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答案)

高中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

一、 一词多义梳理 故 :

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

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⑦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尽:

①完:担中肉尽(《狼》)

②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④所有的:尽人皆知 ⑤极:尽善尽美 属:

(以下读shǔ) 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以下读zhǔ 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⑤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即 :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

④假如: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⑤当、当前:成功在即

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且:

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 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边……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胜:

错:

纷错如织——交错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 状 :

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 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 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 寻 :

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 未果,寻病终——不久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 八尺为寻——量词,一寻

二、词类活用 1、名作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禁, 带:以……为带;名词意动用法 无得而状——形状,描摹形状

缓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 最可觞客——觞:请饮酒 面北为平远堂——面:面对着 祠韦苏州——祠:筑祠堂 吏吴两载——吏:做官 2、名作状: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像雾一样;星:像星辰一样 栉比如鳞——像梳子齿密密麻麻

檀板丘积——像小山/樽壘云泻——像云彩 3、形容词作动词。

独以近城故——近:靠近

迟月生(于)公石上——迟:等待 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4、数量词作动词。

才三四辈——三四辈:有三四人。 5、动词作名词

台隍枕夷夏之——交:交际处

高中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2

《逍遥游》知识点梳理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 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 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 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 /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 1.之

(1) 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 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

(4) 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 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

(6) 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4) 连词,表承接。 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 连词,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 连词,或者。 时则不至

(3) 连词,那么。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 介词,把。 以五百岁为春 (2) 介词,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 介词,凭。 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 连词,而且。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连词,还。 彼且恶乎待哉 (3) 副词,将要。 且适南冥也 7.于

(1) 介词,对于。 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 介词,在。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 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 代词,它的。 其名为鹏

(3) 代词,它。 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 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 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 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 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高中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3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二、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命

(1)辞不赴命。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生活、生存,名词。 3、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无以终余年。结束,度完,动词。 (3)愿乞终养。终了,动词。 (四)表示官职变动的实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9、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三、一词多义 (一) 虚词“以” 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 „„身份”。

猥以微贱。凭,介词。

臣具以表闻。用,拿,介词。 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身份 2)表示原因,介词。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 2、用作连词

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 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

今不忍人无寇暴乱,以乱天子边事来,表目的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地,着),表修饰关系 (二)虚词“之”用作助词。

(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的,定中之间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的,定中之间 (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可不翻译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4、迁,改官。

5、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6、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7、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1、放,放逐。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二)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2、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 2、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 3、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示被动 5、不拘于时“于”表示被动

高中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

一、 一词多义梳理 故 :

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

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⑦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尽:

①完:担中肉尽(《狼》)

②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④所有的:尽人皆知 ⑤极:尽善尽美 属:

(以下读shǔ) 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以下读zhǔ 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⑤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即 :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

④假如: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⑤当、当前:成功在即

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且:

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 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边……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胜:

错:

纷错如织——交错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 状 :

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 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 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 寻 :

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 未果,寻病终——不久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 八尺为寻——量词,一寻

二、词类活用 1、名作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禁, 带:以……为带;名词意动用法 无得而状——形状,描摹形状

缓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 最可觞客——觞:请饮酒 面北为平远堂——面:面对着 祠韦苏州——祠:筑祠堂 吏吴两载——吏:做官 2、名作状: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像雾一样;星:像星辰一样 栉比如鳞——像梳子齿密密麻麻

檀板丘积——像小山/樽壘云泻——像云彩 3、形容词作动词。

独以近城故——近:靠近

迟月生(于)公石上——迟:等待 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4、数量词作动词。

才三四辈——三四辈:有三四人。 5、动词作名词

台隍枕夷夏之——交:交际处

高中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2

《逍遥游》知识点梳理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 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 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 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 /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 1.之

(1) 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 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

(4) 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 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

(6) 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4) 连词,表承接。 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 连词,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 连词,或者。 时则不至

(3) 连词,那么。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 介词,把。 以五百岁为春 (2) 介词,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 介词,凭。 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 连词,而且。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连词,还。 彼且恶乎待哉 (3) 副词,将要。 且适南冥也 7.于

(1) 介词,对于。 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 介词,在。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 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 代词,它的。 其名为鹏

(3) 代词,它。 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 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 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 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 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高中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3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二、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命

(1)辞不赴命。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生活、生存,名词。 3、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无以终余年。结束,度完,动词。 (3)愿乞终养。终了,动词。 (四)表示官职变动的实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9、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三、一词多义 (一) 虚词“以” 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 „„身份”。

猥以微贱。凭,介词。

臣具以表闻。用,拿,介词。 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身份 2)表示原因,介词。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 2、用作连词

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 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

今不忍人无寇暴乱,以乱天子边事来,表目的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地,着),表修饰关系 (二)虚词“之”用作助词。

(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的,定中之间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的,定中之间 (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可不翻译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4、迁,改官。

5、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6、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7、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1、放,放逐。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二)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2、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 2、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 3、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示被动 5、不拘于时“于”表示被动


相关文章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查看


  •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文言知识点归纳
  •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文言知识点归纳 教学博苑 2014-10-03 0627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 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2. 内─纳:距关,毋内诸 ...查看


  • 高中语文必修三说课稿
  • 我说课的篇目是<北方>,它是新课程苏教版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板块"祖国土"第二专题"颂歌的变奏"中的第二篇. 北方是现代诗人艾青写的一首饱含爱国热情的诗作,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 ...查看


  • [鸿门宴]说课稿[1]
  • <鸿门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说理念.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理念: 高中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最集中体 ...查看


  •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_语文_课标解读_人教版
  •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 一.构成 语文必修5由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四个单元构成. 二.要求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 ...查看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一)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 绩,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重要,高三有效的复习方法也非常重要.临 考阶段的复习,应分清轻重缓急,不断总结提高.轻重缓急,指属于 记忆方面的内容, 如名句名篇, 可 ...查看


  • [劝学]说课稿(人教版必修1)
  • (板书:劝学)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第一个方面:说教材(板书:说教材) 首先,我说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第一篇孟子的& ...查看


  • 高中语文教学建议
  • 徐: 现将高中语文教学意见里面的书目.近期召开高三全县集体备课分工发给你,请组织教师认真准备,形成电子稿,于3月10日前发给我. 集体备课分工: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作文 王善国 高中语文教学建议(修订稿) 高一 一.总目标 1. 初步树立 ...查看


  • [过秦论]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 <过秦论>说课稿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