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智慧》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编号:013E3390 学时:36 学分:2.0 一、 课程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五邑大学全校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以简练凝缩的形式讲述几千年中国哲人的智慧,使非哲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修习,能够在智慧上有所增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理论思维水平,以适应社会和国家对于推广普及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没有要求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 36) 本课程授课计划36学时,授课学时分配如下:
第1章 智慧与哲学 (2学时)
1.什么是智慧? (B)
2.什么是哲学? (A)
3.什么是中国哲学的智慧? (A)
第2章 孔子 (4学时)
1.孔子生平 (C)
2.当前孔子热 (A)
3.中庸之道 (A)
第3章 孔子后学 (4学时)
1.三子简介 (C)
2.三重道德论 (A)
3.人性善恶论 (A)
第4章 老庄 (8学时)
1.生平简介 (C)
2.三生万物 (A)
3.有无相生 (A)
4.说无谈玄 (A)
5.自然主义 (A)
1
6.相对主义 (A)
7.游世主义 (A)
第5章 《周易》 (6学时)
1.《周易》介绍 (C)
2.太极生两仪 (A)
3.忧乐圆融 (A)
第6章 《坛经》 (6学时)
1.《坛经》故事 (B)
2.色即是空 (A)
3.四圣二谛与三分 (C)
第7章 白沙心学
1.白沙简介 (C)
2.白沙思想 (A)
3.白沙影响 (C)
第8章 中国哲学发展简史
五、实践内容和实践要求
没有实践课时。
六、教材及参考书
1.理论课教材
郭齐勇. 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郭齐勇.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七、 考核方式
以写论文为主,结合平时课堂表现综合评定成绩。
执笔人: 刘贻群 编写日期: 2007-9-01
2 4学时) 2学时) ( (
《中国哲学的智慧》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编号:013E3390 学时:36 学分:2.0 一、 课程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五邑大学全校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以简练凝缩的形式讲述几千年中国哲人的智慧,使非哲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修习,能够在智慧上有所增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理论思维水平,以适应社会和国家对于推广普及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没有要求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 36) 本课程授课计划36学时,授课学时分配如下:
第1章 智慧与哲学 (2学时)
1.什么是智慧? (B)
2.什么是哲学? (A)
3.什么是中国哲学的智慧? (A)
第2章 孔子 (4学时)
1.孔子生平 (C)
2.当前孔子热 (A)
3.中庸之道 (A)
第3章 孔子后学 (4学时)
1.三子简介 (C)
2.三重道德论 (A)
3.人性善恶论 (A)
第4章 老庄 (8学时)
1.生平简介 (C)
2.三生万物 (A)
3.有无相生 (A)
4.说无谈玄 (A)
5.自然主义 (A)
1
6.相对主义 (A)
7.游世主义 (A)
第5章 《周易》 (6学时)
1.《周易》介绍 (C)
2.太极生两仪 (A)
3.忧乐圆融 (A)
第6章 《坛经》 (6学时)
1.《坛经》故事 (B)
2.色即是空 (A)
3.四圣二谛与三分 (C)
第7章 白沙心学
1.白沙简介 (C)
2.白沙思想 (A)
3.白沙影响 (C)
第8章 中国哲学发展简史
五、实践内容和实践要求
没有实践课时。
六、教材及参考书
1.理论课教材
郭齐勇. 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郭齐勇.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七、 考核方式
以写论文为主,结合平时课堂表现综合评定成绩。
执笔人: 刘贻群 编写日期: 2007-9-01
2 4学时) 2学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