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重点(wyn ) 名词解释
1. 人口老龄化:指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年长人口逐渐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
2. 积极老龄化: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证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
3. 直接服务方式:与老年服务对象直接接触
4. 间接服务方式:不直接接触老年服务对象,而以间接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或达到服务的功能,如理发、行政、研究、组织、督导、方案设计、评估等。
5. 精神赡养:赡养人(一般为成年子女)对被赡养的老年人在更年轻、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使被赡养老人能够得到更多温暖,能够享受到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等。
6. 社区照顾:动员社区内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社区老年人各种各样的需要,将那些需要各类照顾的老年人尽可能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幸福生活。
7. 正规照顾:由领薪专业人员在机构内或在受照顾者家中所提供的照顾,如敬老院、福利院、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家务助理、老人社区医院。
8. 非正规照顾: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由家庭成员、亲属、朋友、邻里、同事、慈善机构及其他志愿者提供的照顾。
9. 老年小组工作: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把老年人组织在一起,按一定的标志(年龄、文化程度、爱好等)将老年人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的向心力、凝聚力,帮助老年人学习他人的长处,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适应环境能力的专业服务活动。
10. 怀旧:老年人回顾他们过去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时间或时刻,从回顾以前美好的时光中让老年人重新体验快乐,帮助他们转变不良情绪。
11. 回顾往日成就:通过回顾过去岁月中那些令人骄傲的事件、时刻及自己的辉煌经历,让老年人减轻自责内疚的焦虑心理,重塑自我,找回生命的意义。
12. 失能老人:在身体上丧失或部分丧失正常功能和活动能力而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 简答
1. 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1)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2)发挥内在潜能3)调适人际关系4)制定社会政策
2.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1)调适老人生活环境2)促进老人人际关系和谐发展3)协助老年人充分认知老年、接受老年,协助老人增强个人能力4)帮助老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5)政策参考
3. 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促进或抑制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引起老年人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深层变革。3)政策因素,受到国家老年福利政策的影响。4)文化因素,社会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
4. 我国家庭养老遇到哪些困惑:1)家庭照料资源减少,供养力减弱。2)子女收入不稳定,对老年人经济供养构成威胁。3)子女养老的约束能力失控,造成依靠子女养老的不确定性。4)传统敬老文化衰退,新型养老文化建设迟缓。5)老年人寿命延长,照料需求增加且时间延长。
5. 老年人权益受侵类型:1)老年人家庭内部侵权,财产侵权、房屋侵权2)精神领域内权益受侵3)老年人社会保障权益受侵
6. 老年人权益纠纷特点:1)以家庭财产纠纷居多2)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执行情况不平衡3)老年人权益纠纷的主体较为特定4)老年人权益纠纷以满足基本生活为目的
7. 老年社会工作者如何协助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1)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努力营造社会尊老爱老的法制氛围。宣传、普及国家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2)协助建立健全组织网络,让维权工作贴近广大老年人。建议设立三级维权机构,将老年维权工作延伸到城乡街道基层;在各级妇联、残联组织设立专门维权部门,直接为老年妇女和残疾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建立老年维权电话咨询网络,实现乡镇街道联网服务;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尽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帮助老年夫妻互立遗嘱保障权益。
8. 养老机构的类型:1)美国: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一般照顾型养老机构2)其他欧美国家: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病医院3)香港:高度照顾安老院,中度照顾安老院,低度照顾安老院3)中国内地:福利性质养老院,政府和社会合办养老院,民营养老院
9. 社会工作者在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内容:1)协助进入老年期的年轻老年人的角色转化和自我认识问题2)帮助高龄老人解除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绪3)对临终老人的关怀和帮助 10. 老年个人内在评估系统:1)生理功能2)认知功能3)情绪功能4)行为功能
5)环境资源
11. 对一般老人的服务包括的内容:1)日常生活方面的服务2)经济方面的服务3)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4)老人心理及社会方面的服务5)老人居住方面的服务6)老年人教育方面的服务
12. 老年社会工作网络:1)养老保障网络2)机构养老保障网络3)医疗保障网络4)生活照料网络5)文化娱乐教育网络6)权益维护网络 案例分析
1. 第三章理论:活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重建理论、社会损害理论 2.第四章群体需求与老年社会工作
一“五个老有”: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二我国老年人需求的内容 :
一)经济需求老年人经济收入的重要性:1)老年人经济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2)老年人的主要开支3)我国老年人经济需求满足现状:贫困率4)易遭遇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群:职业、性别、年龄、婚姻 二)健康需求:1)慢性病患病率2)老年人的就医行为和需求3)医疗保健方面的宣传和培训4)健康自评 三)精神需求:源于衰老和社会
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是为维持和恢复主观心态平衡,实现充实、满足和尊严而引发的一种渴求状态 。
表现:1)身体能力的急剧下降2)易受伤害的自我形象3)丧失对个人物质环境的控制 我国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方面存在的问题:1)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缺乏心理慰藉,精神满足程度不高 2)抑郁、焦虑、烦恼和生活满意度低 3)精神苦闷、文化生活贫乏 4)对自我形象评价低
影响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的因素:1)个人层面 2)家庭层面,子女数目、子女是否在身边和子女是否有孝心3)社会层面,社会环境、社区文化
精神需求较高的老年人群:1)心智发展水平较高、生命活动能力较强、自尊心强的知识型老人2)遇病老人、丧偶老人都因遭遇巨大的生活改变而容易产生精神疾患,特别需要情感支持。3)独居老人及对退休老人未能适应的老人都需要精神慰藉和文化活动安排以避免孤独和失落 四)老年人照顾需求
三需求与老年人政策
政策:发展那些调控具体行动的原则
老人社会政策的形成应该包括:1)明确老人的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需求;2)规划项目和采取行动来满足这些需求
政策开发:什么老人应该享受什么利益、从何处获益,以及在什么基础上获益 四需求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对需求的评估。制订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或介入方法时,需要确认被服务者的需求以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老年社会工作重点(wyn ) 名词解释
1. 人口老龄化:指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年长人口逐渐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
2. 积极老龄化: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证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
3. 直接服务方式:与老年服务对象直接接触
4. 间接服务方式:不直接接触老年服务对象,而以间接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或达到服务的功能,如理发、行政、研究、组织、督导、方案设计、评估等。
5. 精神赡养:赡养人(一般为成年子女)对被赡养的老年人在更年轻、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使被赡养老人能够得到更多温暖,能够享受到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等。
6. 社区照顾:动员社区内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社区老年人各种各样的需要,将那些需要各类照顾的老年人尽可能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幸福生活。
7. 正规照顾:由领薪专业人员在机构内或在受照顾者家中所提供的照顾,如敬老院、福利院、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家务助理、老人社区医院。
8. 非正规照顾: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由家庭成员、亲属、朋友、邻里、同事、慈善机构及其他志愿者提供的照顾。
9. 老年小组工作: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把老年人组织在一起,按一定的标志(年龄、文化程度、爱好等)将老年人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的向心力、凝聚力,帮助老年人学习他人的长处,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适应环境能力的专业服务活动。
10. 怀旧:老年人回顾他们过去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时间或时刻,从回顾以前美好的时光中让老年人重新体验快乐,帮助他们转变不良情绪。
11. 回顾往日成就:通过回顾过去岁月中那些令人骄傲的事件、时刻及自己的辉煌经历,让老年人减轻自责内疚的焦虑心理,重塑自我,找回生命的意义。
12. 失能老人:在身体上丧失或部分丧失正常功能和活动能力而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 简答
1. 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1)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2)发挥内在潜能3)调适人际关系4)制定社会政策
2.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1)调适老人生活环境2)促进老人人际关系和谐发展3)协助老年人充分认知老年、接受老年,协助老人增强个人能力4)帮助老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5)政策参考
3. 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促进或抑制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引起老年人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深层变革。3)政策因素,受到国家老年福利政策的影响。4)文化因素,社会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
4. 我国家庭养老遇到哪些困惑:1)家庭照料资源减少,供养力减弱。2)子女收入不稳定,对老年人经济供养构成威胁。3)子女养老的约束能力失控,造成依靠子女养老的不确定性。4)传统敬老文化衰退,新型养老文化建设迟缓。5)老年人寿命延长,照料需求增加且时间延长。
5. 老年人权益受侵类型:1)老年人家庭内部侵权,财产侵权、房屋侵权2)精神领域内权益受侵3)老年人社会保障权益受侵
6. 老年人权益纠纷特点:1)以家庭财产纠纷居多2)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执行情况不平衡3)老年人权益纠纷的主体较为特定4)老年人权益纠纷以满足基本生活为目的
7. 老年社会工作者如何协助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1)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努力营造社会尊老爱老的法制氛围。宣传、普及国家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2)协助建立健全组织网络,让维权工作贴近广大老年人。建议设立三级维权机构,将老年维权工作延伸到城乡街道基层;在各级妇联、残联组织设立专门维权部门,直接为老年妇女和残疾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建立老年维权电话咨询网络,实现乡镇街道联网服务;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尽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帮助老年夫妻互立遗嘱保障权益。
8. 养老机构的类型:1)美国: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一般照顾型养老机构2)其他欧美国家: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病医院3)香港:高度照顾安老院,中度照顾安老院,低度照顾安老院3)中国内地:福利性质养老院,政府和社会合办养老院,民营养老院
9. 社会工作者在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内容:1)协助进入老年期的年轻老年人的角色转化和自我认识问题2)帮助高龄老人解除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绪3)对临终老人的关怀和帮助 10. 老年个人内在评估系统:1)生理功能2)认知功能3)情绪功能4)行为功能
5)环境资源
11. 对一般老人的服务包括的内容:1)日常生活方面的服务2)经济方面的服务3)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4)老人心理及社会方面的服务5)老人居住方面的服务6)老年人教育方面的服务
12. 老年社会工作网络:1)养老保障网络2)机构养老保障网络3)医疗保障网络4)生活照料网络5)文化娱乐教育网络6)权益维护网络 案例分析
1. 第三章理论:活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重建理论、社会损害理论 2.第四章群体需求与老年社会工作
一“五个老有”: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二我国老年人需求的内容 :
一)经济需求老年人经济收入的重要性:1)老年人经济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2)老年人的主要开支3)我国老年人经济需求满足现状:贫困率4)易遭遇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群:职业、性别、年龄、婚姻 二)健康需求:1)慢性病患病率2)老年人的就医行为和需求3)医疗保健方面的宣传和培训4)健康自评 三)精神需求:源于衰老和社会
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是为维持和恢复主观心态平衡,实现充实、满足和尊严而引发的一种渴求状态 。
表现:1)身体能力的急剧下降2)易受伤害的自我形象3)丧失对个人物质环境的控制 我国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方面存在的问题:1)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缺乏心理慰藉,精神满足程度不高 2)抑郁、焦虑、烦恼和生活满意度低 3)精神苦闷、文化生活贫乏 4)对自我形象评价低
影响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的因素:1)个人层面 2)家庭层面,子女数目、子女是否在身边和子女是否有孝心3)社会层面,社会环境、社区文化
精神需求较高的老年人群:1)心智发展水平较高、生命活动能力较强、自尊心强的知识型老人2)遇病老人、丧偶老人都因遭遇巨大的生活改变而容易产生精神疾患,特别需要情感支持。3)独居老人及对退休老人未能适应的老人都需要精神慰藉和文化活动安排以避免孤独和失落 四)老年人照顾需求
三需求与老年人政策
政策:发展那些调控具体行动的原则
老人社会政策的形成应该包括:1)明确老人的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需求;2)规划项目和采取行动来满足这些需求
政策开发:什么老人应该享受什么利益、从何处获益,以及在什么基础上获益 四需求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对需求的评估。制订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或介入方法时,需要确认被服务者的需求以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