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弟子规]做一个讲孝道的人

以上各项由指导教师填写

践行《弟子规》做一个讲孝道的人

一、《弟子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自从中央电视台2010年7月《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节目以来。这本书很快风行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家长、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单位,甚至由企业用它来培训员工。那么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本讲规矩的书,也是讲方法的书。自从回复高考以来,我们的教育走上了应试的道路,从社会到学校,到家长,都唯分数论、唯知识论,不放过任何一个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机会,识字班、英语班、各种奥赛班,铺天盖地、形成产业、蔚为大观,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很多、很便利。然而,回过头来,我们却发现孩子却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却不知道怎样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严重的影响到了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这成了孩子成长中的大问题,也成了社会的大问题。

《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生卒年不详。在当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物,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虽然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学术研究与实践上,他却很有建树,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学者。他创办了一所学校教育敦复斋,降雪取得了巨大成功,讲学中他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本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经验,写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交《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现在我们不说《训蒙文》而说《弟子规》,从此以后,这本书在一些私塾里面开始广泛流行,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一部并不古老、作者和修订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弟子规》,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这当然是有这本书本身决定的。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开始的,讲的正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四个字。《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首了《三字经》的影响。全书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

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它在今天能在社会上持续的热起来,我想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充足发展,人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用,不缺玩,不是内心总找不到平衡,总很焦虑与浮躁。主要是缺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伦理道德的缺失,规矩缺失人会内心不安,家庭不安,社会不安。二是,我们已有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说教而显得空洞,我们小时候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包括今天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都非常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具体操作时无处下手。而《弟子规》正好解决了这两大难题。它既弘道又弘法,基友系统的道德伦理要求,又有具体的站立行走,进退及让德实践方法。

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我们注意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好坏,我们忽视了什么呢?忘记了什么呢?恰恰是孩子的规矩。孩子在社会上成长,最终要步入社会,这个社会有规矩,这样那样的、明的、潜的,那么这个孩子从小是否讲规矩、懂规矩呢?通俗地讲,就是孩子懂不懂礼貌,懂不懂怎么做人,懂不懂怎样待人接物。

近年来,许多企业,很多政府机关招进很多学历很高文凭很硬的大学生,不是后来发现这些大学生知识没问题,技能也没问题,就是不怎么懂规矩、不怎么守规矩。那么,你怎么指望这样的人遵守企业章程和单位制度、怎么指望这样的人获得领导的信任喜欢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年轻人如果不懂规矩,将会遇到许多麻烦和困难。

毫无疑问,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用来教育孩子,使之尊重规矩、遵守规矩,在社会公认的规范下健康成长的良好资源。

《弟子规》开篇八句是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弟子规》里的道理,不是我独创的,而是古圣先贤传下来的。孩子们: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关怀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这样去努力实践,假如还有多余的能力,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体力,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学习其他的知识学问。《弟子规》把做人的大原则大规矩,放在第

一位。要求孩子首先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的人,也许没有读过书,也许不识字,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中国历来把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放在知识之前,这才是第一位的。我们一直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在道德规范准则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他的知识才越多越好。否则,一个坏人知识越多,它的危害就越大。

《弟子规》的总叙,不仅是以孔子和《论语》里面的话为依据,讲述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还有个作用,那就是他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恰恰分成八部分。哪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叙,就是刚才讲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

第二部分讲“入则孝”。

第三部分讲“出则悌”。

第四部分讲“谨”。

第五部分讲“信”。

第六部分讲“泛爱众”。

第七部分讲“亲仁”。

第八部分讲“余力学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弟子规》的第一部分“入则孝”,“入则孝”除了作为孩子对自己父母长辈的一种敬爱、一种感恩、一种行为准则外,他还有哪些社会功能?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二、孝是家庭幸福、国家安宁的基础。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小”,强调的是血缘延续的重要性。父母张开双臂保佑孩子,孩子大了再挺起有力的双肩担当着父母。每一个人都是生命长河中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养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事,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那么孝和家庭幸福、社会安宁有什么关系呢?这还得从我们的国情说起,中

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发端于家庭。

家庭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关系是整个家庭中最核心的部分,夫妇、君臣、长幼、友朋等都是对父子关系的一种扩大延伸。这种从家庭伦理延伸出来的各种人际伦理,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基础。在主流历史观和道德观中,一个人的能力高低并不是评价人的首要标准,只有在孝顺父母的基础上,谈论一个人的品行高下才有意义。孝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教我们怎样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修己以安人,内圣外王。由小安到大安。安自己、安家庭、安朋友、安天下。安人必须安心,只有心安才能理得。怎样做到“安”呢?就实现从家庭做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安,基础不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自己心安,让父母心安。用什么来“安”呢?首先,用“孝”家庭有了孝,子女无愧于天地良心,内心充满了幸福感,自己心安,父母无悔于养育付出活着快乐,死而无憾,于是一个家庭“安”了。每个家庭安稳了,社会也就安稳了。孩子在家庭要面对父母,走上社会要面对同事、朋友、领导、面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起点就在“孝”上。有人说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人如果对父母很孝顺,对兄长也很尊敬,这样的人却喜好犯上是很少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君子重视根本,根本的东西建立了,人生才会一帆风顺,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就是为仁道的根本。中国人讲的以孝为本、以和为贵。《孝经》里讲“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以孝悌为本的生活,仿佛是先把自己化成一团和气(安己)然后把家庭化成一团和气(安家),以至于把单位(安单位)、把社会、国家(安天下)化成一团和气。成为这样的人,或者适合这样的人一起生活必然是一种美好而安宁稳定的生活。

忍得了父母错怪和委屈的人,一定忍得了上级和同事的误解,为父母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一定能领悟“吃苦吃补”的奥妙。忍得了父母啰嗦健忘的人,一定忍得了同事和下属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对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的人,更有能力去脚踏实地地去工作学习。亚圣孟子说过: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能够在家事父兄,走向社会我们自然放心孩子能事公卿,能够能够处理好家庭关系,

出去必能处理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关系,为自己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人际关系之路。所以说孝是国家安宁的基础。

三、践行《弟子规》

孝既是为人之本,在《弟子规》里当然处在突出的地位。所以它的第二部分既是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八句四个父母重复出现,明确表示了父母在子女心中应有神圣的地位,和子女对父母应有恭顺的态度。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费解: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要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使唤你,名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父母在教导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的聆听;父母在责骂你的时候,你也要顺从地接受。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都遇到的问题。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做到了吗?《弟子规》是用来做的,它通篇讲怎么做。孝连着敬,孝敬孝敬,孝就要敬,要敬重父母,孝从心底开始,外化为一种恭敬、敬重。孝顺孝顺,孝连着顺,顺从父母,方能取悦父母,让父母快乐。子不嫌母丑,儿不嫌父贫。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恩重如山、恩深似海,普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当得起的。我们如何来知恩、感恩、报恩?

“父母呼”,父母对孩子的呼唤声声含情。我们小时候在农村,农村的孩子没什么玩具,三五成群打打土块仗,玩玩捉迷臧,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各家饭熟了,母亲们便都站在各自门前,拉长调子,扯着嗓子呼唤各自的孩子,“成成···”“兵兵···”“蛋蛋···”伴随着各个角落里孩子们长长的答应声,此起彼伏,这时候一股暖流便流淌在静谧的村庄,奏出一首爱的交响曲。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当中就有着感人的记载。《噬指连心》说的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以孝著称。有一天,曾子进山打柴,他妈妈留在家里,突然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拜访曾子,他妈妈见到一个陌生人来找自己的儿子,一下子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就咬了自己的手指。这个时候在山上打柴的曾子,就感觉自己的心一抽一疼,马上就想是不是妈妈在叫我?于是赶紧背着打好的柴,急匆匆的返回家里,跪问母亲:母亲,我刚才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吗?妈妈就说:刚才有客人

忽然来到,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怕说的不好,让人家觉得不符合规矩,我没有办法,就只好咬着手指盼你回来。这是史料里面有记载的故事。你看,有时候母子连心,这一种呼,连声音都不需要。这就是中国传统对于“父母呼”,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这种温暖亲情的感人描述。还有一个故事,宋朝人杨璞为人善良,十分喜欢佛家之道,尤其崇拜得道高僧无际大师,他打听到无际大师在蜀中,就特意去拜访。走到半路,又累又渴,见到路边有一个老和尚就上前去打听无极大师的住处还有多远,听杨璞说完缘由,老和尚认真的对他说:“要想得道,拜见无际大师不如直接拜佛呢”。

对此,杨璞很高兴,就问他佛在哪里?自己连无际大师都找不到,更别说佛了。老和尚笑着告诉他,你赶紧回去吧,遇到一个倒穿鞋子,披着衣服的人,就是见到佛了。杨璞半信半疑的往回走。

第一天晚上,他借宿在一个热情的农户家里,他仔细观察这家人的穿着,发现这家人衣着整洁,也没人倒穿着鞋子,不禁失望。

第二天晚上,一户家境殷实的地主留他住宿,他也没有见到老和尚说的那种人,就这样,又走了三四天,眼看就到家门口了,杨璞不禁十分失望,在心中暗暗骂那个老和尚是骗子。走到半夜,他有气无力敲响自己的门。就在这时,他看见母亲的衣服是披在身上的,而鞋子也竟然是倒着穿的!原来母亲日夜思念儿子,一听到声响,就马上过来给儿子开门,心急火燎,完全没注意到鞋子是倒着穿的。这时,杨璞一下子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从此就在家里专心敬养父母,再也没有出去找过佛。是啊,我们的父母就是最大的佛。我们看到今天很多人到了庙里,对着泥塑木雕顶礼膜拜,不断的磕头、烧香、礼敬到了极致,可是我们给父母磕过几个头呢?礼敬到什么程度?父母才是我们的恩人、活佛、真佛!

所以,怎么去尽孝呢?孝是发自内心的敬,把孝内化于心去敬重,,去倾听父母的呼声需要。孝是从头到尾的去做,把孝外化于行去顺从,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事,不一定都做得到,但是要努力去做。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冬温夏清,讲的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主人公黄香,名列《后汉书》和《二十四孝》,有名的大孝子,少年时《二十四孝》里这个故事叫“扇枕温席”。黄香

九岁的时候母亲早亡,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穷,买不起炭,所以寒冬时,他先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这叫“冬则温”。酷夏时,黄香就先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先扇的凉一点,这就叫“夏则清”。今天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好了,我们都有了暖气、空调、炉子,是不是冬温夏清过时了呢?没有,因为冬温夏清它反映的是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贴,关心和体贴永远不会过时。夏天酷热是,我们能不能给父母装空调?或者买一些降火防暑的水果茶叶。冬天冷了看父母的暖气热不热?父母在农村的看父母晚上睡觉炉子烧得旺不旺?通风怎样,会不会中煤毒?尽孝无小事,因为孝大于天,尽孝无大乃,因为孝就是关心、体贴。

有一个父亲,独自抚养一个7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小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会非常难过。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及时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的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里孩子已经睡熟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发现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湿要给谁洗?”这是妻子过世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泣着解释,“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跑了两碗泡面,一万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不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了,所以放进了棉被下面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的紧紧保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面,他说道:“孩子,这是世上最美味的泡面啊!”

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体贴自己的父亲,为父亲分忧,多么让人感动。所以孝不分年龄大小,孝不分事情大小,孝是一种关心、体贴。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成语昏定晨省。这是古人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晨,早晨;昏,傍晚。省,探视问候;定,服侍就寝。早上起床去探视父母睡得可好,夜间受凉没有;晚上去给父母铺床拉被,侍候就寝。它同冬温夏清一样都教我们

怎样去关心和体贴父母。冬温夏清规定了一年四季怎样服侍父母。时代变了,今天的生活节奏也变快了,我们和老人的节奏不一定同步。但是时刻的惦念、关心还是不变。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尤其是一些空巢老人,我们能不能每天早晨打一个电话回去,看他们起来了没有?是不是生病起不来了?所以不管时代怎么变,尽孝的方式怎么变,孝心是不变的。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字面的意思很简单。前两句是和父母同住情况下,应有的礼节,格局是和父母不同住时应该怎么做。你看《弟子规》安排得多么详尽周到。和父母同住,出门时应该给父母打声招呼,“爸妈,我去上班了”、“我去上学了”,“爸妈,我去单位加班了”,“我和朋友去钓鱼”等等,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方面是对父母的尊重,眼中有父母,心中有父母;另一方面也是让父母放心、安心。中国人以孝为本,以和为贵,实际上“和”“合”互通,都追求圆满,家人在一起花好月圆,你走了,就有了缺口,就有人担心,父母呢,担心最甚,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古人尽孝非常重视养父母之心,不能让父母担心,要父母安心。孔子在《论语·里仁》脸面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健在,不要出远门,飞触不可,一定要告诉他们去哪了。不是非要守到父母身边,只要有正当的去处、有目标、有价值的去处。今天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这个,出门不打招呼,稍有不顺,离家出走,让父母伤透了心,备受煎熬,就是大不孝的表现。反必面,就是回来了在父母面前打个照面,让父母知道你回来了。

“居有常,业无变。”这是针对不和父母同住的情况下怎么做。父母不在身边,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固定的住所,从事的职业不要随意改变。今天情况不同了,很多人离开了父母之后,去外面求学、打工、经商、做官,谋求更好的发展,我们不一定非要做到“居有常,业无变。”但是不管身处何方,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时时惦念父母,从父母的角度去想问题,尽量不要让父母担心、忧心。为了工作变动住所,起码让父母知道在哪个城市,为了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变动工作,起码让父母知道从事哪个行业。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八句,定了两条规矩,而培养的正是孩子两点最可贵的品质。一条叫“敬

畏”,一条叫“公正”。我们说“以孝为本”是因为一切还品质都能从“孝”培养出来。你看这“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小辈在做之前,最好跟长辈打个招呼,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否则就是孝做的不到位,虽然孝了,但不到位,没有做到10分,这培养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于是和人商量的习惯,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个“敬”字,使孩子获得了一条处世的法宝,避免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缺点。在家敬父母,大小的事不擅为,在外自能敬长辈、敬老师、敬领导、敬同学。再看“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它培养孩子的“公”心。教给孩子公正、公平的做事,堂堂正正的做人,正大光明的做事。传统中国人们是和族而居,父母在世,兄弟不分家,家中一切都是大家公有。要是有一个人私藏了财务,会让父母伤心,上了一家人的感情。你看这又培养了孩子的“公”心。中国传统道德不纯是道德,它既是智慧又是道德。后来明代有人总结“公生明,廉生威”公正会使人明辨是非、变得聪明,这又成智慧了。今天的孩子很多都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是迫切需要改变的状况。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小孝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这八句讲的是我们怎样去使父母的内心快乐,安详。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喜欢的,需要的,我们尽力去办到。父母不喜欢的,讨厌的我们赶紧丢弃或者远离。

《三国志》里记载一位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科学家叫陆绩。《二十四孝》里把他的孝行总结为《怀橘遗亲》。他6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见他长得乖巧可爱,就拿出当时稀有的水果橘子来招待,陆绩知道母亲喜欢吃橘子,就在怀里藏了两个橘子。结果临行时,行跪拜礼,橘子滚落在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路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又吃不到,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袁术深受感动,陆绩也因这件事情名声显赫,成为“亲所好,力为具”的典范人物而留名青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样的典型故事在中国传统中实在太多。我们不一定都去效法模仿,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尽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养父母之心,

不要让父母生气,而要尽量让父母开心、快乐。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贻,是留下、留给的意思。身体有了损伤会留给父母担忧,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孝经》里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我的身体、我的头发、我的皮肤都是父母给的,如果我要孝敬父母,就应该善待自己,好好爱护父母给的这个身体,这才叫孝心。也就是说,因为孝顺父母,所以更加珍惜自己身体和生命,不让父母惦记、忧虑,也为给父母更好的尽孝打下好的基础。

古往今来的孝子都特别注意爱惜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因为求生的本能,也是因为要以完好的身体向父母交代。这一点上,晚清时期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典范。曾国藩是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封为一等毅勇候。他不但是一代名臣,还是个孝子,不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在外做官,他都会经常给父母写信,不让父母担心。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说:“九弟前病时想回家,近来因为找不到好伴,并且听说路上不平安,所以已不准备回家了······儿子在二月初配九味一料,重三斤,大约花了六千文钱。儿子等在京城谨慎从事,望父母亲大人放心,儿子谨禀。”他知道父母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处境,于是写信说:“我已经吃药了,我做事情会很小心的,请父母不要惦记”。短短几句话,让父母的心里有了着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无论我们是否与父母一直走下去,父母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所以我们必须爱惜自己的身体。

爱惜自己的身体,就要注意健康,如果问一个人什么最重要,他不能说财富、名誉、知识、机遇······,但是细想起来,健康比财富、名誉更重要。如果人没有了健康,就失去了享受财富与名誉的资本,同时也失去了孝顺父母的资本。

健康是生命之源,人一旦失去了健康,生命会变的黑暗与悲惨,会使你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与热忱。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种健康的精神,并且能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现在一些年轻人或由于工作的繁重,透支体力,或由于哥们义气,逞一时英雄好勇斗狠,或由于外界诱惑吸食毒品。都严重损坏了自己的身体,这是极大的不孝。

在如今,我们从电视、报纸、网络上经常看到的是很多人轻生就死的新闻和

故事,其中还不乏许多青少年朋友。这些轻生的人要么因为遭受了失败和打击,要么有着惨痛的经历,要么因为感情、学业、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面对这种可悲的行为和举动,我们只能感到无限的惋惜。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父母给我们活着的机会,面对“生”和“死”的选择,只要良心不亏,便要活下去。或者便是一种幸福,一种资本,一种最大的享受。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将来,谈论梦想,谈论虽然短暂却可以变的充实的人生,才更有机会孝顺父母。

张中行先生曾说:“生是一种偶然,由父母、祖父母、高祖父母,你想有多少偶然才能罗到你头上为人。上天既然偶然生了你,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善待生,善待自己的身体。”但凡一个孝顺的人都不会那人生安危来开玩笑。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为了自己,更为了父母,好好地活着。

“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品德有污点,有了不良的行为,这是让父母及尊长蒙羞的。你自己干坏事,不仅本人要遭到大家的白眼,遭到大家的唾弃,而且大家还会说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还有更俗的话,叫“有人生没人教”。这都是骂到父母

身上的,所以我们尽孝不仅要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让他们因为子女而快乐、而无忧、而自尊、而自豪。

长辈和晚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处,有时不是那么简单,生活总是具体而复杂的。简单的敬孝大家都会,都能做到。不是有了障碍了呢?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才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才贤。”中国人喜欢对称、对等,轻钢也一样。长辈爱我,孝敬长辈有什么难呢?那么我也回报长辈以爱。可是如果长辈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这种回报就显得难了,这正是对子女真孝还是伪孝的考验。而在今天,独生子女很多,好多孩子这个问题上,孝的缺乏很严重。“亲爱我”在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应该的,我去孝反而成了自己对父母的恩典奖励了。至于“亲恶我,孝方贤”更是鲜有做到。而古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有很多例子。《二十四孝》中有一个《芦衣顺母》的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闽损。他在孔门

中德行与颜渊并称。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着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战,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道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谢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母子。连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对他也很赞扬钦佩说:“孝哉,闵子骞!”子骞市闵损的字。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言委婉的劝导。我们的父母尊长也不是完人,也有错,错了怎么办?委婉的劝导让他们改正。要和颜悦色,要轻声慢语。《弟子规》里讲孝,但绝不是愚孝。不是钻牛角尖、死胡同,孝不是无原则的顺从接收。父母尊长错了,子女有责任纠正,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维护父母尊长的自尊、地位和威信。“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弟子规》考虑的很周到细心,对尊长劝导了不听怎么办?等他们高兴时再劝,再劝还不听怎么办?哭谏,我们今天不一定在父母面前去哭,但这四句总的意思是对父母晓之以理,以真情去感化父母尊长,使他们慢慢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中间又涉及到了“挞无怨”,就是父母尊长对自己的体罚。今天的社会已经很少有父母体罚子女了,如果有,我们也应该正确对待。一方面去接收,就是前面讲的父母责、须顺承,不能和父母起冲突。在《二十四孝》里有一个伯剪泣仗的故事。韩伯健市汉代梁州人,非常孝顺他的妈妈,妈咪也很疼爱这个儿子,希望他能早日成才,所以对他要求很严厉,制药韩伯健做错了事情,妈妈就用手杖揍他。每当这个时候,韩伯健都低着头,弓着身乖乖的挨打,不申辩也不哭,知道母亲打完了、气消了,他才“怡吾色,柔吾声”地向母亲解释,比如不一定是儿子做错了,也不能使你老人家误了等,一定要让妈妈转怒为喜,韩伯健才高兴。后来韩伯健年纪大了,母亲也老了。有一次韩伯健又因为一件事情惹老太太不高兴了,老太太拎起手杖九教训儿子,韩伯健像过去一样 不声不响的低着头,弓身让妈妈打。但是打了两下老太太突然发现韩伯健在哇哇的哭,老太太很震惊:小时候我打过你很多次,你从来不哭,怎么今天你突然哭了?是不是妈妈把你打疼了?哪知道韩伯健说:“母亲,您以前市打疼我的,那让我知道您身体健康,

有力气,我内心还是很放心的。但是见天您打我,我一点都不疼了,我就知道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所以我才哭啊”。这个韩伯健就做的很到位、很感人。另一方面,儒家从不认同无原则的愚孝。“小仗受,大仗走”。如果长辈轻轻的打你几下,你就熬一熬,让长辈的气消一消,但是如果长辈气很大,下手无轻重,你就要赶紧逃掉。倒不是怕疼,是为了怕父母长辈失手,酿成悲剧。就是前面讲五指连心的主人公。

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僧,号称宗圣,在他身上就发生过一件事。有一次曾森在自家地里锄瓜,一不小心锄掉了瓜苗的根。这是曾子的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拿起一根大棒劈头就大,曾子认为自己很孝顺,所以没有逃避,结果被老人家一棍子打到在地晕了过去。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弟子说“下次曾僧再来被让他进我的门!”曾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央求师兄弟向孔子打听,孔子说:“当年舜帝的父亲瞽叟很糊涂,脾气也非常暴躁,续娶了之后对蕣又非常不好。要使唤舜的时候,舜总是在旁边侍候着,要是想要杀舜的时候,舜却跑的远远的,怎么都找不到他”。小杖受,大杖走。为什么呢?怕自己的父亲背上杀害亲生儿子的的名声啊!现在你呢?老人家正在气头上,下手不知轻重,万一为了一件小事把你打死了,你不是陷父亲于不仁不义之地吗?

像故事中曾子那样的孝就是愚孝,就是盲目的顺从。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不孝父母的人,将受到上天的惩罚和人们的唾弃。但是孝的本意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与爱,一旦明白自己盲目顺从市愚孝或者是在纵容错误发生,就要马上停止,这样的愚孝在任何时代都不值得推崇。

亲有疾,要先尝;昼夜待,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辩,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城;事死者,如事生。

这三条十二句,给了我们三个问题,并分别叫我们怎么做,把孝坚持贯彻到我们的一生当中。哪三个问题呢?父母老了病了怎么办?父母去世后怎么办?字面的意思很好懂,如果父母年老生病了,儿女要把药尝一尝,要白天黑夜侍候在老人身边,不离病床。父母去世了,儿女要守三年之丧,要经常感到悲哀,说话哽咽。夫妻要分床睡,不能再大鱼大肉的吃;丧礼要完全按照理解来办;祭祀时候一定要诚心诚意;对待死者要像他活着时一样。

人吃五谷杂粮,就有生老病死,我们的尊长父母也一样。所有孝不能等。人生有三件事情等不得,一是教育孩子;二是尽孝;三是看病。父母老了的时候,病了的时候,作为儿女尽孝更是显得的迫切重要。在《论语.里仁》里写道:“父母之年,不如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说,父母的年龄并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伤心。也就是说我们要时刻牢记为父母尽孝不可以等待,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子女需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孝心。

我再从《二十四孝》里举一个典型例子。故事叫亲尝汤药,主人公不是一般人,而是汉文帝。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他的母亲得了病,这一病就是三年。刘恒急坏了,他贵为皇子,亲自为母亲煎汤药,日日夜夜守护在母亲病床前,每次都要等到母亲睡着了,他才趴在床边睡一会儿。他每天都为母亲煎药,而煎完了药后,自己总是先尝一口,看看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产不多了,才送给母亲喝。我们想一想,刘恒贵为皇子,三年如一日,这样侍奉母亲,多么可贵。有人说宫里有宫女可以使唤,那不一样,这样的孝子,当了皇帝,以仁孝治天下,使汉朝很快恢复了生产,开创了有名的文景之治。

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就上前去看是怎么回事。啼哭的人叫皋鱼,皋鱼解释了他啼哭的原因:“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都已经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如今我想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经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孔子说:“弟子们应引以为戒,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件事之后,孔子的学生中辞别老师回家赡养双亲的有13人。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终前吃的还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萧乾先生在回忆母亲时说:“就在我领导第一个月工资的那一天,妈妈含着我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买的一点果汁,就与世长辞了。我哭天喊地,她想睁开眼

皮在看我一眼,但她连那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为父母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的本身又不看一集的脆弱。”

我们的父母在不断变老,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回去,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世间最悲沧的痛,父母健在就是子女们的福分!所以,孝不能等。

亲情逝去永不返,中国自古讲究孝道,而这孝又分为“生孝”和“死孝”,现在,有时“死孝”比“生孝”更为隆重。有些做小辈的平时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唉,一旦老人去世了,到舍得花大钱给他们办丧了,并且哭声震天。如此“死孝”又有什么意义?“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是不是啊,生时不养,死后万事皆空,你悲号、你恸哭,与父母已毫无意义。

《弟子规》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古人为什么要讲为父母守丧三年?根据是什么?这在《论语》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讨论过。有一次,他的学生宰我跟孔子说:“为父母守丧,一守就是三年,好像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礼仪就忘了;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刚好是一年的时间;钻燧取火的木头司机都用不同的材料,一年也就轮过一遍。那为什么我们的丧气非得三年,而不是一年呢?”孔子就问他:“如果你服丧才一年,你就吃精米白面,你就穿绫罗精锻,你自己觉得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啊,没什么不安。”孔子就告诉他:“如果你自己觉得心安的话,你就不可以这么做”。宰我走了,他出去以后老师就感慨。孔子说:“宰我还是做不到仁啊!一个孩子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替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的通例啊。难道宰我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这就是守孝三年的根据。我们今天社会变迁,不能食古不化,守丧三年已经毫无必要和意义,但是父母去世以后,常怀悲痛,尽量不去那些喜庆的娱乐场所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父母去世了,要按礼节及时的埋葬让死者入土为安,这是我们“孝”的重要内容。我们熟知的黄梅戏《天仙配》是一个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故事,实际上它也是流传千年的一个孝子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董永是东汉时期的山东人。董永少年丧母,因为躲避战乱,就带着父亲逃难到了湖北安陆。逃过去以后,董永父亲又亡故,董永就把自己卖给了一个符号人家做奴仆,用这个钱来埋葬父亲,这就叫卖身葬父。。在出工的路上,董永早槐荫遇见一个女子,这个女子讲:我也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不如咱两结为夫妇吧!于是,两个人就结成了夫妇。随后,这个女子用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了三百匹锦缎,帮董永把自己给赎出来了。而返家时经过槐荫这个地方,这个女子告诉董永:我是仙女,奉上天之命,来替你还债。言毕,这个仙女凌空而去。后来因为这个故事槐荫改名为今天的孝感。这个美好的故事寄托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孝的至高无上的评价。传统中国都相信孝子必有好报。那么供养父母、侍奉父母一直到入土为安,是不是意味着尽孝就结束了呢?没有孝没有尽头,所以《弟子规》讲“事死者,如事生。”《二十四孝》里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叫闻雷泣墓,出自《晋书·孝友列传》。魏晋时候,有一个叫王伟元的人,博学多能,他的父亲王仪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结果被司马昭杀害了。王委员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含冤而死的,所以就到父亲的墓旁边隐居起来,终身不向西坐,因为那时候晋朝的首都在他西面。他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怕雷,只要一听到打雷就害怕,死后埋葬在林子里。,每当风雨交加、雷声轰鸣的时候,王伟元就会跑到母亲的坟前,跪在那里,他跟母亲讲:儿子在这里,妈妈不要害怕。这就叫闻雷泣墓。这个王伟元很有学问,他以教书为生,只要念到《诗经·缪我》里“哀哀父母,生我够劳“这句,就泪流满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想到我的父母,生我养我我是如此辛劳。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并不一定要效法古人的这些行为。但是,在父母去世以后,永远在心中思念父母、缅怀父母,也算是对父母尽孝。传统节日,和孩子们去父母坟头打扫卫生,添一些新土,供一些祭品,给孩子们讲一讲父母的艰辛也是尽孝,自古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文昌孝经》说: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开;孝事天地,天地斯成。”我们的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就是因为有孝道,孝没有过时,永远不过时,我们学孝道、行孝道,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孝的火种,

让孝薪火相传。怀着一颗仁爱的心对待社会,对待父母,对待朋友吧!你会发现自己有多么幸福,前方的道路是多么宽阔。打开心胸,让感恩洗刷心灵,让孝住进心田,相信我们将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人生!

以上各项由指导教师填写

践行《弟子规》做一个讲孝道的人

一、《弟子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自从中央电视台2010年7月《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节目以来。这本书很快风行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家长、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单位,甚至由企业用它来培训员工。那么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本讲规矩的书,也是讲方法的书。自从回复高考以来,我们的教育走上了应试的道路,从社会到学校,到家长,都唯分数论、唯知识论,不放过任何一个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机会,识字班、英语班、各种奥赛班,铺天盖地、形成产业、蔚为大观,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很多、很便利。然而,回过头来,我们却发现孩子却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却不知道怎样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严重的影响到了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这成了孩子成长中的大问题,也成了社会的大问题。

《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生卒年不详。在当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物,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虽然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学术研究与实践上,他却很有建树,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学者。他创办了一所学校教育敦复斋,降雪取得了巨大成功,讲学中他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本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经验,写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交《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现在我们不说《训蒙文》而说《弟子规》,从此以后,这本书在一些私塾里面开始广泛流行,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一部并不古老、作者和修订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弟子规》,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这当然是有这本书本身决定的。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开始的,讲的正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四个字。《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首了《三字经》的影响。全书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

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它在今天能在社会上持续的热起来,我想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充足发展,人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用,不缺玩,不是内心总找不到平衡,总很焦虑与浮躁。主要是缺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伦理道德的缺失,规矩缺失人会内心不安,家庭不安,社会不安。二是,我们已有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说教而显得空洞,我们小时候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包括今天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都非常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具体操作时无处下手。而《弟子规》正好解决了这两大难题。它既弘道又弘法,基友系统的道德伦理要求,又有具体的站立行走,进退及让德实践方法。

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我们注意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好坏,我们忽视了什么呢?忘记了什么呢?恰恰是孩子的规矩。孩子在社会上成长,最终要步入社会,这个社会有规矩,这样那样的、明的、潜的,那么这个孩子从小是否讲规矩、懂规矩呢?通俗地讲,就是孩子懂不懂礼貌,懂不懂怎么做人,懂不懂怎样待人接物。

近年来,许多企业,很多政府机关招进很多学历很高文凭很硬的大学生,不是后来发现这些大学生知识没问题,技能也没问题,就是不怎么懂规矩、不怎么守规矩。那么,你怎么指望这样的人遵守企业章程和单位制度、怎么指望这样的人获得领导的信任喜欢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年轻人如果不懂规矩,将会遇到许多麻烦和困难。

毫无疑问,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用来教育孩子,使之尊重规矩、遵守规矩,在社会公认的规范下健康成长的良好资源。

《弟子规》开篇八句是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弟子规》里的道理,不是我独创的,而是古圣先贤传下来的。孩子们: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关怀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这样去努力实践,假如还有多余的能力,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体力,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学习其他的知识学问。《弟子规》把做人的大原则大规矩,放在第

一位。要求孩子首先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的人,也许没有读过书,也许不识字,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中国历来把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放在知识之前,这才是第一位的。我们一直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在道德规范准则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他的知识才越多越好。否则,一个坏人知识越多,它的危害就越大。

《弟子规》的总叙,不仅是以孔子和《论语》里面的话为依据,讲述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还有个作用,那就是他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恰恰分成八部分。哪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叙,就是刚才讲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

第二部分讲“入则孝”。

第三部分讲“出则悌”。

第四部分讲“谨”。

第五部分讲“信”。

第六部分讲“泛爱众”。

第七部分讲“亲仁”。

第八部分讲“余力学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弟子规》的第一部分“入则孝”,“入则孝”除了作为孩子对自己父母长辈的一种敬爱、一种感恩、一种行为准则外,他还有哪些社会功能?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二、孝是家庭幸福、国家安宁的基础。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小”,强调的是血缘延续的重要性。父母张开双臂保佑孩子,孩子大了再挺起有力的双肩担当着父母。每一个人都是生命长河中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养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事,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那么孝和家庭幸福、社会安宁有什么关系呢?这还得从我们的国情说起,中

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发端于家庭。

家庭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关系是整个家庭中最核心的部分,夫妇、君臣、长幼、友朋等都是对父子关系的一种扩大延伸。这种从家庭伦理延伸出来的各种人际伦理,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基础。在主流历史观和道德观中,一个人的能力高低并不是评价人的首要标准,只有在孝顺父母的基础上,谈论一个人的品行高下才有意义。孝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教我们怎样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修己以安人,内圣外王。由小安到大安。安自己、安家庭、安朋友、安天下。安人必须安心,只有心安才能理得。怎样做到“安”呢?就实现从家庭做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安,基础不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自己心安,让父母心安。用什么来“安”呢?首先,用“孝”家庭有了孝,子女无愧于天地良心,内心充满了幸福感,自己心安,父母无悔于养育付出活着快乐,死而无憾,于是一个家庭“安”了。每个家庭安稳了,社会也就安稳了。孩子在家庭要面对父母,走上社会要面对同事、朋友、领导、面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起点就在“孝”上。有人说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人如果对父母很孝顺,对兄长也很尊敬,这样的人却喜好犯上是很少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君子重视根本,根本的东西建立了,人生才会一帆风顺,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就是为仁道的根本。中国人讲的以孝为本、以和为贵。《孝经》里讲“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以孝悌为本的生活,仿佛是先把自己化成一团和气(安己)然后把家庭化成一团和气(安家),以至于把单位(安单位)、把社会、国家(安天下)化成一团和气。成为这样的人,或者适合这样的人一起生活必然是一种美好而安宁稳定的生活。

忍得了父母错怪和委屈的人,一定忍得了上级和同事的误解,为父母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一定能领悟“吃苦吃补”的奥妙。忍得了父母啰嗦健忘的人,一定忍得了同事和下属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对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的人,更有能力去脚踏实地地去工作学习。亚圣孟子说过: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能够在家事父兄,走向社会我们自然放心孩子能事公卿,能够能够处理好家庭关系,

出去必能处理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关系,为自己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人际关系之路。所以说孝是国家安宁的基础。

三、践行《弟子规》

孝既是为人之本,在《弟子规》里当然处在突出的地位。所以它的第二部分既是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八句四个父母重复出现,明确表示了父母在子女心中应有神圣的地位,和子女对父母应有恭顺的态度。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费解: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要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使唤你,名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父母在教导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的聆听;父母在责骂你的时候,你也要顺从地接受。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都遇到的问题。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做到了吗?《弟子规》是用来做的,它通篇讲怎么做。孝连着敬,孝敬孝敬,孝就要敬,要敬重父母,孝从心底开始,外化为一种恭敬、敬重。孝顺孝顺,孝连着顺,顺从父母,方能取悦父母,让父母快乐。子不嫌母丑,儿不嫌父贫。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恩重如山、恩深似海,普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当得起的。我们如何来知恩、感恩、报恩?

“父母呼”,父母对孩子的呼唤声声含情。我们小时候在农村,农村的孩子没什么玩具,三五成群打打土块仗,玩玩捉迷臧,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各家饭熟了,母亲们便都站在各自门前,拉长调子,扯着嗓子呼唤各自的孩子,“成成···”“兵兵···”“蛋蛋···”伴随着各个角落里孩子们长长的答应声,此起彼伏,这时候一股暖流便流淌在静谧的村庄,奏出一首爱的交响曲。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当中就有着感人的记载。《噬指连心》说的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以孝著称。有一天,曾子进山打柴,他妈妈留在家里,突然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拜访曾子,他妈妈见到一个陌生人来找自己的儿子,一下子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就咬了自己的手指。这个时候在山上打柴的曾子,就感觉自己的心一抽一疼,马上就想是不是妈妈在叫我?于是赶紧背着打好的柴,急匆匆的返回家里,跪问母亲:母亲,我刚才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吗?妈妈就说:刚才有客人

忽然来到,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怕说的不好,让人家觉得不符合规矩,我没有办法,就只好咬着手指盼你回来。这是史料里面有记载的故事。你看,有时候母子连心,这一种呼,连声音都不需要。这就是中国传统对于“父母呼”,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这种温暖亲情的感人描述。还有一个故事,宋朝人杨璞为人善良,十分喜欢佛家之道,尤其崇拜得道高僧无际大师,他打听到无际大师在蜀中,就特意去拜访。走到半路,又累又渴,见到路边有一个老和尚就上前去打听无极大师的住处还有多远,听杨璞说完缘由,老和尚认真的对他说:“要想得道,拜见无际大师不如直接拜佛呢”。

对此,杨璞很高兴,就问他佛在哪里?自己连无际大师都找不到,更别说佛了。老和尚笑着告诉他,你赶紧回去吧,遇到一个倒穿鞋子,披着衣服的人,就是见到佛了。杨璞半信半疑的往回走。

第一天晚上,他借宿在一个热情的农户家里,他仔细观察这家人的穿着,发现这家人衣着整洁,也没人倒穿着鞋子,不禁失望。

第二天晚上,一户家境殷实的地主留他住宿,他也没有见到老和尚说的那种人,就这样,又走了三四天,眼看就到家门口了,杨璞不禁十分失望,在心中暗暗骂那个老和尚是骗子。走到半夜,他有气无力敲响自己的门。就在这时,他看见母亲的衣服是披在身上的,而鞋子也竟然是倒着穿的!原来母亲日夜思念儿子,一听到声响,就马上过来给儿子开门,心急火燎,完全没注意到鞋子是倒着穿的。这时,杨璞一下子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从此就在家里专心敬养父母,再也没有出去找过佛。是啊,我们的父母就是最大的佛。我们看到今天很多人到了庙里,对着泥塑木雕顶礼膜拜,不断的磕头、烧香、礼敬到了极致,可是我们给父母磕过几个头呢?礼敬到什么程度?父母才是我们的恩人、活佛、真佛!

所以,怎么去尽孝呢?孝是发自内心的敬,把孝内化于心去敬重,,去倾听父母的呼声需要。孝是从头到尾的去做,把孝外化于行去顺从,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事,不一定都做得到,但是要努力去做。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冬温夏清,讲的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主人公黄香,名列《后汉书》和《二十四孝》,有名的大孝子,少年时《二十四孝》里这个故事叫“扇枕温席”。黄香

九岁的时候母亲早亡,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穷,买不起炭,所以寒冬时,他先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这叫“冬则温”。酷夏时,黄香就先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先扇的凉一点,这就叫“夏则清”。今天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好了,我们都有了暖气、空调、炉子,是不是冬温夏清过时了呢?没有,因为冬温夏清它反映的是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贴,关心和体贴永远不会过时。夏天酷热是,我们能不能给父母装空调?或者买一些降火防暑的水果茶叶。冬天冷了看父母的暖气热不热?父母在农村的看父母晚上睡觉炉子烧得旺不旺?通风怎样,会不会中煤毒?尽孝无小事,因为孝大于天,尽孝无大乃,因为孝就是关心、体贴。

有一个父亲,独自抚养一个7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小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会非常难过。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及时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的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里孩子已经睡熟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发现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湿要给谁洗?”这是妻子过世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泣着解释,“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跑了两碗泡面,一万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不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了,所以放进了棉被下面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的紧紧保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面,他说道:“孩子,这是世上最美味的泡面啊!”

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体贴自己的父亲,为父亲分忧,多么让人感动。所以孝不分年龄大小,孝不分事情大小,孝是一种关心、体贴。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成语昏定晨省。这是古人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晨,早晨;昏,傍晚。省,探视问候;定,服侍就寝。早上起床去探视父母睡得可好,夜间受凉没有;晚上去给父母铺床拉被,侍候就寝。它同冬温夏清一样都教我们

怎样去关心和体贴父母。冬温夏清规定了一年四季怎样服侍父母。时代变了,今天的生活节奏也变快了,我们和老人的节奏不一定同步。但是时刻的惦念、关心还是不变。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尤其是一些空巢老人,我们能不能每天早晨打一个电话回去,看他们起来了没有?是不是生病起不来了?所以不管时代怎么变,尽孝的方式怎么变,孝心是不变的。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字面的意思很简单。前两句是和父母同住情况下,应有的礼节,格局是和父母不同住时应该怎么做。你看《弟子规》安排得多么详尽周到。和父母同住,出门时应该给父母打声招呼,“爸妈,我去上班了”、“我去上学了”,“爸妈,我去单位加班了”,“我和朋友去钓鱼”等等,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方面是对父母的尊重,眼中有父母,心中有父母;另一方面也是让父母放心、安心。中国人以孝为本,以和为贵,实际上“和”“合”互通,都追求圆满,家人在一起花好月圆,你走了,就有了缺口,就有人担心,父母呢,担心最甚,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古人尽孝非常重视养父母之心,不能让父母担心,要父母安心。孔子在《论语·里仁》脸面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健在,不要出远门,飞触不可,一定要告诉他们去哪了。不是非要守到父母身边,只要有正当的去处、有目标、有价值的去处。今天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这个,出门不打招呼,稍有不顺,离家出走,让父母伤透了心,备受煎熬,就是大不孝的表现。反必面,就是回来了在父母面前打个照面,让父母知道你回来了。

“居有常,业无变。”这是针对不和父母同住的情况下怎么做。父母不在身边,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固定的住所,从事的职业不要随意改变。今天情况不同了,很多人离开了父母之后,去外面求学、打工、经商、做官,谋求更好的发展,我们不一定非要做到“居有常,业无变。”但是不管身处何方,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时时惦念父母,从父母的角度去想问题,尽量不要让父母担心、忧心。为了工作变动住所,起码让父母知道在哪个城市,为了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变动工作,起码让父母知道从事哪个行业。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八句,定了两条规矩,而培养的正是孩子两点最可贵的品质。一条叫“敬

畏”,一条叫“公正”。我们说“以孝为本”是因为一切还品质都能从“孝”培养出来。你看这“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小辈在做之前,最好跟长辈打个招呼,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否则就是孝做的不到位,虽然孝了,但不到位,没有做到10分,这培养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于是和人商量的习惯,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个“敬”字,使孩子获得了一条处世的法宝,避免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缺点。在家敬父母,大小的事不擅为,在外自能敬长辈、敬老师、敬领导、敬同学。再看“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它培养孩子的“公”心。教给孩子公正、公平的做事,堂堂正正的做人,正大光明的做事。传统中国人们是和族而居,父母在世,兄弟不分家,家中一切都是大家公有。要是有一个人私藏了财务,会让父母伤心,上了一家人的感情。你看这又培养了孩子的“公”心。中国传统道德不纯是道德,它既是智慧又是道德。后来明代有人总结“公生明,廉生威”公正会使人明辨是非、变得聪明,这又成智慧了。今天的孩子很多都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是迫切需要改变的状况。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小孝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这八句讲的是我们怎样去使父母的内心快乐,安详。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喜欢的,需要的,我们尽力去办到。父母不喜欢的,讨厌的我们赶紧丢弃或者远离。

《三国志》里记载一位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科学家叫陆绩。《二十四孝》里把他的孝行总结为《怀橘遗亲》。他6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见他长得乖巧可爱,就拿出当时稀有的水果橘子来招待,陆绩知道母亲喜欢吃橘子,就在怀里藏了两个橘子。结果临行时,行跪拜礼,橘子滚落在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路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又吃不到,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袁术深受感动,陆绩也因这件事情名声显赫,成为“亲所好,力为具”的典范人物而留名青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样的典型故事在中国传统中实在太多。我们不一定都去效法模仿,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尽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养父母之心,

不要让父母生气,而要尽量让父母开心、快乐。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贻,是留下、留给的意思。身体有了损伤会留给父母担忧,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孝经》里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我的身体、我的头发、我的皮肤都是父母给的,如果我要孝敬父母,就应该善待自己,好好爱护父母给的这个身体,这才叫孝心。也就是说,因为孝顺父母,所以更加珍惜自己身体和生命,不让父母惦记、忧虑,也为给父母更好的尽孝打下好的基础。

古往今来的孝子都特别注意爱惜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因为求生的本能,也是因为要以完好的身体向父母交代。这一点上,晚清时期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典范。曾国藩是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封为一等毅勇候。他不但是一代名臣,还是个孝子,不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在外做官,他都会经常给父母写信,不让父母担心。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说:“九弟前病时想回家,近来因为找不到好伴,并且听说路上不平安,所以已不准备回家了······儿子在二月初配九味一料,重三斤,大约花了六千文钱。儿子等在京城谨慎从事,望父母亲大人放心,儿子谨禀。”他知道父母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处境,于是写信说:“我已经吃药了,我做事情会很小心的,请父母不要惦记”。短短几句话,让父母的心里有了着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无论我们是否与父母一直走下去,父母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所以我们必须爱惜自己的身体。

爱惜自己的身体,就要注意健康,如果问一个人什么最重要,他不能说财富、名誉、知识、机遇······,但是细想起来,健康比财富、名誉更重要。如果人没有了健康,就失去了享受财富与名誉的资本,同时也失去了孝顺父母的资本。

健康是生命之源,人一旦失去了健康,生命会变的黑暗与悲惨,会使你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与热忱。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种健康的精神,并且能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现在一些年轻人或由于工作的繁重,透支体力,或由于哥们义气,逞一时英雄好勇斗狠,或由于外界诱惑吸食毒品。都严重损坏了自己的身体,这是极大的不孝。

在如今,我们从电视、报纸、网络上经常看到的是很多人轻生就死的新闻和

故事,其中还不乏许多青少年朋友。这些轻生的人要么因为遭受了失败和打击,要么有着惨痛的经历,要么因为感情、学业、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面对这种可悲的行为和举动,我们只能感到无限的惋惜。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父母给我们活着的机会,面对“生”和“死”的选择,只要良心不亏,便要活下去。或者便是一种幸福,一种资本,一种最大的享受。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将来,谈论梦想,谈论虽然短暂却可以变的充实的人生,才更有机会孝顺父母。

张中行先生曾说:“生是一种偶然,由父母、祖父母、高祖父母,你想有多少偶然才能罗到你头上为人。上天既然偶然生了你,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善待生,善待自己的身体。”但凡一个孝顺的人都不会那人生安危来开玩笑。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为了自己,更为了父母,好好地活着。

“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品德有污点,有了不良的行为,这是让父母及尊长蒙羞的。你自己干坏事,不仅本人要遭到大家的白眼,遭到大家的唾弃,而且大家还会说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还有更俗的话,叫“有人生没人教”。这都是骂到父母

身上的,所以我们尽孝不仅要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让他们因为子女而快乐、而无忧、而自尊、而自豪。

长辈和晚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处,有时不是那么简单,生活总是具体而复杂的。简单的敬孝大家都会,都能做到。不是有了障碍了呢?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才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才贤。”中国人喜欢对称、对等,轻钢也一样。长辈爱我,孝敬长辈有什么难呢?那么我也回报长辈以爱。可是如果长辈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这种回报就显得难了,这正是对子女真孝还是伪孝的考验。而在今天,独生子女很多,好多孩子这个问题上,孝的缺乏很严重。“亲爱我”在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应该的,我去孝反而成了自己对父母的恩典奖励了。至于“亲恶我,孝方贤”更是鲜有做到。而古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有很多例子。《二十四孝》中有一个《芦衣顺母》的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闽损。他在孔门

中德行与颜渊并称。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着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战,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道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谢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母子。连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对他也很赞扬钦佩说:“孝哉,闵子骞!”子骞市闵损的字。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言委婉的劝导。我们的父母尊长也不是完人,也有错,错了怎么办?委婉的劝导让他们改正。要和颜悦色,要轻声慢语。《弟子规》里讲孝,但绝不是愚孝。不是钻牛角尖、死胡同,孝不是无原则的顺从接收。父母尊长错了,子女有责任纠正,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维护父母尊长的自尊、地位和威信。“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弟子规》考虑的很周到细心,对尊长劝导了不听怎么办?等他们高兴时再劝,再劝还不听怎么办?哭谏,我们今天不一定在父母面前去哭,但这四句总的意思是对父母晓之以理,以真情去感化父母尊长,使他们慢慢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中间又涉及到了“挞无怨”,就是父母尊长对自己的体罚。今天的社会已经很少有父母体罚子女了,如果有,我们也应该正确对待。一方面去接收,就是前面讲的父母责、须顺承,不能和父母起冲突。在《二十四孝》里有一个伯剪泣仗的故事。韩伯健市汉代梁州人,非常孝顺他的妈妈,妈咪也很疼爱这个儿子,希望他能早日成才,所以对他要求很严厉,制药韩伯健做错了事情,妈妈就用手杖揍他。每当这个时候,韩伯健都低着头,弓着身乖乖的挨打,不申辩也不哭,知道母亲打完了、气消了,他才“怡吾色,柔吾声”地向母亲解释,比如不一定是儿子做错了,也不能使你老人家误了等,一定要让妈妈转怒为喜,韩伯健才高兴。后来韩伯健年纪大了,母亲也老了。有一次韩伯健又因为一件事情惹老太太不高兴了,老太太拎起手杖九教训儿子,韩伯健像过去一样 不声不响的低着头,弓身让妈妈打。但是打了两下老太太突然发现韩伯健在哇哇的哭,老太太很震惊:小时候我打过你很多次,你从来不哭,怎么今天你突然哭了?是不是妈妈把你打疼了?哪知道韩伯健说:“母亲,您以前市打疼我的,那让我知道您身体健康,

有力气,我内心还是很放心的。但是见天您打我,我一点都不疼了,我就知道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所以我才哭啊”。这个韩伯健就做的很到位、很感人。另一方面,儒家从不认同无原则的愚孝。“小仗受,大仗走”。如果长辈轻轻的打你几下,你就熬一熬,让长辈的气消一消,但是如果长辈气很大,下手无轻重,你就要赶紧逃掉。倒不是怕疼,是为了怕父母长辈失手,酿成悲剧。就是前面讲五指连心的主人公。

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僧,号称宗圣,在他身上就发生过一件事。有一次曾森在自家地里锄瓜,一不小心锄掉了瓜苗的根。这是曾子的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拿起一根大棒劈头就大,曾子认为自己很孝顺,所以没有逃避,结果被老人家一棍子打到在地晕了过去。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弟子说“下次曾僧再来被让他进我的门!”曾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央求师兄弟向孔子打听,孔子说:“当年舜帝的父亲瞽叟很糊涂,脾气也非常暴躁,续娶了之后对蕣又非常不好。要使唤舜的时候,舜总是在旁边侍候着,要是想要杀舜的时候,舜却跑的远远的,怎么都找不到他”。小杖受,大杖走。为什么呢?怕自己的父亲背上杀害亲生儿子的的名声啊!现在你呢?老人家正在气头上,下手不知轻重,万一为了一件小事把你打死了,你不是陷父亲于不仁不义之地吗?

像故事中曾子那样的孝就是愚孝,就是盲目的顺从。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不孝父母的人,将受到上天的惩罚和人们的唾弃。但是孝的本意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与爱,一旦明白自己盲目顺从市愚孝或者是在纵容错误发生,就要马上停止,这样的愚孝在任何时代都不值得推崇。

亲有疾,要先尝;昼夜待,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辩,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城;事死者,如事生。

这三条十二句,给了我们三个问题,并分别叫我们怎么做,把孝坚持贯彻到我们的一生当中。哪三个问题呢?父母老了病了怎么办?父母去世后怎么办?字面的意思很好懂,如果父母年老生病了,儿女要把药尝一尝,要白天黑夜侍候在老人身边,不离病床。父母去世了,儿女要守三年之丧,要经常感到悲哀,说话哽咽。夫妻要分床睡,不能再大鱼大肉的吃;丧礼要完全按照理解来办;祭祀时候一定要诚心诚意;对待死者要像他活着时一样。

人吃五谷杂粮,就有生老病死,我们的尊长父母也一样。所有孝不能等。人生有三件事情等不得,一是教育孩子;二是尽孝;三是看病。父母老了的时候,病了的时候,作为儿女尽孝更是显得的迫切重要。在《论语.里仁》里写道:“父母之年,不如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说,父母的年龄并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伤心。也就是说我们要时刻牢记为父母尽孝不可以等待,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子女需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孝心。

我再从《二十四孝》里举一个典型例子。故事叫亲尝汤药,主人公不是一般人,而是汉文帝。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他的母亲得了病,这一病就是三年。刘恒急坏了,他贵为皇子,亲自为母亲煎汤药,日日夜夜守护在母亲病床前,每次都要等到母亲睡着了,他才趴在床边睡一会儿。他每天都为母亲煎药,而煎完了药后,自己总是先尝一口,看看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产不多了,才送给母亲喝。我们想一想,刘恒贵为皇子,三年如一日,这样侍奉母亲,多么可贵。有人说宫里有宫女可以使唤,那不一样,这样的孝子,当了皇帝,以仁孝治天下,使汉朝很快恢复了生产,开创了有名的文景之治。

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就上前去看是怎么回事。啼哭的人叫皋鱼,皋鱼解释了他啼哭的原因:“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都已经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如今我想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经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孔子说:“弟子们应引以为戒,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件事之后,孔子的学生中辞别老师回家赡养双亲的有13人。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终前吃的还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萧乾先生在回忆母亲时说:“就在我领导第一个月工资的那一天,妈妈含着我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买的一点果汁,就与世长辞了。我哭天喊地,她想睁开眼

皮在看我一眼,但她连那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为父母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的本身又不看一集的脆弱。”

我们的父母在不断变老,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回去,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世间最悲沧的痛,父母健在就是子女们的福分!所以,孝不能等。

亲情逝去永不返,中国自古讲究孝道,而这孝又分为“生孝”和“死孝”,现在,有时“死孝”比“生孝”更为隆重。有些做小辈的平时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唉,一旦老人去世了,到舍得花大钱给他们办丧了,并且哭声震天。如此“死孝”又有什么意义?“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是不是啊,生时不养,死后万事皆空,你悲号、你恸哭,与父母已毫无意义。

《弟子规》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古人为什么要讲为父母守丧三年?根据是什么?这在《论语》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讨论过。有一次,他的学生宰我跟孔子说:“为父母守丧,一守就是三年,好像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礼仪就忘了;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刚好是一年的时间;钻燧取火的木头司机都用不同的材料,一年也就轮过一遍。那为什么我们的丧气非得三年,而不是一年呢?”孔子就问他:“如果你服丧才一年,你就吃精米白面,你就穿绫罗精锻,你自己觉得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啊,没什么不安。”孔子就告诉他:“如果你自己觉得心安的话,你就不可以这么做”。宰我走了,他出去以后老师就感慨。孔子说:“宰我还是做不到仁啊!一个孩子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替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的通例啊。难道宰我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这就是守孝三年的根据。我们今天社会变迁,不能食古不化,守丧三年已经毫无必要和意义,但是父母去世以后,常怀悲痛,尽量不去那些喜庆的娱乐场所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父母去世了,要按礼节及时的埋葬让死者入土为安,这是我们“孝”的重要内容。我们熟知的黄梅戏《天仙配》是一个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故事,实际上它也是流传千年的一个孝子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董永是东汉时期的山东人。董永少年丧母,因为躲避战乱,就带着父亲逃难到了湖北安陆。逃过去以后,董永父亲又亡故,董永就把自己卖给了一个符号人家做奴仆,用这个钱来埋葬父亲,这就叫卖身葬父。。在出工的路上,董永早槐荫遇见一个女子,这个女子讲:我也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不如咱两结为夫妇吧!于是,两个人就结成了夫妇。随后,这个女子用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了三百匹锦缎,帮董永把自己给赎出来了。而返家时经过槐荫这个地方,这个女子告诉董永:我是仙女,奉上天之命,来替你还债。言毕,这个仙女凌空而去。后来因为这个故事槐荫改名为今天的孝感。这个美好的故事寄托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孝的至高无上的评价。传统中国都相信孝子必有好报。那么供养父母、侍奉父母一直到入土为安,是不是意味着尽孝就结束了呢?没有孝没有尽头,所以《弟子规》讲“事死者,如事生。”《二十四孝》里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叫闻雷泣墓,出自《晋书·孝友列传》。魏晋时候,有一个叫王伟元的人,博学多能,他的父亲王仪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结果被司马昭杀害了。王委员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含冤而死的,所以就到父亲的墓旁边隐居起来,终身不向西坐,因为那时候晋朝的首都在他西面。他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怕雷,只要一听到打雷就害怕,死后埋葬在林子里。,每当风雨交加、雷声轰鸣的时候,王伟元就会跑到母亲的坟前,跪在那里,他跟母亲讲:儿子在这里,妈妈不要害怕。这就叫闻雷泣墓。这个王伟元很有学问,他以教书为生,只要念到《诗经·缪我》里“哀哀父母,生我够劳“这句,就泪流满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想到我的父母,生我养我我是如此辛劳。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并不一定要效法古人的这些行为。但是,在父母去世以后,永远在心中思念父母、缅怀父母,也算是对父母尽孝。传统节日,和孩子们去父母坟头打扫卫生,添一些新土,供一些祭品,给孩子们讲一讲父母的艰辛也是尽孝,自古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文昌孝经》说: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开;孝事天地,天地斯成。”我们的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就是因为有孝道,孝没有过时,永远不过时,我们学孝道、行孝道,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孝的火种,

让孝薪火相传。怀着一颗仁爱的心对待社会,对待父母,对待朋友吧!你会发现自己有多么幸福,前方的道路是多么宽阔。打开心胸,让感恩洗刷心灵,让孝住进心田,相信我们将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人生!


相关文章

  • 新八德播音稿
  • "新八德"系列第七期<践行弟子规--从我做起>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恪守的行为规范,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是中国传统家规.家教.家训.家道的 ...查看


  •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 田庄小学"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怀着一颗激动和感恩的心,共同来启动我校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我 ...查看


  • 孝道演讲比赛主持词
  • 张桥镇"践行孝道文化"演讲比赛主持词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隆重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是非常有意 义的,因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 ...查看


  • 弟子规朗诵主持词 2
  • 半堤镇中学<弟子规>诵读比赛主持词 鑫: 敬爱的各位老师, 洋: 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下午好! 鑫: 今天我们学校师生欢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洋: 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查看


  • 品读国学经典践行孝德礼仪
  • 品读国学经典 践行孝德礼仪 --读<弟子规> 前些日子,我初读了国学经典<弟子规>.书是小小的一本,处处透着古典高雅的气息,其中的内容更是短小而韵味无穷.夜深人静时翻开第一页,弟子规总纲中的24个大字瞬间映入了我的眼 ...查看


  • 孝德文化润心田
  • 孝德文化润心田 作者:王甜甜 通讯员 李思思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5年第06期 孝德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孝德教育,是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举措.自2011年3月以来,荆门市掇刀区双泉小学(以 ...查看


  • 学习[弟子规]主题班会
  • 学习<弟子规>主题班会 五年级 活动目标: 通过举行主题队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弟子规内容,让弟子规的精神实质成为学生行动的准则.教育学生在家懂得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尊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 ...查看


  • 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 回民小学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扎实推进德育教育,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面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规范提升师生的文明形象,推动学校的文明校园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学习践行以<弟子规> ...查看


  • 让德育之花绽放校园 张锦秀
  • <弟子规>--让德育之花绽放校园 临西第二完全小学 张锦秀 摘要:<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钥匙.教育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 让每个孩子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查看


热门内容