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小论文

光学小现象及理论解释

PB11207046 杨文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摘要】

带着近视眼镜,当斜视某些物体时会发现物体的边缘出现颜色,或红或蓝,若物体轮廓明暗差别越显著,显色也越明显,如较强光下的影子,日光灯等与周边亮度差别较大的物体易观察到此现象。本文用基本的色散理论进行解释,并分析实际光源的色散情况。 【关键词】

近视镜,边缘显色,实际光源色散,非自由光谱 【前言】

近视镜为凹面镜,边缘类似于三棱镜,对自然光有一定的色散效果;物体的轮廓处光强发生改变,起一种特殊光源的效果。故简化为有宽度的光源经过三棱镜折射色散的简单物理模型进行简化分析。 【正文】

原理图 d 较大,远大于色散光谱宽度。

分析简图

拍摄效果图

有宽度的光源可认为是无限多个线光源组合,每个线光源进行色散,然后叠加,最终效果为中间显白色,上端偏红下端偏蓝紫,分别为光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当光源变窄或棱镜色散增强时,色散谱就越接近于理想线光源色散谱,各种颜色越易于区分,如效果图2,可分辨出更多色带。

效果图2

理论模型:

若用楔形棱镜进行小角近视则有偏向角θ=δ(n -1) (δ为棱镜顶角),假设接收屏与红单色光线垂直。设自然光中各波长光光强相同且随空间均匀分布(。 n (λ) =n 0+k (λ2-λ) ,可见光波长范围为(紫λ1~λ2红)

∂I

=i o ),并有∂λ∂x

θo =δ(n o -1), α=θ-θo =δk (λ2-λ), αm =δk (λ2-λ1) ;

于是色散后光谱宽y o =x o +αm l ;

x o

λ1

x o +αm l λ1

'

I =dx i d λI o 色散前光强⎰⎰ ; 色散后=

λ2

⎰dy ⎰i (y , λ) d λ=I 。

λ2

位置x 处频率为λ的光将照到屏上y =x +δkl (λ2-λ1) 上,因而产生对应关系: (1).0≤y ≤αm l , i (y , λ) =i o , λ2

-y /l δk ≤λ≤λ2; 0, λ1≤λ≤λ2-y /l δk ; ). ≤λ≤λ2;

(2).αm l ≤y ≤x o , i (y , λ) =i o , λ1

y -x o y -x o

; 0, λ2-≤λ≤λ2; (3).x o ≤y ≤x o +αm l , i (y , λ) =i o , λ1≤λ≤λ2-

l δk l δk

所以色散后光强空间密度

2

i o y dI '

=⎰i (y , λ) d λ=, 0≤y ≤αm l ; (1).

dy λ1l δk 2dI '

=⎰i (y , λ) d λ=i o (λ2-λ1), αm l ≤y ≤x o ; (2).

dy λ1

2

y -x o dI '

=⎰i (y , λ) d λ=(λ2-λ1-) i o , x o ≤y ≤x o +αm l ; (3).

dy λ1l δk

λ

λ

λ

因此可做出光强空间密度图:

并分别作A ,B ,C 三处的i -λ图,以分析其频谱:

A:

B

C

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同位置处的频谱特性,对于A 处的,光不含靠近紫光的部分,因此显色偏红;对于B 处的,含全频率范围的可见光,且光强一致,故显白色;对于C 处的,其不含靠近红光的部分,所以显色偏蓝紫。 【总结与展望】

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十分简单,自然光光谱,色散率等也是由假设获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实际情况,比如自然光在不考虑各种物质的吸收情况下确实按波长近似均匀分布, 对于不同波长光的折射率,可以由柯西经验公式比较精确获得,本文中假设的n (λ) 单调性规律是符合的。

处理过程中引入了新物理量i =

∂I

,其对于非单色光的频谱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x ∂λ

【参考书目】

《光学》 崔宏滨 李永平 段开敏

光学小现象及理论解释

PB11207046 杨文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摘要】

带着近视眼镜,当斜视某些物体时会发现物体的边缘出现颜色,或红或蓝,若物体轮廓明暗差别越显著,显色也越明显,如较强光下的影子,日光灯等与周边亮度差别较大的物体易观察到此现象。本文用基本的色散理论进行解释,并分析实际光源的色散情况。 【关键词】

近视镜,边缘显色,实际光源色散,非自由光谱 【前言】

近视镜为凹面镜,边缘类似于三棱镜,对自然光有一定的色散效果;物体的轮廓处光强发生改变,起一种特殊光源的效果。故简化为有宽度的光源经过三棱镜折射色散的简单物理模型进行简化分析。 【正文】

原理图 d 较大,远大于色散光谱宽度。

分析简图

拍摄效果图

有宽度的光源可认为是无限多个线光源组合,每个线光源进行色散,然后叠加,最终效果为中间显白色,上端偏红下端偏蓝紫,分别为光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当光源变窄或棱镜色散增强时,色散谱就越接近于理想线光源色散谱,各种颜色越易于区分,如效果图2,可分辨出更多色带。

效果图2

理论模型:

若用楔形棱镜进行小角近视则有偏向角θ=δ(n -1) (δ为棱镜顶角),假设接收屏与红单色光线垂直。设自然光中各波长光光强相同且随空间均匀分布(。 n (λ) =n 0+k (λ2-λ) ,可见光波长范围为(紫λ1~λ2红)

∂I

=i o ),并有∂λ∂x

θo =δ(n o -1), α=θ-θo =δk (λ2-λ), αm =δk (λ2-λ1) ;

于是色散后光谱宽y o =x o +αm l ;

x o

λ1

x o +αm l λ1

'

I =dx i d λI o 色散前光强⎰⎰ ; 色散后=

λ2

⎰dy ⎰i (y , λ) d λ=I 。

λ2

位置x 处频率为λ的光将照到屏上y =x +δkl (λ2-λ1) 上,因而产生对应关系: (1).0≤y ≤αm l , i (y , λ) =i o , λ2

-y /l δk ≤λ≤λ2; 0, λ1≤λ≤λ2-y /l δk ; ). ≤λ≤λ2;

(2).αm l ≤y ≤x o , i (y , λ) =i o , λ1

y -x o y -x o

; 0, λ2-≤λ≤λ2; (3).x o ≤y ≤x o +αm l , i (y , λ) =i o , λ1≤λ≤λ2-

l δk l δk

所以色散后光强空间密度

2

i o y dI '

=⎰i (y , λ) d λ=, 0≤y ≤αm l ; (1).

dy λ1l δk 2dI '

=⎰i (y , λ) d λ=i o (λ2-λ1), αm l ≤y ≤x o ; (2).

dy λ1

2

y -x o dI '

=⎰i (y , λ) d λ=(λ2-λ1-) i o , x o ≤y ≤x o +αm l ; (3).

dy λ1l δk

λ

λ

λ

因此可做出光强空间密度图:

并分别作A ,B ,C 三处的i -λ图,以分析其频谱:

A:

B

C

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同位置处的频谱特性,对于A 处的,光不含靠近紫光的部分,因此显色偏红;对于B 处的,含全频率范围的可见光,且光强一致,故显白色;对于C 处的,其不含靠近红光的部分,所以显色偏蓝紫。 【总结与展望】

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十分简单,自然光光谱,色散率等也是由假设获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实际情况,比如自然光在不考虑各种物质的吸收情况下确实按波长近似均匀分布, 对于不同波长光的折射率,可以由柯西经验公式比较精确获得,本文中假设的n (λ) 单调性规律是符合的。

处理过程中引入了新物理量i =

∂I

,其对于非单色光的频谱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x ∂λ

【参考书目】

《光学》 崔宏滨 李永平 段开敏


相关文章

  • 光学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 ...查看


  • 关于"现代光学测试技术"课程考核的要求
  • 关于"现代光学测试技术"课程考核的要求 各位同学: 本课程即将结束,由于本课程是学位课,为了真实反映每位同学的学习成效,也为了检验教学效果,现提出本课程如下考核要求: ⒈ 经征得同意,本课程决定不进行笔试考核. ⒉ 本课 ...查看


  • 激光三角法综述
  • 第25卷第4期增刊 仪器仪表学报 2004年8月 激光三角法综述 王晓嘉 高 隽 王磊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图像信息处理研究室 合肥 230009) (中科院合肥分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 摘要 激光三角法属于主动塑堂型 ...查看


  • 波动光学小论文
  • 学习波动光学的感想 与初高中由浅入深地从几何光学到初步的波动光学的学习不同,在大学中,一开始接触到的便是深入的波动光学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了光的波动性.这里就谈谈我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的感想. 一. 光的波动性的发现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 ...查看


  • 悬浮物浓度对水下光照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第!(卷第(期 水科学进展 /GH/I486JI7/K8L64J8I48 HM;#!(,IM#(6NO#, 悬浮物浓度对水下光照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 光!,陈 ...查看


  • 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 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 ...查看


  • 大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应用和发展
  • 第9卷第1期2001年2月 ================================================================文章编号 1004-924X(2001D01-0006-04 光学精密工程 0PTI ...查看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 (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下设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和精密仪器及机械两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是198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光学仪器学科的主要部分,本学科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 ...查看


  • 物体微小振动光学干涉测量方法的研究
  • 似1J :妻未交 硕士学位论文 物体微小振动光学干涉测量方法的研究 Studyofmicrovibrationdetectionusing opticalinterference 作者:张涛 导师:张斌 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6月 学位论文 ...查看


  • 袖珍式简易显微镜光路的设计与实验
  • 第29卷第11期2009年11月 物理实验 V01.29No.11 PHYSICSEXPERIMENTATl0N NOV.,2009 袖珍式简易显微镜光路的设计与实验 金清理,陈 杰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