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小康"的来由
1、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
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人: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
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3、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
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
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
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的发展进程。
5、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回答者:dsp222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8-31 14:26
1、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
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人: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
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3、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
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
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
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的发展进程。
5、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参考资料: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
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1、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
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人: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
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3、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
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
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
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的发展进程。
5、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超生游击队”说,小康就是吃小糠的日子。——喂!别逗了。现在谁不知道小康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不过,“民以食为天”,人们对生活好坏的评价往往集中在吃穿住上,如果这三项不改变,其它条件再怎么改善,人们还是无法感觉到小康的。
《礼记·礼运》说,小康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战国儒家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比大同世界要低一个档次,如果说大同是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那么小康就是天下为家的礼仪社会,这种安居乐业,和睦生活的古典小康只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内涵应该更为丰富、更为深化。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到,我们国家要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要达到水平。这也就是“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具体地说,就是到2000年,在中国人口经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小康就是在全面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温饱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权威机构说,小康标准有两个,一是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二是食物消费支出低于家庭收入的50%。——小康只是生活的基本层次,收入和消费则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最为简便的参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用经济指标来判断家庭的小康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小康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指标,还要看其他社会指标。应该说,小康的概念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概括,它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涵义,主要包含三层内容:物质生活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和社会环境状况。因此,小康标准是涵盖了与人的需要满足相关的指标,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等方面。
社会消费趋势与小康生活
新华网 (2003-01-13 13:45:31)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 研究社会消费趋势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进入小康,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向更加富裕的社会迈进之时,应该说很有必要从理论和实际的不同层面来分析和预测中国小康社会消费趋势。
早在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对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但他的观点与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见解是很相似的。他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市场的商品种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消费水平会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货币和信用的发展将创造新的消费方式,人们会越来越重视信用所提供的消费便利;闲暇也会越来越被重视。在马歇尔之后,症状国经济学家凡勃仑主要从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特征方面对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一个越来越讲究排场,越来越讲究阔气的社会中,消费很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趋势,人们更注意的是商品的装璜和制作技术,而不是它的实用性;资本主义社会必定越来越走向奢移,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凯恩斯通过提出消费函数理论研究了消费趋势问题。所谓消费函数就是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叫消费倾向;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叫储蓄倾向。他认为,(1)从长期来看,利息有下降趋势;(2)财富的再分配有间接利于公平的趋势。但无论从利息率下降趋势来看,还是从财富和收入分配再分配来看,社会的长期消费趋势都表现为社会消费倾向的提高。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则对发达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都进行了研究。从对发达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来看,西方经济学家对社会消费趋势的研究是与他们对“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研究融合在一起的。美国经济学家维尔伯特·莫尔认为,工业化在客观上破坏了原来的大家庭、大亲属关系,产生了小家庭制度,正是这种变化影响了人们未来的消费,使消费倾向发生变化。而由于城市生活方式和妇女参加工作的影响,小型化的家庭日益成为一个独立的消费单位,因而,在家庭消费结构中,医药保健支出、服务支出、娱乐支出的比重均将上升。此外,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起了变化,她们逐渐成为家庭消费的决策人,这种趋势越来越突出。加尔布雷思在他的《新工业国》和《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两本著作中则认为,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劳动的日益轻松。工人由于受到日新月异的消费品的吸引,愿意加班或兼职干活,可以增加收入。这样消费品越丰富,工人越有可能延长周工作时间,消费支出比重也会增大。罗斯托在其所著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了追求生活质量将是未来消费的必然趋势。罗斯托认为,在人类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后,人类开始不再以有形产品数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要以服务形式反映的生活质量的程度来作为衡量成就的新标志。
生活质量不仅意味着社会向人们提供的舒适、安逸的物质生活享受,而且意味着社会为消费者创造了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消费环境,意味着消费者在精神上建立了新的价值准则,建立了新的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富克斯在《服务经济》一书中指出,服务业主要是为居民的生活质量服务的,服务部门将成为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主导部门,因此,服务部门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消费技术”(电子计算机化)、“销售革命”(超级市场、连锁店、快餐业等)、“服务革命”(公共服务、自我服务等)将继续发展,以适应未来的需要。西方经济学者除了对发达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之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也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之后,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正在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在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中自给性消费部分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减少,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将逐步增大。
消费趋势最明显的是将会发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如在消费信贷流行的条件下,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追求和普及,家庭负债额的增大会导致国家储蓄率的下降趋势,储蓄率的下降将引起国家积累率的下降;发达国家的消费方
式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是互为影响的;城乡之间的消费差异是显著的,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这种差异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等等。显然,西方经济学者无论是对发达国家社会消费趋势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消费趋势的研究和分析,对我们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消费趋势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中国学者就对中国社会消费趋势进行了分析。
他们认为,中国社会消费趋势将主要表现为:消费模式由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化;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需求由供给制约型向需求拉动供给、调节供给型转化;消费方式由雷同化平板型向多样化梯度型转化;消费政策由限定型向舒展型转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消费决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化;等等。应该说对中国社会消费趋势的这些研究和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展,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劳务大流动,中国社会消费趋势也出现了世界化趋势,人们不仅可以享受本国的消费情调,而且可以领略异国的风味和异国的风光,体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顺应世界化消费趋势,中国就是要通过消费品的进出口贸易,交流各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优秀文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扩展和丰富的消费需要。(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曹新)
我们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多远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励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洪流,2003年4月,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报社等单位联合推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
为继续深入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本报从9月11日起每周刊登一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专版,今天刊出第二期《我们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多远》。
团市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认真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读书读报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效,把在团员青年中兴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当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对“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有一段描述:“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
我们可以进一步用数字来解读其中的一些描述。
1、关于“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年均增长7.6%,消费结构从满足温饱的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10年中居民储蓄由1990年的7120亿元增至2000年的64332亿元,增长了8倍,目前已达8万多亿元。
2、关于“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的改善”。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在衣的方面,衣着消费比重略有下降,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在食的方面,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89年增长2.1倍的同时,表示食品消费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从1989年的54.5%降到了37.9%;在住的方面,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4.1平方米,比1989年增长53.3%,城镇居民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拥挤户从1989年的5.7%下降到0.8%;在用的方面,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在行的方面,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457元,比1989年增长21.6倍;生活质量的其他方面,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不断加强,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增长显著,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包括书报杂志)461元,比1989年增长10.2倍。
3、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1998-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多万人,有90%以上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基本都能按时领到生活费。现在,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4亿人,是1990年参保职工的2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达到8200万人。
4、关于“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1993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1)》,经过七年的扶贫攻坚,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对“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的最准确定义,还是来自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小康社会标准。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等5个方面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对照这一标准,专家学者一一根据实际发展的状况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了认定。国家统计局提出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
这些数据令人信服地表明,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上边讲的几点以外,也还包括很多其他重要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政治、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基层民主有了新的发展。透明政府建设逐步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全国电视普及率高达95%,各种民间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摄影、DV,出国游、驾车游已经越来越不算什么。
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的三个限定: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
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里就对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作了三个限定,即“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
1、关于低水平。小康社会是一个跨越温饱和现代化之间的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现在我们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现在的小康只能是低水平的。另外,与国际上衡量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相比,我们的相关发展程度是比较低的。
2、关于“不全面”。到2000年,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整体上只有96%,同时三个指标还没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实现原计划小康指标的8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仅实现原指标的80%;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只实现了原指标的90%。
3、关于“不平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不平衡。从城乡来看,城市进入小康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比重小。从地区看,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则比重小。从收入来看,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扩大。
一些专家也指出,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今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社会经济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名词:“大件”
“大件”是内地的一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家庭购买的占用财力较大的几件消费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大件”有不同的所指。在五六十年代“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八十年代,“三大件”是指彩电、冰箱、洗衣机,到了九十年代“三大件”再次变为电话、电脑、空调。近年来,“三大件”的说法已经淡化,汽车、房子等等林林总总的现代生活物品已不足以用“三大件”来概括。但是,透过这个已经或即将走入历史的名词,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民生活的变迁。现象:汽车进入家庭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私人汽车达969万辆。2003年1至4月,全国共销售汽车136万辆,至少80万辆卖给了私人。这样,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平均120多人就拥有一辆私人汽车。这标志着我国度过公务购车、商务购车阶段,迈入私人购车的新时期。
从1992年到1999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用了7年时间从100万辆增至500万辆。从2000年到2003年初,仅用3年多的时间私人汽车保有量就从500万辆增加到1000万辆。截至目前,我国私人购车比例达到60%,私人汽车占整个民用汽车保有量的近五成,私人汽车增幅超过单位用车20多个百分点。预计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法国,从而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试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素质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要在占近70%全国人口的农村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奋斗目标。本文在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剖析、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
正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要在占近70%全国人口的农村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奋斗目标。农村的小康关系到中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以及实现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研究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是我国经济走向信息化、知识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将需要更多的智力型劳动力,因此,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实现农村小康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它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树立了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新观念,“要脱贫,靠科技”的观念和学习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1988~2001年,农民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明显下降,从24.83%下降到7.6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也略有下降,从37.47%下降到31.14%;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30.37%上升到 48.89%;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6.84%上升到 9.65%;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从0.49%上升到2.63%。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仍然偏低。我国农村人口文盲达3亿多,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0.7%,小学文化程度占38.8%,初中占29.14%,高中仅为 4.55%。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生产中贡献率一般已达 60%-80%,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仍以人畜劳动力为主,使用的是“10075”(扁担、箩筐、锄头和犁),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在我国,全国平均每7 000亩耕地有一名科技人员,每一万农业人口中有农科大学生1.2人,每一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有6.6人。这种文化科技水平距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相差甚远。
二、农民素质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
小康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件上全面地提高农民素质,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的中国现代化农业的生产者,农民本身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对象和主体,因此,农民素质将制约着中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首先,农民素质制约着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未来2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必须达到7 12O元,比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3.2倍,2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 6%。而从 1997—2000年,四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肥分别为4.6%、4.3%、3.8%和2.1%,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增长速度呈连年下降趋势。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达到毛. 8%,旧是,总体来看农民收入增长还是缓慢。对于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据联合国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比例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生产率108%,大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30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6年翻两翻。”o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必然导致农村田间管理、农药化肥的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知识缺乏,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农民收人增长缓慢,这些制约着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
其次,农民法制观念的淡薄,将制约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农民为了自己独立的经济活动,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官尊民卑”的观毒被淡化,但是,总体来看,农民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一些人不学法,不用法,不守法。头脑中没有正确指导自己社会行为的法律准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而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将影响民主法制建设。
再次,农民思想观念的陈旧,将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突出表现在,固守单一的种植结构,在国家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无所适从;固守传统的耕作方式,科技种田主动性不高;固守传统的产业经营模式,农业的规模效益低下。同时生育观念陈旧,传统的重男轻的客观需求,使得这一陋习积重难返,故越落后超生越严重。导致超生与人口素质底下、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最后,环境意识淡漠,将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越是落后的农村,环境意识越淡漠。沿袭千百年的似柴草作为煮饭。取暖燃料的传统,对周边植被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索取,对各种飞禽走兽、珍稀动物竭泽而渔式地掠夺。据有关部门统计,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已达2 400平方公里,甘肃草原退化面积达87.8%,青海达16.8%,黄河源荒漠化面积年均增长20%。
综上所述,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子,科技文化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形成和提高的依托。然而,中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因此,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三、小康社会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战略抉择
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马克思将劳动者称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称为“劳动者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解放生产力和提高生产率的可靠保证,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
首先.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1)真正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于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根本,要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农民素质,为解决农民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2)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增加 9%,即受三年教育与不受三年教育相比较能使 GDP提高 27%。所以应逐步提高教育投资的比例,它是各级政府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也是发展教育最重要的措施。(3)加强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农村学校担负着为高等学校输送品学兼优的人力预备队的重任,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担负着造就有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新一代劳动者的任务,为农业现代化储备后备力量。因此,要狠抓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中,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外,还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而且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的知识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1)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因素。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建立试验田和劳动基地,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2)加强农村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要转变现有的职业中专的办学方向,加大涉农专业的比重,传授诸如经济林果业的栽培技术。各种饲养技术、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提高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利用和普及程度。另一方面,要扩大现有农业中专和农业学院的招生规模,降低农村学生进人这类学校学习的门槛,特别是学习费用,政府可利用国家转移支付政策适当给予补贴。(3)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在职培训。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摆在现代社会面前的任务是:培训、培训、再培训。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一大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人才,从生产环节到组织、供销、信息、加工、运输等各环节,都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骨干力量。所以一定要在现有的大中专院校中增设涉农系、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最后。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教育。从统计资料看,2001年农村劳动力总数是48229万人,其中女劳动力22 54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6.74% ,目前从事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劳动力中70%- 80%是妇女,操持家务的妇女比例达到80%- 90%,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以及家境的好坏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主妇的素质。因此,要在对农村妇女经常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教育的同时,开展农村妇女保健和农村家政方面的科普教育。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世纪,也是中国农村走向全面小康和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世纪。农民的素质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农民素质的提高必将对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是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的部分成果。)
小康社会建设中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时间:2006/07/03 作者: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钟超 来自:商业时代
内容摘要: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层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一般而言,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我国才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异质社会经济结构向同质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县域经济不能健康发展,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就发展县域经济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县域经济 小康社会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县域单位(县、县级市、区)的国土面积为9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47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
入的23.6%;县域经济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5万亿元,占全国的36.7%,因此,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或非农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就是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关于我国工业化过程的讨论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地位相对萎缩,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包含农业产业化、非农生产和农村城镇化的大部分内涵,农村工业化的实现主体是农村工业企业。我国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起源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农村实现土地家庭承包制后,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农业剩余,加之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那么进一步地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吸收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因素的刺激下,转向非农产业寻找就业出路就成为了现实的必然选择,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工业化,到1996年乡镇工业产值已达到了5538.76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推动了县域中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现代化部门大多数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它们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而农村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技术的要求条件不太高。据测算,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相比,具有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量相对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就业多等特点,但是农村工业整体上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优化农村工业的经济结构,避开城市现代大工业的竞争,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开发出适合农村工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来带动县域经济中落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20%,而发达国家前者是后者的数倍,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鼓励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服务环节方向转变。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偿或低价土地、和睦的地方乡土关系、强有力的社区政府庇护等,来增强农村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目前农村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大多数还是中小企业,还是在为城市现代大工业企业“查漏补缺”,仍然处于城市现代大工业的夹缝之中。目前,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小、合作意识差、农副产品市场程度低,使得我国县域的农业产业化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扶持发展农业大户,加快推进企业+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的广泛实施。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而重要。从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例来看,1994年—1998年5年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了6.6%,平均每年下降1.32%,按此平均速度,到201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预期将下降到33.96%,基本接近于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0%的标准。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为26.4%、1999年为30.9%,按此速度,2010年预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5.92%,距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标准相差悬殊,这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因此,这种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难以支撑日益递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之目前我国城市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向大中城市转移并非现实,仅仅依靠城市工业及城市第三产业不可能单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再者,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量过大,还会造成大量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中青年人口涌入城市,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凋零衰败,农业停滞,这种现象已经在我国内陆省份的一些地区有某种程度表现。因此,要靠“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农村工业或非农部门,一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业;二是为城市现代大工业提供零部件或劳务,服务于城市现代大工业;三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大中城市的城市工业区、城市经济开发区、甚至是乡镇工业区、城市社区的服务类中小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主要企业类型。实际上,县城、重要区镇基本上是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前后花园或经济技术开放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首先发展毗邻大中城市的这些县城、区镇的经济,以此来缓解大中城市的高失业率,避免“城市病”出现,既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促进城乡结合区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发展起到扩散、辐射或激活作用,进一步地为城市现代大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供给和产品的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
各县域单位应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沿海地区或发达县域的发展模式,选择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根据地方资源
禀赋,利用比较优势,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农村企业工作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项目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新产品,形成以畜禽肉制品、果蔬茶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例如湖北省宣恩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贫困县域,其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中突出了特色,其未来5年县域经济的农村发展规划就是发展特色山野菜10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20000亩、每年培植蔬菜加工企业2—3家、发展中药材50000亩,其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实;湖北省长阳县在高山反季节蔬菜、特色清江人文生态旅游项目上,大力打造其特色,获得了很大成功。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近几年来,县域经济中出现的农村山庄、农村特色饮食服务、农村中介组织及机构、农村中小企业、农业生产服务公司等都是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绝大多数发达的县域经济是靠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越发达,其县域经济就越发达,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正相关性。民营经济是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中的主要经济成分,要大力发展;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条件下,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农村小康村的文化解读
时间:2006/04/14 作者:卓今 来自:光明日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新目标。新世纪的小康将是“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图景。虽然小康的涵义包括了许多方面,小康的概念也是发展的,但无论什么时代,住宅都是小康生活最主要的量化指标。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建筑材料的低成本,从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小康村的住宅建设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重视农村住宅中的文化含量。在大部分农村,农民的住房要么是千篇一律的仿西式洋房,要么是毫无规划的钢筋水泥建筑群。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由、天然、宁静的中国传统乡村景象已难寻踪迹。农村和农村人口占我国的绝大多数,在社会经济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农村住宅文化,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现代的农村小康村住宅丢弃了传统的合理部分,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对城市的渴慕和向往,造成农村住宅对城市的拙劣摹仿
自由、天然、宁静的本色和基调是中国住宅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的农村住宅审美层面,人们讲求房屋格式的朴素庄重、温和自在,色泽和亮度与环境的整体协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秩序的民族,对日常生活的记忆和怀旧,性情的陶冶,道德人格的修炼,日常的伦理,都渗透在建筑的隐形功能中。在道家哲学的风水观中,建筑体现为一种沟通符号,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如皖南的古村落,那种朴素而惊世骇俗的美,像一个富有浓度感和层次感的经典文本,让人百读不厌,一下子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而现代的农村小康村住宅则丢弃了传统的合理部分。由于农民对城市的渴慕和向往,造成农村住宅对城市住宅的拙劣的摹仿。大江南北,千篇一律的白瓷砖墙面、一个模式的楼房式样,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宁静和谐之美,使民族文化内涵淹没在追求物质表层的庸俗潮流中。整齐划一的布局表达的不是秩序而是思想和创造力的禁锢,洁白耀眼的瓷砖墙面在黄土地上或者在青山绿水中显得格外刺眼与不相协调,而平顶楼房看起来更像半截碉堡。再加上直通通的水泥路,使人感觉心灵的空虚和烦燥。冰冷的金属防盗门也使原有的温暖的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这些陌生的东西慢慢地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天长日久,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传统文化在村庄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家族伦理和天然秩序被消解,新的符号把人与人、人与自然沟通的渠道切断。现代农村的小康村在皖南古村落的映衬下显得苍白无力。
分析此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后工业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等等。而当社会变革冲击审美意识时,作为可参照并可调整偏颇的传统文化这个坐标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是主要原因。于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依照城市的格式依样画葫芦,将城市建筑中没有设计元素的糟粕照搬过来,使居住文化进入一个历史的误区。人们错误地认为,时尚的即是美的,盲目地抛弃个人爱好和民族习惯,大众审美意趣被流行风尚引领着。由于规划、土地、实用性等的原则,某一种风格的流行在城市是合理的,而在其它地方就不合理甚至滑稽可笑。因城市美学的诱惑而建成的一些农村小康样板村,须投入巨额资金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转,其维护费用远远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使农民初步完成的原始积累,还有积攒多年的激情和梦想,全部用到住房上来。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国农村的住房空置率在20%左右,与国家“节能省地型”的政策相违背。而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上的不稳定性,导致一些农村住宅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有的甚至一建成就变成危房。这种“推倒砖头垒砖头”的低水平建造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住宅问题再次成为农民自我复制自我固化的樊笼。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断裂、艺术教育的缺失,让人不能从简单模仿中超脱出来,新型建筑材料的便捷和渴望成功的迫切心情,促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动手操作,而没有来得及顾及到生态、安全、文
化品味和人类情怀等综合要素,也没有来得及顾及到传统住宅环境所讲求的合理的土地利用、合理的空间尺度以及合理的空间组合。
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字上做文章,建设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健康的住宅理念成为当务之急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村庄上空漂浮的炊烟,游弋于村边的牛羊,夜晚围拢在大树底下的讲古,望着星星歌唱童谣的情景„„这些温馨的社会图景将渐行渐远。新型能源、机械、电器、传媒将改变农村原有的日常生活,农民渴望享受更方便更便捷的生活。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天然材料稀缺。手工业时代的青砖瓦房已成为奢侈品,它的功能渐渐由实用性蜕变为观赏性。而新兴建材的流行,又使人们不知不觉地被流行风尚和城市的审美观牵引着。新颖的有硬度的光滑的材质,从卫生的角度讲更方便,但也不能忽视它们带来的更大的负面效果。以南方为例,它们与传统建筑材料冬暖夏凉的特性恰好相反,春天不吸湿,夏天不散热,冬天不保暖。住宅的不科学带来的疾病和心理障碍困扰着人们。为了平衡这些负面因素,只好追加能源消耗,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又成为新的问题。
多少年来,人类智慧完美地体现于住宅文化中,经过历史的淘洗,经过无数代人的调整和创新,农村村落的整体性、差异性、时代性的特点始终与历史同行。整体美是一种浑然合一的生命状态。道家哲学讲“一生万物,万物也同归于一”。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包括对色彩样式的不同认同和敏感度,实际上是从自然的角度来考虑的。民族和地貌的差异性具体地反映在住宅建筑上:北方村庄的厚重颜色与黄土地相配合,如黄钟大吕,庄严沉稳,有着油画般的自然而厚实的质感,体现出丰满朴实之美;南方多水,满目青翠,村庄的色彩基调灵秀淡雅,给人以虚静空灵之美,如一幅幅铺展于大地的水墨意韵;而宗教色彩浓厚的民族,其建筑风格则神秘而玄渺,体现出一种信仰的心灵照应,成为灵魂的栖息地;散落在武陵山脉崇山峻岭中的土家吊脚楼、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等等,又恰好应了“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时代要求。其实现代建筑科学也追求“五维空间艺术”,即长、宽、高、时间、人的心理感受。
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一次面临挑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新”字,建设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健康住宅理念成为当务之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农业社会理想的社会图景:“屋舍严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种小农经济、家族伦理式的村庄,面对现代管理方式和社会转型时代的操作障碍,也有必要调整和改进。我们需要的是在以人为本,在“节能省地型”的原则下,开展新一轮的、有文化特点的农村自然村庄的建设。
城镇小康需提高质量
时间:2000/12/04 作者: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 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国城镇小康生活标准及其评价办法》,对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5个方面12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4.3%。
报告认为,在12项小康指标中有10项达到或者基本达到小康初始水平。但是还有两项指标,即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人均绿地面积实现程度较低,与小康标准有一定差距。从5个方面来看,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和人口素质三个方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精神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水平两个方面指标分别只达到86.7%和75.6%。这说明,在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城市小康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换与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协调,城市环境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配套,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方面则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不平衡,因此,各地区城市小康实现程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三大地带相比,1998年实现程度综合得分仍然差异较大,中西部比东部分别低7.65个百分点和12.22个百分点。但与1996年相比,三大地带小康实现程度差异有所缩小。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变化不大,略有下降,由91.87%下降到91.70%,而中西部实现程度有较大提高,分别由79.8%和74.47%提高到83.80%和78.73%。东部与中西部小康实现程度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实现程度最高只到100,东部地区多数指标实现程度已经达到小康标准,其实际值虽然继续有所增长,但对于实现程度的增长已经不产生影响了。
该报告研究表明,城市小康水平与所处地带的地理位置有强相关关系,小康水平基本以东——中——西方向依次下降排列。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小康实现程度与各地区地理位势有密切关系。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小康实现程度在90%以上,中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在80%-90%左右,而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在80%以下。
出自《中国信息报》
小康是怎么算出来的?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小康研究课题组副组长、高级统计师罗建国先生就“小康进程”的有关问题答读者问。
小康标准既有全国的,也分城镇的和农村的
据罗建国介绍,《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标准是于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制定的,此后一直作为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的尺度。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为了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制定出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他指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用全国一套标准很难准确刻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所以,一些指标的数量界线确定不能“一刀切”,需要分别对待。如对于收入水平和衣食住行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小康临界值区分为城乡两种标准较为合理。
进没进小康,分三步来衡量
人们普遍关心的小康实现程度,在进行统计计算时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是小康内涵的界定。小康涵义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一般包含三层意思,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指标临界确定的方法不尽相同,如有用计量经济模型确定的,有用国际公认标准确定的,有用横向对比法确定的,也有用专家法确定的;第三是计算小康进程,国家统计局采用了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方法测算。
许多读者询问国家统计局这一小康计算结果是否真实反映现状,罗建国认为,计算结果总体讲是客观合理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的较好的生活水平状态,与国际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相当。他具体解释说:“预计到今年底全国总体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表述中的“总体水平”,可以理解为平均意义下水平;而对“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可以理解为刚跨入小康阶段的门槛。
小康:众里寻他千百度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一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成为好生活的代名词。但是究竟“吃”到什么程度、“住”到什么标准才算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老百姓还是不太清楚。那么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小康概念较之过去发生了哪些变化?小康标准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与人们感觉的小康水平有些差异?
为此,中国信息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小康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统计师罗建国先生。
记者: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生活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大家对此都十分关注,听说你们一直在研究小康问题,您能跟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小康建设的进程情况吗?
罗建国:小康建设是本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举国上下乃至世界都很关注。国家统计局自1991年开始研究小康问题,请允许我结合研究结果谈点情况,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自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提出到本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小康建设工作,党的十三大将其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康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按《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指标测算,到1999年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预计到今年底全国总体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有四分之三的人能过上小康生活。
就我国现代化建设“十五”建议中有一个简要的总结,同时对未来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建议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扩大内需、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此总结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目标是合理的,充分反映了我国发展生产力、发
展经济的根本是为了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记者:您刚才提到用《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小康进程,它是在何背景下依据什么制定的呢?
罗建国:大家知道,到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早是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是得付出很大的努力。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可以说,自此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党重心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小康”一词已家喻户晓,并成为好生活的代名词。尽管大家对小康一词的含义有理性上的认识,中央对个别综合指标也提出过数量标准,但不成体系,许多其他指标也没有明确数量界线,究竟“吃”到什么程度、“住”到什么标准才算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老百姓不是太清楚。大家都感觉到,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的测量标准,难以客观科学地度量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政府、科研、学术机构纷纷开展了小康标准问题的研究。为方便评价小康建设工作,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对小康标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于90年代中期制定出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下简称全国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下简称农村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下简称城镇标准)三套标准,并得到了政府部门与社会的认同,此后,一直以此标准作为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的尺度。
这三套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为四个方面:1、党中央、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有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决议、报告和文件精神;2、人民生活涉及的主要方面的数量水平与质量程度;3、国际中等居民生活水平;4、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中国国情。
记者:这三套标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遵循哪些技术原则?
罗建国:全国标准是作为全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统一标准来设计的,是测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共16项指标。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个指标组成;第二类为物质生活水平,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恩格尔系数8项指标组成;第三类为人口素质,由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3项指标组成;第四类为精神生活,由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2项指标组成;第五类为生活环境,由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2项指标组成。
城镇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五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2项指标;农村标准由收入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与安全六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6项指标。
遵循的主要技术原则有四条:一是全面系统原则,能综合反映小康水平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反映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主线,将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使之与温饱和富裕阶段的生活内涵有明显的区别。二是实用操作原则,衡量我国小康生活发展水平不仅要科学客观,而且要具有简便实用和可操作的特性。价值量指标与实物量指标相结合,尽量以指标的相对量来衡量,以便保持可比性和连续性。三是可比性原则,所选指标要便于横向与纵向的研究分析,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又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城乡差别较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特点,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四是最小可靠原则,在具有几乎同等代表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指标数量的最小性和数据来源可靠性的原则,以使指标少而精,又能客观合理地反映小康生活水平。
记者:为什么要制定三套标准?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违反统一性原则了呢?
罗建国: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三套标准是一个体系,它们之间既又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反映小康水平服务,不违反统一性原则。在制定标准时注重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本质,寻求内在的统一,而并非形式的统一。
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采取制定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的做法,其目的是想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大家知道,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用全国一套标准很难准确刻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因为均值受异常值的严重干扰,当变量的离散度很高时,均值基本上可以说不反映总体水平,只有在总体中每个个体元素差异不很大时,均值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总体水平。如城镇与农村在生活环境和习惯上就有很大差别,城镇现代生活设备为城镇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但造成了环境污染;而农村情况正好相反。还有一些其他风俗带来的差异也是难以用一套标准来衡量的。
如“吃好”的标准难以把握,就从影响居民营养效果上入手,采用蛋白质指标反映。居民营养摄入量包括许多元素,主要是指居民对食物蛋白质、脂肪和热量的摄取,它是人们身体所必须的三大类营养要素,还在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对人体又是最为重要
的。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由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构成的,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们膳食中热能的主要来源,占摄入总热量的60%~80%,这些营养要素的摄取取决于人们的食物。在计算蛋白质或三大营养要素时,选择十几种居民常用食物来计量蛋白质指标。用它们反映居民消费水平是较为科学的。
又如,一些指标的数量界线确定也不能“一刀切”,需要分别对待。如对于刻画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价值量指标--收入水平而言,由于城市与农村居民在名义收入和实际支出上存在甚大差别,城市物价高、支出项目也多,尽管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大大高于农村,但实际购买力并非同比例扩大,从而生活水平没有同量级提高,因此对收入水平指标的小康临界值区分为城乡两种标准对待有其合理的一面。再如对反映住房水平的指标,因为城乡生活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城市住的是面积较窄的水泥钢筋楼房,应主要从体现改善住房面积的条件上考虑;农村住的是面积较宽的土木砖平房,应从主要从体现住房条件的房屋材料和设备上着手。对于交通方面,关键是如何体现居民的便利程度。就城市居民来说,一般都有较方便的交通工具可利用,可用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来反映城市交通的缓解和改善情况;而农村用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则较能说明问题,因为农村居民以村为生活群体居住点,公路的建通基本上意味着解决了交通问题。
记者:从您介绍的标准看,小康概念较之过去已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罗建国:确实如此,小康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能从我国对小康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中看出来。
过去,“小康”是相对“大同”而言的,“小康”和“大同”语出《礼记.礼运》,最初它们被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用以描述两种社会状态。所谓“大同”的原意是天下为公的最理想社会,或者说是儒家的乌托邦;而“小康”则是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社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康涵义也随之发生变化,其内涵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古代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的形容,发展到对现代意义上更高的生活水平的描述。当今,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用薄有资产、安然度日的古典型小康概念来概括丰富多彩的现代居民生活,显然过于简单和片面。邓小平同志形象地用小康来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他的思想被党的十二大所接受。经过十二、十三大的深化和充实,小康的概念逐渐变得具体、明朗。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小康水平的内涵及其具体蓝图做了概括性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报告中,对小康建设的内涵、任务等又作了详细的论述。
小康概念、内容就是在这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赋予小康概念的新内涵,使它既反映历史的进步、时代的特征,又体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小康标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在标准制定中,我们把小康或小康水平作为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发展阶段,从广义的角度研究这种特定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社会环境改善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内容为核心。
记者:现在我想我们的读者对小康概念和标准已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了,但到底它是如何计算的?可能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
罗建国:好吧,我简要地介绍一下计算过程。小康实现程度的计算可分为三大步:
第一是小康内涵界定。小康标准框架的确定,首先取决于对小康内在涵义的理解,它是标准研制的出发点。目前,大家对小康内涵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但作为标准严格加以定义,特别是对小康的范围和数量标准的确定,就很难得到一致认同的意见。这是由于社会经济事物现象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社会经济事物的变化不像一些自然对象那样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有一确切的临界值(如水沸腾在正常气压下是摄氏100度),它往往是一个数量区间,确定临界值当然就只能是一个大概其了,就像人均GDP的小康临界值确定为2500元可以,那么定为2480元也未尝不可。因此,尽量从定性上对小康涵义作一科学的界定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认为,小康是指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还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的一种程度。从这一涵义可知,它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生活质量的涵义也在发展演变,今天人们提到的生活质量一般包含三层涵义,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
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对每一指标确定一个数量临界值,达到或超过此值就认为该指标达到小康水平。指标临界值确定的方法不尽相同,如有用计量经济模型确定的,有用国际公认标准确定的,有用横向对比法确定的,也有用专家法确定的等,但总的大的依据是前面提到的四条依据和四条原则。如住房使用面积需要考虑人均活动空间、睡觉空间、学习空间、饮食空间等
多个因素来确定。指标权重是指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居的重要程度,它的确定同样有多种方法,如专家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等。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个方面的权重分别是14%、48%、14%、10%和14%,其中物质生活权重最大,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核心部分。
第三是计算小康进程,即距小康临界值还有多远或者说实现程度。这里采用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办法测算,就是将小康临界值(亦为小康生活阶段的初始值或下限值)作为温饱阶段的上限值,将1980年或80年代初的指标值作为温饱阶段的初始值即下限,确定出温饱生活阶段这一区间,此区间的距离用Y表示;某指标由温饱初始值到达现值构成的距离,说明该指标达到的一种数量水平,该区间的距离用X表示,则该指标小康实现程度就是指X与Y的比值的百分比程度即(X/Y)100%。一般X位于温饱区间内,如果X等于或大于Y,则实现程度为100%,小于则为零。总体实现程度为各指标实现程度与其权重乘积之和。
记者:你们计算出的小康结果在国际上相当什么水平?与人们感觉的小康水平一致吗?
罗建国: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自己认为,测算出的小康结果,从总体讲是客观合理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的较好的生活水平状态,与国际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相当;但是,一些居民的感觉可能与我们有差异,有些人认为小康水平低,容易达到,不过如此;另外一些人认为,其收入不高,没有达到。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小康一般特征的认识的不同。前面说到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历史相对性。任何历史阶段的人类生活均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水平。人类奋斗的历史就是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历史,即消灭贫困,逐步实现温饱、小康,最后达到全部富裕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贫困、温饱、小康、富裕的理解并不相同。现代意义上的贫困与历史意义上的贫困不相同,同样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与历史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在接受小康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是人们基于历史长河中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认识造成的,人们认识难免不受环境和时空的局限、时代烙印的影响。然而,这种认识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而日趋深化和完善,旧的观念不断被新的观念所取代。这一点,不难从小康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国际上对居民生活水平划分的变化中看出。事实上,小康作为现代意义上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次高级发展阶段,其涵义显然较历史概念有所拓展。
其次,是对小康范畴认识的差别。过去,人们对生活好坏的评价上更多地注重衣食住三个方面,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认为吃好了、穿好了、住好了就是小康生活。而小康标准绝不是停留在狭义的吃穿住三个方面,从前面介绍知道它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大方面,尽管吃、穿、住是核心部分物质生活中的核心内容,在人民生活中占居重要地位,但毕竟不能囊括五大方面的内容。这样范畴的狭义与广义之差,将导致对小康感觉上的差异,如果吃、穿、住三项不变,政府将环境或交通等其他条件改善也将使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用吃、穿、住三项来衡量其生活水平,就感觉没有提高或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再次,是小康标准本身的缺陷。上面说到,小康概念界定特别是小康水平临界值的确定是很难有一致的观点,这给小康标准的制定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同时也是众分歧点产生的根源。尽管我们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也反复征求了多领域的专家,但现标准难免不存在缺陷。可以举一个平均数下掩盖不平均的例子来说明问题。这套标准细分为城乡两套标准,已经避免了掩盖城乡两大块间的不平均问题,但是城镇与城镇、农村与农村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若某一差别大的指标按城镇或农村平均数测算,好的地方感觉生活远不止如此,低估了;但差的地方感觉其生活还未达到,高估了。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采取了其他的办法来防止,方法中限制必须每一指标都实现小康即100%,综合值才能达到100%,防止某一增长很高的指标值来拉动增长缓慢的指标从而平均水平达到标准的可能。根据计算方法可知,如果某一方面没达到,小康水平就实现不了,因为一当某指标达到100%,它再增长如何快或高对综合实现程度的贡献都是100%,超出小康标准值部分的贡献是零,这也就说,不会因为在其他指标不增长的情况下,由于某指标超出小康临界值的部分的快速增长而导致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上升。
最后,是对小康数量标准认识的片面性。小康标准规定的数量标准仅仅是小康生活阶段的下限值,达到这个值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生活水平的门槛,它可能是一个较长的生活阶段。有些人,对小康临界值作为的一个时点的小康生活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小康生活是一个较长的生活水平阶段,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生活水平状态。这种情况下,用小康阶段的最低值来度量小康就可能导致小康水平偏低的感觉。
记者:听您这么一解释,虽然我们的读者对技术问题不一定全弄懂,但我敢说对原理全清楚了。对您前面说到的“预计到今年底全国总体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中的“总体水平”,是否可以理解为平均意义下水平,而对“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是否可以理解为刚刚跨入小康生活阶段的门槛?
罗建国:你的理解完全正确,我们确是此意。实际上,党的“十五”建议中对现代化建设的总结和对下阶段提出的任务或目标(一开始就谈到)中已做出了精辟的分析与论断
来自《中国信息报 》
我国小康社会住宅目标: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
11月23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我们住什么样的房子——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研究》,为2020年的居住住宅描绘了一幅未来蓝图。
这个课题研究公布了21项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大于20平方米、城市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等。
据了解,2020年,城镇住房将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北方地区冬季供暖覆盖率达到99%,南方冬寒夏热地区的大部分家庭拥有冬季取暖设施。
到2020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将严格限制私人车进入市中心,公共交通将以地下轨道建设为主,居住小区距离公交车的距离最远不超过500米,运行频率会很短,也就是说人们不用站在站台翘首以待,因为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将不会超过20分钟。
“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有多远?
2000年,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共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上的小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中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2001年底已超过900美元,2002年底有望达到1000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到2000年,中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二十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和对策
一、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六个难点
难点一:农民收入增速下降,农民增收难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18项指标中,农民收入占有20%的权重,是头等重要的指标。然而,从近几年农民增收形势看,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4.2%,2002年增长4.8%,不仅没有达到实现全面小康所要求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而且也没有根本扭转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全部18个指标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只有5.8%,为实现程度最低的指标之一,这意味着,还有94.2%的任务需要在今后18年中完成。
难点二:农村教育落后,人口素质提升难
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系统中,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成为仅次于农民收入的第二位重要的指标,占有12%的权重。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的占到88%,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崛起的今天,显然处于不利的境地。
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学杂费高,影响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从普九情况看,目前全国农村7-15岁儿童入学率仅为94.4%,有近一半的省在90-95%之间,其中云南、西藏、青海在90%以下,一些地方中小学辍学率偏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以上。这意味着每年仍有上百万计的新文盲出现。另一方面,农村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90%以上的农村大学生成为城镇居民,留在农村的很少。因此,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难度大。
难点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资金筹措难
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对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赋予了8%的权重,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被赋于了4%的权重,两者合计占到12%权重。从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看,2002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只实现了2.5%的目标,养老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不到1%,在全部18个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刚刚开始起步。
从现实情况看,9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参保人员较少,能享受养老保险金的比例更小。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接近解体,基本医疗保障普遍缺乏。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仅为10%左右,农民成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看病难”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增多。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涉及面宽、人数多,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财政不可能完全解决,资金筹集难度大。
难点四:农村生活条件差,居住环境改善难
在反映生活质量方面,居住质量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部18个指标中占有11%的权重,是第四位重要的指标。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匮乏,农村居民住房设施配套不完善、卫生标准差、室外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相当普遍。据测算,2002年农村全面小康的居住质量指数实现程度只有8.8%。从构成看,目前饮用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只有28%;有93.4%的农户仍在使用包括煤炭和柴草在内的非清洁能源燃料;农村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不到1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也只有49%,农村废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暴露于室外,污染环境。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落后的面貌就难以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难点五: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就业结构转换难
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系统中,劳动力就业结构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是反映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重要指标,两项指标的权重占到9%。近几年来,为促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小城镇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小城镇主导产业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聚集效应比较差,小城镇发展步伐相当缓慢。2002年,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7.5%,不仅没有完成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002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份额由2000年的16.4%下降到15%左右,但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仍停留在2000年50%的水平上,未实现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的目标,加重了今后18年的压力。
难点六:西部还没有实现总体小康,协调发展难
从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至2002年,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的综合实现程度达到30.8%,中部地区只有9.8%,而西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却是-14.1%,这说明,东部地区已走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1/3的路程,而西部地区连2000年总体小康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全面小康建设还没有开始启步。一些单项指标如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人口素质、消费结构和农民信息化程度等,东西部地区实现程度的差异更大,西部地区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难点所在。
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七个对策
(一)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劳动力转移三轮驱动,加快农民增收
一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益,向农业的深度要收入。二是以税费改革为锲机,加快农村金融、公共财政、流通体制、土地流转等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向制度创新要收入。三是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动力,推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建设,向农业外要收入。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用10年时间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国家值得倾10年之功,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培育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第一,建议调整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减免中西部地区农村学龄儿童的学杂费支出,保障所有儿童都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争取高中教育。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有1亿学龄儿童,扣除40%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有6000万左右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需要助学,按小学生平均学费支出每人每年200元、中学生400元标准计算,这部分学生每年的学费支出总额是180亿。而国家财政用于农村扶贫的拨款每年是250亿左右,据贫困监测资料测算,这笔钱农民直接受益不多,大部分被地方政府截留或由于扶贫项目选择不当而损失。如果把扶贫资金的70%用于中西部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学龄儿童的学费支出,不仅能直接减轻这些家庭的致贫负担,而且能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实现新世纪扶贫规划纲要提出的“直接面向穷人”的扶贫目标。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中西部地区孩子失学辍学问题,10年或20年以后,一批新的文盲或半文盲将成长起来,成为新的贫困人口。
第二,农村税费改革后,目前“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难以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中央应按税费改革前的基数,从税费改革后新的农业税中切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教育。
第三,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三)重构农村合作医疗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框架,全国人大应尽快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国务院要根据法律的要求,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条例,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第二,全面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济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据调查反映,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太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年的补助标准应该提高到每人20元左右,农民个人交纳10元,以保证每人每年的统筹款达到50元左右。第三,以农村低保为突破口,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为农村无劳动能力的居民提供救济和社会保险。农村目前2800万贫困人口中有1800万左右是丧失劳动能力和资源极度缺乏地区的贫困人口,他们靠开发式扶贫难以脱贫,需要纳入社会救济,按每人625元的贫困标准计算,每年需要100亿元左右。国家扶贫资金的另外30%,建议用作中西部地区这部分人口低保制度的建立。
(四)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电、改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不仅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近几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农村电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在农村的投资重点应转向改水、改厕和环境治理,推动农村自来水革命、厕所革命和厨房革命。为此,建议国家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应将通电、通水、普及卫生厕所列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农村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农民美化村庄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根据韩国新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政府在农村改水、改厕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很大。例如,到2020年,我国要达到80%农村居民饮用上自来水的全面小康目标,尚需解决3亿农民的饮水问题。按两个行政村联建一个标准自来水厂测算,全国农村尚需修建15万个自来水厂,在农村修建一个标准的自来水厂的费用大约在50万元左右,总投资为750亿,国家投入一半,也不过380亿。再看厕所改造:据调查,在农村建一个沼气厕所的平均费用为1500元左右,一个“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的平均费用约400元左右。按70%以上的农户享用卫生厕所的全面小康目标测算,全国农村尚有6000万农户的厕所需要改造,按每户政府公助资金200元计,需投入120亿元。改水、改厕两项合计投资500亿左右,平均每年25亿,对财政的压力并不大,但对农村面貌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则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五)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本世纪头20年,我国需要将1.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每年转移600万人以上;
按乡镇企业的就业成本测算,新增一个就业岗位需要新增投资2万元左右,每年需要新增1200亿元的投资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非常大。为此,一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整体就业规划,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结合起来。二要积极调整产业布局,重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再创农村非农产业辉煌,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三要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自就业能力。
(六)积极调整小城镇布局,加快产业培育,推动农村城镇化
第一,制定积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农村人口转移的基本格局是60%以上到小城镇,不到40%到大中城市,而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聊聊无几。据测算,一个农村人口转移到大城市的直接成本在5万元左右,中等城市需要3万元左右,而转移到小城镇不到2万元,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讲,国家也应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第二,加快小城镇撤乡并镇的步伐,扩大小城镇规模。据研究,小城镇人口达到3万人以后,其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供水、供暖、供电、供气等)才能实现合理配给和经营性运作。第三,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第四,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要把养老和医疗保险事业作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就业保障,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七)东西互动,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东西部地区加强合作。东部发达地区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带动和扶持西部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两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东部地区要尽可能地使用西部地区农民工,加快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步伐,并提供技术培训。第二,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落实好各项政策,按时兑现各项补贴,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第三,增加对西部地区各项投入的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支持力度。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
一、五个参照依据
我们在确定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时遵循了五个“参照”:
(一)参照“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基本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第三步战略”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界于总体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目标中间。因此,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既要高于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总体小康标准,又要低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二)参照2000年前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根据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测算,我国届时人均GDP可达到3000美元,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1993年和1999年公布的两个划分标准推算,20年后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经济发展水平与现在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下游国家相当。因此,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国家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作为确定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参照基础。
(三)参照农村20%最高收入农户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目前农村20%最高收入户不仅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消费结构接近当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他们占有近50%的社会财富和大部分发展机会,享有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属于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富裕阶层。根据全国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2000年20%最高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是519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3086元,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0.42;2002年20%最高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是589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3500元,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0.39,其消费结构接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20%最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消费等有关指标可作为制定全面小康标准的重要参考。
(四)参照2000年城镇居民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根据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以及相对应的增长速度推算,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平均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20年前的水平,也就是说农村落后于城市20年左右。例如,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是0.51,而1980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是0.56,两者相差不大。再如,2000年每百户农民拥有彩色电视机43台、电冰箱20台、洗衣机10台,而1980年城市居民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就已达到32台,消费结构非常接近。如果20年后农民平均消费水平能达到目前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则农村全面小康就实现了。因此,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等也是制定农村全面小康标准的重要依据。
(五)参照部分大城市郊区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目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具
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2000年上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6000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44,接近当时全国农村20%最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接近当年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北京近两年发展较快,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超过540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34,其他社会发展指标也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农村发展的平均水平。如人口预期寿命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数值非常接近。20年后如果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能达到目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郊区的平均水平,则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二、单项指标数量标准的确定
参照上述依据,对各个评价指标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论证。结果如下:
(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
根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的20年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翻两番,但根据GDP增长和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关系测算,届时农民可支配收入只能增长1.5倍左右,人均接近6000元。人均6000元以上农民的消费结构与2000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非常接近,也靠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的平均消费结构(据测算,三者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37、0.39和0.34),这说明人均6000元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能够使农民享有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生活质量。因此,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定在6000元以上。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20年农民收入每年要平均增长5%以上,而1990-2000年农民收入的平均增速只有4.5%,从近两年农民增收形势看,仍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的目标其实是个不低的目标。
(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5%
目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在40%左右,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不低于35%,两项合计在75%以上,而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多数低于25%。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滞留在农业上的劳动力转移难度很大,因此达到工业化成熟阶段时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应比国际上的一般标准要低一些,农业劳动力比重可能要高于25%。但也不能过高,否则不能称之为工业化成熟社会。我们认为这一目标值确定为35%以下为宜。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为50%,今后平均每年要下降近1个百分点。2000年,上海、北京、天津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已在20%以下。浙江省农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已下降到38%。因此,实现这一目标虽然压力很大,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三)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35%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城镇人口超过农村。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率已达到47%,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其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为66%,其下游国家也多在55%以上。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率一直偏低,我们认为,到2020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全国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0%以上。小城镇是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途径。根据近年人口转移的地域分布特点,要实现全国城镇化率50%的目标,我们测算大约65%、约
1.7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小城镇,届时农村小城镇人口规模将由2000年的1.6亿增加到3.5亿,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将由16%提高到35%,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四)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主要形式,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几近解体,按照卫生部的调查与推算,2000年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只有10%左右。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村合作医疗滑坡的状况有所改变。特别是上半年我国突发SARS疫情,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发展的政策。我们估计,未来20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恢复和发展起来,到2020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比重达到90%是有可能的。
(五)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
我国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基本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的社会发展目标,否则就不是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强调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因此,今后20年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将呈跨越式发展。20年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农村老人享受到了社会养老保险,我们才能说农村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老有所养的目标。从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现状看,2000年城镇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城镇养老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也达到了92%,农村不应该相差太远。考虑到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刚刚起步的现实,把目标值确定为60%。
(六)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4人
目前中等收入国家每万人中参与研发活动的农业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平均为10人,而我国每万乡村人口中农业技术人员数才
1.1人,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发展。根据2000年我国RD清查中分省的农业科技人员人数与人均GDP回归,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每万乡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数可达到3.98人。据此,将这一指标的全面小康值确定为4人。
(七)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0.4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适度指标,过高、过低都不好,过高表明收入差异太大,容易形成两极分化;过低则表明收入差异太小,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对基尼系数取值的一般判断标准为:0.2以下高度均等,0.2—0.3之间相对均等,0.3—0.4之间相对合理,0.4以上差距太大。过去2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虽然不断扩大,但仍没有超过国际警戒线,2000年农村基尼系数为0.3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是惠及所有人的小康,因此要防止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因此,我们将此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值确定为0.3--0.40。
(八)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全面小康所预期的经济水平相似的人群或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9年左右。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我国城市6岁及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镇人口为8.8年,北京、上海郊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
8.8年和8.6年。根据2000年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的回归关系,在经济发展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时,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9.1年。再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目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有可能在2020年达到9年。因此,将9年以上确定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目标值。
(九)平均预期寿命75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0岁,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6岁。我国是一个人均预期寿命相对较高的国家,2000年为71.4岁,已超过了世界中上等国家的平均水平。2000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5岁,也接近世界中上等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平均每10年增加2.5岁,今后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和医疗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至全面小康社会时,人均预期寿命有望再延长5岁。北京、上海等地2000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都超过了73岁,分别为74岁和75岁。为此,我们将此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确定为75岁以上。
(十)恩格尔系数0.4以下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生活质量就越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高低所确定的恩格尔系数标准:0.6以上为贫穷,0.5—0.6为温饱,0.4—0.5为小康,0.3—0.4为富裕,0.3以下为最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只是比较富裕,因此,我们将此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确定为富裕范围的下限值,即0.4以下。2000年全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是0.49,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农民群体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是0.37,同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0.39,后两者均低于0.40。
(十一)居住质量指数75%
全面小康社会对农民居住质量总的要求是:人均要有一间高质量的住房,住房外要有硬质路面与村庄相连,多数人饮用清洁自来水、上卫生厕所和使用清洁能源。具体要求是:(1)80%以上农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从总体上讲,我国2000年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24.8平方米,但人均住房面积大于25平方米的农户只占43.5%,尚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按照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比重达到95%,基本消灭土坯房。根据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0年房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农户占24.8%,房屋为砖木结构农户比重占54.9%,两者合计已接近80%,应该说消灭土坯房的目标并不高。(3)80%以上的农户饮用自来水。2000年全国农村有27.7%的农户使用自来水,37%的农户使用其他安全饮用水,35.3%农户仍在饮用河塘湖等非清洁饮用水。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农村居民家庭中,有58.3%的户使用自来水,比全国农户平均数高30.6个百分比点;同期城镇居民家庭自来水使用率为81.1%(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我们希望20年后农村居民饮用自来水的比重达到城镇居民目前的水平。(4)70%以上的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使用燃气或电等清洁能源的户只有6.6%,北京和上海郊区农民也只有30.5%和63.7%。考虑到使用清洁能源不仅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把这一标准定为70%。(5)70%以上的农户享有卫生厕所。2000年全国农村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户只占7%,大部分为不卫生的旱厕,有的连茅坑都没有,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大问题。因此,农村急需进行一次厕所卫生革命。农村卫生厕所不一定非要象城市一样搞水冲式厕所,如沼气池式也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保证70%以上的农户享有卫生厕所。(6)80%以上的农户室外道路为硬质路面。目前农村的普遍情况是,农民很重视屋内建设,很少关心屋外环境。即使在东部一些发达地区,远看房子都不错,但近看蝇虫满地,下雨天道路泞泥。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要求。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我们在计算综合居住质量指数时,饮用水状况和卫生厕所状况各赋于25%的权重、使用清洁能源和居室外道路条件各赋于15%的权重,人均住房面积和住房结构各赋于10%的权重。根据各单项标准和权数,计算综合居住质量指数为78%,考虑各地区差异情况,把75%定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农民居住质量标准。
(十二)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7%
全面小康社会是文化更加繁荣的社会,人们对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将快速增长。按照联合国《国民核算年鉴》资料,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中,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平均值为7.6%;其中亚洲国家的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平均值为9.7%。我们认为,将农村全面小康的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定为7%,符合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农民文化素质和精神生活提高的要求。但2000年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只有2.8%,城镇居民同口径的消费支出比重也仅5.3%,要实现10%的全面小康目标有难度。政府应该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民文化消费。
(十三)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60%
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由三个子目标合成:(1)2020年彩色电视机普及率98%。2000年全国农村住户彩色电视机普及率为49%,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农户彩色电视机普及率是91%,后者接近当年城镇居民彩色电视机普及率。近年来由于彩电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村彩电拥有量增长很快,因此,20年后农村住户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达100%是有可能的。(2)电话普及率达到80%以上。目前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电话普及率基本都在50%以上;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电话普及率是81%,20%最高收入农户的电话普及率为60%。目前我国农村电话普及率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34%,再过20年我们很容易达到目前世界中等国家电话普及水平。(3)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20台。根据有关资料,20世纪中后期,此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为每百户18-20台,高收入国家均在65台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一般在25-50台。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对计算机的需求量要小于城市,因此,20年后我国农村计算机普及率能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就很不错了。2000年我国农村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不足1台,但增速很快,2002年已达到1.5台;上海、北京郊区农村已达15台;根据2001-2002年人均GDP与计算机拥有量回归结果,我国农村有能力实现20台的目标。将彩色电视、电话和计算机三个普及率按层次分析法给定的权数加权(权数分别为0.2,0.4,0.4),得到农民生活信息化综合指数60%的目标。
(十四)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为8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民主更加健全的社会。十六大以来,各地加大了基层政府改革和实行村民自治和乡村政务公开的力度,特别是税费改革以来,农民对乡村政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从本质上讲,政府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让所有老百姓满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部分人对政府的政策不能全面理解,也总有部分人出于私利对政府的要求不完全配合,加上我们工作的失误或工作方法不当,因此让所有的人对政府满意是不现实的,但无论如何,政府必须做到让大多数老百姓满意。为此,我们将这一指标的目标值定为85%以上。部分县的抽样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民对乡村政务的满意度多在50%-85%之间。我们取上限85%作为基层政府的工作目标。
(十五)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85%
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型社会。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保障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有稳定感和安全感。但全面小康社会毕竟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各种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不安定因素还将存在,法制的漏洞还有,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还不可能达到空前的一致,总有一部分人对社会的安全有意见,因此,要求所有的人对社会安全都满意是不现实的,我们实际的目标是使绝大多数人满意。由此,制定该项指标的小康标准为85%。
(十六)常用耕地面积动态平衡
要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和保障人民食物安全,必须保证人均1亩常用耕地必不可少。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显示,全国耕地总资源为19.5亿亩,其中常用耕地15.83亿亩,人均1.29亩,到2002年,全国常用耕地面积下降为15.78亿亩,人均1.23亩。到2020年,如果常用耕地面积能保持当前的水平,由于人口自然增长,人均常用耕地面积仍将下降为1.06亩。如果放松管理,人均常用耕地面积很容易降到1亩以下。今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难保耕地不被占用,因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要依法加强对常用耕地的管理,严格控制滥占滥用耕地,力保常用耕地面积动态平衡,实现增长率大于或等于零的目标。
(十七)森林覆盖率23%
1994年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30.7%,其中,亚洲为20%,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为40.5%和48.3%,欧洲为33.6%,大洋洲为23.7%,非洲为24.3%。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世界上11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35.7%,除英国(10.3%)、澳大利亚(19%)、意大利(23%)低于25%,其它美、德、日、加拿大等国家均在25%以上。一般来讲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对当地气候
有较好的影响。考虑到中国还有较大数量的沙漠面积和一定数量的水域面积,因此,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有潜力,但过高也不可能,20年后使中国森林覆盖率弱高于亚洲20%的平均水平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为此,我们提出23%的森林覆盖率目标值。199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98%,2002年达到了16.55%,12年只提高了3.5个百分点。希望今后18年在此基础上再提高6-7个百分点,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十八)万元农业GDP用水量1500立方米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4%,用水效率较低。当前我国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平均0.87公斤/立方米,与以色列2.32公斤/立方米相比,相差1.45公斤/立方米。1997年以来,随着农业节水技术的使用和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国用水效益有所提高,1997-2001年,万元农业GDP用水量由2709立方米下降到2483立方米,平均每年降低2.5%左右。照此速度推算,2020年用水量下降到1500立方米以下是有可能的。北京、安徽、山东、河南等每公顷耕地拥有节水机械超过1台,万元农业GDP用水量均低于2000立方米。据此,确定2020年这一指标值为1500立方米。
综合上述各单项指标的衡量标准,就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详见表1)。
表1: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标准
为便于宣传和记忆,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可总结为:
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六千;楼房随处见,村庄连成片;
室内通水电,房外有花园;家家彩电放,户户电话连;
教育九望十,就医不走远;寿命七十五,山青水天蓝。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可以概括为:“两步走”,“一二三”,“毫不放松”。
“两步走”:前10年(2001-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十五大报告中为国民生产总值,十五届五中全会起改为国内生产总值), 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10年(2011-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从提出小康目标算起,我们用了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总体小康的水平。这期间我们走了两大步。第一步,是到1987年,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进入了温饱社会。第二步,是到2000年,初步达到小康,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关于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的设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前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新世纪前10年的规划,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世纪头20年我们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我国进入宽裕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2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进入殷实小康社会或全面小康社会。
“一二三”:“一”是指一个“根本”,即经济建设。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指两个“必须”,即“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两个“必须”实际上讲的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指三个“坚持”,即“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三个“坚持”实际上讲的是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工作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毫不放松”:是指党的建设要毫不放松。十六大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中央战略部署的突出特点:
第一,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十六大报告不回避我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回顾和总结十五大以来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指出我们工作中还面临着6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肯定2000年底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时,又指出今后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7个方面的矛盾和困难。应该看到,这些困难、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更多的是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怎么解决?十六大认为只有通过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别无他途。十六大深刻论述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命题,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这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报告还同时指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坚决冲破,坚决改变,坚决革除,一连三个“坚决”,充分显示出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决心。这个强大的决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许多方面。只要我们扫一下报告第四部分以后的标题,就一目了然了:
“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七、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等内容)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二,以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指导思想。
十六大报告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把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继续坚持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更加关注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把逐步缩小地区、城乡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报告结尾部分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只提出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四个文明(加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又一鲜明特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体现,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处处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例如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强调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出六个“更加”总体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都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在部署各方面的任务时,则进一步把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落到实处。如提出扩大就业的思路和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
经济改革新阶段将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八大变化(11/09/0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轮改革,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个人创业天地更加广阔
背景:我国注册登记的企业不到700万个,办企业审批环节平均达20个。
《决定》指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
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点评:这些鲜明的阐述勾画了一幅蓝图:崇尚个人创业,为人们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更多机会:每个人以平等身份、相同起点参与竞争,中国人将迎来更加宽松、宽广的个人创业新天地。专家预计,再过5到10年,股份制经济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将从现在的40%上升到80%以上,亿万劳动者将成为股票在手的股东。
个人财产和投资消费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
背景:我国人民币储蓄存款超过10万亿元,股市投资者逾6000万。
《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点评:保护私有财产权被明确写进党的文件中,百姓的钱袋子和投资、消费活动都将得到更好的保护。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正在向汽车、健康、休闲等新型消费升级,安全、稳定的金融政策将大大提升人们投资消费的积极性,百姓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
就业门路更广了
背景: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目前仅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就达2400万人。按照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增长7%左右测算,年度供大于求缺口约为1400万人。
《决定》指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扶持中小企业”。
点评:这些措施表明,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世界普遍经济规律看,各国劳动力的65%至80%均分布在中小企业。《决定》明确提出注重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预见,我国的就业岗位潜力将得到更有效、更充分的开掘。
织就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背景: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左右,城市居民享受低保人数2100多万人。
《决定》规定:养老保险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点评:这些措施均是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的。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我国95%以上城镇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决定》提出措施的实施将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得到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农民工可成城市人
背景: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多元,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约有9400万名农民工在城市打工。
《决定》规定:“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点评:这些政策勾勒出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图景:从目前的一家一户小户经营模式,逐步向高产、高效的农场化经营过渡。加上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落实,会有更多的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融入城市人的生活中。
法律更广泛介入百姓生活
背景:不少人怕打官司,有事习惯“私了”或者“忍了”,距离真正的法制社会还有距离。
《决定》规定:“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按照权利与责任挂钩、权利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
点评:法律将在更大程度上介入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不管个人还是集体的行为,不仅仅有道德的约束,更多的要依靠法律来约束。在未来的法制社会里,完善的法律将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更多的国人受教育
背景:我国目前还有5%的青壮年是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为85%,大学入学率为11%,对教育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
《决定》规定:“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
点评:随着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孩子们有望普遍享受到条件更好、年限更长的义务教育。大学入学率到2020年将上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规定的20%,比现在将近翻一番。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将使白发老人上学校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经济困难的学生将得到更多支持。提高文化素质,掌握知识技能,将成为中国人未来追求的一个新时尚。
更多人过上富裕生活
背景: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我国还有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决定》规定:“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
点评:这些提法显示,国家将多头并举,抑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今后,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将得到比较充分的改善和提高,高收入者的收入将被有效调节,中等收入者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公众的收入将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隐瞒收入、偷税漏税、非法暴富将受到制裁。
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里程碑与新世纪的奋斗目标
张全新
主要观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构想。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必须正视这一重要判断,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只限于经济方面,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学习十六大报告,我们要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掌握十六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坚持的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根据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设计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战略构想。按照“三步走”战略,到20世纪结束时,我国已顺利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经济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如国际舆论评论的: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连接或贯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前两大步和后一大步的关键阶段,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三步走”战略的前两大步,我们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这一巨大成就,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新的起点。基于这个新起点,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中的第三步进行具体规划,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为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就开始进行酝酿和设计。十五大报告初步地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了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形成21世纪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一直到世纪中叶的三段划分。这可以说是在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第三步中又划分出来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后来我们党在若干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到了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会议的主题,十六大报告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全面部署,指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这一目标和部署还写进了党章,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要阶段及其发展目标和规划部署的论述,说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新的更加深入的认识。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三步走”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规划党和国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蓝图,明确目标和任务,继续保持拼搏奋进的精神,坚定、扎实、稳妥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已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我们要在胜利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继续向现代化目标迈进。在这个阶段,必须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不动摇。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看不到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有可能又有必要集中力量在这一新的起点上抓紧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又不能忘掉我们的基本国情,以为可以很快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仅仅处于小康社会的起点,与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相当的距离。讲“低水平”主要在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这仅仅是跨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讲“不全面”主要在于,现在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人民物质生活满足程度虽然比较好,但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精神生活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高等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还不能普遍地得到满足。另外,距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有很大距离,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还很突出。讲“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在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据统计,到2000年底,在全国除市辖区以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8%,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只占0.3%。从人口看,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接近小康水平的占12.8%,还有12.4%的人口未达温饱标准。十六大正是基于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是说,要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把小康社会建设得水平更高,内容更全面,惠及全体人民。
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期间,我国将进入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建设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经济体制的完善期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最初适应期。这几个方面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能否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摆在我们面前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发展的主流,把握机遇,奋起直追,努力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全面发展的目标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只限于经济方面,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发展阶段,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政治生活的发展。这就要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促使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一奋斗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减少失误,增加成功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也必须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情况,如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很困难、下岗职工再就业难、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生态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等。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估计这些情况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由于全国各地条件和基础千差万别,发展会很不平衡,差距客观存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可能有先有后。比如,东部及沿海地区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有可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条件差、困难多,实现目标的时间可能就会长一点。我们应该正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非平衡发展的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完善我国地区经济格局,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位德国官员的家庭生活:富有但决不奢侈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编者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报将从今天起系列报道部分国家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情况。本报记者采访了当地的政府官员、教师、农民、国企和外资公司的员工,旨在透过一个个家庭的生活情况,让读者从一个侧面对外国家庭生活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德国,询问家庭收支情况是个很忌讳的话题,好友之间也不便多问。但德国外交部官员贝伦斯先生却爽快地答应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直言:“我在中国工作多年,很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愿意回答有关我家庭生活的一切问题。”
谈到德国政府官员的生活水平,不能不了解一下德国官员的收入情况。德国官员工资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官员工资分为A1—A16和B1—B11等27个级别,A1—A5是普通官员,A5—A9为中级官员,A9—A13为中高级官员,A13以上包括B级的官员是高级官员。
现年44岁、有13年工龄的贝伦斯先生已是A15级的官员,月收入4100欧元,其中包括诸如交通补贴、孩子补贴等方面的收入。此外作为政府官员还能额外得到住房补贴、休假补贴等。
贝伦斯先生花25万欧元在柏林市南郊购置了一座100多平方米、带500平方米花园的小楼。他从自己的存款中拿出10万欧元现金先期支付,其余靠银行贷款,目前每月本、利共需支付600欧元。在这个典型的德国家庭,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家相夫教子。也许因为女主人是台湾人的缘故,尽管丈夫收入不菲,她却仍然保持着中国人勤俭持家的传统。“一个月用于吃饭等日常支出也就600多欧元”,贝伦斯夫人轻松地说道。“当然这并不包括购置大件物品的支出”,丈夫在一旁补充说。
在德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免费教育,中小学生连课本都是前届学生留下来的,乘坐公共汽车也免费,必须的花销似乎只有铅笔、橡皮、笔记本。但17—18岁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贝伦斯的一位同事的女儿正在上大学,她的花销显然要高得多,诸如服装、手机、化妆品、电脑、书刊杂志、音乐CD以及适当的文娱生活,加起来每月零花钱就达300多欧元。贝伦斯指着自己6岁和12岁的两个女儿说,平时他们每月只给每个孩子20欧元的零花钱,其中5欧元可以自由支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剩下的15欧元要存在孩子们的存折里。为了使孩子在今后受到更好的教育,贝伦斯每月还给孩子上了教育保险,现在每月给两个孩子交250欧元教育保险金,到孩子18岁时,每个人就可拿到4万欧元现金。假若孩子们以后想到英美留学,这笔钱也足够了。
圣诞节和元旦是德国人消费的旺季,每家都要购买装饰品布置房间,夫妻之间要互赠礼品,孩子们也会得到圣诞礼物。去年的圣
诞节贝伦斯给每个孩子的礼物价值200欧元。而作为官员在圣诞节前还能拿到额外的第13个月工资,这些钱足以过一个令人愉快的节日。
人们普遍认为德国人是工作狂,其实德国人休假是雷打不动的。只要一放长假,高速公路就会挤满度假的汽车。这也是一年中最大的开销。贝伦斯的夫人说:“我们家每年必定外出休假两次。”贝伦斯先生初步算了一下,他们4口之家,如果去西班牙度假两周,吃、住、行要花掉3000欧元。
德国人几乎每家都有汽车,但并不是每天都使用。贝伦斯说,柏林公共交通发达、便捷,国家给官员报销月票,因此他每天乘公共汽车上班,私车每年最多跑1万多公里,而且主要是周末和出外度假时用。他的汽车保险、保养和汽油费用每年只需花2500欧元。
掌管家庭财务大权的贝伦斯夫人补充说,一个德国家庭的日常开支与整个收入比起来并不多,但除了日常花销外用于文化生活和业余爱好的支出还是可观的。在德国听一场音乐会要30欧元,看一场电影10个欧元,博物馆的门票一般为8欧元。贝伦斯的大女儿业余爱好是骑马,每个训练小时交20欧元。小女儿莱纳在学芭蕾舞,每小时学费为13欧元。德国人平时的饭菜相对简单,许多家庭晚餐就是沙拉、面包加肠,因此周末下饭馆是许多德国人家的惯例。在德国下饭馆还是很昂贵的,一家4口在饭馆里吃一顿起码得花120欧元。
贝伦斯一家是典型的德国传统家庭,他们虽然富有但决不奢侈。那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他们经济上虽然能够承受,但从不追求。一家人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中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关于我国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判断,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的。
统计资料确凿地表明,人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切身感受到: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社会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作着重点的转变使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1979年—200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5%,是全世界最快的。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8.1%降到15.9%,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由70%降到50%以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总的判断,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总量的扩张伴随着增长质量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人口、环境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创的新的历史时期,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改革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前进的,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10年的艰苦努力,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这是前无古人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在中国现代化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即把封闭半封闭型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开放型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三十二位上升到第六位。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也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证,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同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相适应,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这既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
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于同期世界前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时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7.9%和47.8%。群众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5亿农村贫困人口中85%以上已经脱贫,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降到3%,这是世界消除贫困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对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初步过上小康生活。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生活的梦想,今天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上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按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走了头两步,现在开始走第三步。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正如百丈高楼之起于平地。
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大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述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的阶段性变化,还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从世界范围的横向比较来说,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居于前列,但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实事求是地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样的判断和报告中所说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及党章修正案中所说的“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是同样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总体上”和“初步”这种总体判断的具体说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第一,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现在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第二,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口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第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平衡的。虽然某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考虑到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全国总体情况来说,巩固和提高目前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鉴于此,十六大重申,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判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赖以确立的理论基石。在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条件下重申这一点,对于保持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起点。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但对于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现代化的路线、进程和方法,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在过去比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对其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在经济建设方面曾经发生过急于求成的偏差。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根本性转折,同时也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确立20世纪末实现小康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同志是这种战略调整的倡导者。他在1979年所提出的小康概念,引发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是对当时沿袭下来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再认识的结果。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当时曾经起到过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邓小平同志预见到这一点,早在1979年3月就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说法”。他解释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这当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或只能是低标准的;而是说,20世纪末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不久他就正式提出,20世纪末的目标是达到小康。这种实事求是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调整,使我们的脚真正踏上了实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同时也是切实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逐步形成关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功,证明这种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如果说,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促进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规划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大方向,在它的指引下顺利实现了头两步战略目标;那么,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则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理论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初始阶段作出了全面规划,实现了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的有机衔接,为从小康逐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对如何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问题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时间的下限是2010年,也就是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头10年。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发展纲领。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从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他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十五大初步地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头50年的奋斗目标,这可以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鉴于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与任务,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21世纪最初5年的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规划和部署。这里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实际上并不局限于5年,而适用于更长时间。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五”计划纲要。
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环顾今日之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响彻大江南北的高歌。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一,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格局和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要基本实现工业化,使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这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就能初步改变。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旧体制的积弊尚未完全清除,新体制还不健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然有赖于体制的创新和不断完善。20年的目标,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十六大报告表达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心,明确要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报告所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小康目标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十六大不仅规定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也规定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报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这里关于“三个文明”的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政治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我国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说,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必将是逐步走向经济愈益发展、文化愈益繁荣、民主更加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必将是全面进步、更加稳定与和谐的社会。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现在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要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所有现在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这样就可以把“总体上”三个字拿掉。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六大报告把扩大就业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放在了突出位置。在基本生存资料得到满足和初步达到小康以后,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的方向,是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等。这是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我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需求约束愈益明显和强烈的条件下,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是开拓国内市场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未来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也将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最困难之点,不在城市,而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不在东部,而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十六大报告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
代化。报告强调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中部地区结构调整的力度,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就可以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是宏伟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也有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
综合分析,我国经济具备持续快速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现代化建设已经大规模展开,刚从温饱进入小康,不论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处于经济迅速扩张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城乡建设的开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都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技术革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过去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和交通瓶颈得到根本缓解,各种建设材料和机器设备供应丰富且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设事业现在能够做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丰富的资源更充分有效地用于经济发展,这和过去物资匮乏的困难已完全不同。
———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将会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将使我们有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效应。
———具备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求稳定谋发展是人心所向。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但劳动力便宜是竞争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打不起来,我们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争取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世界范围迅猛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有党的坚强领导。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正确的,基本方针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预期的成功。
毋庸讳言,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不会是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十六大清醒地估量了这些困难。报告第一部分,在总结5年来的工作和13年来的基本经验时,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报告第三部分,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愈益密切,在获得发展机遇和开拓发展空间的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势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愈益直接的影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因此,报告在一开头就尖锐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报告结束语部分,又强调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有困难并不可怕,这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困难,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和化解不利因素,认真采取措施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几十年来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中取得的。
正如报告所说,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世界看好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诚然,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远比过去艰巨复杂,但现有基础和有利条件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完全可以相信,只要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如果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展近代工业算起,到新中国成立,大约是100年时间。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从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也是大约100年时间。我们总共用5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今天这样的小康社会。初步实现小康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越过了一个重要的临界点,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社会经济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现代化就胜券在握了。这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新贡献。
人民日报 2002-12-03
周天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时代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为本世纪初叶中国经济发展所制定的宏伟蓝图,也是新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宣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时代内涵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2000年,我国的GDP总量是89403亿人民币,人均7078元人民币,达到了860美元,实现了小平同志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21世纪初期的20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如果能保持在6.5%-7.5%之间,人口总量如能控制在14亿以内,即使考虑到东亚国家发展中的货币相对升值因素,人均GDP依然可以达到4200美元,届时,我们就完全可以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从经济方面实现小康社会,会给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将上一个新台阶,高速和高等级公路密度会提高,海陆空交通将更加方便快捷;二是工业体系的技术装备水平将大大提高,机械加工能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增强,人口的城市化将给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容量;三是整个国家将会积累更多的财力用于科学技术和教育投资,形成更多的人力资本和高科技人才,使经济增长的后劲增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上不仅仅是指人均GDP达到某一水平,还有多方面的目标:在经济结构方面,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下降到25%以下,农村人口比率下降到50%以下,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到50%以上,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上升到75%以上;居民生活及生活工作环境方面,消费结构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消费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吃住行穿用达到较高层次的水平,寿命延长,人们工作居住的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安全和公平方面,失业率最终降低到可以保障的水平以下,城乡建立起一个财力雄厚、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财政税收的调节和转移支付,使基尼系数控制在0.35以下;人力资本和公民素质方面,中等和高等教育毕业的公民比例大大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智能增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上升;市场经济环境方面,居民遵守纳税信用,企业诚信纳税经商,政府文明行政和管理;宏观经济方面,国家财力增强,金融体系安全,币值稳定,实际汇率稳中有升,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和避免的是,有时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看成是小康社会的惟一衡量指标。事实上,只注重人均GDP水平,忽视小康社会其他经济方面的指标,就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经济社会。比如,人均GDP可能达到了4200美元,但是农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率较高、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交通拥挤、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薄弱、中高等教育比率较低,这样的社会不能认为在经济上实现了较富裕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不容置疑
国内外有的学者对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表示怀疑,认为中国未来的20年中,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达到年均7%的速度。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中国人均GDP的基数小决定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局。经济学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基数越小,增长的绝对数规模越小,增长速度越快;反之,基数越大,增长的绝对数越大,增长的速度却越慢。日本和美国的人均GDP分别为30000和35000美元,年增长1%,就可每人平均增加300-350美元的财富;而中国人均GDP只有900美元,即使增长10%,人均只能增加9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子薄,增长的人均绝对数小,但总的经济增长速度快,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
的一个重要特征。
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的经济有着强劲增长的内在动力,具备高速增长各方面强有力的推动条件。除了上述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的完善外,一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和城市化的中前期阶段,21世纪的前20年中,大约有3-4亿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中,他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发生重大的变化;农村中留下来的农民,其劳动生产率要提高,进而收入也会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处于物质生活要提高水平的阶段,其消费的高级化,将成为财富生产和供给的巨大需求市场。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公益设施、交通等大规模投资和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工业体系完善包括制造业空前发展的过程,毫无疑问,GDP将会在这个过程中强劲地增长。三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大大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从与国外数据的比较看,我国每千人中中小企业数量不到6个,而一些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为50个,如果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从目前的700万左右发展到5000万个,每个企业增加10个人的工作岗位,将增加4亿多人就业,并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创造大量的财富和提供大量的服务。四是中国有丰富、规模化和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有着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劳动密集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前景,中国在今后的15-20年中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种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工业化过程也将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国土辽阔的国家,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的中前期阶段,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很明显。从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这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较为复杂,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解决的矛盾也较多。从主要的方面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一是技术进步、信息化、结构优化升级与人口众多、需要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及发挥劳动密集和工资成本相对较低竞争优势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要素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国民经济的要素投入中,技术要素会替代劳动力要素,如果处理不当,技术进步会减少就业岗位。虽然技术进步了,但是失业率提高,城镇贫困就会增加,就不能使城乡全体人民分享小康社会带来的利益。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大基础科学投入,鼓励发明创造,增加专利,加速技术向生产的转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些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技术,争取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发展适度技术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业,抓住我国加入WTO、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举转移的机遇,在东南沿海和内陆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劳动资本双密集的制造业,创出自己的品牌,把劳动力过剩劣势通过劳动密集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业的发展转化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使一部分公民自我创业,绝大部分劳动者有业可就、有薪可进,绝大部分家庭生活富足有余,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即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从20世纪初20年的工作看,东部在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央财政和各部门要加大西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强东部与西部的经济交流和经济合作,促使一部分投资、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西部流动,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新模式。西部本身要用好、用活中央给予的各方面政策,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改革体制和机制、开拓进取,形成西部自我发展的造血机制。与此同时,还应注意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农村税改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政府对农村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投入,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安居乐业和生活有安全保障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除了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和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人口增长转型外,要转变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并选择节约资源的发展和消费模式,使能源、矿产、淡水和土地等资源能得到永续利用。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和前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先发展、后治理,还是发展与保护并举,这是不同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战略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我们不仅要在吃穿住用等方面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城乡居民要有一个处处有草地树木、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水体清洁的生活、出行和工作环境。否则,虽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但是生态环境因单纯追求发展而恶化,这显然不是我们的本意。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问题和进行决策,同时还要培养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今后18年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在本世纪初叶全面建成一个国家繁荣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生活富足保障、生态环境优美的小康社会。
光明日报 2002年12月03日
小康社会"小康"的来由
1、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
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人: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
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3、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
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
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
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的发展进程。
5、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回答者:dsp222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8-31 14:26
1、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
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人: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
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3、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
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
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
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的发展进程。
5、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参考资料: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
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1、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
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人: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
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3、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
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
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
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的发展进程。
5、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超生游击队”说,小康就是吃小糠的日子。——喂!别逗了。现在谁不知道小康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不过,“民以食为天”,人们对生活好坏的评价往往集中在吃穿住上,如果这三项不改变,其它条件再怎么改善,人们还是无法感觉到小康的。
《礼记·礼运》说,小康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战国儒家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比大同世界要低一个档次,如果说大同是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那么小康就是天下为家的礼仪社会,这种安居乐业,和睦生活的古典小康只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内涵应该更为丰富、更为深化。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到,我们国家要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要达到水平。这也就是“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具体地说,就是到2000年,在中国人口经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小康就是在全面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温饱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权威机构说,小康标准有两个,一是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二是食物消费支出低于家庭收入的50%。——小康只是生活的基本层次,收入和消费则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最为简便的参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用经济指标来判断家庭的小康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小康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指标,还要看其他社会指标。应该说,小康的概念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概括,它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涵义,主要包含三层内容:物质生活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和社会环境状况。因此,小康标准是涵盖了与人的需要满足相关的指标,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等方面。
社会消费趋势与小康生活
新华网 (2003-01-13 13:45:31)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 研究社会消费趋势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进入小康,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向更加富裕的社会迈进之时,应该说很有必要从理论和实际的不同层面来分析和预测中国小康社会消费趋势。
早在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对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但他的观点与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见解是很相似的。他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市场的商品种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消费水平会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货币和信用的发展将创造新的消费方式,人们会越来越重视信用所提供的消费便利;闲暇也会越来越被重视。在马歇尔之后,症状国经济学家凡勃仑主要从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特征方面对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一个越来越讲究排场,越来越讲究阔气的社会中,消费很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趋势,人们更注意的是商品的装璜和制作技术,而不是它的实用性;资本主义社会必定越来越走向奢移,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凯恩斯通过提出消费函数理论研究了消费趋势问题。所谓消费函数就是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叫消费倾向;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叫储蓄倾向。他认为,(1)从长期来看,利息有下降趋势;(2)财富的再分配有间接利于公平的趋势。但无论从利息率下降趋势来看,还是从财富和收入分配再分配来看,社会的长期消费趋势都表现为社会消费倾向的提高。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则对发达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都进行了研究。从对发达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来看,西方经济学家对社会消费趋势的研究是与他们对“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研究融合在一起的。美国经济学家维尔伯特·莫尔认为,工业化在客观上破坏了原来的大家庭、大亲属关系,产生了小家庭制度,正是这种变化影响了人们未来的消费,使消费倾向发生变化。而由于城市生活方式和妇女参加工作的影响,小型化的家庭日益成为一个独立的消费单位,因而,在家庭消费结构中,医药保健支出、服务支出、娱乐支出的比重均将上升。此外,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起了变化,她们逐渐成为家庭消费的决策人,这种趋势越来越突出。加尔布雷思在他的《新工业国》和《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两本著作中则认为,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劳动的日益轻松。工人由于受到日新月异的消费品的吸引,愿意加班或兼职干活,可以增加收入。这样消费品越丰富,工人越有可能延长周工作时间,消费支出比重也会增大。罗斯托在其所著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了追求生活质量将是未来消费的必然趋势。罗斯托认为,在人类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后,人类开始不再以有形产品数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要以服务形式反映的生活质量的程度来作为衡量成就的新标志。
生活质量不仅意味着社会向人们提供的舒适、安逸的物质生活享受,而且意味着社会为消费者创造了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消费环境,意味着消费者在精神上建立了新的价值准则,建立了新的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富克斯在《服务经济》一书中指出,服务业主要是为居民的生活质量服务的,服务部门将成为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主导部门,因此,服务部门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消费技术”(电子计算机化)、“销售革命”(超级市场、连锁店、快餐业等)、“服务革命”(公共服务、自我服务等)将继续发展,以适应未来的需要。西方经济学者除了对发达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之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消费趋势也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之后,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正在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在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中自给性消费部分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减少,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将逐步增大。
消费趋势最明显的是将会发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如在消费信贷流行的条件下,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追求和普及,家庭负债额的增大会导致国家储蓄率的下降趋势,储蓄率的下降将引起国家积累率的下降;发达国家的消费方
式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是互为影响的;城乡之间的消费差异是显著的,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这种差异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等等。显然,西方经济学者无论是对发达国家社会消费趋势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消费趋势的研究和分析,对我们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消费趋势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中国学者就对中国社会消费趋势进行了分析。
他们认为,中国社会消费趋势将主要表现为:消费模式由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化;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需求由供给制约型向需求拉动供给、调节供给型转化;消费方式由雷同化平板型向多样化梯度型转化;消费政策由限定型向舒展型转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消费决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化;等等。应该说对中国社会消费趋势的这些研究和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展,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劳务大流动,中国社会消费趋势也出现了世界化趋势,人们不仅可以享受本国的消费情调,而且可以领略异国的风味和异国的风光,体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顺应世界化消费趋势,中国就是要通过消费品的进出口贸易,交流各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优秀文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扩展和丰富的消费需要。(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曹新)
我们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多远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励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洪流,2003年4月,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报社等单位联合推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
为继续深入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本报从9月11日起每周刊登一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专版,今天刊出第二期《我们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多远》。
团市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认真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读书读报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效,把在团员青年中兴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当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对“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有一段描述:“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
我们可以进一步用数字来解读其中的一些描述。
1、关于“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年均增长7.6%,消费结构从满足温饱的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10年中居民储蓄由1990年的7120亿元增至2000年的64332亿元,增长了8倍,目前已达8万多亿元。
2、关于“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的改善”。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在衣的方面,衣着消费比重略有下降,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在食的方面,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89年增长2.1倍的同时,表示食品消费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从1989年的54.5%降到了37.9%;在住的方面,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4.1平方米,比1989年增长53.3%,城镇居民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拥挤户从1989年的5.7%下降到0.8%;在用的方面,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在行的方面,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457元,比1989年增长21.6倍;生活质量的其他方面,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不断加强,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增长显著,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包括书报杂志)461元,比1989年增长10.2倍。
3、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1998-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多万人,有90%以上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基本都能按时领到生活费。现在,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4亿人,是1990年参保职工的2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达到8200万人。
4、关于“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1993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1)》,经过七年的扶贫攻坚,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对“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的最准确定义,还是来自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小康社会标准。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等5个方面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对照这一标准,专家学者一一根据实际发展的状况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了认定。国家统计局提出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
这些数据令人信服地表明,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上边讲的几点以外,也还包括很多其他重要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政治、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基层民主有了新的发展。透明政府建设逐步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全国电视普及率高达95%,各种民间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摄影、DV,出国游、驾车游已经越来越不算什么。
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的三个限定: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
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里就对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作了三个限定,即“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
1、关于低水平。小康社会是一个跨越温饱和现代化之间的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现在我们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现在的小康只能是低水平的。另外,与国际上衡量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相比,我们的相关发展程度是比较低的。
2、关于“不全面”。到2000年,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整体上只有96%,同时三个指标还没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实现原计划小康指标的8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仅实现原指标的80%;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只实现了原指标的90%。
3、关于“不平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不平衡。从城乡来看,城市进入小康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比重小。从地区看,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则比重小。从收入来看,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扩大。
一些专家也指出,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今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社会经济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名词:“大件”
“大件”是内地的一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家庭购买的占用财力较大的几件消费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大件”有不同的所指。在五六十年代“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八十年代,“三大件”是指彩电、冰箱、洗衣机,到了九十年代“三大件”再次变为电话、电脑、空调。近年来,“三大件”的说法已经淡化,汽车、房子等等林林总总的现代生活物品已不足以用“三大件”来概括。但是,透过这个已经或即将走入历史的名词,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民生活的变迁。现象:汽车进入家庭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私人汽车达969万辆。2003年1至4月,全国共销售汽车136万辆,至少80万辆卖给了私人。这样,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平均120多人就拥有一辆私人汽车。这标志着我国度过公务购车、商务购车阶段,迈入私人购车的新时期。
从1992年到1999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用了7年时间从100万辆增至500万辆。从2000年到2003年初,仅用3年多的时间私人汽车保有量就从500万辆增加到1000万辆。截至目前,我国私人购车比例达到60%,私人汽车占整个民用汽车保有量的近五成,私人汽车增幅超过单位用车20多个百分点。预计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法国,从而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试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素质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要在占近70%全国人口的农村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奋斗目标。本文在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剖析、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
正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要在占近70%全国人口的农村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奋斗目标。农村的小康关系到中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以及实现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研究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是我国经济走向信息化、知识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将需要更多的智力型劳动力,因此,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实现农村小康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它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树立了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新观念,“要脱贫,靠科技”的观念和学习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1988~2001年,农民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明显下降,从24.83%下降到7.6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也略有下降,从37.47%下降到31.14%;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30.37%上升到 48.89%;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6.84%上升到 9.65%;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从0.49%上升到2.63%。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仍然偏低。我国农村人口文盲达3亿多,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0.7%,小学文化程度占38.8%,初中占29.14%,高中仅为 4.55%。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生产中贡献率一般已达 60%-80%,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仍以人畜劳动力为主,使用的是“10075”(扁担、箩筐、锄头和犁),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在我国,全国平均每7 000亩耕地有一名科技人员,每一万农业人口中有农科大学生1.2人,每一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有6.6人。这种文化科技水平距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相差甚远。
二、农民素质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
小康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件上全面地提高农民素质,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的中国现代化农业的生产者,农民本身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对象和主体,因此,农民素质将制约着中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首先,农民素质制约着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未来2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必须达到7 12O元,比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3.2倍,2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 6%。而从 1997—2000年,四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肥分别为4.6%、4.3%、3.8%和2.1%,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增长速度呈连年下降趋势。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达到毛. 8%,旧是,总体来看农民收入增长还是缓慢。对于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据联合国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比例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生产率108%,大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30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6年翻两翻。”o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必然导致农村田间管理、农药化肥的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知识缺乏,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农民收人增长缓慢,这些制约着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
其次,农民法制观念的淡薄,将制约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农民为了自己独立的经济活动,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官尊民卑”的观毒被淡化,但是,总体来看,农民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一些人不学法,不用法,不守法。头脑中没有正确指导自己社会行为的法律准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而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将影响民主法制建设。
再次,农民思想观念的陈旧,将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突出表现在,固守单一的种植结构,在国家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无所适从;固守传统的耕作方式,科技种田主动性不高;固守传统的产业经营模式,农业的规模效益低下。同时生育观念陈旧,传统的重男轻的客观需求,使得这一陋习积重难返,故越落后超生越严重。导致超生与人口素质底下、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最后,环境意识淡漠,将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越是落后的农村,环境意识越淡漠。沿袭千百年的似柴草作为煮饭。取暖燃料的传统,对周边植被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索取,对各种飞禽走兽、珍稀动物竭泽而渔式地掠夺。据有关部门统计,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已达2 400平方公里,甘肃草原退化面积达87.8%,青海达16.8%,黄河源荒漠化面积年均增长20%。
综上所述,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子,科技文化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形成和提高的依托。然而,中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因此,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三、小康社会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战略抉择
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马克思将劳动者称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称为“劳动者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解放生产力和提高生产率的可靠保证,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
首先.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1)真正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于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根本,要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农民素质,为解决农民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2)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增加 9%,即受三年教育与不受三年教育相比较能使 GDP提高 27%。所以应逐步提高教育投资的比例,它是各级政府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也是发展教育最重要的措施。(3)加强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农村学校担负着为高等学校输送品学兼优的人力预备队的重任,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担负着造就有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新一代劳动者的任务,为农业现代化储备后备力量。因此,要狠抓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中,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外,还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而且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的知识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1)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因素。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建立试验田和劳动基地,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2)加强农村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要转变现有的职业中专的办学方向,加大涉农专业的比重,传授诸如经济林果业的栽培技术。各种饲养技术、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提高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利用和普及程度。另一方面,要扩大现有农业中专和农业学院的招生规模,降低农村学生进人这类学校学习的门槛,特别是学习费用,政府可利用国家转移支付政策适当给予补贴。(3)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在职培训。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摆在现代社会面前的任务是:培训、培训、再培训。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一大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人才,从生产环节到组织、供销、信息、加工、运输等各环节,都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骨干力量。所以一定要在现有的大中专院校中增设涉农系、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最后。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教育。从统计资料看,2001年农村劳动力总数是48229万人,其中女劳动力22 54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6.74% ,目前从事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劳动力中70%- 80%是妇女,操持家务的妇女比例达到80%- 90%,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以及家境的好坏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主妇的素质。因此,要在对农村妇女经常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教育的同时,开展农村妇女保健和农村家政方面的科普教育。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世纪,也是中国农村走向全面小康和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世纪。农民的素质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农民素质的提高必将对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是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的部分成果。)
小康社会建设中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时间:2006/07/03 作者: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钟超 来自:商业时代
内容摘要: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层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一般而言,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我国才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异质社会经济结构向同质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县域经济不能健康发展,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就发展县域经济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县域经济 小康社会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县域单位(县、县级市、区)的国土面积为9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47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
入的23.6%;县域经济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5万亿元,占全国的36.7%,因此,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或非农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就是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关于我国工业化过程的讨论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地位相对萎缩,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包含农业产业化、非农生产和农村城镇化的大部分内涵,农村工业化的实现主体是农村工业企业。我国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起源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农村实现土地家庭承包制后,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农业剩余,加之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那么进一步地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吸收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因素的刺激下,转向非农产业寻找就业出路就成为了现实的必然选择,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工业化,到1996年乡镇工业产值已达到了5538.76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推动了县域中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现代化部门大多数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它们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而农村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技术的要求条件不太高。据测算,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相比,具有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量相对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就业多等特点,但是农村工业整体上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优化农村工业的经济结构,避开城市现代大工业的竞争,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开发出适合农村工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来带动县域经济中落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20%,而发达国家前者是后者的数倍,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鼓励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服务环节方向转变。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偿或低价土地、和睦的地方乡土关系、强有力的社区政府庇护等,来增强农村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目前农村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大多数还是中小企业,还是在为城市现代大工业企业“查漏补缺”,仍然处于城市现代大工业的夹缝之中。目前,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小、合作意识差、农副产品市场程度低,使得我国县域的农业产业化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扶持发展农业大户,加快推进企业+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的广泛实施。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而重要。从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例来看,1994年—1998年5年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了6.6%,平均每年下降1.32%,按此平均速度,到201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预期将下降到33.96%,基本接近于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0%的标准。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为26.4%、1999年为30.9%,按此速度,2010年预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5.92%,距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标准相差悬殊,这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因此,这种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难以支撑日益递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之目前我国城市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向大中城市转移并非现实,仅仅依靠城市工业及城市第三产业不可能单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再者,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量过大,还会造成大量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中青年人口涌入城市,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凋零衰败,农业停滞,这种现象已经在我国内陆省份的一些地区有某种程度表现。因此,要靠“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农村工业或非农部门,一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业;二是为城市现代大工业提供零部件或劳务,服务于城市现代大工业;三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大中城市的城市工业区、城市经济开发区、甚至是乡镇工业区、城市社区的服务类中小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主要企业类型。实际上,县城、重要区镇基本上是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前后花园或经济技术开放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首先发展毗邻大中城市的这些县城、区镇的经济,以此来缓解大中城市的高失业率,避免“城市病”出现,既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促进城乡结合区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发展起到扩散、辐射或激活作用,进一步地为城市现代大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供给和产品的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
各县域单位应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沿海地区或发达县域的发展模式,选择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根据地方资源
禀赋,利用比较优势,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农村企业工作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项目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新产品,形成以畜禽肉制品、果蔬茶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例如湖北省宣恩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贫困县域,其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中突出了特色,其未来5年县域经济的农村发展规划就是发展特色山野菜10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20000亩、每年培植蔬菜加工企业2—3家、发展中药材50000亩,其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实;湖北省长阳县在高山反季节蔬菜、特色清江人文生态旅游项目上,大力打造其特色,获得了很大成功。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近几年来,县域经济中出现的农村山庄、农村特色饮食服务、农村中介组织及机构、农村中小企业、农业生产服务公司等都是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绝大多数发达的县域经济是靠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越发达,其县域经济就越发达,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正相关性。民营经济是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中的主要经济成分,要大力发展;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条件下,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农村小康村的文化解读
时间:2006/04/14 作者:卓今 来自:光明日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新目标。新世纪的小康将是“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图景。虽然小康的涵义包括了许多方面,小康的概念也是发展的,但无论什么时代,住宅都是小康生活最主要的量化指标。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建筑材料的低成本,从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小康村的住宅建设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重视农村住宅中的文化含量。在大部分农村,农民的住房要么是千篇一律的仿西式洋房,要么是毫无规划的钢筋水泥建筑群。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由、天然、宁静的中国传统乡村景象已难寻踪迹。农村和农村人口占我国的绝大多数,在社会经济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农村住宅文化,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现代的农村小康村住宅丢弃了传统的合理部分,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对城市的渴慕和向往,造成农村住宅对城市的拙劣摹仿
自由、天然、宁静的本色和基调是中国住宅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的农村住宅审美层面,人们讲求房屋格式的朴素庄重、温和自在,色泽和亮度与环境的整体协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秩序的民族,对日常生活的记忆和怀旧,性情的陶冶,道德人格的修炼,日常的伦理,都渗透在建筑的隐形功能中。在道家哲学的风水观中,建筑体现为一种沟通符号,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如皖南的古村落,那种朴素而惊世骇俗的美,像一个富有浓度感和层次感的经典文本,让人百读不厌,一下子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而现代的农村小康村住宅则丢弃了传统的合理部分。由于农民对城市的渴慕和向往,造成农村住宅对城市住宅的拙劣的摹仿。大江南北,千篇一律的白瓷砖墙面、一个模式的楼房式样,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宁静和谐之美,使民族文化内涵淹没在追求物质表层的庸俗潮流中。整齐划一的布局表达的不是秩序而是思想和创造力的禁锢,洁白耀眼的瓷砖墙面在黄土地上或者在青山绿水中显得格外刺眼与不相协调,而平顶楼房看起来更像半截碉堡。再加上直通通的水泥路,使人感觉心灵的空虚和烦燥。冰冷的金属防盗门也使原有的温暖的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这些陌生的东西慢慢地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天长日久,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传统文化在村庄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家族伦理和天然秩序被消解,新的符号把人与人、人与自然沟通的渠道切断。现代农村的小康村在皖南古村落的映衬下显得苍白无力。
分析此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后工业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等等。而当社会变革冲击审美意识时,作为可参照并可调整偏颇的传统文化这个坐标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是主要原因。于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依照城市的格式依样画葫芦,将城市建筑中没有设计元素的糟粕照搬过来,使居住文化进入一个历史的误区。人们错误地认为,时尚的即是美的,盲目地抛弃个人爱好和民族习惯,大众审美意趣被流行风尚引领着。由于规划、土地、实用性等的原则,某一种风格的流行在城市是合理的,而在其它地方就不合理甚至滑稽可笑。因城市美学的诱惑而建成的一些农村小康样板村,须投入巨额资金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转,其维护费用远远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使农民初步完成的原始积累,还有积攒多年的激情和梦想,全部用到住房上来。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国农村的住房空置率在20%左右,与国家“节能省地型”的政策相违背。而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上的不稳定性,导致一些农村住宅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有的甚至一建成就变成危房。这种“推倒砖头垒砖头”的低水平建造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住宅问题再次成为农民自我复制自我固化的樊笼。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断裂、艺术教育的缺失,让人不能从简单模仿中超脱出来,新型建筑材料的便捷和渴望成功的迫切心情,促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动手操作,而没有来得及顾及到生态、安全、文
化品味和人类情怀等综合要素,也没有来得及顾及到传统住宅环境所讲求的合理的土地利用、合理的空间尺度以及合理的空间组合。
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字上做文章,建设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健康的住宅理念成为当务之急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村庄上空漂浮的炊烟,游弋于村边的牛羊,夜晚围拢在大树底下的讲古,望着星星歌唱童谣的情景„„这些温馨的社会图景将渐行渐远。新型能源、机械、电器、传媒将改变农村原有的日常生活,农民渴望享受更方便更便捷的生活。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天然材料稀缺。手工业时代的青砖瓦房已成为奢侈品,它的功能渐渐由实用性蜕变为观赏性。而新兴建材的流行,又使人们不知不觉地被流行风尚和城市的审美观牵引着。新颖的有硬度的光滑的材质,从卫生的角度讲更方便,但也不能忽视它们带来的更大的负面效果。以南方为例,它们与传统建筑材料冬暖夏凉的特性恰好相反,春天不吸湿,夏天不散热,冬天不保暖。住宅的不科学带来的疾病和心理障碍困扰着人们。为了平衡这些负面因素,只好追加能源消耗,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又成为新的问题。
多少年来,人类智慧完美地体现于住宅文化中,经过历史的淘洗,经过无数代人的调整和创新,农村村落的整体性、差异性、时代性的特点始终与历史同行。整体美是一种浑然合一的生命状态。道家哲学讲“一生万物,万物也同归于一”。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包括对色彩样式的不同认同和敏感度,实际上是从自然的角度来考虑的。民族和地貌的差异性具体地反映在住宅建筑上:北方村庄的厚重颜色与黄土地相配合,如黄钟大吕,庄严沉稳,有着油画般的自然而厚实的质感,体现出丰满朴实之美;南方多水,满目青翠,村庄的色彩基调灵秀淡雅,给人以虚静空灵之美,如一幅幅铺展于大地的水墨意韵;而宗教色彩浓厚的民族,其建筑风格则神秘而玄渺,体现出一种信仰的心灵照应,成为灵魂的栖息地;散落在武陵山脉崇山峻岭中的土家吊脚楼、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等等,又恰好应了“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时代要求。其实现代建筑科学也追求“五维空间艺术”,即长、宽、高、时间、人的心理感受。
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一次面临挑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新”字,建设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健康住宅理念成为当务之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农业社会理想的社会图景:“屋舍严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种小农经济、家族伦理式的村庄,面对现代管理方式和社会转型时代的操作障碍,也有必要调整和改进。我们需要的是在以人为本,在“节能省地型”的原则下,开展新一轮的、有文化特点的农村自然村庄的建设。
城镇小康需提高质量
时间:2000/12/04 作者: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 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国城镇小康生活标准及其评价办法》,对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5个方面12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4.3%。
报告认为,在12项小康指标中有10项达到或者基本达到小康初始水平。但是还有两项指标,即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人均绿地面积实现程度较低,与小康标准有一定差距。从5个方面来看,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和人口素质三个方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精神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水平两个方面指标分别只达到86.7%和75.6%。这说明,在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城市小康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换与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协调,城市环境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配套,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方面则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不平衡,因此,各地区城市小康实现程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三大地带相比,1998年实现程度综合得分仍然差异较大,中西部比东部分别低7.65个百分点和12.22个百分点。但与1996年相比,三大地带小康实现程度差异有所缩小。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变化不大,略有下降,由91.87%下降到91.70%,而中西部实现程度有较大提高,分别由79.8%和74.47%提高到83.80%和78.73%。东部与中西部小康实现程度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实现程度最高只到100,东部地区多数指标实现程度已经达到小康标准,其实际值虽然继续有所增长,但对于实现程度的增长已经不产生影响了。
该报告研究表明,城市小康水平与所处地带的地理位置有强相关关系,小康水平基本以东——中——西方向依次下降排列。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小康实现程度与各地区地理位势有密切关系。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小康实现程度在90%以上,中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在80%-90%左右,而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在80%以下。
出自《中国信息报》
小康是怎么算出来的?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小康研究课题组副组长、高级统计师罗建国先生就“小康进程”的有关问题答读者问。
小康标准既有全国的,也分城镇的和农村的
据罗建国介绍,《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标准是于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制定的,此后一直作为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的尺度。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为了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制定出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他指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用全国一套标准很难准确刻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所以,一些指标的数量界线确定不能“一刀切”,需要分别对待。如对于收入水平和衣食住行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小康临界值区分为城乡两种标准较为合理。
进没进小康,分三步来衡量
人们普遍关心的小康实现程度,在进行统计计算时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是小康内涵的界定。小康涵义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一般包含三层意思,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指标临界确定的方法不尽相同,如有用计量经济模型确定的,有用国际公认标准确定的,有用横向对比法确定的,也有用专家法确定的;第三是计算小康进程,国家统计局采用了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方法测算。
许多读者询问国家统计局这一小康计算结果是否真实反映现状,罗建国认为,计算结果总体讲是客观合理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的较好的生活水平状态,与国际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相当。他具体解释说:“预计到今年底全国总体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表述中的“总体水平”,可以理解为平均意义下水平;而对“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可以理解为刚跨入小康阶段的门槛。
小康:众里寻他千百度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一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成为好生活的代名词。但是究竟“吃”到什么程度、“住”到什么标准才算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老百姓还是不太清楚。那么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小康概念较之过去发生了哪些变化?小康标准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与人们感觉的小康水平有些差异?
为此,中国信息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小康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统计师罗建国先生。
记者: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生活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大家对此都十分关注,听说你们一直在研究小康问题,您能跟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小康建设的进程情况吗?
罗建国:小康建设是本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举国上下乃至世界都很关注。国家统计局自1991年开始研究小康问题,请允许我结合研究结果谈点情况,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自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提出到本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小康建设工作,党的十三大将其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康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按《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指标测算,到1999年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预计到今年底全国总体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有四分之三的人能过上小康生活。
就我国现代化建设“十五”建议中有一个简要的总结,同时对未来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建议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扩大内需、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此总结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目标是合理的,充分反映了我国发展生产力、发
展经济的根本是为了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记者:您刚才提到用《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小康进程,它是在何背景下依据什么制定的呢?
罗建国:大家知道,到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早是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是得付出很大的努力。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可以说,自此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党重心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小康”一词已家喻户晓,并成为好生活的代名词。尽管大家对小康一词的含义有理性上的认识,中央对个别综合指标也提出过数量标准,但不成体系,许多其他指标也没有明确数量界线,究竟“吃”到什么程度、“住”到什么标准才算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老百姓不是太清楚。大家都感觉到,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的测量标准,难以客观科学地度量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政府、科研、学术机构纷纷开展了小康标准问题的研究。为方便评价小康建设工作,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对小康标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于90年代中期制定出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下简称全国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下简称农村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下简称城镇标准)三套标准,并得到了政府部门与社会的认同,此后,一直以此标准作为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的尺度。
这三套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为四个方面:1、党中央、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有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决议、报告和文件精神;2、人民生活涉及的主要方面的数量水平与质量程度;3、国际中等居民生活水平;4、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中国国情。
记者:这三套标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遵循哪些技术原则?
罗建国:全国标准是作为全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统一标准来设计的,是测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共16项指标。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个指标组成;第二类为物质生活水平,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恩格尔系数8项指标组成;第三类为人口素质,由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3项指标组成;第四类为精神生活,由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2项指标组成;第五类为生活环境,由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2项指标组成。
城镇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五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2项指标;农村标准由收入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与安全六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6项指标。
遵循的主要技术原则有四条:一是全面系统原则,能综合反映小康水平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反映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主线,将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使之与温饱和富裕阶段的生活内涵有明显的区别。二是实用操作原则,衡量我国小康生活发展水平不仅要科学客观,而且要具有简便实用和可操作的特性。价值量指标与实物量指标相结合,尽量以指标的相对量来衡量,以便保持可比性和连续性。三是可比性原则,所选指标要便于横向与纵向的研究分析,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又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城乡差别较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特点,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四是最小可靠原则,在具有几乎同等代表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指标数量的最小性和数据来源可靠性的原则,以使指标少而精,又能客观合理地反映小康生活水平。
记者:为什么要制定三套标准?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违反统一性原则了呢?
罗建国: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三套标准是一个体系,它们之间既又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反映小康水平服务,不违反统一性原则。在制定标准时注重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本质,寻求内在的统一,而并非形式的统一。
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采取制定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的做法,其目的是想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大家知道,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用全国一套标准很难准确刻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因为均值受异常值的严重干扰,当变量的离散度很高时,均值基本上可以说不反映总体水平,只有在总体中每个个体元素差异不很大时,均值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总体水平。如城镇与农村在生活环境和习惯上就有很大差别,城镇现代生活设备为城镇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但造成了环境污染;而农村情况正好相反。还有一些其他风俗带来的差异也是难以用一套标准来衡量的。
如“吃好”的标准难以把握,就从影响居民营养效果上入手,采用蛋白质指标反映。居民营养摄入量包括许多元素,主要是指居民对食物蛋白质、脂肪和热量的摄取,它是人们身体所必须的三大类营养要素,还在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对人体又是最为重要
的。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由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构成的,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们膳食中热能的主要来源,占摄入总热量的60%~80%,这些营养要素的摄取取决于人们的食物。在计算蛋白质或三大营养要素时,选择十几种居民常用食物来计量蛋白质指标。用它们反映居民消费水平是较为科学的。
又如,一些指标的数量界线确定也不能“一刀切”,需要分别对待。如对于刻画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价值量指标--收入水平而言,由于城市与农村居民在名义收入和实际支出上存在甚大差别,城市物价高、支出项目也多,尽管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大大高于农村,但实际购买力并非同比例扩大,从而生活水平没有同量级提高,因此对收入水平指标的小康临界值区分为城乡两种标准对待有其合理的一面。再如对反映住房水平的指标,因为城乡生活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城市住的是面积较窄的水泥钢筋楼房,应主要从体现改善住房面积的条件上考虑;农村住的是面积较宽的土木砖平房,应从主要从体现住房条件的房屋材料和设备上着手。对于交通方面,关键是如何体现居民的便利程度。就城市居民来说,一般都有较方便的交通工具可利用,可用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来反映城市交通的缓解和改善情况;而农村用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则较能说明问题,因为农村居民以村为生活群体居住点,公路的建通基本上意味着解决了交通问题。
记者:从您介绍的标准看,小康概念较之过去已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罗建国:确实如此,小康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能从我国对小康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中看出来。
过去,“小康”是相对“大同”而言的,“小康”和“大同”语出《礼记.礼运》,最初它们被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用以描述两种社会状态。所谓“大同”的原意是天下为公的最理想社会,或者说是儒家的乌托邦;而“小康”则是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社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康涵义也随之发生变化,其内涵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古代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的形容,发展到对现代意义上更高的生活水平的描述。当今,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用薄有资产、安然度日的古典型小康概念来概括丰富多彩的现代居民生活,显然过于简单和片面。邓小平同志形象地用小康来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他的思想被党的十二大所接受。经过十二、十三大的深化和充实,小康的概念逐渐变得具体、明朗。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小康水平的内涵及其具体蓝图做了概括性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报告中,对小康建设的内涵、任务等又作了详细的论述。
小康概念、内容就是在这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赋予小康概念的新内涵,使它既反映历史的进步、时代的特征,又体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小康标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在标准制定中,我们把小康或小康水平作为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发展阶段,从广义的角度研究这种特定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社会环境改善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内容为核心。
记者:现在我想我们的读者对小康概念和标准已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了,但到底它是如何计算的?可能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
罗建国:好吧,我简要地介绍一下计算过程。小康实现程度的计算可分为三大步:
第一是小康内涵界定。小康标准框架的确定,首先取决于对小康内在涵义的理解,它是标准研制的出发点。目前,大家对小康内涵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但作为标准严格加以定义,特别是对小康的范围和数量标准的确定,就很难得到一致认同的意见。这是由于社会经济事物现象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社会经济事物的变化不像一些自然对象那样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有一确切的临界值(如水沸腾在正常气压下是摄氏100度),它往往是一个数量区间,确定临界值当然就只能是一个大概其了,就像人均GDP的小康临界值确定为2500元可以,那么定为2480元也未尝不可。因此,尽量从定性上对小康涵义作一科学的界定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认为,小康是指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还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的一种程度。从这一涵义可知,它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生活质量的涵义也在发展演变,今天人们提到的生活质量一般包含三层涵义,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
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对每一指标确定一个数量临界值,达到或超过此值就认为该指标达到小康水平。指标临界值确定的方法不尽相同,如有用计量经济模型确定的,有用国际公认标准确定的,有用横向对比法确定的,也有用专家法确定的等,但总的大的依据是前面提到的四条依据和四条原则。如住房使用面积需要考虑人均活动空间、睡觉空间、学习空间、饮食空间等
多个因素来确定。指标权重是指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居的重要程度,它的确定同样有多种方法,如专家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等。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个方面的权重分别是14%、48%、14%、10%和14%,其中物质生活权重最大,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核心部分。
第三是计算小康进程,即距小康临界值还有多远或者说实现程度。这里采用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办法测算,就是将小康临界值(亦为小康生活阶段的初始值或下限值)作为温饱阶段的上限值,将1980年或80年代初的指标值作为温饱阶段的初始值即下限,确定出温饱生活阶段这一区间,此区间的距离用Y表示;某指标由温饱初始值到达现值构成的距离,说明该指标达到的一种数量水平,该区间的距离用X表示,则该指标小康实现程度就是指X与Y的比值的百分比程度即(X/Y)100%。一般X位于温饱区间内,如果X等于或大于Y,则实现程度为100%,小于则为零。总体实现程度为各指标实现程度与其权重乘积之和。
记者:你们计算出的小康结果在国际上相当什么水平?与人们感觉的小康水平一致吗?
罗建国: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自己认为,测算出的小康结果,从总体讲是客观合理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的较好的生活水平状态,与国际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相当;但是,一些居民的感觉可能与我们有差异,有些人认为小康水平低,容易达到,不过如此;另外一些人认为,其收入不高,没有达到。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小康一般特征的认识的不同。前面说到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历史相对性。任何历史阶段的人类生活均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水平。人类奋斗的历史就是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历史,即消灭贫困,逐步实现温饱、小康,最后达到全部富裕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贫困、温饱、小康、富裕的理解并不相同。现代意义上的贫困与历史意义上的贫困不相同,同样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与历史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在接受小康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是人们基于历史长河中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认识造成的,人们认识难免不受环境和时空的局限、时代烙印的影响。然而,这种认识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而日趋深化和完善,旧的观念不断被新的观念所取代。这一点,不难从小康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国际上对居民生活水平划分的变化中看出。事实上,小康作为现代意义上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次高级发展阶段,其涵义显然较历史概念有所拓展。
其次,是对小康范畴认识的差别。过去,人们对生活好坏的评价上更多地注重衣食住三个方面,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认为吃好了、穿好了、住好了就是小康生活。而小康标准绝不是停留在狭义的吃穿住三个方面,从前面介绍知道它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大方面,尽管吃、穿、住是核心部分物质生活中的核心内容,在人民生活中占居重要地位,但毕竟不能囊括五大方面的内容。这样范畴的狭义与广义之差,将导致对小康感觉上的差异,如果吃、穿、住三项不变,政府将环境或交通等其他条件改善也将使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用吃、穿、住三项来衡量其生活水平,就感觉没有提高或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再次,是小康标准本身的缺陷。上面说到,小康概念界定特别是小康水平临界值的确定是很难有一致的观点,这给小康标准的制定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同时也是众分歧点产生的根源。尽管我们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也反复征求了多领域的专家,但现标准难免不存在缺陷。可以举一个平均数下掩盖不平均的例子来说明问题。这套标准细分为城乡两套标准,已经避免了掩盖城乡两大块间的不平均问题,但是城镇与城镇、农村与农村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若某一差别大的指标按城镇或农村平均数测算,好的地方感觉生活远不止如此,低估了;但差的地方感觉其生活还未达到,高估了。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采取了其他的办法来防止,方法中限制必须每一指标都实现小康即100%,综合值才能达到100%,防止某一增长很高的指标值来拉动增长缓慢的指标从而平均水平达到标准的可能。根据计算方法可知,如果某一方面没达到,小康水平就实现不了,因为一当某指标达到100%,它再增长如何快或高对综合实现程度的贡献都是100%,超出小康标准值部分的贡献是零,这也就说,不会因为在其他指标不增长的情况下,由于某指标超出小康临界值的部分的快速增长而导致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上升。
最后,是对小康数量标准认识的片面性。小康标准规定的数量标准仅仅是小康生活阶段的下限值,达到这个值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生活水平的门槛,它可能是一个较长的生活阶段。有些人,对小康临界值作为的一个时点的小康生活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小康生活是一个较长的生活水平阶段,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生活水平状态。这种情况下,用小康阶段的最低值来度量小康就可能导致小康水平偏低的感觉。
记者:听您这么一解释,虽然我们的读者对技术问题不一定全弄懂,但我敢说对原理全清楚了。对您前面说到的“预计到今年底全国总体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中的“总体水平”,是否可以理解为平均意义下水平,而对“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是否可以理解为刚刚跨入小康生活阶段的门槛?
罗建国:你的理解完全正确,我们确是此意。实际上,党的“十五”建议中对现代化建设的总结和对下阶段提出的任务或目标(一开始就谈到)中已做出了精辟的分析与论断
来自《中国信息报 》
我国小康社会住宅目标: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
11月23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我们住什么样的房子——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研究》,为2020年的居住住宅描绘了一幅未来蓝图。
这个课题研究公布了21项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大于20平方米、城市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等。
据了解,2020年,城镇住房将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北方地区冬季供暖覆盖率达到99%,南方冬寒夏热地区的大部分家庭拥有冬季取暖设施。
到2020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将严格限制私人车进入市中心,公共交通将以地下轨道建设为主,居住小区距离公交车的距离最远不超过500米,运行频率会很短,也就是说人们不用站在站台翘首以待,因为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将不会超过20分钟。
“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有多远?
2000年,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共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上的小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中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2001年底已超过900美元,2002年底有望达到1000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到2000年,中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二十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和对策
一、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六个难点
难点一:农民收入增速下降,农民增收难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18项指标中,农民收入占有20%的权重,是头等重要的指标。然而,从近几年农民增收形势看,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4.2%,2002年增长4.8%,不仅没有达到实现全面小康所要求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而且也没有根本扭转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全部18个指标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只有5.8%,为实现程度最低的指标之一,这意味着,还有94.2%的任务需要在今后18年中完成。
难点二:农村教育落后,人口素质提升难
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系统中,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成为仅次于农民收入的第二位重要的指标,占有12%的权重。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的占到88%,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崛起的今天,显然处于不利的境地。
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学杂费高,影响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从普九情况看,目前全国农村7-15岁儿童入学率仅为94.4%,有近一半的省在90-95%之间,其中云南、西藏、青海在90%以下,一些地方中小学辍学率偏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以上。这意味着每年仍有上百万计的新文盲出现。另一方面,农村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90%以上的农村大学生成为城镇居民,留在农村的很少。因此,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难度大。
难点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资金筹措难
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对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赋予了8%的权重,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被赋于了4%的权重,两者合计占到12%权重。从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看,2002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只实现了2.5%的目标,养老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不到1%,在全部18个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刚刚开始起步。
从现实情况看,9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参保人员较少,能享受养老保险金的比例更小。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接近解体,基本医疗保障普遍缺乏。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仅为10%左右,农民成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看病难”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增多。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涉及面宽、人数多,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财政不可能完全解决,资金筹集难度大。
难点四:农村生活条件差,居住环境改善难
在反映生活质量方面,居住质量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部18个指标中占有11%的权重,是第四位重要的指标。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匮乏,农村居民住房设施配套不完善、卫生标准差、室外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相当普遍。据测算,2002年农村全面小康的居住质量指数实现程度只有8.8%。从构成看,目前饮用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只有28%;有93.4%的农户仍在使用包括煤炭和柴草在内的非清洁能源燃料;农村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不到1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也只有49%,农村废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暴露于室外,污染环境。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落后的面貌就难以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难点五: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就业结构转换难
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系统中,劳动力就业结构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是反映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重要指标,两项指标的权重占到9%。近几年来,为促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小城镇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小城镇主导产业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聚集效应比较差,小城镇发展步伐相当缓慢。2002年,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7.5%,不仅没有完成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002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份额由2000年的16.4%下降到15%左右,但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仍停留在2000年50%的水平上,未实现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的目标,加重了今后18年的压力。
难点六:西部还没有实现总体小康,协调发展难
从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至2002年,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的综合实现程度达到30.8%,中部地区只有9.8%,而西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却是-14.1%,这说明,东部地区已走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1/3的路程,而西部地区连2000年总体小康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全面小康建设还没有开始启步。一些单项指标如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人口素质、消费结构和农民信息化程度等,东西部地区实现程度的差异更大,西部地区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难点所在。
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七个对策
(一)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劳动力转移三轮驱动,加快农民增收
一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益,向农业的深度要收入。二是以税费改革为锲机,加快农村金融、公共财政、流通体制、土地流转等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向制度创新要收入。三是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动力,推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建设,向农业外要收入。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用10年时间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国家值得倾10年之功,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培育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第一,建议调整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减免中西部地区农村学龄儿童的学杂费支出,保障所有儿童都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争取高中教育。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有1亿学龄儿童,扣除40%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有6000万左右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需要助学,按小学生平均学费支出每人每年200元、中学生400元标准计算,这部分学生每年的学费支出总额是180亿。而国家财政用于农村扶贫的拨款每年是250亿左右,据贫困监测资料测算,这笔钱农民直接受益不多,大部分被地方政府截留或由于扶贫项目选择不当而损失。如果把扶贫资金的70%用于中西部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学龄儿童的学费支出,不仅能直接减轻这些家庭的致贫负担,而且能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实现新世纪扶贫规划纲要提出的“直接面向穷人”的扶贫目标。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中西部地区孩子失学辍学问题,10年或20年以后,一批新的文盲或半文盲将成长起来,成为新的贫困人口。
第二,农村税费改革后,目前“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难以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中央应按税费改革前的基数,从税费改革后新的农业税中切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教育。
第三,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三)重构农村合作医疗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框架,全国人大应尽快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国务院要根据法律的要求,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条例,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第二,全面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济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据调查反映,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太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年的补助标准应该提高到每人20元左右,农民个人交纳10元,以保证每人每年的统筹款达到50元左右。第三,以农村低保为突破口,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为农村无劳动能力的居民提供救济和社会保险。农村目前2800万贫困人口中有1800万左右是丧失劳动能力和资源极度缺乏地区的贫困人口,他们靠开发式扶贫难以脱贫,需要纳入社会救济,按每人625元的贫困标准计算,每年需要100亿元左右。国家扶贫资金的另外30%,建议用作中西部地区这部分人口低保制度的建立。
(四)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电、改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不仅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近几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农村电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在农村的投资重点应转向改水、改厕和环境治理,推动农村自来水革命、厕所革命和厨房革命。为此,建议国家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应将通电、通水、普及卫生厕所列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农村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农民美化村庄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根据韩国新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政府在农村改水、改厕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很大。例如,到2020年,我国要达到80%农村居民饮用上自来水的全面小康目标,尚需解决3亿农民的饮水问题。按两个行政村联建一个标准自来水厂测算,全国农村尚需修建15万个自来水厂,在农村修建一个标准的自来水厂的费用大约在50万元左右,总投资为750亿,国家投入一半,也不过380亿。再看厕所改造:据调查,在农村建一个沼气厕所的平均费用为1500元左右,一个“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的平均费用约400元左右。按70%以上的农户享用卫生厕所的全面小康目标测算,全国农村尚有6000万农户的厕所需要改造,按每户政府公助资金200元计,需投入120亿元。改水、改厕两项合计投资500亿左右,平均每年25亿,对财政的压力并不大,但对农村面貌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则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五)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本世纪头20年,我国需要将1.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每年转移600万人以上;
按乡镇企业的就业成本测算,新增一个就业岗位需要新增投资2万元左右,每年需要新增1200亿元的投资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非常大。为此,一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整体就业规划,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结合起来。二要积极调整产业布局,重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再创农村非农产业辉煌,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三要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自就业能力。
(六)积极调整小城镇布局,加快产业培育,推动农村城镇化
第一,制定积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农村人口转移的基本格局是60%以上到小城镇,不到40%到大中城市,而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聊聊无几。据测算,一个农村人口转移到大城市的直接成本在5万元左右,中等城市需要3万元左右,而转移到小城镇不到2万元,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讲,国家也应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第二,加快小城镇撤乡并镇的步伐,扩大小城镇规模。据研究,小城镇人口达到3万人以后,其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供水、供暖、供电、供气等)才能实现合理配给和经营性运作。第三,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第四,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要把养老和医疗保险事业作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就业保障,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七)东西互动,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东西部地区加强合作。东部发达地区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带动和扶持西部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两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东部地区要尽可能地使用西部地区农民工,加快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步伐,并提供技术培训。第二,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落实好各项政策,按时兑现各项补贴,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第三,增加对西部地区各项投入的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支持力度。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
一、五个参照依据
我们在确定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时遵循了五个“参照”:
(一)参照“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基本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第三步战略”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界于总体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目标中间。因此,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既要高于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总体小康标准,又要低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二)参照2000年前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根据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测算,我国届时人均GDP可达到3000美元,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1993年和1999年公布的两个划分标准推算,20年后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经济发展水平与现在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下游国家相当。因此,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国家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作为确定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参照基础。
(三)参照农村20%最高收入农户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目前农村20%最高收入户不仅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消费结构接近当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他们占有近50%的社会财富和大部分发展机会,享有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属于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富裕阶层。根据全国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2000年20%最高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是519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3086元,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0.42;2002年20%最高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是589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3500元,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0.39,其消费结构接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20%最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消费等有关指标可作为制定全面小康标准的重要参考。
(四)参照2000年城镇居民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根据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以及相对应的增长速度推算,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平均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20年前的水平,也就是说农村落后于城市20年左右。例如,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是0.51,而1980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是0.56,两者相差不大。再如,2000年每百户农民拥有彩色电视机43台、电冰箱20台、洗衣机10台,而1980年城市居民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就已达到32台,消费结构非常接近。如果20年后农民平均消费水平能达到目前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则农村全面小康就实现了。因此,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等也是制定农村全面小康标准的重要依据。
(五)参照部分大城市郊区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目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具
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2000年上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6000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44,接近当时全国农村20%最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接近当年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北京近两年发展较快,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超过540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34,其他社会发展指标也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农村发展的平均水平。如人口预期寿命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数值非常接近。20年后如果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能达到目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郊区的平均水平,则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二、单项指标数量标准的确定
参照上述依据,对各个评价指标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论证。结果如下:
(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
根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的20年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翻两番,但根据GDP增长和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关系测算,届时农民可支配收入只能增长1.5倍左右,人均接近6000元。人均6000元以上农民的消费结构与2000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非常接近,也靠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的平均消费结构(据测算,三者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37、0.39和0.34),这说明人均6000元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能够使农民享有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生活质量。因此,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定在6000元以上。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20年农民收入每年要平均增长5%以上,而1990-2000年农民收入的平均增速只有4.5%,从近两年农民增收形势看,仍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的目标其实是个不低的目标。
(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5%
目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在40%左右,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不低于35%,两项合计在75%以上,而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多数低于25%。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滞留在农业上的劳动力转移难度很大,因此达到工业化成熟阶段时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应比国际上的一般标准要低一些,农业劳动力比重可能要高于25%。但也不能过高,否则不能称之为工业化成熟社会。我们认为这一目标值确定为35%以下为宜。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为50%,今后平均每年要下降近1个百分点。2000年,上海、北京、天津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已在20%以下。浙江省农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已下降到38%。因此,实现这一目标虽然压力很大,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三)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35%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城镇人口超过农村。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率已达到47%,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其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为66%,其下游国家也多在55%以上。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率一直偏低,我们认为,到2020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全国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0%以上。小城镇是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途径。根据近年人口转移的地域分布特点,要实现全国城镇化率50%的目标,我们测算大约65%、约
1.7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小城镇,届时农村小城镇人口规模将由2000年的1.6亿增加到3.5亿,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将由16%提高到35%,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四)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主要形式,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几近解体,按照卫生部的调查与推算,2000年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只有10%左右。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村合作医疗滑坡的状况有所改变。特别是上半年我国突发SARS疫情,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发展的政策。我们估计,未来20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恢复和发展起来,到2020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比重达到90%是有可能的。
(五)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
我国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基本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的社会发展目标,否则就不是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强调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因此,今后20年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将呈跨越式发展。20年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农村老人享受到了社会养老保险,我们才能说农村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老有所养的目标。从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现状看,2000年城镇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城镇养老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也达到了92%,农村不应该相差太远。考虑到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刚刚起步的现实,把目标值确定为60%。
(六)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4人
目前中等收入国家每万人中参与研发活动的农业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平均为10人,而我国每万乡村人口中农业技术人员数才
1.1人,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发展。根据2000年我国RD清查中分省的农业科技人员人数与人均GDP回归,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每万乡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数可达到3.98人。据此,将这一指标的全面小康值确定为4人。
(七)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0.4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适度指标,过高、过低都不好,过高表明收入差异太大,容易形成两极分化;过低则表明收入差异太小,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对基尼系数取值的一般判断标准为:0.2以下高度均等,0.2—0.3之间相对均等,0.3—0.4之间相对合理,0.4以上差距太大。过去2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虽然不断扩大,但仍没有超过国际警戒线,2000年农村基尼系数为0.3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是惠及所有人的小康,因此要防止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因此,我们将此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值确定为0.3--0.40。
(八)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全面小康所预期的经济水平相似的人群或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9年左右。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我国城市6岁及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镇人口为8.8年,北京、上海郊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
8.8年和8.6年。根据2000年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的回归关系,在经济发展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时,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9.1年。再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目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有可能在2020年达到9年。因此,将9年以上确定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目标值。
(九)平均预期寿命75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0岁,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6岁。我国是一个人均预期寿命相对较高的国家,2000年为71.4岁,已超过了世界中上等国家的平均水平。2000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5岁,也接近世界中上等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平均每10年增加2.5岁,今后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和医疗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至全面小康社会时,人均预期寿命有望再延长5岁。北京、上海等地2000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都超过了73岁,分别为74岁和75岁。为此,我们将此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确定为75岁以上。
(十)恩格尔系数0.4以下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生活质量就越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高低所确定的恩格尔系数标准:0.6以上为贫穷,0.5—0.6为温饱,0.4—0.5为小康,0.3—0.4为富裕,0.3以下为最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只是比较富裕,因此,我们将此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确定为富裕范围的下限值,即0.4以下。2000年全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是0.49,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农民群体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是0.37,同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0.39,后两者均低于0.40。
(十一)居住质量指数75%
全面小康社会对农民居住质量总的要求是:人均要有一间高质量的住房,住房外要有硬质路面与村庄相连,多数人饮用清洁自来水、上卫生厕所和使用清洁能源。具体要求是:(1)80%以上农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从总体上讲,我国2000年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24.8平方米,但人均住房面积大于25平方米的农户只占43.5%,尚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按照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比重达到95%,基本消灭土坯房。根据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0年房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农户占24.8%,房屋为砖木结构农户比重占54.9%,两者合计已接近80%,应该说消灭土坯房的目标并不高。(3)80%以上的农户饮用自来水。2000年全国农村有27.7%的农户使用自来水,37%的农户使用其他安全饮用水,35.3%农户仍在饮用河塘湖等非清洁饮用水。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农村居民家庭中,有58.3%的户使用自来水,比全国农户平均数高30.6个百分比点;同期城镇居民家庭自来水使用率为81.1%(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我们希望20年后农村居民饮用自来水的比重达到城镇居民目前的水平。(4)70%以上的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使用燃气或电等清洁能源的户只有6.6%,北京和上海郊区农民也只有30.5%和63.7%。考虑到使用清洁能源不仅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把这一标准定为70%。(5)70%以上的农户享有卫生厕所。2000年全国农村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户只占7%,大部分为不卫生的旱厕,有的连茅坑都没有,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大问题。因此,农村急需进行一次厕所卫生革命。农村卫生厕所不一定非要象城市一样搞水冲式厕所,如沼气池式也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保证70%以上的农户享有卫生厕所。(6)80%以上的农户室外道路为硬质路面。目前农村的普遍情况是,农民很重视屋内建设,很少关心屋外环境。即使在东部一些发达地区,远看房子都不错,但近看蝇虫满地,下雨天道路泞泥。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要求。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我们在计算综合居住质量指数时,饮用水状况和卫生厕所状况各赋于25%的权重、使用清洁能源和居室外道路条件各赋于15%的权重,人均住房面积和住房结构各赋于10%的权重。根据各单项标准和权数,计算综合居住质量指数为78%,考虑各地区差异情况,把75%定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农民居住质量标准。
(十二)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7%
全面小康社会是文化更加繁荣的社会,人们对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将快速增长。按照联合国《国民核算年鉴》资料,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中,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平均值为7.6%;其中亚洲国家的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平均值为9.7%。我们认为,将农村全面小康的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定为7%,符合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农民文化素质和精神生活提高的要求。但2000年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只有2.8%,城镇居民同口径的消费支出比重也仅5.3%,要实现10%的全面小康目标有难度。政府应该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民文化消费。
(十三)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60%
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由三个子目标合成:(1)2020年彩色电视机普及率98%。2000年全国农村住户彩色电视机普及率为49%,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农户彩色电视机普及率是91%,后者接近当年城镇居民彩色电视机普及率。近年来由于彩电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村彩电拥有量增长很快,因此,20年后农村住户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达100%是有可能的。(2)电话普及率达到80%以上。目前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电话普及率基本都在50%以上;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电话普及率是81%,20%最高收入农户的电话普及率为60%。目前我国农村电话普及率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34%,再过20年我们很容易达到目前世界中等国家电话普及水平。(3)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20台。根据有关资料,20世纪中后期,此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为每百户18-20台,高收入国家均在65台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一般在25-50台。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对计算机的需求量要小于城市,因此,20年后我国农村计算机普及率能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就很不错了。2000年我国农村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不足1台,但增速很快,2002年已达到1.5台;上海、北京郊区农村已达15台;根据2001-2002年人均GDP与计算机拥有量回归结果,我国农村有能力实现20台的目标。将彩色电视、电话和计算机三个普及率按层次分析法给定的权数加权(权数分别为0.2,0.4,0.4),得到农民生活信息化综合指数60%的目标。
(十四)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为8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民主更加健全的社会。十六大以来,各地加大了基层政府改革和实行村民自治和乡村政务公开的力度,特别是税费改革以来,农民对乡村政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从本质上讲,政府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让所有老百姓满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部分人对政府的政策不能全面理解,也总有部分人出于私利对政府的要求不完全配合,加上我们工作的失误或工作方法不当,因此让所有的人对政府满意是不现实的,但无论如何,政府必须做到让大多数老百姓满意。为此,我们将这一指标的目标值定为85%以上。部分县的抽样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民对乡村政务的满意度多在50%-85%之间。我们取上限85%作为基层政府的工作目标。
(十五)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85%
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型社会。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保障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有稳定感和安全感。但全面小康社会毕竟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各种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不安定因素还将存在,法制的漏洞还有,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还不可能达到空前的一致,总有一部分人对社会的安全有意见,因此,要求所有的人对社会安全都满意是不现实的,我们实际的目标是使绝大多数人满意。由此,制定该项指标的小康标准为85%。
(十六)常用耕地面积动态平衡
要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和保障人民食物安全,必须保证人均1亩常用耕地必不可少。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显示,全国耕地总资源为19.5亿亩,其中常用耕地15.83亿亩,人均1.29亩,到2002年,全国常用耕地面积下降为15.78亿亩,人均1.23亩。到2020年,如果常用耕地面积能保持当前的水平,由于人口自然增长,人均常用耕地面积仍将下降为1.06亩。如果放松管理,人均常用耕地面积很容易降到1亩以下。今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难保耕地不被占用,因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要依法加强对常用耕地的管理,严格控制滥占滥用耕地,力保常用耕地面积动态平衡,实现增长率大于或等于零的目标。
(十七)森林覆盖率23%
1994年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30.7%,其中,亚洲为20%,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为40.5%和48.3%,欧洲为33.6%,大洋洲为23.7%,非洲为24.3%。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世界上11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35.7%,除英国(10.3%)、澳大利亚(19%)、意大利(23%)低于25%,其它美、德、日、加拿大等国家均在25%以上。一般来讲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对当地气候
有较好的影响。考虑到中国还有较大数量的沙漠面积和一定数量的水域面积,因此,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有潜力,但过高也不可能,20年后使中国森林覆盖率弱高于亚洲20%的平均水平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为此,我们提出23%的森林覆盖率目标值。199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98%,2002年达到了16.55%,12年只提高了3.5个百分点。希望今后18年在此基础上再提高6-7个百分点,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十八)万元农业GDP用水量1500立方米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4%,用水效率较低。当前我国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平均0.87公斤/立方米,与以色列2.32公斤/立方米相比,相差1.45公斤/立方米。1997年以来,随着农业节水技术的使用和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国用水效益有所提高,1997-2001年,万元农业GDP用水量由2709立方米下降到2483立方米,平均每年降低2.5%左右。照此速度推算,2020年用水量下降到1500立方米以下是有可能的。北京、安徽、山东、河南等每公顷耕地拥有节水机械超过1台,万元农业GDP用水量均低于2000立方米。据此,确定2020年这一指标值为1500立方米。
综合上述各单项指标的衡量标准,就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详见表1)。
表1: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标准
为便于宣传和记忆,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可总结为:
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六千;楼房随处见,村庄连成片;
室内通水电,房外有花园;家家彩电放,户户电话连;
教育九望十,就医不走远;寿命七十五,山青水天蓝。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可以概括为:“两步走”,“一二三”,“毫不放松”。
“两步走”:前10年(2001-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十五大报告中为国民生产总值,十五届五中全会起改为国内生产总值), 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10年(2011-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从提出小康目标算起,我们用了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总体小康的水平。这期间我们走了两大步。第一步,是到1987年,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进入了温饱社会。第二步,是到2000年,初步达到小康,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关于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的设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前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新世纪前10年的规划,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世纪头20年我们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我国进入宽裕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2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进入殷实小康社会或全面小康社会。
“一二三”:“一”是指一个“根本”,即经济建设。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指两个“必须”,即“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两个“必须”实际上讲的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指三个“坚持”,即“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三个“坚持”实际上讲的是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工作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毫不放松”:是指党的建设要毫不放松。十六大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中央战略部署的突出特点:
第一,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十六大报告不回避我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回顾和总结十五大以来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指出我们工作中还面临着6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肯定2000年底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时,又指出今后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7个方面的矛盾和困难。应该看到,这些困难、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更多的是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怎么解决?十六大认为只有通过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别无他途。十六大深刻论述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命题,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这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报告还同时指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坚决冲破,坚决改变,坚决革除,一连三个“坚决”,充分显示出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决心。这个强大的决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许多方面。只要我们扫一下报告第四部分以后的标题,就一目了然了:
“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七、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等内容)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二,以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指导思想。
十六大报告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把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继续坚持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更加关注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把逐步缩小地区、城乡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报告结尾部分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只提出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四个文明(加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又一鲜明特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体现,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处处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例如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强调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出六个“更加”总体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都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在部署各方面的任务时,则进一步把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落到实处。如提出扩大就业的思路和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
经济改革新阶段将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八大变化(11/09/0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轮改革,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个人创业天地更加广阔
背景:我国注册登记的企业不到700万个,办企业审批环节平均达20个。
《决定》指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
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点评:这些鲜明的阐述勾画了一幅蓝图:崇尚个人创业,为人们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更多机会:每个人以平等身份、相同起点参与竞争,中国人将迎来更加宽松、宽广的个人创业新天地。专家预计,再过5到10年,股份制经济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将从现在的40%上升到80%以上,亿万劳动者将成为股票在手的股东。
个人财产和投资消费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
背景:我国人民币储蓄存款超过10万亿元,股市投资者逾6000万。
《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点评:保护私有财产权被明确写进党的文件中,百姓的钱袋子和投资、消费活动都将得到更好的保护。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正在向汽车、健康、休闲等新型消费升级,安全、稳定的金融政策将大大提升人们投资消费的积极性,百姓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
就业门路更广了
背景: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目前仅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就达2400万人。按照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增长7%左右测算,年度供大于求缺口约为1400万人。
《决定》指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扶持中小企业”。
点评:这些措施表明,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世界普遍经济规律看,各国劳动力的65%至80%均分布在中小企业。《决定》明确提出注重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预见,我国的就业岗位潜力将得到更有效、更充分的开掘。
织就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背景: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左右,城市居民享受低保人数2100多万人。
《决定》规定:养老保险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点评:这些措施均是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的。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我国95%以上城镇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决定》提出措施的实施将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得到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农民工可成城市人
背景: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多元,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约有9400万名农民工在城市打工。
《决定》规定:“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点评:这些政策勾勒出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图景:从目前的一家一户小户经营模式,逐步向高产、高效的农场化经营过渡。加上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落实,会有更多的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融入城市人的生活中。
法律更广泛介入百姓生活
背景:不少人怕打官司,有事习惯“私了”或者“忍了”,距离真正的法制社会还有距离。
《决定》规定:“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按照权利与责任挂钩、权利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
点评:法律将在更大程度上介入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不管个人还是集体的行为,不仅仅有道德的约束,更多的要依靠法律来约束。在未来的法制社会里,完善的法律将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更多的国人受教育
背景:我国目前还有5%的青壮年是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为85%,大学入学率为11%,对教育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
《决定》规定:“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
点评:随着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孩子们有望普遍享受到条件更好、年限更长的义务教育。大学入学率到2020年将上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规定的20%,比现在将近翻一番。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将使白发老人上学校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经济困难的学生将得到更多支持。提高文化素质,掌握知识技能,将成为中国人未来追求的一个新时尚。
更多人过上富裕生活
背景: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我国还有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决定》规定:“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
点评:这些提法显示,国家将多头并举,抑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今后,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将得到比较充分的改善和提高,高收入者的收入将被有效调节,中等收入者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公众的收入将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隐瞒收入、偷税漏税、非法暴富将受到制裁。
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里程碑与新世纪的奋斗目标
张全新
主要观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构想。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必须正视这一重要判断,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只限于经济方面,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学习十六大报告,我们要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掌握十六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坚持的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根据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设计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战略构想。按照“三步走”战略,到20世纪结束时,我国已顺利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经济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如国际舆论评论的: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连接或贯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前两大步和后一大步的关键阶段,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三步走”战略的前两大步,我们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这一巨大成就,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新的起点。基于这个新起点,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中的第三步进行具体规划,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为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就开始进行酝酿和设计。十五大报告初步地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了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形成21世纪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一直到世纪中叶的三段划分。这可以说是在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第三步中又划分出来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后来我们党在若干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到了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会议的主题,十六大报告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全面部署,指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这一目标和部署还写进了党章,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要阶段及其发展目标和规划部署的论述,说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新的更加深入的认识。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三步走”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规划党和国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蓝图,明确目标和任务,继续保持拼搏奋进的精神,坚定、扎实、稳妥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已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我们要在胜利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继续向现代化目标迈进。在这个阶段,必须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不动摇。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看不到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有可能又有必要集中力量在这一新的起点上抓紧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又不能忘掉我们的基本国情,以为可以很快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仅仅处于小康社会的起点,与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相当的距离。讲“低水平”主要在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这仅仅是跨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讲“不全面”主要在于,现在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人民物质生活满足程度虽然比较好,但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精神生活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高等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还不能普遍地得到满足。另外,距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有很大距离,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还很突出。讲“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在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据统计,到2000年底,在全国除市辖区以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8%,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只占0.3%。从人口看,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接近小康水平的占12.8%,还有12.4%的人口未达温饱标准。十六大正是基于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是说,要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把小康社会建设得水平更高,内容更全面,惠及全体人民。
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期间,我国将进入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建设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经济体制的完善期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最初适应期。这几个方面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能否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摆在我们面前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发展的主流,把握机遇,奋起直追,努力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全面发展的目标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只限于经济方面,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发展阶段,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政治生活的发展。这就要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促使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一奋斗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减少失误,增加成功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也必须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情况,如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很困难、下岗职工再就业难、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生态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等。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估计这些情况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由于全国各地条件和基础千差万别,发展会很不平衡,差距客观存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可能有先有后。比如,东部及沿海地区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有可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条件差、困难多,实现目标的时间可能就会长一点。我们应该正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非平衡发展的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完善我国地区经济格局,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位德国官员的家庭生活:富有但决不奢侈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编者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报将从今天起系列报道部分国家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情况。本报记者采访了当地的政府官员、教师、农民、国企和外资公司的员工,旨在透过一个个家庭的生活情况,让读者从一个侧面对外国家庭生活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德国,询问家庭收支情况是个很忌讳的话题,好友之间也不便多问。但德国外交部官员贝伦斯先生却爽快地答应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直言:“我在中国工作多年,很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愿意回答有关我家庭生活的一切问题。”
谈到德国政府官员的生活水平,不能不了解一下德国官员的收入情况。德国官员工资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官员工资分为A1—A16和B1—B11等27个级别,A1—A5是普通官员,A5—A9为中级官员,A9—A13为中高级官员,A13以上包括B级的官员是高级官员。
现年44岁、有13年工龄的贝伦斯先生已是A15级的官员,月收入4100欧元,其中包括诸如交通补贴、孩子补贴等方面的收入。此外作为政府官员还能额外得到住房补贴、休假补贴等。
贝伦斯先生花25万欧元在柏林市南郊购置了一座100多平方米、带500平方米花园的小楼。他从自己的存款中拿出10万欧元现金先期支付,其余靠银行贷款,目前每月本、利共需支付600欧元。在这个典型的德国家庭,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家相夫教子。也许因为女主人是台湾人的缘故,尽管丈夫收入不菲,她却仍然保持着中国人勤俭持家的传统。“一个月用于吃饭等日常支出也就600多欧元”,贝伦斯夫人轻松地说道。“当然这并不包括购置大件物品的支出”,丈夫在一旁补充说。
在德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免费教育,中小学生连课本都是前届学生留下来的,乘坐公共汽车也免费,必须的花销似乎只有铅笔、橡皮、笔记本。但17—18岁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贝伦斯的一位同事的女儿正在上大学,她的花销显然要高得多,诸如服装、手机、化妆品、电脑、书刊杂志、音乐CD以及适当的文娱生活,加起来每月零花钱就达300多欧元。贝伦斯指着自己6岁和12岁的两个女儿说,平时他们每月只给每个孩子20欧元的零花钱,其中5欧元可以自由支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剩下的15欧元要存在孩子们的存折里。为了使孩子在今后受到更好的教育,贝伦斯每月还给孩子上了教育保险,现在每月给两个孩子交250欧元教育保险金,到孩子18岁时,每个人就可拿到4万欧元现金。假若孩子们以后想到英美留学,这笔钱也足够了。
圣诞节和元旦是德国人消费的旺季,每家都要购买装饰品布置房间,夫妻之间要互赠礼品,孩子们也会得到圣诞礼物。去年的圣
诞节贝伦斯给每个孩子的礼物价值200欧元。而作为官员在圣诞节前还能拿到额外的第13个月工资,这些钱足以过一个令人愉快的节日。
人们普遍认为德国人是工作狂,其实德国人休假是雷打不动的。只要一放长假,高速公路就会挤满度假的汽车。这也是一年中最大的开销。贝伦斯的夫人说:“我们家每年必定外出休假两次。”贝伦斯先生初步算了一下,他们4口之家,如果去西班牙度假两周,吃、住、行要花掉3000欧元。
德国人几乎每家都有汽车,但并不是每天都使用。贝伦斯说,柏林公共交通发达、便捷,国家给官员报销月票,因此他每天乘公共汽车上班,私车每年最多跑1万多公里,而且主要是周末和出外度假时用。他的汽车保险、保养和汽油费用每年只需花2500欧元。
掌管家庭财务大权的贝伦斯夫人补充说,一个德国家庭的日常开支与整个收入比起来并不多,但除了日常花销外用于文化生活和业余爱好的支出还是可观的。在德国听一场音乐会要30欧元,看一场电影10个欧元,博物馆的门票一般为8欧元。贝伦斯的大女儿业余爱好是骑马,每个训练小时交20欧元。小女儿莱纳在学芭蕾舞,每小时学费为13欧元。德国人平时的饭菜相对简单,许多家庭晚餐就是沙拉、面包加肠,因此周末下饭馆是许多德国人家的惯例。在德国下饭馆还是很昂贵的,一家4口在饭馆里吃一顿起码得花120欧元。
贝伦斯一家是典型的德国传统家庭,他们虽然富有但决不奢侈。那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他们经济上虽然能够承受,但从不追求。一家人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中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关于我国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判断,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的。
统计资料确凿地表明,人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切身感受到: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社会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作着重点的转变使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1979年—200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5%,是全世界最快的。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8.1%降到15.9%,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由70%降到50%以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总的判断,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总量的扩张伴随着增长质量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人口、环境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创的新的历史时期,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改革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前进的,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10年的艰苦努力,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这是前无古人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在中国现代化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即把封闭半封闭型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开放型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三十二位上升到第六位。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也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证,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同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相适应,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这既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
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于同期世界前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时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7.9%和47.8%。群众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5亿农村贫困人口中85%以上已经脱贫,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降到3%,这是世界消除贫困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对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初步过上小康生活。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生活的梦想,今天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上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按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走了头两步,现在开始走第三步。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正如百丈高楼之起于平地。
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大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述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的阶段性变化,还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从世界范围的横向比较来说,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居于前列,但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实事求是地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样的判断和报告中所说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及党章修正案中所说的“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是同样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总体上”和“初步”这种总体判断的具体说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第一,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现在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第二,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口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第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平衡的。虽然某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考虑到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全国总体情况来说,巩固和提高目前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鉴于此,十六大重申,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判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赖以确立的理论基石。在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条件下重申这一点,对于保持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起点。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但对于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现代化的路线、进程和方法,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在过去比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对其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在经济建设方面曾经发生过急于求成的偏差。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根本性转折,同时也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确立20世纪末实现小康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同志是这种战略调整的倡导者。他在1979年所提出的小康概念,引发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是对当时沿袭下来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再认识的结果。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当时曾经起到过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邓小平同志预见到这一点,早在1979年3月就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说法”。他解释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这当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或只能是低标准的;而是说,20世纪末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不久他就正式提出,20世纪末的目标是达到小康。这种实事求是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调整,使我们的脚真正踏上了实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同时也是切实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逐步形成关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功,证明这种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如果说,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促进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规划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大方向,在它的指引下顺利实现了头两步战略目标;那么,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则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理论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初始阶段作出了全面规划,实现了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的有机衔接,为从小康逐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对如何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问题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时间的下限是2010年,也就是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头10年。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发展纲领。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从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他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十五大初步地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头50年的奋斗目标,这可以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鉴于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与任务,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21世纪最初5年的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规划和部署。这里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实际上并不局限于5年,而适用于更长时间。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五”计划纲要。
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环顾今日之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响彻大江南北的高歌。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一,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格局和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要基本实现工业化,使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这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就能初步改变。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旧体制的积弊尚未完全清除,新体制还不健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然有赖于体制的创新和不断完善。20年的目标,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十六大报告表达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心,明确要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报告所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小康目标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十六大不仅规定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也规定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报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这里关于“三个文明”的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政治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我国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说,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必将是逐步走向经济愈益发展、文化愈益繁荣、民主更加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必将是全面进步、更加稳定与和谐的社会。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现在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要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所有现在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这样就可以把“总体上”三个字拿掉。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六大报告把扩大就业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放在了突出位置。在基本生存资料得到满足和初步达到小康以后,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的方向,是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等。这是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我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需求约束愈益明显和强烈的条件下,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是开拓国内市场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未来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也将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最困难之点,不在城市,而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不在东部,而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十六大报告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
代化。报告强调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中部地区结构调整的力度,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就可以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是宏伟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也有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
综合分析,我国经济具备持续快速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现代化建设已经大规模展开,刚从温饱进入小康,不论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处于经济迅速扩张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城乡建设的开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都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技术革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过去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和交通瓶颈得到根本缓解,各种建设材料和机器设备供应丰富且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设事业现在能够做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丰富的资源更充分有效地用于经济发展,这和过去物资匮乏的困难已完全不同。
———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将会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将使我们有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效应。
———具备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求稳定谋发展是人心所向。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但劳动力便宜是竞争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打不起来,我们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争取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世界范围迅猛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有党的坚强领导。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正确的,基本方针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预期的成功。
毋庸讳言,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不会是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十六大清醒地估量了这些困难。报告第一部分,在总结5年来的工作和13年来的基本经验时,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报告第三部分,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愈益密切,在获得发展机遇和开拓发展空间的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势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愈益直接的影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因此,报告在一开头就尖锐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报告结束语部分,又强调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有困难并不可怕,这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困难,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和化解不利因素,认真采取措施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几十年来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中取得的。
正如报告所说,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世界看好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诚然,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远比过去艰巨复杂,但现有基础和有利条件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完全可以相信,只要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如果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展近代工业算起,到新中国成立,大约是100年时间。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从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也是大约100年时间。我们总共用5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今天这样的小康社会。初步实现小康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越过了一个重要的临界点,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社会经济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现代化就胜券在握了。这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新贡献。
人民日报 2002-12-03
周天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时代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为本世纪初叶中国经济发展所制定的宏伟蓝图,也是新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宣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时代内涵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2000年,我国的GDP总量是89403亿人民币,人均7078元人民币,达到了860美元,实现了小平同志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21世纪初期的20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如果能保持在6.5%-7.5%之间,人口总量如能控制在14亿以内,即使考虑到东亚国家发展中的货币相对升值因素,人均GDP依然可以达到4200美元,届时,我们就完全可以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从经济方面实现小康社会,会给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将上一个新台阶,高速和高等级公路密度会提高,海陆空交通将更加方便快捷;二是工业体系的技术装备水平将大大提高,机械加工能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增强,人口的城市化将给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容量;三是整个国家将会积累更多的财力用于科学技术和教育投资,形成更多的人力资本和高科技人才,使经济增长的后劲增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上不仅仅是指人均GDP达到某一水平,还有多方面的目标:在经济结构方面,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下降到25%以下,农村人口比率下降到50%以下,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到50%以上,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上升到75%以上;居民生活及生活工作环境方面,消费结构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消费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吃住行穿用达到较高层次的水平,寿命延长,人们工作居住的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安全和公平方面,失业率最终降低到可以保障的水平以下,城乡建立起一个财力雄厚、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财政税收的调节和转移支付,使基尼系数控制在0.35以下;人力资本和公民素质方面,中等和高等教育毕业的公民比例大大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智能增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上升;市场经济环境方面,居民遵守纳税信用,企业诚信纳税经商,政府文明行政和管理;宏观经济方面,国家财力增强,金融体系安全,币值稳定,实际汇率稳中有升,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和避免的是,有时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看成是小康社会的惟一衡量指标。事实上,只注重人均GDP水平,忽视小康社会其他经济方面的指标,就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经济社会。比如,人均GDP可能达到了4200美元,但是农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率较高、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交通拥挤、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薄弱、中高等教育比率较低,这样的社会不能认为在经济上实现了较富裕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不容置疑
国内外有的学者对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表示怀疑,认为中国未来的20年中,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达到年均7%的速度。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中国人均GDP的基数小决定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局。经济学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基数越小,增长的绝对数规模越小,增长速度越快;反之,基数越大,增长的绝对数越大,增长的速度却越慢。日本和美国的人均GDP分别为30000和35000美元,年增长1%,就可每人平均增加300-350美元的财富;而中国人均GDP只有900美元,即使增长10%,人均只能增加9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子薄,增长的人均绝对数小,但总的经济增长速度快,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
的一个重要特征。
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的经济有着强劲增长的内在动力,具备高速增长各方面强有力的推动条件。除了上述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的完善外,一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和城市化的中前期阶段,21世纪的前20年中,大约有3-4亿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中,他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发生重大的变化;农村中留下来的农民,其劳动生产率要提高,进而收入也会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处于物质生活要提高水平的阶段,其消费的高级化,将成为财富生产和供给的巨大需求市场。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公益设施、交通等大规模投资和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工业体系完善包括制造业空前发展的过程,毫无疑问,GDP将会在这个过程中强劲地增长。三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大大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从与国外数据的比较看,我国每千人中中小企业数量不到6个,而一些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为50个,如果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从目前的700万左右发展到5000万个,每个企业增加10个人的工作岗位,将增加4亿多人就业,并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创造大量的财富和提供大量的服务。四是中国有丰富、规模化和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有着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劳动密集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前景,中国在今后的15-20年中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种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工业化过程也将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国土辽阔的国家,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的中前期阶段,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很明显。从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这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较为复杂,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解决的矛盾也较多。从主要的方面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一是技术进步、信息化、结构优化升级与人口众多、需要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及发挥劳动密集和工资成本相对较低竞争优势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要素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国民经济的要素投入中,技术要素会替代劳动力要素,如果处理不当,技术进步会减少就业岗位。虽然技术进步了,但是失业率提高,城镇贫困就会增加,就不能使城乡全体人民分享小康社会带来的利益。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大基础科学投入,鼓励发明创造,增加专利,加速技术向生产的转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些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技术,争取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发展适度技术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业,抓住我国加入WTO、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举转移的机遇,在东南沿海和内陆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劳动资本双密集的制造业,创出自己的品牌,把劳动力过剩劣势通过劳动密集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业的发展转化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使一部分公民自我创业,绝大部分劳动者有业可就、有薪可进,绝大部分家庭生活富足有余,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即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从20世纪初20年的工作看,东部在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央财政和各部门要加大西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强东部与西部的经济交流和经济合作,促使一部分投资、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西部流动,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新模式。西部本身要用好、用活中央给予的各方面政策,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改革体制和机制、开拓进取,形成西部自我发展的造血机制。与此同时,还应注意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农村税改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政府对农村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投入,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安居乐业和生活有安全保障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除了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和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人口增长转型外,要转变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并选择节约资源的发展和消费模式,使能源、矿产、淡水和土地等资源能得到永续利用。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和前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先发展、后治理,还是发展与保护并举,这是不同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战略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我们不仅要在吃穿住用等方面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城乡居民要有一个处处有草地树木、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水体清洁的生活、出行和工作环境。否则,虽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但是生态环境因单纯追求发展而恶化,这显然不是我们的本意。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问题和进行决策,同时还要培养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今后18年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在本世纪初叶全面建成一个国家繁荣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生活富足保障、生态环境优美的小康社会。
光明日报 2002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