坡
1.在盛产石料的地区,对易受表水冲刷的土质路堤边坡和经常有少量地下水渗出的路堑边坡,采用干砌片石护坡可防止边坡溜坍变形并利于排除地下水,保证边坡的稳定。其边坡坡率一般应等于或缓于1:1.25。
2.结构和材料要求
(1)干砌片石护坡厚度不小于0.3m,并在其下设碎石或砂砾垫层厚不小于0.1m。基础选用较大石块砌筑,其埋深至侧沟底,基础与侧沟相连时,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图6—14)。
(2)砌筑石料的最低强度等级为MU30。 (3)工程数量可参见表6—10。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将溜坍、剥蚀、冲刷等处清除,坑凹处回填夯实。 (2)砌筑石块的施工顺序应自下而上进行,石块应栽砌,接缝要错开,石块应彼此镶紧,缝隙间用小石块填满塞紧。
(二)浆砌片石护坡 1.浆砌片石护坡的分类
在有石料来源的地区,对各种易风化的岩石边坡和土质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时,边坡坡率应等于或缓于1:1。浆砌片石护坡分为等截面护坡和肋式护坡两种。一般采用等截面护坡,肋式护坡是在进行大面积边坡防护时,为增加其自身稳定性而采用,其型式有: (1)表层肋式护坡:适用于岩层破碎,但不易凿槽的岩石边坡(图6—15)。
(2)里层肋式护坡:多用于大面积的土质边坡和各种易于风化的软质岩层堑坡(图6—16)。
(3)柱状肋式护坡:用于表层曾发生溜坍,经刷方修整坡面的土质堑坡,其肋柱宽度一般不小于1.0m,嵌入深度不小于0.4m(图6—17)。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护坡厚度视边坡高度和陡度而异,一般为0.3~0.4m。边坡过高时应分级设平台,每级高度不宜超过15m,平台宽度视上级护坡基础的稳固性而定,一般不小于2.0m。 (2)在大面积防护时,应在坡面适当位置设台阶形踏步,以利养护维修。
(3)护坡应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石料选用不易风化的岩石,其最低强度等级为MU30。
(4) 路堑浆砌片石护坡基础应埋置在路肩线以下不小于1.0m,并不高于侧沟砌体底面;当地基为冻胀土时,应埋置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必须清刷坡面松动土层,必要时进行夯实以防由于坡面沉落而引起护坡破坏,在路堤边坡上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时,应待路堤沉降基本停止后再施工; (2)浆砌前应将石料表面泥土冲洗干净;
(3)要经常进行养护维修,当发现有破坏情况应立即修补,以防病害扩大。
(三)浆砌片石护墙
1.浆砌片石护墙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对各种土质边坡及易风化剥落的岩石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墙时,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0.5。浆砌片石护墙分为实体护墙、空窗护墙、肋式护墙和拱式护墙,其适用范围分别为:
实体护墙:适用于土质或破碎岩石边坡。
空窗护墙:当边坡坡率等于或缓于1:0.75时,可采用空窗护墙。如地下水不发育,坡面比较干燥,空窗内采用喷护;如地下水发育,空窗内采用干砌片石。
肋式护墙:适用于边坡岩层完整,且坡度较陡的情况。
拱式护墙:适用于边坡下部较完整,仅需保护上部边坡的情况。 2.结构及材料要求
(1)等截面护墙厚度为50cm,当墙面坡率为1:0.5时,单级护墙高度不宜超过6m,当墙面坡率缓于1:0.5时,单级护墙的高度不宜超过10m。变截面护墙顶宽为40cm,底宽视墙高而定,单级护墙的高度不宜超过12m。
(2)等截面护墙的墙背坡率n与墙面坡率m相同,墙底倾斜度x=0.2。变截面护墙的
n=m-
120
,墙底倾斜度采用x=0.2及x=m两种。当为土层(包括碎石土,黄土等)地基
时采用x=0.2的护墙,当为岩石地基时可以采用x=0.2或x=m,拱式护墙基底倾斜度采用x=m。实体护墙断面设计如图6—18所示。
空窗式护墙、肋式护墙、拱式护墙见图6—19 ~ 6—22。
(3)护墙应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石料选用不易风化的岩石,其最低强度等
级为MU30。
(4)上下级护墙之间应设平台,平台宽度决定于上级护墙能修筑在坚实牢靠的地基上,勿使其压力传递至下级护墙为原则,但为了方便养护维修,一般不宜小于2.0m,平台面设4%的排水坡,台缘(即下级护墙顶宽范围内)采用平坡,以增进工务养护维修的安全,平台厚度均采用40cm。
(5)为增加护墙的稳定性,凡高于8m的护墙,于墙背中部设置耳墙一道,墙背坡率n≤0.55时,耳墙底宽采用50cm,墙背坡率n>0.55时,耳墙底宽采用100cm。
(6)护墙墙顶设置厚30cm的墙帽,并使其嵌入边坡20cm,以防雨水灌入墙背。
(7)在土质地基上护墙的基础应埋置在路肩线以下不小于1.0m,并不应高于侧沟砌体底面,当地基为冻胀土时,应埋置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
(8)封闭式护墙应留10×10cm(或直径10cm的圆孔)的泄水孔,排水坡4%,若墙后排水不良或有冻胀现象时,可在其后0.5×0.5m范围内设窝状反滤层。一般情况下泄水孔是上下左右间隔2~3m交错设置,当地下水发育时,再酌情增加。反滤层可采用砂砾石或土工合成材料填筑。 (9)沿线路方向护墙每隔10~2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护墙高度大于或等于6m,应设置检查梯和栓绳环,多级护墙还需在上下检查梯之间的平台上设安全栏杆。
3.施工注意事项
(1)护墙墙背必须与路堑坡面密贴。边坡有局部超挖或凹陷时,应先行挖台阶然后用与墙体相同的砌体砌筑,不可回填土石或采用干砌片石。严禁使用易风化岩石做砌体材料。 (2)地下水露头处应增设引水设施。
(3)边坡开挖后,如有松动岩石,应先清除然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