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解读幼儿心灵之门

开启解读幼儿心灵之门

作者:陈丽香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5期

摘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能随机抓住幼儿的各种心理需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用颗童心解读幼儿,才能把其外在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动机,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当教师真正步入幼儿内心,才能在幼儿的天地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正确把握尺度,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就幼儿教师及家长如何解读幼儿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解读 幼儿 老师及家长

这学期,幼儿园新接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虽然相处了好一阵子,但对于他们的名字我还不是非常熟悉。一次科学活动中,我见一位平时比较不爱举手的小朋友志伟也举起手来,赶紧请:“张志伟,你来!”他一听,迅速地缩回自己的小手,胆怯地看着我,小手还不时地搓着自己的衣角。我见状,丈二摸不着脑袋,摸摸他的头,问道:“怎么啦!”这时他抬起头,斜着眼睛看着我,吱唔了老半天,小声地说:“老师,我没“张”!”老师急了:“老师没说你脏啊!”“你刚才不是说我是„张‟志伟吗?”哦,我这才恍然大悟!

类似的经历相信许多教师包括家长都有过,下面我就如何熟识幼儿、聆听幼儿、剖析幼儿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熟识幼儿,平等对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谈,耐心倾听、仔细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是互为平等的“对话”伙伴,与幼儿交流时,应弯下腰或蹲下,拉着他们的手,看着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在学习活动中,和幼儿商量着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都“敞亮”出来。在这平等对话中,师幼互动会逐渐沟通、融洽、和谐、愉快,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得以发展,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提升。 名字对幼儿来说尤为亲切,尤其像案例中志伟这种比较胆怯、内向的小朋友来说,教师如果能在同伴面前准确、响亮他的名字,他肯定非常高兴。因此,作为我们新认识的朋友,我们应先熟识他们,并从第一关“晨检关”入手,幼儿入室后我们应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夸夸他们精彩的一面,消除他们的焦虑情绪,倾听着他们的话语,观察着他们的举动,俯下身来,平等地与幼儿对话。第二天,小朋友陆陆续续来到活动室,志伟在爷爷的陪同下拖着缓慢的脚步来到问口,小手扶着门把,向室内张望。这时,我轻轻地走过去,牵过他的小手说:“林志伟,今天你穿得好帅气!祝你天天快乐!”当我牵过另外一个小朋友的手时,志伟那欢快的声音飘进

老师的耳朵里:“爷爷,你听见了吗?我记住我的名字了!老师现在喜欢我了!嘻嘻!”我听了不由激动地笑了,小伟也笑了,爷爷更是笑得合不扰嘴,眼前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叫出名字就是喜欢,这在成人看来未免太可笑了,可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喜欢的象征。老师们,关注孩子,请叫出他们的名字吧。

二、聆听幼儿,捧出自信

《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关注幼儿的成长,使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孩子。因此,我们应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解读幼儿,努力走进幼儿的心田。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了解幼儿最直接的途径。然而,要使幼儿对我们开放心扉,也非易事。

(一)完善家庭教育

要注重及时赞扬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多抽时间多跟幼儿交往,且在交往中切忌命令式,应该鼓励幼儿多结交一些朋友,可以经常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让幼儿学做小主人。

(二)增加交往意识

教师应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就必须培养独立交往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如在集体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角色游戏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在游戏时幼儿胆怯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同时要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如教会儿童基本的礼貌用语等。

(三)创设和谐的环境

幼儿胆怯是由于自信心的不足或缺乏造成的。教师要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另一方面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我们知道失败会引起幼儿的胆怯心理,而成功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水平的教学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如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等,让幼儿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案例中志伟是个不善于言谈的小朋友,教师叫错他名字时,他觉得非常难过,小手还不时地搓着自己的衣角,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了!发现这一异常举动,教师能及时地走到孩子的身边,小手抚摸着他的头,给予他安全感,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极大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师要用敏锐、欣赏的目光去观察幼儿的言谈举止,从中发觉值得珍惜和夸耀的真金白银,真正聆听每一个幼儿的心声,让每一个幼儿都在活动大胆表达出来。

三、剖析幼儿,换位思考

案例中小伟因被同音字混淆了,曲解了词意,而认为老师骂他“脏”。因此,我们在引导幼儿识字时,教师应是幼儿识字活动的帮助者和支持者,要为幼儿创设积极的识字环境,通过潜

移默化的环境影响,让幼儿把汉字与实际事物对号入座,并重点引导识别同音字,为同音字组词,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字面的意思。并学会换位思考。

(一)教师的换位思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经常提醒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做一位让家长满意的幼儿教师。因为教师面对的孩子各不相同,有的乖巧、懂礼貌、比较招人喜欢;有的性格倔强、攻击行为严重,爱惹事生非,但是不管孩子的表现怎样,教师们绝不能将孩子打入另册,应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在没有熟识小朋友名字的情况下,念错了他的名字,首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蹲下来与幼儿对话,向幼儿真诚的道歉。相信幼儿在刹那间肯定能得到相应的满足,并有效地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二)学生的换位思考

我们经堂在谈话中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比如讲述活动《假如我是爸爸妈妈》,谈谈假如自己是爸爸妈妈,将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对此次谈话活动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其实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无偿不是一件令家长和教师都更加拍手称快的事情,家长朋友们,我们不防一起试试看吧!

解读、分析幼儿,能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要有一颗欣赏心、一颗真情心、一颗平等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心情舒畅、精神愉悦,真正使他们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从中使幼儿的发展更富有个性和创造性。 (责编 张景贤)

开启解读幼儿心灵之门

作者:陈丽香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5期

摘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能随机抓住幼儿的各种心理需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用颗童心解读幼儿,才能把其外在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动机,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当教师真正步入幼儿内心,才能在幼儿的天地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正确把握尺度,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就幼儿教师及家长如何解读幼儿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解读 幼儿 老师及家长

这学期,幼儿园新接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虽然相处了好一阵子,但对于他们的名字我还不是非常熟悉。一次科学活动中,我见一位平时比较不爱举手的小朋友志伟也举起手来,赶紧请:“张志伟,你来!”他一听,迅速地缩回自己的小手,胆怯地看着我,小手还不时地搓着自己的衣角。我见状,丈二摸不着脑袋,摸摸他的头,问道:“怎么啦!”这时他抬起头,斜着眼睛看着我,吱唔了老半天,小声地说:“老师,我没“张”!”老师急了:“老师没说你脏啊!”“你刚才不是说我是„张‟志伟吗?”哦,我这才恍然大悟!

类似的经历相信许多教师包括家长都有过,下面我就如何熟识幼儿、聆听幼儿、剖析幼儿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熟识幼儿,平等对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谈,耐心倾听、仔细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是互为平等的“对话”伙伴,与幼儿交流时,应弯下腰或蹲下,拉着他们的手,看着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在学习活动中,和幼儿商量着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都“敞亮”出来。在这平等对话中,师幼互动会逐渐沟通、融洽、和谐、愉快,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得以发展,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提升。 名字对幼儿来说尤为亲切,尤其像案例中志伟这种比较胆怯、内向的小朋友来说,教师如果能在同伴面前准确、响亮他的名字,他肯定非常高兴。因此,作为我们新认识的朋友,我们应先熟识他们,并从第一关“晨检关”入手,幼儿入室后我们应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夸夸他们精彩的一面,消除他们的焦虑情绪,倾听着他们的话语,观察着他们的举动,俯下身来,平等地与幼儿对话。第二天,小朋友陆陆续续来到活动室,志伟在爷爷的陪同下拖着缓慢的脚步来到问口,小手扶着门把,向室内张望。这时,我轻轻地走过去,牵过他的小手说:“林志伟,今天你穿得好帅气!祝你天天快乐!”当我牵过另外一个小朋友的手时,志伟那欢快的声音飘进

老师的耳朵里:“爷爷,你听见了吗?我记住我的名字了!老师现在喜欢我了!嘻嘻!”我听了不由激动地笑了,小伟也笑了,爷爷更是笑得合不扰嘴,眼前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叫出名字就是喜欢,这在成人看来未免太可笑了,可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喜欢的象征。老师们,关注孩子,请叫出他们的名字吧。

二、聆听幼儿,捧出自信

《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关注幼儿的成长,使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孩子。因此,我们应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解读幼儿,努力走进幼儿的心田。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了解幼儿最直接的途径。然而,要使幼儿对我们开放心扉,也非易事。

(一)完善家庭教育

要注重及时赞扬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多抽时间多跟幼儿交往,且在交往中切忌命令式,应该鼓励幼儿多结交一些朋友,可以经常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让幼儿学做小主人。

(二)增加交往意识

教师应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就必须培养独立交往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如在集体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角色游戏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在游戏时幼儿胆怯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同时要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如教会儿童基本的礼貌用语等。

(三)创设和谐的环境

幼儿胆怯是由于自信心的不足或缺乏造成的。教师要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另一方面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我们知道失败会引起幼儿的胆怯心理,而成功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水平的教学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如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等,让幼儿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案例中志伟是个不善于言谈的小朋友,教师叫错他名字时,他觉得非常难过,小手还不时地搓着自己的衣角,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了!发现这一异常举动,教师能及时地走到孩子的身边,小手抚摸着他的头,给予他安全感,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极大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师要用敏锐、欣赏的目光去观察幼儿的言谈举止,从中发觉值得珍惜和夸耀的真金白银,真正聆听每一个幼儿的心声,让每一个幼儿都在活动大胆表达出来。

三、剖析幼儿,换位思考

案例中小伟因被同音字混淆了,曲解了词意,而认为老师骂他“脏”。因此,我们在引导幼儿识字时,教师应是幼儿识字活动的帮助者和支持者,要为幼儿创设积极的识字环境,通过潜

移默化的环境影响,让幼儿把汉字与实际事物对号入座,并重点引导识别同音字,为同音字组词,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字面的意思。并学会换位思考。

(一)教师的换位思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经常提醒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做一位让家长满意的幼儿教师。因为教师面对的孩子各不相同,有的乖巧、懂礼貌、比较招人喜欢;有的性格倔强、攻击行为严重,爱惹事生非,但是不管孩子的表现怎样,教师们绝不能将孩子打入另册,应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在没有熟识小朋友名字的情况下,念错了他的名字,首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蹲下来与幼儿对话,向幼儿真诚的道歉。相信幼儿在刹那间肯定能得到相应的满足,并有效地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二)学生的换位思考

我们经堂在谈话中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比如讲述活动《假如我是爸爸妈妈》,谈谈假如自己是爸爸妈妈,将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对此次谈话活动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其实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无偿不是一件令家长和教师都更加拍手称快的事情,家长朋友们,我们不防一起试试看吧!

解读、分析幼儿,能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要有一颗欣赏心、一颗真情心、一颗平等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心情舒畅、精神愉悦,真正使他们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从中使幼儿的发展更富有个性和创造性。 (责编 张景贤)


相关文章

  • 解读幼儿的秩序敏感期
  • 解读幼儿的秩序敏感期 (摘要)人的存在是一种扶序的存在,扶序感的形成对于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秩序感的培育要及时抓住幼儿秩序敏感期,为培养有杖序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关键词] 秩序敏感期 幼儿 秩序感 情景1 :两岁的琪琪十分 ...查看


  • 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1
  • 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摘要]从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途径开始,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把孩子的视觉.听觉及倾述充分利用起来调动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并通过阅读解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的认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过 ...查看


  • 解读笛卡尔_上帝_观_读_第一哲学沉思集_有感(1)
  • 第27卷第9期2010年9月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Institute Vol.27No.9Sept2010 解读笛卡尔"上帝"观 --- ...查看


  • 中文NLP文章大全
  • 中文NLP文章大全 点击相应标题即可观看内容,此为2010年3月版,收录NLP文章2651篇,更多内容请点 击:http://nlp.nlp.cn/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查看


  • 解读萧红与林白的女性意识
  • 2005年8月第25卷第4期 y y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 ur nal of Y uny ang T eachers College Aug. 2005V ol. 25N o. 4 解读萧红与林白的女性意识 龚玉华 (郧阳师范高等 ...查看


  •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
  •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通过教师的帮助,妈妈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父母 ...查看


  • 论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为本
  • 论幼儿园要以幼儿为本 [摘要]布鲁纳在1999年的Reggio 国际研讨会上说:让教育造福于我们的儿童.造福于我们的文化,并通过它把教育工作者对社会的理想,对未来的希望充分地表达出来.幼儿是教育的对象,更是能动发展着的人.幼儿的活动直接受教 ...查看


  •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
  •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一)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 ...查看


  • 在2012年华英星辰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上的寄语
  • 在2012年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上的寄语 尊敬的华英星辰幼儿园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幼儿家长和可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很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班幼儿及家长,向华英星辰幼儿园,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