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算法的含义

(第1课时) §1.1 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与主要特点;

2.能按步骤用自然语言写出简单问题的算法过程学;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用自然语言表示为算法过程.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阅读教材第4页.

二.问题情境

1.情境:介绍猜数游戏(见教材第5页).

2.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策略,哪一种较好?

三.学生活动

学生容易说出“二分法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化(按步骤)的表达. 说明:以上过程实际上是按一种机械的程序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四.建构数学

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步骤称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

1.广义的算法——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例如: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空调说明书是空调使用的算法.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

2.本章主要讨论的算法(计算机能够实现的算法)——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例如:解方程(组)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问题的算法等.

3.本节采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

五.数学运用

1.算法描述举例

例1.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n(n1) 算法2 运用公式123n直接计算. 2

第一步:取n=5; n(n1)第二步:计算; 2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算法3 用循环方法求和.

第一步:使S1,;

第二步:使I2;

第三步:使SSI;

第四步:使II1;

第五步:如果I5,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说明:①一个问题的算法可能不唯一.

②若将本例改为“给出求123100的一个算法”,则上述算法2和算法3表达较为方便.

2xy7的一个算法. 例2.给出求解方程组4x5y11

分析:解线性方程组的常用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这两种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别,为了适用于解一般的线性方程组,以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我们用高斯消元法(即先将方程组化为一个三角形方程组,在通过回代过程求出方程组的解)解线性方程组.

解: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步骤是:

第一步:方程①不动,将方程②中x的系数除以方程①中x的系数,得到乘数m第二步:方程②减去m乘以方程①,消去方程②中的x项,得到

2xy7; 3y3

第三步:将上面的方程组自下而上回代求解,得到y1,x4.

x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y142; 2

说明:(1).从例1、例2可以看出,算法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①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必须结束.

“有限性”往往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让计算机执行一个历时1000年才结束的算法,这虽然是有限的,但超过了合理的限度,人们也不把它视作有效算法.“合理限度”一般由人们的常识和需要以及计算机的性能而定.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应当是确定的.

例如,一个健身操中一个动作“手举过头顶”,这个步骤就是不确定的、含糊的.是双手都举过头,还是左手或右手?举过头顶多少厘米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不应产生歧义,而应当是明确无误的.

(2).一般来说,算法应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求解,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没有意义的.

2.练习:课本第6页练习第1、2、3题.

练习1答案:第一步 移项得2x3;

第二步 两边同除以2得x3. 2

练习2答案:第一步:使S1,;

第二步:使I3;

第三步:使SSI;

第四步:使II2;

第五步:如果I7,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20; 3(1)

第二步 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y0kAB(x1). 练习3答案:第一步 计算斜率kAB

补充:

1.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

解:算法或步骤如下:

S1 人带两只狼过河;

S2 人自己返回;

S3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

S4 人带两只狼返回;

S5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

S6 人自己返回;

S7 人带两只狼过河;

S8 人自己返回;

S9 人带一只狼过河.

111的一个算法. 23100

解:第一步:使S1,;

第二步:使I2;

1 第三步:使n; I

第四步:使SSn;

第五步:使II1;

第六步:如果I100,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2.写出求1

六.回顾小结

1.算法的概念: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算法是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2.算法的重要特征:

(1)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步后必须结束;

(2)确切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必须是确定的;

(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所谓0个输入是指

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4)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

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七、课外作业:

课本第6页第4题,

补充:

1. 有A、B、C三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瓶,A装着酒精,B装着醋,C为空瓶,请设计一个

算法,把A、B瓶中的酒精与醋互换.

22.写出解方程x2x30的一个算法.

3.已知A(x1,y1),B(x2,y2),写出求直线AB斜率的一个算法.

4.“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

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请你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组,并设计一个解该方程组的算法.

(第1课时) §1.1 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与主要特点;

2.能按步骤用自然语言写出简单问题的算法过程学;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用自然语言表示为算法过程.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阅读教材第4页.

二.问题情境

1.情境:介绍猜数游戏(见教材第5页).

2.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策略,哪一种较好?

三.学生活动

学生容易说出“二分法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化(按步骤)的表达. 说明:以上过程实际上是按一种机械的程序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四.建构数学

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步骤称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

1.广义的算法——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例如: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空调说明书是空调使用的算法.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

2.本章主要讨论的算法(计算机能够实现的算法)——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例如:解方程(组)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问题的算法等.

3.本节采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

五.数学运用

1.算法描述举例

例1.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n(n1) 算法2 运用公式123n直接计算. 2

第一步:取n=5; n(n1)第二步:计算; 2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算法3 用循环方法求和.

第一步:使S1,;

第二步:使I2;

第三步:使SSI;

第四步:使II1;

第五步:如果I5,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说明:①一个问题的算法可能不唯一.

②若将本例改为“给出求123100的一个算法”,则上述算法2和算法3表达较为方便.

2xy7的一个算法. 例2.给出求解方程组4x5y11

分析:解线性方程组的常用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这两种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别,为了适用于解一般的线性方程组,以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我们用高斯消元法(即先将方程组化为一个三角形方程组,在通过回代过程求出方程组的解)解线性方程组.

解: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步骤是:

第一步:方程①不动,将方程②中x的系数除以方程①中x的系数,得到乘数m第二步:方程②减去m乘以方程①,消去方程②中的x项,得到

2xy7; 3y3

第三步:将上面的方程组自下而上回代求解,得到y1,x4.

x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y142; 2

说明:(1).从例1、例2可以看出,算法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①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必须结束.

“有限性”往往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让计算机执行一个历时1000年才结束的算法,这虽然是有限的,但超过了合理的限度,人们也不把它视作有效算法.“合理限度”一般由人们的常识和需要以及计算机的性能而定.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应当是确定的.

例如,一个健身操中一个动作“手举过头顶”,这个步骤就是不确定的、含糊的.是双手都举过头,还是左手或右手?举过头顶多少厘米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不应产生歧义,而应当是明确无误的.

(2).一般来说,算法应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求解,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没有意义的.

2.练习:课本第6页练习第1、2、3题.

练习1答案:第一步 移项得2x3;

第二步 两边同除以2得x3. 2

练习2答案:第一步:使S1,;

第二步:使I3;

第三步:使SSI;

第四步:使II2;

第五步:如果I7,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20; 3(1)

第二步 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y0kAB(x1). 练习3答案:第一步 计算斜率kAB

补充:

1.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

解:算法或步骤如下:

S1 人带两只狼过河;

S2 人自己返回;

S3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

S4 人带两只狼返回;

S5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

S6 人自己返回;

S7 人带两只狼过河;

S8 人自己返回;

S9 人带一只狼过河.

111的一个算法. 23100

解:第一步:使S1,;

第二步:使I2;

1 第三步:使n; I

第四步:使SSn;

第五步:使II1;

第六步:如果I100,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2.写出求1

六.回顾小结

1.算法的概念: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算法是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2.算法的重要特征:

(1)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步后必须结束;

(2)确切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必须是确定的;

(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所谓0个输入是指

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4)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

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七、课外作业:

课本第6页第4题,

补充:

1. 有A、B、C三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瓶,A装着酒精,B装着醋,C为空瓶,请设计一个

算法,把A、B瓶中的酒精与醋互换.

22.写出解方程x2x30的一个算法.

3.已知A(x1,y1),B(x2,y2),写出求直线AB斜率的一个算法.

4.“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

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请你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组,并设计一个解该方程组的算法.


相关文章

  • 1.1算法的含义 1
  • 1. 1.1算法的含义 高一全体 2010.5 .通过实例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能够按步骤用自然语言写出简单问题的算法过程 3.了解算法的主要特点(有限性和确定性) [学习重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用自然语言表示为算法过程 [学习 ...查看


  • 天津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 2011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以及选修4系列的4-1,4-4共19个模块: (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必修1及2-1) (2) 函数概念,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必修1) (3)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必修4 ...查看


  • 人教版(B)版教材目录--详细
  • 人教B 版教材目录 必修1目录 第一章 集合 --------------------------------------1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3 1.1.1 集合的概 ...查看


  • 上好"算法初步"
  • 摘 要:算法初步这一章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在高中新增加的一章,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算法的应用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时应当充分使用教科书提供的典型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逻辑结构和 ...查看


  • HTTP 1.1状态代码及含义
  • HTTP 1.1状态代码及其含义 下表显示了常见的HTTP 1.1状态代码以及它们对应的状态信息和含义. 应当谨慎地使用那些只有HTTP 1.1支持的状态代码,因为许多浏览器还只能够支持HTTP 1.0.如果你使用了HTTP 1.1特有的状 ...查看


  • 数字信号处理B_教学大纲
  • <数字信号处理B >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B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工程等 先修课程:信号与线性系统 学 分 数:3 总学时数:48 实验(上机)学时:0 考核方式:校考 执 ...查看


  • 文本分类概述
  •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知识也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爆炸性的增长. 据1998年的资料显示[1],7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50万种,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新书 ...查看


  • 算法的概念
  • 算法的概念--知能阐释 一.知识精讲 1.算法的含义 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看成按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 说明:(1)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要进行 ...查看


  • 数学建模步骤
  • 一:(最重要) 摘要:根据论文内容,已经建立了什么模型.每个问题都要在论文中提及(一般一个问题一段,注意衔接句的逻辑感),要把模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写清楚,要把创新点.闪光点写出来.最后要给出模型的答案(如果答案简短的话),即通过论文的摘要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