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最 敬 仰 的 老 师
---“学习身边的张丽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主题征文 张丽莉的事迹震撼了无数的教师同行,她对学生那毫无保留甚至自我牺牲的大爱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国人。张丽莉是祖国教师队伍中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又何止一个“张丽莉”呢?!在祖国的教育事业最前线,有多少教师都在孜孜不倦地奉献着,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学生不辞劳苦,堆积如山的作业,不耐其烦的培优辅差,他们是这样的关心爱护着自己的学生,甚至为了和学生在一起而疏忽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一切从学生考虑,为了学生的茁壮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看到张丽莉的优秀事迹,在我的脑海里就涌现出很多为了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在我求学的是十多年中,直至从教工作十七年的今天,经历过几十位老师,但最不能忘记的是我的中学班主任高全荣老师。高老师从教四十多年头,现已退休在家务农,老伴前年去世了,儿子在县城工作,孙子在父母身边读书,儿子也没能劝说他到城里去,“总说不习惯,放心不下家里的几间瓦房”。五一节回到家乡还专程去看望他,高老师和我是邻村,看到他时正在自家的菜地里忙着,六十多岁的年纪,此刻满脸汗水,满头白发,精神依然矍铄。几句问候之后,热情的聊了起来,现在退休在家,依然闲不下来,“人闲了不做点什么,就心里感觉难受,容易生病,更容易变老”这是他经常说的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现在在家里,除了做点农活,在自家的院子里还养了十几只
鸡,说是“农村有这条件,到处都是草,家里有磨面的糠,没有添加任何饲料,能吃上真正的农家鸡蛋,这在城里很少有的”;村里学生少了,每逢周末时还义务给孩子辅导功课,“退休工资不少了,在农村可以说是花不完,党的政策就是好,现在还要给那些没有转正的民办教师补工资,你们吃财政工资的一定要教好学生呀”。句句不离本行,现在还没有忘记自己教师的省份,还没有忘记我是他的学生。看望他时带去的一提奶,反复推让,说是喝不惯。临别时坚持给我带些鸡蛋,“这个一定带上,自家鸡产的又不花钱”。
在我的记忆中,高老师和我们一起到校,一起回家,同吃住在校。伴随了我的中学时代。那时我们两个邻村的九个学生和高老师都在距家十多里外的乡中住校,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每周回家一次,总是同路,每到周日下午该去学校的时间,高老师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总是早早地赶到村口大槐树下,等着背着馒头的书包陆陆续续上学去的孩子们,那时农村很少有表,只能说吃过晌午饭后的时间,直到聚齐所有的孩子才一起出发,农村交通不便,有一次为了等一个学生很长时间没来,自己亲自跑到家里去,才知道孩子病了,不准备去。
那时都是十二三岁初中学生,背这十多个馒头很吃力,还是曲曲不平的山路。一路上高老师不仅背着自己一周的口粮,还要帮身体弱小女生拿行李;遇到阴雨天气更是艰辛。因为路滑摔倒满身是泥的情况经常发生。每次想起那家偏僻农户的两条大黄狗让我们不寒而栗,因为那家农家小院远离村落,又没院墙,养了两条大狗,房门正对着我们必经之路,一边是几十米的土崖,没有躲避的地方。当快要到时,高老师就事先准备好路边捡来树枝,让我们停下来,把狗挡在一边,如果碰到家里有人还好些,很多次主人去地里干活了,一个人要挡着两条恶狗很不容易,我们几个也是手里握着石块,喊叫着边打边走,狼狈不堪,小女生都吓的直哭。看到我们跑远了,高老师才开始且打且退,那一刻我们真
为他担心,因为他曾经为了挡住突然扑向学生的狗而被咬伤过。中途还要经过一条只有两根木头搭起的河,同样是高老师先把我们的行李一个个送过去,再来扶着胆小的女生在晃悠木头上一步一步走过,就这样经过一路艰辛回到学校。好多次因为进到校园时间紧张,把行李放到那间住室兼办公室的瓦房,来不及吃晚饭就匆匆进班。要看学生到校情况,准备上晚自习。在我读中学的三年间,护送孩子们每周往返是他必做的功课,丝毫没有怠慢过,多次是他在带病中和我们一起回家和返校。
高老师在校期间,一天的时间,除了睡觉都是在教室里,高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呵护备至,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有专门的老师餐厅,他很少去买饭吃,他是出了名“抠”人,总觉着买饭吃要花钱,自己带的馒头和咸菜“好吃又不花钱”,抽时间自己动手做饭,还不时叫我们去吃饭,常年能吃到咸菜的就应经不错了,看到青菜里飘着油点那可是上等的美肴,这在自己家里也只有来了客人才会有的。当看到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有病时,带我们去看病买药是常事,那时他的工资是三十多元,家中还有常年重病卧床的父亲和两个上学的孩子。
我的中学时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的乡中条件非常简陋,教室和草场都是土地,很少能看到水泥硬化的地面,课外活动缺少器材,十一二岁的孩子又是最淘气的年龄,下课后就是在操场上追逐打闹,拉扯纠缠中免不了衣服被撕烂,衣扣被拉掉,在学校住宿,也只有一件衣服,被细心的高老师看到后,及时的要求给我们缝补,他把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高老师和我们课堂是师生、课外是朋友、生活中更像父子。那时又经常停电,在微弱蜡烛光下给我钉衣扣的情景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离开乡中学到县城去读高中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听父母说高老师依然是那样和学生一起去周五下午回家周日返校,还知道高老师是我们附近几个村少有的初中毕业“高材生”,因为家庭困难,父亲多
病,又是家中长子,尽管学习很优秀,毅然放弃上中师的机会,村里缺少小学教师,他是最好的人选。在村小学上课,抽时间还能照顾父亲,忙时收种庄稼。他感到很满意,就一直做民办教师,因为多年在全乡小学评比成绩突出,被调到乡中。从教期间不忘学习进修,通过自学获得大专学历。工作近十年才转为公办教师。
无论在哪里教学,除了上课之外他喜欢找学生聊天,经常开导学生,久而久之,高老师在学校的人气越来越高涨,孩子们都喜欢和高老师打成一片,每次看到高老师和学生一起时,他们的脸上都挂满幸福的笑容,同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老师可谓桃李满天下,当地的两位乡长,三位中学校长都是他的学生。在外地工作的不计其数。他的学生有空就会回来探望他,每一次高老师都是拒绝收下学生的水果花篮或其他礼品,直到现在他还喜欢和学生聊人生、聊理想、聊未来,高老师成了许多人的人生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奔向梦想的方向。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优秀的人民教师,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终生难忘的最值得敬仰的老师。
我 最 敬 仰 的 老 师
---“学习身边的张丽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主题征文 张丽莉的事迹震撼了无数的教师同行,她对学生那毫无保留甚至自我牺牲的大爱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国人。张丽莉是祖国教师队伍中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又何止一个“张丽莉”呢?!在祖国的教育事业最前线,有多少教师都在孜孜不倦地奉献着,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学生不辞劳苦,堆积如山的作业,不耐其烦的培优辅差,他们是这样的关心爱护着自己的学生,甚至为了和学生在一起而疏忽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一切从学生考虑,为了学生的茁壮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看到张丽莉的优秀事迹,在我的脑海里就涌现出很多为了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在我求学的是十多年中,直至从教工作十七年的今天,经历过几十位老师,但最不能忘记的是我的中学班主任高全荣老师。高老师从教四十多年头,现已退休在家务农,老伴前年去世了,儿子在县城工作,孙子在父母身边读书,儿子也没能劝说他到城里去,“总说不习惯,放心不下家里的几间瓦房”。五一节回到家乡还专程去看望他,高老师和我是邻村,看到他时正在自家的菜地里忙着,六十多岁的年纪,此刻满脸汗水,满头白发,精神依然矍铄。几句问候之后,热情的聊了起来,现在退休在家,依然闲不下来,“人闲了不做点什么,就心里感觉难受,容易生病,更容易变老”这是他经常说的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现在在家里,除了做点农活,在自家的院子里还养了十几只
鸡,说是“农村有这条件,到处都是草,家里有磨面的糠,没有添加任何饲料,能吃上真正的农家鸡蛋,这在城里很少有的”;村里学生少了,每逢周末时还义务给孩子辅导功课,“退休工资不少了,在农村可以说是花不完,党的政策就是好,现在还要给那些没有转正的民办教师补工资,你们吃财政工资的一定要教好学生呀”。句句不离本行,现在还没有忘记自己教师的省份,还没有忘记我是他的学生。看望他时带去的一提奶,反复推让,说是喝不惯。临别时坚持给我带些鸡蛋,“这个一定带上,自家鸡产的又不花钱”。
在我的记忆中,高老师和我们一起到校,一起回家,同吃住在校。伴随了我的中学时代。那时我们两个邻村的九个学生和高老师都在距家十多里外的乡中住校,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每周回家一次,总是同路,每到周日下午该去学校的时间,高老师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总是早早地赶到村口大槐树下,等着背着馒头的书包陆陆续续上学去的孩子们,那时农村很少有表,只能说吃过晌午饭后的时间,直到聚齐所有的孩子才一起出发,农村交通不便,有一次为了等一个学生很长时间没来,自己亲自跑到家里去,才知道孩子病了,不准备去。
那时都是十二三岁初中学生,背这十多个馒头很吃力,还是曲曲不平的山路。一路上高老师不仅背着自己一周的口粮,还要帮身体弱小女生拿行李;遇到阴雨天气更是艰辛。因为路滑摔倒满身是泥的情况经常发生。每次想起那家偏僻农户的两条大黄狗让我们不寒而栗,因为那家农家小院远离村落,又没院墙,养了两条大狗,房门正对着我们必经之路,一边是几十米的土崖,没有躲避的地方。当快要到时,高老师就事先准备好路边捡来树枝,让我们停下来,把狗挡在一边,如果碰到家里有人还好些,很多次主人去地里干活了,一个人要挡着两条恶狗很不容易,我们几个也是手里握着石块,喊叫着边打边走,狼狈不堪,小女生都吓的直哭。看到我们跑远了,高老师才开始且打且退,那一刻我们真
为他担心,因为他曾经为了挡住突然扑向学生的狗而被咬伤过。中途还要经过一条只有两根木头搭起的河,同样是高老师先把我们的行李一个个送过去,再来扶着胆小的女生在晃悠木头上一步一步走过,就这样经过一路艰辛回到学校。好多次因为进到校园时间紧张,把行李放到那间住室兼办公室的瓦房,来不及吃晚饭就匆匆进班。要看学生到校情况,准备上晚自习。在我读中学的三年间,护送孩子们每周往返是他必做的功课,丝毫没有怠慢过,多次是他在带病中和我们一起回家和返校。
高老师在校期间,一天的时间,除了睡觉都是在教室里,高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呵护备至,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有专门的老师餐厅,他很少去买饭吃,他是出了名“抠”人,总觉着买饭吃要花钱,自己带的馒头和咸菜“好吃又不花钱”,抽时间自己动手做饭,还不时叫我们去吃饭,常年能吃到咸菜的就应经不错了,看到青菜里飘着油点那可是上等的美肴,这在自己家里也只有来了客人才会有的。当看到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有病时,带我们去看病买药是常事,那时他的工资是三十多元,家中还有常年重病卧床的父亲和两个上学的孩子。
我的中学时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的乡中条件非常简陋,教室和草场都是土地,很少能看到水泥硬化的地面,课外活动缺少器材,十一二岁的孩子又是最淘气的年龄,下课后就是在操场上追逐打闹,拉扯纠缠中免不了衣服被撕烂,衣扣被拉掉,在学校住宿,也只有一件衣服,被细心的高老师看到后,及时的要求给我们缝补,他把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高老师和我们课堂是师生、课外是朋友、生活中更像父子。那时又经常停电,在微弱蜡烛光下给我钉衣扣的情景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离开乡中学到县城去读高中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听父母说高老师依然是那样和学生一起去周五下午回家周日返校,还知道高老师是我们附近几个村少有的初中毕业“高材生”,因为家庭困难,父亲多
病,又是家中长子,尽管学习很优秀,毅然放弃上中师的机会,村里缺少小学教师,他是最好的人选。在村小学上课,抽时间还能照顾父亲,忙时收种庄稼。他感到很满意,就一直做民办教师,因为多年在全乡小学评比成绩突出,被调到乡中。从教期间不忘学习进修,通过自学获得大专学历。工作近十年才转为公办教师。
无论在哪里教学,除了上课之外他喜欢找学生聊天,经常开导学生,久而久之,高老师在学校的人气越来越高涨,孩子们都喜欢和高老师打成一片,每次看到高老师和学生一起时,他们的脸上都挂满幸福的笑容,同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老师可谓桃李满天下,当地的两位乡长,三位中学校长都是他的学生。在外地工作的不计其数。他的学生有空就会回来探望他,每一次高老师都是拒绝收下学生的水果花篮或其他礼品,直到现在他还喜欢和学生聊人生、聊理想、聊未来,高老师成了许多人的人生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奔向梦想的方向。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优秀的人民教师,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终生难忘的最值得敬仰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