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细菌性皮肤病
脓疱疮(impetigo )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诊断】
1.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儿童多见。
2. 寻常型脓疱疮皮损为粟粒至黄豆大红斑,表面有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疱壁薄,周围有红晕,破裂后形成糜烂、上面覆蜜黄色痂。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好发于面部尤其口周、鼻孔附近、耳廓及四肢。
3. 大疱型脓疱疮皮损为散在性大疱,周围红晕不明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
4. 自觉瘙痒。重症者可伴邻近淋巴结肿大,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5.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鉴别诊断】
1. 丘疹型荨麻疹:在风团样红斑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好发于四肢、躯干,成批出现,反复发生,瘙痒症状突出。
2. 水痘:发疹时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在1~2天内散发全身,主要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同时见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各时期的皮疹,口腔粘膜常受累。
3. 湿疹:皮损为多形性,瘙痒较明显,易反复发作。
【治疗】
1. 全身治疗:皮损较广泛、严重者及有全身症状者给予敏感的抗生素。
2. 局部治疗: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常用红霉素、新霉素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3. 对新生儿脓疱疮。可采用暴露干燥疗法。对深脓疱疮,可先去痂皮,再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溃疡愈合。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该型金葡菌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直接破坏表皮细胞间桥粒芯蛋白-1型而引起发病。
【诊断】
1. 主要见于新生儿。
2. 常始发于口腔及眼周,红斑于1~2日内延及躯干及四肢。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现象,局部有疼痛。
3. 轻者1~2周皮损干燥结痂痊愈,重者可伴高热、呕吐、腹泻,或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治疗】
1. 及早应用抗生素。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加强支持疗法,如输血等。
3. 加强护理,注意保暖。注意口腔和眼部的护理。
毛囊炎(folliculitis)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诊断】
1. 成人多见。好发于头部、颈项部、臀部及外阴部等。
2. 皮损为毛囊性炎性丘疹,周围有红晕,顶端渐形成脓疱,大多分批发生,互不融合。脓疱破溃后可排出少量脓血,结成黄痂。
3. 自觉轻度痒痛。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治疗】
1. 全身治疗:酌情选用抗生素。
2. 局部治疗:可涂以2%碘酊或0.5%新霉素等抗生素软膏。
须疮(sycosis )
是发生于胡须部位的化脓性毛囊炎。
【诊断】
1. 好发于上唇近鼻部及下颌胡须处。
2. 损害为毛囊炎性丘疹或脓疱, 中心有须毛贯穿。皮损可孤立亦可簇集。
3.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
4. 自觉痒、烧灼感或疼痛。
【鉴别诊断】
1. 须癣:常发生于下颌及颊部,为簇集性脓疱、水肿及浸润,炎症现象明显,取材镜检可找到真菌。
2. 寻常狼疮:有狼疮结节及溃疡,病理组织相有特征性改变。
【治疗】
基本同毛囊炎。平时注意避免剃须时的损伤皮肤。
须部假性毛囊炎(pseudofolliculitis barbae)
为修剃胡须时,将毛的尖端穿透入囊壁内或卷曲于皮内所引起胡须部异物炎症反应。可继发细菌感染。
【诊断】
1. 多见于胡须卷曲且经常刮剃者。常发生在颈部两侧或下颌角弓处。
2. 皮疹表现为在胡须部位发生的炎症性丘疹、脓疱或结节。严重者可破坏毛囊和残留瘢痕。
【治疗】
1. 改变刮剃胡须方法,少剃为宜。
2. 可使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软膏,也可用0.05%~0.1%维甲酸软膏。
秃发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decalvans)
为一种破坏性、留有永久性秃发的毛囊炎,在脓疱中可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病人有皮脂溢出或长期脂溢性皮炎的病史。
【诊断】
1. 初起为毛囊性红斑、丘疹,后演变为丘疹性脓疱。
2. 愈后留有圆形或椭圆形瘢痕,瘢痕四周附近的毛囊又发生散在性大小不等的红斑、脓疱及瘢痕性秃发,以致皮损范围不断地远心性向四周扩大。
3. 自觉瘙痒或无任何感觉。
4. 病程缓慢,可经过数年或数十年不愈。
5.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鉴别诊断】
1. 黄癣:皮损形成片状红肿的痈状隆起,有污秽色痂皮,常伴鼠臭味,真菌检查阳性。
2. 寻常狼疮:通过病理切片可鉴别。
3. 毛囊粘蛋白病:皮损为丘疹斑块或结节,有浸润,通过病理切片可鉴别。
【治疗】
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极严重者可联合所使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可试用夫西地酸(fusidic acid)。
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keloidalis nuchae)
又称头部乳头状皮炎或瘢痕疙瘩性痤疮。是发生于后头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易引起瘢痕和瘢痕疙瘩。其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白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诊断】
1. 初发损害为毛囊性丘疹,逐渐扩大、融合,形成不甚规则或成群的大小不等的结节,可形成脓肿和窦道,最后形成高低不平的肥厚瘢痕,其上可见数根头发成簇地从一处皮肤穿出。
2. 常累及后颈部发缘上下。
3. 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伴有皮脂溢出、痤疮和瘢痕疙瘩素质的男性患者。
4. 病程极为缓慢,常可迁延数年或十年之久。
【治疗】
1. 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2. 可用5%新霉素软膏或其他抗生素外用制剂。
3. 口服广谱抗生素。也可以试用抗生素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同时合并应用。
4. 对顽固难治者,可切除后植皮。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perifolliculitis capitis abscedens et
suffodiens)
是一种少见的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本病是否与细菌感染直接有关尚有争议,推测其可能为一种自身免疫反应。
本病常与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同时并发,由于此三种疾病发病机制和组织病理变化均相似,故将此三种病统称为毛囊闭锁三联症(follicular occlusion triad)。系多数聚集的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在深部融合后相互贯穿形成的脓肿。
【诊断】
1. 主要发生于头部,尤其顶、枕部多见。
2. 损害初起为毛囊和毛囊周围炎,逐渐增大形成半球形结节,结节软化后形成脓肿,破溃后成为多数瘘孔,有脓汁流出。
3. 皮损相互融合成带窦道的脓肿,伴有弯曲的嵴突或隆起。
4. 皮损痊愈留有瘢痕,导致永久性脱发。
5. 感染加重时可伴疼痛。
6.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治疗】
1. 切开引流并进行整形缝合。
2. 局部或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米诺环素等。
3. 试用异维A 酸(isotretinoin )口服。
疖与疖病(furuncle and furunculosis)
是由葡萄球菌侵犯毛囊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反复发生多数疖者称为疖病。
【诊断】
1. 好发于头面、发际、颈项及臀部等。
2. 初起为圆锥形毛囊性炎性丘疹或结节,基底有明显炎性浸润。自觉灼痛和压痛。附近淋巴结常肿大。结节中央渐变软,顶部出现黄白色脓栓,除去脓栓,排出血性脓液和坏死组织,以后炎症逐渐消退。
3. 严重者可有全身症状。
4. 慢性疖病患者常合并糖尿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
【治疗】
1. 局部治疗:抗菌消炎,早期可用热敷或鱼石脂软膏;如已化脓,应切开排脓引流。忌挤压,尤其是发生在鼻翼两旁及上唇部者,以免导致细菌沿血行进入海绵窦而引起颅内感染。
2. 全身治疗:病情较重者可口服广谱抗生素。
3. 物理治疗:可酌情选用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及音频电疗等。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痈(carbuncle)
系指由两个以上的疖融合形成深在的软组织感染。
【诊断】
1. 皮损初发时为弥漫性浸润硬块,表面呈紫红色,紧张发亮,境界不清,疼痛明显。继而表面出现多个脓头,损害扩大加深,严重时表面呈蜂窝状,有波动感。
2. 损害好发于颈项部、背部、腰部、臀部及大腿等处。
3. 多伴有高烧、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时者可伴发败血症。
4. 多见于成人。
【鉴别诊断】
蜂窝织炎:局部呈弥漫性红肿、浸润,境界不清,表面无多个脓头。
【治疗】
1. 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
2. 局部可用50%硫酸镁溶液或75%酒精湿敷,或外用鱼石脂软膏。
3. 如发现有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应及时治疗。
4. 加强支持疗法。
蜂窝织炎(cellulitis)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广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诊断】
1. 皮损初期为弥漫性浸润性红肿,境界不清,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其上可发生水疱。以后出现化脓、出血坏死,甚至坏疽。
2. 局部疼痛显著,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 有局部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鉴别诊断】
丹毒:为境界清楚的炎症性红斑,病损较浅,浸润较轻。
【治疗】
1. 加强营养。可给予维生素、止痛、退热等药。
2. 全身给予大量敏感的抗生素。
3. 局部疗法:热敷,患肢休息。可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物理疗法。局部形成脓肿后,需切开引流。
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为好发于腋部和会阴部的大汗腺慢性炎症。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
1.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好发于腋窝及外生殖器。
2. 皮损为皮下结节,比豌豆大,表面红肿,有疼痛及压痛,有些结节顶端有小脓疱。
3. 病程进展缓慢,经过数周或数月后形成不规则成群结节,可形成脓肿、窦道或瘘管。
病程可长达多年。
4. 一般在夏季出汗多时病情复发或加重。
5. 可伴有聚合性痤疮、臀部等部位毛囊炎。
【治疗】
1. 口服广谱抗生素。
2. 口服维A 酸制剂,首选异维A 酸。
3. 有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
4. 病情顽固、严重且局限者可试用浅部X 线照射治疗。
猩红热(scarlet fever)
由A 组B 型链球菌感染过程中产生的红疹毒素引起的弥漫性红色斑疹。主要通过空气传染。
【诊断】
1. 突然起病,有高热、咽痛,舌乳头红肿,状似杨梅。颌下淋巴结肿大。
2. 皮疹多在发病后1~2天出现,从颈部开始,逐渐向躯干、四肢蔓延。为弥漫性细小的红斑,压之褪色。在肘窝、腋窝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呈深红色淤点状线条, 称帕氏线。第二周开始出现广泛性脱屑。额部及面颊部潮红,口周苍白。
3. 多见于儿童。
4. 实验室检查: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加,晚期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咽拭子培养,可分离出A 组B 型链球菌。
【鉴别诊断】
1. 幼儿急疹及风疹:无咽部病灶;无广泛性脱屑。
2. 麻疹:起病初期有明显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口腔粘膜斑,起病后第四天出疹,面部皮疹间有正常皮肤存在。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其特征性血象,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4. 猩红热样发疹型药疹:多见于成人,有服药史,一般情况好,皮疹可从任何部位开始。无杨梅舌,无帕氏线,无口周苍白。
【治疗】
1. 卧床休息,隔离患者。
2. 首选青霉素,重症患者应加大剂量或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敏感抗生素。
丹毒(erysipelas)
由B 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诊断】
1. 皮损好发于小腿、足背和面部,为鲜红色水肿性斑片,有灼热感,疼痛及压痛明显,严重者可发生水疱。常伴附近淋巴结肿大,小腿丹毒常伴发足癣。面部丹毒常由鼻部炎症、抠鼻、掏耳等引起。
2. 病程多为急性经过。
3. 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
4. 皮损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者,称为复发性丹毒,时间长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生于小腿的亦称象皮腿。
5. 实验室检查: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鉴别诊断】
1. 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局部有瘙痒,无全身症状。
2. 蜂窝织炎:红肿境界不清,浸润深,化脓现象明显。
【治疗】
1.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小腿丹毒应卧床,抬高患肢。积极治疗足癣、鼻炎等。
2. 全身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或疗效不明显者,可选用其他敏感抗生素。疗程应持续1~2周。
3. 物理治疗:可作紫外线照射。
臁疮(ecthyma)
又称深脓疱疮,多由B 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诊断】
1. 发于小腿与臀部。
2. 皮损初起为炎性水疱或脓疱,损害逐渐扩大向深部发展,中心坏死,表面形成黑色痂,如蛎壳状,痂脱后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自觉灼痛。
3. 抗生素治疗数周后痊愈。愈后留有瘢痕和色素沉着。
【治疗】
1. 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
2. 口服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下疳样脓皮病(chancriform pyoderma)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纽扣状浅表溃疡,很似梅毒性下疳。
【诊断】
1. 好发于面部,尤其在眼睛附近。也可发生在生殖器部位。
2. 初起为丘疹、脓疱,后逐渐扩大,破溃后形成浅表性如梅毒下疳样溃疡,表面有分泌物或脓痂。
3. 皮损多单发,无自觉症状,附近淋巴结肿大。
4. 病程2周至数月,愈后留有表浅性瘢痕。
5. 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及梅毒血清试验均阴性。
【鉴别诊断】
1. 梅毒性下疳:暗视野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如果发病初期阴性,在反复检查后应出现阳性。
2. 原发性皮肤结核:发病较缓慢,组织病理有特征性。
3. 鳞癌:病程长,组织病理可资鉴别。
【治疗】
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
脓疱性细菌疹(pustular bacterid)
可能与感染性病灶有关。有人认为本病与掌跖脓疱型银屑病、连续性肢端皮炎同属一种
病,统称为掌跖脓疱病。
【诊断】
1. 为慢性顽固性脓疱疹,常对称性发生于手掌、足跖。
2. 与感染性病灶有直接关系,清除病灶本病可痊愈。抗生素治疗有效。
3.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尤其在发作期。
4. 对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呈阳性皮肤过敏反应。
5. 病理检查表皮下层有单房性水疱。
6. 脓疱内疱液细菌培养阴性。
【鉴别诊断】
1. 连续性肢端皮炎:常发生于轻微外伤之后,呈单侧性,常由指端开始,伴有甲廓感染及甲的变化。
2. 脓疱型银屑病:身体其他部位有典型的银屑病损害。
3. 手足癣:皮损镜检可发现真菌。
【治疗】
口服抗生素。
化脓性甲沟炎(pyogenic paronychia)
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诊断】
1. 急性甲沟炎
(1)常继发于局部外伤、撕裂及咬伤之后。
(2)初起时甲沟轻度红肿、疼痛及压痛。
(3)可自然消退或化脓,严重者可演变为甲周围炎或甲下脓肿,疼痛加剧。
2. 慢性甲沟炎
(1)工作中经常受到潮湿浸渍历史。
(2)病程慢性,甲沟有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剥脱. 严重时甲沟流脓,甲松动脱落。
【治疗】
1. 避免外伤、撕裂;必须接触水时,应在棉手套外再戴橡胶手套。
2. 口服广谱抗生素。
麻风(leprosy)
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
【诊断】
1. 临床表现分型
(1)结核样型麻风
1)皮损为大的红色斑片,或由成簇的丘疹形成的片状或环状损害,边缘清楚,表面干燥,可有鳞屑,伴以毳毛脱落、闭汗和明显的浅感觉障碍。损害好发于易受摩擦部位。
2)周围神经损害出现早而明显,一般只累及1~2根神经干,如耳大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变粗变硬。
3)细菌检查为阴性,麻风菌素试验呈强阳性,细胞免疫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1)皮损为淡红斑或斑块,有时在大片损害附近出现卫星状损害。
2)浅感觉障碍出现较结核样型稍迟且稍轻。
3)查菌阳性(+~2+),麻风菌素试验弱阳性,细胞免疫功能比正常人低下。
(3)中间界线类麻风
1)皮损可为多种形态和多种颜色。分布广泛,多不对称。
2)周围神经损害比结核样型轻。
3)查菌阳性(2+~4+),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细胞免疫功能介于两极型之间。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1)皮损主要是浅在的弥漫浸润,常呈粉红色,分布较广,有对称倾向。
2)浅表感觉障碍较轻,出现较迟。
3)周围神经干累及数目较多,粗大,质软。
4)眉毛和睫毛稀少或脱落。
5)查菌强阳性(4+~5+),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细胞免疫功能有缺陷。
(5)瘤型麻风
1)皮损中期浸润明显,晚期呈弥漫性深在浸润,伴暗红结节,面部为狮面状。眉、发
脱落明显。
2)周围神经损害以及淋巴结、睾丸、眼和内脏的受累程度随病期逐渐加重。
3)查菌极强阳性(5+~6+),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缺陷。
2. 组织病理
(1)结核样型麻风:真皮全层围绕血管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呈现结核样结构。毛囊、汗腺、皮脂腺显示不同程度的破坏。
(2)瘤型麻风:真皮全层弥漫特征性的含泡沫细胞(麻风细胞)的肉芽肿。表皮下显示一无浸润带。
符合以下4条中2条或2条以上者一般可确诊麻风:①有皮损并伴有浅感觉障碍及闭汗;②周围神经干或皮神经粗大;③皮损病理组织切片内查到麻风杆菌;④病理组织学检查存在特异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与麻风皮疹相似的皮肤病很多,常见的有:皮炎湿疹、结节病、环状肉芽肿、寻常狼疮等。主要区别是:多数皮肤病有痒感,无麻木闭汗;浅神经不粗大;麻风杆菌检查阴性;组织病理有各自相应的特点。
【治疗】
1. 多菌性(除结核样型外)采用麻风联合化疗:利福平600mg 1次/月,监服。氯法齐明(氯苯吩嗪)300mg ,1次/月,监服。氨苯砜100mg ,1次/月,自服。15岁以下减量。疗程24个月,每月随访一次,连续随访5年或更长。
2. 少菌性(结核样型及大部分界线类偏结核样型):利福平600mg ,1次/月,监服。氨苯砜100mg ,1次/月,自服,15岁以下减量。疗程6个月。
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 of skin)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损害。
【诊断】
1. 寻常狼疮(lupus vulgaris)
(1)好发于面部、颈部。
(2)初起为红色结节,质软,可逐渐增大增多,相互融合成片,结节用玻片压疹时呈
苹果酱颜色,结节自行吸收或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的溃疡,愈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自觉症状轻微。
(3)病程常迁延数十年不愈。在愈合的瘢痕上可形成新的皮损。
(4)组织病理:真皮内可见典型的结核结构,即由聚集成群的上皮样细胞和多少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组成,中心可有干酪样坏死,外周绕以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
(5)组织中可查到结核分枝杆菌。
2. 疣状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verrucosa cutis)
(1)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
(2)初起为暗红小结节,浸润明显,以后形成疣状或乳头状隆起的斑块,质地硬,境界清,覆灰白色粘着性鳞屑或痂皮,压迫可有脓液外溢。损害向外周发展,中央形成萎缩性瘢痕。自觉微痒。
(3)病程极慢性,逐渐发展扩大。
(4)组织病理:基本同上。
(5)组织中可查到结核分枝杆菌。
3. 颜面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faciei):目前认为本病是与玫瑰痤疮相似的一种特殊的皮肤肉芽肿样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结核。
(1)皮损散在分布于面部,特别是眼睛周围。
(2)基本损害为圆形或椭圆形黄红色针头至绿豆大的小结节,中心可有坏死,玻片压诊呈棕黄色果酱样外观,无化脓。病程自限性,数年内可自行消失。
(3)好发于青年。愈后往往留有色素性萎缩性瘢痕。
(4)组织病理示结核样结构。
【鉴别诊断】
1. 需与寻常狼疮鉴别的有:
1) 结节病:结节较坚实,有浸润感,一般不破溃。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组织病理上有典型改变。
2) 盘状红斑狼疮:无狼疮结节及溃疡,红斑上有粘着性鳞屑,底面附着毛囊角质栓。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3) 结节性梅毒疹:皮损发展较快,质硬如软骨,铜红色,溃疡呈穿凿状。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病理改变主要为浆细胞浸润及血管变化。
4) 深部真菌病:结节常破溃、结痂,真菌培养阳性。组织病理学有助于鉴别。
5) 结核样型麻风:结节稍硬,患处感觉障碍为其特点,有周围神经粗大及肢体麻木畸形。
2. 需与疣状皮肤结核鉴别的主要是着色真菌病,该病皮损为斑块疣状增生,炎症明显,作真菌或病理学检查均能查到真菌。
3. 需与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鉴别的有:
1) 寻常痤疮:有多种形态皮损,可见黑头及白头粉刺为其特点。
2) 玫瑰痤疮:皮损好发于鼻部及面中部,潮红明显,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治疗】
寻常狼疮及疣状皮肤结核:以全身用药为主。常用药物有异烟肼0.1g ,1日3次,口服;异烟腙0.5g ,1日2~3次,口服。多数病人单一用药即有效,应持续治疗至病损消退后2个月。也可用对氨基水杨酸、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常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可口服四环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也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或维A 酸类药物。本病能自然痊愈。
硬红斑(erythema induratum, Bazin ’s disease)
对本病的性质尚有争议,目前大多认为系一种结核性血管炎。
【诊断】
1. 好发于小腿屈侧,为1~2 cm 直径大小的暗红色硬结,压痛明显。结节可自行消退,也可破溃形成边缘不整的深溃疡,排出淡黄色带有干酪样物质的稀脓液,愈后留萎缩性瘢痕。
2. 病程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3. 多见于中年女性,患者常有肺结核或其他结核病灶。
4. 组织病理示血管炎改变以及小叶性脂膜炎,可伴有结核样结构。
【鉴别诊断】
1. 结节性红斑:病程较短,进展较快,皮损无化脓破溃,好发于小腿胫前。
2. 三期梅毒疹:梅毒性树胶肿通常为单侧,单发,梅毒血清学试验以及组织病理可资鉴别。
【治疗】
寻找及处理体内结核病灶。单用抗结核药对皮损效果不明显。可同时口服或外用皮质类
固醇制剂。形成溃疡者,可加用抗生素。
游泳池肉芽肿(swimming pool granuloma)
由非典型分枝杆菌中的海鱼分枝杆菌或称游泳池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局限性皮损。
【诊断】
1.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有在游泳池或养鱼池中皮肤受外伤的历史。
2. 好发于易受外伤的部位。潜伏期约3周。
3. 皮损常为单发,在感染处出现红褐色小丘疹、小结节或斑块,可破溃形成浅表性小溃疡。多无自觉症状。
4. 病情缓慢进展,可持续数年,也可在数月后自行消退。组织病理与结核性肉芽肿很相似,无干酪样坏死。
5. 在病损处取标本,研磨后作细菌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鉴别诊断】
1. 寻常狼疮及疣状皮肤结核:组织病理示典型结核结构,抗结核治疗有效。
2. 孢子丝菌病:皮损真菌培养阳性。组织病理示慢性肉芽肿改变,经PAS 染色,有时在巨细胞内可见到真菌孢子,有时见到星状体。碘化钾及抗真菌治疗有效。
【治疗】
口服增效磺胺甲恶唑或利福平。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又称良性淋巴网状细胞增多症。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杆菌。由猫抓接种感染所致。
【诊断】
1.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多数病人有接触猫尤其是被猫抓伤的历史。
2. 潜伏期3~30天,在猫抓局部发生棕红色丘疹脓疱,逐渐增大,可溃破形成溃疡。不痒。约经2 周左右而自然痊愈,不留瘢痕。
3. 局部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特征。发生在原发皮损出现后的1~3周。起初淋巴结发红、有
触痛,逐渐增大,出现波动,有时化脓。常在6周内消退,但也可持续2年。
4. 找不到其他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5. 猫抓病抗原皮试阳性。
【治疗】
1. 对已化脓的淋巴结,可将脓液抽出,但不可切开。
2. 可用红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抗分枝杆菌抗生素。
皮肤炭疽(anthrax)
炭疽是炭疽杆菌所致人和畜类都可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可分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三型。
【诊断】
1. 多见于牧区。
2. 常发生于面、颈、手和前臂等露出部位的皮肤,往往单发,但亦有多发。
3. 初起为红色小丘疹,迅速演变为水疱、大疱、血疱及坏死,在病灶的中心区可形成明显凹陷的黑色炭末样干痂,故名炭疽。皮损周围皮肤呈显著的实性非可凹性水肿,但无疼痛。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及触痛,无淋巴管炎。
4. 病人常有发热、呕吐、头痛、关节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5. 大部分病例症状较轻,经1~2周后黑痂脱落而形成溃疡,再经1~2周愈合成疤。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形成大疱及坏死性损害。伴有高热和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可在几天或几周内死亡。
【治疗】
1. 病人应予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敷料应焚毁。
2. 隔离或杀死病畜。死畜予以焚毁或深埋于地面2m 以下。
3. 青霉素为最有效的抗生素,80万~120万U ,1日2次,肌注,临床症状好转后减量至80万U ,1日1次,一般疗程为7~10天。少数对青霉素耐药或过敏的病例,可用四环素或氯霉素治疗。
4. 局部可外敷磺胺类软膏或氧化氨基汞(白降汞)软膏,严禁切开引流或切除术。
类丹毒(erysipeloid)
由猪丹毒杆菌侵入人体皮肤伤口后引起的如丹毒样的皮肤损害。
【诊断】
1. 多见于从事屠宰业、水产业及食品加工业的工作者以及主炊的主妇。
2. 发病前有外伤史,接触肉类、鱼类史。
3. 损害多局限,好发于手指。皮损初为红斑,以后扩大为边界清楚之暗红色斑块,水肿性,境界清,不化脓,不破溃,偶可发生水疱。有轻度痒痛感。
4.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3周左右可痊愈。
【鉴别诊断】
丹毒及蜂窝织炎:皮损发展迅速,颜色鲜红,疼痛明显,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血中中性粒细胞增高。
【治疗】
1. 首选青霉素,每日200~300万U ,连用5~7天。
2. 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四环素或环丙沙星。
红癣(erythrasma)
由革兰阳性的微细棒状杆菌感染所致。
【诊断】
1. 好发于腋下、腹股沟或其他间擦部位。
2. 损害为边界清楚之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片,呈浅红色至浅黄褐色。表面附有细小糠秕样鳞屑。
3. 无明显自觉症状,病程长。
4.Wood's 灯下皮损可呈珊瑚红荧光。刮取鳞屑油镜下检查可见革兰阳性的细微棒状杆
菌。
【鉴别诊断】
1. 股癣:皮损多为暗红色,境界清楚,边缘隆起,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2. 间擦疹:常见于肥胖者,皮损初始时潮红肿胀,其范围与皱襞相当,继之可糜烂、渗
出。多发生在炎热和潮湿季节。
【治疗】
1. 口服红霉素0.25g ,4次/日,连续5~7天。
2. 局部外用5%水杨酸酒精、林可霉素酒精、红霉素软膏或抗真菌软膏有时有效。
3. 本病治愈后易复发。经常使用抗菌肥皂沐浴有预防作用。
腋毛癣(trichomycosis axillaris)
由纤细棒状杆菌感染腋毛或阴毛毛干引起的病变。
【诊断】
1. 腋毛及阴毛毛干上形成黄色、黑色或红色的集结物,数目多时似“鞘”。毛干变脆易断,失去光泽。
2. 患处皮肤正常,病毛直接镜检可见结节状不规则菌鞘包绕毛干。其内有短而纤细的菌丝。
3. 多见于出汗较多者。常无症状。
【治疗】
剃除患处毛发。外用抗生素制剂如克林霉素、红霉素等,同时应减少局部出汗。
Reiter 病(Reiter's disease)
又称尿道-眼-滑膜综合征。现认为与衣原体感染有关,近来发现本症的发生与HLAB27抗原有关,且可有家族史,故考虑也与遗传有关。
【诊断】
1. 尿道炎:急性期表现为血尿、尿痛、尿道脓性分泌物。女性可发生阴道炎、宫颈炎。
2. 眼部病变:半数患者发生结合膜炎。部分患者发生虹膜炎或色素膜睫状体炎。常为复发性。偶见角膜溃疡。
3. 关节病变:常为急性关节炎表现,对称或不对称,多见膝、踝、趾间关节。关节腔有积液。慢性期可致关节畸形。
4. 皮肤粘膜病变:皮损为蛎壳样银屑病样损害。多发生于头部、会阴、躯干和掌跖处。
也可出现角化性损害。口腔粘膜可有红色小丘疹、水疱、糜烂。龟头特征性病变为干燥性环状龟头炎。
上述四组症状并不一定每例都具备,有的仅有二或三组症状。
5. 可伴有全身症状,还可出现许多并发症。
6. 组织病理:早期改变类似于脓疱性银屑病。表皮内有海绵状微脓疡。
【鉴别诊断】
1. 白塞氏病:眼部病变为虹膜睫状体炎,口腔病变为阿弗它口炎,生殖器病变为硬而疼痛的溃疡,一般不发生尿道炎,皮肤病变为毛囊炎和结节性红斑,针刺同形反应阳性。
2. 关节型银屑病:有典型的银屑病皮损,无眼部、口腔及尿道炎病变。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小关节,并且常继发于银屑病。
【治疗】
1. 可口服多西环素、四环素或美满霉素等抗生素。但其疗效尚有争议。
2. 对严重顽固的关节病变可给予甲氨蝶呤或试用芳香维A 酸。
3. 有严重眼部病变者可给予皮质类固醇。
4.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对急性关节炎效果好。
5. 慢性期患者可给予羟氯喹。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
本病由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通过人虱为媒介在人群中传播。
【诊断】
1. 潜伏期1~2周,急性起病。
2. 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3. 起病后1周出现皮疹,为淡红色斑疹,先出现在躯干两侧,很快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但掌跖无皮疹。斑疹逐渐转为深红色、紫癜样。严重者可发生坏疽。
4. 起病后1~2周,病人血清对变形杆菌OX19抗原的肥达氏反应及特殊性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治疗】
1. 隔离患者,并进行消毒灭虱。
2. 四环素和氯霉素有特效。
第2章 细菌性皮肤病
脓疱疮(impetigo )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诊断】
1.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儿童多见。
2. 寻常型脓疱疮皮损为粟粒至黄豆大红斑,表面有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疱壁薄,周围有红晕,破裂后形成糜烂、上面覆蜜黄色痂。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好发于面部尤其口周、鼻孔附近、耳廓及四肢。
3. 大疱型脓疱疮皮损为散在性大疱,周围红晕不明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
4. 自觉瘙痒。重症者可伴邻近淋巴结肿大,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5.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鉴别诊断】
1. 丘疹型荨麻疹:在风团样红斑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好发于四肢、躯干,成批出现,反复发生,瘙痒症状突出。
2. 水痘:发疹时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在1~2天内散发全身,主要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同时见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各时期的皮疹,口腔粘膜常受累。
3. 湿疹:皮损为多形性,瘙痒较明显,易反复发作。
【治疗】
1. 全身治疗:皮损较广泛、严重者及有全身症状者给予敏感的抗生素。
2. 局部治疗: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常用红霉素、新霉素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3. 对新生儿脓疱疮。可采用暴露干燥疗法。对深脓疱疮,可先去痂皮,再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溃疡愈合。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该型金葡菌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直接破坏表皮细胞间桥粒芯蛋白-1型而引起发病。
【诊断】
1. 主要见于新生儿。
2. 常始发于口腔及眼周,红斑于1~2日内延及躯干及四肢。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现象,局部有疼痛。
3. 轻者1~2周皮损干燥结痂痊愈,重者可伴高热、呕吐、腹泻,或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治疗】
1. 及早应用抗生素。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加强支持疗法,如输血等。
3. 加强护理,注意保暖。注意口腔和眼部的护理。
毛囊炎(folliculitis)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诊断】
1. 成人多见。好发于头部、颈项部、臀部及外阴部等。
2. 皮损为毛囊性炎性丘疹,周围有红晕,顶端渐形成脓疱,大多分批发生,互不融合。脓疱破溃后可排出少量脓血,结成黄痂。
3. 自觉轻度痒痛。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治疗】
1. 全身治疗:酌情选用抗生素。
2. 局部治疗:可涂以2%碘酊或0.5%新霉素等抗生素软膏。
须疮(sycosis )
是发生于胡须部位的化脓性毛囊炎。
【诊断】
1. 好发于上唇近鼻部及下颌胡须处。
2. 损害为毛囊炎性丘疹或脓疱, 中心有须毛贯穿。皮损可孤立亦可簇集。
3.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
4. 自觉痒、烧灼感或疼痛。
【鉴别诊断】
1. 须癣:常发生于下颌及颊部,为簇集性脓疱、水肿及浸润,炎症现象明显,取材镜检可找到真菌。
2. 寻常狼疮:有狼疮结节及溃疡,病理组织相有特征性改变。
【治疗】
基本同毛囊炎。平时注意避免剃须时的损伤皮肤。
须部假性毛囊炎(pseudofolliculitis barbae)
为修剃胡须时,将毛的尖端穿透入囊壁内或卷曲于皮内所引起胡须部异物炎症反应。可继发细菌感染。
【诊断】
1. 多见于胡须卷曲且经常刮剃者。常发生在颈部两侧或下颌角弓处。
2. 皮疹表现为在胡须部位发生的炎症性丘疹、脓疱或结节。严重者可破坏毛囊和残留瘢痕。
【治疗】
1. 改变刮剃胡须方法,少剃为宜。
2. 可使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软膏,也可用0.05%~0.1%维甲酸软膏。
秃发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decalvans)
为一种破坏性、留有永久性秃发的毛囊炎,在脓疱中可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病人有皮脂溢出或长期脂溢性皮炎的病史。
【诊断】
1. 初起为毛囊性红斑、丘疹,后演变为丘疹性脓疱。
2. 愈后留有圆形或椭圆形瘢痕,瘢痕四周附近的毛囊又发生散在性大小不等的红斑、脓疱及瘢痕性秃发,以致皮损范围不断地远心性向四周扩大。
3. 自觉瘙痒或无任何感觉。
4. 病程缓慢,可经过数年或数十年不愈。
5.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鉴别诊断】
1. 黄癣:皮损形成片状红肿的痈状隆起,有污秽色痂皮,常伴鼠臭味,真菌检查阳性。
2. 寻常狼疮:通过病理切片可鉴别。
3. 毛囊粘蛋白病:皮损为丘疹斑块或结节,有浸润,通过病理切片可鉴别。
【治疗】
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极严重者可联合所使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可试用夫西地酸(fusidic acid)。
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keloidalis nuchae)
又称头部乳头状皮炎或瘢痕疙瘩性痤疮。是发生于后头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易引起瘢痕和瘢痕疙瘩。其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白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诊断】
1. 初发损害为毛囊性丘疹,逐渐扩大、融合,形成不甚规则或成群的大小不等的结节,可形成脓肿和窦道,最后形成高低不平的肥厚瘢痕,其上可见数根头发成簇地从一处皮肤穿出。
2. 常累及后颈部发缘上下。
3. 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伴有皮脂溢出、痤疮和瘢痕疙瘩素质的男性患者。
4. 病程极为缓慢,常可迁延数年或十年之久。
【治疗】
1. 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2. 可用5%新霉素软膏或其他抗生素外用制剂。
3. 口服广谱抗生素。也可以试用抗生素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同时合并应用。
4. 对顽固难治者,可切除后植皮。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perifolliculitis capitis abscedens et
suffodiens)
是一种少见的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本病是否与细菌感染直接有关尚有争议,推测其可能为一种自身免疫反应。
本病常与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同时并发,由于此三种疾病发病机制和组织病理变化均相似,故将此三种病统称为毛囊闭锁三联症(follicular occlusion triad)。系多数聚集的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在深部融合后相互贯穿形成的脓肿。
【诊断】
1. 主要发生于头部,尤其顶、枕部多见。
2. 损害初起为毛囊和毛囊周围炎,逐渐增大形成半球形结节,结节软化后形成脓肿,破溃后成为多数瘘孔,有脓汁流出。
3. 皮损相互融合成带窦道的脓肿,伴有弯曲的嵴突或隆起。
4. 皮损痊愈留有瘢痕,导致永久性脱发。
5. 感染加重时可伴疼痛。
6.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治疗】
1. 切开引流并进行整形缝合。
2. 局部或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米诺环素等。
3. 试用异维A 酸(isotretinoin )口服。
疖与疖病(furuncle and furunculosis)
是由葡萄球菌侵犯毛囊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反复发生多数疖者称为疖病。
【诊断】
1. 好发于头面、发际、颈项及臀部等。
2. 初起为圆锥形毛囊性炎性丘疹或结节,基底有明显炎性浸润。自觉灼痛和压痛。附近淋巴结常肿大。结节中央渐变软,顶部出现黄白色脓栓,除去脓栓,排出血性脓液和坏死组织,以后炎症逐渐消退。
3. 严重者可有全身症状。
4. 慢性疖病患者常合并糖尿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
【治疗】
1. 局部治疗:抗菌消炎,早期可用热敷或鱼石脂软膏;如已化脓,应切开排脓引流。忌挤压,尤其是发生在鼻翼两旁及上唇部者,以免导致细菌沿血行进入海绵窦而引起颅内感染。
2. 全身治疗:病情较重者可口服广谱抗生素。
3. 物理治疗:可酌情选用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及音频电疗等。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痈(carbuncle)
系指由两个以上的疖融合形成深在的软组织感染。
【诊断】
1. 皮损初发时为弥漫性浸润硬块,表面呈紫红色,紧张发亮,境界不清,疼痛明显。继而表面出现多个脓头,损害扩大加深,严重时表面呈蜂窝状,有波动感。
2. 损害好发于颈项部、背部、腰部、臀部及大腿等处。
3. 多伴有高烧、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时者可伴发败血症。
4. 多见于成人。
【鉴别诊断】
蜂窝织炎:局部呈弥漫性红肿、浸润,境界不清,表面无多个脓头。
【治疗】
1. 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
2. 局部可用50%硫酸镁溶液或75%酒精湿敷,或外用鱼石脂软膏。
3. 如发现有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应及时治疗。
4. 加强支持疗法。
蜂窝织炎(cellulitis)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广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诊断】
1. 皮损初期为弥漫性浸润性红肿,境界不清,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其上可发生水疱。以后出现化脓、出血坏死,甚至坏疽。
2. 局部疼痛显著,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 有局部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鉴别诊断】
丹毒:为境界清楚的炎症性红斑,病损较浅,浸润较轻。
【治疗】
1. 加强营养。可给予维生素、止痛、退热等药。
2. 全身给予大量敏感的抗生素。
3. 局部疗法:热敷,患肢休息。可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物理疗法。局部形成脓肿后,需切开引流。
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为好发于腋部和会阴部的大汗腺慢性炎症。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
1.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好发于腋窝及外生殖器。
2. 皮损为皮下结节,比豌豆大,表面红肿,有疼痛及压痛,有些结节顶端有小脓疱。
3. 病程进展缓慢,经过数周或数月后形成不规则成群结节,可形成脓肿、窦道或瘘管。
病程可长达多年。
4. 一般在夏季出汗多时病情复发或加重。
5. 可伴有聚合性痤疮、臀部等部位毛囊炎。
【治疗】
1. 口服广谱抗生素。
2. 口服维A 酸制剂,首选异维A 酸。
3. 有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
4. 病情顽固、严重且局限者可试用浅部X 线照射治疗。
猩红热(scarlet fever)
由A 组B 型链球菌感染过程中产生的红疹毒素引起的弥漫性红色斑疹。主要通过空气传染。
【诊断】
1. 突然起病,有高热、咽痛,舌乳头红肿,状似杨梅。颌下淋巴结肿大。
2. 皮疹多在发病后1~2天出现,从颈部开始,逐渐向躯干、四肢蔓延。为弥漫性细小的红斑,压之褪色。在肘窝、腋窝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呈深红色淤点状线条, 称帕氏线。第二周开始出现广泛性脱屑。额部及面颊部潮红,口周苍白。
3. 多见于儿童。
4. 实验室检查: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加,晚期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咽拭子培养,可分离出A 组B 型链球菌。
【鉴别诊断】
1. 幼儿急疹及风疹:无咽部病灶;无广泛性脱屑。
2. 麻疹:起病初期有明显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口腔粘膜斑,起病后第四天出疹,面部皮疹间有正常皮肤存在。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其特征性血象,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4. 猩红热样发疹型药疹:多见于成人,有服药史,一般情况好,皮疹可从任何部位开始。无杨梅舌,无帕氏线,无口周苍白。
【治疗】
1. 卧床休息,隔离患者。
2. 首选青霉素,重症患者应加大剂量或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敏感抗生素。
丹毒(erysipelas)
由B 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诊断】
1. 皮损好发于小腿、足背和面部,为鲜红色水肿性斑片,有灼热感,疼痛及压痛明显,严重者可发生水疱。常伴附近淋巴结肿大,小腿丹毒常伴发足癣。面部丹毒常由鼻部炎症、抠鼻、掏耳等引起。
2. 病程多为急性经过。
3. 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
4. 皮损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者,称为复发性丹毒,时间长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生于小腿的亦称象皮腿。
5. 实验室检查: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鉴别诊断】
1. 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局部有瘙痒,无全身症状。
2. 蜂窝织炎:红肿境界不清,浸润深,化脓现象明显。
【治疗】
1.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小腿丹毒应卧床,抬高患肢。积极治疗足癣、鼻炎等。
2. 全身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或疗效不明显者,可选用其他敏感抗生素。疗程应持续1~2周。
3. 物理治疗:可作紫外线照射。
臁疮(ecthyma)
又称深脓疱疮,多由B 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诊断】
1. 发于小腿与臀部。
2. 皮损初起为炎性水疱或脓疱,损害逐渐扩大向深部发展,中心坏死,表面形成黑色痂,如蛎壳状,痂脱后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自觉灼痛。
3. 抗生素治疗数周后痊愈。愈后留有瘢痕和色素沉着。
【治疗】
1. 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
2. 口服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下疳样脓皮病(chancriform pyoderma)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纽扣状浅表溃疡,很似梅毒性下疳。
【诊断】
1. 好发于面部,尤其在眼睛附近。也可发生在生殖器部位。
2. 初起为丘疹、脓疱,后逐渐扩大,破溃后形成浅表性如梅毒下疳样溃疡,表面有分泌物或脓痂。
3. 皮损多单发,无自觉症状,附近淋巴结肿大。
4. 病程2周至数月,愈后留有表浅性瘢痕。
5. 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及梅毒血清试验均阴性。
【鉴别诊断】
1. 梅毒性下疳:暗视野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如果发病初期阴性,在反复检查后应出现阳性。
2. 原发性皮肤结核:发病较缓慢,组织病理有特征性。
3. 鳞癌:病程长,组织病理可资鉴别。
【治疗】
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
脓疱性细菌疹(pustular bacterid)
可能与感染性病灶有关。有人认为本病与掌跖脓疱型银屑病、连续性肢端皮炎同属一种
病,统称为掌跖脓疱病。
【诊断】
1. 为慢性顽固性脓疱疹,常对称性发生于手掌、足跖。
2. 与感染性病灶有直接关系,清除病灶本病可痊愈。抗生素治疗有效。
3.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尤其在发作期。
4. 对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呈阳性皮肤过敏反应。
5. 病理检查表皮下层有单房性水疱。
6. 脓疱内疱液细菌培养阴性。
【鉴别诊断】
1. 连续性肢端皮炎:常发生于轻微外伤之后,呈单侧性,常由指端开始,伴有甲廓感染及甲的变化。
2. 脓疱型银屑病:身体其他部位有典型的银屑病损害。
3. 手足癣:皮损镜检可发现真菌。
【治疗】
口服抗生素。
化脓性甲沟炎(pyogenic paronychia)
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诊断】
1. 急性甲沟炎
(1)常继发于局部外伤、撕裂及咬伤之后。
(2)初起时甲沟轻度红肿、疼痛及压痛。
(3)可自然消退或化脓,严重者可演变为甲周围炎或甲下脓肿,疼痛加剧。
2. 慢性甲沟炎
(1)工作中经常受到潮湿浸渍历史。
(2)病程慢性,甲沟有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剥脱. 严重时甲沟流脓,甲松动脱落。
【治疗】
1. 避免外伤、撕裂;必须接触水时,应在棉手套外再戴橡胶手套。
2. 口服广谱抗生素。
麻风(leprosy)
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
【诊断】
1. 临床表现分型
(1)结核样型麻风
1)皮损为大的红色斑片,或由成簇的丘疹形成的片状或环状损害,边缘清楚,表面干燥,可有鳞屑,伴以毳毛脱落、闭汗和明显的浅感觉障碍。损害好发于易受摩擦部位。
2)周围神经损害出现早而明显,一般只累及1~2根神经干,如耳大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变粗变硬。
3)细菌检查为阴性,麻风菌素试验呈强阳性,细胞免疫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1)皮损为淡红斑或斑块,有时在大片损害附近出现卫星状损害。
2)浅感觉障碍出现较结核样型稍迟且稍轻。
3)查菌阳性(+~2+),麻风菌素试验弱阳性,细胞免疫功能比正常人低下。
(3)中间界线类麻风
1)皮损可为多种形态和多种颜色。分布广泛,多不对称。
2)周围神经损害比结核样型轻。
3)查菌阳性(2+~4+),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细胞免疫功能介于两极型之间。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1)皮损主要是浅在的弥漫浸润,常呈粉红色,分布较广,有对称倾向。
2)浅表感觉障碍较轻,出现较迟。
3)周围神经干累及数目较多,粗大,质软。
4)眉毛和睫毛稀少或脱落。
5)查菌强阳性(4+~5+),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细胞免疫功能有缺陷。
(5)瘤型麻风
1)皮损中期浸润明显,晚期呈弥漫性深在浸润,伴暗红结节,面部为狮面状。眉、发
脱落明显。
2)周围神经损害以及淋巴结、睾丸、眼和内脏的受累程度随病期逐渐加重。
3)查菌极强阳性(5+~6+),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缺陷。
2. 组织病理
(1)结核样型麻风:真皮全层围绕血管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呈现结核样结构。毛囊、汗腺、皮脂腺显示不同程度的破坏。
(2)瘤型麻风:真皮全层弥漫特征性的含泡沫细胞(麻风细胞)的肉芽肿。表皮下显示一无浸润带。
符合以下4条中2条或2条以上者一般可确诊麻风:①有皮损并伴有浅感觉障碍及闭汗;②周围神经干或皮神经粗大;③皮损病理组织切片内查到麻风杆菌;④病理组织学检查存在特异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与麻风皮疹相似的皮肤病很多,常见的有:皮炎湿疹、结节病、环状肉芽肿、寻常狼疮等。主要区别是:多数皮肤病有痒感,无麻木闭汗;浅神经不粗大;麻风杆菌检查阴性;组织病理有各自相应的特点。
【治疗】
1. 多菌性(除结核样型外)采用麻风联合化疗:利福平600mg 1次/月,监服。氯法齐明(氯苯吩嗪)300mg ,1次/月,监服。氨苯砜100mg ,1次/月,自服。15岁以下减量。疗程24个月,每月随访一次,连续随访5年或更长。
2. 少菌性(结核样型及大部分界线类偏结核样型):利福平600mg ,1次/月,监服。氨苯砜100mg ,1次/月,自服,15岁以下减量。疗程6个月。
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 of skin)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损害。
【诊断】
1. 寻常狼疮(lupus vulgaris)
(1)好发于面部、颈部。
(2)初起为红色结节,质软,可逐渐增大增多,相互融合成片,结节用玻片压疹时呈
苹果酱颜色,结节自行吸收或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的溃疡,愈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自觉症状轻微。
(3)病程常迁延数十年不愈。在愈合的瘢痕上可形成新的皮损。
(4)组织病理:真皮内可见典型的结核结构,即由聚集成群的上皮样细胞和多少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组成,中心可有干酪样坏死,外周绕以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
(5)组织中可查到结核分枝杆菌。
2. 疣状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verrucosa cutis)
(1)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
(2)初起为暗红小结节,浸润明显,以后形成疣状或乳头状隆起的斑块,质地硬,境界清,覆灰白色粘着性鳞屑或痂皮,压迫可有脓液外溢。损害向外周发展,中央形成萎缩性瘢痕。自觉微痒。
(3)病程极慢性,逐渐发展扩大。
(4)组织病理:基本同上。
(5)组织中可查到结核分枝杆菌。
3. 颜面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faciei):目前认为本病是与玫瑰痤疮相似的一种特殊的皮肤肉芽肿样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结核。
(1)皮损散在分布于面部,特别是眼睛周围。
(2)基本损害为圆形或椭圆形黄红色针头至绿豆大的小结节,中心可有坏死,玻片压诊呈棕黄色果酱样外观,无化脓。病程自限性,数年内可自行消失。
(3)好发于青年。愈后往往留有色素性萎缩性瘢痕。
(4)组织病理示结核样结构。
【鉴别诊断】
1. 需与寻常狼疮鉴别的有:
1) 结节病:结节较坚实,有浸润感,一般不破溃。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组织病理上有典型改变。
2) 盘状红斑狼疮:无狼疮结节及溃疡,红斑上有粘着性鳞屑,底面附着毛囊角质栓。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3) 结节性梅毒疹:皮损发展较快,质硬如软骨,铜红色,溃疡呈穿凿状。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病理改变主要为浆细胞浸润及血管变化。
4) 深部真菌病:结节常破溃、结痂,真菌培养阳性。组织病理学有助于鉴别。
5) 结核样型麻风:结节稍硬,患处感觉障碍为其特点,有周围神经粗大及肢体麻木畸形。
2. 需与疣状皮肤结核鉴别的主要是着色真菌病,该病皮损为斑块疣状增生,炎症明显,作真菌或病理学检查均能查到真菌。
3. 需与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鉴别的有:
1) 寻常痤疮:有多种形态皮损,可见黑头及白头粉刺为其特点。
2) 玫瑰痤疮:皮损好发于鼻部及面中部,潮红明显,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治疗】
寻常狼疮及疣状皮肤结核:以全身用药为主。常用药物有异烟肼0.1g ,1日3次,口服;异烟腙0.5g ,1日2~3次,口服。多数病人单一用药即有效,应持续治疗至病损消退后2个月。也可用对氨基水杨酸、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常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可口服四环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也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或维A 酸类药物。本病能自然痊愈。
硬红斑(erythema induratum, Bazin ’s disease)
对本病的性质尚有争议,目前大多认为系一种结核性血管炎。
【诊断】
1. 好发于小腿屈侧,为1~2 cm 直径大小的暗红色硬结,压痛明显。结节可自行消退,也可破溃形成边缘不整的深溃疡,排出淡黄色带有干酪样物质的稀脓液,愈后留萎缩性瘢痕。
2. 病程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3. 多见于中年女性,患者常有肺结核或其他结核病灶。
4. 组织病理示血管炎改变以及小叶性脂膜炎,可伴有结核样结构。
【鉴别诊断】
1. 结节性红斑:病程较短,进展较快,皮损无化脓破溃,好发于小腿胫前。
2. 三期梅毒疹:梅毒性树胶肿通常为单侧,单发,梅毒血清学试验以及组织病理可资鉴别。
【治疗】
寻找及处理体内结核病灶。单用抗结核药对皮损效果不明显。可同时口服或外用皮质类
固醇制剂。形成溃疡者,可加用抗生素。
游泳池肉芽肿(swimming pool granuloma)
由非典型分枝杆菌中的海鱼分枝杆菌或称游泳池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局限性皮损。
【诊断】
1.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有在游泳池或养鱼池中皮肤受外伤的历史。
2. 好发于易受外伤的部位。潜伏期约3周。
3. 皮损常为单发,在感染处出现红褐色小丘疹、小结节或斑块,可破溃形成浅表性小溃疡。多无自觉症状。
4. 病情缓慢进展,可持续数年,也可在数月后自行消退。组织病理与结核性肉芽肿很相似,无干酪样坏死。
5. 在病损处取标本,研磨后作细菌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鉴别诊断】
1. 寻常狼疮及疣状皮肤结核:组织病理示典型结核结构,抗结核治疗有效。
2. 孢子丝菌病:皮损真菌培养阳性。组织病理示慢性肉芽肿改变,经PAS 染色,有时在巨细胞内可见到真菌孢子,有时见到星状体。碘化钾及抗真菌治疗有效。
【治疗】
口服增效磺胺甲恶唑或利福平。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又称良性淋巴网状细胞增多症。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杆菌。由猫抓接种感染所致。
【诊断】
1.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多数病人有接触猫尤其是被猫抓伤的历史。
2. 潜伏期3~30天,在猫抓局部发生棕红色丘疹脓疱,逐渐增大,可溃破形成溃疡。不痒。约经2 周左右而自然痊愈,不留瘢痕。
3. 局部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特征。发生在原发皮损出现后的1~3周。起初淋巴结发红、有
触痛,逐渐增大,出现波动,有时化脓。常在6周内消退,但也可持续2年。
4. 找不到其他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5. 猫抓病抗原皮试阳性。
【治疗】
1. 对已化脓的淋巴结,可将脓液抽出,但不可切开。
2. 可用红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抗分枝杆菌抗生素。
皮肤炭疽(anthrax)
炭疽是炭疽杆菌所致人和畜类都可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可分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三型。
【诊断】
1. 多见于牧区。
2. 常发生于面、颈、手和前臂等露出部位的皮肤,往往单发,但亦有多发。
3. 初起为红色小丘疹,迅速演变为水疱、大疱、血疱及坏死,在病灶的中心区可形成明显凹陷的黑色炭末样干痂,故名炭疽。皮损周围皮肤呈显著的实性非可凹性水肿,但无疼痛。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及触痛,无淋巴管炎。
4. 病人常有发热、呕吐、头痛、关节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5. 大部分病例症状较轻,经1~2周后黑痂脱落而形成溃疡,再经1~2周愈合成疤。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形成大疱及坏死性损害。伴有高热和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可在几天或几周内死亡。
【治疗】
1. 病人应予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敷料应焚毁。
2. 隔离或杀死病畜。死畜予以焚毁或深埋于地面2m 以下。
3. 青霉素为最有效的抗生素,80万~120万U ,1日2次,肌注,临床症状好转后减量至80万U ,1日1次,一般疗程为7~10天。少数对青霉素耐药或过敏的病例,可用四环素或氯霉素治疗。
4. 局部可外敷磺胺类软膏或氧化氨基汞(白降汞)软膏,严禁切开引流或切除术。
类丹毒(erysipeloid)
由猪丹毒杆菌侵入人体皮肤伤口后引起的如丹毒样的皮肤损害。
【诊断】
1. 多见于从事屠宰业、水产业及食品加工业的工作者以及主炊的主妇。
2. 发病前有外伤史,接触肉类、鱼类史。
3. 损害多局限,好发于手指。皮损初为红斑,以后扩大为边界清楚之暗红色斑块,水肿性,境界清,不化脓,不破溃,偶可发生水疱。有轻度痒痛感。
4.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3周左右可痊愈。
【鉴别诊断】
丹毒及蜂窝织炎:皮损发展迅速,颜色鲜红,疼痛明显,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血中中性粒细胞增高。
【治疗】
1. 首选青霉素,每日200~300万U ,连用5~7天。
2. 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四环素或环丙沙星。
红癣(erythrasma)
由革兰阳性的微细棒状杆菌感染所致。
【诊断】
1. 好发于腋下、腹股沟或其他间擦部位。
2. 损害为边界清楚之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片,呈浅红色至浅黄褐色。表面附有细小糠秕样鳞屑。
3. 无明显自觉症状,病程长。
4.Wood's 灯下皮损可呈珊瑚红荧光。刮取鳞屑油镜下检查可见革兰阳性的细微棒状杆
菌。
【鉴别诊断】
1. 股癣:皮损多为暗红色,境界清楚,边缘隆起,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2. 间擦疹:常见于肥胖者,皮损初始时潮红肿胀,其范围与皱襞相当,继之可糜烂、渗
出。多发生在炎热和潮湿季节。
【治疗】
1. 口服红霉素0.25g ,4次/日,连续5~7天。
2. 局部外用5%水杨酸酒精、林可霉素酒精、红霉素软膏或抗真菌软膏有时有效。
3. 本病治愈后易复发。经常使用抗菌肥皂沐浴有预防作用。
腋毛癣(trichomycosis axillaris)
由纤细棒状杆菌感染腋毛或阴毛毛干引起的病变。
【诊断】
1. 腋毛及阴毛毛干上形成黄色、黑色或红色的集结物,数目多时似“鞘”。毛干变脆易断,失去光泽。
2. 患处皮肤正常,病毛直接镜检可见结节状不规则菌鞘包绕毛干。其内有短而纤细的菌丝。
3. 多见于出汗较多者。常无症状。
【治疗】
剃除患处毛发。外用抗生素制剂如克林霉素、红霉素等,同时应减少局部出汗。
Reiter 病(Reiter's disease)
又称尿道-眼-滑膜综合征。现认为与衣原体感染有关,近来发现本症的发生与HLAB27抗原有关,且可有家族史,故考虑也与遗传有关。
【诊断】
1. 尿道炎:急性期表现为血尿、尿痛、尿道脓性分泌物。女性可发生阴道炎、宫颈炎。
2. 眼部病变:半数患者发生结合膜炎。部分患者发生虹膜炎或色素膜睫状体炎。常为复发性。偶见角膜溃疡。
3. 关节病变:常为急性关节炎表现,对称或不对称,多见膝、踝、趾间关节。关节腔有积液。慢性期可致关节畸形。
4. 皮肤粘膜病变:皮损为蛎壳样银屑病样损害。多发生于头部、会阴、躯干和掌跖处。
也可出现角化性损害。口腔粘膜可有红色小丘疹、水疱、糜烂。龟头特征性病变为干燥性环状龟头炎。
上述四组症状并不一定每例都具备,有的仅有二或三组症状。
5. 可伴有全身症状,还可出现许多并发症。
6. 组织病理:早期改变类似于脓疱性银屑病。表皮内有海绵状微脓疡。
【鉴别诊断】
1. 白塞氏病:眼部病变为虹膜睫状体炎,口腔病变为阿弗它口炎,生殖器病变为硬而疼痛的溃疡,一般不发生尿道炎,皮肤病变为毛囊炎和结节性红斑,针刺同形反应阳性。
2. 关节型银屑病:有典型的银屑病皮损,无眼部、口腔及尿道炎病变。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小关节,并且常继发于银屑病。
【治疗】
1. 可口服多西环素、四环素或美满霉素等抗生素。但其疗效尚有争议。
2. 对严重顽固的关节病变可给予甲氨蝶呤或试用芳香维A 酸。
3. 有严重眼部病变者可给予皮质类固醇。
4.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对急性关节炎效果好。
5. 慢性期患者可给予羟氯喹。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
本病由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通过人虱为媒介在人群中传播。
【诊断】
1. 潜伏期1~2周,急性起病。
2. 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3. 起病后1周出现皮疹,为淡红色斑疹,先出现在躯干两侧,很快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但掌跖无皮疹。斑疹逐渐转为深红色、紫癜样。严重者可发生坏疽。
4. 起病后1~2周,病人血清对变形杆菌OX19抗原的肥达氏反应及特殊性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治疗】
1. 隔离患者,并进行消毒灭虱。
2. 四环素和氯霉素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