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欢喜日的由来

佛欢喜日的由来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心律法师 发布时间:2011-8-15 15:32:15 繁體版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一日,在佛教里却称“佛欢喜日”。

关于七月十五称作“佛欢喜日”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众生欢喜,佛亦欢喜,是为佛欢喜日

释迦牟尼佛的徒弟中有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他得道前父母皆已去世。其母在世时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用天眼通察看母亲在地府的情况,看到她已变成饿鬼,境况堪怜。目连悲哀,用钵盛饭给母亲。母亲拿饭来吃,还没入口,即化为烈焰,还是吃不上。目连悲号痛哭,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训示他说,其母在世时种下的罪孽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

于是目连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吃到了食物。目连又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西方极乐世界。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佛于是告诉十方众僧,在七月十五这天齐诵经念佛以助逝去的父母以及过去的七世父母远离恶趣得生西方净土。仍健在的,则福乐百年。于是,这天,众生欢喜,佛亦欢喜,为佛欢喜日。

二、源于“结雨安居”

相传佛陀在世时,因为每逢夏日雨季(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出家人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定下 “结雨安居”的制度。因此,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拖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结夏安居”。

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因此,农历七月十五是很殊胜的日子,又称“僧自恣日”。

其实,“盂兰盆”作为佛教特有的一种仪式,是为了回报哺乳之恩,解救历生父母的“倒悬”之苦,故在七月十五日启建“供佛斋僧”法会,以此功德回施法界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由是有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流传。

在七月十五举办盂兰盆会,是冥阳两利的盛举。之所以累生父母堕恶道受无量苦,就是因为生前悭贪不舍,诸多恶业。盂兰盆会中,通过诵《盂兰经》,上盂兰盆供,不分僧俗随力随愿供佛斋僧,不但以此功德使累生父母脱离恶道,而且也转自己的悭贪心为布施心,可使自己将来不会再次堕落恶道。

心律开示:百善孝为先。因为孝敬自己的父母,从而念及“人之老”;因为“人之老”而推及天下众生;是“孝”引发出了我们的菩提心,是“孝”引导我们走上了解脱之路,这也许是七月十五被称为“佛欢喜日”的根本缘故吧。

佛欢喜日的由来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心律法师 发布时间:2011-8-15 15:32:15 繁體版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一日,在佛教里却称“佛欢喜日”。

关于七月十五称作“佛欢喜日”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众生欢喜,佛亦欢喜,是为佛欢喜日

释迦牟尼佛的徒弟中有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他得道前父母皆已去世。其母在世时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用天眼通察看母亲在地府的情况,看到她已变成饿鬼,境况堪怜。目连悲哀,用钵盛饭给母亲。母亲拿饭来吃,还没入口,即化为烈焰,还是吃不上。目连悲号痛哭,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训示他说,其母在世时种下的罪孽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

于是目连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吃到了食物。目连又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西方极乐世界。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佛于是告诉十方众僧,在七月十五这天齐诵经念佛以助逝去的父母以及过去的七世父母远离恶趣得生西方净土。仍健在的,则福乐百年。于是,这天,众生欢喜,佛亦欢喜,为佛欢喜日。

二、源于“结雨安居”

相传佛陀在世时,因为每逢夏日雨季(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出家人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定下 “结雨安居”的制度。因此,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拖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结夏安居”。

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因此,农历七月十五是很殊胜的日子,又称“僧自恣日”。

其实,“盂兰盆”作为佛教特有的一种仪式,是为了回报哺乳之恩,解救历生父母的“倒悬”之苦,故在七月十五日启建“供佛斋僧”法会,以此功德回施法界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由是有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流传。

在七月十五举办盂兰盆会,是冥阳两利的盛举。之所以累生父母堕恶道受无量苦,就是因为生前悭贪不舍,诸多恶业。盂兰盆会中,通过诵《盂兰经》,上盂兰盆供,不分僧俗随力随愿供佛斋僧,不但以此功德使累生父母脱离恶道,而且也转自己的悭贪心为布施心,可使自己将来不会再次堕落恶道。

心律开示:百善孝为先。因为孝敬自己的父母,从而念及“人之老”;因为“人之老”而推及天下众生;是“孝”引发出了我们的菩提心,是“孝”引导我们走上了解脱之路,这也许是七月十五被称为“佛欢喜日”的根本缘故吧。


相关文章

  • 欢欢喜喜中国年
  • 欢欢喜喜中国年 天义实验第三小学 张思琪 张海燕 付立春 [主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倡导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得知他们非常喜欢过年,下课时,经常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围在一起谈论他们过年时看到的,吃到的 ...查看


  •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
  •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 摘 要:考察<百喻经>中"之"."其"."他"的所有用例可知,"之"主要继承了上古汉语的用法,"其" ...查看


  • 盂兰盆节的由来
  •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俗称盂兰盆节或盂兰胜会.港九各地举行的盂兰胜会,尤其潮州侨团与街坊,都有一番隆重仪式,作大法会,烧衣施食,供养孤魂,影响所及,遂使一般市民,莫不以为盂兰盆是鬼节.其实,大家对盂兰盆节的真正含义,已日渐忽视.由于不知它 ...查看


  • 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 欢欢喜喜庆国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国庆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增强爱国意识. 3.引 ...查看


  • 5,福字倒贴的由来
  • 福字倒贴的由来 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据<梦 ...查看


  • 神话故事:湘妃竹的由来
  •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 ...查看


  •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1
  • 维普讯资h tt:p/w/w.cqvwpic.mo 晚爱 寺 -- 刘向 习学党 章.遵 守 党 章 贯彻. 章 . 党 维党章②护 员必须党 履 行列下义 务: 一 )或 区平均地每人在个 定时期 内生 一( 读书破万 卷.下 如有笔 . ...查看


  • [春节作文]欢欢喜喜过大年
  • 今年过年要回老家,以前都是在扬州过年,而今年却回老家,还真有点小激动呀.唉,这一路上可受了不少苦,我们从13号晚上坐火车去北京,14号上午到达北京,然后中午又坐火车去鄂尔多斯,一大早凌晨4点到了鄂尔多斯.不要以为非常顺利,在北京站安检和排队 ...查看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 第1课:假期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生活,克服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