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中医院护理事业自评报告

中医院

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自评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十二五”期间中医护理发展评估工作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中医护理发展基本情况

(一)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

1、按照《县级中医院业务考核标准》,逐步调整中西医药结构比例,增加护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医院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招聘全日制大专以上护理人员,特别是中医护理专业护士,并准许中医类别本科护士考入我院编制护士,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保障临床中医护理质量。截至2015年,我院注册护士达到110人,比2010年增加了32人,增长幅度约41%,其中中医类别编制护士4人。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护士总数和实际开放床位比为0.4:1。

2、根据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求,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稳定临床护士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鼓励在职护士参加全国自学高考及与专业相对口的函授学习班,截至2015年底,我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84%,其中,本科学历的占22%。与2010年相比,大专以上学历护士的比例提高了62%。

3.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科室倾斜,做到多劳多得、

同工同酬,创造有利于护士安心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为她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4、加强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骨干人员的培训。建立并完善临床护理工作发展需要的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对护理管理人员实施全面规范培训。到2015年,我院共有9名护理管理人员参加山东省组织的护理管理培训班,3名护士长、2名护理骨干参加了山东省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班,占全院护理管理人员总数的64%。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情况。

1.依法严格护士准入制度,遵照《护士条例》规定,独立从事护理活动的护士均取得护理执业资格证,达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

2.保障护士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为聘任制护士建立人事代理关系,解决聘用临时护士的档案管理、技术职称评审考核、工资福利待遇调整等问题。与编制护士一样,同一岗位、同一职称、同样的技能就能享受同样的待遇,并为每位护士购买“三险一金”(我县统一规定)。确保不同身份护理人员多劳多得、同工同酬。稳定了护士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3.制定护士在职培训计划,保证护士接受培训教育,通过院科二级每月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新护士轮岗,外出学习及进修等途径完成在职培训。我院与滨医附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计划对年轻护士进院 3 年内必须得到系统规范的培训。

4.认真贯彻落实《护士定期考核管理办法》,院内成立了护士考核组织,按照分层级管理原则,按质按量做好辖区内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三)提高中医医院临床护理水平。

1、积极制定、培训、推广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我院实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33个病种及山东省中医院制定的98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选取了22个优势病种在各病区执行,在此基础上,结合省中医专家老师的模式制定了《中医护理效果评价量表》,使护士对每一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效果更能客观地评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

2、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各病区根据科室病种,开展了耳穴埋豆、艾条灸、拔火罐、穴位敷贴、中药湿敷、穴位注射、中药泡洗、中药灌肠、中药雾化吸入、穴位按摩、中医理疗等中医特色护理项目,深受患者青睐。在开展原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的同时,新开展一些如刮痧、捏脊、火疗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按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制定了各项操作考核标准,完善了护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使护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寻,有据可依。

3、优质护理服务开展覆盖率达62.5% ,在全院5个病区实施了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护理职责,能够做到在正确评估患者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专业照顾、心理支持、健康

教育等护理服务,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沟通交流,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定期组织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工作汇报与经验交流会”,从改革护理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改革排班方法、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汇报交流,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好,技术精益求精的人员给予表彰。2013年4月,我院一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4、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护理部继续实行院、科二级质控,细化质控小组职能,护理部每月组织院级质控员不定期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2次,科室质控组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1次,每月召开护士长会议一次,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督查及整改,保障各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四)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护理管理改革。

1.建立并完善了的护理人员聘用制度、岗位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

2.尝试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改革,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根据不同护理岗位,将绩效考核的重点,放在护士护理患者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程度等要素上,使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实践,充分调动临床护士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计划

(一)开展优质护理及中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流失。由于现在医疗环境恶劣,护士工作辛苦,待遇一般,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流向非护理岗位或改行从事其他职业。高年资,高职称护理骨干匮乏,护理人员的流动性增大,临床护理人数不足导致在岗位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护士身心疲惫而影响了护士健康,同时也影响工作质量。

2、临床护理人员趋于年轻化。年轻护士在体力、智力,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上占有优势,但是,护理工作也是一门依靠知识、技术和经验积累的学科,过于年轻的队伍意味着专业技术、骨干力量薄弱,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3、护理人员短缺,尤其是中医护理人员。治疗性工作量大占据了护士大量时间,护士接触患者时间少,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的时间不足。实行责任制包干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还需补充,有些科室虽然提供了生活护理,但还不足,影响了优质服务的开展。

4、支持保障系统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后勤支持保障系统,医院后勤管理不规范,临床一线科室的物资供应及维修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二)整改计划

1、合理配臵人力,酌情增加人力配臵,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实行护士分层分级管理,根据护理单元工作量、工作强度、风险系数及专科发展,合理设臵岗位比例,弹性排班,根据临床需要酌情增加人力资源。

2、发挥绩效杠杆机制,激发护士工作激情。用待遇留住护理

骨干,使它们对年轻护士传、帮、带,实现绩效分配向高风险、高技术含量、临床一线岗位、值夜班护士倾斜。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护理队伍建设

(1)切实抓好岗前培训。每年对医院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抽调各科室护士长、业务骨干及护理部人员进行讲课,从医院文化、护士礼仪到沟通技巧、临床护理技能、再到护理安全教育、卫生法律法规等等,深入浅出,内容丰富。

(2)选派年轻、德才兼备的护士去上级医院参加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及骨干护士培训。

4、院领导要重视后勤保障及监督检查工作,重视优质护理工作。后勤支持保障系统的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部份配套设施、后勤人力的投入及需要增加,后勤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需要完善。尽量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的投入。

三、对“十三五”时期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医保及农合报销方面,中医护理报销项目希望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由于长期的西医西药的影响,基层百姓接受中医适宜技术程度欠缺,但国家要求中医医院必须开展一定量的中医适宜技术,但农合、医保大部分项目不支持,或同西医西药报销比例相同,老百姓表示不愿接受。

中医院

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自评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十二五”期间中医护理发展评估工作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中医护理发展基本情况

(一)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

1、按照《县级中医院业务考核标准》,逐步调整中西医药结构比例,增加护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医院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招聘全日制大专以上护理人员,特别是中医护理专业护士,并准许中医类别本科护士考入我院编制护士,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保障临床中医护理质量。截至2015年,我院注册护士达到110人,比2010年增加了32人,增长幅度约41%,其中中医类别编制护士4人。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护士总数和实际开放床位比为0.4:1。

2、根据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求,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稳定临床护士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鼓励在职护士参加全国自学高考及与专业相对口的函授学习班,截至2015年底,我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84%,其中,本科学历的占22%。与2010年相比,大专以上学历护士的比例提高了62%。

3.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科室倾斜,做到多劳多得、

同工同酬,创造有利于护士安心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为她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4、加强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骨干人员的培训。建立并完善临床护理工作发展需要的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对护理管理人员实施全面规范培训。到2015年,我院共有9名护理管理人员参加山东省组织的护理管理培训班,3名护士长、2名护理骨干参加了山东省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班,占全院护理管理人员总数的64%。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情况。

1.依法严格护士准入制度,遵照《护士条例》规定,独立从事护理活动的护士均取得护理执业资格证,达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

2.保障护士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为聘任制护士建立人事代理关系,解决聘用临时护士的档案管理、技术职称评审考核、工资福利待遇调整等问题。与编制护士一样,同一岗位、同一职称、同样的技能就能享受同样的待遇,并为每位护士购买“三险一金”(我县统一规定)。确保不同身份护理人员多劳多得、同工同酬。稳定了护士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3.制定护士在职培训计划,保证护士接受培训教育,通过院科二级每月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新护士轮岗,外出学习及进修等途径完成在职培训。我院与滨医附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计划对年轻护士进院 3 年内必须得到系统规范的培训。

4.认真贯彻落实《护士定期考核管理办法》,院内成立了护士考核组织,按照分层级管理原则,按质按量做好辖区内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三)提高中医医院临床护理水平。

1、积极制定、培训、推广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我院实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33个病种及山东省中医院制定的98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选取了22个优势病种在各病区执行,在此基础上,结合省中医专家老师的模式制定了《中医护理效果评价量表》,使护士对每一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效果更能客观地评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

2、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各病区根据科室病种,开展了耳穴埋豆、艾条灸、拔火罐、穴位敷贴、中药湿敷、穴位注射、中药泡洗、中药灌肠、中药雾化吸入、穴位按摩、中医理疗等中医特色护理项目,深受患者青睐。在开展原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的同时,新开展一些如刮痧、捏脊、火疗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按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制定了各项操作考核标准,完善了护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使护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寻,有据可依。

3、优质护理服务开展覆盖率达62.5% ,在全院5个病区实施了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护理职责,能够做到在正确评估患者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专业照顾、心理支持、健康

教育等护理服务,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沟通交流,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定期组织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工作汇报与经验交流会”,从改革护理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改革排班方法、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汇报交流,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好,技术精益求精的人员给予表彰。2013年4月,我院一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4、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护理部继续实行院、科二级质控,细化质控小组职能,护理部每月组织院级质控员不定期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2次,科室质控组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1次,每月召开护士长会议一次,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督查及整改,保障各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四)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护理管理改革。

1.建立并完善了的护理人员聘用制度、岗位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

2.尝试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改革,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根据不同护理岗位,将绩效考核的重点,放在护士护理患者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程度等要素上,使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实践,充分调动临床护士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计划

(一)开展优质护理及中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流失。由于现在医疗环境恶劣,护士工作辛苦,待遇一般,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流向非护理岗位或改行从事其他职业。高年资,高职称护理骨干匮乏,护理人员的流动性增大,临床护理人数不足导致在岗位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护士身心疲惫而影响了护士健康,同时也影响工作质量。

2、临床护理人员趋于年轻化。年轻护士在体力、智力,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上占有优势,但是,护理工作也是一门依靠知识、技术和经验积累的学科,过于年轻的队伍意味着专业技术、骨干力量薄弱,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3、护理人员短缺,尤其是中医护理人员。治疗性工作量大占据了护士大量时间,护士接触患者时间少,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的时间不足。实行责任制包干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还需补充,有些科室虽然提供了生活护理,但还不足,影响了优质服务的开展。

4、支持保障系统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后勤支持保障系统,医院后勤管理不规范,临床一线科室的物资供应及维修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二)整改计划

1、合理配臵人力,酌情增加人力配臵,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实行护士分层分级管理,根据护理单元工作量、工作强度、风险系数及专科发展,合理设臵岗位比例,弹性排班,根据临床需要酌情增加人力资源。

2、发挥绩效杠杆机制,激发护士工作激情。用待遇留住护理

骨干,使它们对年轻护士传、帮、带,实现绩效分配向高风险、高技术含量、临床一线岗位、值夜班护士倾斜。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护理队伍建设

(1)切实抓好岗前培训。每年对医院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抽调各科室护士长、业务骨干及护理部人员进行讲课,从医院文化、护士礼仪到沟通技巧、临床护理技能、再到护理安全教育、卫生法律法规等等,深入浅出,内容丰富。

(2)选派年轻、德才兼备的护士去上级医院参加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及骨干护士培训。

4、院领导要重视后勤保障及监督检查工作,重视优质护理工作。后勤支持保障系统的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部份配套设施、后勤人力的投入及需要增加,后勤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需要完善。尽量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的投入。

三、对“十三五”时期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医保及农合报销方面,中医护理报销项目希望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由于长期的西医西药的影响,基层百姓接受中医适宜技术程度欠缺,但国家要求中医医院必须开展一定量的中医适宜技术,但农合、医保大部分项目不支持,或同西医西药报销比例相同,老百姓表示不愿接受。


相关文章

  • 护理质量管理
  • 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 ...查看


  • 优质护理自评报告 1
  • 我院自2011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始终贯彻"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的原则,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现将我院优质护理工作自评报告如下: 一 ...查看


  •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 折叠编辑本段概述 对符合标准的医院发给铭牌:地方医院由国家卫生部.省级卫生厅颁发:野战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武警部队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颁发.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依据医院的综合水平,我国的医院可分为三级十等,即: 一 ...查看


  •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汇报材料
  •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小组的领导和专家来我院考核指导工作.我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来院检查评审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我院工作的 ...查看


  • 迎接复审新闻报道
  • 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对市二院进行等级医院复审 编辑日期:2011-12-16 作者/编辑:张凤 阅读次数: 553 次 [关 闭] 2011年12月15日下午,由省卫生厅医管处副处长阮浩带领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一行八人在市卫生局局长潘健.副 ...查看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 名 称: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 年版> 作 者:卫生部医管司,中国医院协会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年 6 月 出版 开 本:16 开 册 数:全一册 定 价:56 元 优惠价:40 元二级综合医院 ...查看


  • 福建省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报告
  • 中医护理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学科,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解放后,中医护理学科快速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 ...查看


  • 不良事件分级报告细则
  • 不良事件分级报告细则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 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 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 ...查看


  • 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 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1‟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护理事业在"十二五"时期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